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也是有“传统”的,老祖宗就曾经说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多年前,伟大领袖以文化之名,发动的那场大革命,当初伟大领袖的本意,也不是要搞那么大的“规模”曾经亲口说过,搞几个月就收,但是要反复地搞,把一切反动势力都消灭掉。但是后来,就收不住了,下面的人都已经狂热起来,纵算是伟大领袖,也没办法收住。
说到底,这是“唯上”的文化传承所造成的官场心态。
因为,官自上出。
谁手里握着乌纱帽,官员就向谁负责,这是必然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状态,归根结底,就要改变“官自上出”的模式。“官自民出”官员自然向群众负责。
所以,刘伟鸿其实和戴林一样,也是“异类”“刘书记,你跟他们不一样,这个我知道的。本来,把我的书记免了,我确实想不通。为什么给群众办点事,就那么难呢?实话说,我这个区委书记想为宁阳的群众办点实事,都是这种下场,基层干部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后来,我听说不是魏凤友接我的位置,上级决定把你派到宁阳来当书记,我又高兴了……嘿嘿,你别摇头,是真的……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刘伟鸿禁不住问道:“戴书记,我是什么样的人?”
“本质上,你和我是同一类人!”
戴林十分笃定地说道。
刘伟鸿笑道:“倒要请教!”
“刘书记,你别不认同,我教了那么多年书,又当了那么多年干部,别的本事没有,看人倒是看得挺准的。你在国资办督察局做局长的时候,你的那个有关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报告,我也有幸拜读了。我的一个同学,在首都工作,他弄到一个复印件,我去首都出差的时候,看过。刘书记,对你那个报告,我深表赞同。那是真正的高瞻远瞩,字字珠玑。那个晚上,我翻来覆去,一晚都没睡着。回到家里,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完全支持你的意见,发表在《京华日报》上面。可能你没看到吧……”
戴林说着,就激动起来,双眼在镜片之后,熠熠生辉。
刘伟鸿还真没看到。
他那个报告,确实引起了一场大辩论,不但在最高层再一次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的交锋,学术界和民间也有参与进来,类似的支持或者反对的文章,各地报纸和杂志上前段时间经常能见到。直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那个有关医改和教改的纲领性文件,这场大辩论才有所降温。
戴林发表在《京华日报》上的支持文章,刘伟鸿相信应该有那么回事。
“刘书记,国资办督察局副局长,为了医改和教改的事情,向中央写报告,本质上,这也叫做‘不务正业’吧?你为的是什么?”
戴林望着刘伟鸿,略带一份戏谑之意,说道。
刘伟鸿点了点头,说道:“戴书记,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确实要时时刻刻将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不过具体到日本工业园这件事,具体到白川纸业和秋田半导体工厂,我认为,你的方法不可取。”
刘伟鸿也直截了当了。
戴林便挺直了身子,眼望刘伟鸿,认真地说道:“请刘书记指点!”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指点不敢当,就是相互探讨吧。戴书记,身为宁阳的一把手,我们不但要考虑环境污染,也要考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我们如果硬生生的把这几位日本客商拒之门外,了解内情的,知道我们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不知道内情的,就会我们心胸狭窄,闭关锁国,把友好的日本客商都赶了出去。这对我们区里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是一大隐患。所以,日本人不能赶走。不瞒你说,刚才白川,秋田和井上,在我这里坐了两个小时,我们详细商量了日本工业园的建设事宜。白川纸业公司,不但要搞起来,而且规模要扩大。白川刚才已经表态,追加投资,一二期工程同时上马,在原计划基础上,追加一倍的投资!”
戴林顿时瞪大了眼睛,气急败坏地说道:“刘书记,怎么能够这样?这不是扩大污染源吗?”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戴书记,稍安勿躁。造纸厂不是不能开,只要能控制好污水排放,进行净化处理,就可以搞的。不然,全世界的造纸厂都得关了。”
戴林立即说道:“问题是,白川根本没打算控制污水排放,他的工厂建设规划,我仔细看过了,没有环保这个环节,直接排污水!”
刘伟鸿笑道:“戴书记,这里是宁阳区,不是日本国!工厂要达到什么标准才能投产,我们说了算,不是日本鬼子说了算!”
日本鬼子!
戴林望着刘伟鸿,吃吃的,说不出话来,稍顷,才将信将疑地说道:“刘书记,你的意思是,咱们阴小日本一把?”
