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月十九,风平浪静,万里无云,这是一个好的让人发懒的日子。这里的纬度已经比较低了,温度适宜,上辈子是南方人,朱厚炜倒也适应的很,不过船上的一些水手大多都是北方人,已经出现几人水土不服,精神萎靡,胃口大降。就连朱远也有些一些不适应。就在朱厚炜和朱远商量是不是要靠岸停留一天,把出现症状的人放到岸上修养的时候,飞剪船把最新的消息传了回来。

    四月十八早上七点左右,就在海盗将要出台湾海峡的时候,从南面过来一只船队,和海盗发生战斗。先是不明船队攻击汪泉,战斗持续到了傍晚,然后后面的来岛家追了上来,本来是想在双方精疲力尽的时候来捡个便宜,没想到,不明船队分出了大部分的战斗力与来岛家进行战斗。

    三方舰队在澎湖列岛展开了混战,除了趁着黑夜逃离战场的,剩下来的海船大多都已是伤痕累累。消息中不可能出现“鲜血把海水染得通红“这样的描述,不过战斗的惨状还是也可以想象的,现在的东方海战主要还是甲板战来决胜负,哪怕是西方,甲板战也是重要的战斗方式。

    现在的情况就是汪泉的旗舰虽然逃出,但也是受了重创,速度大为下降。“追击正是时候“站在船头的朱厚炜心里想着。

第212章 摧枯拉朽() 
朱厚炜他们的运气不错,在这个吹着东南风的季节,风向在接下来的两天突然发生变化,变为了东北风。这样一来,水陆营就顺风而下,在两天多的时间就到了台湾海峡。

    朱厚炜心里有些兴奋,站在船头拿着望远镜看向了宝岛。虽然已经可以看见陆地,但是海滩周围荒无人烟,连海鸟都很少,朱厚炜也是有点失望,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嘭嘭嘭”连续三响,朱厚炜看到了从南而来,极速奔驰的飞剪船发出了三个信号弹,说是信号弹,其实是带颜色的烟花,即使在这样的大白天也能看得清楚。

    三个黄色信号弹,朱厚炜知道了,这是有敌船接近的意思,敌船的规模应该不大,若是强敌靠近,那就要用红色的信号弹了。

    过了半个小时,飞剪船已经进入了舰队,在舰队的后方伺机而动。在舰队最前面的是朱厚炜的旗舰,用望远镜已经可以看到敌人。这是三艘大型安宅船,吨位在三百吨左右,长约三十多米,宽约十五米道二十米之间,从两旁伸出许多船桨,正在奋力地划着。除了这三艘还有五六条小一些的安宅船以及三条关船一条小早这支船队可以说是伤痕累累,甚至有许多地方被活烧过,一片焦黑,船上脏兮兮的,污渍,血迹都有,很显然是经过了一场恶战。

    大型安宅船上还竖着一根旗杆,上面写着来岛二字,不过这黑边白底的旗帜已是破烂不堪。

    突然,在桅杆上的瞭望手喊道“大人,在南面还有一支船队,似乎是在追击这股海盗。”朱厚炜和朱远也看向了南方,虽然有着东瀛海盗船队的遮挡看不真切,但是远处燃起的几道黑烟证明那里附近的确有船。

    这下子,朱远和朱厚炜心里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来岛家的船现在正在逃离后面的追击,但是安宅船近战很有优势,速度却是个坑,巡航速度只有三节左右,而中式帆船的速度也不快,但怎么也比这个快一些。至于关船和小早速度虽然要快一些,但是防御力,抗浪性都很差,没有安宅船护着,独自出海的话很容易就沉了。

    现在来岛家能拉开一段距离一个是因为让几条船断后,阻挡追击者,拖延一些时间,另一个就是安宅船是排桨船,靠着水手划桨可以短暂的让速度上升一截,而且现在是逆风,划桨的优势很大。

    不过他们没有料到的是,朱远他们竟然从北而来,正好遇到,现在在这海峡之中变成了前后遇敌,十分不利。

    都是海上经验丰富的人,光从船只前进激起的浪花就能大概猜出船速,以安宅船的性能,只好在逆风的情况下拼一拼了,而且朱厚炜这边虽然都是大船,但是数量很少,一下冲过去的话损失不了多少。来岛家的旗舰发出指令后,就看见船队似乎速度再次提升,那浆液划得更欢畅了。

    朱厚炜看了一眼,来岛家的阵型很普通,无非就是小船在前,吸引这边的注意,然后纠缠住朱远他们,给大船争取时间。朱厚炜冷笑一声,露出不屑之色。

    朱远大喊“调整方向,右转舵五度,炮手准备。”丁字形的舰队立刻改变了航向,由正面对着来岛家变成了侧面。一边炮舱的炮板被放下,露出了一个个的小窗子,此时五百米开外的来岛船队看到了窗子里伸出的一门门的炮管,这东西他们认识,正是大明的铜铳,虽然样子有了一些改变。

