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门楣-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延昭一笑摇头,“我知道你不会说。所以我也不问。”

水波失笑摇头:“还是你了解我……我和你不同,你这人太糊涂,满脑子莫名其妙的家国大义。我就是个自私的普通人,舅舅待我好,我就不管不顾地,为保住他看重的天下尽了全力,你是我朋友,我便不肯死在你面前,让你难受,苟且偷生了这么多年。被前朝的兄弟姐妹们当叛徒看待,也是活该……我这人一辈子两边不讨好,做什么都不对。现在将死,还是得让你为难一回,不但不能告诉你给我下毒的是哪个。而且……我回京,你承受的压力肯定不小。”

他勾起唇角,笑的很狡黠,“好兄弟,就容我再任性一次,原谅我所有的错。”

“说什么对错,谁又知道自己一生所为,是对还是错?”沐延昭见水波的嘴唇发青,气息奄奄,反手把自己的斗篷解下来给他披上,笑了笑,轻声细语,“人这一辈子,本就是对的事儿,错的事儿,都要做一些,才算活的充实。”

天底下哪里有什么两全其美,他们这样的男人,选了家国大义,必然要负一些自己珍而重之,搁在心头的人,选了自私自利,只为自己快活,将来也不一定会一丝都不后悔。

记得当年婉儿随口说了句——难得糊涂,这句话,到是有些意思,也许,只有糊涂人的一辈子,才会没有遗憾痛苦后悔,因为他们少思少虑。

“还是你看得开。”水波伸手拉住沐延昭的手,“沐七,我要死了……我生在公侯家,长在皇宫里,受尽宠爱,也享尽了荣华富贵,天底下那些能活百岁的,大约也没有我有福气,如今又放下面子来见了你一面,我这会儿闭眼,也能瞑目。”

沐延昭点头。

水波笑起来:“我得谢谢你,谢谢你当年主动来跟我说话,要不然,以我这性子,终此一生,肯定连一个能说真心话的朋友都没有。”

沐延昭不语——他一生结交过很多很多的朋友,不知主动与多少人搭过话,聊过天,与水波的初见,早已经被他遗忘,搜心刮肚,也想不起来!

也许那一次主动去说话,不过是沐延昭的习惯,但对水波来说,就算算不上一生命运的转折,也是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件事了。

“我死了,别把我葬在水家祖坟里,随便找个青山绿水的地方埋了就是……我怕和水家的列祖列宗在一块儿,会整日吵闹,不得安宁。”

四月二十五日,留下了无数传说的前乐安侯水波,在七王府中溘然长逝。

他生前极尽奢华,但他的葬礼,却办的很低调,没有用什么千年阴沉木的棺材,只是一具不薄不厚的棺木罢了,陪葬也不多,只有他随身携带的一些小零碎,沐延昭还放了一把自己的随身佩剑下去,来拜祭的也并不多。

心向着前朝的那些人,恨他没有坚持到底,玉石俱焚,不能称忠义,和沐家关系亲密的,又怨他曾绑了七王妃,害得七王爷呕血重伤,尤其是伤了肺腑,到现在,天一冷还常常咳嗽,那些和两边都没什么关系的,又看不起他风流好色,经常拐带已婚妇女……

这些人自然是不肯来祭拜他,好在水波大约也不在意。

沐延昭依照水波的心意,把他葬在了水家祖坟外面,依山傍水,风景独好,还请了个风水先生看了看,据说风水也不算差。

清晨,忽然落了雨,小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打在屋檐上,叮咚作响,闭着眼睛细听,到仿佛成了曲调,只是听在人的耳朵里,这曲调太过哀怨,让人伤感。

顾婉煮了一碗黑芝麻糊,多多地加了雪糖,甜的很,端给沐延昭喝下,沐延昭才提起精神,搂着媳妇的纤腰,坐在窗前观雨。

自从送走了水波,他的精神头就始终不大好,总是恹恹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沐延旭也是担心他的身体状况,给了他几天假,让他在家里歇着。