刘伟鸿微笑说道:“戴书记,话不能这么说。咱们是依法办事。任何外商,到我们这里来投资,我们都热烈欢迎。就算是日本人,我们也不排斥他们,一样的欢迎他们来投资。但有个前提,就是必须遵守我们国家的法律。我想这个道理,说到哪里去,都不会有人反对的。”
“对对,是这个理!”
戴林便一迭声地说道,双眼熠熠生辉。
无疑,他已经明白了刘伟鸿的意思,这位,确实比他更“狠”小鬼子想玩阴招,这回算是碰到对手了。
阴不死你!
这就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戴书记,全省那么多污染严重的中小型造纸厂,要全部关掉,难度很大,也许这个改造的工作,就要着落在白川纸业头上了。无论什么事情,总是要一分为二来看的。”
刘伟鸿微笑着说道,神情十分笃定。
第1243章同人不同命
韩必成简直郁闷死了。
折腾了一个下午,硬是不曾将刘伟鸿的司机,秘书和住宿安排定下来。
好不容易,这个莫名其妙的戴林戴书记终于离开了刘书记办公室,一直就未曾走远的韩必成立即就折返回来,再次进了刘伟鸿的办公室。
他是区委办主任,不把这些事定下来,就是他的失职。刘伟鸿头一天上任,就留下坏印象了。无论如何都担待不起啊。
“刘书记,区里的一号车一直空着的,是一台奥迪,八成新。您看合不合适?”
韩必成一进门,就谈到了车子的事,对于戴林的来去,只字不提。这也是一种自保的手段,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好,不掺和更是绝对比掺和好。
刘伟鸿微笑点头,说道:“没问题,就用这台车吧。至于司机,我已经带过来了。是东南军区保卫部的保卫干事李强同志,跟着我两三年了,彼此都比较熟悉,就不换了。辛苦必成同志这两天给李强办一下借调手续。”
刘伟鸿很坦然地谈到了李强的身份。反正总是要让别人知道的,也没必要做隐瞒,显得小家子气。世家子弟毕竟和普通干部还是有所区别的,就是用军区保卫干事做司机了,别人也只能干瞪眼。
“好的好的。”
韩必成一迭声地说道。
“关于住宿的问题,刘书记,我们区里去年建了新宿舍楼,一号楼还有三套空房子,四室两厅,就在大院里,您看,是不是现在过去看一下房子?”
原先戴林住的那套房子,自然也是空出来了的。不过韩必成觉得,办公室刘伟鸿可以用戴林以前用过的办公室,住房就不一定了。反正还有另外两套空房,可以任由刘伟鸿选择。
“房子我就不看了,必成同志看着办吧,随便安排一套。我在京华有房子住,我爱人以前买的别墅,现在是空着的。区里这套房子,简单布置一下就好,我也不是天天都住在这里的。”
刘伟鸿随口交代道。
“好的好的……”
韩必成又是一迭声的答应,正准备谈秘书的事情,门口就是一暗,又有人到了。
“刘书记。”
竟然是魏凤友,站在门口,微微而笑。
刘伟鸿脸上随即展露出笑容:“呵呵,凤友同志,你好。请进!”
“谢谢刘书记。必成同志也在呢?”
魏凤友含笑进门,向韩必成点了点头。
韩必成连忙说道:“魏区长好。我向刘书记请示一些日常工作。”
“嗯,必成同志,一定要安排好刘书记的生活起居。刘书记是首都人,不知道能不能习惯我们京华的天气和饮食风味?”
后面一句,就是朝刘伟鸿说的了,脸带微笑,很是关心。
刘伟鸿笑道:“没关系,我什么地方的风味都能习惯。来,凤友同志,请坐!”
“好,谢谢书记!”
魏凤友微笑点头,称呼也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去掉了那个“刘”字,显得十分亲近自然。一个班子里的同志,又是主要搭档,日常见面机会很多,自然一点好,搞得太正式了,大家都累。书记和区长之间,工作上有分歧,甚至有斗争,都是十分正常的。但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就没必要搞得过分紧张,对大家都没什么好处。
可怜韩必成,堂堂区委办主任,副局级干部,又得充任端茶倒水的“小厮”了,给魏凤友倒了茶水,又给刘伟鸿的杯子续满了,这才微笑着告辞出去。
看来今天要和刘书记谈好秘书的人选是有难度了,且不管他,明天先安排办公室的一位同志暂时过来给刘书记服务再说。
“书记,了不起!”
