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是林离没有往京城发展的好处。
要是往京城,那他的发展肯定是一日千里,地位必定水涨船高。那到时小青怎么想,就说不准了。
林离没有很高深的学问,不过,他知道赚钱也好,权势也好,都只是为了人活得更美好服务。
有了这些东西,他干嘛不享受生活。
他就这么伙同大伙儿一块搬着小马扎蹲着看京城的戏上演。
国安的情报,抱扬子的消息,汇合在一块,他这边是相当清楚京城发生了什么。
抱日子拜会中南海的第三天。
中央下达两个重要文件。
一个是向银行系统下达的文件,主要意思是要求银行控制住向房地产行业的贷款项目,试图平抑房价的意思很明显。
另一个文件,是下达给各级党政干部。重新强调了禁止干部家属经商等,看似老调重弹。
向银行系统下达的文件,就是林离都读出了潜台词,更别说许多有心人了。
老布显然不太精通这些东西,得了众人的解释,他顿时亢奋了。
他期待已久的利润,就要来临了。
但第二个,众人就不太理解了。
好在费一夕和吕老恰倒好处的来电。
费一夕常年在中央,对每一项政策的深意,无意都吃得很准。
吕老倒没这么对细节的领悟,他也不是擅长这活。可他无疑比较理解大局的东西。
吕老只说了寥寥几句,主要意思是:“中央这是快刀斩乱麻,有很多人要倒霉了。”
费一夕说得就细致了太多,吃透文件潜台词的他,在电话另一边轻笑:“两个文件要一起看。”
“京鉴天在官商两界势力太大,盘根错节,任神仙来了也理不顺。”
那是真正的错综复杂到极点,别说外人,就是京城的人就是京鉴天自己都弄不清。
就好比一个开国功臣的子弟,家道中落,底气倒还不缺。本人是做买卖,但同一个大院长的人,却有做高官的。该高官本身是一个派系的人,但这个商人却是和另一个派系的高官家属合伙做买卖,中间又有京鉴天参股。
而那位高官的子女又嫁娶了别的高官的子女,可能亲家是军队的,可能是别的。
光是动动这个商人,也就往往要牵动更多人。就更加别说京鉴天了。
反正,一句话。京鉴天牵涉的派系和势力实在复杂到极点,也组成了京鉴天辉煌的权力帝国。
这一点,大伙儿都知道。
费一夕又道:“京鉴天肯定要完,但上边绝对不想有人能接收京鉴天留下来的摊子。”
“可这个摊子,哪怕是上边都不太敢沾手。一动,就得出乱子。”
那是多大的摊子?
至少直接影响半个京城政治势力的摊子,至少直接影响三千亿资本的摊子。
哪怕是再废物的人接收这个摊子,一夜之间都能迅速自成一系,成为一股极为强大的政商势力。
的确不敢乱动,不说别的,光是这次京鉴天想力捧的高官们,单只是少部分的省部级就多达二十多人。
这要动起来,那还得了。说不准连政治局里边都有人要给拽下来,就好比那位国务院的魏叔叔就是其中的代表。
说白了,上边要稳定,但这个摊子,谁动了,都绝对稳不下来。这个摊子纠结得多深,谁都摸不清。只要一动,那就是彻底拔萝卜带泥,还是至少半个京城政治势力的泥。
谁动,就是把人往死里得罪。
这是一个太庞大的利益集团了,不知维系了多少人多少派系的利益。
几十年的经营。加上无数弟子都来自不同派系的高官家庭,实在是没有人能理得顺。那要是动起来,估计中央的各大派系都没法全身而退。
这是一个绝对引火烧身的烂摊子,留下来没准就给人接收了,成为最强大的一股政治势力。
总之,一句话。留也不是,铲也不是。上边之所以迟迟没动手,也是纠结在这点。
“我隐约觉得,好象上边的态度就有了一个微妙的改变。”费一夕多少有点纳闷:“好象以前是要坚决的除掉,但今天却有点犹豫了。不晓得,这是不是因为上边发现京鉴天的势力比已知的还要庞大还要根深蒂固。”
好在另一边吕老说了一件事。稍解迷惑:“上边请我去军方坐镇,不晓得是不是和京鉴天有关。”
吕老这边一说,林离再说了抱日子前天进中南海谈得很晚以后。
费一夕那边沉默了很久,有一种惊悚的语气:“我怀疑,抱日子跟上边谈了什么条件,做了什么妥协。”
“抱日子可能交代了什么,上边才发现,京鉴天比他们知道的还要庞大,还要难处理。”
“不管他说了什么,反正一句话。这两个文件合在一起看,就是一个意思。”
“上边要对这个势力实施一刀切。”
“不论身份不论后台,全部一刀切,全面分化。”
顿了半天,费一夕的声音有些火燎滋味:“如果是采取分化做法,很可能上边会默许三清观和松涛观一起进京发展,把分化做到底。”
“小师祖,我要提醒你一件事。上边一定会要你进京,甚至强行分流部分势力给你。”
“甭管你在京城怎么做,绝对不要沾身。”
再和费一夕细细的合计一会。
林离凝重的将费一夕所说,悉数向其他人转述了。
综合吕老和费一夕的消息,众人仍难猜到抱日子的打算。但,上边的打算,已然是浮出水面了。
费一夕说得好,一刀切是最恰当的说法。
吕老还要凭威信坐镇军方,可见形势比上边事前预料的还要坏。
可要说真局面崩坏,那也不对。
上边的做法更像是未雨绸缪,既然深知京鉴天的底细了,自然就有的是法子处置。
不过,这个一刀切,到底会怎么切怎么分化呢?