沐延昭郁郁地趴在窗口,目光幽深,脸色苍白,明明都到了夏日,但唇角却呈现青色,透着一股子凉气。

顾婉拿起空空荡荡的装芝麻糊的晚,神色淡淡地又让宝笙把食盒拎过来,接着给他吃东西,一笼十二个小笼蒸包,两个米糕,两个茶叶蛋,再加上一把花生仁,统统塞进沐延昭的肚子,才算罢手。

沐延昭被逼着吃了这么多,吃的脸颊鼓鼓囊囊,嘴角泛着油光,眼睛水汪汪,可怜巴巴地歪在榻上下食儿。

顾婉很得意,果然,把他的肚子填满,让他吃的饱饱的,就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心思,难受,伤心,抑郁这类负面感情,还是不要有太多,多思多虑,可是会伤身伤神的。

让顾婉一闹,沐延昭总算勉强压下心里那一点儿说不出道不明的忧伤,继续精精神神地被他大哥指挥着团团转。

王府的生活回到正轨,因为添了两个小主子,又都活泼好动,留哥儿也到了最能闹腾的时候,家里一下子热闹了许多,王府的下人们,和过去的清闲完全不同,经常看见几个小丫头花容失色地从草丛里,树杈上,假山池沼附近,把躲猫猫的小主子搜刮出来,便是顾婉让人竖起高高的栏杆,堵住所有能钻进去的洞穴,砍掉能借力的树皮,还是阻挡不住三个孩子的好奇心。

顾婉现在算是明白了,原来家里有一只孩子和有三只孩子的感觉完全不同,那些麻烦,远远高于一个孩子的三倍。

记得在二十一世纪,有人说生两个孩子并不会累,因为大的那一个能帮着带小的那一个,两个一块儿玩耍嬉戏,到比独生子好,因为不孤独,也不用家长总是看着。

以前,顾婉也觉得这说法很有道理,可现在,她却得说一句,那是对方没有生三个鬼心眼一大堆的,也没有住像王府这么大,有这么多值得冒险的地处的房子。

自从孩子多起来,家里需要的人手大幅度增加,顾婉不得不大批量地招收下人,到是让周围羡慕王府仆从好待遇的那些人,兴高采烈了一把。

听了顾婉的抱怨,柳氏一边儿笑着主动分了一批到了年纪,该出宫,却没了家人的宫女过去,一边羡慕,她的女儿才一丁点儿大,就开始往符合公主身份的方向上教导,如今已经是个优雅端庄的小公主,从来不曾像外面的孩子一般捣乱撒娇。

“我到宁愿孩子能娇纵些,她都是公主了,天底下再也没有女孩子能比她更高贵,又何苦拘了她的性子?可我是见过前朝的公主的,除了个别几个,大部分的公主简直是鬼见愁,难嫁的很,我家闺女,可万不能养成那般。”

柳氏虽然心疼闺女,可她是聪明人,对女儿的教导从来不肯放松,她又没有儿子,将来无论是谁继承了皇位,她的女儿到底和新皇帝隔了一层,要是稳重聪明听话温柔,还能让皇帝喜爱,可要是娇纵太过,怕就是一时半会儿,新皇帝念旧情,为了颜面对她好,可没有真心,这好,又能持续多久?

为了女儿,柳氏到希望将来是留哥儿继承皇位,好歹关系密切,也不怕留哥儿让女儿受委屈。

第二百六十五章说媒

今年的雪落得特别早,才十月初,大片大片的雪花就零落而下。

沐延昭一大早就冒着风雪进了宫,最近沐家几兄弟不知在谋算些什么,除了沐延昭之外,都是拿皇宫当家,有两个多月没回过王府。

就是沐延昭,虽然心里挂念两个孩子,不肯在宫里留宿,也是天不亮就走,半夜三更才回来,顾婉见他辛苦,眼皮底下都有了淤青,便劝他宿在宫里,不用来回折腾。

可欢欢和乐乐的年纪还太小,尚不大记得人,要真一两个月不见,这俩小家伙非把沐延昭抛在脑后不可,

如果是万不得已,人不在京城,那忍痛舍下孩子也没办法,但如今皇宫离王府不过几步路,来回一此也耽误不了多长时间,只要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沐七是绝对不会怕辛苦。

