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国王侯-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商贸区,除了它们能够像是一口口沙漠之井一样源源不断的为匈奴人输送各种生活物资之外,它们还逐渐在汉人的影响下,建起了低矮的围墙,形成了一个个小型城郭。

    这也正是伊稚斜演练攻击敌人阵地的时候选择这样的地方的原因,而在这些商贸区周围,一些被裁减下来的老弱士兵拿起了锄头,将周围的荒地开垦了不少出来,然后按照汉人的指点开始种植一些农作物。

    匈奴正在从根上发生着一些改变,只是这些改变在那个条约产生的好处掩护下,没有人觉得这是被强迫的,他们反而觉得自己之前的漂泊有些傻。

    就在匈奴人各项事情都按照计划进行的时候,匈奴东部的两个小国竟然联合了起来,派出了一个大型的使团来到了他们的草原上。

    不过走了半道人家又回去了,再来的时候,他们就是换上了铠甲还拿上了兵刃,人家国家虽小,但是也派出了整整三万人的大军清一色的轻甲骑兵。

    至于为什么会发这样的情况,那自然是因为他们半路上知道了匈奴现在军力大减,而且内部分裂,分成了北方一部和南方一部,北方一部是裁军的主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虽然经过裁撤,仍然占据着匈奴主要力量。

    南方一部则是比较寒碜了只有一万多士兵,而且在不久前因为统治者的暴戾,还杀了六百多人。

    这两个小国就是扶余和乌桓,不知道人家的战力如何,但最起码他们的情报工作搞得不错,相当的准确,只不过他们还是没有搞清楚,那个看起来十分弱小的南方一部,明显要有着更加强壮的獠牙。

    对对手的估计不足,最终让他们成为了伊稚斜的试金石,在广袤的大草原上,三万兵力向着伊稚斜本部拼命的掩杀,等到伊稚斜发现的时候,敌人已经近在数里地了,不过他并没有慌乱,而是命令自己的两千枪骑兵先行去阻击,然后派人知会汉朝的监察官,说敌人袭击,自己要去应战。

    与此同时,他已经整顿好了自己的士兵开始上马作战,他有一种瞌睡碰上枕头的感觉,正想试一试自己的训练效果,然后就来了这么一大群对手。

    他很自信自己的战力,于是并没有采用什么繁杂的战术,直接就是横冲直撞,他的枪骑兵在和敌人照面的时候就将一些敌人给撂到了马下。

    如此惊异的一幕让两国将领有些害怕,但是还没等他们做出反应更多的士兵掉下了马,甚至有战马直接诡异的冒着血花倒在了地上。

    然后就是一万多人的队伍山呼海啸的冲了过来,他们在茫茫大草原上一字摆开,两翼突击,中部缓进,看那样子竟然是要包围这一支庞大的军队。

    两小国将领不敢怠慢,立刻瞅准一个方向,准备开始攻其一点,然而最终还是被人家牢牢的给围上了,一万八千人围上两万多人,这奇葩的一幕出现了,更奇葩的是人家人少的那一部分还围着另一部分打。

第353章 借机() 
猛虎出闸用来形容此时伊稚斜的队伍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他们一个个仿佛上足了发条的机械一样疯狂的冲击乌扶联军,不到一个时辰就斩杀数千。

    当然,经历了最初的慌乱,在留下了六千多士兵尸体,付出了四千多的士兵重伤之后,乌扶联军也终于啊站稳了脚跟,开始认真防备,毕竟人家这边占着人数优势的,而且既然敢派兵远征,纵然是有着趁人之危上的嫌疑,但是也绝对不会指派一群草包过来。

    很快,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冷兵器战争的弊端显现了出来,不管是哪一方的士兵现在都需要补充自己的力量,来准备下一次的攻击。

    而这,就给了乌扶联军以喘息之机事实上,这也给了伊稚斜以喘息的机会,他的军队再训练,也终究不会向刘岳的蓝军那样犀利,这不仅仅只是体质上的差别更是体制上的差别,比如他就没有那个能力给自己所有的队伍都套上那种不怕刀剑的铠甲。

    所以,他注定了不可能向刘岳那样,冲杀一阵之后,士兵毫无伤亡,所以即便这一次伊稚斜的士兵十分勇猛,他的属下也死伤两千余。

    对敌作战,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此刻伊稚斜的士兵其实衰竭了,他们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冲杀过去,围住了数量远比自己多的一个团体,但是最终却并没有一口吃掉,所以现在他们含着这块肥肉,吐也不是,嚼也不是。

    而这个时候,身为全军统帅的伊稚斜却还在不信邪的责问他的指挥官们,他告诉他们在长安,自己见到了一支军队,他们可以以一敌百,最后还全身而退,而他正是仿照这样的一支军队再训练他们,可是为什么,他们就是提不起来呢。

