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八年-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平时切磋之时,你的文章不见得比我更出色,才气也没我高,为何你中榜而我落榜?这里面肯定有猫腻,行贿考官也说不准。

    朱由检的新方案会给这一大批人一条极好的出路,并且效果会不错。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

    本来落榜后既沮丧又气愤,这回突然得朝廷授官,并且品级不低,这些人能不认真吗?

    比如被选为地方御史一职的举子吧,本来心里不服气,这下与新科进士同县为官,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盯着你,然后找到错处上本子弹劾你,这种好事做梦都没想过。

    自古文人相轻,这个特色要好好加以利用。

    当然了,后续还要制订相关的章程,比如三年后的会试,这批举人绝大部分还要参加。毕竟进士的前程要比举人远大多了,不能只顾着眼前,还得看着将来。

    将来他们以何种形式参加会试,期间的事物由谁处理,这个得好好想想。

    不要紧,一切都要几年之后了,临时先不用考虑,这期间自然会有想出办法来。

    这些举措实施中难免会产生疏漏和弊端,不过没关系,到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正或完善就好。

    以后进士中榜者要减少名额,从现在每次三百人左右减到百人,提高中榜的门槛,好让人数众多的举子、监生成为大明官场的主流,务实能干将会成为官场的新风向。

    举子、监生做官也不会到从五品为止,至少要到正三品或从二品的侍郎一级,这样会让那些举人出身的官员看到希望。

    朱由检的这些举措在朝堂上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尤其是其中一条:以后的国子监监生将会与举子享受一样的待遇。

    各位重臣大佬们家中的子弟也并非个个都是学业出众的精英。事实恰恰相反,大部分朝臣的儿孙辈很少有文采、能力出众之人。

    虽然皇帝会看在多年老臣的份上,给他们的后辈一份恩荫,但恩荫并不能出仕为官,只能在家享受那份待遇而已。这样的情形下,若是后代再无中榜之人,那这个家族就会很快败落下去。只要几代无人出来做官,那谁还会鸟你?

    而国子监监生可以出仕为官这条政策让重臣们看到了希望,子孙后代能长久不衰的希望。因为这些重臣的儿孙都会被招进国子监中,皇帝前些时日曾经提到过了。

    当然了,并不是说所有监生、举人都能出仕,而是要经过各项严格的考核后才可以。

    但出仕这个门槛已经降低很多了,将来自家子孙有何成就那就看他是不是争气了,皇帝的这一举措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政务改革已经定下了调子,朱由检现在所要做的就是等。做任何事都要有过程,尤其这种颠覆性的革新,更会有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福建漳州府兴化县均安镇一座制糖的寮内,一身短打的李兴正在忙碌着,他双手抱起一个半人高的陶罐来到一口大缸前面,然后将陶罐一点一点的向下倾斜,黑中带黄、粘稠无比的蔗汁从罐口慢慢的淌到了大缸口放置着的瓦溜里。

    瓦溜上大下尖,里面铺着干净的蒲草,瓦溜底部有一个用草塞住的小孔。

    待陶罐中的蔗汁全部倒入瓦溜后,李兴放下陶罐,用搭在肩头的一块破布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到水缸边,拿起旁边的木瓢舀起半瓢凉水,仰头咕咚咕咚的喝了下去。

    “阿兴,还有几多银钱?甘蔗不多了,我再去采买些许!”

    说话的李兴的大哥……李冲。

    “屋里头的柜子里还有十几两碎银,你全都拿去,采买十两银子的甘蔗,剩下的买成米,家中米也不多喽!”

    李兴放下木瓢,抹了把嘴角的水渍回道。

    这个制糖的土寮是他家中的产业,已经开了快五年了,每月能产十余石乌糖、一两石白糖和冰糖,能给李家带来十余两银子的收入。

    但制糖期一年也就五六个月,从腊月甘蔗成熟一直持续到来年的清明前后。李家一家老少十余口人,抛去杂七杂八的费用,一年从糖寮能落个三四十两银子,这也算一笔不错的收入了。

    李兴刚满二十岁的年纪,身形矮壮、敦实有力。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是一个妹妹,还有年过四旬的爹娘。

    哥哥李冲比他大两岁,家有一妻二子,平日除了在寮中忙活以外,还要负责采买家中所需日用,两个幼子大的只有六岁,小的四岁,都由亲人照看着。

    李兴十七岁成家,妻子接连给他生了一子一女,由于孩子太小,平日里李兴的娘亲、嫂子、年方十二岁的妹子、自己的妻子就在家中照看孩子、操持家务,糖寮的事物就由他老爹还有他弟兄两个料理。

    刚过立春没多久,闽地的气温逐渐开始回升,再加上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李兴已经有些不耐热的感觉。

    “阿兴,去看看糖汁有无板结!”老爹的声音从墙外传来。

    李兴应了一声,走到瓦溜跟前扫了一眼,瓦溜内的蔗汁已经凝固。

    “阿爹,成了!”

