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八年-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一会就到”

    原来为防不测,周遇吉带着两百马队在吴尚文军营附近埋伏,以防吴尚文逃回军营。黄得功则是带着三百骑兵截杀吴尚文,既然这边没有漏网之鱼,自然要通知周遇吉,让他待在原地,等候黄得功汇合朱大典后一同前往军营。

    单县县衙内,朱大典正在陪着王昺、张国纪闲谈,山东参将牟文绶则是坐在一旁默不作声。

    朱大典知道他和吴尚文关系密切,所以来单县的时候就知会他一同前来,牟文绶也清楚来单县是为钦差一事,心里虽然不以为然,他知道按惯例这次顶多是朝廷下旨训斥一顿,但巡抚的面子还是要给,就带着一队亲兵来到单县。主要是听巡抚大人讲,皇上用内帑拨下饷银,他来也是为了分一杯羹。

    众人正在二堂内闲谈间,朱大典的亲兵进来禀报,勇卫营参将黄得功求见。

    牟文绶正在考虑着自己这次能要到多少饷银,突然听到勇卫营参将,顿时一愣。勇卫营他听说过,知道是皇帝身边的精锐,怎么突然之间来到单县这个小地方?

    朱大典微微一笑,扫视了牟文绶一眼,吩咐道:“请黄参将进来!”

    亲兵施礼后转身而出,不一会,脚步囊囊声中,黄得功提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进入二堂。

    牟文绶一眼就认出那个面色狰狞的人头是谁,顿时脸白如纸,心跳骤然加速。

    王昺与张国纪也是心里惊诧不已。

    黄得功单膝跪下行礼,单手高举人头,大声禀报:“勇卫营参将黄得功,奉皇命率部诛杀叛贼,幸不辱命,特来回禀!”

    朱大典微笑着起身,双手搀起黄得功,开口道:“黄将军勇猛无敌!有此忠勇之士,本官为圣上贺,为朝廷贺!”

    然后回身对王、张二人拱手道:“还望二位老皇亲恕下官隐瞒之罪!圣上给下官密旨,命下官配合黄将军诛杀蔑视朝廷的叛将,下官为防泄露,所以未曾告之二位,还请多多恕罪!”

    王、张二人已经明白过来,顿时大喜过望,这几天一直积存在心的耻辱感顿时一扫而空,二人开怀大笑。

    只有牟文绶脸色青白一片,惊恐不已。

    朱大典转过身来,笑嘻嘻的看着他,开口道:“牟参将,据说吴尚文与你关系匪浅,你觉得此等蔑视圣上与朝廷的行为,与反贼有何区别呢?”

    牟文绶猛地起身,嘶声道:“末将与吴尚文只是上下级关系!平日并无往来,此贼做出如此恶事,末将恨不得亲手将其诛杀!这就是反贼!这就是造反!杀得好!杀得好!”

    朱大典笑着说道:“既然牟参将与此贼划清关系,那本官就不继续追究了!”

    突然朱大典声色俱厉大声道:“只是希望你以此为戒!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莫要自误!否则,吴贼的今日就是你的明日!”

    牟文绶噗通跪倒,连连顿首,连称不敢,发誓尽心竭力效忠圣上与朝廷,绝不有违上意。

    朱大典吩咐他起身后,开口道:“以前尔等视朝廷的命令如无物,本官作为圣上钦差,巡抚山东,所下指令尔等皆是阳奉阴违,从今日起,但有上令,再有不从,定斩不饶!”

    牟文绶两股战栗,唯唯不已。

    朱大典对王张二人拱手道:“二位老大人,本官还要与黄将军前往吴贼军营,整顿军务,宣布圣旨。二位暂且歇息几日,等祭祀皇陵之物备妥,二位再往凤阳不晚!”