京鉴天的摊子已是尾大不掉了。
不论身份后台的一视同仁,再来一刀切,分化分流这股势力,看起来的确是最稳妥的唯一做法。
昆瞎子等人低声合计好半天,忽然眼神闪亮无比!
“我明白了!”
“是从政商双管齐下。”
“这个给银行系统的文件,就是征兆。”
“上边要先切他们的经济势力。”
老布眼神更三千瓦的灯泡似的,补充一句:“政治不关我们的事,这是我们赚更多大钱的机会。”
三千亿的资产。哪怕只切三分之一,也是一千亿呀。
大伙儿全给镇住了,激动得面空耳赤。
如果真能吞下这么一笔被切下来的资产,那当中的利润就太令人疯狂了。
第350章 三千亿
第三百五十章 三千亿
双管齐下。
章老品尝着。却不知是苦还是甜。
好大一个馅饼,他得生生吞下。
费一夕果然把政策吃得极是通透。
上边这两份文件,就是章老签署的,就是要向京鉴天势力下手的预兆和准备。
这是一个天大的苦果,也是一个天大的甜头。
章老一直以为自己没法进步了,实际上,如果按正常的走下去,他的确不可能再进步了。毕竟年纪也差不多了,再加上他在中央没有什么奥援,声势不如人,那是必然的。
国务院的老魏站错了位置,常务副总理和入常就这么从老魏面前飘过。
章老有自知之明,力量已到极限,没奢望那玩意。
即使那天林离板上钉钉的说他还有进步的余地,他也不过是燃起一线希望,没抱什么指望。
谁知道,贝老和一号首长居然一致将铲平京鉴天的活儿交给他。
他最初也没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前晚抱日子的一席话,他是亲自参与了。
他从来都不知道,甚至从贝老和一号首长的惊骇表情来看,他们也不知道。
京鉴天的势力,竟然大到这个地步。
九大常委。几乎每一个都间接的和京鉴天有关联——倒不是后台和利益关系。
这里就不便多说,以免和谐。
京鉴天和军方也有某些关系,甚至直接是观门好几位弟子的叔父辈都是将军。更离谱的是,军方的情报机构通过京鉴天商业势力在海外发展……
不是抱日子亲口讲述,哪怕是抱扬子都不一定知晓这么多潜在的势力。
章老仍自记得,抱日子讲述的过程里,他到底有多么震惊。
从那一刻起,他就知道,铲平京鉴天势力,已是绝不可行了。
谁敢下手,谁来下手,谁敢承担这样的责任。
某些关系固然是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可也免不了有些间接的。哪怕只是单纯的影响力,也不好。
最重要的是,这种事一旦产生牵连,那就影响不好了。
章老还是比较果决的,仔细琢磨之后,就提议一刀切,在采取措施过程里,一视同仁。
然后,一刀切,分化分流的决定就出炉了。
章老亲自牵头处理这件事。
这是一个能把半个京城人得罪死的活,章老当时都麻木了。
这是一件极为难办的事,谁都没法否认,得罪人得罪得太狠了。
也只有牵连最轻的章老来办是最为妥善,再说,这当中也考虑到他和林离的关系等因素。他无疑是最佳人选。
难办那是一定的,可话又说回来,只要这件事办好了。
得罪无数人那是一定的,可单凭着这件上不得台面的天大政绩,入常那是铁定的。
至此,章老终于不得不相信林离的确有那种帮人进步的能力。
没机会都给林离创造出机会来了,他没法要求更多了。
只不过,这件事只要办成了,入常是铁定了,得罪人也是铁定了。
要是他退了,他的孩子怎么办?
