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炜严格说起来不算水陆营的人,因为名册里没有,也没担任什么职位,所以朱厚照站在第一排,后面家属站成几排,没人手里拿着三柱香,然后点燃。

    董青海在旁大声喊道“燃香敬礼,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礼毕,上香。”在董青海的口令声中,朱厚照和家属都鞠躬三次,然后等到董青海说道上香,朱厚照才上前,把手里燃烧的香插到香炉中。后面的家属也依次上前插香,大堂香烟袅袅,飘出一阵檀香味。

    董青海等众人都上完香,喊了一声“挂铭牌。”加入水陆营后,每个战士都会发一块铭牌,铭牌是铁质的,大约长5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上方有个小孔,插根线就能变成项链,挂在脖子上,正中刻了战士的名字,左侧刻了参军日期。

    不过铁质的铭牌是交给家属留作纪念的,今天要挂在祠堂墙上的是木质铭牌。大约长20厘米,宽约10厘米,上面的字和铁质铭牌样式,字都一样,不过右侧还刻了牺牲的时间。

    早有战士搭着梯子爬到了墙的上方,大约离地4米,上面有一排长钉,木牌就挂在长钉上。不一会儿,就挂好了7块铭牌。家属都是静静地看着,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非常安静。大堂里只能听到外面其他战士家属以及看热闹的人轻轻的说话声。

    铭牌挂好,朱厚照当先走出大堂,后面跟着战士和家属,然后朝着小山山脚的墓地走去。只有一些看热闹的群众,在众人走出后,到了正堂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到了墓地,发现每一块墓地占地都不大,墓碑和后世相同,上面写着名字,生卒年月,父母子女的名字,前面是专门置放骨灰的地方。整块墓地不过4;5平方,但是相连着,整齐化一。墓地使用上等石材修建,看起来也比较大气。

    朱厚照走到墓碑前,后面是抬着的7座步辇。隔着大约10米,是9乘以9的战士方队,挺拔地站着,纹丝不动。其他战士维持秩序,把人群隔开,能进去的只有牺牲战士的直系亲属。

    气氛庄严肃穆,不管是其他家属还是看热闹的都知道这时候不能说话,破坏这庄严的气氛。董青海大声喊道“唱名。”

    朱厚照拿出一本册子,大声读到“李大牛,男,19岁,生于弘治初年6月18,卒于弘治19年10月初3。弘治19年2月参军,加入海防水陆营,训练认真,作战勇猛。弘治19年10月初三与小王子次子所领3000敌军交战,悍不畏死,歼敌3人,光荣牺牲。毕。”本来兄弟两商量的时候,朱厚照的唱名是让董青海来的,不过朱厚照非要自己来。如今,虽然朱厚照类似吼叫的公鸭嗓子绝对可以说的上难听,但是没人在意这些。

    朱厚照唱完一人,步辇就被放下,然后一个战士接过李大牛的骨灰,小心地放入墓碑前的墓室,骨灰坛上还有一块水陆营的军旗盖着。董青海大声喊道“唱名。”这时走到第二块墓地的朱厚照读起另一名战士的生平事迹。

    周围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以及朱厚照难听的公鸭嗓子,牺牲战士的家属也是强压悲痛,小声抽泣。等到7名战士全都唱名完,董青海再次大声喊道“鸣枪敬礼。”所有水陆营战士都面向墓碑,左手脱帽,自然垂下,右手握拳,举至左胸。9乘以9的持枪方队,每三排按照董青海的口令一次鸣枪。方队上方烟雾腾起,一股硝烟味弥漫开来。

    董青海大声喊道“盖棺。”站在墓地旁的战士把盖棺的石板慢慢移到墓室上,战士的骨灰算是下葬完成。这时,牺牲战士的家属才放声大哭。墓地周围只有家属的大哭声,等到董青海的一声“礼毕。”整个葬礼完成了。

    大明的武人地位越来越低,能有这样庄严肃穆的葬礼只有高级的武将才会有,但是牺牲的7人都是普通的士兵,没人是有官职的。也许相比于失去亲人的悲痛这些还不够,但是这些家属已经感到很满足了。这次的葬礼所取到的效果是难以估量的,现役的战士士气高昂就不提了,那些新来的辎重营,侦察营战士也一改往日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努力地区完成训练。最让朱厚照兄弟想不到的是,营地周围几个村,县的年轻人都跑到营地来,说是要参军,当水陆营的兵。这些年轻人都是民户,愿意放弃民户的身份,转入军户,不得不说他们胆子很大。最后朱厚照下令跟他们说明年开春会扩编,要是愿意参军就那时候再来。

