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城打了声招呼,就笑问:“陈主席,怎么只有你们几个人在忙?那几个帮手的小伙呢?”
    “林厂长下令,凡是40岁以下的男人,全部上生产线,不上的不是男人。”陈良伸着胳膊腿笑。
    “生产任务很重?”苏城没想到不声不响的林厂长,竟有此魄力。只是,若非任务繁重,魄力这种东西也是不必出现的。
    陈良无所谓的道:“能忙活的过来。三班倒,还有人主动加班,哪还有人折腾的动。我们工会计划,趁着这股子火,等周末了组织活动,大家乐呵乐呵。”
    “大家情绪怎么样?”
    陈良奇怪的看了苏城一眼,道:“那当然是高兴了,六十块工资的人,都拿到90块了,七八十块的,现在拿到一百多。要不是规定工作时间不许超过12小时,我看有人敢不睡觉。”
    苏城哑然。
    他的思维又穿越了。放在20年后,连续三班倒或者12小时工作,指不定要引起多少抱怨和抗议,但在80年代国企普遍开工不足的背景下,能够加班加点的进行生产,简直令人嫉妒的眼红。
    在农民年收入三四百元,现金不足百元的背景下,大华实业的薪酬水平堪比后世的外企,这种情形下的加班,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苏城突然想到舒兰那日用荤油做春卷,说板油难买,转头问道:“那工人拿到工资,能买到商品吗?”
    陈良嘿嘿一笑,道:“抢呗。”
    身边几位大娘,也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的10年里,通货膨胀和物资紧张轮番儿出现,有时候一起来,衣服、被罩、火柴、副食品,或者冰箱、彩电、洗衣机……无论是耐用品还是日常用品,都在抢购的范围内。
    苏城也遭遇过抢购浪潮,只是有了美元后,改去华侨商店购物——中国人生产的最精致商品,这个时期都是用来换外汇的,在不追求高科技的前提下,生活品质并没有多少降低。
    “以前,咱们遇到物资短缺怎么解决?”苏城一边问,一边向办公室走去。抢购来的多了,各国企都有自己的招数。
    陈良就得意的笑道:“我们以前都是换。咱们和化工厂的关系好,给他们多批点材料,再通过他们联系化肥厂、化纤厂、再联系地方物资局、副食品厂和布料厂。这几年油田效益好,从上面也能要来东西。”
    苏城也笑,这个交易链可真不短。要说起来,八九十年代,甚至到21世纪初,工业上游企业的生活都不怎么样。
    进到办公室里,陈良更是食指向上,点睛道:“最主要的是,油田有外汇。”
    苏城颔首。初来东*营,他就见识到了油田的进口大客车,对油田的外汇价值深有体会。
    不过,在苏城眼里,吃不起肥肉;说起幸福多少有些心虚。
    苏城想了想,道:“陈主席,你能不能给咱搞一批好肉?大家劳动强度这么大,清汤寡水的,身子怕是撑不住。”
    东营有肉铺,数量还挺不少。但职工一方面舍不得买,一方面要抢着买肥肉。谁都舍不得把有限的钱,花在排骨和腱子肉上。
    苏城所谓好肉,在此时有一个形象的标准“四指厚的膘”。
    在饲料尚未大行其道的时候,膘肥体壮的猪,还真是挺稀罕的,味道也相当不错——不是体魄健壮,基因优良的猪种,它根本长不出四指厚的膘。
    陈良以为苏城想给职工食堂加餐,一拍胸脯道:“您说个数,我弄来给您送过去。”
    苏城摸着下巴想了想,道:“咱们一千多号人,每人30斤的话……”
    “打住,打住。”陈良吓坏了,眼睛发直道:“我的天爷!苏厂长,这才过重阳节呢,您就准备年货了。这时节,我到哪里找几万斤猪肉去,还得是好肉,根本不可能。”
    “1万斤肉,也才五六十只猪吧。”苏城怀疑的看着他。
    “苏厂长啊!五六十只猪啊,您问问油田总部,他们分年货的时候,敢不敢夸这个海口。”陈良摇头道:“现在物资供应是充足了些,但买的人也多了。撒胡椒面似的一摊,谁都别想多拿。再者说,这没节没假的,发30斤猪肉,过年发什么。”
    “咱们工人三班倒,比别的工厂也辛苦多了。”苏城说着点点头,道:“那先这样,我完了打电话问问。”
    陈良只当苏城有心,但也没太在意他的话。如今,市场上3块钱一斤的猪肉要票,不要票的黑市肉则需4块,一进一出,1万斤就差1万元。那些能拿到条子的“官倒”们,又怎会放着1万块钱不要做好人。
    (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 大肥猪
    家庭安装电话的风潮,尚未从福*建飘至东*营,苏城想打电话,还得从家里找到通讯录,再到办公室里来打。
    清晨,苏城往工厂去的路上,就在考虑打给谁。
    去年毕业的北大同学,如今也该站稳脚跟了。苏城印象里,似乎有人去了物资局和铁道部,这两个地方,都是能走正规渠道,批来大宗物资的。相比之下,屠宰场、畜牧局最多小打小闹几百斤,只够个人消费。
