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照又问道“我们是不是给的太少了?一条人命就100两?”朱厚炜回答“我不知道是多了还是少了,但是可以问问侍卫,一旦因公殉职会拿到多少抚恤银子。”朱厚照看向了身后的一个侍卫,侍卫就抱手施礼道“回太子,我大明军士可以拿到了抚恤银子为20两。”朱厚照露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旁边的朱厚炜却是轻飘飘地来了句“不是发多少,而是可以拿到手里的。”朱厚照转头看一了眼朱厚炜,觉得话里有话,然后看着侍卫。侍卫连忙低头,不说话了。朱厚炜看了就知道,后世记载的没错,抚恤银子经过了一系列的中间环节,真正到军士家属手中的绝对没有那么多。朱厚照还在看着侍卫,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愤怒。朱厚炜开口劝道“算了,别为难他了,你心里有数就行。”朱厚照这才收回目光,让老李在前带路。

    之后,朱厚照兄弟两陆续到另一个守卫,以及其他两个军户家中看望,承诺都是一样的,赏银也是一样的。看到的也是一样的情形,亲人举办丧事,沉痛而又悲伤。

    这四个人都是为了皇庄而死,所以受到了优待,其他四人属于意外,不过朱厚照还是吩咐谷大用每家发了10两银子算作安慰。这次的事件人员死亡不多,但是受伤的很多,足有200多人,都是踩伤,擦伤。李子郁已经去了南方,走的时候朱厚照还给了他10两银子做盘缠,给的太多李子郁不会接受,还容易遭人惦记,不过还是关照牟斌派人暗中保护李子郁。

    村子里这么多人受伤,虽然都是小伤,不过也不能让他们这么硬挺着熬过去,随意朱厚炜的专职御医黄德良出场了。黄德良也是很忙的,要组织太医院对朱府学医的学生进行教导,还要开班培训产婆。经过半年的培训,上个月黄德良的产婆班开始了第一次接生。接生人员有民间的有经验的产婆1人,还有2人是朱府学医的女生,第一次的接生还是很成功的。一个月间总共接生了15次,成功了13次,以现在的医学角度来说,这个成功率已经很高了。朱府出资,出铺子,接生人员,太医院负责出妇科专家,专门在内城成立的商铺,主要经营接生以及女性疾病,但不负责卖药。商铺性质是私企,属于朱府产业,店铺是两层楼,装修地简洁大气,大门上方挂着一块牌匾,是朱厚炜的手笔,上面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妇女之友”,落款是“金庸”。

    这位大作家到目前为止还是人们眼中最神秘的名人,一本《射雕》可以说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作者的真实身份却没人知道。导致民间对于作者的猜想那是千奇百怪,有说是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的巨汉,有说是面如冠玉,风姿卓越的书生,还有说是行走江湖,个性直爽的女侠,众说纷纭。这次给妇女之友题字,把妇女之友的名气一下就打响了。

    黄德良听到朱厚炜的召唤,只好放下身上的其他事物,带着几个优秀的徒弟,来到小李庄。然后就开始对受伤的百姓进行治疗。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死者的家属把太子的封赏快速地传播到了2个皇庄的所有人家,军户受了伤也找来御医治疗,百姓的心被朱厚照征服了,人人都念着他们兄弟两的恩德。

    人心稳了,做事也就事半功倍,完工的院子越来越多,住到新家的军户也越来越多,还留在草棚的军户已经不足200户了。等山脚的房子全部建好,大李庄和小李庄的房屋也要开始准备重建了。

第三十九章 造水泥() 
皇庄的工作进度很快,即使算上原本村里的房子重建,估计1到2个月也能完成了。现在皇庄有着丰富的人力,下一步的水利计划也就可以展开,但是像修建水库用什么材料是一个问题。

    大明修建水库最主要的就是石料,不过要挖取这些石料所耗费的人工是很多的。现在才是2个庄子,而皇太子庄田现在一共有10个庄子,即使以现在的人力,选择用石料修筑还不知道要修建到何年马月。所以朱厚炜决定使用新的建筑材料——水泥。

    朱厚炜前世的小时候大约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时在他们家住的院子不远处就是一个水泥厂,他老爹也在水泥厂里做过好几年的工人。小时候,朱厚炜也经常去那里玩耍,对于水泥朱厚炜是很感兴趣的。小孩子嘛,都喜欢玩泥巴,而水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高级的泥巴。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得朱厚炜对于水泥比较了解。

    朱厚炜把召集了两个庄子和新来百姓中的一些烧过砖,陶瓷的工匠,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图纸先制造一个立窑来。