    接着的几天,朱厚照兄弟开始了往日平凡的生活。两位舅舅的“反常”表现也已经传到了兄弟二人耳朵里。两人心里都明白,张皇后这次是真怒了。

    就这样过了5;6天,兄弟二人正在管庄府和白孝德商量明年的计划。突然谷大用来报告说,门外来了一个年轻人,要求见谷大用,名字叫做张立元。兄弟二人对视一眼,心里对于他的到来有了几分底。

    不多久,张立元就到了管庄府大堂。看见大堂正坐着朱厚照兄弟二人,站着的刘瑾,还有不认识的白孝德。谷大用则是走到门口上前拱手施礼道“咱家就是谷大用,不知张公子找咱家是为何事。”

    张立元看了一眼兄弟两人,面色有些尴尬,但想到自己的任务,此时也只好硬着头皮,对着谷大用回了一礼“谷公公,在下今日前来其实是想让谷公公引荐一下,在下是想见太子,二殿下一面。”谷大用也是知道这位太子的表哥其实是来找表弟的,刚刚也得了朱厚照的示意,于是说道“太子殿下和二殿下就在大堂,张公子请随咱家来。”张立元再施一礼“谢过谷公公。”

    走入大堂,白孝德正和两人道别,然后走出门外。经过张立元身旁时,点头致意了一下,张立元也是点头回应。

    朱厚照说了句“大用,你去做事吧。”谷大用就施礼而出。此时大堂只有朱厚照兄弟两还有刘瑾,小丫头去白家了。

    张立元准备上前行礼,朱厚照阻止道“行了,都是自家人,别那么多礼了,快坐下吧。”张立元听了朝两人还是拱手一礼,这才坐下。刘瑾则是为张立元倒了杯茶水,以刘瑾的身份其实是不需要做这些的,奈何朱厚照兄弟和人谈话,不喜欢宫女,小太监在场,一般只留下刘瑾一人,所以刘管家也只好痛并快乐着,做着端茶倒水的活。

    朱厚照看着面色纠结的张立元,微笑着说道“表哥,有什么事就说吧,别顾忌什么。”张立元先是有些尴尬,但是马上神色坚定起来,起身作揖,缓缓道“这次是来替父亲和小叔求情,还望太子,二殿下能答应。”

    朱厚照兄弟对视一眼,露出了微笑。

    ;

第八十八章 发赏金() 
朱厚照平静地看了看张立元“表哥,坐下说,到底怎么回事儿。”

    张立元只好坐下断断续续地说起了两位舅舅近期的遭遇。在那天张皇后传来言辞激烈的口谕之后,张鹤龄张延龄两人有些慌了,他们知道这次张皇后是非常愤怒了,不然从小就十分疼爱两人的姐姐不会说这么重的话。按照张皇后的口谕,两人立马派管家四处奔波,给人赔礼,抢了民女,那就给个身份,送笔利钱,抢了货物,那就给银子,抢了田地,那就还给人家,打伤别人,就赔给别人医药费。兄弟二人能这么肆无忌惮凭的是什么,就是皇后亲弟弟的身份,但是一旦张皇后不保他们,很快就会被文官打击的体无完肤。二人对于自己的人缘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两位伯爷对于以前做的事情已经有些忘却,不过没关系,和张皇后口谕一起来的还有锦衣卫为他们他特意编写的册子,只要按照上面写的一一去做,那就行了。

    不过两位伯爷没想到的是,自己以前竟然有这么多的“丰功伟业”,两位管家忙了5天,也只不过做完弘治17年的事,前面还有很多。但是问题出现了,家里没钱了。

    以前来钱很快,所以两人花钱也大手大脚,肆意挥霍,锦衣玉食,青楼花酒,耗费太多,所以现在还出去,发现出现了严重的赤字现象。没办法,只好把府里的家丁,侍女,花匠,马夫什么的大量裁撤,府里只保证最低的人数,来维持运转。但是还是不够,凭着府里的正规产业,根本就还不清,两位伯爷大门不出,已经在家里快愁白了头发。后来实在无计可想,只好求到两位外甥这里,让朱厚照兄弟两去和姐姐求个情,看是不是先做到这里,以前的帐就算了。

    朱厚炜听完微微摇了摇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终究是自家人,话我们会给娘亲递过去,不过丑话说前头,要是两位舅舅还有积蓄,那就别怪我兄弟二人不帮忙。到时娘亲震怒,我们不会再插手,表哥你回去后这话一定要说清楚。”汉人基本都是讲究财不露白,哪怕家里再怎么有钱,也会藏起一部分钱财,字画古玩之类的,以备不时之需。

    张立元起身施礼“多谢了,如今府里出了这些事,实在令人汗颜,在下这就告辞了。”