    王张二人还礼称是后,朱大典与黄得功以及牟文绶离开县衙前往吴尚文营地而去。

第23章 陛见() 
经过十几天风尘仆仆的长途跋涉,孙传庭一行终于抵达京师。入城后在西城找了家名叫悦德的客栈,一行人安顿好,几名传旨的锦衣卫校尉因为不能直接进宫复旨,所以回署衙禀报指挥使,然后由骆养性进宫上禀。

    临走前,王德喜嘱咐孙传庭不要走远,要是走亲访友,一定要在驿馆内留人,以便圣上召见时能及时找到他。孙传庭应下,然后吩咐跟随而来的仆从每人奉上十两白银,王德喜等人略微推让后收下,喜滋滋的回署衙而去。

    时间已是申时末了,仆从招呼店伙计把洗澡用的木桶抬入房间,放满热水,孙传庭舒舒服服的洗个澡,换好衣服,顿觉神清气爽。

    两名仆从兼护卫都是孙家的家生子,一个叫孙志安,一个叫孙富贵,都有一身马上马下的好武艺。平时经常跟随孙家的商队出行护卫,增加历练,这次被孙母派来保护少爷,二人也简单的洗漱一番换过衣服后,主仆三人前往酒楼用餐。

    这家客栈是典型的前店后院的样式,前面二层是酒楼,后面占地宽广,有数个单独的小院,供富贵人士单独居住。也有几个较大的院子,里面分布几间客房。孙家家资颇丰,所以租了个别致的小院子居住,孙传庭单独一间,两名仆从住在一间,还有一间作为客房,以备有客来访。

    三人来到酒楼的二楼,因为还不到饭时,二楼上人不多。

    找了个临街的雅座坐下,一个店伙计殷勤的过来招呼,孙传庭不喜多言,吩咐点了几个酒楼的招牌菜和一壶酒,伙计记好后下楼去了厨房,不到一刻钟的功夫,酒菜就端了上来。

    孙传庭倒了一杯酒慢慢啜饮,心里想着吃完饭去拜访谁家。孙志安和孙富贵二人则是拿起馒头开始就着菜吃起来,孙传庭对二人犹如子侄,所以丝毫不见怪,只是边品酒边思考。

    不一会三人吃完,孙传庭决定先去同年兼好友,现任顺天府丞吴甘中家里拜访。看时辰,吴甘中应该下值了。

    于是吩咐性子憨厚的孙富贵留在客栈等候消息,带着精明强干的孙志安离开客栈往西边行去。

    孙传庭知道好友平日里喜好吟诗作赋,所以特意找了家店买了上好的文房四宝,包裹好后孙志安提着跟着孙传庭。

    吴甘中家离着孙传庭居住的客栈不算太远,在一条名叫甘井子的胡同里。大约一刻钟后,孙传庭已经站在了吴家的门前。

    大门紧闭着,孙志安上前敲门,不一会一个老仆打开了大门,疑惑的看着二人。

    孙志安递上名帖,说道:“这位大叔,麻烦你通禀一声,吴老爷的好友,代州孙老爷前来拜访!”

    老仆接过名帖,一听是自家老爷的好友,赶紧请孙传庭进耳房等候,自己则小跑着去了内院。

    不一会,耳房内的孙传庭听到一个充满欣喜的声音大声叫着他的名字:“白谷兄,十余年未见,可想煞小弟了!”

    孙传庭刚刚从凳子上站起,房门猛然被推开。一个身材瘦削,眉目疏朗,留着长髯的中年人出现在他面前,正是多年不见的好友吴甘中。

    孙传庭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好友。

    吴甘中下值回到家中,刚脱了官服,听到孙传庭前来拜访,连居家便袍都没换,穿着月白色的中衣就跑出来迎接他。

    吴甘中紧走两步上前,双手伸出,拉起孙传庭的手紧紧握住,使劲的上下摇晃着,喜不自胜的大声道:“白谷兄,你决定出仕了是吗?真是太好了,不亏我等极力在圣上和廷臣面前推荐与你,我们的大才终于出山啦!”

