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的幸福传说-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她为啥这会儿不上学,在这里卖书呢?这事儿说起来倒也又一番曲折,甚至跟王乐前生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

话说这二中也是市重点中学,就升学率来说,是号称跟一中并列双雄的学校,而孙媛媛当年在二中的时候,也是班级里的学习尖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没有下过班级前三名。

顺便说一下,虽然国家早在86年就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法,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是根据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具体情况而定,也就是说是逐步推广,并不是一下子全国都搞义务教育。

在1990年的时候,就渤海市来说,还没有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升高中,依然要考试择优录取,考不上要想上高中,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跟学校或者教委里的人找关系,二就是直接拿钱给学校交赞助费,要是这些办法都不行,你就只能要么辍学,要么去上中专或者职业学校。

具体到孙媛媛来说,她是八九年考高中的,更加没有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一说,不过她这种尖子生,按照没有意外,肯定可以考上重点高中的,就算一中进不去,二中本校也绝对能上,毕竟对她这种学习好的同学,这年月的学校还是很照顾的,什么学费之类都少之又少,甚至到了高中还有奖学金,也就是说,这时代的高中,一般是不会让学习好的同学无法上学的。

那么孙媛媛既然属于学习好,学校不想放弃的一类学生,那么她先在不上学,自然就是有意外了。

孙媛媛的意外是这样的,话说就在她中考前几天的时候,她那在市第一重型机械厂工作的父亲突然在一次所谓的“正常作业事故”中死亡,此后呢,孙媛媛的老妈又被这个事故激得精神失了常,一会儿疯,一会儿好,反正是时好时坏,至少是无法继续在渤海市第一食品厂工作了。

老爸死掉,老妈疯掉,外加一个刚上幼儿园,啥都不太懂,最需要人照顾的弟弟,你说在这种情况下,她一个在这城市再也无亲无故的初中生,能咋办?

幸好,工厂事后给了孙家两万块钱抚恤金,然后呢,渤海市第一食品厂虽然不让孙媛媛的母亲工作,但也十分人性化的给她办了个内退,每月按时给她二十块钱的生活补助。

就这样,为了撑起这个家,孙媛媛毅然退学,用那两万块老爹卖命得来的抚恤金,加上家中本来就有的三千块的存款,她在街道办几个热心大妈的帮助下,来这里开了个小书店,靠这个小本生意养家糊口。

总之,这是一个关于苦难与坚强的故事,一个在这个社会福利不完善的时代下十分普遍,却又十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所以你说,她,她是不是很厉害。”说到这里的时候,林志远已经是满脸通红,眼睛也放着一种混合着羡慕、仰慕与爱慕的目光,“她,她能自己这个样子,我,我曾经自问,我,我就做不到……”

听到这里的王乐没有为林志远突然的结巴而打趣,而是转头看了看那个在门口笑着跟客人推销书籍的女孩儿,轻轻的点了点头:“是啊,她的确很厉害,别说是你,我也做不到。”

是的,王乐现在的感触可不是一般的深,因为他忽然想到,他的前世在父母死后,他起码还有自己的姥爷姥姥照顾自己,还有自己的奶奶念叨着自己,还有那些阿姨舅舅堂叔姑姑之类一大堆的亲戚对自己报以同情,或者再简单说,起码他在父母死后不必为生活发愁,也没有什么过重的负担需要自己提前来扛。

那样的自己,比比这个孙媛媛,算起来真是幸福的太多了,可难为自己那时候还总以为自己多么悲惨,以为世界就只有自己是最悲哀了。

当这个孙媛媛用一己之力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的时候,自己在做什么?似乎是在用自己的悲伤获取别人的同情?不,或许不是这样,因为那时候的自己貌似不喜欢别人同情自己。那么自己在做什么呢?对了,是逃避,没错,就是在不断的逃避,逃避周围一切本应该有的温暖,去躲进自己内心深处那自己认为的悲伤之中。

再说句不客气的话,当时的自己,似乎纯粹就是拿着悲伤当有趣,用悲伤当作依靠,理直气壮的享用周围的关怀,却不必承担任何的责任。

没错,自己前生的时候,父母死后不久,的确曾经发奋学习过,但那种学习,其实可以说是一种逃避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另类的自私。

如果说前世的高中,他是在浑浑噩噩的学习中度过,那么上了大学以后,自己又在干什么?抽烟喝酒学打架,玩摇滚,组乐队,看小说,追女孩儿,混迪厅,泡酒吧……太多太多,自己那个时候似乎玩的很疯,又似乎是在拿着内心的悲伤当借口,去尽情的放纵自己。

