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掐芝麻叶不能早也不能晚,太早芝麻栓正上浆,掐掉叶子会影响芝麻的产量。太晚的芝麻叶已经变老,吃起来味不对。

  自家的芝麻种的早,这个时候刚过“煞顶”季节。芝麻梢头的小花已经残萎,芝麻叶浓绿中透出嫩黄,正是掐的时候。

  他在芝麻丛中忙乎,猴子也跑到旁边凑热闹。没一会儿这家伙从芝麻地里翻出两条粗长的豆虫,兴奋地向主人邀功。

  靠,刘军浩看到两只色彩斑斓的家伙也吓一跳,这豆虫快有拇指粗,比寻常的要大一倍。

  不用猜,肯定又是泉水的功劳。

  话说泉水就这点不好,不管什么东西经过滋润后都有变巨型的倾向,连害虫也是。

  豆虫他倒没什么害怕的,小时候常捉。

  每到秋收季节,田里各种庄稼都已经成熟,等庄稼收割后,各类昆虫就没了藏身之地,只能苟延残喘的等待随霜降到来。

  而学生们一般此时放秋忙假,最常做的事儿就是到地里抓豆虫。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东西都会吓一跳,尤其是拿到手中后它更会垂死挣扎,在手掌中不停翻腾、左扭右拧。

  那黄绿红间掺杂着黑点的身躯,粗糙柔韧的外皮,总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不过村里那帮熊孩子却不怕,而且捉住后还喜欢用小刀给它们玩斩首示众。

  随手一刀,直接把豆虫头齐切掉,看它的残躯吐着青绿色的沫子……等虫子不动后再把它肚腹里的东西全部挤出来,留下那张五彩斑斓的皮。

  拿坑边用清水洗净,套在小棍上晾干,这样就成装设铅笔外形的绝佳图画。那个时候他们经常比的就是看谁铅笔上套的虫皮好看,想再想想挺让人无语的。

  刘军浩现在自然没有捉豆虫的心思,他指示悟空把两条虫子投进水中喂黄鳝。

  刚把豆虫扔在水中就有几只黄鳝就游过来,一阵哄抢,青虫被撕咬的什么也不剩。

  掐回的鲜嫩芝麻叶漂在凉水中洗净; 倒入开水锅中焯熟捞出; 然后用清水浸漂。再挤干水; 用菜刀切成小段放入钵子内。

  加入生蒜末、盐、干辣椒粉、味精和食油等拌匀; 最后往菜面上撒些葱花、熟芝麻粒。

  整道菜卖相不怎么样,吃起来味道微苦微涩、清香扑鼻,让人口中生津。

  再煮锅绿豆汤,弄几个咸野鸡蛋切成四瓣,红黄色的蛋黄流出油来,就着麦香馒头……中午媳妇放学回来吃到这菜,口中终于叫声好。

  刘军浩在心中松口气,这顿算是应付过去了。

  下午学校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他不过是按照媳妇的吩咐拍些芝麻叶照片到网上,提醒各位吃客掐芝麻叶的时节快到了。

  帖子刚发上去,就有人打招呼预订自家院中的芝麻叶。不少游客买黄鳝的时候进后院看过,知道他家今年种的也有芝麻。这些刘军浩统统拒绝,自家只种了几分芝麻,芝麻叶估计还不够他们自己吃,哪有多余的。

  还是像去年那样,让游客自己到村里买,如果没时间过来的自己可以帮忙邮寄。

  他正回着帖子,QQ突然有信息弹出,一看却是常蕾那丫头的。这女孩上大学之后活泼多了,还组织同学们来刘家沟游玩过几次。每次来必定要到自家玩一阵子,已经和老婆混的很熟。

