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索三角帆,有利于扩大撑帆的容量;空心船首使船在浪中便于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稳定性。后体逐渐变廋的有倾度的水线十分协调地过渡到狭窄的圆尾,与优美的船首型式和谐地混成一体。这类飞剪船更明显的是帆面积很大,一般使用3-4桅全装备帆装,往往用高桅,其高度达船长之3/4,在顶桅帆上还挂有月亮帆和支索帆,有时在船之两侧还有外伸帆桁,称翼帆杠,可挂翼帆,更加大了帆的横向外伸面积。

第116章 惊人的船速() 
朱厚炜对着黎老点点头,黎老喊了声“开闸放水。”船坞闸门被打开,海水迅速地灌入船坞。不一会儿,船只开始有些飘在海水里了。黎老再次喊了声“解绳。”众人开始解开船上的缆绳。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只见船在海水中小幅度地摇晃了几下,然后就稳住了。然后慢慢驶出船坞,真正进入了大海。

    船走的很平稳,众人的脸上都露出喜悦之情,船成功了。大约驶出100米,船只就抛下船锚停靠住了。这下子朱厚照和小丫头都等不及了,叫来一艘苍山船,准备登上新式帆船。张皇后没办法,只好一起上船。

    黎老三人也上了苍山船,在开过去的途中开始介绍新船的详细数据“新船长18米2,最宽处为3米3,主次两根桅杆分别为13米和11米,排水量120吨,可以载货80吨左右,空船吃水1米2,满载吃水1米6,这些数据是建造数据,具体的还要实际测量。船员18名,操帆手占人数将近一半。支索帆可升可降,船只具体的船速还要慢慢测量。”如今船厂造船不再是蒙头根据工匠的经验造,而是要画出图纸,然后精确制造。光是这艘船的图纸,就有2箱子,为了保护好图纸,中军府一份,船厂最安全的地下密室一份。

    不一会儿就到了船上,船只比较矮小,离水面大约2米多就是船舷,从苍山船很容易就到了新船。上了新船,小丫头和朱厚照等人开始了参观之旅,船不大一会儿就在黎老的解说下看完了。船只只有上下两层,上下也非常方便。

    在朱厚炜的一声令下,船长大声喊道“起锚,张帆。”船只动了起来,开始不觉得什么,但是很快,船只的速度就开始加快,甚至快到让这些大明人都不敢相信。船尖迅速地破开一层一层的海浪,激起的浪花甚至飘到了船首。作为这艘船的制造者黎老等人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造出的船竟然可以开的这么快。几人对于船只的航速可是特别清楚的,现在的船速可以说比大明任何一种船只都要快,然而现在的船速还不是最快的。

    小丫头和朱厚照都很兴奋,这种乘风破浪的快感的确让人着迷。船只的航行也引起了周围渔船,训练船的注意。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艘贴着海面飞行的船,久久不能回神。船上的船员不用说,完全可以适应,女眷也没有什么反应,倒是朱厚炜有点微微不适。最惨的就是朱厚照,刚开始很开心,没想到现在才开船不到20分钟,他已经趴在船舷吐得昏天暗地了。白玉莲一边拍他的背,一手抓住她,不然就有可能掉到海里去了。

    朱厚照这个样子,船只赶紧停下,先回码头,把他们送上岸去。朱厚炜则是在一旁幸灾乐祸,他上次来初次登船也是晕船,不过慢慢克服了,现在看见朱厚照这么惨,心里有种变态的快感。

    到了岸上,黎老等人也下来了,站到朱厚炜身旁,拱手一礼“王爷,如今这船也是成功了,不如王爷来赐名吧。”朱厚炜想了想。然后说道“以后这种船就叫飞剪船,至于这艘船的名字就叫龙江号,你们自己把船名写在船身上吧。”黎老几人激动异常,龙江不仅仅是一个船厂名字,里面还有这些船匠几代人的感情,荣耀。本来龙江已经快要在历史中消失,以前的黎老几人也知道这个结局,只是心中还保留那么一丝希望,带着1000来人苦苦支撑。天随人愿,龙江的名字再次出现在这大海之上,出现在大明。

    朱厚炜看他们几乎就要老泪纵横的样子,心中有些同情“几位不必如此,今后天津的船厂就叫做新龙江船厂。以后不仅要造渔船,商船,还要造战船,大量的造,狠狠地造。龙江这个名字总有一天会随着大明传遍世间每一个角落。几位还要保重身体,培养人才,我希望今后还有更多向你们三位这样技术高超的船匠来造船。任重道远,几位心里要有个准备啊。”

    黎老三位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含笑点头,连连称是。众人上岸后,龙江号还要出发航行去登州,完成这次的短途航行。黎老三人也是告辞,新龙江船厂还有很多活要做的。