毕业后,自己是天不怕地不怕,整个世界我最大,整天叫嚣要发财当大款,自以为是的发了几个狂言,预测几个股市结果,然后就牛逼哄哄的借钱去炒股。开始由于股市的大势好,涨了不少,自己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然后就开始到处挥霍,等股市下跌,自己欠了一屁股债以后,又开始毫无责任的跑路。

然后呢?自己有些低调的进了外企工作,却又耐不住枯燥的生活,跟老板的情人勾搭在一起,之后事发,再次跑路、

那次跑路之后,就是学颓废,学流浪,整的很有艺术气息一样,到处漂泊,其实就是在不断的逃避周围的一切。

等最后到了深圳,大概是流浪的累了,不想动了,就留了下来,但其实依然还是在逃避,因为自己在深圳定居都五年了,却从来就没有回去看过照顾自己的姥姥姥爷,疼爱自己的奶奶,还有那些关心过自己的叔叔姑姑阿姨舅舅……

他总是有着种种借口不回去,但归根到底,还是王乐他害怕,他害怕自己的无能被亲人知道,害怕自己的狼狈样子被亲人看到,他害怕看到亲人后会忍不住大哭,他害怕亲人对自己的再次关怀。

是的,那个时候他怕,他可以不怕生活的困顿,但就是害怕再次见到那些关心她的亲人。

从表面上来看,那时候的他之所以害怕见到亲人,是因为羞愧,是因为害怕自己混的惨样被亲人知道,是一种自尊上的害怕,可从深层次来说,他明白那不过是自己承受不起那种心灵上的负担,他承受不起别人对他关心所带来的负担。

那个时候的王乐,只爱陌生人,所有过去的一切,他都不想提及,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就如一个害怕看到过去,害怕被人看到内心,又害怕被人关心的胆小鬼,在不断的逃避着,又不断的回望着、自责着。

他前生三十多岁的人生,原来大多数时间,就是在这样的逃避中度过啊。

“这个,你好啊。”就在王乐还站在原地发呆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很不错的女中音,回过神一看,这才发现那个扎着一头大马尾,又带着满脸笑容的女孩儿已经来到了自己的面前,正是文心书店的小老板,孙媛媛。

第【42】章 文心书店的小老板(3)

 “嗯?啊,你好。”反应过来的王乐连忙对她笑着点点头。

“你应该是林志远同学的同学吧?”孙媛媛笑着道,“他经常对我说起你。”

“是么,呵呵。”王乐看了一眼身边正装作看小说,却明显把耳朵支楞过来的林志远,转头又对孙媛媛笑了笑,“是不是他总说我坏话?”

“没有啊,他说你是他最好的朋友,”孙媛媛笑着摇头,“又说你平时也很喜欢看书,所以一直说要带来让我见见呢。”

“哦,是这样。”王乐笑着点点头,转头看看林志远,“大林子,想不到你还对我这么好啊。”

“咳,那什么。”已经变得满脸通红的林志远连忙放下书,转过了头,向最里面走去,“你,你在这随便看,我,我上那边看看。”

看着林志远有些滑稽的走到最里面,找了本书装模作样的看起来,王乐微笑着摇了摇头。

王乐想,林志远之所以对这孙媛媛说自己的事情,估计就是犯了那些初哥都会犯的毛病,也就是没事儿要找话题聊天,但又不知道说啥好,所以就开始说自己身边熟悉的人跟事儿,就是不敢说自己。

“对了,王乐同学。”就在王乐还在内心取笑林志远脸嫩的时候,孙媛媛忽然又在旁边说话了,“你今天是第一次来这边吗?”

“呃,是的。”王乐转过脸,又点点头,“这个,也不是了,其实以前也来过这地下书城两次,不过那几次来的时候,都没到这里边来过,因为我那两次都是在入口那边随便看看,买到合心意的就走了,呵呵,我这个人不太喜欢到处逛。”

王乐这话倒是真的,因为王乐一直都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而在他的记忆中,在前生的时候,他虽然是来过这地下书城几次,但因为地方离家远,来的次数有限,就算来这里,也都因为这里人太多,不愿意往里走,通常在门口就停下,随便在几个摊位上买几本书便走,因此几乎就没有仔细的逛过这个地下书城,更没跟这个孙媛媛见过面。

再着说了,前生的王乐,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大都是在新华书店买书,因为那里跟广播局很近,而且新华书店的经理跟自己老爸是同学,他买书可以买到进价。只不过后来他父母不在了,他一直有点轻微自闭,总是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更加没空经常来这里找闲书看。

