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八年-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敬服!”

    左都御史李邦华出列奏道:“举子、监生出仕虽已有先例,但向来其员额甚少;臣恐此策施行之后,会致官员人数激增,前宋冗官之祸可是近在眼前,还望圣上三思!”

    右都御史施邦曜奏道:“宪台所言极是!前宋冗官之繁致使百姓负担沉重;我朝至今两百余载,官员职数远教前宋为少,圣上贸然加之数倍,恐非黎民之福!”

    朱由检心道:你们是没见识过什么是真正的冗官,宋朝与后世比起来,那点官员人数根本不值一提。

    他笑着开口道:“二位卿家所虑亦是情理之中,故宋前车之鉴不远,朕岂会重蹈其覆辙?举子、监生皆是朝廷储材之所在,其中不乏能力出众者,但因各种原因并未中试;故此朕才有此策,其目的便是不至野有遗贤。至于二位卿家心忧之事其实不难解决之道,到时尚需二位卿家尽职尽责才好!”

    李邦华施礼道:“臣愚钝,还请圣上明示!”

    朱由检开口道:“朕有一偶得:虽然举子、监生皆已具备出仕之资格,但其从政之出口并不亚于会试中榜!朕管此名曰宽进严出!”

    殿内众臣闻言皆是似有所悟。

    朱由检接着道:“严格取官制度是防范冗官之策略!不论举子、监生所擅为何,其参加选官考试之时,六部、督察院、大理寺皆要遣部务精熟之官吏共同予以监督!朕所言并不单指官员,能吏亦可为考官!”

    李邦华点头奏道:“臣知圣上之意,臣亦在有司任过职,深知许多吏员确实于部务熟稔无比,由其担当考官,更能体察入微!圣上此举有不拘一格之风范,臣无异议!”

    吏部尚书周云赞道:“如此一来,某举子、监生是否可为称职之官,其行为之优劣自可一目了然!如此便从源头将庸官之路彻底禁绝!圣上此策实乃天授也!好一个宽进严出!妙哉!”

    朱由检笑着摆手道:“诸卿勿再夸赞,若无异议,礼部派员于张榜之日公布便可,待殿试之后,所有举子尽皆入国子监。各部寺现下便要着手安排本部前去授课之人选,做好轮值预案,一切要在不耽误本部事物之前提下进行!为使官吏授课更加用心,朕会自内帑拿出银两作为奖赏,凡事用心任事者皆有补贴!”

    朱由检不担心有授课官吏会敷衍其事。

    每次授课,下面坐着的大都是读书人中的尖子,他们虽对具体施政之法并不通晓,但不妨碍他们对授课质量做出判断。倘若授课时教授者不用心,一众举子、监生肯定会让他下不来台。

    就像一个资深吃货一样,也许他不会做菜,但这不影响他对厨师的手艺做出评判。

    众臣散去后,朱由检拿起张奎关于拦截祖大寿车队的奏本又看了一遍。

    于山海关堵截运往辽东各种物资一事,当然是在他的授意下进行的。在整个局势日渐平稳的状况下,对建州的封锁已是顺理成章之事。这次查扣的物资就大部分都是军资,直接让勇卫营使用便可。

    朱由检打算让兵部派员前往辽东,清查辽东兵员额数,然后根据实际所需发放物资,将他们侵吞克扣后在转手卖给建州的门路锁住。

    在晋商被团灭,建州自左路获取物资的通道被掐断后,现在再将其右路封闭,其依赖外界输血的巨大缺陷,会在不久的将来给建州带来灭顶之灾。

    就算你皇太极再英明睿智,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火药,孔友德的大炮能打几次?没有粮食,蒙古人还会跟着你屁股后面吗?金银、绸缎、女人只能在饱暖之后才会发挥它自身的属性,饭都吃不饱你还有力气嘿咻?

    虽然有掳去的汉人为建州种田打粮,但朱由检从心里不信他们一年能收获足够多的粮食。

    汉人奴隶大部分还在使用木质农具,那种东西能刨地吗?没有深耕细作粮食产量能高吗?

    就算少量使用铁质农具的,并且铁匠不缺,但磨损之后没有铁料如何修补?

