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拣宝大家-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朝时期的唐三彩,就是陶器中的精髓,丝毫不必瓷器差,甚至更加珍贵。

    接着,杨帆他们就到其他家看看,老村长带路。另外,他已经吩咐家里人,吃一顿好的。而且,还让村里一个猎户,进山打两个野鸡什么回来。城里人不就喜欢这些野味吗?

    他们来到黄老七的家中,据说,当年那个名叫枯木和尚的就住在这个家里。因此,留下了两本经书。

    黄老七第一时间就拿出两本经书出来,供杨帆和胡伟观赏。

    杨帆看了眼,一本是地藏经》,还有一本则是华严经》。两本经书都是佛门的经典之作。

    地藏经》原名应该是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它是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让自己改变命运的方法,并能超拔过去世的怨亲债主令其解脱的因果经。

    华严经》让你明白成佛的好处以及世界的形成与起因。是佛教的大宝库,所谓“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

    大方广佛华严经镶括了宇宙、天文、过去、未来、超自然、哲理、修身、济度……包罗万象,无所不备,无所不有,无所不全。

    这两本书,都是以繁体字文言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工整而又不失美感。看到上面的字,给人的感觉就是整个人都会顿时飘逸起来一样,心情愉悦。

    胡伟眼睛一亮,这两本书不是印刷版,而是名家抄录下来的。那么,就显得非常珍贵了。

    “米芾的字。”胡伟看了一会,很快就确认这手字的主人了。

    杨帆微微点头,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可以说,人家在古代,是十足的收藏大家,杨帆等人比起来,还嫩着呢!

    据说,这人酷爱砚台,曾经跟皇帝还有过一段故事。为了一台砚,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顾大雅。

    传闻,一次宋徽宗让米芾以两韵诗草书御屏,实际上也想见识一下米芾的书法,因为宋徽宗也是一个大书法家,他创造的“瘦金体”也是很有名气的。米芾笔走龙蛇,从上而下其直如线,宋徽宗看后觉得果然名不虚传,大加赞赏。

    米芾看到皇上高兴,随即将皇上心爱的砚台装入怀中,墨汁四处飞溅,并告皇帝:此砚臣已用过,皇上不能再用,请您就赐予我吧?皇帝看他如此喜爱此砚,又爱惜其书法,不觉大笑,将砚赐之。

    米芾爰砚之深,将砚比做自己的头,抱着所爱之砚曾共眠数日。

    杨帆看过记载,米芾爱砚不仅仅是为了赏砚,而是不断地加以研究,他对各种砚台的产地、色泽、细润、工艺都作了论述,并著有砚史》一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当然,那本砚史》他没有看过,有机会的话,可以找来翻一翻。

    对他们这些鉴定、收藏人士来说,各方面的知识多涉及,绝对是有益无害的。说不定,那天就能用上。

    而更重要的是,那家伙是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非常有名。

    看了这些字,杨帆就忍不住评价:“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好字!”

    “没错,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

    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胡伟也情不自禁赞道。

    这种字体,米芾自称“集古字”。

    他有点后悔刚才拿下那串珠子了。按照他们的约定,这回轮到杨帆出手了。

    这两本书,珍贵程度比起他那串珠子要大,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二者之右。

    见杨帆跟胡伟这表情,黄老七一家人喜上心头,看来,应该能卖个好价钱了。

    “老伯,我也不怕实话说,你们这两本经书的确是宝贝。刚才村长那串珠子五万块,你们两本书,我就出十万元,你们看怎样?”

    两本书放在外面拍卖,肯定要超过三百万的。自己吃肉,别人喝汤,一直都是杨帆的为人处事的标准。

    黄老七等人一听,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会比老村长家那串珠子差,但听到十万块,还是愣了半天。

    “十……十万元?”

    “没错!”杨帆点点头。

    老村长等人纷纷感叹,这些东西还真是值钱呀!十万元,得要他们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积累下来呀!

