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停止腰板,轻声道:“咱们要是弄点轻工产品过来,不是赚翻了?”
刘强笑了,道:“现在做这种生意的人多的很,不过,也越来越难做了。我以前来上学的时候,路上全是大包小包的人,如今稍多了。”
“怎么?”
“这么远的路,到哈萨克斯坦来,不如去俄罗斯。而且,最大的轻工品经销商都是俄罗斯人,他们的人脉广,又有渠道优势,中国人做生意的,多是在咱们那边的边境。”刘强不自觉的看看苏城,道:“前两年倒是有不少中国人过来做边贸,有的公司听说是整火车皮的拉货。”
苏城微微一笑,大华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做了一段时间的边贸,这不算是什么隐秘的事。
20分钟左右,车队抵达酒店。
这是一幢四层高,数百米长的大楼,小弧度的弯曲,显露出五六十扇窗户,暗红色的砖头错落有致,颇有古典风格。
杨明率先推门下车,高声道:“每个人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洗个澡换个衣服什么的,就快点集合,我们订了4楼的会议室。”
“咳。”刘强举了一下手,立刻放下,道:“城市供水比较紧张,洗澡间是限时开放的,大家趁着有水,就赶快洗。”
苏城并不意外的拍拍额头。在黑金尚未换成美金以前,中亚国家的城市建设仍保持在70年代的水平,若非是对外的酒店,独立卫生间都是奢望。
从亚细亚到欧罗巴,再飞回中亚,这趟旅程也让众人累坏了,没人多说什么,提了行李就去房间。
至多一刻钟,人就陆陆续续的前往了会议室。
这趟秘密旅程必须争分夺秒,谁也不知道中石油什么时候会发现他们的行动,若是因此而造成干扰,那就很难办了。
低矮的会议室内,没人说话,来的就自己找地方坐下,默默的思考自己的事。
直到苏城进来,杨明才站起来:“董事长,开始吗?”
“开始吧。”
闫学灿刷的站了起来,一脸严肃的道:“是。我们现在分配每个人负责的哈萨克政府官员,在石油管道方面,信息局认为,共有48名关键人物,会影响到管道项目。其中,前期有影响力的官员共32人,建设期间有影响力的26人,后期维护管道的有18人,重复的28人。现在,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前期有影响力的32名官员,大家请看图示……”
只见一副A0大小的图,被挂在了墙面上,一排临时写上去的编号,挂成了圣诞树的形状。
闫学灿指着图示,道:“我们现在对32名官员进行分类。A类的有3个人,B类的有8人,C类和D类的有21人。最近一周,一组的目标是B01到B03,2组的目标是B04和B05,3组负责B06到B08,4组的任务是接触C类和D类的目标……每个编号代表的人的信息,到时候会发给各个负责组。大家注意,组与组之间要绝对保密,不能互通信息……”
王观举手问:“A类呢?”
“我负责A类。”苏城抬了抬下巴。
王观等人顿时不说话了。
苏城微微笑了笑,道:“继续吧。”
闫学灿点头,继续道:各位的工作,主要是接触目标,释放友好的信息,不允许轻易许诺,也不允许私下里的钱权交易……”
虽然早就准备好了贿赂这些贪婪的中亚官员,但苏城不可能让普通员工亲自操作此事。
代表团的各个组,若能解决前期的沟通问题,那就善莫大焉了。
至于A类目标,其实就是总统和集团。理论上说,纳扎尔巴耶夫拥有哈萨克斯坦的绝对权力,做通了他的工作,其他人根本不用管。
然而,现实的世界,光打点阎王不打点小鬼,是事倍功半的蠢事。哈萨克斯坦的权力机构,半数是苏共直接转换过来的,包括纳扎尔巴耶夫本人,也曾是苏共书记,和他们打交道,苏城已经相当熟练了。
原则上,就算不需要几十个哈萨克斯坦的官员帮忙,那也要保证他们不会捣乱。
就苏城浅薄的经验,官员捣乱的本事,向来是比帮忙的本事大的多的。