  “刘大哥,你知道秋天种什么菜吗,我是说现在?”刘军浩刚回了句,那边就弹出一大堆字。

  “秋天种菜,你有什么事儿?”这丫头貌似还在上学吧,种地的问题轮不到她考虑。

  “嗯,我们就准备在学校里边种菜。”常蕾回答道。

  “不是吧,你们是上学还是种菜?”刘军浩很是纳闷,不知道她到底想干什么。

  “当然是既上学又种菜呀……”在常蕾的详细解释下,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感情这帮学生经常在网上玩开心农场的游戏,越玩越觉得在电脑上不过瘾。这游戏让很多从小就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学生认识了多种农作物,但是那些卡通版的植物很失真,不少人很想知道农作物长什么样子,还想感受感受自己种菜是什么感觉。

  于是乎同学们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向学校申请把“开心农场”搬进校园:每个班都分一块菜地,好让有兴趣的同学去播种、施肥和锄草……当然不能“偷菜”。

  “这样呀,你们真有想法有个性。”刘军浩在电脑前打了一行字,心中却直叽咕现在的学生太无聊了点。应该再给他们搞个“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活动,这样看他们还无事生非不。

  “对呀,可是我们不知道秋天种什么菜,所以就找你了。”这丫头估计没听懂他话里的意思,还兴致勃勃的介绍着。

  瞧人家很有劲头,刘军浩不好意思再打击下去,“现在能种的东西多了,白菜、萝卜,还有蚕豆和油豆,菠菜,秋茄子……”

  刘军浩说一大堆,最后又把各种蔬菜的种植方式详细说一遍才关掉对话框。

  他刚准备看看新闻就关掉电脑,结果却听到院子外边传来刘军奇的大嚷声,“小浩,小浩在家不在……”这声音底气十足,差点把他家的房顶给震塌。

  “在呢,在呢”刘军浩赶忙走出客厅。

  只见刘军奇站在院门口,脸上笑得差点看不到眼睛。

  “我说军奇哥,到底碰到什么好事儿。”这人藏不住事儿,喜怒哀乐全在脸上。看他的样子,就知道准有喜事。

  “呵呵,你怎么知道的?”刘军奇大笑着问道。

  汗一个冲你这声音这表情,就是傻子都看得出来。刘军浩相当无语的回答。

  “是这样,我家河滩里不是有一块地嘛。春上的时候毛孩子他**贪便宜,把地头斜尖那片洼地给平整好种上庄稼。结果夏天下暴雨不是淹个精光……当时我气得把孩他**狠骂了一顿,谁知道老天爷有眼,把我家的庄稼还真淹对了。”

  这人是不是喝酒喝糊涂了,庄稼淹死还高兴?刘军浩纳闷起来。现在的人都怎么了,总说些让自己听不懂的话,刚才那个常蕾是这样,刘军奇也是如此。

  他口中的洼地刘军浩也知道,当时还帮着去排水来着。可是水沟被填平后雨水根本没地方排,哗啦啦的水朝地块中间灌,当时还可以看到鱼在地里游。

  “对呀,就是那块地,你知道我刚才去地里转悠看到了什么。你再也猜不到,你哥我这次要发笔小财了。”刘军奇讲着讲着自己咯咯笑起来。

  “我说军奇哥,地里到底是什么东西。你快说呀……”刘军浩现在好奇心也被他勾起来。

  “鲶鱼,那片水洼里全是鲶鱼苗。都有一扎多长,你说美不美。”

