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军嫂-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明秀说:“算上今天,我已经过七天没来月经了,之前我每次来月经时都有乳胀的毛病,而这几天一点儿这种感觉都没有,所以,我是怀疑……”

    “哈哈,肯定是有了,这都七天了,你大姨妈那么欠儿,不可能来这么晚!”霍建峰露着一口大白牙狂喜道。

    韩明秀听到他又吐槽她大姨妈,白了他一眼:“那可不一定,说不定我是因为我姐的事儿着急上火了,导致我大姨妈延后了呢……”

    “走,我领你上老中医那儿摸摸脉去,那老头儿摸脉可准了,是不是他一下子就能摸出来。”霍建峰没等韩明秀说完呢,就一刻都等不住了,拉着韩明秀的手心急火燎地就往外走。

    韩明秀被拽得被动地往前走了几步,边走边说:“不用去吧,等再过几天大姨妈还不来的话,基本上就能确定了,就算现在怀上了,日子也浅,未必能摸出来。”

    霍建峰却不肯听她的,他迫不及待地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要当爹了?

    “走吧,又不远,就算摸不出来孩子,让老中医给你号号脉,看看身体有没有啥毛病,不也挺好的嘛……”

    韩明秀说不过他,再一个也是看他太迫切了,就跟着他去了。

    到了军区医院的中医部,找到了那个老中医。

    霍建峰向他说明了来意,老中医把着韩明秀的手腕摸了一会儿,点头说:“从脉相上看,应该是喜脉,只是时日尚浅,脉相还不那么明显,等过个五六天你们再来,我再给你把把……”

    霍建峰听到“从脉象上看,应该是喜脉”这几个字的时候,他自己就已经确定他媳妇儿肯定是怀孕了,顿时乐得嘴都要咧到耳朵丫子了。

    真想抱起韩明秀转一圈来抒发他的狂喜,可又不敢动弹她,只好咧着嘴,冲着她一个劲儿地乐。

    韩明秀听到了老中医的话,心里也挺开心的。

    虽然她之前从来没有期待过宝宝的降临,但是一听到宝宝来了,她还是很开心,开始脑补起孩子的形象来。

    女人的思维跳跃性就是大,大夫才刚说她疑似有孕,她就开始想象肚子里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长什么样?该叫什么名字……

    越想越觉得幸福,越想越觉得开心。

    一想到有个粉粉嫩嫩的小娃娃依偎在她怀里,奶声奶气地喊她妈妈,她的心立刻就柔软的像要化了似的。

    霍建峰也感同身受,他兴冲冲地带着他媳妇儿走出医院,遇到熟悉的战友时,他就张赫附体般地跟人家说他媳妇儿怀孕的事儿。

    “嘿,顺子,你这是干啥去啊?咋还往医院这走呢,有病了咋滴?”

    顺子:“没有,我去看了战友,你呢?你上这儿来干啥来了?”

    霍建峰:“哦,我呀,我来令我媳妇检查检查,我媳妇怀上了,我领她上老中医这号号脉……”

    顺子听到韩明秀怀上了,立刻向霍建峰道喜,霍建峰乐得见牙不见眼的。

    之后,就跟祥林嫂似的,逢人就说,逢人就讲,恨不得不认识的人都告诉告诉,唯恐别人不知道他媳妇怀上了。

    把韩明秀臊得都快要捂脸了。

    刚才还吐槽张赫婆婆妈妈呢,可这一转眼,他就跟人家一样一样的了,哎,真丢人啊!

    **

    这天晚上,霍建峰跟打了鸡血似的,从医院出来到上炕睡觉,那张嘴就没闭上过,韩明秀估计,要是她笑这么多的话,脸肯定得笑疼了,可这家伙却一直在笑一直在笑,笑得她都觉得有点儿渗人了。

    这晚,她除了获得她男人伺候她洗脚的待遇外,还获得了一个百年不遇的优质睡眠。

    要知道,从打嫁给他,除了大姨妈来那几天,他没有一天晚上不折腾的。这家伙体格好,壮得像头牛,精力旺盛得无法形容,天天都十二点来钟才睡,把她折腾得第二天早上都起不来了。

    难得今天晚上他没干那些少儿不易的事儿,就规规矩矩地躺在她身边,跟她唠孩子的嗑儿。

    俩人从孩子的性别唠叨孩子的姓名,再从孩子的长相唠到孩子的教育……

    韩明秀发现,霍建峰其实很成熟也很有责任心,对未来的孩子也充满了期待。

    他说,等以后孩子出生了,要是男孩的话,他就教他武功,把他培养成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要是女孩的话,他就使劲挣钱给她买漂亮衣裳,把她宠成小公主,等以后长大了,要是有那些心怀不轨的男人想用钱来骗她的女儿,就让他滚犊子吧……