在时间紧张的旅程里,会议开的非常简短。要统一思想什么的,早在国内就完成了。
苏城一宣布会议结束,各组人就迫不及待的冲出了酒店。
反而是苏城,安心的等待在酒店里。
哈萨克斯坦和阿联酋等国家不一样。经历了10年左右的动荡,这里的官员普遍自律性不强。
依靠歪门邪道赚钱,或者获得灰色收入,几乎是每个官员都会做的事。
因此,苏城并不用找到某个特别的关键人物做敲门砖,他只用一级级的贿赂上去,用不了几天时间,总统先生就能收到消息了。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 总统府
穿过总统府深邃的回廊,苏城与张立来到一个不大的天井下方。
天井四周是绿色的爬山虎,缠绕着石柱和红白两色的墙壁,令建筑群的中心有了密林的感觉。抬头看天,碧蓝而洁净,还有絮状的白云悠悠的晃着。
如果不是鼻端腐朽的官僚气息,这里还真有世外桃源的感觉。0带他们进来的是哈萨克的幕僚长,一个年约50,肌肉松弛的老男人。此时态度和蔼的道:“你们请稍等一会,总统先生结束了会议,就会来见你们了。房间内有水和饮料,请自便。”
“多谢您了。”张立用俄语说了一句。
王观和李建夏都有事做,苏城就带了去年进公司的翻译过来。
幕僚长笑容满面的握了握张立的手,然后又和苏城使劲握手,转身去了。
看着他走远了,张立有些好笑的道:“总统的幕僚长这么热情,不会是收了钱吧。”
苏城轻轻咳嗽了一声。信息局会经常考察集团内的员工信息,张立的审查也是通过的。不过,“资金往来”的事儿越少人知道越好,张立瞎猜却是猜对了。
幕僚长的门包费是5万美元,是他个人薪水的上百倍,热情是自然的。
张立不太明白苏城咳嗽的意思,还笑着说:“哈萨克人对咱们中国人挺友好的,前几天遇到一个哈萨克斯坦的年轻人,他还问我中国功夫,说去中国哪所学校,能拜到名师。对了,他们好像是有中国电影周和中国电视周的,李连杰和李小龙的电影经常放……”
他自顾自的说了几句,见苏城不感兴趣,又回过头来,道:“最近遇到的哈萨克官员都挺和善的,就是爱占小便宜,那天坐车,就见老杨给了交警10美元,把那交警乐的。唉,不知道总统是什么样的。”
苏城挑挑眉毛,他实在缺少说教的兴趣,对张立大大咧咧的性格也是无可奈何。
不像是80年代末毕业的大学生,90年代初毕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所谓“自由思维”,以往学生身上常见的谨小慎微,是越来越难见到了。
张立是大华招募的小牛人之一,他在初中就开始学习俄语,进入大学又学习了英语,除此以外,还能吭吭巴巴的讲一点日语。再加上经济管理这个热门专业,令张立在招聘市场上如鱼得水,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企业和单位。最终选择了大华实业,固然因为大华的待遇和福利政策,但也不免有浪漫情怀在里面,毕竟,如今的大华,已是中国企业中的一杆旗帜。
不过,或许是能力太强的缘故,张立似乎并不太在乎公司的约束。平常时节倒也没什么,大华秉承苏城兼收并蓄的传统,对员工的性格很有忍耐力。
但在贿赂外国政客这样的事情上,张立的玩笑就有点危险了。
苏城暗自反省:回去以后,要给这个张立换个适合他的位置了,光考虑了他的外语水平可不行,人力资源部也应该做一点调整,只看能力不看性格,迟早是要出问题了。下次出门,还是要带熟悉的翻译。
张立并不知道,自己没过大脑的随性行为,即将引来大华集团人力资源部的小地震,犹自笑着,有点没心没肺的。
大约10多分钟的样子,又有总统府的幕僚出来,同样是笑容满面的道:“两位请跟我来,总统先生在他的书房等待两位,侍卫长会检查你们身上的武器,如果携带了的话,现在交给我就好。”
“没带武器。总统先生是一个人吗?”苏城听他说书房,就有些明白了。
幕僚颔首说“是的”。
“他的英语怎么样?是否需要翻译?”
