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佣的叔叔,吴王赵颢……登基大典已经举行完了,我朝使臣也去朝拜过,年号清正。此贼怕是还不知道他的皇帝已经换人了,哈哈哈哈……他也有今天,此乃天意!”

    宋辽两国都有使团常驻对方首都,就像后世的大使馆。皇帝驾崩这种事儿除非密不发丧,否则就要正式行文通告对方使节。

    两国虽然开战了,但并不像后世一样先互相驱逐外交使节,沟通环节还在。这么大事儿辽国使节必须第一时间通报本国,辽皇和辽国朝廷也必须知道。

    但洪涛真不知道,他被十多万辽军团团包围在析津府,就算朝廷想送信也没办法冲进来,更别提朝廷和新皇帝对他的态度有些暧昧,更不会拼了命往里送信。

    让这位胆大包天、行为诡异的开国侯知道新皇帝不是皇子而是皇弟,他会不会带兵杀进开封城?这玩意真没人能保证。

    现在大宋朝廷内部也很矛盾,表面上必须玩了命支援北伐,谁把幽云十六州抢回来谁就是比肩太祖地位的帝王,身份崇高无比。

    可又真怕开国侯王诜翻脸不认人,神宗皇帝把赵佣交给他代入军中是什么含义大家心里都明白。虽然神宗皇帝死的太突然没能立下正式遗嘱,可平时他关于太子的人选早有定论,只待赵佣立功回朝就是当朝太子。

    一旦王诜拿这个说事儿也不算没有理由,到时候新皇帝该如何自处。退位?那不成笑话了。不退位,谁敢说能对抗王诜手里的几万新军。

    那家伙打起仗来势如破竹,辽军都挡不住,禁军就能挡住?不用太远,只要让新军冲到大名府占据了工坊,大宋就再无一支军队能与之匹敌了。

    这么一来大宋岂不是面临着分裂的局面,侄子和叔叔打仗争夺皇位,争来争去最终皇帝还姓不姓赵很难讲,搞不好就改朝换代了。

    有一个办法可以遏制王诜的新军,就是马上把大名府、魏桥镇的工坊全停了,生产出来的军械物资全运走由禁军重兵看守,让新军没有武器弹药可用。

    在这一点上不管王安石、司马光还是高太后,都要竖着大拇指说声磊落。新军的命门确实如王诜所言,没有后勤基地就是一群比厢役强点的废物。

    可是前方还在和辽人对垒,后方就开始扯后腿,这玩意别说传出去,就算放到朝堂里讨论也会被御史们骂得狗血淋头。

    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皇帝第一重要,幽云十六州在很多人眼中比谁当皇帝重要的多。只要把这片土地抢回来大宋从此就能脱胎换骨了,不用再把国库的多一半收入拿出来养兵,北方的危险瞬间就能降低了好几倍。

    如此大的好处对国家、对皇家、对各大家族、党派都是无法忽视的利益,一时间到底如何选择就成了皇帝、太后、大臣们没日没夜都在琢磨的死结。

    这件事儿也不光宋人搞不明白,萧兀纳一样想不明白。但他知道王诜有麻烦了,任何人不管有多大功劳,只要陷于皇位之争中都有大麻烦。

    最让他高兴的是王诜保的皇位继承人好像失败了,另一位皇帝都在开封城登基好多天,这位开国侯还在析津府死守待援呢。这不是个大笑话嘛,现在只要王诜倒霉萧兀纳就觉得无比畅快。

    “我们可以用这个消息和他交换,换来两国和谈的机会。此仗不能再打下去了,萧大人怕是还没看到投降的渤海兵。王诜不知道用了什么法门让渤海兵变得服服帖帖,这些天死在他们手里的契丹人没一千也有八百。父皇为了抢回析津府把各地精兵全抽调一空,不用多,拖上三个月东边说不定就会大乱。丢了南京道大辽还是大辽,一旦让女直人成势就真无法挽回了。”

    特里公主并没跟着萧兀纳一起高兴,这些天她把一辈子的悲伤都预支完了,突然发现也没有以前那么容易高兴了,但想问题好像清晰了很多,很多以前总也想不明白的事情瞬间迎刃而解。

    在大名府时她就和王诜探讨过不止一次有关辽国的内政问题,其中最不理解的就是王诜坚持认为辽东和西边的大漠才是辽国的命门,女直族和阻卜人一东一西早晚会断送辽国的气运。

    当时特里公主真没把这些毫无根据的妄言当回事儿,可是自打见到那些投降的渤海兵之后,她突然明白了。王诜说这叫民族矛盾,很难调和,发作起来比任何外敌都可怕,不死不休。

    “他会听我们的?”萧兀纳觉得这位公主怕是还没对王诜死心,这时候还有如此幼稚的想法。

    “听不听试一试才知道,王诜行事诡异,并不是他天生粗鄙无礼,关键在于他的观念和你我不同,也和宋人不同……你不会明白的,本宫在他开办的学堂里听过近一年课,直到此时有些东西才理解。晚是晚了点,但还不是太晚,假如我们不试试才真的会追悔莫及!”