    李兴向着墙外喊了一嗓子。

    不一会,精瘦结实的李老爹提着一个盛满黄泥水的大木桶从门外进了寮内。

    为了方便操作,堵住瓦溜底部小孔的蒲草是用细细的草绳拴好的,李兴提着草绳轻轻一拽,蒲草便被抽开,瓦溜和底下的大缸就通过那个小孔连通了。

    李老爹一手提起木桶,一手托着桶底,将黄泥水缓缓的倒入瓦溜中。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随着整桶的黄泥水慢慢渗入到下面的水缸中,黄泥水将蔗汁中的杂质也一并带走,一层雪白如霜的白糖浮现在父子俩的眼前。

    李兴伸出食指往瓦溜中一插,然后抽出来扫了一眼,咧着嘴笑道:“阿爹,霜糖足有三寸厚还多!这回能多卖不少银钱咧!”

    李老爹也是喜笑颜开,看着正在吮着手指的李兴道:“这回熬煮火候极好!要是每回都能有这般多霜糖就好了!”

    李兴笑道:“阿爹放心了!这回我多留了个心眼,往后咱家的霜糖每回都能多得许多!就是每回熬煮。。。。”

    李老爹慌忙窜上去用手捂住儿子的嘴巴,拖着他来到熬煮蔗汁的屋里,压低声音道:“你这孩子怎地缺心眼!霜糖可是值钱货,若是有好法子可成了咱家传家秘技!你这高声嚷嚷,是怕别家听不见怎地?”

    李兴连忙点头:“阿爹说的是咧!我以后自会记住!”

    李老爹满意的点头道:“阿兴你有甚好法子?此事只能告知你哥,咱爷仨晓得,你妹子莲儿也不能说,听见没?”

    李兴被老爹紧张的情绪传染,四下看看后才小声说道:“阿爹,熬煮蔗汁时孩儿细细观看多次,咱们之前都是一直用大火,这几回我试着在蔗汁煮沸后撤掉些许柴火,改用小火熬煮;约莫熬上半个时辰后,用数桶凉水激在大锅外壁,叫蔗汁冷的快些,最后得出霜糖就更多!”

第200章 客户() 
李老爹疑道:“就这等简单?阿兴你莫不是在瞎说?”

    李兴不满的看了李老爹一眼,回道:“阿爹你怎地不信我?这法子看似不起眼,我试过几回了,真的管用咧!”

    “阿爹!阿兴!出来卸车喽!”说话间,院里传来了李冲的喊声。

    两人赶忙来到院中,只见家中的牛车已经停在东面的草棚下面,车上载着甘蔗堆得和小山一般,李冲已经扛着一捆甘蔗垛在了草棚下的木板上面。

    “哥,米价又涨了无?”

    “比上月要低一些,这回是惠州、潮州过来的米,比温州、湖广过来的一斤低了十文。”

    “这回咱们把这批霜糖卖出后,趁着米价低多采买一些放着,要不等再涨起来就要多花许多银钱!”李老爹将一捆甘蔗堆放到木板上后说道。

    李兴接口道:“阿爹,你去屋里歇息便好,这等重活我和哥做就成!”

    李老爹笑道:“别小瞧你爹我,这等算甚得重活?咱庄户人家就是指着气力养家咧!”

    李冲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看向李兴道:“阿兴,适才我去采买时听见镇上到处都在传一个消息,我买上甘蔗就赶紧回来,想和咱爹、还有你一起商议一下!”

    “哥,甚事这般要紧?”李兴撂下一捆甘蔗问道。

    李老爹也凑了过来,疑惑的看着大儿子。

    李家爷仨分工明确,寮里榨蔗取汁、熬煮蔗汁、制成白糖、黄糖等劳作以李兴和李老爹为主。李冲头脑精明,除了在寮里打打下手外,平日间以采买各种物资、以及与前来购糖的商户洽谈价格为主。

    今日买米的时候,听见也是几个制糖的同行在小声议论,他打听一番后才知道,有个四海票号在镇上开了起来,主要业务就是针对镇上的制糖作坊放贷,月息一成。

    李冲接触人多,知道的也比一般人多一些。

    他知道几家放贷的大户月息都在四成,四海票号的一成利息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他早就和老爹、弟弟商量过,想把自家作坊扩大规模,多买几头牛、雇佣十几名农户做工,争取一年能产出上千石白糖黄糖,那一年就能挣到几百两银子,用不了几年,他们李家就能成为当地的富户了。