“总统先生的英语很熟练。”
“那我也一个人进去好了。”苏城从张立手上接过提包,道:“你到总统府外面等着吧,告诉古洪军一声。”
有了前面的一段,苏城就不想张立这样的小破孩再接触任何机密信息了。
张立不明所以,答应了一声就去了。
苏城踮了一下提包,继续用英语道:“领路吧。”
提包里是准备好的不记名债券,总共100万美元,对哈国总统来说,算是一份开胃菜。窥视里海石油的外国公司不在少数,砸钱的也不会少。事实上,在中亚国家,想不砸钱就拿项目,那根本是开玩笑,这种不符合当地国情的公司,出来玩石油开采纯属浪费时间,不如开个石油学校骗学生的钱。
在中亚,官场就是一个大市场。将近10年的政治混乱,造就了一代“公平交易”的中亚官员,无论何种要求,只要有合适的价格,官员们总能找到完成的途径,而不给出合适的价格,官员们也保证找到捣乱的途径。期间或许需要一些讨价还价,不过,在梅西百货明码标价以前的商品,不也需要讨价还价么。
而在职业道德方面,中亚的官员堪称典范,只要收了钱,做出了承诺,少有反悔的,值得称道。
几步功夫,就到了侍从室。侍卫们做检查的时候,有意未打开苏城随身的皮包,只是用设备反复的探查。
最后,侍卫长才向苏城点点头。
进到书房,第一眼见到的就是一张巨大的挂毯,毛茸茸的画着某个历史故事,十几米的长度,少说有几百个小人在里面,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
纳扎尔巴耶夫正襟危坐,似乎在看书。
这是个长相老成的中亚人,蒙古人种,黄皮肤,黑头发,小眼睛。胳膊结实有力,给苏城的感觉,更像是国企厂子里的车间主任。
见他进来,纳扎尔巴耶夫取下了眼镜,起身笑道:“是大华实业的苏城董事长吧,我们坐下来谈。”
他绕过大大的写字台,坐到了房间中央的沙发上,和苏城隔着茶几,互相打量着。
苏城欠身道:“大华此行,是想探讨中哈石油管道的可行性。”
“我听说了。”纳扎尔巴耶夫前期已经得到了一笔款项的“捐助”,很放松的靠在椅背上,问道:“大华实业,得到中国政府的授权了吗?”
“正式的授权还没有。”
“哦,那我是与谁的代理人在谈话?”纳扎尔巴耶夫对中国是非常熟悉的。他的人生经历过,与90年代的中国领导人差不多。先在工厂工作,然后投身党团的怀抱,做到了卡拉干达州的党委书记,最后成为哈萨克斯坦苏维埃书记。最终,哈萨克斯坦独立,他又高票当选了哈萨克斯坦总统。
就苏城所知,他在这个位置上,还会再坐20多年。整个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以后,就没有换过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哈萨克斯坦的领导力和判断力,也是有口皆碑的,一个中亚国家能稳定的发展,而且发展速度比周围的国家快,着实不易。
后世的纳扎尔巴耶夫在哈萨克斯坦内的声望,大概是要超过普京在俄罗斯的声望的。但是,1993年的纳扎尔巴耶夫,仅仅上台2年,坐的位置并不稳当,他在对外合作的过程中,谨慎也是必然的。
苏城没有扯虎皮拉大旗,镇定的道:“我不是任何人的代理人,我是独立而来的。当然,我在中国得到了一些支持,推动完成中哈线,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一个纯粹的中国私人公司?”
“是的。”苏城的语气没有丝毫的变化。
纳扎尔巴耶夫拿起茶杯,装作喝水的样子,然后笑了笑,道:“一条石油管道,恐怕不是一家纯粹的私人企业所能支撑的。你的支持者,应当选择一个恰当的场合,首先提出中哈石油管道的请求,然后我们再谈具体的问题吧。”
看在买路钱的份上,纳扎尔巴耶夫才与苏城见面。不过,真的谈到了管道,他就没有通融的意思了。所谓恰当的场合,那就是外交场合,在中石油内部未曾统一口径的情况下,这种事情是很难发生的。而且,也偏离了苏城的计划。
苏城的手放在了提包上,并没有立刻推出去,却道:“阁下的要求合情合理,不过,我们国内在石油管道的问题上,更倾向于中俄石油管道。”
“那找我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俄罗斯的要求太多,不够真诚。而且,一条石油管道,每年的通过能力不过2000万吨到5000万吨,即使俄罗斯外卖的石油更多,超过了我们需求的,也不过是镜花水月,不如首先建立一条到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满足目前的需求。”苏城有意点出2000万吨,这比安大线的初始目标高了1倍,对纳扎尔巴耶夫的诱惑是明显的。
他没有再做逐客的事,但也没有要点头的意思,而是缓缓的道:“每年2000万吨的石油需求,能保证吗?”