    水泥是很早之前就有的,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不过京城附近没有火山,更没有火山灰,所以这种水泥就被朱厚炜放弃了。

    朱厚炜要制造的是波特兰水泥。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约瑟夫·阿斯谱丁(josephaspdin)发明了水泥并取得了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他用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水泥。因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

    现在想要制造出这种水泥唯一的困难就是立窑了。立窑对于现在大明的技术来说困难不大,难得是如何操作立窑。立窑的特点是产量低,费用高,难操作。不过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最好的选择,现在机械立窑根本造不出,更不用说各种转窑了。

    过了半个月,立窑总算被造好了,为了不造成严重污染,朱厚炜把立窑建在离皇庄比较远的位置。造好后的第一天,就开始进行试生产,结果没成功。朱厚炜也不气馁,让工匠好好熟悉操作,检查并修复立窑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小心谨慎,不要出现受伤的情况。

    立窑差不多有8米高,在大明来说已经不矮了,在百姓的眼中,形状也比较奇形怪状,让人感到害怕,不过这是太子要建造的东西,被招来的工人还是一咬牙地开始摸索这个怪东西。

    立窑的性能自然有工匠慢慢摸索,朱厚炜也不担心他们会让人失望。那天烧粮草的贼人被锦衣卫带去本部,经过“一系列的问候”,得出的情报跟上次没有什么进展。最后还能喘气的也只剩下6人。本来要让他们去石山挖石头的,不过现在不需要了,朱厚炜想了想,然后就在京城周围买了做煤矿山,让那6个人先去挖煤。有两个锦衣卫看着,这6人也闹不出什么事情来。

    这一片矿山不是很大,不过有一部分是露天煤矿,挖取比较方便,朱厚炜特意花了5万两买下了这座矿山。朱厚照本来还有些不愿意,朱厚炜却是劝解说“现在一次性把钱付清了,以后即使知道是皇庄的产业,百官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是真金白银买下的。”朱厚照才不情愿地答应了。

    说起朱厚照,这段时间过得那叫一个痛并快乐着。每天都去老李家,还寻机找白孝德的女儿白玉莲搭讪,不过通常没有遭到什么好脸色,基本都没回应。不过朱厚照却是锲而不舍,让小丫头和朱厚炜都为他感到脸红。

    朱厚照的情窦初开不仅是朱厚炜看出来了,白孝德也看出来了,就连小丫头也看出不对劲了。一天小丫头急匆匆地对朱厚炜说“二哥,二哥,大哥最近怎么了,老是让我去问白姐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还让我去给白姐姐送东西。”朱厚炜哈哈哈地笑了一会,小丫头却是有些担心地问道“二哥你没事吧,不会是生病了吧。”朱厚炜这才止住笑声,微笑着着问小丫头“那你白姐姐收下那些东西了吗。”小丫头笑道“没有,白姐姐全都给我了,不过都是宫里的糕点啊什么的,我都吃腻了。”朱厚炜听到这里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小丫头用奇怪的眼光看着他,朱厚照停下笑声,神秘的对小丫头说道“以后你想要什么,就跟大哥说,让他买了送给你白姐姐。”小丫头听完眼神一亮,兄妹二人看着对方笑了起来。这是朱厚炜正好走进屋子,有些郁闷地说道“笑什么,离得老远就听见你们在那里笑。”朱厚炜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又在白玉莲那里碰壁了,笑着向他说道“没笑什么。”旁边的小丫头也笑着摇手道“对,没笑什么。”不过看向朱厚照的眼神相当热切。

    朱厚照以后还是经常送东西给白玉莲,都是交给小丫头送的,不过物品从宫中的点心变为了首饰。直到有一天,他在小丫头的手上看见了本来送给白玉莲的一对翠绿色的手镯,脸一下垮了下来,小丫头看着大哥一直盯着自己的手看,知道被发现了,立马扮作可怜无辜的样子看着大哥。朱厚照没办法,对这个妹妹是打不得骂不得,只好说了句“你好好戴着,可别弄丢了。”小丫头一秒钟内露出小脸,拉着朱厚照的手摇道“大哥对兕儿真好。”朱厚照无语问苍天,只是叹了一口气。

    离水泥第一次生产过了10天,经过工匠不懈地努力,总算顺利地生产出了水泥。由于皇庄内使用的都是新式计量单位,所以连续生产出的水泥质量都不错,而且基本一模一样。造出了水泥,那就要实验了。工匠只是知道要把水泥制造出来,对于这种东西有什么作用那就不太清楚了。实验是朱厚炜下令,一期生和工匠共同观察的。首先是用一块刨平的木板,长1米,宽1米,然后在旁边用小木板围起来。小木板是等高的20公分,然后再把和水搅拌好的水泥倒入这个半封闭的盒子里,最后就是让水泥变得平滑,这是一组试验品。一共是5组,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下,比如直接放在太阳下,树荫下等等。然后就是记录水泥终凝的时间。