    事实上,在冷兵器时代,以自己一人伤亡换取敌方五倍于己的损失,这已经证明了弱小一方的战力,而伊稚斜的士兵,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鼓励,而不是责问,人力有时穷,他们不可能用血肉之躯,完成刘岳用钢铁包裹组成的军队所能完成的事情。

    这边,伊稚斜正在向他的军官们发脾气的时候,另一边乌扶联军的将领却在安慰自己的士兵,他高诉所有的士兵,告诉他们不会客死异乡,一定会载誉而归,获得空前的胜利。

    当然除了在士气上的鼓舞之外,他们还开始寻找方向进行尝试攻击,他们的士兵聚在一起,敌方的包围线拉的太长,极其容易被凿穿,所以乌扶联军的两位主将决定在运动中寻求战机,最好是能够找到一个地方拒险而守。

    不得不说这两个主将实在是默契,他们都看中了地方主将极善进攻,但是对于防御却并不是怎么重视,这样一来只要他们坚持挫败敌人的连续进攻,那到时候他们的机会也就来了。

    烈日正毒的时候,乌扶联军选择了一个方向进行了突围,他们大军移动,很快就凿穿了那处薄弱的包围圈,然后迅速东去,因为那边的地形他们熟悉。

    狂奔二十余里之后,他们进入了一片小高地之中,而这里正是他们准备拒险而守的地方,往后,他们可以快速的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往前,他们可以探取匈奴的地盘,实在是非常好的一个地方。

    伊稚斜认为敌人要逃跑,立刻就发令让自己的队伍进行追击,一定要将这群敌人给消灭在草原上,对他来说这是他训练军队之后的首战,一定要胜,否则,他的声望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和削弱。

    殊不知他这样一追,正中敌人下怀,等他合拢大军追到小高地的时候,看到敌人旌旗猎猎,并没有继续后撤了,这才放下心来,可是现在太阳更毒了,小高地下面是一片开阔地没有任何的阻挡,而山上则是茂密的丛林,避暑胜地。

    就这样,他们挨着酷暑,发动了进攻,但既然是拒险而守,乌扶联军就不会那么容易让他们得手,所以这一次的进攻宣告了失败,双方各有损伤,但是都是试探性的,所以伤亡并不大,也就是五百人左右。

    可是这次失败带来的结果却十分的严重,对于伊稚斜来说,连续两次失利,这已经严重的打击到了他的士气,再加上烈日炎炎,让他们觉得苍天也不帮助他们,一时间有些心灰意懒。

    可是对于乌扶联军来说,这是一次胜利,一次难以估量价值的胜利,他们挫败了那种比弓箭兵更加神奇的士兵,他们觉得自己是受到了天神的眷恋。

    这次失利之后,伊稚斜就停止了进攻,然后开始杀人立威,他觉得,现在唯有凌厉的杀伐才能激起将士们的斗志,所以他将从战场上带回来的重伤兵不管是己方的还是敌方的全部斩杀掉了。

    “你们是昆仑神的孩子,受到昆仑神的祝福,现在神明圣洁的地方受到了敌人的践踏,我们要驱逐他们,懦弱的人不配再回到青草丰美的地方。”

    尽管伊稚斜说的慷慨激昂,但是依然唤不起战士们的斗志,杜宇他们来说,哪怕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们就有可能再次斗志昂扬,冲进前面的那片林子,为他们的将军拿回属于他的荣耀,但是,这一刻,他们因为他们的将军感到心寒。

    也不能怪这些士兵会有这样的情绪,毕竟不管是谁,老是有罚无奖,谁也受不了,更何况,现在是要去赴死,他们不怕死,但是怕就算是死了,也得不到自己将军的赞许。

    “我的王,御兵之道,重在奖惩有度,明在身先士卒,你的儿郎们伤心了,你看他们脸上的阴云没有消散,就像这即将到来的夜幕,吞噬了他们的斗志!”