    很快,炮手们已经装填好了弹药,就等指令下来,而他们现在就是紧紧盯着海盗船,随着炮手长的指令调整角度。作为后世来的朱厚炜明白,这个时代要求精确打击是很难的,特别是在波涛起伏的大海上,所以覆盖率,大量的炮击才能给敌人造成重创。

    朱厚炜看了一眼追击的船队,此时他们已经减缓了速度,看来是暂时不参与这场海战了,可能也抱着看热闹的心思。大明海军的实力,只要是个明白人都知道。而现在打着天津水陆营旗号的舰队会不会也是一样的呢?

    来岛家的船队进入了五百米,朱远为了一击必杀,这才放到这么近,不然七百米就可以大面积开火了。而此时,一脸严肃的朱远大喊“开炮。”

    指令迅速通过旗语以及大喊传递到了每一条船上。仅是几秒之后“嘭嘭嘭。”的一阵巨响,万炮齐鸣,让人心神剧震。大量的白雾从炮舱飘起,然后迅速上升,飘到了甲板上。耳朵里塞上棉花的朱厚炜还没有从耳鸣中恢复过来,就被白雾呛得涕泗横流,好不狼狈,还好有黄公公和洪玉陪着一起,朱厚炜也不算太显眼。狼狈三人组没有急着去看战果,然是迅速跑向了视野开阔,还没有污染的船长室。

    他们三人虽然没看,但是表情严肃的朱远却是在船长室看到了整个过程,只见上百个大铁球,以肉眼看不清的速度撞入了那片海域,有的直接撞进了大海,有的打入了船队的船楼。这时候的东瀛船只都是有着方方正正的船楼作为依托的,可以防止对方船只的弓箭,火器等远程武器,还可以躲在射击孔洞对敌人进行攻击。可惜木板完全抵挡不了飞驰着的炮弹,那些关船和小早的船楼直接被打了个对穿,炮弹经过的地方,那些人一声不吭地就告别了这个世界。

    当然这还不是最惨的,一些倒霉的人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是一秒之后就赶到一阵剧痛,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手,或是脚不见了。来岛家船楼里一片混乱,有惨叫的,有害怕地发出意义不明声音的,有大声喝骂的,还有就是在积极扑灭刚刚燃起大火的。

    第一轮炮击,命中率其实不是很高,将近百枚实心弹打中敌船的不到两成。不过这第一炮不是最关键的,后面才是最主要的。第一轮的炮击也有精确位置的意思。

    有的炮弹击中了同一条船,真正受到创伤的船只有九条,不过对方船只不多,阵型还比较密集,只有两条大安宅船和两条小安宅没有受到损伤。关船和小早基本就是中了两炮就告别海上生涯了,所以一下子就只剩一条关船还顽强地驶向朱远舰队。最倒霉的是受伤的大安宅船,他虽然只是受到一个炮弹的袭击,但是这位置有些尴尬,恰好打到了要害部位,吃水线以下,打穿了上棚,船梁和中棚,直接打了老大一个洞,海水汹涌灌入,根本来不及补救。虽然东瀛船只是以南宋海船作为原形,却没有加入水密仓,大量海水的灌入使得船只逃不开被淹没的命运。

    来岛家的船队正乱的不可开交,而一分钟不到,水陆营的炮手已经做好了装填准备。“嘭嘭嘭”又是一阵巨响,一大堆炮弹再次飞向了这支损失殆尽的船队。这一次命中率没有上升多少,差不多还是两成,但是朱远和朱厚炜都已经很满意了,因为所有的船只都被打中,原本有伤的,正在下沉的,下沉速度更快了。而刚受伤的四条船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炮弹高度飞行引起的大火,船板击碎灌入海水使得他们分身乏术,不能专心向祝愿他们靠近战斗了。两次炮击间隔很短,他们的船队甚至走了没有百米远,要想靠近那至少还需要受到三轮炮击,但是在乐观的人也不会有这种侥幸心理。

    就在朱远和朱厚炜带着轻松的微笑看着海面上的惨状时,旗舰上突然有三四个人跑到了甲板上,一边跪地磕头,一边大声喊道“投降,投降。”虽然衣着是东瀛打扮,发型武器什么的还有最简单的身高也可以看出是地道的东瀛人,但是这投降两字却是喊得非常地道,纯正的大明官话。

    船长室里的几人听到远处凄厉的叫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轻松,兴奋的笑容。水陆营正规的第一场海战,不讲道理地胜利了。

