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建国居中而坐,林庆县委书记邓仲和、浩阳市长刘伟鸿左右相陪。林庆县长李学智、县委组织部长邱德远、常务副县长熊光荣、地区农业局长肖为政、农业局财务科长庄栖凤等人俱皆在座。

于阿姨带着儿女忙着给大伙斟茶倒水。

朱建国调任新职,朱玉霞也从大宁赶了过来,这个基本的孝道必须要尽到的。尤其难得的是,朱建国的儿子朱毅军刚好也从部队回采探亲了。朱毅军穿着军校的学员装,二十岁出头的模样,个子瘦高,外貌文雅,刘伟鸿了解过,朱毅军眼下在铁门陆军学院初级指挥系学习。

说起来也比较巧合,朱毅军上军校前所服役的部队,军长正是刘成家。这个情况,刘伟鸿以前与朱建国聊天的时候,早就知道了的。至于朱毅军上军校,是否有刘伟鸿的幕后推手,那就不得而知了。朱毅军看上去还有点腼腆,陪着妈妈姐姐,忙着给客人端茶水。

朱建国在浩阳地区,一共就担任过两个职务:地区农业局长和林庆县委书记。故此地区农业局和林庆县的干部们,都可以说是朱专员的老部下。以这个名义前来朱建国家里做客,很是合情合理。朱建国以后要建立自己的班底,当然也是老部下用起来比较顺手。

刘伟鸿在老朱家的身份比较特别,在于阿姨眼中,他是客人,但在邓仲和他们眼里,以刘伟鸿与朱建国关系之亲近,他又要算是半个主人了。刘伟鸿也确实没有将自己当作外人,不时给大伙敬烟,代朱建国招呼客人。

朱建国还是老样子,笑哈哈的,笑声很爽朗。实话说,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是上正地厅级干部的岗位了。今年正月,刘伟鸿前来大宁拜访他的时候,就直言不讳地谈到了这个事情,朱建国还有点不敢置信。

他担任大宁市委组织部长,也才一年多时间,不到一年半,这就出任浩阳地区行署专员,实在提拔得太快了些。但刘伟鸿说得煞有介事,朱建国却也不敢不信。他了解刘伟鸿的性格,在这样的大事上头,刘伟鸿绝对不会信口开河,哄骗于他。以前刘伟鸿办的很多事,事前朱建国都觉得绝无可能,事后却一一验证,从未落过空。这回刘伟鸿说要他做好准备回浩阳去主政,朱建国还真就在做准备了。这话只要是刘伟鸿说的,就被省委组织部长说的还要靠得住。

现在果然如此!

人多嘴杂,大家都不谈公事,只是笑笑呵呵的说一些过去共事的时候有趣的事情,打着哈哈,彼此增进感情。

在这种场合谈公事,显然是不大合适的。

大约到八点多钟,邓仲和第一个起身告辞。来客之中,以他的职务最高,隐然就成了大伙的首领,他这一起身,大伙便心中有数,该走了。朱专员刚刚上任,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置,耽搁太多时间是不对的。

朱建国很是客气,亲自起身送到门口,刘伟鸿跟在他身后一起送客。

很显然,刘市长没打算马上就是。这也正常,以他和朱建国的交情,自然还要留下来长谈一番,有关浩阳地区的情况,也要向朱建国汇报一下。

走到门口的时候,邓仲和笑着对刘伟鸿说道:“刘市长,夏寒的事情已经办好了。”

刘伟鸿便微笑点头,道了声“谢谢”这也是春节的时候,刘伟鸿给邓仲和在电话里面说的,请他帮夏寒办理一下调动手续,从夹山派出所调往林庆县公安局。电话里只说是夏寒在基层也呆了那么久,应该换个工作岗位了。邓仲和何等聪明,马上就明白了刘伟鸿的意思。估计刘伟鸿是想要把夏寒调往浩阳市公安局任职。刘伟鸿刚刚接任浩阳市长,总也得培养几个亲信。不过夏寒是林庆县一个区乡派出所的所长,没有什么过硬的理由,直接调往浩阳市公安局,过于生硬了点,显得刘市长就是在培植党羽,拉帮结派。先把夏寒调回林庆县公安局,到时候只要找个公安系统内部交流的名义,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往浩阳市局,不显山不露水的。

刘伟鸿年纪轻轻,官场上的道道可是很拎得清。

这样的事情,邓仲和自然要帮忙的,而且还得把活干漂亮了。所以夏寒目前的职务是林庆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先在林庆县局将他的职务升上来,时机一到,便平调往浩阳市局。眼下邓仲和在林庆县的威望很高,与县长李学智的配合亦很到位,地区公安处长申克礼又是陆大勇的亲信,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操作起来很是便利。