其实仔细想来,在前生的那个时空里,那林志远的确有好多次要找自己一起来这个书城找书,但自己都没有答应,理由就是自己要温习功课,实际上却不过是一种类似自伤自怜的自闭罢了。

现在看看这个前生不认识,却又应该确实存在的这个孙媛媛,王乐不禁暗自感慨,看来很多时候的一个决定,可能真的会改变某些事情的进程,也会改变某些人之间的人生交集。

你就拿这个孙媛媛来说吧,他来了,就认识了她,知道了她的故事,也算跟她的人生有了个小交集;不来,就不会认识她,不会知道她的故事,然后他这一辈子的人生轨迹永远也不会跟这孙媛媛有什么交集的机会。

这算什么呢?蝴蝶效应?量子反应?哈哈,自己怎么会想到这些的?

“嗯,你这个做法我理解。”孙媛媛根本就不知道王乐此时在乱想些什么,只是笑着点点头,“其实你不喜欢到处逛也是对的,因为这读书么,就是要安静才好。这里人太多,也太吵了,不是一个阅读的好环境。不过有句诗说得好,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的就是很多时候应该多走走,多看看,或许会有别样的风景在等着你。你就比如说我这里吧,虽然这里靠里了点,不如楼梯口那边显眼,但正因为靠里面,人少,所以这里要比外面安静的多。地方安静,找书看书的时候能够更加心平气和,能够多想想自己想要什么,也更加不容易选错东西——你说我说的对么?”

“你说的倒是也没错。”王乐笑着对孙媛媛点了点头,“嗯,我看你很会做生意啊,知道逆势而上,人弃我取的道理,而且又这么能说会道,相信你很快就会发大财的。”

“发什么财啊。”孙媛媛苦笑了一下,又随手抚了一下发梢,“不过是小本生意罢了,也就混个吃喝,至于这里么,实在是我争不过其他那些人,只能选这些偏僻的地方开店了。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家还是更喜欢去更显眼、更方便的地方。”

透过她的那丝笑容跟动作,再加上她说话的语气,王乐从中看出了一丝凄苦的自伤。毕竟还是个未成年的少女,应该还是很感性吧,而这么早就出来挑大梁,也真的应该很辛苦吧。

“呵呵,大概是吧。”王乐连忙哈哈一笑,把气氛搞的活跃起来,“人之所需,各有不同么……对了,我第一次来,有没有好介绍?”

“啊,有啊。”被问的孙媛媛笑着点点头,“对了,你喜欢什么类的呢?嗯,会不会跟林志远一样喜欢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听到这里的王乐笑了笑,然后轻轻的摇了摇头。

武侠小说,多么怀念的名词,如果是过去的王乐,当然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实际上他前世在上了大学之后,曾经一度对武侠小说十分痴迷,可以说到了不看武侠小说就睡不着觉的程度。

不过就因为太过痴迷了,所以当年王乐几乎把能看的武侠小说都看过了,然后呢,就如武侠小说衰落的结局一样,当玄幻小说兴起之后,他就对千篇一律的武侠小说失去了兴趣。

不过在1990年,大陆正是武侠小说热,特别是香港过来的那些武侠小说,什么金庸古龙梁羽生等等都是大行其道,武侠小说,真的是这个时代青年最喜欢的休闲读物了,顺便的,也让港台已经开始衰落的武侠电影电视剧在大陆兴起了一番热潮。

想到这里,王乐忽然心中一动,他想,既然武侠小说这时候在大陆正是最火热的时候,那要不要剽窃武侠小说出来卖呢?他记得很清楚,香港的武侠小说这时候已经是开始衰弱,直到黄易跟温瑞安开创新武侠才稍微有了一点起色。

温瑞安不提,更加接近古龙风格,属于剑走偏锋,但黄易就不痛了,他开创的玄幻武侠甚至架空武侠,真的是给武侠小说开辟出了一番新天地,后期的所谓玄幻小说历史小说,很多都有黄易小说的影子,说黄易是中国现代玄幻小说开路人也不为过。

王乐还记得,黄易貌似这时候才刚刚踏入这行不久,89年,也就是去年才辞职专心写作,但主要是给博益出版社投稿写一些初步带有玄幻色彩的武侠小说,比如《乌金血剑》,自由度很低,还受到很多约束。直到1991年,也就是明年,他才成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并且真正走上了自由创作之路。

换句话说,黄易的小说风格这时候还没有真正成型,只是个探索阶段,那本让他红透华人圈子,使他跻身武侠宗师的作品《破碎虚空》也还根本没影,更不用说更后来的《大唐双龙传》跟《寻秦记》等代表作了。

