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晴雯微微低头,然后说道“如今我们虽然大多数已是想安心度日,但是也有人不满于此。自从罗教大失元气之后,一些人就脱离我们,自己出来活动于百姓之间。虽然如今看不出什么动向,但是长此以往,也难免会牵连我们。”

    朱厚炜听了话头,也严肃起来,紧紧地盯着王晴雯,不过依然是清冷的眼神,要说什么变化,就是眼中和脸上多了些担忧。朱厚炜还是小心说道“不知王姑娘认为我该如何?”王晴雯有些惭愧说道“朱公子言重了,小女子是想,把这些人的名单交给朱公子。至于朱公子如何做,小女子可没法说。不过无论朱公子如何做,我们都不会有怨言。”

    朱厚炜点点头,不再开口。心里想着,王晴雯是不是把这些人提出来一个是表达诚意,迷惑自己,另一个就是排除异己什么的。毕竟那里有人哪里就有争斗。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也不能做那把刀,借刀杀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还是回去和朱厚照与弘治说吧,这件事他就不操心了。

    又说了一会闲话,朱厚炜这才告辞离去。等朱厚炜走了之后,王晴雯问向身边的丫鬟“小颜,你认为如何?”小颜有些失望地说道“不过是个好色之徒,胸无城府,没什么特殊的。”王晴雯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竹林,伸出手去,拔下一片柳叶,嘴里说道“不见得如此,只是多看你一会儿,倒也是正常。眼中露出的贪婪不见得就是真的。十五岁的年纪,却没有什么有关女人的传闻。而且天下商会应该是他弄出来的,还有皇庄,朝阳院等等。所图甚大,但是我也看不出他到底想做什么。”

    小颜听了也正色说道“无论他要做什么,到了十八就要奉命之国,再有什么想法也施展不得。”王晴雯转身笑道“不见得,我倒是很期待他去了封地之后又有什么惊人之举。”

    马车中,朱厚炜黄公公还有洪玉都在,朱厚炜问道“站在外面那么久看出什么来了?”洪玉依然面无表情“那对兄弟是好手。”

    朱厚炜来了兴趣,洪玉见过这么侍卫,有王府侍卫也有皇宫侍卫,能让他夸奖的这还是第一个,或是第一对“比你如何?”

    “一个能胜,两个我死。”朱厚炜点点头,心里有了底。不过作为后世的人,想法还是管你武功再高,我一枪就能撂倒。

    回到悠然居,晚饭过后,父子三人书房叙话。朱厚炜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弘治沉吟了几秒问道“你自己怎么看?”朱厚炜想了想“能用之,但不能听之任之。”弘治点点头,眼中露出复杂的情绪,嘴里喃喃道“白莲教。”

    突然转头对着朱厚炜和朱厚照说道“这件事交给你们兄弟了。山东不能再乱了。”朱厚照点头应允,朱厚炜睁着眼睛,然后惊讶地说道“爹爹,这个孩儿就不参与了吧。派出锦衣卫监视就行了,还要我过问做什么。”弘治和朱厚照对视一笑,然后看向朱厚炜,朱厚照拍了拍弟弟的胳膊“我这不是经常要上朝吗,事情很多的,你这么闲,当然要你来帮忙了。”

    朱厚炜白了他一眼,然后对着弘治拱手一礼“孩儿遵命。”随着朱厚炜的年岁渐长,他开始小心起来,像是锦衣卫这样敏感的部门那是能离多远离多远的。他这样的表现,弘治和朱厚照都知道是为什么。虽然没有说破,但是弘治和朱厚照还是以行动给朱厚炜最大的信任。朱厚照参与的政事越来越多了。

    ;

第198章 年终总结() 
腊月二十九,小年夜。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京城街道上的人比以往少了一些,看起来似乎冷清了,但是在百姓家里则是一番热闹景象。

    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祖,准备好各色祭品向祖宗祷告。还有就是点天香,也就是别岁,焚香于户外,从今天开始到大年初一为止,一共要三天。一年的辛苦奔波到了年底也要好好放松一下,家族里的人聚集一起谈天说地,讲讲一年中的苦辣酸甜。

    在京城,今年很多人的谈论中都涉及到了朱厚炜。关于他创作的那首歌曲目前也只是在仕林,青楼之间流传,这个时代,貌似高尚的仕林和貌似低下的青楼宗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不过,福王被刺杀,王府都被烧了,这样的大事可是弘治朝难得一见的大事。虽然凶手柳家已经伏法,但是关于凶手的动机,百姓们也是众说纷纭,各有见解。