送走客人,朱建国和刘伟鸿又回到客厅坐下,于阿姨已经收拾干净了茶几,朱玉霞重新给自家老子和刘伟鸿泡了新茶,又对朱毅军说道:“毅军,你在这里陪爸爸和刘市长聊天。”

当着大伙的面,朱玉霞也不叫刘伟鸿的名字了,称呼职务,显得很是正规。朱玉霞自己对这些官场上的东西不感兴趣,但朱毅军是男孩子,又在部队读军校,今后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这一类的东西,现在让他多接触一下也好。

朱毅军还是有点腼腆,依言在一侧的沙发上坐了,双手扶膝,腰杆笔直,坐姿很是端正,眼睛也不敢看向刘伟鸿,自然心里是十分好奇的,这个看上去没比自己大两岁的年轻人,居然是一市之长了么?

朱建国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是军人出身,对儿子此时的表现很是满意。

军人嘛,站就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可不能歪歪斜斟的,太没样子。

因为朱建国和朱玉霞的关系,刘伟鸿爱屋及乌,对朱毅军也颇为好感,微笑着问道:“毅军啊,今年就该毕业了吧?”

“是的,刘市长,今年七月份毕业。”

“呵呵,好。那你毕业之后,想去哪里工作?”

“刘市长,这个可不由我自己选择,要服从上级的安排。”

朱毅军一板一眼地答道。

刘伟鸿微笑说道:“话是这么说,那你自己的想法呢?”

“我自己的想法?”

不待朱毅军答话,于阿姨便在一旁说道:“要我说,毅军,你毕业之后申请分回浩阳军分区吧,离家近,我和你爸也能经常看到你!”

这是做母亲的固有思维。

就这么一子一女,女儿在大宁读书,儿子再常年在外,于阿姨也确实膝下寂寞。

朱毅军脸上便露出迟疑的神情。看得出来,他是个孝子,不便忤逆母亲的言语,但就他的本心,肯定是不想会军分区的。军分区虽然也是部队序列,但毕竟难以和正经野战军相提并论。朱毅军学的是军事指挥专业,只有在野战军序列才能发挥所长,真要是回了军分区,那就“泯然众人”了。

朱建国一挥手,说道:“你呀,这就是不对了。毅军学的那个专业,还得在野战部队才能用得上。毅军啊,还是回野战部队去吧。最好是能回老部队,你那个老部队,可也是赫赫有名的王牌军。”

朱毅军登时便连连点头,高兴地说道:“是啊,爸我就是这么想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回到老部队去……”

刘伟鸿笑着说道:“这个应该没问题。你上学前,是在第某某集团军吧?”

朱毅军又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这个军。”

“那就没问题,到时候我给你去找人打个招呼,应该可以办得到。对了,毅军,你是想回连队直接带兵,还是去指挥机关做参谋?”

朱毅军就有点犯愣怔。

听这话里的意思,不但回老部队只是刘伟鸿一句话,去的单位还能由着他挑?

是不是太牛了点!

刘伟鸿是浩阳的市长,貌似管不到铁门驻军是事情吧?

“我看还是先下连队带兵。先在基层锻炼一段时间,有机会再调到指挥机关去工作,这样既有基层带兵的经验,又有指挥机关参谋作业的经验,比较全面。”

这一回,却是朱建国代儿子做的决定。他本就是军队出身,部队里的事情,搞得比较清楚。

刘伟鸿问道:“毅军,你自己的意见呢?”

朱毅军忙即答道:“我也是这个意见,我赞同我爸的说法。还是要先回连队带兵。”

“那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先在连队工作一两年,再调指挥机关。”

刘伟鸿笃定地说道。

第583章我爸是刘军长

见刘伟鸿说得这么肯定,于阿姨带着一点好奇问道:“伟鸿啊,你跟部队的首长很熟?”

刘伟鸿笑着答道:“于阿姨,我爸爸就在部队工作。”

“啊?”

这个答案于阿姨倒是未曾料到。

朱玉霞抿嘴一笑,刘伟鸿的老子,是军长。

刘传鸿亲口告诉她的。

朱建国来了兴趣,问道:“伟鸿,你爸爸在哪个部队工作?”

“就在毅军他们那个老部队。毅军,我爸爸叫刘成家你听说过没……”

“刘成家?”

朱毅军先是愣怔了一下,蹙眉思索起来,很显然,作为最基层的战士,他一时之间很难想到军长的头上去。不过很快,朱毅军便吃惊地扬起了眉毛,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刘军长……”

“对,我爸爸就是你那个老部队的军长。”

这一回,刘伟鸿没打算再瞒着朱建国。照理,这事老早就该跟朱建国“坦白”了。只是朱建国去了大宁,刘伟鸿就觉得没有必要马上就说明。如今朱建国回了浩阳,又和刘伟鸿在一起“搅马勺”再瞒着朱建国,就有点不厚道了。

浩阳地区的局势,可不容乐观,需要他和朱建国“精诚合作”共同来应对。

“刘市长,你爸爸就是刘军长?”