    是人就会生病,士卒平时操练中更是难免受伤,没有了从大明走私过去的成药,就指望建州那些跳大神的萨满,也就跳完了,人也凉透了。

    大明想控制建州太简单了。但历史上皇帝和大臣们都被流贼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到采用禁运这条策略。再加上建奴数次扣关入境后大肆的劫掠各种物资,晋商和辽东对其直接或间接的资助,才让他们逐渐坐大起来。

    建州应对封锁的举措无非就是扣关抢掠。在无法从山海关突破的情况下,就得和去年一样,从破损的长城关口进入京畿一带。

    若不是顾及到无辜百姓的伤亡,朱由检倒是盼着建奴来抢。先让他们抢个够,使他们因贪婪而自动把战线拉长,然后在其师老兵疲、忘乎所以之际,调集重兵将其重创与境内。

    不过那样做太过冷酷了。作为一个穿越者,根本无法忍受战争造成的大量平民伤亡。无数鲜活的生命因为自己的决定而惨死,就算将来把建奴杀干净,自己的心理也会留下巨大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战争是成年男人之间的对决,与老弱妇孺没有半点关系,还是让我用一刀一枪来解决吧。

    当务之急是如何尽量平稳的渡过小冰河时期,让还会持续数年的旱情不会引发新的动乱,努力减少百姓因灾害死亡的人数。

    自己先前下旨采取的种种举措正在各省大力推行,只要地方官府尽职尽责,今年的夏收就能很好的缓解缺粮的危机。

    就像做饭一样,菜也洗好了,肉也切好了,就等着大厨上来烹制了。这些大厨就是大明的地方官吏,等着吃饭的人就是因为天灾而被迫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

    把希望寄托在官吏的良心上是非常不靠谱的想法,上千年来形成的不作为的惯性,会让他们对眼皮底下的苦难视若不见。

    严格的监督,严厉的处罚措施是最佳的办法,派往北方各地的御史、锦衣将会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远在京师的朱由检不知道的是,他担心的事情正在发生。

第205章 逃荒() 
河南汝宁府信阳州中山镇,已是仲春时节,田地里本该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如今却是枯黄一片。田间的土壤都已板结龟裂,偶见有零星农人挑着木桶放下,用木瓢舀起水一点一点的浇到地里,然后用绝望的眼神注视着那点浊水迅速消失,只在麦苗下留下了一点灰白色的痕迹。

    从崇祯九年立冬至今,整个信阳州在近半年的时日内一场雨雪未下,冬小麦虽已种下,但看现今的情景,夏粮大面积减产或者绝收已成定局。

    官道上已有零散的逃荒人群出现,目标便是二十里外的信阳州城。

    一队快马从东面飞驰而来,战马驰过后扬起的漫天尘土飘荡在空中,许久才消散而去。

    马队前方数百步外逃荒的一家五口人听到马蹄声后,赶忙躲到路边挤在一起,用惊恐的眼神看着后方奔来的十余匹战马。

    最前面一匹战马上的骑士在看到这一家人后,手中缰绳微微开始收紧,马速慢慢放缓下来,他身后的十余骑也随着降下马速,待快到这家人面前时,马队已由奔跑状态变成了碎步前行的样子。

    这队骑士是奉命前来汝宁府巡视的京师锦衣卫,带队的百户就是崇祯八年在卫辉府汲县街头,收留大牛和妞妞的王安成。

    两年多的时间内,王安成奔走于河南各府县之间,总计收拢了三百余名妇孺,位列所有参与行动的锦衣卫校尉中第一名,因而积功被擢为百户。

    这次锦衣卫奉旨出京,分头巡视旱情严重的山陕、河南、山东各府县,着重查访地方官府执行打井修渠、屯田安民等举措的执行情况。因为王安成对河南各府的状况比较熟悉,所以被委派带队巡查汝宁府的各个州县。

    王安成将手下分成几个小队,由副百户和几个总旗带领,分别展开巡查,最后返回汝阳汇合,再将各自查访到的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报。

    刚刚完成罗山县的查访任务后,王安成便带队向信阳州境内行进,准备完成他这一队最后一个州县的巡视。

    王安成在距这家人数步外勒住坐骑,然后翻身下马,向这家人走去。

    没等王安成走近,这家人中的三个大人已经跪了下来,只有那两名大约七八岁的孩童站立着,用好奇的目光看着走来的王安成。

    显是母亲的年轻妇人慌忙伸手将站着的孩子拽着跪倒在地,然后低下头如鹌鹑般缩在地上。

    王安成来到近前,用温和的语气开口道:“几位乡亲起来吧,某是官府中人,有话要问你等!”

    一家人中的年轻男子磕了个头,嗫喏着回道:“大老爷有话尽管问来,俺们跪着回话就成!”

    王安成心里暗叹一声,温和的语气突然变得严厉起来:“既知道某是大老爷,那某现在便命你等起身!速速起来!”

    听到面前的大老爷发怒的声音,那名年轻男子畏畏缩缩的慢慢起身,然后伸手将一旁的老妇搀起,那名年轻妇人也拽着两个孩子站了起来,几名大人仍是不敢抬头直视面前的王安成。

    “某问你,你叫何名?家住甚地?为何带着家人出来?这是要去往何处?”