    被作为谈资的朱厚炜正在天下商会的大厅里烤着火,这里的楼层是朱厚炜手下的装潢队建造的大别墅,大厅里的壁炉烧的正旺,驱散了严寒,朱厚炜则是望着火堆发呆,不知在想什么。

    突然,肩膀被人敲了一下,朱厚炜吓了一跳,整个人差点蹦了起来,回头一看,是笑容满面的朱厚照。

    朱厚照上下打量着弟弟“想什么呢?一惊一乍的。”朱厚炜有些尴尬“没什么啊,怎么了?”朱厚照说了句“过来吧,要开会了。”然后转身向会议厅走去。

    这座楼就叫天下商会,建筑面积也很大,里面最多的就是会议室,其他只有一个书房和卧室,这里是白孝德办公的地方。还有一个绝密的资料室,这里摆放着关于天下商会大大小小的资料,能进入观看的除了白孝德就只有朱厚照兄弟了,弘治是基本不会来的。

    朱厚炜跟着哥哥进了大会议室,发现里面的人已经坐的差不多了。房间中央是一张椭圆的大长桌,桌子边坐了大约二十多人,大部分朱厚炜都认识,但是也有几张新面孔。

    看到朱厚照两人进来,里面的人都是躬身一礼,在天下商会,见面不需要行跪礼,经过了一年的磨合,下面的人也已经熟悉了。

    很快,大家便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块木板雕刻着自己的名字,这也是为了不熟悉彼此而产生尴尬,天下商会不同的产业之间也不是经常走动。

    白孝德作为天下商会的主要管理者,以及会议主持,坐在了坐北朝南的位置,在他的左手边就是朱厚照兄弟两个。

    白孝德站起身来,直接说道“天下商会年终总结现在开始。首先,我先来说说今年一年天下商会的主要情况。总利润为一千一百二十万五千三百两,总支出为八百四十万两(皇族俸禄二百三十万不算)。商会经营项目独营的有水晶斋,军工厂,棉服厂,宜家居,水泥厂。合作经营的天津水产,明远车马行,顺通邮政。最后是特殊项目朝阳院,便民医院和筑路。除了顺通邮政,其他项目都已经是盈利。好了,这就是总体情况,下面请每个负责人说说明年计划。先是水晶斋。”

    水晶斋的负责人是王娟,不仅南边的生意交给她来打理,水晶斋总的负责人也是她。这几年下来,王娟已经成为了出色的商人,在江南地区,她也有了不小的名声。

    明朝中期,程朱理学大行其道,而心学等其他学派还没有形成影响,女子的地位被狠狠地压缩,生活十分悲惨。但是王娟作为水晶斋的负责人,以一个女子的身份,做这么大的生意,即使只是个掌柜,也让很多女性羡慕不已,甚至成为她们心中的偶像。

    今天的王娟身穿一袭淡黄色的襦裙,头上仅仅插了一支普通簪花,脸上不施粉黛,看上去典雅大方。二十岁的年纪正是女子最好的时候,既有青春靓丽的美貌,也有成熟女子的风韵,气质。朱厚炜与她一年未见,现在看了也是眼光多停留了半刻,心中着实感叹王娟的变化。

    王娟站起身子的时候无意中与朱厚炜对视了一眼,然后露出微笑,点头致意。朱厚炜则是感到有些尴尬,点点头,看向了别处。

    王娟的语速不急不缓,声音清脆明亮,让人感到她的干练“水晶斋如今主要出售玻璃制品以及香皂,肥皂。香皂,肥皂如今接近饱和,若想增加销量就要开辟新的市场。我这里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往广州开设分店,这样一来,大明沿海就基本可以覆盖。另一个策略就是往内陆开设分店,随着道路修葺完善,分店就可以开设在其他省份的繁华城市。至于玻璃,因为限卖,所以供不应求,不需要考虑销售不佳。”

    众人听了都是点头,脸上带着欣喜。如今的水晶斋是天下商会最大的经济来源,水晶斋生意火爆,则天下商会才能好好发展。

    白孝德扫视众人一圈,才问道“水晶斋明年的发展计划已经给出,下面大家都说说看法。”