  第四百章 咯牙鱼

  “有多少?”刘军浩讶然的问道。他没有想到人家能碰到这种好事,谁能想到那片水洼里竟然会有鲶鱼苗。

  “我还没有捉呢,估计有大几百只。对了,我现在来是问你要王老板的号码。他不是搞水产的吗,你打电话让他来一趟。看看出什么价格……”刘军奇这个时候才说明来意。

  “好,我这就打。”刘军浩说着翻出号码拨过去。

  王老板对鲶鱼苗也很感兴趣,说是等下就赶过来。一扎多长的鲶鱼苗已经算半大,一条最少能值块把钱,难怪他这么兴奋。

  “你等着,我回村找几个人,咱们一起去捉鲶鱼苗。”刘军奇说完又急匆匆的回村。

  瞧他的样子,刘军浩能够想象得到,估计这事儿等下全村人都该知道了。

  果然不出他所料,刘军奇再过来的时候领一大帮人,不少都是看热闹的游客。一群人浩浩荡荡朝河滩走去,这人边走边吹嘘。

  只见他家的地头的水沟中长满茂盛的水草,连带地中间也长着不少。

  刘启勇随手拿了个土块扔过去,“砰”的一声,水沟中顿时慌乱起来,不少一扎多长的鲶鱼在水沟中乱窜,将水弄得浑浊一片。

  “不是吧,这么浅?”从鲶鱼搅动的痕迹看,水沟中大部分地方只有二十多厘米深。一群人全瞪眼,都没有想到这么浅的水中会有鲶鱼苗,该刘军奇捡钱。

  要说刘军奇这块地并不算偏远地带,村里人种地的时候来来回回都从他家地头经过,可是却没有注意过这片浅水。

  “没办法,运气来了谁都挡不住。我这不是过来看看地里能中麦不能,结果就碰到了……”刘军奇笑着解释。

  “这田地里怎么会有鲶鱼苗,又不通水沟?”一个游客很是疑惑的问。

  “是夏天的上水鱼。”有人为他释疑。

  “军奇叔,这鲶鱼怎么捉,你咋没有拿捞网?”刘启勇看了看问道。别的鱼倒好捉,直接把水排干就行,可是鲶鱼却不能这么捉,因为这东西钻泥窝。你把水排干净后它们都钻到泥深处,到时候连根鲶鱼毛都见不到。

  “沟里水草太多,用捞网也不顶用。没事我这地块瓷实,鲶鱼钻不了泥,咱们还是排水吧。”刘军奇了解自家这块洼地,刚积半年水,根本没有淤泥。

  听他这么一说,几个小伙子都拎着铁锨开始挖沟渠。不到十分钟,就在地中间挖出一条五米多长的水沟。

  跟着几个人拿着脸盆猛灌,水越来越少,那些开始鲶鱼慌张起来,一个个晕着脑袋在水草丛中乱窜。

  “啊……哦……”刘军奇正捉的起劲,突然抱着脚大叫。

  “怎么了,怎么了,是不是玻璃割住脚?”刘军浩赶忙跑过去。

  前些年村里种棉花,年年都打药,农药瓶子扔的到处都是,很多直接扔到水沟中,碎玻璃很容易割到人脚。

  现在倒是很少了很多,近两年还没有听说谁割到脚。

  “不是,是咯牙鱼扎住了”刘军奇在水中直蹦,跟着铁锨猛然一拍,把那条十来厘米长的咯牙鱼扔到岸上。

  要说人们在水中捉鱼最怕碰到什么,不是蛇类也不是火头,而是咯牙鱼。这东西嘴角和背上都带有长刺,手捉扎手,脚踩扎脚。

  尤其是用脚踩上,那刺就会象钉一样扎进你的肉里;,让人疼的直乱蹦。好歹这种鱼在刘家沟很稀少,否则怕是没有人敢下水抓鱼了。

  被咯牙鱼扎伤怎么办,听大人们说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用尿浇一下立刻就好,贼灵贼灵的。

  小时候捉鱼的时候被咯牙鱼扎伤,往往是一脱裤子就尿上了。

  一群人都大笑着撺掇刘军奇脱裤子撒尿,把这货羞得脸上通红。

  “不行呀,军奇叔,你脱了裤子也不行。我听说要童子尿,要不让毛孩子过来试试。”刘启华唯恐不热闹,开口大叫着。

  “你这熊孩子给我滚远点”刘军奇说着抓块泥巴扔过来,岸上的人纷纷躲闪。

  “这鱼我捡回去烧着吃,挺好的。”刘启华忙用树叶抱起来,准备回家扔到锅灶下烧着吃。

  水沟中出了咯牙鱼,这帮人都小心起来,生怕中标。

  万幸的是将水沟中的水排完,再也没有见到咯牙鱼。

  水沟中没有其他鱼类,清一色的是鲶鱼,个头大小相当,显然是同一群。

  有其他鱼类才叫怪呢,估计都被它们给吃光了。

  最后统计出来的鲶鱼苗数量超出大家的想象,都以为这么大点的地方能有几百只就算了不起,谁知道竟然有上千只。按一块五一条的话足足能卖近两千块,完全能抵得上他家这块地的收入。