    王安成神色冷峻的问道。

    这几年他与形形色色的人等打过交道,知道如何对付眼前之人。

    那名男子听到王安成的问话,吓得腿一软又要跪下,王安成立刻喝道:“回话!”

    “小。。小人叫王栓柱,信阳州中山镇人。。人氏,因田地干旱,去岁就绝收,家中已无余粮,这才带着家人去往州城,想去找碗饭吃,要不家中老娘和娃儿快要饿死了!”

    说到最后,王栓柱已是眼中噙满了泪水。他的一子一女则是缩在娘亲的身后,紧抓着娘亲的衣角偷偷地打量着王安成等人。

    王安成闻言亦是心下惨然,饶是他见惯了许多类似的场景,但每次见到后心中总是难受无比。

    他回头招呼了一声,一名校尉跳下马来,从马上的兜囊中拿出几块白面蒸饼、一小袋腌菜、一个装满水的皮囊,走过来交到王安成手中。

    王安成将食物和水递到那名年轻妇人面前,温言道:“先给孩子和老人吃一点,不要吃的太多,当心克化不了!”

    那名妇人盯着眼前的东西,抬头看了一眼,王安成脸上温和的表情让她稍稍感觉安心。

    王安成又将食物和水往前递了一下,那名妇人快速的伸手接过后顺势跪倒在地磕了个响头:“谢大老爷救命之恩!谢大老爷救命之恩!”

    王栓柱和他娘亲也是跪倒在地,重重的磕头谢恩。

    他们一家已经有一天没吃饭了,这几块蒸饼省着吃能让他们一家人吃好几天。

    王安成温言道:“起身吧!某问完话便会赶往州城,定会与恁一家人寻得一处安身之所!”

    在他收拢的三百余名妇孺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大牛和妞妞。

    当初在汲县街头,大牛抱着生病的妹妹放声大哭的场景,他永远记在心里。

    每次从外地回到京师,王安成都会买上礼物,带着自己五岁的女儿去看望那对兄妹,大牛和妞妞现在已是他的义子义女。

    待王栓柱一家情绪略微平静后,王安成继续问道:“某来问你,中山镇上似你家这般状况的人家可有许多?官府有无开仓赈济?有无遣人在村镇打井修渠?镇上大户有无放出余粮救助百姓?”

    王安成赠粮的行举让王栓柱的心放了下来,说话也流畅起来:“回大老爷的话,俺们镇上如俺这般情形的人家可是不少,逃荒的已是好多;俺没见着官府和大户放粮,也没见着遣人给俺们打井修渠。若是打出井水来,俺家的几亩田地就会有些收成,再掺杂些野菜野果,俺也不用逃荒,俺爹爹也不会饿病而亡!”

    王安成听着王栓柱的言语,心中怒气渐升。

    他这一队巡查的州县都在汝宁东南部,包括光州、光山县、息县、罗山县、信阳州等地。

    前面四处州县他已探访完毕,虽然都是旱情严重,形势并不乐观,但当地州县官府还是有所作为的。知州知县除了用官仓的粮食放赈外,还鼓动当地官绅乡绅拿出家中囤积的粮食开设粥棚赈灾,并且用皇帝拨下的银两组织人手打井修渠、引河水灌溉农田,努力减轻旱灾造成的后果。除了少数人逃荒以外,大部分百姓都稳定在了当地。

    河南巡抚衙门和布政使司衙门也安排官吏兵丁,分别将官仓里的粮食运往旱情最重的汝宁、南阳、归德几府,用以支援当地官府赈济治下百姓。

    从王栓柱的话语中知道,信阳州府面对灾情毫无作为,根本没有派人安抚百姓,只是听任灾民自生自灭。

    假如只是中山镇一处是此情形也就罢了,若是巡查下去,其他村镇大都如此的话,那这个知州就是罪该万死了。

    想到这里,王安成转身大步走向自己的坐骑,口中大声下令道:“马保!你带八人分头查访附近村镇,之后赶往州城与某汇合!其余的人跟我走!咱们去州城!留下一袋粮食和水给他们!”