    除此之外,像是王廷所在的公安部,刘建国所在的国务院办公厅,歪着脖子叼几十只猪也应该没问题。
    苏城暗想:如果一个电话搞不定的话,就提着茅台去首都拜山,或者干脆派车去外地拉猪吧。虽然贵了一点,但生产任务毕竟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年月,也请不到熟练工人,招新反而要浪费高级工的时间,极不划算。
    “猪肉、牛肉、蔬菜、水果,还有植物油。”将车停好,苏城一样样的掰着指头。如今的世道,加薪只是让大家工作更上心,加班无怨言而已。要体现荣誉感和“合资厂”的优越性,非得发东西不可。
    就像是21世纪的国企,想留人就盖房,加薪奖金都是浮云。
    “苏厂长。”一只锃亮的光头,挡住了苏城的视线。这位大约老早就等在了厂门口,人都冷的蜷了起来,还笑呵呵的自我介绍:“我是嘉宝螺杆厂的田嘉宝,是咱们大华实业的供货商。”
    “那个供货团的团长,对吧。”两手相握,光头的手掌是纯凉的,像是早晨的石头一样。苏城连忙拉着他道:“我们到里面说话吧,怪冷的,怎么大早就来了。不会出事了吧?”
    “没出事,没出事。”田嘉宝有点不好意思的笑道:“我是怕被人抢先了。”
    “抢先……”
    田嘉宝没解释,嘿嘿的摸着光头,边走边问道:“苏厂长,我听说,你们想采购一批猪肉?”
    “你有肉?”苏城暗道,这位的消息倒是挺灵通的。
    “我有肉。”田嘉宝觉得这话怪的,转头道:“我们厂以前是高*密县的零件厂,前两年被我承包后,专门做油井用的螺杆、加重杆、油嘴、卡箍什么的。不过,县里对我们很支持,您知道,高*密县是咱们省的生猪大县,多的不敢说,10头大肥猪,没问题。”
    “那感情好,一定是要大肥猪。”苏城大喜,又加了一句:“价钱由你们开。”
    “什么价钱不价钱的,就按市场价。”田嘉宝伸出一只手,道:“您放心,绝对是一掌插不到瘦肉。给大华实业送猪肉,我们全厂全县都愿意。”
    正说话间,又有个大背头露出了脑门,见到苏城,乐道:“可等到苏厂长了,唉,听说您要猪肉?”
    苏城眨眨眼,答:“是。”
    大背头一拍大腿,笑道:“那就好,我昨天刚弄到12头大肥猪,回头就给您送来。”
    田嘉宝一下子瞪了眼,说:“赵杆子,不是说好10头的?”
    大背头拧过脖子,说:“我有手段,又弄到2头,你怎的?”
    不待苏城询问,又有人接二连三的跑过来,都是送肥猪肉的。多则一二十头,少则一两头,粗粗一算,竟是百头都有了。
    这下子,苏城彻底不明白了。
    还是田嘉宝解释道:“其实,我们就是想感谢一下大华实业。要不是咱大华起来了,像我们这些承包厂子的人,都过不好。这一次,我是听说大华实业又揽到了大单,所以特地赶过来的。”
    一群人眼巴巴的望着苏城。
    还有人道:“承包工厂其实苦的很,又担心政策要变,又担心付不出工人薪水,还担心材料涨价,产品积压……”
    苏城明白过来,问:“你们要是想确认接下来的配件生产,这我可以保证,只会多,不会少。”
    他想想又道:“这一次,我们总共签到3万套抗偏磨的订单,后续签约还在进行中,大家不用担心没活干。”
    “真的!”田嘉宝习惯性的说了一句,并不用苏城回答,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转头,田嘉宝又赧然笑道:“我们可不是送礼,我们就是纯粹的感谢大华实业。”
    苏城拱手笑道:“那自然。不过,也不能让大家吃亏,我们就按市场价走。每斤4块钱,好不好。”
    田嘉宝等人谦虚,苏城只是不允。人家弄来肥猪肉就很帮忙了,每斤少给一元,却要少掉好几万元。
    闻讯而来的干部工人一个劲的拍手叫好,陈良走到苏城跟前,佩服的道:“苏厂长,您比我适合当工会主席。”
    苏城半真半假的笑道:“我不懂车间工作,只能做个后勤部长。”
    陈良哈哈大笑,道:“苏厂长说笑话呢,您不懂车间,谁敢说自己懂。”
    苏城也不解释。他其实真的不懂车间工作,大学时期的金工实习,只能说是了解而已,真到了实践阶段,当年做榔头的那点水平,根本是不够看。
    闻讯而来的配件厂人越来越多,苏城干脆将剩下的工厂也通知到,言明未来三天签订后续的配件合同。
    不光配件厂需要大华实业,大华实业也需要配件厂。否则,3万套的抗偏磨系统全让大华自己做,非得违约不可。
    而且,许多小配件和零件的利润极低,往往只有几毛一块钱,放在大华实业的好机器上,都不够折旧费的损耗。但对一些乡镇企业来说,这却是再好不过的业务了。
    无数工厂捏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带来工业时代的规模优势。
    续签合同的说明刚送到众人手里,田嘉宝就举手道:“我们厂想做加重杆,要什么手续?”