    孙传庭同样紧紧握着吴甘中的手,心里百感交集。

    二人都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他比孙传庭小几岁,同在吏部观政时,因为三观相似,所以相见恨晚,很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时魏忠贤专政,二人经常私下聚饮,酒酣耳热之际痛砭时弊,指点江山,颇有澄清天下之志。

    吴甘中对孙传庭的才具大为钦服,后来自己因看不惯魏忠贤及其党羽那一套,离职归家后,二人经常书信往来。吴甘中等同年也经常在廷臣面前极力推荐他,说他是大才难得,弃置于乡野实为朝廷的遗憾。久而久之,孙传庭的名声在廷臣中广为人知。

    孙传庭刚要开口,吴甘中一拍额头,大笑着道:“是某糊涂了,这里哪是叙话之地!来来来,咱们内堂说话!”

    说着拖着孙传庭急急忙忙的往内院而去,孙传庭带来的礼物自有吴家仆从守下,孙志安也被让到客房休息等候。

    吴家不算大,是个三进的居所,前院是仆人居住,二进有客厅、书房以及客房。

    吴甘中携着孙传庭的手一路边走边说,都是在回忆当年二人相聚时的场景,孙传庭只是微笑着听他絮叨。他知道这位好友是至情至性之人,也是自己所欣赏的一类人。

    来到客厅后分宾主落座,吴甘中吩咐上茶后,迫不及待的问道:“白谷兄,此次前来京师是不是想要拜门路重入仕途?我在吏部有个不错的关系,是文选司郎中,你要是想放个知州之类五品以下的倒也不难办,五品以上就难了。我知道白谷兄是大才,五品确实屈就,咱们先慢慢干着。以白谷兄的才具,任上很快就能做出成效,到时阁老重臣看到后,白谷兄自然会得以拔擢!”

    孙传庭知道这已经是好友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了。五品对于很多官员来讲就是天花板,一辈子也穿不上红袍,进不了中枢。自己这位贤弟可真是口直心快,一张嘴就许了个五品的高位。

    他微微一笑开口道:“多谢贤弟的盛情,为兄感激不尽,也为自己能交到贤弟这样的知己而感佩之至!为兄这次是蒙圣上特旨召见,所以具体担任何职,现在不得而知!”

    吴甘中大吃一惊,道:“圣上特旨?看来白谷兄要亲见天颜了!白谷兄的大名终于被圣上所知,看来这是要大用白谷兄啊!小弟先在这里为白谷兄贺!”

    孙传庭诚恳的说道:“这么多年来,要是没有贤弟等人替为兄在朝廷里摇旗呐喊,大造声势,为兄的贱名也不会为圣上所知。为兄发自肺腑的感谢你们诸位!为兄无以为报,只望我等将来彼此扶持,一路青云直上,不负我等读圣贤书所立之志向,为江山社稷,天下苍生造福!”

    吴甘中大笑道:“小弟真心为白谷兄高兴!兄的大才足以匡扶社稷江山,眼下大明处于危局之中,正是白谷兄大展报复的良机啊!”

    孙传庭表示感谢后开口道:“贤弟,以你在朝中所见所闻,能猜出圣上将要把为兄调往何处任职吗?”

    吴甘中手抚长髯想了一会后,摇了摇头,道:“圣上召见,自是要重用与兄,不可能在京师任职,最大可能就是外放。只是各地督抚并无老朽不堪之人,位置难以空余,所以小弟一时半会想不到圣上将要如何安置于我兄!”

    孙传庭微笑着开口道:“可是为兄已经想到了圣上将要把某派往何处了!”

    吴甘中急忙道:“白谷兄想到的是何处?”

    孙传庭笑着道:“不出意外的话,陕西!”

    吴甘中吃惊之下,思衬起来。

    孙传庭继续道:“前陕西巡抚甘学阔畏敌如虎,被巡按弹劾不知人事,举动为笑,被圣上罢免;朝臣对到陕西任职扪舌回避,视为畏途,以至于一方督抚重职无人担当。孙某人不才,但绝不会畏敌惧敌,虽千万人,吾往矣!”