第206章 内情() 
大半个时辰后,王志安一行于巳时左右抵达信阳州城。几人在在城外找到一家车马店,将战马寄存在店中,然后要了两个房间简单洗漱换上便装,将脱下的罩甲、盔帽、绣春刀收好,将短刃插进靴筒中,燧发手铳塞进怀里,留下一名校尉留守后,王志安带着两名校尉往城里行去。

    从中山镇往州城的路上,越接近信阳城,逃荒的人群越发多了起来。

    几人来到不远处的信阳东门外,只见城门两侧的城墙下已经搭起了数百个各式各样的窝棚,灾民们或是一家人挤在窝棚里发呆,或是倚靠在城墙根眯着眼睛晒着太阳,足足近两千人的灾民群中却很少有喧哗吵闹声传出。

    很多人已是几日没吃饭了,哪还有力气说话吵嚷,就连各家最爱闹腾的孩童也变得安静起来。

    城门外有一队持刀拿枪的壮班值守,几座拒马拦在前面,城头也是隐见几名弓手的身形,这显然是为了防止灾民会涌入城中专门布置的。一名衙役打扮的中年男子坐在城门处的一把椅子上,正端着茶壶与旁边一个书吏打扮的人闲聊。

    要进城的人并不多,不是行商便是城内的居民,在每人缴纳了二十个铜钱的进城费后,几名商人连路引都没拿出来,便被壮班挪开拒马放进城内,几名平民打扮的人则是拿出出城时开具的便条后也被放行。

    轮到王志安等人时,一名壮班差役大声喝问道:“止步!恁几个自何处来?欲往城中作甚?将路引拿出来!”

    跟着王志安的一名叫做赵升的校尉大怒,举步便要上前将这个差役打倒。向来只有锦衣卫喝问别人,谁敢用如此口气冲着锦衣卫说话?何况还是这种阿猫阿狗般的下贱之人。

    王志安不动声色的上前一步,挡在了赵升的身前,笑嘻嘻的抱拳开口道:“这位差爷,小人是湖广襄阳府的行商,贩卖棉布去南京后欲回返家中,正好路过信阳,便想进城歇息一日再走,还请差爷行个方便!”

    在缴纳了六十个铜钱的进城费后,王志安三人顺利的进入信阳城中。

    眼看四周无人注意,赵升气道:“适才若不是百户拦着,属下一拳就能将那个狗贼打趴下!”

    另一名校尉张顺不解的问道:“百户,咱们为何不亮明身份直接进城?”

    王志安边走边说道:“自这一路的情形来看,信阳官府怕是根本未将上令放在心上;灾民如此之多,也未见官府中人出城放粮安民,我等先探查一番到底是何原委,等马保回来后再行决定!”

    正说话间,几人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三人几乎同时迅即加快脚步,分头往两侧的店铺冲去,手也伸入怀中握紧了火铳的手柄。

    王志安闪进一家绸布店内,一只手插在怀中转过身来一看,原来是六七名平民服色的人沿着街道小跑着向前而去。

    王志安将手自怀中拿了出来,假装顺势掸了一下衣袍上的灰尘,举步迈出绸布店,搞得刚想上前询问的店小二楞了一下。

    “去打探一下这些人的去向!”王志安向走过来的张顺轻声吩咐道。

    张顺应声疾步而去,王志安与赵升慢悠悠的跟在后面,目光四处搜寻打量着。

    也就走出数百步后,张顺急匆匆转了回来,来到近前后低声禀道:“禀王百户,前面不远处是一所粮店,适才那几人都是前去抢购粮食的平民;属下打听了一下,信阳的粮价自去岁以来一直在上涨,今日已是三两银子一石!粮店内的伙计口称,若是不买还会再涨!”

    王志安和赵升闻言也是吃了一惊。

    虽说持续的旱灾引发了各处粮食价格上涨,但他们前番走过的光山等州县,由于有官府开仓放粮平抑粮价之故,米面价格最高也就一两二钱一石,没想到距光山也就两百余里的信阳,粮价居然高到这个程度。

    眼见已近午时,王志安沉吟一会后便决定,找个酒楼就食,顺便打探一下各方面的消息。

    三人转过街角后前行不远,来到了城内最繁华的一条街上,迈步走进一家酒楼。

    三人按照以前的习惯上了二楼后,寻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一个二十岁出头店小二殷勤的上前招呼,询问几人点些什么酒菜。

    王志安从怀中摸出一个一两重的银馃子放在桌上,盯着店小二开口道:“小二,菜捡着你家拿手的上几样便可,酒就免了!瞧见这锭银子没?某家有些事情想跟你打探一下,只要你照实说了,这银子就是你的了!”

    小二何曾见过这等事情,眼前这几位看上去并不似什么江洋大盗之类的贼人,相反,几人身上都带着一种官气。况且这锭银子可是顶的上他数月的收入了,不就是打探一些事情吗?自己干这行的啥都缺,就是不缺消息。

    小二四下看看,二楼上此时还未有其他客人,他慢慢将手伸向桌子,抓到银锭后迅速放入怀中,然后笑嘻嘻的开口道:“这位客官,有话尽管问便是了。小人就在城内居住,在这得月楼做了五年,城里有甚事情,小人差不多都能知道。但凡小人知道的定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