魏凤友一坐下,便即朝刘伟鸿竖起了大拇指,笑呵呵地说道。
“区长,这个表扬可不敢当啊,我有点糊涂了。”
刘伟鸿也笑呵呵的,随手拿起茶几上的香烟,递给魏凤友一支,自己也叼上一支。称呼亦由拗口的“凤友同志”变成了区长。
魏凤友连忙拿起打火机,给刘伟鸿点着了火,笑着说道:“刚才白川先生已经给我打了电话,说准备要追加一倍的投资,一二期工程同时开工。还说刘书记是杰出的商业天才,他对刘书记深表钦佩。”
这句话,听起来很是寻常,就是魏凤友在表示自己对刘伟鸿的钦佩与友好之意。事实上,魏凤友也在暗暗提醒刘伟鸿,白川那几个日本人,和我关系也是很密切的,我是区长,宁阳的经济建设,还是应该由我,由区政府来主抓。这一点,请刘书记心里有个数。
刘伟鸿笑着摆摆手,说道:“白川先生过誉了,我也就是和他谈了些商业营销之中的基本理论。也许他本来就打算两期工程一起上马的,关键是在等我们区里表个态,好让他放心。”
魏凤友轻轻一拍大腿,说道:“书记说得太对了。其实白川先生一开始和我们谈判的时候,就是谈的一个工程,后来才分为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主要那个时候,我们区里的意见不统一,白川先生和其他日本客人,心里有顾虑。不瞒书记说,为了留下这几个日本客人,区里真的花了很大的力气。原本拆迁补偿款,是不用区里掏的,说起来也是迫不得已。现在好了,书记一句话,就让这些日本人放心了。”
魏凤友说着,神情颇为感慨。
就事论事,魏凤友这话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宁阳区这种情况,居然还能把白川一雄等人留下来,魏凤友确实花了不少的精力。试想日本人来投资,结果宁阳区的一把手居然不同意,要将他们赶走,这日本人的心里,如何能够安然得下来?
魏凤友能把他们留下,真的很有本事。
魏凤友这其实也是在向刘伟鸿“告状”——你别听戴林胡扯。那就是个书呆子,什么都不懂,光知道认死理。环境污染,谁不清楚?但现在要紧的是发展经济!
刘伟鸿微笑说道:“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其他外商,只要他真心诚意是来投资,我们都欢迎。咱们宁阳的经济,在市里面,可是处于中下水平。要迎头赶上,难度不小。”
“是啊,书记说得太正确了。咱们宁阳,离市区比较远,地方大,底子薄,农业人口多,城镇化程度比较低,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来钱的门路却很有限。咱们不在招商引资上头多想办法,难道去打农民的主意吗?不瞒书记说,以前我和戴书记,在这个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分歧。戴书记这个人,怎么说呢……嗯,人是个好人,正直无私。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他在宁阳工作这段时间,干部队伍的风气和面貌,都有很大的转变。但是,戴书记的性格,确实也比较固执……这一点,也许书记还没有多少了解吧?”
说着,魏凤友便征询似的望着刘伟鸿。
刘伟鸿第一天上任,未曾召唤,魏凤友就迫不及待地过来拜会,无疑就是冲着刚才戴林那个事来的。戴林简直不可理喻,这么干直接颠覆了官场的基本规则。哪有这样子搞的?魏凤友心里不踏实,索性就直接找上门来了。
在于戴林的“斗争”之中,魏凤友确实大获全胜,硬生生将戴林挤走了。但正所谓“杀人一万自损三千”魏凤友身为二把手,挤走一把手,肯定也在上级领导那里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印象。戴林离任,新书记不是魏凤友,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对刘伟鸿,魏凤友更是警惕百倍。
刘伟鸿远不是戴林可比的。政治手腕如何,暂时不得而知,但那靠山背景,戴林拍马也赶不上。魏凤友要再想挤走刘伟鸿,几乎不可能。而且,就算他再次获得成功,只怕他自己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官场上,不带那么玩的,来一个一把手,你就把人挤走,那还了得?上级领导的意图,还要不要贯彻执行了?如此嚣张跋扈的区长,不处理的话,市里的领导还怎么管其他干部?