    朱厚照终于脸色慢慢恢复平常,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晕船这么厉害,连家里的女人都不如,心里一阵郁闷,看到弟弟那猥琐的笑容就更郁闷了。

    接下来就是等待龙江号从登州回来。等待的日子大家也不闲着,要么出海钓鱼,要么视察南面的水泥厂。现在的水泥厂是新开的,布局合理,产量巨大。光是立窑就有20个,经过这几年的研究,立窑的故障率大大下降,由于造的更大,一次出产的水泥也更多。即使要修两条贯通大明的水泥路,水泥厂也能满足材料的需求。还有一点,经过朱厚炜的指点,水泥厂的污水和其他垃圾都是经过处理之后再排向大海。水泥厂规模扩大,需要的工人也要很多,于是从天津本地还有山东北部招来不少工人做体力劳动。一个月2两的月钱还有供应三餐,让百姓都趋之若鹜。如今天津那些卫所再想招人种田,给的好处不多,百姓都不愿意理他的。

    山东来的人不多还好说,天津左右两卫主要就是靠屯田过活。佃户,军户都不种田了,纷纷跑去天下商会的水泥厂做工,天津卫的百户,千户等官员纷纷向天津卫的指挥使宋任远诉苦。宋任远简单一句“皇家的产业,你们想让我怎么办?”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是偏袒水泥厂的。由于军户的户籍在各个卫所,使用强制手段可以让那些军户回来继续种田。这官司打到朝廷,也是卫所在理。不过这些低级官员都知道水泥厂是皇室产业,所以要找个重量级人物出来牵头,第一人选就是宋任远。没想到宋任远简单一句话,说的自己也是受害人,而且还是被人凄冷不敢上告的可怜人物。得了,老大都忍了,自己还充什么大头蒜。

    这年头的钓竿质量不怎么样,基本都是竹竿制成的,虽然是纯天然的听着很环保,可是它不吃力啊。好几次都是吊住大鱼结果线断了,要不就是鱼竿断了,弄得朱厚照一生气,不钓了。

    朱厚炜依然没有放弃,反正就是个玩,钓得到最好,没有也无所谓。结果两天下来钓了10斤以上三十斤以下的海鱼不下50条。倒不是他的钓鱼技术有多高,而是这渤海里的鱼那真叫一个多啊。除了少数渔民是没有人来钓的,普通军户一天下来累得都不想动了,哪有心思来弄鱼吃,而且这东西没盐可保存不了几天。

    第三天中午,朱厚炜的钓鱼行动停止了。因为龙江号不可思议地回来了。天津码头距离登州港口大约500多公里,飞剪船仅用了72小时就完成一个来回,也就是1100公里,平均每小时就要行驶15公里。要知道船只虽然可以夜航但是船速不可能保持最大航速,只能慢行。所以基本白天一小时起码要保持在20公里一小时,换成节来计算,就是11节出头。

    这个数据除了朱厚炜有了心理准备,其他人都是震惊不已,对于龙江号的船速,大家算是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朱厚照这几天抽空学习了不少船知识,看到龙江号后大声疾呼“多造龙江号,要让飞剪船铺满整个渤海湾。”志向很远大,朱厚炜还是要上前泼冷水“龙江号太小,既不能装载大炮,运送物资容量也不够大,这船只是积累经验,以后要造更大的飞剪船才能满足需求。”朱厚照这才冷静下来。

第117章 李言闻要走() 
既然龙江号已经成功返回,那么朱厚炜一行人也就不用呆在这里了,第二天,就乘坐马车回京了。这几天在海边度假,众人都喜欢上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了。特别是乘船在海上航行,见识到了陆地没有的美景,第一次来海边的几人都喜欢上了这样平静的大海。

    回到了京城,生活一如从前,大家该干嘛干嘛。京城这两天越来越热闹,因为今年七月,将要举行科考。全国各地的举人纷纷赶来京城,参加他们人生中的重大考试。

    来考进士的学子有家境贫寒的,也有家财万贯的,这些人到了京城使得京城青楼家家火爆,大小客栈也是全都爆满。这些学子到了京城,要么在客栈继续温书,有家世渊源的就拿着名帖到主考官李梦阳家中拜访,要么就是到青楼中放浪形骸。

    京城的gdp一下上升好几个百分点,主考官和副考官则是除了上朝就要接待老友或是有关系的赶考子弟,忙得不亦乐乎。

    朱厚照兄弟也就是看个热闹,他们两个反正是不用考试的。朱厚炜现在最喜欢的事就是去街上逛逛,看到街上行色匆匆的高考学子,心中有着极大的变态的快感,心中暗暗说道“咱就是最大的关系户,不用高考,还能有一个好工作,睡觉都要笑醒了。”