    另外,对杨帆等人也颇具好感,人家很坦诚,是宝贝都当面说。如果是怀着发财心理的人,肯定将价钱压低的。给了一万几千,他们怎么也会高兴卖掉。

    他心里已经决定,等一下让大家做一顿好的招待贵客。

    同时,对陈富贵那小子也颇为赞许。那小子,总算给家乡做了点好事。

    “那好,多谢,多谢!”黄老七一个劲道谢,反倒弄得杨帆有点不好意思了。

    胡伟跟杨帆得知,那个和尚曾经在这屋子住过,于是请求黄老七将屋子再翻一翻,说不定还有漏网之鱼。

    其实,不用他们提醒,黄老七也不会放过这个发财的机会。

    要是再找到一两件,他们家马上都可以登峰这村子的首富了。目前,他们村子还不富有,十多万存款的,绝对是富裕人家。

    非常感谢好友水墨青螭跟喵哒夏薇凉的慷概,最后,再提醒一下大家投三江票!投票的方式很简单,需要登录电脑版起点,进入三江频道,然后在右上角领取三江票,再到下面寻找到我们的书投票!就这么简单,不过,好像需要vip会员才能领取三江票!各位兄弟,帮帮忙吧!

    m

    。。。

    <;div>;

    <;/br>;

第一百零七章 金错刀() 
'限时抢购'2015防晒衣服女式长袖七分短袖

    '限时抢购'脚尖透明超薄隐性透明连裤袜(99包邮;送";女友";吧;嘿嘿)!

    支持网站发展;逛淘宝买东西就从这里进;go!

    ps:感谢羽夜星韵的打赏!今天要继续投三江票哦!我们的名次才排第五,比较落后呀!

    怀着非常高的期待,但很遗憾,再也找不到点有价值的东西出来,胡伟跟杨帆都微微失望。

    此时,胡伟只能把主意打到那座庙去。之前不是说,那边还有几件吗?先去看看再说,他是有办法弄到手的。

    路过其他人家,看见乡亲们都将东西搬到了门口,不看一眼说不过去。

    不过,这次两人分开,不凑在一起。只要杨帆在这家停下,胡伟就到别家去看,这样也能加快速度。

    勉强沾上宝贝的倒是遇到好几件,但都不是特别珍贵。碍着乡亲们热情的态度,胡伟也就当了次好人,把那些东西顺手拿下。

    “这几枚铜钱保存太差,我给你们一枚一千块好了。要不,你们拿出市区去,应该也是有人要的。”胡伟摇摇头道。

    虽然看到些古董,但农村的东西,真是太缺乏保养。这里面他就发现都是颇为珍贵的铜钱,可惜生锈已经让其有点面目全非。

    那几枚铜钱不是方形的,而是很古老的刀币。

    刀币是一种中国古代的铜币名。由生产工具的刀演变而成。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等国。种类很多,有齐刀、安阳刀、圆首刀和明刀等。上面铸有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币制,废贝、刀、布等币。其后,王莽所铸造的钱币中有金错刀。

    而胡伟现在手上捏着那枚,就是金错刀,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一方孔圆钱,环文上曰“一”,下曰“刀”,字为阴刻,字陷处填以黄金,并且加以打磨,使字面与钱面平齐。刀身上铸有阴文“平五千”三字。

    胡伟记得,这上面“平”字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

    值得注意的是,这枚刀币的造型独具韵味,丝毫未拘泥于春秋战国时代刀币形制,彼时尖首刀形制。古拙稳重,并透露出秀美气息。

    王莽是后汉人,按理说,这种古老的刀币,制造出来没什么意义才对。早在秦朝,秦始皇就统一了天下钱币,他的威望能超过秦始皇?

    别看“一刀”两个字是黄金弄的,但量非常少。实际上这种钱币包含的黄金重量远远不值五千文铜钱的价值。发行这种“不足值”的货币实际上是王莽掠夺民间财富的一种途径。因此,这种靠暴力保证流通的钱币在民间遇到了激烈的抵制。

    那户人家很干脆地点头,表示卖给胡伟。跑一趟市区太麻烦了,而且没有门路,搞不好被骗了,还折了车费。

    几块铜片,卖了几千块,还不知足?反正他们是满意了。唯一可惜的是,其他东西这老板竟然看不上。

    “这也是铜钱?”那个汉子倒是非常好奇,从不知道,自己家这玩意也是铜钱。铜钱不都是圆形方孔的吗?