    但若想把作坊扩建成李冲心目中的样子,那可是要花费最少几百两银子。

    李冲打算买二十七头犍牛、雇佣二十名左右的工人,这样规模的工坊,一年产糖千石毫无问题。

    但买地扩建工坊、买牛、采买甘蔗及米面油菜等物资、给雇工日结工钱,这些林林总总,至少要五百两银子以上才能办到。

    他们家的糖寮开了数年,抛去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各项费用,到现在不过是积攒了六七十两银子,离着扩建所需资金还差的甚远。

    李老爹虽然也同意扩建,但他的意思是用家里积存的银子稍微扩大一下规模即可。积少成多,等积累数年后再扩大一些,这样等过个十年二十年也就有个像样的工坊了。

    但李冲心气很高,他扬言,要么不建,要建就建大型工坊,小了没甚意思。

    李兴也是赞同哥哥的想法,建大型工坊成了兄弟两个的梦想。两人也曾想过借钱扩建,但知道放贷利息如此之高后只能断了这份念想。

    今日听到四海票号一事后,一直心心念念扩建工坊的李冲顿时来了兴趣,采买完之后他赶紧采买甘蔗米面后,赶着牛车回来与家人商议借贷之事。

    听完李冲的讲述,李老爹尚在犹豫之中,李兴则是满脸兴奋的大声道:“还有这等好事!息钱比那些大户低了如许多!阿爹,哥,这银子咱们借了!等忙完制糖,咱们就扩建,不用两个月就能建成!过不了几年,咱家在镇上就数得着的大户了!”

    李冲也是满脸憧憬的开口道:“有阿爹和小弟这般技艺,要是建起大糖坊,不愁卖不出货去!”

    李老爹眼见两个儿子情绪如此高涨,快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蔗糖销路一直不愁,尤其是白糖和冰糖,价格年年上涨,扩建工坊后产量翻了好几番,银子就会如流水般淌进家里,这确实是件大好事。

    四海票号之所以选择在均安镇开办放贷业务,也是经过商行多番考察过后才做出的决定。

    四海商行在数月前漳州府设立了分行,掌柜的也是原先晋商手下之人,名叫李明,曾是王登库设在太原商行的总掌柜,手下最多时有百十号人,后来一起被四海商行收了过去。

    三十多岁的李明被抽调至漳州成立分行不久后,接到了总号的指示:要求他寻找当地特色产业集中之地开办票号,扶持有意向的家庭作坊扩大规模,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来到漳州已经数月的时间,在漳州锦衣卫千户所的协助下,李明对当地的特色产业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开办票号一事也是所知甚深。

    晋商在山陕两省的大城也办过票号放贷业务,与四海商行不同的是,晋商的票号放贷利息很高,并且需要田地作为抵押。

    对于总号要求放贷之事,李明自是非常赞同,因为他知道这是来钱最快最易的生意;但对于商行放贷利息如此之低的要求,李明暗自腹诽不已。他可不知道这是朱由检特意吩咐过的,商行挣钱是次要的,主要目的是扶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均安镇和相邻的漳浦镇都是制糖产业最为发达的地方,漳州府六成以上的糖出自这两个镇上。在亲自去到两个镇考察一番后,李明决定分别在均安和漳浦开办票号,专门给想要扩大生产规模的糖坊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均安镇四海票号的掌柜张全是总号从大同调派过来的,有着多年的票号放贷经验。李冲、李兴来到四海票号的铺子时,他正在与一位想要借贷的商户攀谈。

    这名商户是来自苏州府的一名汪姓行商,专门从事从兴化县贩运霜糖、冰糖、红糖、黑糖到杭州一带销售的生意。

    张全笑眯眯的道:“汪员外,鄙号初创未久,故借贷一事须得有所抵押才可。如适才员外所讲以信用作保,鄙人却是很难应承此事,毕竟两千两银子不是小数;还望汪员外体谅一二!”

    这名行商名叫汪境,年约四旬左右,从事贩糖生意已有十载,可谓是经验相当丰富。此次他来到均安镇已经月余,先前已经采买了一千石各色蔗糖,打发管家雇人运至泉州港后租了船只发往了杭州,他自己则留下来等待杭州的传回的消息,顺便囤积产量极低的白糖和冰糖。

    色白如雪的霜糖和大块的冰糖在杭州府一带销路太好了,基本每次从兴化县带回货去,不用多少时日便会被当地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以高价抢购一空。