    最近几年大明基本是风调雨顺,今年皇庄的农田朱厚炜也去看了,庄稼长势良好,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天没有朝会,朱厚照兄弟还有白玉莲和小丫头一起来到李镇,顺带拜访一下白孝德。到了白家,还没进门就听到了老李中气十足的笑声。

    进了大门就看到了大堂,发现今天白孝德已经有客人在了,还是熟人,就是李神医,李言闻。

    李言闻如今已经在李镇定居,他把老家的几亩薄田托付给亲戚保管,带着老娘和老婆孩子到了李镇。前一段时间他一直致力于朱厚炜交给他的课题研究。现在看他笑容爽朗,一身轻松,看来应该有好消息了。

    几人进入院子产生的动静已经引起了大堂四人的注意,看清来人之后,都是很高兴。很快,众人到了大堂纷纷见礼。待众人坐下,朱厚照问道“刚刚几位谈什么呢?”老李先开口了“子郁在说他南下时候的见闻,说是经过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时,集市上有一个杂耍卖艺的人在表演油锅捞钱。那油烧滚之后,热气腾腾,那卖艺人一下子就从油锅里捞出了底部的一枚铜钱,周围众人都是感叹不已。那人准备要赏钱,却没想到一个5;6岁的小童走到油锅旁边,往里面放了一块足有5两的银子,让那人现在去取,取出来这钱就算是他的了。那卖艺人脸色尴尬,然后把油锅里的油倒了,拿着铁锅就跑了。一个30多岁的男人却被一个小娃娃给戏耍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如今李言闻就定居在李镇,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新兴的镇子,李言闻就让老李把他当做侄子,叫他的名字就好了,“李神医,李神医”地叫,感觉产生了距离。镇子里的人也听话,不叫李神医改叫李院长了。

    众人听了都不由露出微笑,朱厚炜眼带笑意问向李言闻“5;6岁就这么爱捣蛋,看来也是个聪慧的。在当地应该也很有名吧。”李言闻笑着说道“王爷,你是没见过那孩子。长得粉雕玉琢的惹人喜爱,讲起话来像个小大人,口气还大得很。我上前问他姓名,他和我说‘这华亭县谁不知道我徐阶大名的,那个卖艺的要想拿我们华亭人的赏钱,总得来个什么绝活吧。就他那一手,还敢出来丢人现眼,没砸了他的摊子已经是小爷我开恩了’。后来我问了几个华亭人才知道,这孩子不是说大话,他的名气还真挺大的。好像他父亲是个官员,才这么点大就已经读书写字了。不过经常调皮捣蛋,有一次和府里的兄弟玩耍,结果把家里的粮仓给烧了,还好或是没有太大,只是损失了徐府的粮食。”

    听到徐阶这个名字,朱厚炜眼神一亮。记得嘉靖时期也有个内阁阁老叫徐阶,大明史书对他称颂有加,因为他是扳倒奸臣严嵩的最大功臣。不过还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徐阶。

    话题过了,大家就聊点别的。老李如今在家养老,也不用做什么活,如今和小儿子一起生活。小儿子李铁柱现在主管军工厂,一个月就要100两左右的月钱和奖金,家里吃穿不愁,就是小儿子基本吃住都在军工厂,现在很少回李镇。老李虽然有些不舍,但是也能接受。

    白孝德如今虽然是皇亲了,但是作为天下商会的负责人也是忙得很。女儿做了太子妃,白家基本就他一人在家,最多小丁莉从学校回来住住。有了繁忙的工作,倒也不寂寞。

    接着就是讲到了李言闻,他如今在朱厚炜建立的医院做了院长,每月都要50两的月钱,研究用的草药,钱财都由医院买单,过得挺舒心的。如今大儿子已经快要2岁了,名字叫李果珍,有点喜感的名字。儿子老婆热炕头,工作也是自己喜欢的,闲暇时间还写书著作,生活乐无边。

    他们几个男人讲话,小丫头和白玉莲就拉着小师妹丁莉去李镇的果园逛逛,摘些果子尝尝。

    李言闻突然正色说道“我听来李镇的商人说,陕西榆林一带出现了天花,我准备过去看看。”白孝德,老李和朱厚照都是感到震惊,只有朱厚炜惊喜中打着担心地问道“牛痘做出来了?”其他几人一头雾水,李言闻却是把衣袖撩起,在他的左臂出有一个小疙瘩,看上去还有些狰狞。

    朱厚炜心中也感到震撼了,他没想到李言闻竟然拿自己做实验,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起身朝着李言闻就是一鞠躬。李言闻急忙避让,嘴里连声说道“使不得,使不得。”