    吴甘中起身冲孙传庭一礼,站直后开口道:“白谷兄的判断极有可能!陕西巡抚虽位高权重,但所处之地极为凶险!既然白谷兄豪情万丈,小弟也不会再劝兄三思而行,只希望我兄凌云之志自陕西开始!”

    孙传庭急忙回礼,吴甘中自是吩咐摆上酒宴,与孙传庭不醉不归。二人通宵畅饮,高谈阔论,直至双双醉倒。

    第二天孙传庭醒来时已是快到午时,看房内布置已是回到了客栈。只觉头疼欲裂,口干舌燥,已是多年未曾如此畅饮了。

    他开口唤人,孙志安端着一杯温凉的茶水推门而入,孙传庭坐起身接过茶水一饮而尽,像要冒烟的胸腔终于清凉下来,他问道:“昨晚我是怎么回来的?”

    孙志安笑嘻嘻的看着自家少爷,说道:“昨晚少爷和吴老爷都喝醉了,吴老爷家人要留少爷在吴家客房歇息,可少爷说不能耽误了圣上召见,小的也怕耽误少爷大事,所以用吴家老爷的轿子把少爷抬回客栈,差不多是子时时分了,小的从没见过少爷喝醉过,嘻嘻!”

    孙传庭笑骂道:“滚,去打一桶洗澡水来,我要醒酒”

    不一会,两个伙计抬着洗澡水来到房间,孙传庭赤溜溜的钻进木桶,热水一烫,不由的舒服的呻吟了一声。

    很快洗完换好衣服,正要出门吃饭,孙志安带着一个小黄门匆匆走进院子。见孙传庭正站在院中,孙志安对小黄门说道:“小公公,这就是我家少爷,少爷,这是宫里来传旨的公公”

    小黄门打量了一眼孙传庭后开口道:”你就是代州来的孙传庭吗?”

    孙传庭应道:“正是孙某!”

    “圣上口谕,宣代州孙传庭即刻觐见!”

    孙传庭楞了一下,本以为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入宫,没想到进京第二天就得圣上召见。

    他赶忙拱手为礼道:“有劳公公跑一趟!”,然后冲着孙志安使了个眼色,孙志安从怀里掏出一锭十两的银子递给了过去,小黄门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喜滋滋的道:“咱家李二喜,见天在皇爷身边伺候着。昨天锦衣卫指挥使骆大人进宫禀报孙先生您到京,今天上午皇爷就打发咱来传旨,足见皇爷有多器重您!别的大官想见皇爷可没这么容易!孙先生,咱们这就走吧,别让皇爷等久喽!”

    孙传庭心下既感动,又诚惶诚恐,冲着宫中方向拱手为礼。开口道:“承蒙圣上看重,感怀之至,还请李公公头前带路!”然后嘱咐孙志安二人留在客栈,以备有客来,然后随着李二喜往宫中而去。

    在西华门验看过腰牌后,李二喜带着孙传庭直奔武英殿。

    距离大殿还有一段距离,二人远远看到一个身穿明黄色便袍的青年男子背负双手,正站在大殿的台阶上看着自己这边。

    李二喜吓了一跳,悄声催促道:“孙先生快走!台阶上的就是皇爷,小的从没见过皇爷能出大殿迎接哪位臣子呢,快点快点!”

    孙传庭心下热血上涌,眼眶一热,双目顿时湿润,皇帝出迎自己,这待遇可谓隆重之际!

    他不自觉的小跑起来,来到殿前,只见皇帝面带微笑看着自己,他站定后郑重的整理一下衣冠,跪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口中想呼喊,但心情激荡之下,竟然发不出声音来。

    大礼还没行完,孙传庭只见一双明黄色的便靴出现在视线中,然后一双有力的手臂扶住了自己,只听一个温和的声音说道:“孙卿,朕等你许久!大明也等你许久了!快快起身,咱们君臣殿内叙话!”