第213章 杨希恩() 
来岛家的船队已经投降了,但是海面上并没有平静,一些船只沉没而跳海逃生的水手还在海里扑腾着。朱厚炜给朱远使了个眼色,于是救援行动开始了。

    比速度与灵活性,那绝对是飞剪船的最大优势,此刻,他们的救人行动也最快捷,开到逃生的水手附近,即使语言不通,这些水手也知道要往船上爬去。没人会想用自己去喂海里的鱼。

    而受损的几艘船也在舰队过去之后,由水陆营战士的注视下,老老实实地做了俘虏。这很让朱厚炜感到惊讶,因为在他的印象中,东瀛的军队似乎特别注重武士道精神,动不动就是嘴里高喊什么什么万岁,分分钟切腹自尽,没想到现在却是投降的这么干脆。其实武士道精神是在几百年后才发扬光大,成为军人的重要品质,最重要的是他们效忠的对象是天皇。而在这个时候,基本只有武士才会注重。

    而这些水手不是武士,而是海盗,而且他们效忠的是来岛家,这份忠诚只有在顺风的时候才会达到最大。

    接受俘虏正在有条不絮地进行中,几条船也被拖入了舰队,由水陆营的士兵控制。而朱厚炜正在关注那支围观的舰队,现在还不知道他们的来历,也不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但现在看来他们应该没有什么恶意。因为刚才水陆营的舰队队形没有达到最佳,要进攻的话正是时候,而对方却没有动作。

    突然,对方的旗舰慢慢地往水陆营的舰队靠近,朱厚炜和朱远都看到他们虽然都带着武器,却没有持在手里,看来没有什么恶意。朱远看到这样的情况走到朱厚炜身边,低声问道“二少爷,现在怎么办?”朱厚炜沉吟了一会儿,放松了身子淡淡说道“让他们上来说话吧。怎么说也是打击海盗的,不管身份如何,也不要过于逼迫。”

    水陆营的舰队重新排好了阵型,因为有底气,所以炮舱的小窗子都关上了。看到这一幕,对方甲板上的人都微微松了一口气。这些人都是海上的好手,在这大明沿海从来没有怕过谁,但是今天,看到这些威力巨大的铜铳也不禁有些发怵,这种力量已经不是靠着武艺胆量能抵挡的了。

    过了二十分钟,那艘大福船已经离着朱远的旗舰不足百米,甲板上双方的表情都可以用肉眼看清。只见对方船头站着一人,个子中等,也就一米七出头,皮肤黝黑,头发有些花白,常在海上,可能外表看起来要显老一些,身上一身绿袍,左臂包着纱布,隐隐透着红色的血迹。站在船头就像一颗苍劲的松树,巍峨挺拔,表情严肃,再加上一脸的络腮胡,看着豪迈中带着几分威严。朱厚炜和朱远眼神突然一愣,心想这人肯定是军中人物或是曾经当过军人。

    那人突然抱拳一礼“某乃杨希恩,不知是哪位将军当面?”声音洪亮,即使隔了这些距离也像就在耳边喊话。朱远也站到朱厚炜前面,挡住了他的身体,同样抱拳一礼“将军不敢当,我们是天津水陆营的,我是中官朱远。还请上船答话。”说着还做了个请的姿势。

    朱远的话,对面的人也都听到了。杨希恩没等身后的众人说话,直接就答应了“恭敬不如从命。”转头喊了句“靠上去。”老大都发话了,后面的小喽罗只好听命。

    不多时,两艘船并排靠近,对方的船舷处放下一块搭板,杨希恩独自一人从船上走下。怎么说走下呢,两艘船吨位来说,水陆营的还要大些,但是建造的时候为了使船的忠心降低,消除了许多上层建筑,于是吨位差不多的两条船,大福船的船舷要比这里还要高一些。

    杨希恩单刀赴会,让朱远和朱厚炜都不禁高看两分,这人做事果断,胆气过人,令人心生好感。

    人家的诚意摆出来了,于是朱远上前迎了几步“见过杨壮士。”杨希恩回礼道“见过朱将军。”

    “不知杨壮士此来是为何事?”朱远也不罗嗦,直接发问。杨希恩神色自然地说道“不知天津的官军到福建有何贵干,若是追击海盗的话,我们李家倒也可以帮上些忙。”

    “李家?”朱厚炜和朱远都不禁小声嘀咕。江南的大姓他们都有所耳闻,但其中称得上号的却没有李家。

    看到了朱远的疑问之色,杨希恩解释道“李家如今是做海商的,平常不在岸上活动,朱将军没听过也是寻常。不过李家的前任家主将军可能听过,李道奇。”朱远和朱厚炜都恍然大悟之后又有些震惊。

    弘治五年,杭州有大股倭寇侵袭,大小船只竟有两百艘之多,民间只知道是倭寇,但是其中却有大部分都是汉人海盗。杭州可是大明数得上号的繁华之地,在这关键时刻,福建水师都督李道奇尽起水师前来支援,联合江南水师在杭州外海大战两天两夜,最终,两败俱伤,参与战斗的最高将领李道奇身中数箭,血流不止,仍大呼“杀贼。”最终不幸牺牲。不管是明鉴还是官场,对于这个人的评价都很高。