    有支持去广州沿海的,也有支持发展内陆的。都说的差不多了,白孝德让朱厚炜做总结发言。朱厚炜站了起来说道“去广州的话,主要就是一个海运。船只运输宗室要比陆路运输好,不管是运输量还是方便程度。但是现在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海路安全。大明北面的海路基本已经肃清,不过北面的岛屿比较少,航路也比较简单。过了长江再往南,岛屿众多,航路复杂,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海盗。这些海盗不仅有大明的,也有倭寇,成分复杂,多如牛毛。而天下商会的船队实力还力有不逮,所以还是等等吧。再来说说内陆,许多省份,特别是中原地带,大家富户很多,市场也很有潜力。随着筑路队很快就可以进入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像太原,西安,洛阳都是不错的地点,进驻之后也不怕市场太小。还有就是江北的扬州,还有山东的城市,沿着运河的城市不仅人口众多,也是富庶之地。而且水陆营将会随着筑路开始清剿沿路的土匪山贼,再加上明年天下商会也要开设镖局,有了镖局的护送,安全也就有了保障。差不多就是这些了。”

    朱厚炜说完,白孝德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刚才他是提议去沿海的。掌管天下商会,对于海运的便利他可是知之甚详,不过听完朱厚炜的论述,心中的天平也开始偏移。最后做决定的时候到了,朱厚照带着笑容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先往内陆开店。过两年再往广州去。”

    这些产业有的发展方向需要指引,但是有的就不需要了。像是水泥厂,只需要大大增加产量以及研究质量更好的水泥就行了。而天津渔业捕捞的渔获还远远没有到达临界点,天津京城的市场也还没有到达饱和,更不用说周围的府县由于京城对于海鲜的喜爱也开始有了需求。所以只需要增加各种型号的渔船增大捕捞量就行。这年头许多市场都属于供小于求的状态,再加上商会的渔业基本可以说是垄断,这生意真是太好做了。明年在登州也将开设渔业公司,这一次商会也是分出了五成的份子给了上次没有分到额勋贵,有了天津渔业的例子,勋贵们很爽快地拿出了积蓄。

    宜家居所要做的就是紧跟水晶斋的步伐,开设分店。明年首先要在南京先开一家,江南对于沙发,席梦思等物也是渴望已久,这东西即使客厅里面不放,自己的卧室也是可以放的,这样就不会被外人瞧见。

    邮局主要就是铺设网点,形成规模,没什么好说的。朱厚照兄弟最感兴趣的就是造船厂。造船厂负责人杨一行汇报了一下情况“天下商会所属船队分为渔船,商船。战船则是归属于水陆营。其中渔船按照大小分为百吨以下的七十五条,百吨至三百吨的有十七条,三百吨到五百吨的有三条。明年主要造三百吨以上的渔船,五月一条七百吨的渔船将要下水。商船则是百吨一下十一条,百吨至三百吨的二十一条,三百至五百的八条,五百至八百的两条,明年将要下水千吨商船四条。”

    朱厚照连忙问了一个问题“战船呢,有多少了,有多大的?”杨一行笑着回答“战船已经在使用的五百吨以下八条,八百吨以下三条。不过明年下水的要多一些。八百吨级的就有十二条,而且目前正在研究制造一千吨级的和一千两佰吨级的各一条,预计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下水使用。”

    朱厚照听了有些郁闷,朱厚炜在一旁小声说道“现在山东造船厂快可以使用了,到了后年那船还不是和下饺子一样要多少有多少,就怕没那么多人能开。”朱厚照这才高兴起来。

    ;

第199章 过年() 
readx;卢建德站了起来,朗声说道“筑路队如今已有筑路工人十七万,连带家属将近五十万,每月工钱支出为四十万两。筑路的所用的水泥,以及架设桥梁,炸石开路每月也要三十万两。年底建造路段所有的地皮都已打点好总共支出九十三万两。明年是否还要继续招人?”

    卢建德今年二十三岁,本来还算是个白净的书生模样,仅是过了半年,整个人黑了很多,比以前也更瘦了一些。现在眼中还带着血丝,朱厚炜就坐在他对面,所以看得很清楚。

    筑路不同于天下商会的其他项目,做得好与不好都是商会自己的事情,夸张点说,整个大明上下都在盯着这一块。而卢建德作为筑路队的负责人,压力可想而知。再加上他的年纪很轻,受到的审视,嘲讽也就更大。虽然为了看起来成熟,脸上还留起了小胡子,不过也没有多大改观。现在筑路队才刚刚把路修出京畿之地,道路的好坏还没有得到验证。

    朱厚炜想了一会儿说道“目前人员差不多了,按照计划修建就行了。”其他人也是这么个想法,要是再招收人手,不管是钱财上,还是物资上压力都会越来越大。

    道路经过府县还好,但是在野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段施工时,粮食都要从其他地方送来。光是在路上消耗的物资就不是个小数目。即使小县城也很难从附近得到补充,一个小县城才几万人,筑路队这么多人要是粮食全从这里买,肯定会给当地百姓带来不便。

