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妙娥点了点头,笑嘻嘻地说道:“好啊,我就住在县委大院的宿舍。”

其实这个,刘伟鸿也能猜到。

“行,那上车吧,我送你!”

张妙娥笑着点头,摇摇晃晃地向着宾馆门外的吉普车走过去。

刘伟鸿记得,在宴席之上,张妙娥没怎么喝酒,那瓶五粮液,基本上是他和姜大山干掉的。怎么看上去,张妙娥就醉了呢?嗯,女同志嘛,酒量时好时坏,也说得过去。

上了车,刘伟鸿径直将吉普车开进了县委大院。

县委大院的普通干部宿舍楼有好几栋,都还是老式的筒子楼,张妙娥这样新调过来的干部,尽管级别是副科,在县委办却没有什么具体的职务,自然也不会分配到好房子。刘伟鸿将车子开到了最靠里的一栋宿舍楼下。

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停好车,四周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一点声息。

张妙娥从车里下来,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赶紧扶住了车门,不住喘息。

刘伟鸿连忙走过去,关心地问道:“嫂子,不要紧吧?”

“啊,不要紧不要紧……”

张妙娥嘴里说着不要紧,喘息却很是急促,勉力起步向前,身子又摇晃了几下。

刘伟鸿自然而然伸手扶住了她。

张妙娥的胳膊软绵绵的,天气热,大家都穿得少,隔着薄薄的一层布,那种滑腻的感觉,颇有点“惊心动魄”张妙娥自嘲地笑道:“嘿嘿,可能有点感冒了,头重脚轻的。”

刘伟鸿说道:“感冒了?我还真不知道,不然,今天就不会让你喝酒了。”

“没事没事,正事要紧……”

张妙娥说着,就向前走去。

她这个样子,刘伟鸿自然要扶着她上楼。楼道里黑咕隆咚的,不要摔着了。

张妙娥住在三楼,筒子楼里的楼道灯,早就坏掉了,里面更是一片乌黑,两人摸索着上楼,张妙娥的身子时不时的一歪,整个都靠到了刘伟鸿的身上。

惊人的柔软!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蹙,却也不好说什么。在这种情形之下,说什么都不是那么妥当。好不容易,终于到了三楼,来到张妙娥的宿舍门前。

短短几十记台阶,愣是将刘书记走出一身透汗。

张妙娥站直了身子,就着其他宿舍里透出来的一丝光线,掏出钥匙来,打开了房门,身子又往下出溜。刘伟鸿本来已经松开了手,见状又连忙扶住了,扶着她进了门。

刚一进门,张妙娥就倒在了她的怀里,整个人都微微颤抖着,像是一团火在燃烧。较之唐秋叶也不逊色的一双高耸,紧紧压迫着刘伟鸿的胸口,随着她的呼吸急促起伏,令人有晕船的感觉。

“嫂子!”

刘伟鸿吃了一惊,连忙将她往外推。

“别……刘书记,让我感谢你一回吧……”

张妙娥两条滑腻柔软的手臂,就像蛇一样缠了上来,压低声音,急急说道,饱满的身躯,和刘伟鸿的身子紧紧偎在了一起,热浪翻滚。

刹那间,刘伟鸿脑袋里一阵晕眩。

他正当青春年少,此刻温香软玉在怀,要说一点反应都没有,那绝不可能。

不过,刘伟鸿的迷糊,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下一刻,立即便清醒过来,双膀毫不犹豫地一使劲,推开了张妙娥。

“嫂子,如果要感谢的话,我宁愿你记在心里!我不想让你看不起我!”

刘伟鸿低声说道,语气却是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迟疑犹豫。

第259章米克良又在打什么主意?

刘伟鸿坐在吉普车里,点起一支烟,慢慢抽着。

他是真没想到,张妙娥会以这种方式向他表示“感谢”别看刘伟鸿再世为人,对于这种事情,也缺乏处理经验。严格来说,前世今生,他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形。只有去年暑假时,在青峰农校,唐秋叶主动向他示爱,差相仿佛。不过那一回,唐秋叶也只是向他展示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张妙娥这么大的动作。刘伟鸿又有心理准备,丝毫也没有“惊慌失措”刚才真是好险,意志力稍微薄弱一点,只怕就守不住了。

那样丰满娇柔的一个成熟身躯,热情如沸地贴了上来,四周黑咕隆咚的,略一迟疑,就会失陷。自己能够'奇‘书‘网‘整。理'提。供'保持灵台清明,刘二哥此刻回想起来,还真有点佩服自己了。

也不是刘二哥道德水准有多高尚,关键还是多年养成的性格在起作用。刘二哥上辈子虽然落魄潦倒,但有一点,是大伙都公认的,那就是讲义气!倘若朋友需要,只要刘二哥有的,一定会给。

熊光荣现在是他的搭档,而且合作逐渐地默契起来,刘伟鸿岂能在背后做这种事情?