朱毅军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再也没想到,会在自己家里见到刘军长的儿子,貌似还跟自己老子很熟。

“对。不过他调去当军长的时候,你应该已经上军校去了。”

刘伟鸿对朱毅军的情况比较了解,朱毅军十八岁当兵,次年便考上了军校,已经读了三年多了,刘成家是在八九年才调任该集团军军长的。

“对对,不过,我对刘军长可是久仰大名,听说刘军长是战斗英雄在安朗一口气干掉了好几百鬼子,现在老部队也在搞合成兵种的试点,我和部队的老战友通信的时候,他们都跟我说了的……”

朱毅军神情激动,原本性格腼腆的小伙子,也是一口气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双眼熠熠生辉,显见得对刘成家确实很崇敬。年轻军人嘛,谁不崇拜战斗英雄?

刘伟鸿微笑点头说道:“要不这样吧,毅军你毕业之后,就去那个混成旅。我爸对这个混成旅的建设比较重视。”

“那太好了……”

朱毅军差点欢呼起来。住谁都知道,部队的试点单位,都是备受重视的,凡是入选试点单位的军官,只要真有本事,亦会被当做重点对象来培养。当然,朱毅军还年轻,想法也许比较单纯,没有那么负责。但是学军事指挥的,一毕业就能进入精锐野战部队,绝对是极好的锻炼机会了。

“等一下,等一下,伟鸿……”

眼见得刘伟鸿与朱毅军一来一往的,谈得格外起劲,朱建国终于从“眩晕”中清醒过来,伸手止住了他们,大声“叫停”怎么回事?

忽然在他眼皮子下面钻出来一位军长公子?

“专员,对不起啊,以前没有及时向你汇报。”

刘伟鸿笑着说道。他以前一直是称呼朱建国为“书记”现在也不得不改口了。毕竟他和朱建国又成为了直接的上下级,如果再叫“书记”搞不好就要引起误会。官场上这种细节是需要很在意的。

“不是,你怎么就成了刘军长的小孩了?”

朱建国还是有点晕,说话一点不过脑子,好在以他和刘伟鸿的关系,小小口误自也不在话下。

大伙不由得都笑了起来。

朱玉霞瞥了刘伟鸿一眼,抿嘴笑道:“爸,这话有语病啊……”

朱建国自然也意识到了,伸手一拍脑门,哈哈地笑了起来,说道:“伟鸿,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奇怪,你爸是军长,你怎么会到农校去教书的?”

刘伟鸿笑道:“专员,这话更有语病了。有谁规定,军长的儿子就不能去农校教书了?难道在你心目中,高干子弟就都得是纨绔?我看啊,玉霞和毅军都要有意见了。”

朱建国眼下已经成了行署专员,实权地厅级干部,朱玉霞和朱毅军确实也可称为高干子弟了。却是谁都没注意刘伟鸿对朱玉霞称呼的改变,他以前一直都是叫“朱医生”的。不过这个改变自自然然,没有引起丝毫的“怀疑”“这话有理。不过伟鸿啊,你瞒我这么久,那就不应该了。下次要是有机会和刘军长见面,我一定要问个明白,这是不是他教的。”

朱建国大笑说道,心情很是愉悦。刘伟鸿以前和和“妖孽”般的表现,似乎也找到了答案。

果然来历不凡!

要不然,刘伟鸿也不会如此牛气了。他能够和李逸风的小孩交朋友,又能在首都搞到资金,原来伏笔是埋在这里的。这样的年轻人,是他朱建国的好朋友,也算他老朱运气极佳了。

刘伟鸿笑着说道:“专员,有机会我一定请你和我爸见面,你俩都是军人,一定能聊得来的。”

“当然当然,你爸爸还是战斗英雄,这个可真是了不起。当年安朗那一仗,我是没有赶上。转业早了两年。要不然,我和你爸说不定还真能在战场上成为战友!”

朱建国说着,很遗憾地摇了摇头。

朱建国的年纪,和刘成家大致相当,略微年长,估计当年在部队的职务也和刘成家差不多,真要是一起上了战场,确实有可能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在刘伟鸿的记忆之中,和安朗国断断续续的几年战争,着实为共和国军队高层培养了不少高级将领。其中有些将军,官至四总部首长和大军区司令员高位。

于阿姨却不管这些,她听说刘伟鸿的老子是军长,顿时眉花眼笑,再也不提要朱毅军回浩阳军分区的事了。伟鸿跟老朱关系这么铁,肯定会让他老子关照毅军的。在部队,有军长关照,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毅军只要自己表现好一点,前程未可限量。

