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损失大麻烦更大,一旦西夏调兵西进攻打凉州,宋军就可以从兰州北出进行拦截,还可以在永兴军路用兵,让西夏首尾不得顾。

    而且西夏在西部地区并没有太多兵力部署,仅在瓜州有西平军司的二万多人。要是得不到后方支援,光西域回鹘和黄头回鹘就会蚕食东进,搞不好会一直打到甘肃军司。

    李宪这个计划不可谓不准,也非常隐蔽。宋朝和西夏打了几十年仗,从来没有一次针对过凉州的行动,很具有欺骗性。

318 致命缺点(180票加更)() 
那么这个李宪是谁呢?他和王中正、黄蜂一样是宦官出身。最初只是在边关各路担任走马承受一类的监军,但见多了、经历多了,作战经验和眼光也自然就增多了。真正让他的作战能力有质的飞跃,还是王韶。

    他曾经是王韶的副手,跟着王韶一起走过了熙河开边的上百场大大小小战役,在王韶被召回开封之后,熙和路实际上是由他在经营,且成绩不错。不仅保住了战果,还把吐蕃各族收服不少,算是一位少有的军政人才。

    当然了,人无完人。做为一名宦官,李宪再怎么有本事,也逃不出皇帝仆人的思维模式。想尽一切办法讨好皇帝是他们天然的第一选择,因为不管他们的功劳多大,一旦失去皇帝的庇护就狗屁都不是了。

    这份作战计划里就有讨好皇帝的成分,神宗皇帝想干什么、乐意干什么,这些宦官是最清楚的。皇帝刚有点念想,宦官们就会想尽办法去实现。

    后世里也一样,谁能走在领导前面谁才有机会升迁,事事让领导提醒、有时候提醒都不觉悟,这辈子就老老实实干活吧。

    “他比王中正如何?”为洪涛提供李宪具体信息的还是黄蜂,都不用召唤,一看到公文里有李宪的名字,黄蜂干脆也别等叫了,亲自就来了马尾城。

    “不太一样,此人多次为帅独领一军,且战功卓著,可说是陛下的爱将。只是有些骄横之气,即便如王老将军那般人物他也敢顶撞不从。”

    黄蜂对李宪的评价比王中正高多了,话语间还有些许羡慕之情。一名宦官能做到如此地步,确实也值得被同僚敬仰。

    “那你知为何唯独没有湟州军的出兵任务吗?”洪涛对黄蜂的评价不置可否,又提出一个问题。

    “……想是陛下知其秉性,不愿让帅司大人在其麾下受气。且湟州刚刚退敌万余,照理也应稍微喘息。”黄蜂现在胆子也大了起来,都敢在背后揣测上意了,这事儿放在以前是绝对不会干的。

    “那又为何要呈送公文与本官知晓呢?”接着还是问题。

    “这……下官愚钝……”黄蜂被问住了,左想右想也想不通。

    “回去转告苗魁,让他加紧练兵,守好古骨龙城到把宗城的山路,只待王大人的后勤车队一到,本官也将出征北上。学着点吧,陛下这招叫以退为进,幸好湟州军并不归属任何一路,否则本官说不定就真要抗旨不遵一次了。”洪涛并不完全反对李宪的作战计划,他只是认为如此大动干戈没有必要,或者说作战成本太高了。

    最省事省钱的办法就是照现在这样零敲碎打的和西夏耗,隔三差五就消灭对方一点兵力,有机会就占据西夏一座城寨,慢慢的挤压敌人的作战和生存空间。

    以西夏的战略纵深和国力,不出一年就得扛不住,然后只能选择孤注一掷的反攻。那才是决战时刻,宋军可以以逸待劳充分发挥善守不善攻的优势和对方大打出手,且不用担心后勤问题。

    夏军呢,由于有了明确主攻方向,也就失去了灵活机动的优势,等于被拴在了一根木桩上,再凶猛的狼到了此时也是被一棍子又一棍子慢慢敲死的命。

    然后西夏问题就解决了,至于说那些残存的西夏皇族和少数部队根本不用担心劳神,把兴庆府一带的平原占据,再逐步拿下宣化府,西夏就算亡了。

    剩余的地方会被辽国和回鹘人瓜分干净,都不用宋朝动手,到那时该想的是如何与辽国、回鹘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借着北伐成功这股劲儿,北宋国内的新政改革也会大踏步前进,因为正是新政实施之后才国力充盈打垮了宿敌又开边拓土,谁再说新政无用就有点矫情了。

    辽国国内也并不安生,他们正为立嗣暗流涌动,估计也不会马上和北宋翻脸。空出来这几年时间,完全可以把对付夏国的这套办法再在辽国身上用一遍。

    先用花膏汲取对方的营养以充盈己方国库,大力整顿军备,待时机成熟,挑个对方最弱的时机,随便找个借口就能继续北伐了。

    到底是从河东路开始,还是以河北西路或者河北东路起头,这就得看当时的情况再定。现在洪涛连辽国啥样都没见过呢,想这么详细还为时过早。

    可惜的是洪涛不能替神宗皇帝当家,也不是左右皇帝意志的重臣,这套大战略没人支持,甚至都没有机会说出来,只能被动接受命令,意见多了都不太合适。

    朝廷送来的公文就是催命符,自己要是非装傻充愣,暂时可能不会受到什么诘责,但信任程度就会大大降低,以后再想让皇帝撑腰就不那么容易了,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臣子,不管是啥妹夫也是废物。

    但对于这场大战该怎么打,洪涛并不完全同意李宪的计划,最明显的缺陷就是让吐蕃军队去攻打凉州城,这是个大纰漏。

    三万骑兵,听着挺多,战斗力好像也挺强大,但洪涛并不完全这么认为。湟州也有不少内附的吐蕃族,比如溪罗撒。他们的骑兵是挺强的,打起仗来也很勇猛,但这一切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需要划个地理范围。

