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我并没有武器啊。”黄昏咧开嘴笑了。

“不,我们心中都有一把匕首。会伤人,也会刺伤自己。”

“……黄昏沉默了。

“黄昏,你想过没有,如果我做,王茹回怎么看我,其他人会怎么看我?我快失去朋友了。”

“高处总是寒冷的。”

“好,我答应了。”…… …… …… ……

新一年黄昏文化公司的例会在岩礁饭店如期召开。因为岩礁酒店的土地和房产都完全属于黄昏私人所有,公司的总部也全搬迁过来,占据了独立的一栋楼房。这栋楼以前是一座水泥熟料库,后来经过贝聿铭的改造,现在看起来非常漂亮,颇有几分中世纪城堡的味道。里面的装修也非常豪华,基本上都以黑色的大理石构成。

楼房在东边。被黄昏取名“东翼楼”。未来,黄昏公司的所有命令都将从这里发出。今天来开会的有如下几位。黄昏、林玉婷、杨柳、伍庭梅、高明、于乐、南中。还来了一个大家等待已久的人物,吴青云,她终于休完产假,看起来更加车满白皙,也更漂亮了。她回来继续做黄昏的私人助理。而杨柳则别调到了市场推广部。

因为设及到黄昏文化公司未来一年文化产业的主管人选,演员们也都来参加这个会议。

    第六卷 新世界的第三年

第四章 真诚到永远

会议细节可以不表,众人惊诧的表情也可以不表。

“你想做什么?你真的信任她吗?”王茹问,“为什么?”

“永远不要试图猜测我的思维。还是那句话。老实说,我对这一切已经开始厌倦,电影、电视、音乐和文学。我该换个花样了。”黄昏说。

“那,你就使劲地折腾吧,你就喜欢折腾。”王茹说。

“是啊。”黄昏摸摸自己的胡须,说:“既然人的出生和死亡不可避免,那么,中间的过程就应该使劲折腾。人生就是一种折腾,弄得越复杂越好。大干快上,抓革命,促生产。”

“说说吧,今年你准备折腾出什么花样?”王茹叹气:“我就知道你不会消停。你这人就是大闹天宫的孙猴子,让你停下来你会死的。”

“不是说了吗,我想将红光厂买下来,将它救活,将它养成全球第一大企业。”

“你已经很有钱了,至少能够在国内排进前百。”

“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好臭屁的家伙!”

…… …… …… ……“我以为这辈子就这么完了,再不会有人雇佣了。”

“是该退休了。”

某天,几个红光厂的老工程师被请进了黄昏的办公室。这些人大都到了退休年龄,很多人文化程度也不高,最高学历也不过是大本。还有一个居然是工农兵大学短期学员。可这些家伙的动手能力极强,你只要有一个想法,他们就能给你弄出相应的模具来。

黄昏和于乐进来,看了看这些爷爷辈的老技工,心中就一阵嘀咕。不过,也只能用他们了。

黄昏安慰性地对众人一笑:“好了,今天找你们来是因为我想聘请你们到我这里来干。可能你们也知道。我接手了红光电子。当然,扬子集团也接手了红光电子的其中一部分。现在有两个红光电子。咱们现在是自己和自己竞争。没多的话说,你们现在是我的工程师了,好好干,别被扬子集团红光电子公司的年轻人比了下去。”

情况是这样。扬子集团通过收购,买进了红光电子公司地厂房,然后将厂房推倒搞房地产。为了安抚红光厂的工人,在郊外另外建了一个新的电器公司。利用红光厂本身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开始进军电器市场。

不过,扬子集团对待红光厂职工的态度非常干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只接受红光厂三分之一不到的工人,而且在年龄和文化程度上设置了诸多限制。

这本来没什么错。

错就错在,厂里人太多。这么多人一事业,便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事件。黄昏这么一插手。立即引来一片赞誉。可算是赢得了社会上的普遍好感。

可问题也出来了。

大家是同一技术,要生产地也是同一产品。竞争也无可避免。

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人员上,黄昏都处于下风。

是该想想办法了。不然,只怕会被拖死的。

黄昏看了看座几个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开玩笑地说:“诸位高工,知道我为什么聘请你们吗?”