    但这种白糖产量非常少,大约只占蔗糖总量的一成左右。所以要想多采买白糖,就得在长时间住在镇上,并且时常去各个寮、坊验看,一旦有货马上用现银收储起来才行。

    汪境上次用大笔现银采购了千余石蔗糖,远远超过了原先每次的数量。可最近他在均安镇和漳浦镇来回搜寻时,发觉白糖、冰糖累积产量又有不少,但苦于上次采买的蔗糖数量过多后,剩下的现银已经不多,急切之下他四处打探借贷一事,正好遇到四海票号的开张,并且放贷利息极低,于是他便急冲冲找上门来,想要借贷两千两银子收购霜糖。

第201章 助力() 
汪境闻听张全之言后顿时有些心急:“我说张掌柜,贵号行规我亦是懂得,可凡事总有例外吧?我汪某人做蔗糖生意已有十余载,从未有坑骗他人之事!不信你可以去镇上的糖坊打听打听,每年我都要在均安、漳浦待上半年之久,两镇之上几乎所有糖寮之人都认识我,你去问问,他们可曾说出汪某半点不是?张掌柜,我乃外地一行商,确无可做抵押之物,可我亦是家资万贯之人,难道会因借贷你这两千两银子不还就自断财路不成?”

    张全笑道:“汪员外切莫心急,适才员外之言鄙人自会斟酌。这样吧,汪员外去镇上找相熟糖寮之主,只要找到五户联名具保,鄙号自会放银与你,月息一成,不足月按月收息!这条件该不会过分吧?”

    正说话间,李冲、李兴兄弟俩迈步走进了票号的客厅之内。

    四海票号在镇上设办的柜房与当铺不同,并未在室内设立高台与客户分离,而是分了大小两个客厅,用以接待前来洽商的客户。两千两银子一下的客户在大的客厅商谈,两千两以上的大客户则去小客厅接洽。

    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处于安全及维护成本的考虑,票号借贷之银全部存放于兴化县锦衣卫百户所的库房内。因为县城距离均安、漳浦只有二十余里,这边只要谈妥之后,现银很快就会由锦衣卫押运过来,交于借贷之人手上。

    李冲看到汪境也在这里后楞了一下,之后赶忙拱手施礼道:“汪员外当面,小人有礼了!”

    汪境也是李家糖寮的主要客户,李家所产白糖大部分都被汪境收走,双方打交道也有数年时间,彼此亦是十分熟悉。

    汪境看见李冲兄弟两个后顿时喜上眉梢,他未及还礼,急忙起身走到李冲身前,拉着他的手臂走到张全面前连声道:“瞧瞧瞧瞧,张掌柜,李家可是开糖寮多年了,你问问李家兄弟,我汪某人信用如何?”

    张全打量了李冲兄弟俩一眼后,起身拱手笑道:“两位怎生称呼?前来鄙号可是为借贷之事?快快请坐,李三,赶紧上茶!”

    李冲挣脱汪境的拉扯,抱拳还礼道:“小人名李冲,此乃小人之弟李兴!闻听贵号往外放贷,这才前来相询一番!”

    他常年来往于县城镇上,采买各种物资,因此谈吐间甚是得体。

    票号的伙计李三端上来茶壶和茶杯,张全肃手请几人分别坐下,李三给众人倒上茶水后站在了一旁。

    张全回到自己的椅子上做好后,笑着开口道:“敢情汪员外与两位很是熟识啊,呵呵!鄙号才落户与镇上不久,鄙人张全,是为四海票号掌柜,初到贵地对镇上人物还未熟知,有不到之处还望海涵!李家小哥有何事相询,尽管讲来便是!”

    汪境虽然急于借银,但见李家兄弟前来,心中也是不由一动,于是按下性子静等李冲开口。

    李冲拱手道:“既是张员外有言,那我就直说了,我兄弟两个今日前来,便是想从贵号借贷,用于扩建我家糖寮之事!敢问贵号借贷有何规矩?还请张员外明言!”

    张全笑道:“鄙号规矩倒也简单,鄙人想先听一听李家小哥糖寮的状况,以及筹划扩建所涉事宜后再行告知。李小哥不妨细细讲来,鄙人自会从李小哥的话语中做出评判,之后查访一番后自会做出决断!”

    还未等李冲说话,汪境插言道:“冲哥儿,你家糖寮若是扩建后,所产霜糖、冰糖可否全部由汪某包销?价钱上某绝不让你吃亏!”

    李冲楞了一下后笑着抱拳道:“汪员外凭地心急,现下扩建还是没影的事咧,将来再说成不?”

    汪境闻言不由笑了起来:“汪某确是心急了,哈哈!你们先谈,你们先谈!”

    李冲向着张全抱拳施礼后开口道:“张员外,我家开设糖寮已有五载,家中现有蔗田十亩、榨汁车粒一座、犍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