王乐想,如果自己现在把他的成名作,比如《破碎虚空》剽窃出来,应该……不,是一定可以热卖的吧。

第【43】章 责任与负担(1)

 “看来你很喜欢走神呢。”发现王乐摇摇头后就一个人发呆,孙媛媛笑着开了口。

“呵呵,这个,哈哈,大概是吧。”反应过来的王乐跟着呵呵一笑。

“既然你不喜欢看武侠小说,那喜不喜欢看言情小说吧?比如三毛的?”孙媛媛又问。

“三毛?”王乐再次摇摇头,“她的东西太悲了……呃,我是说,我对言情小说也没兴趣。”

“哦,这样呀。”孙媛媛点了点头,接着她好像想到了什么,“啊,我知道了,你跟我来,我想这个你一定喜欢。”

说完孙媛媛当先朝中间一个架子走去,而王乐也只好跟在她后面,紧接着,就看到孙媛媛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递给王乐道:“你看这本《年轻的潮》如何?这可是汪国真的诗集,今年最畅销的,也是我这里最近卖的最好的小说。”

“《年轻的潮》?汪国真?”拿起这本小说,王乐先是随便翻看了看,而看着看着,一股熟悉的回忆不由得涌上心田。

《年轻的潮》这本诗集,前世的王乐并没有看过,不过这本书的作者汪国真,王乐倒是印象颇深,因为1990年的时候,正是这家伙最火的时候。

没错,就是这本《年轻的潮》!王乐记得当年,不,应该是今年,这本书的确是国内各书店最畅销的书。而因为他的书太过畅销,造成的影响也太大,所以出版界还曾经把1990年定为汪国真年。

不过据说这家伙定力差了点,出名之后立刻就有些骄傲的没边,四处演讲之余,居然还叫嚣着要当中国第一个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这让还是以含蓄谦虚等思想为主的国人对他大失所望。

或许是对他不满,或许是嫉妒他的成就,总之到了90年年底的时候,很多评论就开始批评他,说汪国真的诗歌内容肤浅,只是一种思想的快餐,还有人说他的诗歌没有实际的深刻内容,实际上是将千百年来的各种至理名言,以押韵分行的更浅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他是否为人这么骄傲,是否曾经这么叫嚣过拿诺贝尔文学奖,是真是假都不重要了;而他的作品到底是不是大杂烩的快餐,也没有继续研究讨论的必要了,因为没过多久,也就一年以后,大概到了1991年的时候吧,他这阵风也就刮过去了。而在他之后,朦胧诗的时代也渐渐远去,王朔的痞子文化却随着经济大潮的到来,带着一种特有的浮躁,冷不丁的就蹦跶了出来,再然后,随着浮躁的深入,大陆文学界估计也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了。

“所以说,文学的兴盛,都是跟大时代相关联的,跟思想潮流相挂钩,这就是所谓时势吧。不管怎么样吧,汪大大好歹也算曾经闻名天下过了,他的一生,起码也算有过出彩的地方了。”想到这里的王乐轻轻摇摇头,把这本诗集还给孙媛媛,“呵呵,不好意思,虽然这本书很流行,但我对他并没有多少兴趣,因为他的东西太空洞了。”

“空洞?”孙媛媛听到这里微微一愣,接着就点点头,“看来遇到真的懂书的人了呢……那好吧。”

说完,孙媛媛把《年轻的潮》放下,又从书架上拿过了一本书,“那么这本呢?”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看见她手头的这本书,王乐讶异出声。

“恩,就是这本。”孙媛媛笑了笑,“这是米兰·昆德拉最著名的小说,怎么说呢,乍看起来很难懂,但是,真的很有味道,如果你想看点有深刻内涵的书,不如看看这本?”

“是么。”王乐淡淡一笑,轻轻接过这本书,微微叹了口气,然后就站在原地翻看起来。

而随着书页的反动,随着书页间墨香的飘散,一段略带酸涩的飘渺回忆,似乎在一股熟悉的,名曰《雨的印记》的钢琴曲伴奏下,慢慢的从王乐的脑海中飘了出来。

怎么说呢,这本书,王乐倒真是看过,甚至说起来,这本书还跟王乐挺有缘。

王乐记得很清楚,当年他此一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也是高一的时候,而且正好是自己父母双双死去三个月之后的某一个星期六。

那一天,他正一个人在新华书店里百无聊赖找寻一些课外书,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的名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然后,不知道为什么,总之他立刻就被那个书名所吸引了。

当时他毫不犹豫的拿下了那本书,然后就站在原地翻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