    连孩子大了的事儿他都想到了,这让韩明秀感觉挺吃惊的,她虽然也脑补了许多孩子的事情,但都是孩子小时候的事儿,还没想过孩子大了的事儿呢……

    第二天早上,霍建峰去部队了,韩明秀起身后没多久,就陆续有军嫂过来,向她借鹌鹑崽子,请教鹌鹑的饲养方法来了。

    昨天韩明秀回来时,同车的军嫂已经把她从老家带回一筐鹌鹑崽子、一筐鹌鹑蛋的消息散布开来。

    因为昨天她刚回家,大伙寻思着人家小两口久别重逢,肯定得在一起亲热亲热,就都知趣的没来打搅。今儿个霍建峰上部队之后,她们才陆续的过来。

    韩明秀很大方,凡是来借鹌鹑崽子的军嫂,她都一人借她们两只(一公一母),事先都讲好了,等她们以后把鹌鹑繁殖出来再还她。

    她还毫无保留地给她们讲了鹌鹑的养殖方法。

    这趟回来,她一共带回了四十多只鹌鹑崽子,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分得一只不剩了。

    后来的军嫂没捞着鹌鹑崽子,韩明秀就把鹌鹑蛋借给了她们,告诉了她们孵化的方法,把每个军嫂都答对得乐呵的。

    至此,从前那些关于韩明秀不好的传言,就彻底地烟消云散了……

    而韩明秀自己,连一只鹌鹑崽子、一个鹌鹑蛋都没留,都分出去了。

    反正再过一个多月,她们就能还自己鹌鹑蛋和鹌鹑崽子了。她晚吃一个月的鹌鹑也没啥大不了的,反正空间里有那么多肉呢,还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晚吃几口鹌鹑没啥?

    陈秋兰也听说大伙跟韩明秀借鹌鹑崽子和鹌鹑蛋的事了。她也想养,只是她跟韩明秀不对付,可拉不下脸去找韩明秀借。

    寻思着干脆等一等吧,等别的军嫂孵化出来繁衍多了她再找别人借,省得跟那个死女人开口……

第350章 喜凤() 
韩龙盗窃、勒索、殴人重伤的案子也终于判下来了,韩龙被判了十二年的有期徒刑。

    宣判当日,韩龙在法庭上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又哭又嚎地喊他爹娘救她。

    可他爹娘哪有那个能耐呀,他们普普通通的老社员,虽然都有点心眼子,可那点儿小心眼子在农村耍耍还行,也干不成啥大事儿呀。

    最后,韩龙地心裂肺的被带走服刑去了。

    被判刑没几天,韩龙媳妇就抱着孩子来到了孙敖屯,把孩子往韩志德家院子里一放,扭身就走。

    孩子看着他娘远去的背影,知道他娘不要他了,扒着栅栏门哭得撕心裂肺的。

    可韩龙媳妇就像没听着似的,硬着心肠离开了。

    邻居家不用上工的老太太听到韩志德家院子里传出来的哭声,跑出去趴着墙头一看,是个刚会走路的小娃娃,急忙颠着小脚儿跑到生产队去找韩志德两口子。

    韩志德两口子从生产队赶回来,看到哭得嗓子都哑了的孙子,俩人又是心酸又是为难的。

    儿媳妇把孩子给他们家送回来,显然是要跟他们家小龙离婚,孩子她也不想要了。

    可是,他们俩也不想养这个孩子呀。

    倒不是他们心有多狠,这孩子毕竟是他们孙子,他们也疼。

    但他俩岁数渐渐都大了,将来还得指着彪子给他们养老呢。彪子肯定不能同意他们养个孩子拖累他。

    这可咋办呀?

    亲孙子他们又舍不得扔,只能挖空心思地想办法。

    韩彪回来后,看到这个小崽子,果然不乐意了,急头白脸地就要把他扔出去。

    韩志德两口子赶忙安慰,说尽快找一户好人家,指定把孩子送走,韩彪这才消停。

    于是,韩志德两口子忙了起来,到处打听着谁家要孩子,他们得找一户正经过日子的人家才能放心把孩子送出去。不然要是送到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家,孩子去了不擎等得遭罪吗?

    他们也想到要把孩子送给余桂珍养了,可孩子都抱到余桂珍家了,却被余桂珍指着鼻子给骂出来了。

    “就你们这支子牲口根儿,这孩子也长大了也好不到哪儿去,我可不想养个孽障给自己添堵,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想好好活几天……”

    找了好几天,最后把孩子给了小东山屯的老丁头。

    老丁头是个老鳏夫,年轻时媳妇就死了,唯一的闺女又远嫁在几百里外的地方,根本照应不到他。

    老头儿的年纪渐渐大了,一个人孤单得紧。正好听说有这么个娃,就寻思着养来给自己解解闷儿。

    要是他能多活几年,这个娃大点儿的时候还能伺候伺候他呢……

    就这样,韩龙的儿子最后过继给了老丁头,当了丁家的孙子。

    村里人知道这件事后,都说韩龙是活该。

    “叫他损,叫他坏,最后弄了个鸡飞蛋打吧!”