沐延昭一整日不在,留哥儿也去了宫里,便是欢欢和乐乐,也有点儿蔫头耷脑的,不大精神,顾婉干脆去厨房做了些驱寒的补品,用小罐子炖了一只肥肥大大的老母鸡,准备带去给沐延昭享用,顺便带孩子进宫玩。

两个小家伙一听说要去见爹爹,立时便来了精神,任由宝笙动手给俩人披上短短的狐裘斗篷,包裹的严严实实,才让顾婉抱上马车。

到了凤仪宫,柳氏正逗弄女儿。

柳氏的宝贝女儿荣喜公主,才三岁多,生得玉雪可爱,因为从会说话开始,就有两个教导嬷嬷教导,虽然年纪还小,却已经很有公主的风范。

欢欢和乐乐也极喜欢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姐姐,三个小孩子不多时就玩在了一处。

柳氏坐在一旁,慢慢饮下一杯花茶,颇为欣慰地笑道:“你真该多带欢欢和乐乐来玩,瞧瞧。也只有你们来了,荣喜才会这般高兴。”

其实,宫里还有两个公主,一个專保桓鼋谢迹背蹉逖有裎伺患拍R苍岢鲆讶龉鞫佳诹厦拢皇橇夏昙痛罅耍Σ患茫桓鋈傧捕剂Σ淮有模僬摺5绷四锴字螅斫庖桓瞿盖椎男那椋氲街苠退锩廊丝峙虏换嵩敢饫肟1阋膊蝗プ瞿浅粤Σ惶趾玫氖露勺胖苠退锩廊搜⒆印�

三个公主坐卧起居都不同,能见面的机会不多,也就算不上熟悉,对荣喜来说,到是欢欢和乐乐,更像亲弟弟。

姑嫂两个才说了几句话,大兴宫来了人。正是那位小雨公公,他一进门,先给皇后和顾婉见礼。

柳氏连忙道免礼。不问什么事儿,先道:“这么大冷的天儿,快喝杯热茶缓缓。”

立时便有凤仪宫的宫女奉上热茶。茶叶是上好的茶叶,都是准备给皇帝用的,柳氏现在为了女儿很注重养生,听顾婉的话,很少饭后饮宫里的茶水,都是喝顾婉的准备的药茶和花茶,凤仪宫分到好茶叶,也是为了皇上。

小雨脸上挂了温和的笑意,也不推辞,接过茶水喝下,才笑道:“皇后娘娘容禀,万岁爷交代,晚上务必留王妃用饭。”这位小公公还是老样子,斯斯文文,白白净净,一身书卷气,不带丝毫卑微,礼仪却分毫不差,看着规规矩矩的。

柳氏显然也挺喜欢他,哪怕只看在张宏的面子上,也肯给他脸面。“行了,就说我知道了,今儿必不让婉娘走。”说着,让人赏了他一个荷包,又送了他一双棉鞋。

顾婉也赏了两个银锞子,又把自己煮的鸡汤拿来,交代他给沐延昭送去。

小雨公公认认真真地应下,答应一定盯着七王爷把鸡汤喝光,才转身离去。

顾婉笑看小雨公公的背影:“这人看着气质挺好,进了宫还真可惜了,听说读书方面也很有天分,万岁爷甚喜欢他,还让他伺候笔墨?”