    以朱远和朱厚炜的年纪照理说是不知道这个人的,但是因为重视海军,因此从大明开朝以来所有的水上战斗都会拿出来讨论学习总结。当时敌我双方战力悬殊,最后虽然打成两败俱伤,但是总损失上来说,敌人要远远多于官军,甚至因为后继无力无法战斗只能逃跑,这才解了杭州之难,其中,李道奇功不可没。正是有了他高超的指挥才能有此乘机,要知道当时官军加起来船只不到五十艘,人数也不到敌人半数。

    看到朱远的神色,杨希恩带着骄傲的眼神微微点头。朱远有些恭敬点头“原来是正清(李道奇的字)公门下,失礼了。”杨希恩欠身回礼,没有答话。李道奇虽然有名,但是他的后代是谁,现在李家的家主朱厚炜和朱远却是无从得知了。但是杨希恩既然提出要帮助,总得给人一个回应。

    朱远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朱厚炜,看到了他微微点头,于是对着杨希恩说道“杨壮士,我们已经得知几日前你们已经和海盗大战。如今正是需要修养的时候,不如这样,附近的海面我们也不熟。不若让李家的人给我们引路,带我们继续追击余敌。还有就是如今我们船队里有不少俘虏,还有一些水土不服的士兵,还请李家帮我们安置一下,等我们回来在一并带走。当然,所有花费我们水陆营一并承担,若是住到海盗头目,功劳也会给李家,我们不会让李家受委屈。”

    杨希恩却是饶有深意地看了朱厚炜一眼,然后就被黄公公和洪玉挡住了视线。但是黄公公今天来得及化妆,也就是没有带上胡子,他的特殊身份似乎一下就被杨希恩看穿了。连带着朱厚炜也引起了杨希恩的注意。杨希恩点头说道“别的我也不能做主,但是朱将军说的我们都可以应下。不知这位小公子?”

    被发现了,朱厚炜倒也没什么畏畏缩缩的,直接来开挡着身前的两人,微笑着上前几步,平淡说道“先说好,别行礼。我是偷跑出来的。”朱远和洪玉都无奈地看向黄公公,黄公公也是老脸一红,低着头不看他们。朱远接着朱厚炜的话说道“这位是当今福王殿下。”杨希恩不大的眼睛突然睁得滚圆,虽然朱厚炜刚才有言在先,但是离得近的几人还是看到了他双腿微微弯曲,还好裤子宽大,没让远处的人发现。

    朱厚炜却是看到杨希恩的神色有些激动,于是问道“不知杨壮士以前是否在军中待过?”杨希恩平缓了心情才开口“说来惭愧,年轻时的确在五千营待过。”朱厚炜却是想到了什么“不知杨壮士可认识杨牧?”杨希恩又有些激动了“就是在下。”声音已然有了几分沙哑。朱厚炜微微叹了口气“果然如此,爹爹曾经与我和哥哥说过,京营之中,以五千营最为精锐,而五千营中杨牧杨指挥使年轻有为,治下有方,勇猛善战。可惜竟辞官归隐,自此,五千营不复往日。”杨希恩顿时嘴唇微张,不停颤抖,眼中也是流出眼泪,然后极力地压抑住激动,以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没想到陛下还记着罪臣,罪臣。。。。。”到了后面已经说不出话,朱远连忙劝道“杨将军不必如此。”朱厚炜也是安慰道“当年料想杨将军肯定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爹爹虽然可惜,但也能谅解。”

    杨希恩忽然用衣袖抹了一把脸,笑着说道“使不得,我早已不是将军了。”眼泪却止不住地夺眶而出。

第214章 李提督() 
经过商议,朱厚炜带着七条船继续往南而行,而一条船则是载着水土不服的士兵跟随李家的船队往北而去,前往杭州。准确地说是前往杭州湾的马迹岛。

    马迹岛是李家在杭州湾的私有岛屿,那里既有属于李家势力的家眷居住,也是李家海上买卖的中转站。距离大陆不到五十公里,这样既可以掩盖天津水陆营南下的事实,凭着李家现有的态度也算比较安全。物资比较充足也适合病人修养,至于医生,则有随船的几个军医担任。

    杨希恩带着两人就在朱远的旗舰上,一边指引海路,一边介绍周围的海域情况。

    朱厚炜倒是对于前几天的海战比较感兴趣,为此特意问了杨希恩。杨希恩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骄傲与些许伤感娓娓道来“我们李家以海为生,一直走的是杭州,泉州,广州的航线。这一次正好从广州回杭州,在澎湖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