    在朱厚照决定之后,朝阳院负责人白时中发言了“根据计划,明年在天津以及京城附近将要开设五家朝阳院分院,学生倒不是问题,可是可以授课的先生就有些不足了。从原来朝阳院里可以调出五百人上下,这次扩招还是有些困难。”

    白时中的话,众人也能理解。虽然正在教书的人不少,但是其中大多数自己也还是个学生,不仅要教学弟学妹还要完成自己的课业,会有些影响。王娟突然出声道“既然如此不如先开一家,等到下半年新学期开始再抽调人手开另外的四家。相信有了半年的时间,应该可以缓过来了。”

    朱厚炜他们听了也只能点头,教育还真不是能大跨步前进的。虽然民间的读书人很多,但是朝阳院里读书识字要先学拼音,而那些读书人可不会这些。而且圣人文章朝阳院里也是教授的,不过不是最主要的,像是音乐,绘画,算数等等学科可不是这些读书人能教得了的。

    人员问题已经解决,白时中又说话了“如今朝阳院,学生不用花费银钱,每月朝阳院支出十万余两都是商会拨给。明年人数还将增多,以后进来的学生还要收钱吗?若是不收,恐怕负担也会越来越重,现在就要未雨绸缪啊。”

    众人不禁看向了朱厚炜,很多东西都是他弄出来的,朝阳院不收钱,学生其他都还算普通,但是这一日三餐都能管饱,每天还能见到荤腥,这是地主家孩子的伙食。一年两季还发校服,简直可以说是把他们供起来了。虽然对于朱厚炜的决定大家是执行了,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有些不明白。

    读书认字本就是了不得的事儿,别的不说,逢年过节的先生那里也要送束脩之礼吧。结果连这个也没有,严格说起来,就算是月月发粮食的国子监待遇也没这么好。

    朱厚炜看着大家都十分疑问地看着自己,于是站了起来,扫视众人一眼,眼中带着严肃,大家都正襟危坐,洗耳聆听。

    “人都是会老的,谁都不例外。那么,今后的大明要靠谁,就是这些读过书,明事理的年轻人。朝阳院不同于其他书院,里面不教八股文。说起来如此就无法科考,然后做官。但是这些人一旦成长起来,会进入到大明的各个领域,从而带动大明的全面发展。将来他们将会成为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自汉以来,为官就要学圣人文章,到今天已经一千多年,主体依然没有变过。那么各位想一想,大明如今与古代比起来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或是说我们发展了什么。要我说,就是各行各业的技术。古时候马车只有两个轮子,不仅装的东西少,马也累。而如今,阿彻可以有四个轮子,装的东西多了,坐的也舒服。他们成长起来之后,这样的进步也会越来越多,我大明也会更加强盛。所以,现在的投入是值得的。而且,天上商会要发展,人才也是必不可少。光是熟读圣人文章的益处不大,可这些学生却可以成为我们的根,让我们吸取更多营养,站的更稳。当然人数越来越多,负担也就更重。所以今后只有天下商会的子弟或是皇庄的子弟才能免除一切进入书院。若是普通百姓进来,食宿费还是要交的,多少咱们到是再说。”

    众人听了都是点头,因为很多项目算是比较新颖的,各个负责人也喜欢从朝阳院里挑选人才。因为他们大多数就是朱厚炜兄弟培养起来的,和朝阳院的人更合得来。

    不过,听了他的话,有人想的更深。那就是白孝德与白时中。等到大明各行各业都有朝阳院的影子,虽然影响不了大明的政策,但是要看看培养他们的是谁——皇家。有了这个领路人,这些学生就有机会摸到大明的最高舞台。两人都是了解现在的读书人,一旦他们上台,封闭的,有局限性的旧派能抗衡吗?现在的朝廷官员算得上是能吏的有多少,他们的优势是传承下来的或是自己悟到的政治智慧。也许朝阳院里毕业的一开始会吃亏,但是有皇家这个黑哨存在,应该是可以撑过最困难的时期。

    看着两人带着惊讶的目光,朱厚炜仅是笑了笑,不过转头看到了王娟若有所思的眼光,朱厚炜立刻就转过了头。

    最后就是李言闻发言了“便民医院也不卖药材,就是诊断开方。不过人手太少,还需要好好补充。特别是女医,如今来请出诊的或上门来的女病人越来越多,医术足够的女医有些不够。而且现在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平常百姓,产妇生子都会来找我们的女医,往往几家医院除了一个坐堂女医,其他的全部出门就诊了,还希望早早调派人手来。”

    朱厚炜笑着说道“今后要是缺人手可以直接向朝阳院要人啊,如今那里可是人才聚集。前些日子孙义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