    兄弟二人起身相送,张立元出了管庄府,回去了。

    朱厚照对于两位舅舅实在是不太喜欢,所以问向朱厚炜“真要帮他们求情?”朱厚炜无奈地回答“刚话都说出去了。娘亲现在气头上,对舅舅可能会严厉些。但是慢慢气消了,到时候以她对舅舅的爱护,肯定要接济一二的。”朱厚照听了,点点头。

    今天回到坤宁宫,兄弟二人把张立元的话说给了张皇后,听完,张皇后有些纠结,然后第二天再次传下口谕。两位伯爷的补救行动告一段落。

    最近皇庄的事情不多,主要就是牲畜的保暖工作,做了一些措施,来减少寒冷的天气造成的损失。还有一个主要工作就是水陆营的奖赏问题。

    这次出征,有损失,也有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的战马,鞑子首级换得的银两只能算是第二。战利品该怎么分配,也是让兄弟二人很伤脑筋。

    按照大明现有的军规肯定不行。因为现有的军规执行的并不严格,俘获是可以上交,也可以不上交的。基本上,获得的物品都是被各级军官所分,士兵只能获得很少部分。再加上平时非常穷苦,所以士兵在战场上经常会出现哄抢财物而停止追击敌人的实例。

    水陆营的奖惩措施需要好好考虑,对于今后水陆营的战斗力也有着很大的作用。经过这段时间兄弟两和白孝德还有董青海的商量,最后决定,以后所有缴获,将会分出10分之一来奖励所有士兵,再拿出10分之一,奖励在战斗中,或是后勤补给,侦查放哨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是集体。至于其他的缴获全部留作水陆营的运营资金。

    条例制定好后,立马计算,归纳。到了今天开始发奖金。

    发奖金的地点在营地。今天上午,所有训练停止。所有人员都来到了演武场,等待发奖赏。整个演武场鸦雀无声,在重要场合不说话,不发出动静,不管是来观礼的家属,还是进入军营没多久的新兵都能做到,至于以前的1000战士那就更不用说了。

    今天,点将台上的董青海意气奋发,要知道虽然朱厚照是制定大策略的人,但是第一线临阵指挥的是董青海。以8百多战士杀伤1300精锐鞑子,自身牺牲只有7人,董青海对于这个战绩还是很满意的。而今天,就是对他们的嘉奖。

    只听站在点将台上的朱厚照,面对1大两小的整齐方阵喊道“这次的战斗参战的所以人都不错,虽然初次上阵有些瑕疵,但是没人逃跑,没人背对敌人,所有人都拼命了,我很满意。今天就是你们收获的日子。这次的俘获有鞑子首级换得的赏银,俘获战马640匹,挽马230匹,折合总计8万两。其中8千两是所有人的基本赏银,也就是每人8两,小旗12两,总旗16两,哨官24两,中官32两。等下到军需官那里签字拿赏。还有8千两,是奖励优秀个人和集体的。下面喊道的个人直接上来,集体的则由长官上来。首先是董青海,此次阵前指挥,临危不乱,自身杀敌5人,赏银300两。侦察营,郑一初,日夜兼程,探得敌人精确动向,人数,自身杀敌7人,赏银300两。”

    朱厚照说道这里,在小方阵里的郑一初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吃了一惊。他是刚入营的,准确的来说,在那次战役他是猫耳堡的军户,不算水陆营的,没想到这次领功竟然把他也算在里面了。

    朱厚照继续喊道“孙成所领小旗,枪法精准,防御的战地没有一个鞑子进入战壕,战果卓著,赏银300两,小旗内均分。”

    一个小旗20来人,300两均分也有个10多两。不一会儿,董青海,郑一初以及孙成三人就来到了点将台。朱厚照亲自把一个个托盘交给了三人。托盘里都是银元宝,10两一个,30个元宝在阳光的照射下放出多目的银光。但是三人没有看银子,而是十分激动地看着朱厚照,银子是小事,被认可才是大事。

    军中是讲究实打实的战绩,能立大功,到点将台上走这么一遭已经变成下面这些战士的最大动力。一句话,能站到上面的才是真汉子。

    这三人是这次战斗战绩最为突出的,剩下的人员赏赐就会小一些,都是董青海来报的。每一个人上台领奖都会引起家属区的骚动。不是有人向旁边的炫耀”老李,看见没有,刚上去的是我家2小子,哈哈,果然是我老孙家的种。”“我家幺儿,快看,那是我就幺儿。”等等等等。

    等到战斗赏银全部上台领完,朱厚照笑眯眯地看着所有水陆营战士,然后缓缓说道“今天除了发赏银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从今日起,所有士兵都要学认字。每天都要学,3个月后每人都要会写100字以上,原先水陆营的就由小旗来教,至于侦察营和辎重营则是总旗来教。”