    “首先是产品质量合格,其次是产能达标,最后以价格论胜负。以3000为单位。”苏城尽量减少招标的复杂,以他做基础五小的经验,乡镇企业能写规范标书的凤毛麟角,而且,在这个敢闯敢拼的时代里,会写标书的老板,往往比不上不会写标书的老板。
    田嘉宝摸着锃亮脑门,问:“怎么看产品质量合格?”
    “送来检测。”
    “好!我已经把样品带来了。”田嘉宝顿时换做傲视群雄的模样。
    大背头又懊恼的拍起了大腿:“我怎么光想了猪!”
    “样品都带来了。那好,我们做测试。”苏城深深的看了锃亮光头一眼,不由赞叹,有此等钻营的水平,同等条件,别人还真是斗不过他。
    田嘉宝得了命令,返身跑出厂门去通知,一会就有卡车跟了进来,直接驶进实验车间,由黎涣祥等人用仪器进行测试。
    配件厂的老板们尾随其后,走进实验车间,不禁发出整齐的赞叹声。
    对他们来说,光是崭新机器就已经不容易了,占地数百平米的巨大镗床,刻着外国字母的磨床,密集排列的电焊机、切割机,几乎像是梦幻世界一样。
    这些都是苏城半年以来不断购买的新机械。采油机的利润基本全贴了进去,因为高强度生产而损耗的旧机器,也在不断换新。
    两名年轻的工人,将加重杆放在台上,细心度量。黎涣祥等人则借助仪器测量硬度等指标。
    周围的小老板们屏息凝视,眼睛不停的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身上打量,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无论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有多快,高技术人才永远是面向大型企业的。
    即使到了21世纪,高级熟练工和技术员的匮乏,仍是小工厂主们无法解决的难题。高薪聘用,租借等等手段使尽也是枉然。
    苏城突然有些感慨。如果没有机械厂这个平台,白手起家的自己,现在也该在为技术积累而焦心吧。胜利机械厂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是油田用了30年时间,通过系统内调派,体系化技工学校和师父带徒弟等各种方式培养而来,丢在20年后,这些都能写进上市白皮书了。
    别看大部分工人的学历只有高中和中专,但在中专生能够直接分配到县级人民政府的时代里,这种高学历水平的工人,根本就是蓝领里镶金边的角色,等闲乡镇企业又哪里请得到。
    普遍大专毕业的技术员更是国企厂里的稀罕角色,私人小厂想都甭想。
    黎涣祥抬头,苏城翘起了拇指。
    “通过了!”田嘉宝哈哈大笑,光头反光格外强烈。
    旁边顿时各种祝贺与议论声,许多企业主开始用电话叫人。
    伴随测试工件而来的,往往还有一头头哼哼唧唧的大肥猪,引得家属区一阵翻天覆地,更有小孩子又跑又叫追上来。
    最终,先期到达的28头大肥猪,被圈在了食堂后院的空地处,周围站满了虎视眈眈的群众。
    这年头,双职工家庭也不过保证温饱,一个人没工作,或者家里老人小孩较多,就要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才行。
    猪肉这种奢侈品,不到逢年过节的日子,很难摆上餐桌,素材里放些荤油,已是难得的享受了。
    食堂后院里的大肥猪,还有比这更明显的暗示吗?
    主妇们已经开始考虑接下来的菜式了。肥肉毫无疑问要炼成荤油,存起来慢慢吃,第一顿可以用做红烧肉解馋,之后若还有剩,可以考虑切些肉片炒菜,但不能太多,最好能留些做腊肉,放到过年……孩子们舔着嘴唇,拉着母亲的衣角,一个劲的咽口水。
    大肥猪压力很大。
    (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最好的肉
    食堂大厨宋定国,一边磨刀霍霍,一边盯着圈里的大肥猪,笑道:“自从抄起了大勺,就再没有拿过杀猪刀了,这家伙,一来就是28头,今晚甭想睡了。”
    陈良背着手,关心的问:“宋师傅,你看能出多少斤肉?”