朋友妻不可欺!

刘二哥也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一切矛盾,只能恪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了。不过对景时候,将熊光荣也调往县城,让他们夫妻团聚,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估计这一回之后,张妙娥会对他敬而远之了。这也是个头痛的问题,两个人之间,很难做到不碰面,万一在熊光荣面前,张妙娥露出什么情绪来,事情就要糟糕。男人在这个方面,那是很敏感的。更何况熊光荣对张妙娥视若珍宝,那就更加敏感了,张妙娥情绪上的一些细微变化,都有可能被他察觉。到时候,难保他心中不会产生什么别的想法。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刘伟鸿也没办法改变。

刘伟鸿的性格就是这样的,精明的时候是真精明,甚至奸猾,粗线条的时候也是真的粗线条。刘二哥暂时还没有学会二十四小时保持“警戒状态”无论是谁,神经都不可能一天到晚绷着,一定得有放松的时候。不然迟早神经衰弱。

刘伟鸿刚才就比较放松。

与姜大山的“谈判”出人意料的顺利,刘伟鸿满脑子都是夹山区的经济建设,压根就没想到张妙娥会演这么一出,完全没有一点“防备”若是有了防备,只怕就不会发生如此尴尬的一幕了。

一支烟堪堪抽完,刘伟鸿抬起头,见三楼张妙娥的房间终于亮起了灯,这才启动车子,慢慢滑了出去。

三楼的窗口,探出张妙娥的脑袋,望着逐渐远去的吉普车,脸上神情极其复杂。

刘伟鸿并没有急着回夹山去。他今晚上,打算去浩阳。唐秋叶也有段时间没会面了,心里头怪想的。刚才被张妙娥这么撩拨了一下,刘二哥也有点“热血沸腾”这具身体,那是真的年轻啊,甚至比上辈子同年龄段的时候,还要强壮。

不过在去浩阳之前,刘伟鸿还要去朱建国家里坐一会。这也是他的老习惯了,只要到了县城,必定要去拜会朱建国。他现在并不将自己当做朱建国的亲信或者心腹之类,他将朱建国当朋友。在心理年龄上,他俩其实相差无几,勉强算是“同龄人”刘伟鸿将车子停在离常委楼不远的停车坪,缓步向朱建国的住所走去。

在楼梯口,刘伟鸿遇到了米克良。

米克良是县委副书记,也是住在常委楼的,不过刘伟鸿却知道,米克良不住这个单元,而是住在隔壁的单元。他从这个楼道下来,肯定是在其他县领导家里串门。

“米书记!”

刘伟鸿主动给米克良打了个招呼。

自从上回“阴”了米克良一把,刘伟鸿就清楚,自己已经成为了米克良的“敌人”米克良不定在心里怎么恨他呢。不过心里怎么想是一码事,面子上的东西,还得讲究一下。他可不能让大家觉得他太傲气,没了上下尊卑的规矩。

在官场上,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有领导都在意。

米克良望了刘伟鸿一眼,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哦,是小刘书记啊。你好啊!”

上次书记办公会议之后,米克良就一直坚持这么称呼刘伟的,不管人前人后,也不管是大会小会,只要提到刘伟鸿,都是说“夹山区的小刘书记”既不是“小刘”也不是“刘书记”米克良的心思,刘伟鸿了如指掌。米克良就是要将这个不伦不类的称呼“强加”在刘伟鸿的头上。试想整个县里的干部,人人都叫他“小刘书记”的时候,刘伟鸿的威信又如何建立得起来?你再了不起,终究也是“小刘书记,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资历,有时候也是威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单此一手,也能从侧面印证米克良的阴险。

“米书记好!”

刘伟鸿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

眼下就他们两个,刘二哥没必要对米克良太客气。米克良并没有主动和他握手的意思,刘二哥的手自然就更“金贵”了,也不会向米克良伸过去。

米克良缓缓从刘伟鸿身边经过,其间放慢了脚步,似乎很仔细地看了刘伟鸿几眼,这才走了过去。从刘伟鸿身后,传来一声“哼”声,清晰无比。

刘伟鸿嘴角泛起一个讥讽的笑意。

刘二哥可不是怕事之人!

米克良一定要将他当做对手,那就尽管放马过来!

刘伟鸿来到朱建国家里的时候,正好没其他客人。这也是比较罕见的情况。朱建国部队出身,为人比较直爽,担任县委书记之后,经常会有下属干部过来串门。朱建国和于阿姨都不怎么拒绝。但对于拿着贵重物品登门的干部,朱建国往往会板下脸来教训几句,让人家将东西赶紧拿走。

在这一点上,朱建国立身还是比较正的。这也是刘伟鸿愿意和朱建国发展友情的原因之一。本质上,刘伟鸿喜欢比较正直的干部。

“哟,是伟鸿啊,老朱,伟鸿来了!”