    到了第二天,得出了结果,也是干燥炎热的地方,水泥终凝地越快。像是直接放在太阳下晒的,用了7个小时,也就是三个半时辰就终凝了,树荫下的要8个小时。由于这年头还没有时钟,欧洲的机械钟还没有传入中国,只能把时间精确到刻,也就是半个小时。

    工匠对于水泥十分惊奇,看着水泥和水之后变得好像泥巴一样,没想到过了不到半天,就成为有形状的坚固物体。朱厚炜叫几个身子比较强壮的工匠拿着大锤子砸已经成形的水泥块,结果一大锤子砸下去,水泥只是多了一块白痕,连条裂缝都没有,朱厚炜很满意这个结果。以现在这种水泥的质量,无论是修水库还是修路都足够了。朱厚炜让工匠再实验几次,看看改变原材料的比例能不能提高水泥的质量,10天后选取最好的比例,大量生产出来。这时工匠都对朱厚炜佩服的五体投地,拍着胸脯表示,只要是二殿下吩咐的那就一准儿办。

    朱厚炜做完实验就直接去了老李家找朱厚照和小丫头。还没到门口呢,就听见院子里传来喧闹声。朱厚炜也不禁快步走向了大门,刚进大门,就看见院子里站了好些个人,沿着院子周围围成一圈,还不停地拍手叫好,小丫头叫的最大声“白姐姐,左边,左边,哎呀,就差一点。”朱厚炜定眼看去,发现是白玉莲和白孝德打成一团,只见两人拳脚相交,速度奇快,主要是白玉莲在攻击,白孝德则是化解。朱厚炜不知道已经打了多久,白玉莲已经开始喘气了,白孝德还是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这时,白玉莲脚下微微弓步,身子向前微倾,右掌直直打向白孝德胸口,却见白孝德整个人向白玉莲的右侧一闪,左手握住白玉莲的右手腕,一个转身来到白玉莲身后,把她的右手直直拉到了后面,右膝一顶白玉莲的右膝盖后侧,白玉莲眉头一皱,已经右膝跪在地上,左手抱住右肩了。

    众人发出一阵叹息,朱厚照也是露出遗憾的表情,白玉莲还是失败了。白孝德这时已经放开了白玉莲,来到她身前,对着她说“出掌的时候不要身子前倾,力要留三分,不然就收不回来,一下子就被制住了。”白玉莲揉揉肩膀,严肃地说道“女儿受教了。”

    旁边的所有人都开始鼓掌,不管结果如何,刚才父女之间的比试还是十分精彩的。朱厚炜看着白孝德不禁两眼放光,觉得白孝德的武艺不可小觑,对着旁边的一个侍卫说道“你上去能在白先生手里走几招?”侍卫面色一阵尴尬,低声说道“微臣不知,不过败是肯定败的。白先生起码能和统领打个平手。”侍卫一说,朱厚炜就有底了。

    白孝德的伤前段时间就好了,看着皇庄的繁荣景象,在经过老李的劝说,在皇庄入了籍,山东也没什么亲戚在了,也不能带着女儿浪迹天涯吧,所以决定在皇庄住下,找份私塾先生的活计。不过在青州,白孝德的名气还是很大的,但是到了京城,就没人看得上了。毕竟这里别说是秀才,举人也不在少数,白孝德也无功名在身,想找个私塾先生的活计还是很难的。最近准备在庄里找份事做做,哪怕是做苦力,也好过这样一直麻烦老李一家。今天心血来潮,检查女儿的武艺有没有退步,所以才刚刚和女儿比试。

第四十章 拜师,修路和改建() 
比武结束后,朱厚照兄弟和老李,白孝德在大堂坐下谈话,小丫头和白玉莲以及老李的孙子孙女在院子里玩耍。

    朱厚照和朱厚炜同时用探究的眼光直直地盯着白孝德,白孝德被看得很不自在,于是开口说道“不知两位殿下有什么事要问我?”朱厚照连忙说道“白先生能打过多少人?”白孝德想了想说道“这要看对敌是些什么人,若是不懂武艺的粗莽汉子,可以对敌7;8人,若是都是习武之人,那就只能2;3个。”朱厚照听了有些遗憾。朱厚炜这时接道“白先生的武艺非常高超,我曾听闻这武艺还分为内家和外家,不知道白先生可否讲解一番。”