    要是洪涛见到此时的特里公主,听到她所说的这些话,必须会非常纳闷。难道当俘虏能让人脑子变聪明?这还是那个整天只会傻笑、傻玩、傻吃,对什么都好奇,敢爱敢恨干脆利落脆的的二百五公主吗?

第622章 茅坑里的石头() 
“她能有什么重要事儿?”特里公主的要求特种兵们无权处置,很快上报给了洪涛。此时他正在城头上算计今天晚上该如何折腾辽军呢,有个绝招还没用,是时候亮出来了。

    “……说是有关郡王殿下的……”特种兵左右看了看,声音压到了最低。

    “十二,你在这里盯着点,辽军一有动静就赶紧通知我!”特里公主能知道赵佣什么事儿呢?洪涛还真有点好奇。

    自打进入析津府之后自己就一直躲着这位公主,但总躲着也不是办法,见见就见见吧。如果她想骂自己一顿出出气也无妨,连萧兀纳算上两个人一起骂一刻钟,再多自己真没功夫听。

    “你们几个惊醒着点,不许让他们靠近本官半步,紧急情况下可以自行做主。”

    来到特里公主和萧兀纳的临时住所,进院之前洪涛先和几名特种兵探讨了探讨应急预案。自己可以对不起任何人,挨骂也无妨,但绝不能伤害到自己的身体,这一点没有例外。

    “呵呵呵,两位别来无恙啊……本官这几日有些忙,姗姗来迟,还望多多谅解……”

    大冷天的特里公主和萧兀纳就坐在院子里,洪涛来都来了也不怕尴尬,特种兵们也没少见过自己尴尬的时刻,见多不怪。

    “王诜,萧大人代父皇来商议两国停战条件,你如此做为可是待客之道!”即便之前无数次告诫自己要忍耐,可一见到这副嬉皮笑脸的德性特里公主就忍不住。

    “怎么,堂堂开国侯,一战定乾坤的新军主帅,还怕本宫区区弱女子吗!”但刚一起身就被两名特种兵挡住了去路,这不光气人,更失望。

    “本官曾经的好友写过一篇《留侯论》,其中有这么一段: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现在本官不是一条命,而是几万将士的主帅,再如何小心也不为过。殿下既然有事找本官不妨明说,眼下不是你我闲聊之时。至于说欺骗,本官与萧大人各为其主,骗也是不得已,要是认为本官德行有所亏欠也没错。不光你们觉得本官德行不良,其实在大宋朝堂中没几个人觉得本宫德行高尚,都习惯了。到是对殿下……本官确实有亏欠,本不该如此行事,可是为了能少死一些新军将士再缺德的事儿也得做,职责使然,还望公主殿下能想通。”

    就算把祖宗八代全骂遍洪涛也不会急眼的,别人几句话就让自己放弃初衷,那不是二傻子嘛。不光不急眼,还得给对方解释一下理论依据。

    要说苏轼确实有才,这片文章写得很好。到底好在哪儿说不出来,反正就是觉得好。自己这点文学素养真没法点评苏大才子的文章,不够用。

    “……既然如此本宫就直言相告,只要你不怕被士兵听见引起哗变!”和洪涛斗嘴斗脸皮公主他爹来了也是白给,任何一位古人都不是对手。

    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整体环境造成的。古代的道德标准要比后世高,如果只计算道德标准的话,古代的二流子到了后世全是活**。

    “殿下尽可直言不讳,本官的士兵都是明事理之人,本官死了他们也会选择最合理的方式坦然处之,即便集体投降你父皇也不存在哗变的可能,是吧?”

    洪涛从来也无法想象几句话就能被敌人劝降和哗变的军队是啥样的,都这个德行了还敢带出来乱逛,指挥官也真是大心脏。阿速死力那种不算哗变,他们是连指挥官带兵一起追随信仰,比投降高档多了。

    “大人所言极是,至今为止我等还未找到比大人更值得追随的人……”周围的特种兵也不是啥好鸟,跟什么人学什么艺,论耍贫嘴气人他们也是特种兵水平。

    “你们的皇帝驾崩了,新皇帝已经继位,是皇帝的弟弟吴王赵曦。本宫是听萧大人带来的消息,我父皇也知道,开封驿馆传回来的正式朝廷公文。你要是不信本宫也无所谓,你要是很生气不如就此杀了本宫!”