于阿姨来开的门,一见刘伟鸿,就很是高兴,一迭声地招呼起来。

“于阿姨,你今天看上去特别年轻呢。”

刘伟鸿笑着说道。

于阿姨今天的装扮,确实是比较年轻,衣服的款式和颜色,都比较新潮鲜艳,看上去,好像年轻了四五岁的样子。

“是吗?伟鸿啊,你可别尽捡好听的说,糊弄于阿姨。”

于阿姨一听,大为高兴,笑呵呵地说道。

“真不是糊弄。于阿姨,这衣服是从大宁来的吧?”

于阿姨更加惊异了:“咦,你怎么知道的?这衣服真是玉霞在大宁为我买的。这孩子,读了研究生之后,比以前懂事了,知道给我买衣服了。”

说着,于阿姨也有点感叹。

朱玉霞性子极淡,可能以前还真是不关注这些事情。

如今学了心理学,“活学活用”用在自己母亲身上,倒也极为见效。

“伟鸿,过来坐。哎呀,你别理你于阿姨,她啊,心眼比针尖还小,一点点事情就装满了。不就是女儿给你买了件衣服吗?念叨多少天了?”

朱建国在那边大声说道。

“哟哟,你还好意思说我呢?玉霞给你买了个烟嘴,你还不是每天含在嘴里?”

于阿姨可不是“省油的灯”马上便反唇相讥,不过却是带着笑容。

刘伟鸿就笑。

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给买点小东小西,就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来。全然忘记了他们当初为子女是何等的付出。

“伟鸿啊,今天怎么来了?”

刘伟鸿在朱建国一侧落座,敬上香烟,朱建国立即将香烟装在一个乳白色的象牙烟嘴之内,叼在嘴边,有滋有味地抽了起来。不用说,这个烟嘴就是朱玉霞给他买的了。

刘伟鸿笑着答道:“刚才和建行的姜大山见了个面,在宾馆吃饭,向他贷款八十万。”

“贷款八十万?你真要自己修路啊?”

朱建国吃了一惊。

“对,五十万修路,三十万改善区医院的条件。姜行长已经答应了,估计过几天就能拿到钱。”

刘伟鸿简单做了个汇报。

朱建国益发诧异了,说道:“你还要贷三十万改善区医院的条件?这么多钱,到时候你们夹山还得起?”

刘伟鸿微微一笑,答道:“这个倒是没有问题,饲料厂和机械厂今年就能投产,最迟明年就能见效益了。三年时间,还八十万贷款,难度不大。”

朱建国定定地望了他一眼,叹息一声,说道:“伟鸿,你这志向够大的,你是下定决心要把夹山搞上去了。”

刘伟鸿微笑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书记,我刚才在楼梯口碰到米克良了,他是到你这里做客的吧?”

以米克良的身份,当得起他亲自登门拜访的,整个林庆县都不是太多。这个单元,也就朱建国又如此资格了。

朱建国点点头,说道:“他来跟我谈了些有关农业工作方面的问题,想要在全县大规模种植苹果树。”

刘伟鸿双眉顿时扬了起来。

第260章不理他!

米克良动作很快,数日之后,县委和县政府的正式文件就下达了各个区乡。

“书记,你说,这不是乱搞吗?”

刘伟鸿还坐在办公桌后慢慢浏览那份红头文件,区长熊光荣就急匆匆地推门而进,怒气冲冲地说道。手里拿着的,正是刘伟鸿在看的那份文件。

刚刚从县城回到区里的次日,刘伟鸿见到熊光荣还有点不大自在。尽管自己并没有和张妙娥真的发生什么,未曾做出任何对不起朋友的事情,但想想张妙娥在黑暗中的“热情如沸”刘伟鸿心里不能没有一点疙瘩。说起来,还是自己太粗线条了,若是早点察觉张妙娥的异样,也不至于弄到后来那么尴尬。

好在熊光荣完全不知道此事,对刘伟鸿依旧十分亲热。

想想也是,这样的事,张妙娥怎么可能对熊光荣去说?一念及此,刘伟鸿心下才渐渐的安了。

熊光荣将那份文件“啪”地摔在刘伟鸿面前,伸手拍打着,怒形于色。

县委县府联合下发的这份文件上明白规定,要发动全县人民大规模的种植黄海“光辉一号”苹果,为了保险起见,先搞三个区作为试点。这三个试点区,包括夹山区、上坪区和三华区。其中上坪区是米克良的老家。

文件明确要求,今年三个试点区至少要种植五万株苹果树幼苗。其中当年生苹果树幼苗三万株,两年生苹果树幼苗两万株。

“书记,这样子搞,我们的工作怎么做?我简单算了一下,按照他们提供的价格,五万株苹果树,单是树苗,就要三十多万。我们到哪里去弄这么多资金?”