“愿闻其详。”

“因为你们都退休了,我不用给你们买养老保险,每人每年都可以省一千多块钱。”

众人都笑了起来。实际上。在场的这些工程师们虽然没什么文凭,可不等于没水平。如果他们再年轻十岁,再去弄一个什么野鸡大学的文凭,然后去其他电器公司上班,一年拿十来万的薪水是没有问题地。不过,现在老了,没人要了。在家也闲得发慌。黄昏只需花很小的一点成本就弄到这批人,从某些方面来讲。他是赚大了。

开发区那边地土地已经征用下来,只等开工建房。现在最重要的是定下,公司将要生产什么产品,也好订购相应的机器设备。

扬子集团红光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家用电器。因为仅仅是做一个样子,加上他们公司的主业是房地产,在电器方面的投如也不足。因为,产品也比较单一。仅仅弄了两条洗衣机生产线。总投资不过五个亿。这和国内家用电器厂家动则砸下去几十上百个亿比较起来简直就是打马虎眼。想当初,新非冰箱仅仅为了在华南地区铺一条销售网络就仍进去三个多亿,加上广告投入。七八个亿砸下去眼睛都不眨一下。扬子红光的那点投入也仅仅够维持基本地局面而已。

既然人家不思进取,那么,我就给他致命一击好了。物竞天择,不进则退。扬子红光,准备去死吧。

我们也生产洗衣机。

把扬子红光的洗衣机从上海,从整个华东市场赶出去。

定下了生产洗衣机的生产计划,现在就是要订购生产设备了。有几个选择,一个是直接从国内购买一条闲置生产线。前几年,国内很多地方全业盲目做大,企业规模剧烈膨胀,弄断了资金链条,加上产品和市场不对路,还没投产就死掉的有之,被同行业中的巨无霸逼破产的有之。那些设备都还新着。

第二,就是从国外进口新线。国外线路只要有两条,欧洲和日本。欧洲的可以不考虑,那里的洗衣习惯和东方人有很大区别,喜欢用滚筒式洗衣机。这种洗衣机地确不错,洗毛衣不起皱也不起球。还节约水。唯一让人不满意的是去污能力不是很强。和东方人使用的波轮式洗衣机用水流反复揉槎衣物的洗衣方式不同,滚筒式去污依靠反复摔打衣物。衣服的领口和袖口部分洗涤起来效果不太好。加上欧洲的水质和中国水质有很大区别。欧洲的大部分是软水,而中国的水中矿物质含量超标,如果滚筒式洗衣机一加热,长此以往,加热管会接水垢。

最为重要的是,这种滚筒式洗衣机在电器商场地销量不大。

黄昏曾经去国每电器调查过市场。国每是中国最大的连锁电器商场之一,也是家用电器销售情况的晴雨表。

据销售小姐说,她一个月只能销售一百多台滚筒式洗衣机。而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一个月则可以买上一千多台。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两千之巨。

看来,滚筒式洗衣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机型,真正为厂家赚取利润的应该是波轮式洗衣机了。

波轮式洗衣机是小日本的发明,新技术都捏在他们手里。看来要从他们手里订购一套设备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日本那边传回来的消息是,一条生产线需要一亿美金。想想就让人害怕。

不过,于乐带来一个好消息。说是国内也有类似地生产线卖。一条线也不过两个亿。扬子红光用的就是那条线。是厂里的职工弄回来的消息。

黄昏闻言大喜,“就用那条线就好了。马上去买。”

不过,过几天还有更好的消息传来。

河南有一家洗衣机厂突然倒闭。一共有三条生产线。这家厂也是非常冤枉,本来只有一条生产线的,产品在国内也有很大名气。不过,地方政府希望这家工厂能够做大做强,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就出面让银行给他们贷款,一口气进口了两条线。背负了沉重地资金压力。工厂还没投产就破产了。现在。他们开出十个亿的价格,希望有人接手。

“便宜死我了!”黄昏哈哈大笑。“我买了。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有地人脑袋一发热就弄出问题来。完全不考虑市场和资金因素。这叫什么呢,对,叫拍脑袋试验。”某人是何人,黄昏也不点明。大家心照。

“对了,他们的洗衣机有商标吗?在市场上口碑如何?”

于乐回答,“有,牌子不错。也被消费者接受了。好像叫什么《琴岛……力波海尔》。听说使用的是意大利的技术。”

“啊!什么,你再说一次。”黄昏大惊,使劲地抓住于乐的双手。

“意大利的《琴岛……力波海尔》啊,怎么了?”

“好,好。我们连他们的商标一起买下来。”黄昏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下心绪,“然后,我让吴青云去跑一趟。将那个商标改名。”

“改什么名,这名字很好呀!”