“绝对可以。大华实业曾经和阿联酋政府签订了天然气包销的协议,总额超过30亿美元,5年前的国际天然气市场,比现在更难卖,大华实业一度亏本,但仍然坚持了下去,完成了目标。总统阁下若有要求,我们完全可以签订2000万吨石油的包销合同。”苏城将阿联酋的天然气包销协议拿出来,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纳扎尔巴耶夫大概也看过类似的情报,再听苏城强调,于是道:“假设,假设我们签订了协议,你们不能将石油销售到中国以外的地区。”
石油比天然气好卖多了,因此,哈萨克斯坦需要的是消费国,而不是中间商。
苏城立刻允诺,并道:“大华实业可以答应您的条件。这样的话,是否能请哈萨克斯坦方面,首先释放善意呢?实不相瞒,在中国国内,支持建设中俄石油管道的企业,比支持建造中哈石油管道的我们,政治势力更强,哈萨克斯坦方面,若是能提出支持中哈石油管道,能减轻我们的压力,更快的推进此事。”
“但是,却有可能令哈萨克斯坦在谈判中处于劣势。”纳扎尔巴耶夫声音微沉,一口道清了症结。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中哈线
苏城放在手提包上的手动都没动一下。
他不确定此时拿出100万美元的债券,是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到了纳扎尔巴耶夫的地位,如果让他损失政治威望以获得经济利益,那100万美元是否足够就不好说了。尤其是管道项目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时候。
不过,苏城来见纳扎尔巴耶夫,自然是准备了杀手锏的。
眼见他的态度坚定,再没有犹豫,直接问道:““纳扎尔巴耶夫先生,贵方是不是有迁都的打算?”
苏城的声音不大,却像是惊雷似的,炸响在纳扎尔巴耶夫耳边。
不管在哪个国家,迁都都是极大的事,是必然要得罪人的。纳扎尔巴耶夫尽管早就在考虑此事,却还没有宣布的意思。
被一个外国人叫了出来,纳扎尔巴耶夫的惊讶可想而知。
他深深的看了苏城一眼,然后一言不发的打开书房的门,命令道:“看看周围是否有人,检查电子设备。”
等在那里的侍卫双腿一并,就唤了几个人,搜查起来。
一刻钟后,得到回报的纳扎尔巴耶夫,才挥手让人离开,重新回到沙发上来,问:“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苏城坐的稳若泰山,微笑道:“看来是确有其事了?”
纳扎尔巴耶夫当然不会给他确认的机会,笑道:“你们有意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资源,用以交换的是什么?”
“除了每年2000万吨的原油购买协议,我们还可以组织一团的建筑工程公司给你们。”苏城打开提包,从另一个侧面,拿出一份文件,放在茶几上,推给纳扎尔巴耶夫,道:“中国的建筑公司是非常优秀的,纳扎尔巴耶夫先生若是要迁都,我们可以先开始做建设,如果资金充沛的话,重建一个都市也能做到。贵国的北方地区比较寒冷,没有适宜的房屋居住,公务员们的反对声也会增加吧。另外,如果新城建的繁华一些的话,赞同的人大概也会多一点。至不济,反对的声浪也会弱一点吧。”
纳扎尔巴耶夫摇头:“建筑公司只要肯给钱,总是会有的,而且,世界上最优秀的设计师和施工队,应当是法国和德国公司吧。……”
“你如果把工作交给德国人,10年以内,是别想见到结果了。也许20年,他们都建不好它。德国人的速度慢是出了名的。”
“但质量也好。”
“你们现在需要的是速度,而不是质量吧。他们的建筑,就算能用200年,但假如要用20年才能建成,200年又有什么意义?当然,您也许可以请他们建几座奢华的建筑,但普通的住宅、商店、道路,如果由中国的建筑工程队来完成的话,最多只要三四年而已。”
纳扎尔巴耶夫只考虑了一下子,就绷着脸,道:“仅仅这样的话,你还是请回吧。”
“4年时间,我们就能建好哈萨克斯坦的新都城,一个新的城市,能容纳50万人。无论它在哪里!”苏城竖起指头。
“无论哪里?”纳扎尔巴耶夫稍稍动容。
“没错,即使是西伯利亚,我们也有准备,4年时间。”苏城知道,纳扎尔巴耶夫选定的新都城,就是靠近西伯利亚的小城市,最低气温有零下40度,这也算是有关石油的趣事了,从温暖如春的阿拉木图到西伯利亚,公务员们得多蛋疼,据说哈萨克斯坦的公务员们的离婚率,在迁都以后达到哈萨克斯坦历史上的最高。
纳扎尔巴耶夫虽然还没有宣布迁都的消息,但只要用脑子想一想,也能分析到那些逆反的因素。就好像中国的首都,如果从北*京迁到延*安,那得有多少公务员妻离子散,多少干爹干女儿忍痛分手……相比之下,如果是从北*京迁到西*安,悲惨之事大约会少一些吧。
“假如你敢签订这样一个协议,并且保密的话,我可以主动邀请北*京,来做中哈石油管道。”纳扎尔巴耶夫终于松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