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国王侯-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概不想。

    十来天后,在刘岳不计代价的投入下,李王后已经好了大半,她的病比较轻,再加上儿子回来了,有了主心骨,心情上放开了,所以就不再继续受煎熬了。

    而梁王的身体也开始快速的恢复,系统出品的那些东西,绝对是有着奇效的,现在他们已经可以挪动梁王了。

    “经过了十来天的封闭,梁王宫终于也再次打开了宫门,而这个时候,就有一个使者呈上了一封奏报,上面是皇帝表示关心,同时也有一点表达自己责问的情绪。”

    “这是怎么回事?”岳儿,你从咸阳来,没有经过陛下的同意吗?你是王侯出行,必须要向皇帝告知去处,然后车马仪銮,一定要附和规矩呀。

    梁王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一次可能是闯了一点祸,然后就有些坐不住了,应该是躺不住了,这家伙全身上满了夹板,却让嚷嚷着要去见皇帝。

    最后,刘岳和百相以及赵灵儿评估了一下梁王的伤势之后,就专门给他做了一个扶床,床腿还可以折叠的那种,收起来就是一个担架床,放下来就是一个普通床。

    然后,刘岳第一次将飞艇放到了地面上,把自己的爹妈都装进去之后,狠狠的压榨了一回那个压缩气罐,

    最终这艘飞艇在梁国停留了十二天的时间之后又开始快速的返回,这一次,它的目的地是长安,因为此刻,刘岳的心中充满了怒火,自己的母亲于二十天前已经向皇帝传讯,但是自己得到的消息却是梁国长史亲自传达的,这就代表着朝中有人对此事做了手脚。

    很明显,那人不是太子,他还不至于这么下作,那人更不是皇帝,因为他不会这么无聊,所以那这件事就需要有人出来流血了。

    皇帝一直瞒着老太太,毕竟老人家岁数大了,刘启准备等待使者回来问问情况再向她禀告,谁知道梁国封了皇宫,说是为梁王祈福,听到这消息的时候,皇帝的心里也有着一丝不好的预感。

    这一天早朝刚刚结束,就有谒者来报,说是睿王殿下和梁王将会来长安觐见,听到这个消息刘启松了一口气,能来觐见,应该还不算太麻烦。

    刘岳在长安城外下了飞艇,派人将自己的母亲送回到咸阳,刘璇赵灵儿也跟着回去了,而他则是和手下一起,抬着梁王准备进宫。

    “娘,刘武回来了,说是前些日子坠马受了一点伤,估计现在伤好了,来拜见您了!”刘启决定要先给老太太打个预防针,要不然一会儿刘武诉苦的时候她不知道,那乐子可就大了。

    “什么?坠马?他现在怎么样了,啊,他现在怎么样了。”老太太心里护着儿子的那种母爱再次泛滥,焦急的拄着拐杖就站了起来,说要去迎接刘武。

    “娘,这不合规矩,刘武来了,自然是他来拜见您的,你稍安勿躁!”刘启说完准备亲自去迎接,毕竟兄亲弟恭这件事他也办了不少了。

    “怎么搞成这样?”当刘启看见那个板床上面躺着的刘武之时,脚底下甚至一阵发软,这跟他想的实在是天差地远,这一会儿要如何跟老太太说呢?

    “皇兄,愚弟这回遭难了,浑身骨头断了不下八处,恕弟不能起身行礼了!”刘武笑了笑,一路的折腾让他的状态又有了一丝的疲惫和憔悴。

    “陛下,请为臣做主,宫中有奸佞之人阻挡我和父王之间的联系,而且扣下了母亲向陛下报病的文书,如果陛下查出了此人,还请陛下将这人交给臣下处理,臣感激不尽!”

    刘岳噗通一下就跪了下来,刘启一阵惊愕,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一层,当即也有些怒气,然后一个太后宫中的小婢就走了过来,说要梁王现在就去见礼。

第349章 奸贼必须死() 
“这!”刘启现在有些乱,这梁王要这个样子去见太后,那老太太还不飙起来,可是事到如今他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是硬着头皮带着梁王父子去太后宫中,期间他甚至几次想要接过那些抬床士兵的活儿但是都被刘岳给拦住了。

    开玩笑,为了让自己的老爹睡得舒服,刘岳可是花了大工夫的,这也就造成了这个床十分的沉重,如果刘启到时候一个失手,那伤的可就不是一个人了。

    “武儿,娘的武儿吆,你怎么成这幅模样了!”还没入宫门,太后就拄着拐杖出来了,那样子急得不能行,差一点就要摔倒了,刘启愤愤的瞪了一眼那个小婢,这家伙腿儿快,嘴也快。

    “娘,我没事儿,您忘了,岳儿可是神医来着。不用担心,等我骨头好了,我就又是生龙活虎的刘武!”梁王半躺在床榻上,看着母亲着急,心里面也不是滋味,这么大个人,还让老母亲担心,这实在是太不孝了。

    “皇帝呀,你不是说没事儿吗,这怎么绑的跟一个稻草人儿似的,发生这么大的事,你居然瞒着我,你这个皇帝当的真是太厉害了!”