“还是太复杂了点,不容易被消费者记住。”黄昏说:“换简单点,就改成《海尔》好了。国货当自强。海尔电器,真诚到永远。”

“好,名字不错。老板不愧是文化名人。”

“等着吧,我一定将这个品牌做到全国第一。不,做到世界第一。”黄昏狠狠地扬着拳头。

“老板未免太自大了,他不过是一个外行人而已。”于乐腹诽。“真正要做电器还得依靠我们这些老人。”

其实,所有人都不知道,黄昏心中埋藏着一个巨大地秘密。

他以前还做过一段时间的《海尔》电器销售员。在商场卖电器的那种。

当然,他只做了一个多月,成绩非常糟糕。不过,期间,他两次被海尔公司弄到地区销售总部学习,对他们的产品和销售方式了若指掌。

不需要费太大脑筋,完全移植海尔模式就可以了。

我用先进打落后,怎么也能做到第一。

    第六卷 新世界的第三年

第五章 奠基黄昏是这么想的。

红旗飘飘,锣鼓喧天。

工地上到处都是标语。

“大干苦干一百天,打造上海家电第一城。”……这有点像是家电商场的广告。

“客户的满意度就是我们的服务度……”狗屁不通。

“平时多流血,战时少流血”…………黄昏无语中。

“谁是办公室主任?”黄昏脸色很难看。

“没有办公室主任。”于乐谄笑:“我们的事业正处于草创阶段,能省一点就省一点。绝不能再人浮于事了。标语是我写的。”

“可以啊,老于。”黄昏竖起大拇指。

“见笑。”

“你是学理工科的吧?”

“……”

“简直就是在侮辱汉语言文学。”黄昏转头对吴青云说:“去公司派一个人过来给老于做办公室主任。”

正说着,一个工作人员气喘吁吁跑过来,对黄昏说:“老板,剪彩仪式马上开始,市政府的领导们都来了。”

“那好,我马上去。老于,你这标语丢人可丢大了。”

本来,这个新厂房奠基仪式黄昏不想弄那么大的。可以听说,当初扬子集团红光电器公司奠基时搞出很大声势。不但各大领导都出席,连上海的所有媒体都请了过来。又是放鞭炮,又是植树,又是请客吃饭。当然,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可后来,红光电器活生生被他弄成一团糟糕,就出乎人意料之外了。

怎么说也不能输给老杨家的是。

于是,黄昏对区光说:“大官人,剪彩的事情是不是由你来亲自动刀?”

“不。”区光很干脆地拒绝。

“这么拽。想想吧,你一个当朝太子。品秩及高,由你来动剪子最合适不过。”黄昏说。

“还是不。”区光解释道:“其实,我的级别也不高,也不过一个县团级干部。真到那天,台下市政府官员们为我鼓掌,不合适不合适。”

“你还是个县团级干部?”黄昏看了看区光,围着他转了几圈,“你什么时候去上过班?”

“如果你愿意。我这就回北京蹲机关去。”

“还是别走,有你在在政治上我就有主动。”黄昏很严肃地看着区光,“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拉起虎皮做大旗。你就是那只死老虎。”

“恼了,伤自尊了,走呢!”

“别,咱们是老朋友了。要是条件你提。”

“你向我行贿?”

“去你大爷的。”

“好,现在说正经事情。”区光收回笑容。说:“市领导由我去请,来给你长声势。至于由谁动剪刀,我看就请上海市的书记亲自动手好了。够级别吧?”

“不。”

“还不够级别,难不成你让我去请我父亲?我可不敢。”区光骇然。

让他更惊骇的事情还在后面。

黄昏说:“实际上,我不想请政府官员来动剪子。那些老爷们来,就让他们做看客好了。你去应酬着。”

“这是不是有点得罪人。还有,究竟你安排谁来剪彩?”

“秘密。等着吧。”

终于等到奠基仪式那天。

工地主体正中挖了一个大坑,里面立了一快石碑。上面赫然写着五个大字“黄昏石敢当”。

黄昏公司的所有员工脑袋上都冒出了汗水。……老板也太自大了!