    一个白须白发的老人站了出来,他手里擎着羊尾木杖,将伊稚斜拉到了一边,有些急躁的向他进言。

    这老人是伊稚斜很是倚重的部落祭司,而这一刻,他的一席话终于点醒了正处于怒极攻心的伊稚斜。

    回到阵中,伊稚斜挥刀斩了一撮自己的马鬃还有自己的一缕头发,当着众位将领的面将其绑在了一起。

    “儿郎们,黑魔蒙蔽了我的眼睛,对你们要求过于严苛,但是我已经聆听了昆仑神的训斥,现在,我决定先驻扎在这里恢复体力,我要你们时刻记住,如果我是骑手,你们就是我最最为倚重的战马,我为你们骄傲!”一个近卫捧过了那两撮毛发,轻骑绕营,将之展示给了所有人。

    一时间整个军营又开始充斥起来积极的气氛,这也让那个老祭司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还想劝告自己的王离开这里,不再狩猎这支闯入者了,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他知道自己的王需要什么,所以自然不能让他们就这样打道回府。

    “大国师,伊稚斜那边和扶余国还有乌桓国的军队打了起来我们要不要过去帮助他一把。”

    于单站在苏合的前面,对于伊稚斜的处境很是担心,这个消息是汉军传递给他的,他很相信汉朝送过来的那些骑校,他们搞情报很有一套。

    “帮助谁,伊稚斜吗?不不不,大单于,你记住了,你现在已经是打匈奴的单于王了,如果这一战伊稚斜胜了,你要奖赏他,大张旗鼓的奖励他,但是他要是败了,你就要借机罢了他的权,他是一只草原狼,让他离开了狼群,他才会对你没有威胁。”

    苏合看着这个稍显稚嫩的大单于,心里充满了感慨,伊稚斜和敌人干了起来,这是这么久以来,他听到的最好的消息,而另外的一个消息也正在路上,大汉的探矿队发现了一个铜矿!

    当然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是被传送回大汉境内给刘岳的,而刘岳对于这件事也表示了充足的重视,立即派出四艘飞艇装载足够的装备去支持探矿队的后续工作。

    对于苏合来说这种消息好在一点就是他那些没有弹药的火器现在马上就可以拥有弹药储备了,然后装备了火器的军事力量就可以更加强硬的扶于单真正坐稳大单于的位置。

    所以,在这个时候,伊稚斜被削弱,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了,他当然不会去帮助伊稚斜了。

    不久之后,铜矿探明的确切消息回到了苏合手中,他立刻就开始起草书信向刘岳要求条约中的子弹。

    按照储量估算,每一吨铜矿可以换取一百枚子弹,然后每开采出来一吨铜矿之后交付其中九成给大汉,然后大汉会额外付给四百枚子弹。

    也就是说,苏合现在正以每吨铜矿四百发子弹的价格将自己国家的矿产资源送给刘岳,这要是以后的人发现了铜矿的其他用处,一定会大骂苏合是一个败家国师的,可是没办法呢,谁让刘岳掌控了绝对的主动权呢。

    这边,苏合正在算账,而伊稚斜则是已经围困了那个乌扶联军整整三天时间了,这三天时间他并没有进攻,而是一直围困,严阵以待等待着对方率先发动攻击。

    这倒不是那个大祭司一语点醒了他,而是他知道了对方补给困难,希望将他们的补给消耗掉了之后,趁他们后退的时候进行攻击。

    这伊稚斜终于开始用脑子打仗了,不得不说这一招真是正中那联军软肋,不过人家也不憨,一方面派出小股部队返回请求支援,一方面还一个劲儿的节省自己的粮食。

    这里既然是事先选定的屯兵之所,那自然是一切必要条件都是具备的,这些苦寒之地的士兵别的能力或许并不出色,但是忍饥挨饿的能力那绝对一流,再加上这里有着充足的水源,所以如果伊稚斜要等的话,还是需要等上不少时间的。

    可是伊稚斜并没有那样的耐力,在第四天的时候,他就开始命令他的火器部队试探性进攻了,当然这一次并不是猛冲猛攻,而是做了严密的防护,之后在慢慢的靠近,他知道如果肥肉太大,一口气吞不下,那就慢慢的一口一口的吃。

    试探性的进攻很成功,联军为了节省自己的力量,只部署了一部分兵力进行警戒,剩下的都在养精蓄锐,而火器部队这一次的冲击,一下子就消灭了两百多人,自己却只有四人轻伤。

    尝到甜头的伊稚斜立刻就老母猪摸到了萝卜窖,频繁的使用这种战术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这种状况持续到是第七天的时候,联军迎来了自己的援兵,虽然只有两千人,但是这两千人除了兵器带的东西就只有干粮了。

    援军加入之后,两支联军的指挥官就决定了好好吃上一顿之后准备开始最后决战,在这里并没有占到便宜,现在士兵们都窝着火呢。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两方人马都憋着劲儿想给对方来一个狠的,就像是两个猛兽现在趴伏在地上整理自己的毛发,磨尖自己的爪牙,只等着发起攻击。