所以魏凤友想来想去,决定主动放低姿态,向刘伟鸿表明自己愿意合作的诚意。希望刘伟鸿在宁阳这个“驿站”待的时间不要太长吧。安安稳稳送走刘伟鸿之后,料必这个区委书记的位置,一定会轮到自己了。
刘伟鸿笑道:“有所了解,刚才戴林同志就和我谈了好一阵子,还是坚决反对白川纸业和秋田公司在我们区里落户。说起来,戴书记也是对群众身体健康负责任,造纸业确实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不过凡事要一分为二来看,有利就有弊,不能一棍子打死。白川纸业投资那么大,我们肯定要慎重对待。”
“是的是的,书记的教导太正确了。我们京华和日本大屋还是友好城市。大屋市政府已经向我们发出邀请,希望我们能在方便的时候,去大屋市进行友好访问。”
魏凤友马上说道。
“这个可以啊。我们的干部,确实应该走出去看看,了解一下外边的世界,对于转变思想很有好处。这个事,请区长全权处理吧。”
“好的好的。”
魏凤友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一迭声地答道。
第1244章公安分局局长
从宁阳区公安一号车里走下来,吴清习惯性地抬头望了市委办公大楼正门上那庄严的国徽一眼。这个司空见惯的图案,今天忽然给了吴清很大的压力。
吴清是宁阳区副区长兼宁阳公安分局局长。
今天乃是应召而来,前来觐见新任区委书记刘伟鸿同志。
本来司机可以直接把车开进停车坪,然后从后门进入办公大楼,直上刘书记办公室,不过吴清有个习惯。他习惯走正门,不大喜欢走后门。总觉得走前门更加的光明正大。
所以司机便将他送到了巍峨的市委办公大楼高高的大理石台阶之下。
吴清沿着大理石台阶,缓步走进了市委办公大楼,前往区委书记办公室。在三楼拐角处,有一面风纪镜,吴清停住脚步,对着镜子,仔细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警容警纪。正了正风纪扣,又抚摸了一下三级警监的肩章,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吴清四十岁左右,部队出身,作风硬朗,非常在意自己的仪容,尤其是去见领导的时候,更加如此。
大步来到刘伟鸿办公室前,一名三十岁左右,容貌端庄的美丽女子,正在外间整理文件。见到这位女子,吴清略感意外。
“董主任?”
美貌女子正是宁阳区委办公室副主任董书语。
董书语身穿合体的天蓝色职业套裙,一头短发显得干净利落,一副白色眼镜将她知识女性的优雅展露无遗,望着吴清,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刘书记的秘书还没有定下来,我过来帮忙的。”
吴清恍然大悟。
说起来,董书语要算是宁阳区委机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文化程度很高,博士毕业。前几年作为人才引进到宁阳区委机关工作,几年时间,就升到了办公室副主任。尤其令人“眼热”的是,这位才貌双全的董主任,迄今为止,还是单身,甚至连男朋友都没有。前两年,有不少热情的同事,帮着她牵线搭桥,希望能够早日为她解决个人问题,俱皆被董书语笑着婉拒了。
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
董书语从来不和别人谈起自己的个人问题,任何人将话题转到这个上面,董书语都会很礼貌地拒绝交流,或者将话题再转到别的方面去。
除了这一点之外,董书语无可挑剔,工作做得极其出色。
将董书语临时安排给刘伟鸿做秘书,韩必成倒也算是煞费苦心,基本上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给堵回去了。凡是体制内的人都很清楚,领导秘书是仕途上的一大捷径,只要能够获得领导的认可,他日前程,未可限量。新书记到任,恐怕围绕这个秘书人选,早就暗地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虽然说秘书最终得刘伟鸿亲自拍板,但推荐权却在韩必成手里。这一块是韩必成的正管,其他区委领导,都不会随便插手的。只要韩主任肯在刘书记面前极力推荐,那么成功的希望就要大得多了。
这个事情,韩必成可不敢随便答应。向领导推荐秘书,那是真正的技术活。推荐好了,秘书获得了领导的信任,自然会对他韩必成感恩戴德,有所回报。万一推荐的不合适,砸了,领导可不光对秘书有意见,对他韩必成的意见更大。
怎么,你老韩为了照顾自己的亲戚朋友,什么乱七八糟的家伙都敢往领导身边塞?
现在不知道刘伟鸿到底是个什么心思,韩必成也就不敢轻易将办公室的其他人员放到刘伟鸿这里来临时帮忙,搞不好就要让人产生什么先入为主的看法,以为韩主任将自己推荐给刘书记了。
唯独安排董书语过来,就不会有这种猜测。
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男性领导干部不得配女性秘书。料必刘伟鸿绝不会随便去破这个例。将董书语这样一个靓丽的知性美女留在自己身边,可不见得是个好主意。
董书语摆明就是临时帮忙。
至于区委书记这个级别的干部不配专职秘书的所谓文件规定,从来就没有人当过真。人家乡镇的书记,小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