    “这可不好说,咱杀猪那会,还是公社的猪,一个个瘦不拉唧的,哪有这家伙的膘肥体壮。”宋定国将杀猪刀在裙子上蹭了蹭,隔着砖头拍了拍最外面的肥猪,吓的它哆嗦,才乐呵呵的道:“我看这头最大的有三百斤,能出两百多斤肉。”
    “您可得算准了。”陈良小声了些,道:“宁算少不算多,咱按人头分猪肉,杀到后面多出来了不怕,要是不够了,我这百来斤非得被划拉进去不可。”
    “那就照210斤算,220也该稳的。”宋定国回到院子中间继续磨刀,随口道:“咱们苏厂长也真厉害,我年轻那会,从年头到年尾,一头猪就长百五十斤。这300斤的猪,得养三年,还要种好。”
    “要不苏厂长能上报纸。快杀吧,小子们都等着呢。”陈良指指外面看猪跑的娃娃们,那一个个小眼睛,乌亮乌亮的。
    要照苏城的想法,最好是凑够50头猪一起杀了,出一万多斤肉,每个职工十斤八斤的,好看又方便。
    但大家哪里等得住。食堂后院人山人海的,全是看大肥猪的家属,还有非机械厂的职工过来瞧稀罕。那景象,不知道的还以为里面养着大熊猫呢。
    就是真有只大熊猫混里面,估计也不得善终。
    到了上夜班的时候,饥肠辘辘的工人更是说的口沫横飞,眼看着要影响生产了,苏城才当机立断,决定把先期抵达的28只大肥猪给分掉。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执,苏城又让工会的“大娘别动队”在厂门口、家属院和车间门前贴上公告:明日早晨6点开始领肉,按户口年龄顺序挑选,其它职务工龄皆不考虑。每块肉重量相同,多退少补,自18位退休工人始,每批20人次。
    发肉是福利,是让大家高兴的事儿,计较的多了,反而不美。大华实业毕竟是国企的躯干,骨子里有论资排辈的倾向,以年龄论,谁也说不出个坏来。何况,苏城自己就是年龄最小的一批,而厂长等领导又是年龄顶大的一批,按陈良等人的说法,这个方案,除了苏城受点委屈,那是各方都照顾到了。
    苏城自然满脸憨笑说“没关系”。他对大肥肉没啥爱好,相对喜欢的排骨和肥肠,却十有八九会剩下来。
    锅炉房送来两车热水后,宋定国就操刀上阵了。
    只见他用一个铁钩勾住那头300斤肥猪的上颚,轻轻松松就把猪牵到了院子里,几个身强力壮的厨师帮忙把猪抬起,架上凳子,宋定国才亮出白晃晃的杀猪刀。
    围在跟前的小孩子又想看,又不敢看,就躲在大人身后,只偷偷露出半只眼睛,见白刀子进去了,立即将眼闭上藏回去,听不到猪叫了,再睁开眼睛时,红刀子都擦干净了。
    放了血的猪,被丢进装满了热水的木桶中,由另外三个人负责为其沐浴去毛,洗白白了,再丢上案子,由特意请来的国营肉铺“一刀准”负责分割成三斤半的肉条。
    到天蒙蒙亮的时候,4000多斤肉已堆满了院子,门外也排起了长龙。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由着小孩子欢笑着从身边跑过。
    虽然已经说明按年龄分肉了,但这么大的事,哪能在家坐等,双职工的家庭甚至特意换班以排队。
    办公室于是又紧急写了一堆号码并盖上公章,按年龄发到各家各户,以方便叫号。
    早晨6点,正式开始分肉。
    只见先进去的20个人,喜气洋洋的逛了一圈,各自挑走一条巴掌后的肥膘肉。
    后来者,则在肉堆里翻找片刻,直到“笃”的木鱼声响起,下一批人开始入内。
    每拨人,都尽其所能的寻找大肥肉,但是,整个院子里最肥美的一片肉,却始终留在案板正中央。
    大家视若无睹的从它面前走过,并在其他地方找到一片五花肉的时候,发出寻宝般的笑声。
    直到苏城走进院里。
    突然有人高喊:
    “苏厂长,留给你的。”
    “苏厂长,拿着吧。”
    “苏厂长,谢谢你。”
    最后一句,重复了数次。
    苏城这才注意到案板正中央的大肥肉。
    又宽又厚,绝对超过五指膘的标准。肥肉旁边,堆的尽是排骨、里脊、腱子肉(弹子肉)、臀尖……
    大家竟是自发的将他们所认为的最好的一块肉,留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