章老叹了口气,他忽然发现,以前让章中津和林离拉交情,的确是一个无意中的明智决定。
不管事实怎么发展,章老靠向林离,那是一定了。
双管齐下已做了,接下来就看成效了。
不论是被迫还是主动,做孤臣的,不光是章老。
还有京鉴天。
该做的都做了,现在就等待某个人跳出来引爆炸药桶。
火柴就在抱扬子手里,他却脸色惨白的哆嗦着。
抱日子鼓励的向他点点头:“师兄。传给林离吧,第一枪肯定要有人打响,最适合的就是他。”
抱扬子痛苦的扭曲了一下,将一份文件传真给林离!
文件里的东西不多,只有两份,一份是高官子弟权钱交易的证据,一份是某商人以不合法的手段从银行拿贷款的证据。
一个将掀起政坛风暴,一个将掀起银行界的风暴。
只不过,这风暴不是表面上的,知晓的人很少很少。
当林离接到传真的时候,仔细浏览一下,老鬼叹道:“看来第一枪,真的是要我们打响了。”
“传给顾鑫,第一枪,交给他来开。”
林离想了想,交代下去。
然后,看了大伙儿一眼:“怎么样,有什么打算。”
老布得意洋洋:“先搁置那两块土地的转让计划,等动起来了,我们就开始吞并。”
老布郁闷,他昨天甚至想在海外再筹集几百亿现金,谁知道被林离给拒绝了。
本来也该拒绝,开玩笑,老布的一百亿已经很多了,再多一些,利润就全给这小子瓜分了。
林离更郁闷。
要说完全无视京鉴天那边的三千亿,那他绝对是在撒谎,他没这么圣人呢。
可要说真有这么在意,那也绝对是骗鬼。他还没贪到那份上呢。
基本上。林离对待那三千亿的态度,就是能吞下固然好,吞不下也无所谓。反正给他也花不了,有几千万资产他觉着自己都花不完呢,别说几千亿了。
他是很无所谓,奈何苏文舟等富豪不干呀——拍卖会以后,林离就没再瞒他们了,基本上他们也大抵知道要发生什么,所以死活不肯放弃这些利润。
三千亿呀。
苏文舟等激动得都漏尿了,作为合格的商人,谁要错过这场财富盛宴,谁要后悔一辈子。
他们昨天是死活都要加入这场吞并的浪潮当中。
林离很无所谓,要吞并就吞并,反正他不懂商业操作,全是交给老布他们去干的。
不过,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赤裸裸的利润分配。
说白了,林离既然是这个利益集团的核心,除了他以外,谁都没资格来分配利润。就是有,人家也信不过——都接触这么久了,谁还不知道林离对待财富和权势的态度是多么淡泊呀。
不找这种人来分配,找谁?
坦率的说。分配利润这件事,是相当让林离挠头——他甚至觉得这比让李镇远干上副国级还要难。
原本老布和三清观等等,只以为能吞并京鉴天的三四百亿资产——要不是看中这一点,三清观等未必就肯砸几十上百亿拆借给林离。
可谁想着,这会儿形势一变,和京鉴天有直接关系的三千亿资产都有可能吞并,这就难办了。
林离这会儿还捏着不少钱。
老布的一百亿,三清和松涛加起来一百亿,苏文舟他们的五十亿买土地已花了一半。
加上林离自个的十亿,大约还有二百三十多亿现金。
怎么分配利润,这会儿必须得划出道道来。不然将来纠纷才麻烦呢。
也就是林离挠破头皮的当口,苏文舟等一票富豪们匆匆赶来,一边跑来一边喊:“等一等。”
“我们又凑了一笔钱。”
令林离抓狂的事发生了,苏文舟等十多位富豪,从昨晚到现在,竟在一夜之间,为筹集现金。
竟是有人不惜拆借,抵押等等。还有人更夸张,直接低价甩卖了某些产业。
又是五十亿。
为了加入这场财富瓜分的盛宴,这帮子富豪真是一晚上抓破脑袋搅尽脑汁的想招弄钱呀——要是再迟几天,估计这帮人脑袋都得挠成秃头。
老布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太过分了。
又弄来五十亿,这岂不是存心瓜分咱的利益。
老布那个悲愤交集呀,三千亿的盛宴,少一份就是一大块呢。要不是林离不允许,他能一夜之间就在海外弄到几百亿——就算他弄不到,老查理肯定行。
不光林离给这帮富豪们的狂热震撼了,就是小青和妖怪都震撼了。
我靠,还兴这样的呀。
林离是真没辙了。
实际上,从这两份文件里看出一场财富盛宴近在眼前的人并不少。