    白孝德笑着说道“武艺的确有内家,外家之分,内家先练的是气,气自丹田而出,俗语常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就是丹田之气,注重蕴养肺腑,内脏,再练筋骨,由内而外,强身健体。招式都是以用意领先,拳脚随后,更讲究以柔克刚,料敌在先。我练的是武当拳,是属于内家拳的。至于外家拳,那就是先练外部,比如铁砂掌,那就是先练手掌,把手掌练到极致,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御,主要都是要一双手掌。基本外家拳法都是如此,不过我没有练过,也不太清楚。“

    朱厚炜一听武当拳,不免来了精神,兴奋地说道“白先生能不能说说这武当拳的来历?”白孝德却是微笑地看着朱厚炜问道“不知二殿下可曾听过武当山的张真人。”朱厚炜立马回答“是不是张三丰,张君宝?”

    白孝德脸带崇敬地说道“正是他,现在距离张真人仙逝也不过50年,张真人生于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卒于英宗天顺二年(1458),一生经历宋元明三朝,享年212岁,英宗爷赐号“通微显化真人”;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我所习的武当拳,全名是“武当山太乙五行拳”就是由张真人所创,然后慢慢传到我师父那里,再传于我。”

    朱厚炜兄弟感觉像是在听神话故事一样,一个人活了200多岁,真是让人不敢相信。不过看白孝德的样子不想在说笑,而且有皇帝赐号,去宫中一查便知。

    朱厚炜想了想,站起身对着白孝德拱手一礼道“白先生,我们兄弟两想拜你为师。”朱厚照闻言怔了一怔,不过还是随着朱厚炜站起来施礼。

    白孝德有些为难,毕竟这两个不是普通人,是当今的皇子,地位尊崇。还在思考着,朱厚炜继续道“还望白先生不嫌我二人迟钝,答应我们吧。”说着很是期望地看着白孝德。

    话都说成这样了,白孝德只好说“二位免礼,那我就厚颜当之了,不过不要什么拜师礼了,称呼也不用变,只像平常就好。”二人同时答道“是”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武艺要从明天开始教,在回去的路上,朱厚照不禁问朱厚炜“今天你怎么突然想到拜师了?”朱厚照笑着回答“内家拳是用来强身健体的,艺多不压身,当然我是练武的,你么”

    朱厚照有些疑惑地说“我怎么了?”“你可以经常找大师姐讨论武艺了啊。”朱厚照一听先是一喜,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问白先生也是一样的。”朱厚炜笑嘻嘻地看了他一眼,说“我也这么认为。”

    从此兄弟二人过上了更充实的生活,上午读书,下午就练武以及管理庄田。朱厚照则是找了许多机会求教大师姐,虽然成功率不是很高,但还是有进步的,至少每次交谈从原来1句变为现在的3;4句了。

    水泥已经烧制出许多了,但是还没有投入使用,现在就是用麻袋装着,摆放在村中。第一批水泥怎么用朱厚炜已经有了想法。小李庄到京城的距离差不多是20里,但是从现在的地图上看,直线距离不过只有7公里左右,于是朱厚炜要工匠们开始修路。一旦路修通了,不管是村里的出产运出去,还是村外的物资运进来都会方便许多。还有一点就是朱厚照兄弟两每天都要到皇庄来,但是路上单趟就要花费1个多时辰,路修好了,只需要半个时辰多些就能到了。

    为了轧路方便,朱厚炜花费了1000两在工部制作了一个重达5000斤圆柱形铁柱,中间是中空的,插入30公分的铁棍,铁棍长度超出圆柱,在两头系上麻绳,要10头牛拉着。这样路基就容易被打实,然后在上面铺上水泥,这样一条水泥路就完成了。

    参与修路的有2000人,制造水泥的有200人,第二个立窑也在修建当中。剩下的人就是继续建造房屋,种田和养殖了。

    二个月后,山脚的房屋全部完成,路也修到了京城的北面的安定门。这段时间以来,不少的京城百姓都跑到安定门去看修路,这是一条用新材料修建的路,引来了百姓的围观。看过的百姓都啧啧称奇,这路修的非常平滑坚固,比起现在的黄土路,石板路要高出好多档次。

    一些眼光独到的商人看中的水泥的价值,纷纷打听水泥的出处。但是一听到是皇庄的产业,这些商人心底刚刚燃起的火苗就被扑灭了。也有不死心的去问管庄这东西怎么卖,不过谷大用对于这些人一律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