熊光荣气呼呼地说道。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区长,坐!”

熊光荣一屁股在刘伟鸿办公桌对面坐下呼呼地喘粗气。

刘伟鸿递了一支烟给他,自己也点了一支抽了两口,淡然说道:“米书记有点想当然了。我们林庆,不适合种苹果树。降雨过多,日照不足,苹果产量上不去,果实的口感也不好。雨水多了,苹果不甜的。”

刘伟鸿本身就是农校的本科生,上辈子一直在楚南农科院工作,尽管他的专业是动物科学,但对果树栽培种植技术,也不陌生。

前几天在朱建国家里,朱建国谈到米克良的规划之时,刘伟鸿便明确表示了反对意见。苹果树虽然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一般山冈薄地、河滩沙荒和轻度盐碱地,经过适当改良后,都可进行成片栽培。但同时对日照时间的要求也比较高,每年日照时间至少要两千个小时以上。林庆县总体来说,属于丘陵地带,山区多雾,日照并不充足。米克良提出的这个在全县大力推广苹果树种植的方案,不可行。

而且苹果虽然是极受消费者欢迎的大众水果,产量也比较高但准河以北的种植面积不小,销售竞争是很激烈的。林庆县以前没有大规模种植过苹果树,完全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在销售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贸然大规模地推广苹果树种植,风险极大。一旦销售不畅,果农数年心血就会毁于一旦。

这样的事例,刘伟鸿上辈子在报纸和电视上见过太多了。领导为了出政绩,心血来潮一拍脑袋就做了决定,换来的结果却是全县广大农民血本无归。

没想到重生之后,这一幕就在他面前活生生地上演了。

当时朱建国也认同他的意见。朱建国尽管不是正经农科生,毕竟做过多年农校的校长,果树栽培的基本常识还是懂的,知道刘伟鸿说得有道理。刘伟鸿以为已经说服了朱建国,此事肯定会作罢,不料时隔几日,红头文件就发下来了。

看着文件上说的三个试点区,刘伟鸿有点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料必是朱建国为了班子团结,向米克良妥协了。米克良这个县委副书记,分管的农口,他要在农业工作上“有所作为”你县委一把手也不能强行打压吧?再说这个工作,主要还是经济建设这一块的,除了米克良,县长邓仲和才是正管。估计邓仲和也投了赞成票。

有关农业工作,分管副书记和县长都投了赞成票,县委书记也确实要好好考虑一下。不过朱建国对刘伟鸿的言语,历来比较信服,肯定也不会完全妥协。所以才有了三个试点区。

“是啊,米克良尽他妈瞎整。五万株果树,每亩种六十株,差不多要一干亩地,平均每个壮劳力管三亩果林,就得是三百来个家庭来干这个试点。三十几万的果树钱,三百个家庭分担,每家要一千多,这完全不可能。夹山区的农民,很少有拿得出这笔钱的。就算分开来种,家每户都种十几,几十株,也不是个事。这东西,我们这里压根就不合适种植,到时候挂果了,卖不出去,谁负责?”

熊光荣毫不客气地说道。

他现在对米克良,半分好感也欠奉。

刘伟鸿微微一笑,反问道:“区长,那你的意思怎么办?”

熊光荣立即说道:“不理他。谁爱种谁种去,我们夹山不种。”

刘伟鸿笑了,说道:“好,就是这句话。”

刘伟鸿答应得如此爽快,熊光荣倒是有点意外,迟疑了一下,问道:“书记,那我们咱们回话?”

刘伟的笑道:“都说了不理,还需要回什么话?”

“那……县里问起来,怎么办?”

熊光荣刚才一时气愤,口不择言,一旦刘伟鸿做了决定,他马上又回复到精明强干的区长角色了。熊光荣本就不是一个很鲁莽的人。以前黄克俭当书记的时候,夹山区的家,等于是熊光荣在当的。作为老基层干部,熊光荣很清楚,对抗县委县政府文件,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虽然说,刘伟鸿是朱建国的亲信,毕竟是外来户。米克良和邓仲和都是坐地虎,又有了正式的红头文件,硬顶着不办,怕是不好收场。

熊光荣在林庆工作这么多年,对米克良的行事作风,还是有所了解。米克良可不容许下属跟他对着干,只怕会出幺蛾子。

刘伟鸿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淡然说道:“照实回答。我们夹山区不具备栽种苹果树的条件。再说了,他们不先把销售渠道理顺了,这事不能干。不然以后要出大麻烦。”

熊光荣想了想,点点头。

“区长,不要理这个事情了。建行那边的贷款,这两天就会到账,我们还是请同志们过来开个会,商量一下修路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