    孙传庭随着崇祯的双手站起身,热泪滚滚而下,模糊了视线。他泣声道:“微臣何德何能,能劳圣上出迎!能为陛下所驱使,微臣唯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崇祯携着他的手步上台阶,边走边微笑着道:“朕不用你肝脑涂地,只愿卿能实心任事,为大明江山安危使出全力即可!”

    说话间二人来到殿中,崇祯回到御案后坐下,吩咐道:“李二喜,给孙卿看座。”

    李二喜急忙搬来锦凳,孙传庭连称君父面前不敢就坐,崇祯笑道:“孙卿,朕打算与你畅所欲言,你不必推辞,坐下就是。”

    孙传庭闻言才惶恐的在锦凳上坐了半个屁股。

    崇祯打量着这个身材高大,仪表硕硕的山西汉子,心下为历史上他的遭遇而惋惜不止。

    孙传庭沉毅多谋,性格豪迈,历史上为大明鞠躬尽瘁。但因与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及一干大太监不合,所以被这些人在崇祯面前屡进谗言,以崇祯多疑暴躁的性格,曾被逮入诏狱长达三年之久,最后因熊文灿、杨嗣昌在对阵李自成等流贼的战役中屡遭败绩,不得已才把他从诏狱中放出统兵。但流贼大势已成,孙传庭也难以挽回败局,最后在撤向渭南的途中,被李自成十万大军围困战死。

    “孙卿,你对当前局势如何看待?”崇祯温声说道。

    孙传庭沉吟一会,开口道:“启禀圣上,现今所虑者,非流寇也。这几年流寇虽越剿越多,但其大部实为失地农民,盔甲兵器严重缺乏,据微臣多年来收集的情治来看,流贼战力最强的莫过于贼闯高迎祥,人数最多的莫过于贼头拓养坤。但不论其如何肆虐各地,但终改不了流寇的本质,那就是四处流动。不曾据有一府一县之地,只要官军粮饷充足,号令严明,假以时日,剿灭流寇不难。如今臣所虑者,实为官军缺乏足够的粮饷,当兵打仗,饭食不饱,更无饷银安心,打起仗来士气怎能高涨?既无士气,就难提打胜,这是微臣所虑最重者。恕臣直言,臣觉得剿贼不难,但需要时间,只望圣人给臣下等人足够的时间和权限,到时臣下等人将还陛下一个朗朗乾坤!”

    崇祯点了点头,开口道:“卿之所言确实有理,财政问题朕正在想办法缓解。孙卿有所不知,如今国库空虚,只剩五十万两白银,这些银两既要支付官员的薪资,又要维持各衙门所需经费,更别提日见庞大的军需支出了。不瞒你说,这一阵下拨各军的粮饷,都是朕自内帑中拿出。可宫里也有一万多人需要吃饭开支,朕现在也是要求后宫带头节衣缩食,减少消耗,以省出点银子来,毕竟内帑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至于卿所说的第二条,朕前番却是心急了,总希望洪、卢二卿能克期剿贼,现在看来剿贼实是持久之战。前段时日,朕已给洪、卢二卿下旨,不可轻敌冒进,剿贼需缓缓图之,也算弥补一下朕之前的过错吧。”

    孙传庭起身跪倒,发自肺腑的感言道:“圣上能鞠躬自省,实乃明君之像,臣感佩之至!”

    崇祯微笑着让他起身,开口道:“以孙卿的才思,定已揣度出朕要把你用往何处,此等凶险之地,京师朝臣畏之如虎,孙卿可敢前往?”

    孙传庭猛地起身,郑重施礼后高声说道:“陕西乃流贼发源之地,乃流贼的根本,也是贼最为倚重的兵源之所。可以说平定陕西,也就断了贼的根本!微臣不才,愿代圣上前往!别人畏惧之地,恰是立功扬名之处,只要圣上授臣全权,臣愿立军令状!”

    朱振卿站起身形拍手道:“说得好!这才是朕心中的大才!要是众臣能有孙卿般的才具胆气,何愁流贼不灭!朕在这里向你保证,此去陕西你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