“可不是,这孩子家里遭了灾,五岁上就跟着他舅舅乞食,他舅舅也是个读书人,可惜运气不好,碰上土匪,破了面,又瘸了一条腿,于仕途上无望,家里又穷,一次大旱灾,不得已逃难出来,也没有什么手艺,只好带着外甥艰难度日。”柳氏摇头叹息,“但凡有一点儿法子,谁又愿意进宫为奴?这孩子要是呆在外面,就算不能入仕,做点儿其它的,指不定也能做出名堂来。”

宫女还好,这些太监们,一旦进了宫,就是一辈子的事儿,混得好了,心里恐怕也不真觉得好,混的艰难的,指不定怎么遭罪。

沐延旭当年就想废除太监这种残酷的制度,奈何这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政事堂的大臣们听他这么一说,就跟晴天霹雳似的,而且,很多老百姓把孩子送到京城,根本还没进宫,就已经动手废了自己,然后才拼死找门路入宫。

这些人,若是当真不要他们,他们的命运恐怕会更悲惨。

顾婉到没多少悲天悯人的情怀,不过是瞧这个小雨长得标致,人才出众,才感慨两句,到是听了柳氏的话,忍不住挑眉——居然连一个小太监的来历都要知道的清清楚楚,自家这位皇后嫂子,也不像外人看到的那般低调无害。

其实这很正常,既然是提拔到御前的人,如果不调查清楚,哪里又敢用?

顾婉脑子里的念头只转了一圈,便抛之脑后,笑道:“今儿在皇后嫂嫂这里蹭饭,嫂嫂可别糊弄我,怎么也得做点儿好的。”

柳氏失笑:“谁不知道你们王府的伙食才是咱们大庸独一份,宫里也不能比,我这儿的饭,你又不是没吃过,也就那个样子,还能变出什么花样不成?”

她拉了顾婉的手,眼珠子一转,戏谑打趣道,“非让你留在我这凤仪宫吃饭,莫不是七弟想媳妇了?”

顾婉闻言挑眉,身子像没了骨头似的,瘫在柳氏的身上,咕哝道:“他哪有想我,我都有一个多月没和沐七好好说会儿话了。”

柳氏哭笑不得,伸手抓住顾婉扭来扭去的身子,旁边三个小孩子很是好奇地眨着眼睛,转头看过来,不觉摇头:“你还抱怨?那我另外两个弟妹岂不是要哭死了?老二和老三这么些日子,可是吃住都在宫里,根本没离开半步……”

“沐七回家也不是来看我的,都是为了他们两个小东西还有留哥儿。”顾婉皱着眉咕哝。

柳氏无语:“外人都说婉娘你端庄娴静,我看啊,全都被骗了,你比我家荣喜还小孩子气,他回了家,看孩子和看你,能有多大差别?”

姑嫂两个斗嘴片刻,就到了晚饭的时候,沐七想没想顾婉,顾婉不知道,不过,皇帝肯定不是因为体贴弟弟,弟妹,才要留顾婉吃饭,而是有事儿让顾婉跑腿,不为别的,就为了陈文柔家的两个小公主阿平和阿安。

两个小公主今年九岁,还不算太大,离及笄还早,但已经到了要被人惦记的年纪,宗室贵族家的孩子订亲,大部分也就是九岁到十三岁之间。

孩子太小,看不出什么来,怕孩子长大之后没有出息,自然是不会随意许亲,可孩子要是太大,一过十五、六岁,成亲的都有了,不及时下手,好的孩子都进了别人家的门儿,谁也不愿意拣人家剩下的。

算算年纪,陈文柔家的两个小公主,果然到了该考虑终身大事的时候。

顾婉瞥了柳氏一眼,刚才这位还装出一副万事不知的模样和自己开玩笑,做媒这种事儿,肯定是要女人说,沐延旭身为皇帝,哪里会关心这等小事?