  村里的人羡慕的直骂,狗日的刘军奇,运气好的都快赶上小浩了。

  他们正谈论着,王老板已经开着车停在河堤上,看到河滩中聚着这么大一群人,他立刻过来打招呼。

  见过鲶鱼之后,人家当场给出一块三的价格。

  刘军奇嫌少,有些不想卖,说是要等等看。最后讨价还价,王老板出一块五钱一条全包。

  “军奇哥,要不等下给我剩几条怎么样,我也掏这个价格买。弄回去养在水沟中,等过年的时候杀着吃。”鲶鱼肉嫩、刺少、开胃、易消化,吃起来很不错,可是捉到的人很少。有这机会,刘军浩自然不想错过。

  “你这熊孩子打我的脸呢,要啥钱,直接拿吧,”刘军奇说着用盆子分出二十多条。

  “要不了这么多,几条就行”刘军浩最后只要了七八条,准备回去扔到后院不再管。反正水沟中有的是食物,也饿不到它们。

  帮刘军奇把鲶鱼捉干净,刘启勇叫嚷着自家地头也有水沟,想看看里边有鲶鱼没有。

  听他一说,众人都跟过去。可惜他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拿着铁锨在水中搅和十几分钟,最后不过捉了几只巴掌大的鲫鱼壳。

  这种鱼太常见,刘启勇根本没有要的心思,最后又扔到水沟中。

  “小浩,你慢点走”刘军浩端着水盆想早些把鲶鱼送回家,二麻子却急急的喊住他。

  “啥事儿?”

  “你这两天有时间没有,想给你派个好差事……”二麻子赶上来说道。

  “我哪天都有时间,你什么时候也学会卖关子?”刘军浩等着回去放鱼,就没时间和他磨叽。

  “我不是想着你现在是学校的老师,估计没多少空。”

  晕倒,自己这老师在二麻子眼中还挺金贵……其实连工资都没有。

  “是这样的,这几天我山边那块地闹野猪,想让你领着小皮咱们去捉野猪。”

  野猪糟蹋庄稼的事儿他是前两天发现的,当时他差点被眼前的场景给惊呆。自己山边那两亩多玉米毁倒一大片,即将成熟的玉米棒被啃了不少,地块中随处都能看到散落的玉米粒,哩哩啦啦,心疼得二麻子直跺脚。

  他当时还以为村里哪户人家的牲口没管好,结果沿着痕迹找,却发现是猪蹄印记,而且一直到树林中。

  想起去年的经历,他就知道准是野猪又下山作怪。这事儿他回村一说,立刻有人到自家地里查看庄稼情况。检查后他们才知道不单二麻子家的地里的庄稼被野猪毁坏,其他几户人家也有庄稼被毁掉。

  更严重的是刘广聚家的花生地,雪白的花生被啃得遍地都是,看了让人心疼。

  前两天二麻子还想着野猪也算是保护动物,把它们预防住就完事。于是他在地边围一圈芦苇篱笆,结果隔天篱笆墙就被野猪成排推到,连根刨出,半点作用都没起到。

  眼瞅着自己的二亩地庄稼要毁掉,他才动了捕杀的心思。

  放野猪夹子倒是个方法,可是现在上山游玩的客人很多,容易误伤。他想想只能作罢,还是决定用狗来捕杀。

  去年的经历让二麻子知道,要捉野猪,必须刘军浩家的两条黄斑皮出马,一般的土狗根本不是对手。

  “捉野猪,算我一个,去年那野猪肉味道很不错呀。”听到要去捉野猪,刘启华立刻凑过来。

  “好吧,要不今天晚上我就带小皮过去蹲点守候,只派村里的几条黄斑皮去就行,其他的狗就不要跟。”村里那些看家的土狗去了不但派不上用场,而且还拖后腿。上回就是如此,本来都准备关门打猪,可是到要紧关头却让土狗给惊动了。