聊了一阵朱毅军的事情,话题又转到眼下浩阳地区的情势上来,朱建国的神情便变得严肃几分,抽了口烟,说道:“伟鸿,现在看来,有人对你和我,都不是那么放心啊……”

刘伟鸿就笑。

朱建国这是有感而发,经过大宁市一年多的官场“历练”朱建国如今也算是官场老鸟了,对很多问题,颇能透过表象看本质。

“方东华书记,似乎对浩阳地区特别关注。”

朱建国又加了一句。

曹振起出任地委委员,算是顺序接班,没有什么好说的。以前方东华是力挺曹振起出任地委书记的,眼下总算是如愿以偿。至于调走魏爱国,又将苑忠兴换到地委宣传部去,依旧还算是官场上的正常做法,曹振起不是二百五,亦不是刚刚到任,强力掌控组织系统,也说得过去。地委党委副书记和魏爱国均是陆大勇的人,曹振起若不将方中翰换到组织部长的位置上去,他玩不转。

但是由方东华的秘书宋晓卫接替浩阳市委书记,就有点着相了。地委书记曹振起是你方东华一力举荐的,地纪委书记张平安也是方东华的老部下,如今再将秘书放进地委班子,直接兼任浩阳市委书记,方东华是想在浩阳地区搞家天下不成?

如此安排,多多少少有些犯忌讳。

照理方东华也是老于官场的积年老手了,怎么会如此着相?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方东华书记大约是想好好建设一下浩阳地区吧,他自己看重的人,总是比较信得过。”

结合马国平从京师那边传来的消息,刘伟鸿几乎可以肯定,方东华是老贺家在楚南省的“代言人”这也不足为奇,胡高山与老王家关系密切,李逸风是老刘家的干将,老贺家在楚南省嵌入一颗“钉子”十分正常。

虽然说楚南省是本土势力比较坐大的一个省份,实际上在现行的政体之下,焉能有真正纯粹的本土势力?必定和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是方东华将自己的“嫡系亲信”骨干重臣一股脑都派到浩阳地区来,要说只是巧合,全无针对之意,刘伟鸿肯定是不信的。他没那么天真。

与贺竞强结怨已深,刘伟鸿岂能掉以轻心?

不过这个话,暂时不必对朱建国提起。

说起来,曹振起固然手段了得,实力雄厚,他刘伟鸿手里的“筹码”也未见得就是轻飘飘的。朱建国不论到什么时候,毫无疑问都是会向着他的,加上地委党委副书记、宣传部长苑忠兴,和其他与陆大勇关系比较密切的地委行署领导,好好整合一下,也不是不堪一战的。何况下面几个,县市的党政一把手,多数亦是陆大勇先前提拔起来的,实力不弱。

如果曹振起愿意合作,携手一致干工作,刘伟鸿自然要劝谏朱建国,好好配合,一起出成绩。刘伟鸿也希望是这么个结果,合则两利嘛!假如曹振起自以为大权在握,一定要出点幺蛾子,给他们找点难受,刘市长也不见得就怕了!

且看看情况再说吧。

第584章拉拢

宋晓卫心情很不错。

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地方主官,市委书记,还挂着个地委委员的牌子,威风显赫。宋晓卫以前一直在机关工作,方东华一担任省纪委书记,便选中了他,让他跟在身边做秘书。对于地方大员的威风,他以前只有过侧面了解。总有和隔靴抓痒的感觉,不够直接。

这一回,算是直接体会到了。

宋晓卫尽管没有地方工作经验,但跟着方东华那么久,怎么做一把手的“流程”那是烂熟于胸,刚一到任,便有板有眼的,和班子里的同志谈话沟通。

第一个自然是要和市长刘伟鸿谈话。两人第一次见面,都谨守规矩,谈话的内容也是中规中矩。宋晓卫表示自己初来乍到,对浩阳的情况还不大了解,希望刘市长多多指教,多多支持。其实刘伟鸿也是初来乍到,不过比宋晓卫早了三四个月而已,亦是在熟悉情况的阶段。但早到一天也是“老同志”人家双胞胎兄弟早出生十分钟还是哥哥呢,一辈子的。

宋晓卫在赴任浩阳之前,听得最多的名字就是“刘伟鸿”方东华亲自告谅过他,要多多在意刘伟鸿,这个年轻人不简单,脾气不好,很难合作。

刘伟鸿还是一个小小区委书记的时候,就径直将方东华派到林庆县的调查组给轰了回去,方东华还有苦难言,什么话都不能说。这般手段,方东华自然要告诫自己的秘书,多加小心。曹振起去省城跑项目,宋晓卫去拜访他,曹振起给他特别指出来的,也是刘伟鸿。

曹振起说话,就比方东华直白多了。

毕竟方东华是宋晓卫的上级,“恩主”在宋晓卫面前,要讲究个官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