    如此气人的表现让特里公主残存的那么一点点同情心也没了,怎么拱火怎么说,要是真能被王诜一刀砍了也算报应。

    “……”特种兵们不太相信敌国公主的话,根本没有可信性,但还是忍不住把目光转向了主帅。

    “……唉,算计来算计去还是人算不如天算啊。说吧,你俩处心积虑的告诉本官这件事儿有什么打算。”

    洪涛的脸上没啥大变化,说在意料之中必须有点吹牛。北伐之前他和促进社算计过很多种变化,并竭尽全力找出应对之策,但唯独没特意琢磨过神宗皇帝会突然挂了。

    他和自己同岁,正是一个人年富力强的年纪,虽然可能心血管有点问题,但那玩意只要注意保养就不会要人命。

    现在看来还是高估了古人的保健观念,就这个问题自己和大舅哥说过很多次,让他不要太累、太激动,显然是起到没啥作用。

    萧兀纳和特里公主没必要用这件事儿来骗自己,对他们没好处。这位公主有一颗比较善良的心,只要自己说屠杀城里的契丹俘虏她就屈服,估计让她陪自己睡都有可能。用这件事儿开玩笑,结果很可能换来一地契丹俘虏的尸体,她犯不着冒这个险。

    而且她还说出了新皇帝的人选,和事实基本一致。这种事在朝廷里都不是所有官员全清楚,不够级别的还蒙在鼓里,何况辽人。

    既然很可能是真的,失望、懊悔、担忧就都没啥意义了。惯于用理性思维考虑问题的人就是这样,他们只关心可控的事情,对情感、情绪啥的很迟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从来不奢望能从感情上获得半丝慰藉。

    “本宫和萧大人想劝你停战,这样打下去对两边没任何好处。你保的是皇子赵佣,而新皇帝是赵佣的叔叔,本宫在这方面不用任何人提醒就知道你身上有多大麻烦。萧大人说我父皇也有停战的想法,不如趁此机会双方各让一步。你退出析津府,我父皇不予阻拦,现在马上带兵回朝帮赵佣拿回皇位说不定还来得及。”

    特里公主也觉得王诜的表现不太正常,他除了挑了挑眉毛、说话有些迟疑之外几乎毫无反应。可话已至此想停也停不下来,必须把后半截说完。

    “拿回皇位?笑话,本人的新军是国家的军队,又不是一家一姓所有,凭什么要他们跟着本官把大宋打成废墟,然后让外人趁机占便宜?就算本官乐意,你问问他们乐意吗?”

    特里公主性格再变也还是骨子里的彪悍女人,不太适合谈判工作。这话说得太露骨,就差说盼着你们自己打起来,我好在一边占便宜。

    洪涛当然不能答应,还得光明磊落、大义凛然的揭穿敌人阴谋,让旁边的特种兵们听得暗中挑大拇指,心中直道没跟错人!

    “王丈先不要一口回绝,有条件可以商量。”眼看公主要把局面弄僵,萧兀纳不得不站出来接过了话茬。

    “萧大人,知道本官为何要派人把你抓回来吗?本官在战场上向来不与敌军交涉,所有使节无一例外全被射杀,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这件事儿你的皇帝不会不知道,就算他不知道,那么多将军、朝臣也该明白,你只要来了就是死。若要谈条件,本官也得和能做主的人谈,你都被你的皇帝抛弃了,若不是本官看在你我相识一场的份上手下留情,还能在此侃侃而谈?至于说公主殿下,你恐怕也做不得你父皇的主。别急,就算你父皇真想谈也不是现在,待本官打疼了他,让他疼得不得不谈时,才会坐下来好好谈。在本官这里没人可以提条件,只能听我的条件,然后点头或者摇头,告辞!”

    谈判?可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和敌人谈谈条件并没坏处,就算啥也谈不拢,好歹还能耽误点时间不是。

    但洪涛不会和两个俘虏谈判,费半天口舌毫无意义,也摸不清敌人的虚实。哪怕辽皇真的有这个意思,那也得找个比较合适的时机。

    现在谈判,谈啥?咋谈?战场上还没真打呢,谁主谁次如何界定?这些问题靠口舌之利掰扯半年也掰扯不清,事后还容易反悔。唯有真刀真枪打得头破血流之后,不用废话就有答案。

    “哼,还想胁迫我家大人,你们差远了,老老实实在这儿待着吧!”