    这个攻击很快就演变成了现实,就在正午时分,太阳正毒的时候,两部战争机器开动了,伊稚斜让自己的火器兵在前,其他兵种在后,化骑兵为步兵,开始了向敌阵移动。

    而乌扶联军则是集中了全部的弓弩兵严阵以待,等到敌人近了,立刻就箭如飞蝗的射向了敌人的阵型。

    这一次集中攒射,明显十分的有效果,伊稚斜的士兵立刻倒下了一大片,乌扶联军挨了这么多天内的偷袭,自然不会再傻乎乎的等着他们摸到阵前,开火射击。

    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伊稚斜的士兵立刻转变攻击模式,改偷袭为强攻,但是乌扶联军此时已经牵出了补充好体力的战马,从上往下,战马的冲击力自然是非常厉害的。

    所以这一阵,伊稚斜是输了的,乌扶联军占了便宜自然不肯放松,战马继续狂奔冲击山下的敌营。

    这个时候,伊稚斜已经做好了准备,看着自己投进去的三千多人被冲散死伤惨重,他的心里也发了狠,立刻就准备给这货再看看自己这些日子的训练成果。

第354章 合谋() 
狂暴对上狂暴,两支队伍再次战在一起,血肉横飞的场面立刻上演,这处小高地的下面那些流水汇集的低洼处渐渐的变成了红褐色的水洼,不管是匈奴兵还是乌扶联军,他们此刻都杀红了眼,已经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发动这一次战争,反正只剩下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杀光眼前的敌人。

    时间慢慢的推移,直到夜幕完全落下,场上仍旧有沙哑的喊杀声响起,此时乌扶联军的士兵只剩下不到四千人,而伊稚斜的军队也好不到哪里去,只剩下五千多残兵败将了。

    这个时候他们都在战场上搜罗自己一方的伤兵,希望能够救助他们,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草原方向一条长长的火龙朝着战场这边疾驰,看那样子怎么也得有上千人,乌扶联军只剩下扶余国的那个大将。

    看着现在的形势立刻就命令士兵赶紧回撤再也顾不上那些还在血泊中躺着的重伤士兵了。

    赶来的一群士兵是伊稚斜的军事教官,事实上他们早就对战场保持着持续的侦查了,但是这是匈奴人的事情,他们并没有直接插手,可是现在,只要有一个契机,战争就会结束,所以他们自然冒出来充当那个契机了。

    赶来的汉军将领名叫莫不同,他在检查了一些伤兵之后立刻就将自己所携带的最好金疮药拿了出来,现在不行人情,那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对于莫不同的这种行为,伊稚斜十分的感激,要知道这些伤兵只要能够活下来,那他们的价值将要远远高于四五个同类的新兵,他们是经过战场挑选的,只要能活着,那么及一定会变成更加骁勇的猛士。

    但是很快,伊稚斜就发现了一个让他很不满意的现象,那就是汉军士兵正在同样救治乌扶联军的那些伤兵,目前已经从那些死人堆里扒出了数十人了。

    “莫将军,你这是何意?”不懂的自然就要问,这是一个好习惯,而莫不同自然也不会跟伊稚斜隐瞒,老老实实的将自己获得的情报告知了伊稚斜。

    原来他们将这里的战事汇报了上去,最后汉廷给的回复很简单,如果能够从中调停,当然更好,如果不能,那就尽最大的努力减小最终的损失。

    这个减小最终损失自然是包括乌扶联军的损失,只不过这些乌扶联军的伤兵最终都会作为汉朝的客人转到汉朝境内。

    最终,莫不同在战场上收集了四百三十多个乌扶联军的伤员,在伊稚斜的强烈反对下,他们都得到了很友好的对待,在第二天天一亮就被运到了后方,进一步救治之后就会送往汉朝。

    他们将会是汉朝向乌桓和扶余提出一些条件的筹码,对于这一次乌扶联军进攻匈奴,就连刘岳后来知情后都觉得实在是太大胆,并且很具有眼光的一次战役。

    只不过由于缺少情报支持,他们最后还是失败了,但是这并不可怕,至少他们就用行为告诉了周围同样对那块广袤草原有着觊觎之心的小国家,匈奴远没有强大到不可战胜!

    不过对于整个匈奴帝国来说这一场惨胜却被他们大肆的标榜成了抵御敌人侵略的英雄事迹,更是被他们宣传为汉匈共同抵抗强大敌人的范例。

    这就是苏合的手段了,他并不希望汉朝在这件事情中置身事外,事实上,汉朝也不可能置身事外,首先,他们的士兵是汉朝训练的,要不然不可能以一敌二,最终还获得了压倒对方的胜利。

    其次最后也是汉军的出现让敌人快速远遁,然后就是汉朝需要匈奴的矿产资源,从刘岳派出的四艘飞艇就能看出汉朝对匈奴境内资源的垂涎。

    匈奴人自己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