    老太太的拐杖拄得咚咚响,这让一边的刘岳也有些惊讶,但是这件事怎么也怨不到皇帝身上,于是立刻就站了出来。

    “皇祖母,不是陛下不告诉你,一是不想让你担心,二是他对父亲的伤情却实知道的不多,这都是下面的人虚报情况,才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陛下日理万机,总不能光顾着这些家事吧!”

    刘岳额头冒汗,老太太正在气头上,要是劝不好,搞不好要引火烧身,但是看着刘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他觉得就算真的引火烧身了,那最后也算是为长辈挡灾了。

    “去,去叫宫中最好的太医来,让他们赶紧过来,晚一点,就杖责!”老太太扶着床榻,一个劲儿说着:“慢点,你们慢点!”最后将刘武安排到她的宫里了。

    “那些蠢货怎么还不来,这就从门口进到屋内,屁股都还没沾座位呢,老太太就发出了一声怒吼,中气十足,完全不像是一个老人应该有的那种肺活量。”

    “皇祖母,孙儿就是医者,您不必担心,父王没事儿的,要不然我也不会准备把他送到咸阳来,你看我像那莽撞的人吗?”刘岳急忙倒了杯水递给老太太,顺便还站在老人身后给他揉肩捶背,不能因为这件事情让老太太急出毛病了。

    不多时,几个太医连滚带爬的赶了过来,一个个气喘吁吁的,然而还不等他们把气喘匀了,老太太就支应着他们去给刘武看病。

    他们摸摸这里捏捏那里,最后又是把脉又是问诊的,折腾了好一会儿才告诉老太太梁王没事,只需要静养就好。

    实际上,刘武现在确实是没事了,之前,刘岳担心的主要就是内部脏器的撞击伤,在经过了十来天的加强调养之后内伤基本被压制了下来,所以现在根本就是没事了。

    在众人都说了没事的时候,老太太终于平静了下来,虽然脸上还有着担忧,但是已经不像是之前那样急躁了。

    当然平静下来之后,他就准备了解一下事情的前后经过了,毕竟这其中还牵涉到她直到现在才知情的情况,所以是必须要问的。

    他询问的时候,梁王自然是事无巨细的都要交代了,从自己怎么从马上摔下来,怎么重伤不起,怎么向长安和咸阳求救,最后怎么被治成这样,他都有讲到。

    当老太太听到他第一次向长安请援最后竟然没有收到回复逼不得已才直接派使者至长安往咸阳,他有些震怒,同时盯着自己的大儿子向他询问此中的情形。

    这件事,刘启现在也是一抹黑,他不曾想过还有人如此大胆竟然敢扣压梁王向上呈报的书信当即下令一查到底。

    他将这件事交给了太子督办,并且限时两天,务必查出那个扣压诸侯王信件的人,这一回,刘启是真的怒了,这是梁王受伤的信件,要如果事关军国大事呢,这个竟然扣住给皇帝书信的人自然是该杀的。

    一天的调查完毕,刘彻锁定了几个人,但是都没有什么证据,于是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刘启直接在朝堂上面拔了宝剑。

    “我问你们,是谁扣了梁王写给朕的书信,是你的话自己站出来,说不定我还可以网开一面,但是如果你今天不承认,等我查出来,我夷你三族!”

    这么多年,刘启还是很修身养性的,从来不会在朝堂上当着众臣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所以台下的那些百官一个个都噤若寒蝉,不敢出声气氛一度降到冰点。

    许久之后,一个声音终于打破了这种寂静,这是一个言官,他说自己要参奏当今睿王和当今梁王,说他们父子勾结,藐视皇权,无视祖宗家法。

    当时刘岳就给气笑了,这家伙还真是会挑时候,他当真以为刘启就不敢杀言官吗,所以很顺理成章的,刘启提着宝剑就走了下来,死死的盯着他。

    “是谁给你的胆子,你受谁的指使,敢在这个时候出来挑事儿!”刘启几乎要将剑放到这人的脖子上了。

    谁知这言官也是硬气,梗着脖子大叫冤枉,说自己是诤臣,所言所讲,皆是为了皇权国法,没有半分私心,若皇帝斩了他,正好可以成全他的美名。

    “老子操你娘的!”刘岳大骂一句,然后立刻就上前将这家伙踹翻在地,然后骑到他的身上开始扇他耳光。

    “老子自从第一次入朝以来,你们这些只会摇唇鼓舌的家伙就嘚吧嘚的没完,自己未见寸功,却想留名青史,杀了你们成全你们的诤臣之名,那你把陛下置于何地,你这种人枉称臣子,老子揍死你!”