顾婉这一次却是冤枉了柳氏,她也一头雾水,没想到皇帝忽然提这个,显然,沐延旭在这之前,根本就没想到要和老婆商量一下,男人在国家大事上可能很精明,但一到儿女婚事这种琐碎事上面,就不够细心了,尤其是在对待别人家的儿女时。

“阿平和阿安也渐渐大了,陈郡主不知道对她们两个有什么打算?”沐延旭显然没有觉得身为一个皇帝,居然关注别人家儿女亲事有什么不对,“刚才高王和肖王到我那儿磨叽了半晌,想让我给做媒,正好弟妹在这儿,不如你先去探探口风,要是陈郡主愿意,朕给保媒也没什么。”

柳氏听得满头冷汗,这时才松了口气,好在这位万岁爷还知道要先探探人家陈郡主的口风,他是皇帝,他保媒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真直说,就是别人不愿意,想不答应都很难,毕竟是金口玉言,可陈郡主是好相与的?要是让那位不满,肯定能搅得天翻地覆,让沐延旭不得安宁。这时候,万岁爷明显和弟弟们正忙着正事儿,要是那位陈郡主一气之下插上一手,无论沐延旭他们兄弟在做什么,就算最后没让这个女中豪杰给搅黄了,恐怕也要横生枝节。

顾婉愣了一愣,没想到居然是肖王和高王想和自家师父联姻,按说不应该!

这肖王和高王都是沐家未出五服的亲戚,按照辈分,沐家兄弟得喊对方一声伯父。论身份,到还合适,可肖王和高王都子孙成群,前些年还特意让最宠爱的嫡子嫡孙入宫读书,要说没什么别的念想,谁也不信,眼下皇帝年纪渐大,继承人迟迟没有定下,说不得还要闹点儿乱子,自己家想脱也脱不开,难道还让舅舅和师父他们卷进来?

第二百六十六章争辩

“那两个老货,前后脚到的,谁也不肯走,肖王想给他们家三郎求娶阿平,高王本来也想替他们家十一郎求娶阿平,可没想到正好撞上提前一步找上门的肖王,两个人当场在大兴宫就吵得不可开交,要不是陈郡主还有一位千金,指不定两个人得结怨。”

沐延旭显然对这两个倚老卖老的家伙也头痛,但沐家人重情,他还真没觉得两个伯父家的公子,配不上陈文柔的女儿,对这两门婚事,他还是有那么三五分的把握。

沐延昭和顾婉对视一眼,眸子里都带了苦笑——肖王和高王想拉拢自己师父和舅舅了。

陈郡主爱女如命,整个大庸无人不知,若真能娶阿平和阿安,无疑是把刘衎和陈文柔二人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他们两个的人脉关系,又有谁不想要?

可以说,有陈文柔和刘衎的支持,最后国之储君的头衔落到自己家儿子身上的可能性能增加三成以上,肖王和高王显然是打一样的主意,如果两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求娶,说不定心思还算不上坚定,但二人都要求娶,那肯定是要全力以赴,否则,一个和刘衎做了亲家,另一个还真不好找身份地位比之更高,更好的儿媳妇人选。

世家大族的女孩儿不错,但世家大族的姻亲关系错综复杂,轻易不会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这种涉及皇位更替的事情里去,也不会只在一棵树上吊死,在那样的人家,女儿都是能随时牺牲的消耗品,可陈文柔家的闺女却大不相同,两个人没有儿子,将来两个女儿就能继承他们俩的一切。

哪怕只为了这个,纵然最后没争到那个位置,有这两个人做亲家。也能有个退路,能自保,再者说,阿平和阿安两个女孩子都是陈文柔精心培养出来的,在同龄的女孩子里面,几乎可以说没有人能比她们两个更出色。单看人品,便是好儿媳人选。

肖王和高王两个人想得挺好,只是,他们的如意算盘恐怕打不响,以顾婉对自家舅舅和师父的了解。那两位可不会拿女儿的终身开玩笑。

陈文柔果然是不乐意的。

“我女儿的终身大事,用不着万岁爷操心,我自有主张。”陈文柔用不着顾婉说完。就明白了自家爱徒的意思。

顾婉立时闭嘴,隔着窗户看阿平和阿安两个姑娘配合默契地一个交错,一人一鞭子甩在竖立在院内的稻草人上,稻草人立即被大卸八块。

她们那两位女师父分外得意,眼角眉梢都写满了欣慰。

顾婉叹气:她家师父确实应该考虑一下两个小师妹的终身大事了,这么彪悍的姑娘,万一没有男人敢娶,那可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