哪怕是体制内的人,也有许多人看出来了。
起码梅中源和沈青河是看得清楚。
不过,就好象章老干那活是摆明把人往死里得罪一样。
这是一场绝对丰盛的盛宴,可聪明人都看见,这是有毒的。
这三千亿牵涉得太广了,甚至牵涉了常委子女的买卖——一刀切,肯定也是要切在人家脑袋上的,人家也存心趁机甩开包袱呢。
一刀切下来,暂时看起来是没事。可谁都知道,这看起来美妙,那却是实在的毒得要命。
谁要是敢动了这三千亿,那就立刻一跃成为公敌。没有别的可能。
连章老都担心退休之后他的孩子出路甚至安全,别人又能好到哪儿去。
梅中源和沈青河胆儿再肥,也不敢公然对这笔财富下手。一动,那就是得罪太多人了,还绝大多数都是体制内的。
树敌这么多,估计这辈子都别想往上爬了,能全身而退就是走了八辈子的好运呢。
梅中源和沈青河没二傻到看见财富就往上扑的程度。
可那又是三千亿呀。有剧毒的三千亿。
京鉴天要倒是极隐秘的事,知晓的人极少。
不知道京鉴天要倒,也就不可能从这两份文件里看出什么。
看不出,也就不晓得有三千亿在等着瓜分。
即使看到,也未必能看得出这当中的剧毒成分。
体制内的只要看到剧毒,就不敢乱来。
至于体制外的,有种试试看。将来整不死丫呢。
梅中源好悬差点没忍住给女儿打电话,表示可以提供两百亿给林离代为操作。
是的,林离和三清观及松涛观是最好的出手人选。
其中,林离又是真正的绝佳人选。找林离代为出手,那基本没什么后遗症。
但梅中源几乎是以绝大的毅力把电话砸了粉碎。
事后,他流了一身冷汗。
财富的魅力实在太大了,连他都差点挡不住。
虽然林离出手是没问题,可代替他出手,始终有后遗症。
梅中源不想冒这政治风险,他宁愿当做看不见这三千亿。
第351章 卷款逃跑?
看来林离要发达了呢。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卷款逃跑?
跟梅中源的挣扎相比,沈青河竟似完全没有为这三千亿动心。
汪新扬苍白的脸上有种激荡的红润:“沈书记,你真的不想染指那三千亿?”
沈青河摇摇头,云淡风清的笑了:“不,那不属于我。”
“我不想为这得罪这么多体制内外的人,葬送我的政治生涯。”
“真的?”汪新扬淡然道,反问中有些些的讥诮。
“如果沈书记有兴趣,我可以代为出手。”汪新扬含笑轻道。
“你呢,你不想亲自瓜分?”沈青河把讥诮充耳不闻。
“三千亿呢,三千亿呀。”汪新扬眼帘轻垂,眼中一丝讥诮更浓,微微发力绞住双手,好一会才柔声道:“可惜了。”
沈青河眼里分明有些震惊:“你真的不想?”
“想,想得要死,想得我昨晚都睡不着。”汪新扬叹了口气,看起来似乎很有些惆怅,却是暗含笑意:“可惜,我想来想去,都想不到没有后遗症稳吃这笔钱的方法。”
“我绝不怀疑那三千亿的无数主人有无数方法能查出是谁吞了这笔财富。”
是提醒吗。
沈青河心中一凛,不动声色的笑了:“你的自制力不错。”
“不如沈书记呀。”汪新扬含蓄的笑了。
走的时候,汪新扬在门口顿足,忽然回首一边笑一边叹息!
在窗口被帘子挡住身影的沈青河目光中陡然浮现一丝冷光。
汪新扬慢慢的走出省委大院,又叹了口气。
沈青河,是他这辈子所见过最虚伪的人,虚伪到变成一种本能一种境界了。
他很有诚意的想跟沈青河合作。
他已是很清晰的提醒了沈青河,这三千亿,除了林离和三清观及松涛观,谁吞了,都没好下场。
沈青河明知后果,如果连这点欲望都克制不住,当真吞了这笔资产。
那就是留了天大的后遗症。
如果当真如此,他汪新扬还是有所保留好一点,适当的和沈青河保持距离。
这笔财富,没这么好吃。
章老的认知最直接。
上边采取措施切一批,分化一批,散一批。
三清观和松涛观进京继承一批。
然后,一个庞大得恐怖的势力就能这么烟消云散成至少四批,从此再也团结不起来。再待以后慢慢的抹平,也就是最妥善的法子了。
不光是政治上的,还包括那三千亿。
体制外的染指这三千亿,那将来给财富的主人们查出来,是死路一条。
体制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