    “三儿,三儿,住手吧,再打就真的打死了!”刘启站在一边看着是劝说,实际上却并没有一点要制止的意思,最后直到刘岳把这家伙揍得神志昏迷才示意太子上前拉架。

    这太子自然是要听的,所以就连忙上前拉了一下,不只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一脚绊在了这人的脑袋上,摔了一个大马趴,然后很是激烈的起来也补了两脚。

    “还有谁要当诤臣!”刘岳站在那里就像一个骂街的莽夫。

    “睿王殿下,你在天子御前竟然公然行凶,意欲何为,言官自然是有发表谏言的权利,即便他们说的不妥,也不应该受此折辱。”

    朱韬站了出来声色俱厉的喊着,想要将自己置于道德高地之上,不过很明显,刘岳又准备动手了,可是这家伙位居三品,揍他那可就有点不恰当了。

    所以最后还是被刘启给拦了下来,既然这货想说,那就让他说说,说不定最后还能从他那里得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陛下,我大汉立国以来,祖宗就有训示,王爵不可私自相会!可是陛下,睿王不仅私会梁王,而且还不经请示,直接带兵甲和飞艇前往梁国,有行反事之嫌!此举不容于国法,不容于组训,请陛下明鉴。”

    “我当是谁私自扣押了父王写给陛下的书信,原来是你这货,陛下,臣请将此寮押送中尉府,三司会审,他的行为属于欺君罔上,罪不可恕!”

    扣帽子嘛,谁不会一样,刘岳翻手就是一顶大帽子扣了下去,实际上他也是猜的,不过却是猜得挺准。

    “你,血口喷人!”这句话刘岳怎么听都觉得这货气势不足,心头当即暗道有戏,凑到太子身边发出了只有两个人懂的暗号。

    “父皇,儿臣也怀疑这宗正官有嫌疑,而且有重大的嫌疑,诸侯王的书信若来长安,第一站便是宗正府,他们管理皇家事宜,甄选皇家文书,是有足够的机会来行此不臣之事的,若三司会审,儿臣请求准许旁听!”

    “朱韬,太子说的也是是有理有据,如果你是清白的,自然也不会惧怕三司会审,着睿王刘岳太子刘彻,宰相刘舍,中尉郅都,御史中丞御史中丞齐仁构成三司,会审此案!”

    老太太那边催的急,现在,刘启也顶不住了,昨夜老人没有睡,今早竟是守在自己的上朝路上,一直叮嘱一定要将贼人拿下,事实上刘启觉得即便是现在构成一个冤狱,也能够稍微分散一下老太太的注意力,要不然自己就不得安生了。

    朱韬很不明白,这是怎么了,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不过就是站出来除了句实话,然后这雷霆之威就落到了自己的头上,这是要闹哪样。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是不经查的,于是立刻就跪在地上,大呼冤枉,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陛下现在是急了,同时也是怒了的,这个时候,你站了出来,那不是厕所打灯笼找死吗。

    这能怨谁,皇帝在上面一口一个,是谁给我站出来,你就站了出来,这不是往枪口上撞,这是什么,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傻的人了吗,答案当然是没有的。

    审判的阵容空前强大,就差陛下亲临了,这更加表明了刘启的心急,所以很多人看来朱韬这一次是栽了,碰上谁都不能碰上郅都,就算是碰上郅都也不能碰上睿王,可是很遗憾这个家伙两个人都撞上了。

    三司会审两王审议,这在京中受审的官员当中也算是很高的规格了,在刘岳的推动下,朱韬的罪名很快就被坐实,这让刘岳觉得有些奇怪,按道理来说这家伙不是应该垂死挣扎吗。

    刘岳想的没有错,这家伙确实准备垂死挣扎,因为在刘岳准备定他罪的时候他却奋力抗争,直言自己无罪,说自己替皇帝排忧解难,不能落得如此下场,说自己是忠臣,是大大的好人。

    他这言论立刻就把在场的人你都给逗笑了,他要是忠臣,那天底下还有奸臣吗,欺君罔上算是为皇帝好,那皇帝该多昏聩。

    “来来来,你且说说,你怎么是一个忠臣,你又是怎么为皇帝好的!”刘岳看了一眼刘彻,这里的虽说双王监督,但是太子毕竟要高他一点,又是兄长,自然该由他发言。

    “是呀,你就告诉睿王和我们,你忠在哪里?”刘彻一开口,这朱韬就在地上砰砰砰的磕了好几个响头,然后开始搬国法家规。

    实际上这是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要皇帝审视这些,就会知道自己所言不虚,但是他的话皇帝肯定是听不到了,就算是听到了,又怎么会费心思去找第二个替罪羊呢。

    “法理无外乎人情,你知道本王父亲此次伤势之重,几乎濒临死亡,而你押着如此重要情报不报,却说是不想让皇帝陷入两难之地,我且问你,到底是你不想让陛下陷入两难之地还是你公报私仇,意欲借此打击本王?”