    朱厚照有些急了,说道“到底怎么回事啊?你们两人玩什么呢?”朱厚炜缓缓说道“李先生前几年南下的时候经过一个正在闹天花的村子发现,给牛挤奶的百姓都没有得病。回到京城之后就开始研究为什么,然后研究出了牛痘,理论上把牛痘放入人体,那么人就不会感染天花了。刚刚李先生手臂上的那个伤疤就是种牛痘时留下的。这东西才刚研究出来,到底有没有用还不知道。”

    话一说完,其他几人看向李言闻都是肃然起敬,李言闻摇了摇手说道“也不是我一个人想到的,王爷在中间也给了我不少帮助。这次去榆林就是要实验一下这牛痘的作用,今天来和李老,白先生说一下,万一我不能回来,今后妻儿老小还要仰仗两位多多照顾。”

    白孝德和李得利还没开口就被朱厚照打断了“我以太子的名义保证你一家的荣华富贵。”李言闻鞠了一躬,洒脱道“不用荣华富贵,只需能衣食无忧既可。”

    李老则是担忧说道“这天花可是要人命的,子郁你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可要多为他们想想啊。”李言闻微笑地看着老李“我意已决,若是有个万一,大明不过少了个铃医,成功的话,那就造福亿万百姓,我非去不可。”

    朱厚炜点点头“这样吧,此去榆林,路途遥远,我让人送你去。”李言闻回道“把我送到附近即可,不要随我一起进去。”大堂一时沉默下来,谁都没有开口。不一会儿,去果园的三女回来了,才打破了大堂的沉静。

第118章 出大事了() 
第二天,李言闻就和医院三个志愿者,也就是在医院实习的朱府女学生一起出发了。她们昨天种了牛痘,估计可能会有3到5天的低烧,但是影响不大,到了榆林附近基本也能好了。负责护送的是50个水陆营的战士,对于其他部队,朱厚照兄弟都不放心。为了防止意外,朱厚照兄弟在和弘治讲过之后,弘治立马给了一道诏书,方便李言闻行事。弘治听完李言闻的事迹之后,叹了一声,说道“若是成功,朕欠他一鞠躬。”

    古代人口上不去,不能达到后世13亿的规模,一个是生产力不高,没那么多粮食,物资来养这些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疾病。不像后世,这时代一个小小的感冒都有可能死人,更不用说令人无计可施,能不能撑过只能靠运气的天花。

    这种病一旦出现,那人口就是一村一村地死,令人头皮发麻。李言闻要是成功了,足以名留青史。

    李言闻走了,此去榆林没有3个月回不来,他们只能在京城等着派到榆林周围锦衣卫的消息。

    天下商会最近开始频繁出现在世人面前,香皂肥皂已进入市场立马打开销路,销售量节节攀升。首先这种香皂皇后,公主,太子妃也在用,那就错不了。这年头,皇室才是站在时尚最前沿的人。朝廷的命妇也会时不时和皇室的女人有所接触,皇后也很大方,赐予他们一人几块香皂,还有如何使用。

    回家之后,这些命妇用完,效果杠杠的,不用花瓣,洗完之后身上也有一股香味,比花瓣更实用,比熏香也更好。香皂的香味也不是一种,根据个人爱好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香味。有了这种秘密武器,这些似乎已经人老珠黄的妇女再次散发了活力,家里的老爷也不去找那些小狐狸精了,夫妻两人似乎又回到了刚成婚是的岁月。

    那些小妾有些坐不住了,妾的地位低下,要想过得好,那就要得宠,要利用青春活力,容貌美色把老爷勾到自己屋里。这些正妻本来就手握后院大权,要是老爷再独宠一人,凄惨的将来就可以预期了。因此香皂一上市,小妾也纷纷咬牙买下。青楼可是说是消息灵通之地,这些出来花天酒地的达官贵人再也放浪形骸的时候泄露了香皂这一秘密武器。所以青楼的女子也纷纷解囊,购买自己喜欢的香皂。

    朱厚炜是个黑心商人,经过他的决定,香皂和后世大小基本相同,当然形状都是不同的,这也没什么难度,只需要模具就行了。一块香皂竟然要卖5两白银,这可不是普通人家享受的起的。不过对于大明的上层社会,钱不是问题。只有价格贵了才能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

    芳草阁专门出售香皂,四月中旬开业,每天的香皂都全部售出。而一天基本都要销售2千块,有时根据客户的要求还要继续补仓。到了5月底,芳草阁已经有了50万两的销售额,其中纯利润大约是40万两。这还只是京城的芳草阁,南京的分店生意更为火爆,那里有钱人多,更不怕挥霍引起别人的注意。还有就是秦淮河是大明最大的高级会所,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客户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