    新兵不由发出一阵骚乱,毕竟没听说过士兵还要学认字的,大明开朝到如今,这还真是一件新鲜事儿。虽然很渴望识字,但是对于自己能不能学的起来,这些人十分不自信。

    老兵则是震惊在心里,却没有动弹分毫,毕竟训练半年多,对于军纪军规已经很熟悉了。

    等底下新兵声音变小,朱厚照才说道“就是认字,难道比杀人还难?不识字,看不懂公文,让你守城,万一敌人过来给你块牌子,你也不知道上面写什么,说不定就被敌人偷城了,最重要的是你那月钱,发5两,让你签的是10两的条子你也不知道。不认字,走哪都要被人看低。好了,这是军令,没有商量的余地。行了,解散。”

    各个从朱府出来的军官也是面色难看,要教这些大老粗认字,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第八十九章 娘亲来说情() 
日子又恢复了平淡,朱厚照兄弟基本就是皇宫,李镇之间来回跑。朱厚照最常去的地方自然是白家了。经过几年的死缠烂打,白玉莲已经越来越软化,特别是上次见了张皇后,两人之间的关系急速升温。作为未来岳父,师傅,得力干将多重身份的白孝德对于两人之间的事业不插手,顺其自然。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的女儿不会做出有辱门风的事情。事情也和白孝德预料的一样,两人之间那绝对是发乎情止乎礼,纯洁地很。这与朱厚照的武力值远远低于白玉莲也有很大关系。小丫头也是常常缠着师姐,还有认真师妹丁莉,一齐练武玩耍。

    说起小丁莉,不得不说这个小女孩十分招人喜爱。从白孝德,到师兄师妹,对于这个年纪尚小却总是一本正经的师妹都是非常喜欢。懂事,不淘气,长得的很可爱,各个师兄师姐都把她当做了亲妹妹。现在她还在白家居住,两个哥哥在放假时也都来看她,看到健康成长的妹妹,两个哥哥也是放心了。等明年开春,小丁莉就要上学了,这是众人商量的结果。经过那些悲惨的往事,众人觉得让她和更多同龄人在一起成长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到时候一放假,也可以住到白家陪着大师姐。

    在两位舅舅改邪归正的半个月后,张皇后找来朱厚照两兄弟,谈了谈。

    坤宁宫的偏厢房里,张皇后和两个儿子都坐好了,至于小丫头则是坐在张皇后身边,拉着娘亲的手。

    张皇后笑着对两个儿子缓缓说道“你们两个舅舅最近足不出户,研学诗书,这事你们都知道了吧。”

    话头一起,朱厚照兄弟就知道母亲想要说些什么了。朱厚照面色平静,沉默不语。朱厚炜只要笑着开口“这事我们两个也是知道的,两位舅舅可以脱离繁务,修身养性也是非常好的。估计再过不久,当刮目相看。”

    张皇后笑着道“娘亲也是觉得他们两已经幡然醒悟,开始反省自身了。不过如今府中钱财基本都以耗尽,凭借田产也是入不敷出,娘亲就想着你兄弟二人是懂经营之道的,不如给舅舅指点一下,也能让你们表哥表弟过得好些,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不是?”

    朱厚照听了没有反应,小丫头知道,要是比赚钱,十个大哥也不及一个二哥,于是心软的小丫头就眼巴巴地看着二哥,扮出十分可怜的样子。朱厚照被母亲和妹妹盯着,只好想了想,然后说道“娘亲,你看这样如何。孩儿自己做个买卖,与两位舅舅合伙。毕竟舅舅对于商贾之事并不精通,所以由我派人主管。其中我占5成,两位舅舅各占2成5,所有银两都由我来提供。舅舅可以派人查账,不过决策都由我来,他们在家等着银子入账就行了。”

    朱厚照是兄妹三人当中最讨厌舅舅的,别看他平时吊儿郎当似乎很好说话,但是亲人都知道,他非常有主见,认定的事情很难去改变,所以这次可以说是救济两位舅舅,朱厚照不参与,只有朱厚炜来出面。

    张皇后听完满意地笑了笑,这事就算这么定了。她是很相信小儿子的能力,二成五听着不多,但是她相信这些就已经能让两个弟弟过得不错了。

    出了坤宁宫,朱厚照才问朱厚炜“准备做什么?”朱厚炜没好气地说道“秘密。现在哪里都要用钱,靠着水晶斋等几个进项也只能勉强收支平衡,要等到皇庄盈利还需要一段时间。”

    朱厚照不接地问道“庄子上还有很多粮食啊,卖了不就有钱了?”朱厚炜鄙视地看了他一眼“老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况且粮食虽然多了,但是在我们手底下吃饭的人也多了,没有点储备怎么能行?算了,跟你说了也白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