    “这是很久以前的铜钱,叫金错刀。很可惜呀!你这几枚,都没有保存好。不然的话,一枚就价值上万块。”

    一刀平五千是中国最早使用,而且也是惟一用错金工艺制成的钱币。由于它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且存世稀少,故为钱币收藏者所珍爱。

    汉代的张衡、宋代的梅尧臣、宋代的钱昭度,留下了“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荷挥万朵玉如意,蝉弄一声金错刀”等诗词。使得王莽被历代藏家誉为“铸钱第一高手”。

    近两年来,在拍卖会上也能看到这种钱币,能拍出三万以上的价格。

    胡伟不说还好,这话让那家人听了,均是肉疼得脸都抽筋了。

    他们真想抽自己一巴掌,一枚都值上万块,那他们这几枚,岂不是好几万。价值瞬间缩水了十倍。如果保存好,几乎是天掉下来的富贵呀!

    “那么值钱?”那汉子说话都充满了悔意。

    这东西,以前是放在盒子里的呀!但那个盒子被他用来装其他东西了。几年前,这几枚铜片还没生锈的。

    “你这败家子!”家里的老头差点抽鞭子抽一顿那小子。

    “爸!我咋知道这玩意那么值钱?”那汉子很无辜。

    老祖宗也没有明确表示,这些东西是宝贝。不然,他们后代也会好好保存呀!你就将它放在一个盒子,然后一声不吱就嗝屁,鬼知道是什么东西呀!

    要不是这个老板来看,村里面谁知道这玩意竟然是铜钱。

    “所以说,一些先辈传下来的东西,最好还是保存好,就算不值钱,也有留念的价值。”胡伟难得正正经经地教育人。

    其实,他就是蛋疼,下乡也不是一次两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同样不是头一回。看见宝物因为保存不善,而受损,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

    “唉!”那老人家深深地叹了口气。

    的确是懊悔,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就被后代给糟蹋了。偏偏还是他看着被糟蹋的,自己同样没有眼光,不然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对了,不知道那盒子值不值钱。老板,你等一等,我去翻出来给你看看。”那汉子忽然记起那个盒子,看起来还挺不错的。不然的话,他也不会给媳妇装东西。

    老汉也是眼光一闪,说不定还真就是值钱的东西,毕竟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胡伟点点头,对此微微期待。但现实又让他再次失望,那只是一个骨器,牛骨做成的盒子,而且没什么工艺性。

    骨雕不是没有用牛骨做材料的,如果雕琢手艺高超,同样是一件宝贝。

    骨雕历史悠久,以牛骨、骆驼骨、乌贼鱼骨等动物骨骼为原料进行雕刻和磨制。而在中国的一些地区,骨头工艺品往往还挺受欢迎的,跟信仰有一定关系,认为骨头饰品辟邪、能带来好运之类。

    而这种工艺品,往往很容易跟牙雕混淆,两样都是艺术品,但因为材料不一样,收藏价值往往很大区别。

    牙雕通常比较值钱,值钱的骨头其实很少,豹骨因为药用的原因,一斤一两万元,虎骨也才几千块,远不如一节象牙值钱。

    “不值钱吗?”那汉子询问道。

    “这是牛骨做成的,你说呢?”胡伟郁闷道。

    m

    。。。

    <;div>;

    <;/br>;

第一百零八章 古称() 
ps:感谢冰度*思念的打赏,希望继续三江票支持,现在排名已经滑落第六名!有点惨呀!

    这次,胡伟的运气要比杨帆好,杨帆看了两三家,均没有发现好东西。

    继续走,路过一户看起来很落魄的家庭,在门口等候的是一个妇女。

    还没到,陈富贵就小声告诉杨帆跟徐平,这是一个寡妇家。跟他还是亲戚,算是表嫂了。老表当时跟他一起到外面工地干活的,但出了意外。

    剩下他的表嫂,还有一个孩子,现在孩子在外面读书,所以就剩下一个人了。老人早就去世,村里面甚至还劝她改嫁。

    徐平看了眼,这妇女都可能因为劳作艰辛的原因,已经非常显老,还改嫁什么?有人要吗?