黄昏公司家电厂本来就是完全移植至以前的红光电子公司。不过,红光以前地生产设备,青状劳动力和生产骨干都完全落到了扬子集团手里。而且,连红光这块牌子也是人家的。

迫不得已,只得重新注册一个。

因为河南那家电器厂已经和黄昏谈好了转让协议,因此,黄昏很不客气地使用了对方的商标。他将自己的家电厂直接命名为《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完全、彻底、干净地剽窃了另外一个世界的世界名牌。

奠基仪式开始。

上海市委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黄昏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希望工人们在将来的生产中,埋头苦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做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发扬无产阶级地先进性精神……(以下省略六个大点,其中每个大点中包含了七个小点。总计六千字左右。)今天的太阳有点毒。今年的春天热得早。所有人都满头大汗。

为了这一盛况,于乐总经理今天特意做了个发型。现在被毒日一晒,头发上涂抹的那层层发水几乎要融化了。

市委书记讲完话,紧接着是市长讲话。主管工业的副市长讲,区委书记讲话,工商局长讲话……海尔电器有限公司所在片区派出所所长讲话……掌声非常热烈。

但工人们都很疲劳,感觉像是跑了一个万米马拉松。

好不容易等领导们讲话完毕。公司的工人只觉得精神大振。……终于要结束了。

现在轮到黄昏做结案陈辞。

他走上台去,皱着眉头看了看天上地太阳,只说了一句:“现在我宣布,剪彩仪式正式开始。”

两个女大学生端着盘子、剪刀和红绸缎过来。

按道理,动剪子的应该是职务最高地领导。可黄昏偏偏想打破一下常规。

他走下台去,从人群里请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下面的工人开始议论起来。

“这个老头是谁呀?”

“没见过。”

“我认识,是老刘。以前的老职工,有八十多了。”一个年龄大点的职工认出那老头子来。

黄昏拉住老刘的手对所有人说“‘老刘估计有很多人都不认识。但我是知道的,他解放前就开始在红光厂当学徒工,吃尽了资本家地苦。是GCD将他解放了。他的一生是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可以这么说,他的一生都和红光联系在一起。伴随着红光厂的成长、壮大,最后倒闭。现在,我可以副责任地告诉大家,红光不会垮。现在,红光换了名字,换成了海尔。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是凤凰欲火,终究有一天会翱翔九天。现在,我让老刘来做一个见证,来告别过去,迎接我们未来的辉煌。红光……海尔不仅仅是我黄昏个人的,也是大伙的。”

热烈地掌声。包括那些官员们。

老刘眼含热泪,用颤抖的手拿起了剪刀。

奠基仪式胜利结束。

于乐和林玉婷远远地看着这一幕。

于乐:“老板的讲话真有煽动性,不去从政可惜了。”

林玉婷笑笑:“老于,知道三国里的杨修是怎么死的吗?聪明死的。黄昏是一个好老板。一个成功的老板。小心了。”

工厂开始修建。外观建筑大概要花三个月时间。但机器的安装和调试却要花很大的功夫。这一工作落实到于乐身上。他是专家。

此刻,设备都还原在河南,还没拆回来。

这很让人操心。

按道理,拆迁工作是要交给本地工人来干地。不过,那边有很大麻烦。想来也是,自己的设备都卖了,工作自然没有了,谁还有兴趣帮忙拆设备。不搞破坏已经够意思了。

黄昏不放心,他对于乐说:“干脆我们自己组织工人去河南拆?”

“那也好,不过,拆迁费用可就要翻番了。”

“翻番不要紧。如果交给他们的工人干。设备拆迁回来能不能用还是一个问题。自己去弄也安心些。你算一算,需要多少工人,需要些什么设备?”黄昏问于乐。

于乐沉吟半天,回答道:“我算了一下,总共需要两百个工人,三十辆大平板卡车。还需要大约一个月运输时间。”

“不能走铁路吗?”

“老实说,走铁路,这么多设备,更让人不放心。”

“好,就依照你的意思办。你是内行人,现在就去组织。然后我们一起去河南蹲守。”

“行。”

事情就这么说定,开始做准备工作。

因为能够重新就业,工人们都十分高兴,也格外珍惜即将到手的工作机会。一听到要去河南拆设备回来,一个个都热情高涨,纷纷报名要求参加。

报名者众多,挑选了两百名有着一定电器安装基础的工人。其中有六十多人是从扬子集团红光电器跳槽回来的,身强力壮,属于精英骨干分子。

大平板也准备好了,是从各大运输公司收刮来的。

本次拆迁工程历时一个月,投资将近百万。

黄昏在登车时做出承诺,所有前往参加拆迁的工人从现在起就是海尔公司的正式员工,享受一切公司福利。

“厂兴我荣,长衰我耻。”

黄昏大叫:“将那个什么厂的东西都被我般回来,一颗螺丝钉都不许落下。咱们也来个三光。开路。”

车队浩浩荡荡地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