    “睿王,你拥兵自重,带甲之士过万,艨艟巨舰数十,精锐武器层出不穷,可以说,只要你想反,那就是一句号令之士,你这样的人还怕别人打击你?”

    “混账,你敢污蔑本王,离间君臣关系,我切告诉你,你擅自插手帝王家事,罪不可恕,你所说的那过万甲士,也不过是天子家臣,这件事还轮不到你来评价,既然你已经详细交代了你的犯罪过程,三司会审就此结案,你我们会交给陛下发落!”

    刘岳看了一眼刘彻,没发现对方有什么异常,立刻就放下心来,现在这个朱韬疯狗乱咬,为了自己活命,竟是不惜想要拉自己下水,实在是可恶至极。

    “太子,太子救我呀,我虽然办错了事情,但是我绝无罪呀!”朱韬还是不死心。

    最后刘彻走到他的身前,蹲了下来:“朱大人,你还是不知道你错在了哪里吗?如果你扣了其他诸侯王的信,父皇或许会罚你,但绝对不会想让你死,可是,梁王,那乃是陛下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你说你,让我怎么说呢!”

    叹息一声,刘彻起身,这一声叹息,也算是为这次审案结了一个完美的茧子,奸贼,那就得死。

第350章 又有人才冒出来() 
朱韬听了刘彻的话之后才知道自己僭越了,这是皇帝家事,而且是那种不容别人染指的家事,他的行为造成了亲兄弟之间的误会,而这种误会这只有让他的血来清洗了,或者光有他的血还不够!

    当刘彻和刘岳将这件事情报告给皇帝和老太太的时候,刘启只问了一句:“娘,这是家事,你说了算!”这句话,直接将朱涛的九族送上了断头台,但是最后刘岳站了出来。

    虽然他也憎恨这种人,但是毕竟犯错的只是一个人,如果想要解恨,那只需要增加对此人的刑罚程度就可以了,不需要连带那么多人。

    刘岳知道这古代的诛九族之说,这中间有些人甚至压根就扯不上关系,只因为跟罪人交往密切了一点就也被划进诛杀范围,实在是不太公平。

    最终祖孙两个一番扯皮,老太太的怒火还是太盛,虽然免去了诛九族的罪名,但是却要杀了朱韬全家来泄愤。

    刘岳无可奈何,本来想着家中老人多了起来,这时候应该多积善缘的,谁曾想弄了这么一出,不过这个朱韬确实杀了也不亏,毕竟他已经跟刘岳多次对着干了。

    就这样梁王的事情落下了帷幕,留在京中跟老太太叙了几天母子亲情之后,就随着刘岳一起返回了咸阳,这里距离近,可以经常走动,同时也方便刘岳对他们身体的进一步调养。

    说到这个调养身体方面,刘岳想起了自己咸阳的那个四层小楼医已经投入使用很长时间了,民间的反响很好,纷纷表示自己看病更加方便了,而且刘岳的学院当中毕业的那些学医人员也有不少了,是时候将这种模式向全国推广了。

    事实上,刘岳现在的大汉军事学院已经是非常杂了,虽然挂着军事之名,但是却什么都搞,训练军事指挥官的,培养教师的,培养医学人才的,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

    而且随着刘岳之前的基础教育在大汉遍地开花,大汉军事学院已经人满为患了,所以刘岳就决定兴建专门类的学校,同时完善教育体制,为此,他又向皇帝要了一个教育长的官职。

    这个官职是督办大汉教育,完善大汉人才选拔机制,当然皇帝放权最重要的原因是刘岳自己出钱在全国范围内筹建学园。

    当然,刘岳现在最先要做的就是在咸阳周边选择便于发展规划的地方筹建三个学院,将医学、工程学、也像教师培养一样从大汉军事学院当中分离出来。

    军事虽然依托于民事,但是还是分清楚的比较好,所以今后,大汉军事学院,将会专职培训军事人才,至于医学和工程学这两门学科,由于涵盖范围也不小,就直接单独立名开始筹建校舍,分别是大汉医学院和大汉工程学院!

    这样一来,刘岳就必须要完善人才输送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