    陈富贵之所以介绍,无非就是想让杨帆能照顾就多照顾。杨帆点点头,表示可以。

    “老板,你随便看看。”那妇女也赶紧开口道。

    孩子现在上高中,还是要到市区去读,他们镇只有初中,没有高中。因此,费用需要不少。她兢兢业业,也差不多只够孩子的各方面开销,想存点钱比较难。

    然而,孩子读书很努力、争气,有望考上大学,村里面很多人都寄予期望。

    也正是这样,陈富贵才特意领杨帆往这边走,就希望杨帆能给点帮助。村里出个大学生,真的很不容易。

    当然,陈富贵也知道大学生刚出来,比起农民工好不了很多,顶多就是不做苦力活,但工资比他们还低。

    他们工地,就有好几个刚毕业的,到工地帮忙看图纸、监督、指挥工人干活。看起来挺威风的,但他也听过那些人埋怨,薪水太低。

    尽管这样,但只要能考上,村里面还是很支持的。出一个大学生,对整个村子来说,也是一种荣耀,大家都有面子。

    看了一会,尽是一些破铜烂铁,甚至十多年前的教科书。

    发现,杨帆摇摇头,那妇女脸上尽是失望。虽然已经有了准备,但还是很失落。如果这个时候能拿到一笔钱,孩子四年的大学就轻松一点。

    “表嫂,也别灰心,小辉的学费不担心,到时候村里面肯定能凑一点的。”陈富贵马上安慰道。

    “唉!也总不能靠大伙呀!”那妇女叹了口气。

    “杨老板,就没有看上一件吗?”陈富贵问道。

    杨帆抬头往屋里面看了眼,询问道:“就都这些吗?”

    “要不,老板你进去看看吧!”那妇女开口道。

    杨帆只能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帮你把屋子都看了遍,没有的话,也应该死心了。

    因为刚翻过的原因,屋里面有点乱,一个老柜子还打开着,里面是一些衣服,其中不泛三两件女人的内衣。

    那妇女连忙把柜子给关起来,颇有些尴尬。

    杨帆也不多看,紧紧扫了两眼,发现柜子只是松木打造的,也不怎么值钱。

    来来回回将屋子看了遍,正要离开,目光发现墙上挂着一把称子。看起来很老久了,秤砣还跟现代的不大一样。

    “那个称子拿下来看看。”

    听到这话,那妇女如同听见仙音一样,立即将其取下来。之前,连她都忘了,这称子也是以前的人留下来的。

    杨帆拿上手,认真观察那秤杆,居然是红木做成的。只见那木质纹理清晰、交错,形成鸡翅一样,放在鼻尖,还能闻到淡淡的香气。

    这种红木,还是颇为珍贵的鸡翅木,所以值点钱。

    鸡翅木北方人称为“老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纹理美丽,富于变幻,有紫褐色深浅相间的蟹爪纹,酷似鸡翅膀,“鸡翅木”之名也由此而来。此外也有形成颇似山水云层的风景画,纤细浮动,如行云流水,变幻无穷。

    此外,那个秤砣也引起杨帆的注意。

    那不是一般的秤砣,形状跟现在的不一样,竟然是一个铜雕兽。

    “这是秤砣?很特别呀!”徐平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古怪的秤砣,而且质材也特殊,看起来是铜制造的,平常看到的,一般都是铁质的。

    杨帆点点头:“是很少见,算是一件珍稀物品了。”

    “那么就是值钱咯?”陈富贵立即听出杨帆话中的意思。

    “秤杆是鸡翅木做的,秤砣是青铜,还有一定的艺术感。嗯!是一件古董,值点钱。”杨帆实话实说,这件物品,他也不准备赚钱了。

    “值多少钱?”那妇女立即追问。

    “这种东西属于偏门收藏,我也不好说,但正常价值应该在八千到一万二之间。当然,如果遇到刚好喜欢的人,可能还能上升不少。”杨帆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数字。

    “杨老板,你收不?”陈富贵小心翼翼地问道。

    发现那妇女眼光有点恳求,杨帆微微点头:“一万块我帮你拿出去出手吧!”

    这类物品,他同样不喜欢收藏,所以,顶多就是免费帮她带到外面去转手。如果是以前还不好办,不知道该扔给谁。古玩店肯定有人要,但价格就不好说了。不过,现在不一样,扔给何探那家伙处理,他应该很乐意吧!

    “那就多些老板您了。”

    杨帆用眼色示意徐平,让他拿出一万元来。

    “水龙头在那边?我洗一下手。”杨帆问道。

    那杆称子表面有点油污,刚才鉴定的时候,难免会将手弄脏,不大舒服。

    那妇女才发现,称子实在太脏,非常不好意思,赶紧指了一下厨房里面的冲凉房:“这边,墙上挂有洗衣粉,真是抱歉。”

    另外,她也立即拿起称子去抹洗干净。

    杨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