  自家村里有五六条黄斑皮,只要指挥得当,撵野猪应该足够。

  对待作恶的野猪,刘军浩也倾向于捕杀。山上的野猪保留一定的种群就行,不能让它们的种群数量繁殖过大。

  “晚上还是不要蹲点,山里蚊子多。要不咱们白天进山打野猪,反正有几头黄斑皮在前面开路,碰到野猪也不怕。”二麻子建议到。

  刘军浩一想也对,晚上容易出意外情况,还是白天稳当。

  下了决定,刘军浩第二天吃过早饭去村里转悠一圈,把黄斑皮都集合到自己院中。小皮是村里的狗王,加上这些都是它的后代,因此在小皮面前这些狗都很老老实实。

  那些游客听说要上山撵野猪,个个都表现的很兴奋,没多大一会儿就围满院子。

  第四百零一章 人人会爬树

  刘军浩看看游客们带的家伙,再瞧瞧自己的装备,很有些自卑的感觉。几个游客肩背登山包,脖子里挂着相机,手中带着弩弓,看上去很有气势。而自己只拿了把昨天晚上刚赶制的弹弓,腰里挎着小刀,其他什么工具都没有。

  其实他感觉带小刀都是多余,今天的主力军是黄斑皮,众人碰到野猪自然不会傻傻的近身肉搏。

  不少游客还拖家带口,领着媳妇和孩子一起上阵。看到他们的模样刘军浩头疼起来:这些人不像是进山打野猪,倒像是去旅游观光。

  他们平时看到野猪温顺的样子,以为这东西和家猪没什么两样,根本不具有危险性。

  其实大错特错,野猪没有受到生命威胁的时候当然很温顺,但是一旦凶性激发起来,那将是极其恐怖的。要知道有句话叫“一猪二熊三老虎”,在山区受伤的野猪要比熊和老虎还凶猛几分,带这么多非战斗人员上场,万一遇到意外情况就惨了。

  刘军浩根本不敢让这些游客上山冒险,只是看着众人兴高采烈的样子,他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无奈只好把刘广聚拉到没人的地方小声说道:“广聚叔,这样不行呀,让他们上山怕是不行,遇到野猪怎么办……”

  他把自己的担忧说一遍,刘广聚也不住点头。的确,这些游客上山真出点什么意外谁也担当不起。

  “我来给他们说说吧……”

  刘广聚在回到人群中喊两嗓子,乱哄哄的场面终于安静下来。他给大家详细讲了讲猎杀野猪的危险性,劝众人不要上山。

  可是效果却不怎么样,很多人没有亲眼所见,大都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倒是有几个游客迟疑起来,可见众人都不害怕,他们又重新跟上去。

  就这样刘军浩和捕猎队带着黄斑皮在前面开路,后边跟着一大群游客浩浩荡荡朝山梁上进发。临出门悟空这家伙主动跳到主人肩膀上,看样子也打算去凑热闹。

  他这段时间没有到村西头转悠,自然看不到地里庄稼被糟蹋的悲惨模样。昨天还以为二麻子的形容夸张呢,谁知道到达现场后才发现人家并没有夸大。

  花生地中到处都是野猪的蹄印,泥土被拱得像用铁犁刚刚耕过的样子。大片大片的花生秧倒在泥土里,整块地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面目。从泥土痕迹上看,显然昨天晚上野猪重新在这里“大餐”一顿。

  见拳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