第623章 未来的空军() 
“……疯子,就是疯子,怪不得宋人叫他疯驸马!”特里公主气得都快起飞了,在原地转来转去,转一圈骂一句。

    “有此人在,大辽危亦……”特里公主可以骂,但萧兀纳没法骂。

    王诜的选择再正确无比,假如一听到朝中有变就乱了方寸,急急忙忙的答应谈判,不会谈出来任何便宜,说不定连之前的条件也会缩水。

    想在谈判桌上占到便宜就得先在战场上不吃亏,游牧民族从来不考虑道理,他们只尊重实力,谁拳头大谁说话才有肯认真听。

    更让他心悸的还不是王诜做出了正确选择,而是这份处乱不惊的心智。换成自己突然听到皇帝驾崩、新皇继位、内斗失败、前途渺茫时,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计算好最佳选择,但王诜做到了,这样的人继续留在大宋朝廷里带兵打仗,对辽国今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萧兀纳和耶律特里如何想洪涛已经没心思琢磨了,事态不仅正向着坏的方面发展,还比自己当初预料的更坏,已经坏到不能再坏了。

    神宗皇帝死了,赵佣的皇位也丢了,自己成了无根浮萍,在朝堂里没有一丝一毫反抗的能力,只能任人宰割。这真应了一句话,有仇报仇有怨抱怨。以前自己是怎么折腾人家的,人家随时都能奉还。

    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自己的鸡贼性格再次发威,能提前做出危机应对,就算没有预计到情况会变得如此恶劣,也基本起到了止损的目的。

    不管回到开封之后怎么倒霉,哪怕和岳飞一样被害死了,别人也无法抹杀掉自己这几年做出的努力。工坊没了可以再建、新政废了可以再改,只要人在一切皆有可能。

    但这些都是后话,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打好析津府保卫战,打得越好就越安全。自己不是岳飞,不光有士人身份,还多了个驸马的头衔。

    世界上的事儿真的都有两面性,放在平日里没有那个有抱负、有理想的宋人精英会选择当驸马,基本就是废物的代名词。

    但在大难临头时它又成了护身符,只要自己不造反,皇帝想杀大臣们也不会答应。别看那些人恨自己恨的牙根痒痒,但在这个问题上坚决不会妥协。

    如果自己再成为北伐的大功臣,不光小命能保住,还无法一撸到底。新皇帝捏着鼻子也得让自己升官进爵,给少了都愧对列祖列宗。

    当然了,带兵的差事估计是别想了,大宋有的是名声显赫的闲职,随便找一个听着特别给力的扔给自己,最好是能赶出朝堂的那种,那样大家就全眼不见心不烦了。

    古人不是说了嘛,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想博得好结果必须拿出真本事,先把城外的辽国皇帝打疼、打怕、打哭,再聊和谈的事儿。

    另外还得想方设法派人出去报信,把析津府的战况连同延安郡王的情况都告之外界知晓,让朝廷想缩都缩不回去。

    你个当叔叔的刚占了侄子的皇位,马上就翻脸不认人把侄子至于险境见死不救?这事儿其它朝代的皇帝都能干出来,唯独宋朝皇帝不会做,他们没有这种习惯。

    否则也不会出现皇位在家族中来回转手的情况,只要皇帝还是他们老赵家当,龙椅谁坐都是可以调和的内部矛盾,不会死掐。

    说来也怪,自打萧兀纳被抓之后,直到天黑辽军都没有再攻城。至于他们在忙什么,城头上的了望手看不清。于是黑乎乎的热气球再次升了起来,像一颗巨大的独眼飘在析津府上空随风摇曳。

    有了这只独眼,再加上大号望远镜的辅助,几里范围内辽军的大动向全都历历在目。借着黄昏的余晖,了望手发来旗语,辽军正在城西大规模砍树制作攻城器械。

    “告诉苗魁和王七小心敌军夜晚偷袭。”洪涛从来也不认为古人能有啥攻城的绝招,除了人海战术、挖地道、夜袭之外还能干啥?

    人海战术这两天已经试过了,没戏,来的人越多越倒霉,下面估计就该试试挖地道和夜袭了。析津府四周有护城河围着,挖地道显然不可能,那就只剩下夜袭。

    夜袭,玩的就是个突然性,南城和东城这两天都没闲着,守军肯定不会疏忽,所以最有可能遭到夜袭的就是北城和西城。

    “十二,爹爹要让你去做个非常危险的事情,坐上热气球突破辽军围困,带着殿下和本官的亲笔信去南面求援。记住,除了王老将军和章帅司之外不要相信任何人。如果实在找不到他们,就去海河口找王掌柜,把东西交给他带回大名府找周夫人。”

    用热气球装神弄鬼只是附带属性,它的真正作用是当了望哨,再激进点还可以御风飞行。此时正是冬季,不管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