    “自己下了大牢不说,媳妇儿也跑了,儿子也成了别人家的。”

    “可见天理昭彰,报应不爽这句话,果然是有道理的……”

    韩明翠和高广斌听到韩龙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两人都挺欣慰的,作孽的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他们的罪也算是没白遭了。

    **

    小东山屯,霍家。

    “哎,他霍婶子呀,我就这么跟你说吧,不是我悬乎,咱们这十里八村的姑娘都拉出来加一块堆儿,都不带赶人家喜凤俊,人家喜凤长得那真是爆桃花眼儿,比仙女都俊呢……”

    炕沿边儿上,村里的媒婆石大娘对着霍家几口人眉飞色舞地白话着,霍家的几口人坐在旁边笑眯眯地听着,特别是霍长生,听到那个姑娘长得俊,乐得嘴都要咧到耳朵丫子了。

    “人家喜凤不光长得俊,还是高中毕业呢,要不差她娘有病,她要留在家照顾她娘,人家早就让县剧团给选去当演员去了,哪还能让咱们长生占到这么大的便宜呀……”

    “那是那是……”

    霍洪山唯唯诺诺地附和着,对这个能给他儿子介绍一个他儿子称心的对象的媒人感激得无可无可的。

    霍大娘也是满脸堆笑,大方地把烟笸箩一个劲儿地往石大娘跟前儿推。

    “来,他大娘,卷棵烟,咱们边抽边说……”

    石大娘也没客气,从烟笸箩里拿出一张二分钱纸币大小的卷烟纸,又捏了一撮烟丝儿洒在卷烟纸上,边卷边说,“不过,人家闺女好是好,就是彩礼要得太多,要不然的话也轮不到咱们长生,早就嫁出去了……”

    “要多少呀?”霍大娘试探着问了一句,心里突突着。

    她虽然有钱,可是那几百块钱是她攒了一辈子才攒下来的。她也不希望一下子连根儿给撅空了,能少点儿要才好呢。

    石大娘卷完烟,伸舌头用唾沫把卷烟纸最后粘了一下,一个手工的烟卷儿就做成了,“人家要三转一响,四套衣裳,外加五十块钱的彩礼……”

    “啊?这么多呀!”霍洪山两口子一听要这么老多,都情不自禁地叫起来。

    石大娘说:“不多,真不多,你们想想,人家闺女要那三转一响,最后不还都拿回到你们家吗?还有那几套衣裳也都得穿回来,就是那五十块钱,人家也备不住给闺女当压腰钱给带回来呢!”

    “这说来说去,这钱还不都是你们家的,不过是把钱变成东西罢了,你们还能白白得一个俊媳妇,上哪儿去找这好事儿去呀?”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是霍大娘一听要三转一响,顿时心疼得像被刀子割了似的。

    这几样东西加起来,可得五百多块钱呀!

    虽然吧,她手头上也有这五百多块钱,那可是她攒了一辈子的积蓄,要是一下子都掏空了,连点儿过河的钱都没了,她这心里没底啊!

    石大娘看着霍洪山两口子吞了大便似的表情,就明白他们肯定是嫌彩礼贵了。

    她也不急,乐呵呵地说:“那你们再琢磨琢磨吧,要是行的话,哪天我就安排俩孩子见个面,不行的话也没事儿,一家女儿百家求吗?人家喜凤长得那么俊,不愁找不着婆家……”

    没等霍霍洪山两口子表态呢,霍长生突然抢着说:“大娘,那就麻烦你安排我们俩见一面儿吧。”

    这句话的意思,就相当于默认女方家要的那些彩礼了。

    石大娘楞了一下,没想到这孩子竟然不经父母同意就擅自做主了,她没敢答应,而是把目光看向了霍洪山两口子。

    霍洪山两口子也是面面相觑,让儿子造得一愣一愣的,他俩都没想到,一向乖巧听话的儿子能不经他俩同意就说出这样的话来。

    不过,他俩也很快就想开了——儿子也是大了,想媳妇想急眼了,所以才会这么冒失的吧。

    霍大娘稍微愣了一下之后,并没有怪她儿子,而是顺着她儿子的话说:“嗯,我们也是这个意思,那就麻烦他大娘了。”

    虽然说这话的时候,霍大娘的心很疼,但是她不能不这么说。

    不然的话,老石婆子肯定会往外边儿传瞎话,说她长生不孝,不经爹娘同意就擅自找对象……

    她可不能让长生的名声受到污染,哪怕一点儿都不行,她可舍不得。

    所以,就只能咬着牙配合他同意了。

    霍大爷在家里一向没啥地位,他们娘俩说啥是啥,既然他们娘俩都定下来了,他也就只有剩下点头跟着附和的份儿了。

    “那就麻烦他大娘了,孩子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霍老太太看到他们几口人热热闹闹地把事儿给定下来,默默地把脸转向窗外。

    那个喜凤,仗着长的俊,一张嘴就敢要那老些彩礼,肯定不能是个善茬儿,这样的姑娘要是娶回家,家里还能有消停日子过吗?

    唉!可惜呀,也没人问问她的意见……

    石大娘一看他们同意了,笑逐颜开地说:“行,那我这就回去跟喜凤她娘研究去,要是她娘没意见的话,咱们这两天就见一面。”

    “我跟你们说,只要见面了,你们指定能相中喜凤,那丫头长得,绝对是百里挑一呀……”

第351章 难搞的票票() 
五一这天,霍长生跟那个喜凤见面了。

    真如石大娘所言,喜凤长得果然很俊,当真是柳叶弯眉樱桃口,谁见了谁都乐意瞅,霍长生只看了一眼,就差点浑身发抖。

    而那个喜凤,看到霍长生直勾勾地盯着她,就娇嗔似的瞪了他一眼,随即扭过头。

    这一瞪一扭,跟撒娇似的,把霍长生的魂儿都给勾去了,痴汉似的对着人家傻笑起来。

    霍大娘一看霍长生这样,心里‘咯噔’一声。

    完了,儿子这是相中了,这下子,不管她有多心疼,那五百多块钱都得掏出来了……

    而那个喜凤也相中霍长生了,主要是听媒人说霍家答应出那老些彩礼钱才相中的,至于霍长生本人,嗨,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石大娘确定了两个孩子的意见后,两家就开始商讨订婚结婚的事儿了。

    霍家的意思很简单——媳妇他们是相中了,就是想请亲家少要点彩礼,一下子要这老些,他们家当真是吃不消呀。

    而对方的态度却很强硬——三转一响加五十块钱的彩礼一样不能少,而且,连媒人钱都得他们男方家自己出……

    听到这么苛刻的条件,霍大娘气得差点拔腿就走,但是看到他儿子可怜巴巴地看着她,又不忍心了,只好坐下来继续跟他们扯皮。

    拉锯扯锯似的扯到最后,还是以霍家人失败而告终。

    没办法,谁叫他们儿子相中人家相中得没发没发的了呢?

    最后,双方讲定,霍家给人家三转一响外加五十块钱的彩礼,另外还给人家做四套衣裳,还有媒人十块钱媒钱他们也得一并出了。

    还讲定——七天后下聘,下月十五正式结婚!

    一般北方农村从相亲到结婚也就一个月的时间,所以霍长生和喜凤俩这么安排也不算仓促。

    其实,按霍长生的心思,巴不得明天就把喜凤娶回家呢。他是打心眼儿里相中喜凤了,稀罕得没发的。

    至于老丈人家要他们家的那些彩礼,他一点儿都不在意。反正那些钱也是把在他娘手里不给他花,与其这样,还不如拿出来买那三转一响回来给他享受呢!

    婚事敲定后,霍大娘开始遥哪儿张罗着买那三转一响。

    可是她一个老农民,上哪儿去整自行车票、收音机票啥的呀?

    正转转摸摸地没办法呢,有人提醒她说,你们家建峰不是给他媳妇也买了三转一响了吗?既然他有法子弄到,你咋不找他去弄呢?何必自己遥哪儿张罗呢?

    霍大娘一听,豁然开朗,马上给霍建峰拍电报,叫他帮着弄自行车票和收音机票。

    霍建峰接到电报时,正沉浸在做父亲的喜悦中,因为刚刚那位老中医已经确定,他媳妇儿确实是怀孕了!

    虽然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消息确定后,还是让霍建峰高兴地不得了,恨不能向全世界宣告他要当爹了。

    这时,接到了老家来的电报,才让他狂喜的心情才渐渐冷却些。

    电报里,大娘一开口就叫他帮着弄一张自行车票,一张收音机票,一张手表票和一台缝纫机票。

    另外还要求他五号之前就得给邮回去,因为他们六号就得去买,七号就得正式上女方家去下聘了。

    霍建峰马上写信告诉她:这些票并不好弄,他之前给秀买的缝纫机和收音所用的票,是托了不少人,等了好几个月,又花了不少钱才能弄到,不是想弄就能弄到的,他没那么大的本事。

    写完信后,他马上把信邮了出去,就不再去想那些烦心事儿了。

    他现在媳妇孩子都有了,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犯不上为那些不值得的人生闷气。

    晚上回家的时候,韩明秀正坐在炕上织毛衣呢。

    她的那本《英雄战歌》已经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