    在青藏高原上吐蕃骑兵确实强,因为不管宋人还是羌人亦或回鹘人,都不曾在如此高海拔地区长期生活,从人到马都不如吐蕃族人适应高原。

    用后世的话讲就是红血球携带氧气的能力不够,一上高原别说激战,跑快点都喘,这还算训练有素。真要是把平原地区生活的人突然弄上来,前几个月根本不能激烈运动,更别聊什么冷兵器作战了。

    可是当吐蕃骑兵冲下高原,到了低海拔的平原地区之后,他们的这种先天优势就没了,充其量和夏人一个战斗水平。而且吐蕃人的装备要比夏人更落后,野战还能凑合,攻城嘛……最好还是聊聊国足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事儿吧。

    假如这三万吐蕃骑兵攻不下来凉州城,战局的走向可能就会发生180度的逆转。吐蕃人打仗勇猛,但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溜的很快。

    一旦发现战局不利立马掉头就跑,什么友军不友军、战略部署都顾不上了,各个族群之间谁也不管谁,先跑回家就是好样的。

    然后呢?凉州的夏人军队就会追着屁股增援卓啰和南军司,说不定到时候宣化府的西夏军队也会过来,以李宪的三四万人在野战状态下肯定挡不住数量差不多的骑兵。

    一旦他这里被突破,秦凤路的军队又都在会州激战,兰州城可就危险了。就算西夏人打不下来兰州城,他们不能绕过城池继续深入内地吗?

    各州县光靠弓手和团练肯定挡不住西夏骑兵,然后小半个秦凤路、大半个熙河路就全被西夏人横扫了。其它四路军谁还都别想后撤救援,西夏军队非常善于打追击战,谁后撤谁倒霉。

    最后算一算战果就会发现又是北宋赔了,命好能少赔点、命不好就是大亏。别说亏,赚少了的生意洪涛都不乐意做,所以他要把李宪计划中最大的缺陷给补上。

    吐蕃人很可能不善于攻城,自己的新军却最善于攻城和守城,要是双方能有效的配合一下,不仅能拿下凉州城,保不齐还能来个围点打援,顺手把从西边宣化府来的甘肃军司援军也办掉。

319 董毡(240票加更)() 
“溪团练,你可知现在青塘的唃廝罗头人是谁?据说此人已经归顺了大宋,朝廷还封了个不小的官,麾下随时能聚拢三四万控弦之兵。”

    想与吐蕃人顺利沟通溪罗撒是首选参谋,他本身就是吐蕃族,据说还是皇族,总该知道大族群的情况。

    “那定是董毡无疑!大人难道要与他为伍?”溪罗撒想都没想就说出了一个人名,从面色上看应该不太高兴。

    和对方比起来,他的势力有点弱,若果帅司大人和董毡走到了一起,自己的族群可能就有点多余了。自己能给的董毡可以给,自己不能给的董毡照样能给。

    誓言这个玩意吧,溪罗撒自己都不怎么信,就冲帅司大人的尿性,他撕毁誓言肯定比别人轻松的多,临了还得有一队歪理等着你。

    “你家大人没那么势利,也不是看谁兵多就巴结谁。你我还有盟约未了,难道你认为本官是出尔反尔的小人嘛!”

    为何要打听董毡的事儿洪涛还不能和溪罗撒挑明,不是怕他通敌,而是知道的越少自己就越安全,有时候走漏消息并不出于故意。

    “那大人问这厮作甚……”溪罗撒没敢点头,他确实认为洪涛不是小人,当然也谈不上君子。

    “本官要与他合作对付夏人,但又拿不住此人秉性,故而有此一问。”看样子一点不告诉溪罗撒实情他是不肯撒嘴,含含糊糊提一提吧。

    “万万不可,董毡是大赞普三子,与我还有血脉相连。但此人反复无常,多次背弃盟约助夏攻宋,大人与他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一听帅司大人要和董毡联合,溪罗撒又摇头又摆手,一万个不乐意。理由也很充分,这位吐蕃首领人品太次、底子太潮,根本没有信任可言。

    “与虎谋皮这个词儿用的好,这次本官就要谋一谋这张虎皮。你可有办法探听到董毡所部的大致出发时间?如果能办到,本官会设法让你取董毡而代之,但不能保证,只是尽量试一试。”

    溪罗撒提醒的很对,这种墙头草不能信任,最好也别合作。其实北宋朝廷也懂这个道理,只是出于无奈,不想让这么一支力量与西夏结盟,才对董毡部的墙头草行为睁只眼闭只眼装看不见。

    董毡心里也和明镜一般,他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的人品,不当墙头草就会面临灭族的危险,只能随风摇曳两头摆。

    既然北宋朝廷要的只是一支不敌对的蕃族部落,根本也没打算让他们归心,那这个部落由谁统帅也就无所谓了,只要保证继续跟着朝廷一起对抗西夏就可以嘛。

    所以呢,洪涛打算趁着这次北伐的机会,看看能不能让溪罗撒上位。他们都是吐蕃部落,祖辈上甚至都是一脉,接受起来应该不会太难。

    一支由自己控制的吐蕃部落,还是能出战兵几万的大部落,对自己在这片地区的发展很有好处。想一想,当新军背后总藏着一支骑兵队时,新军的作战能力必须马上提高几倍。

    战术很简单,由新军突前当诱饵,吸引敌军前来围困,激战正酣时溪罗撒的蕃兵快速增援,能包围全歼当然好,无法全部吃下,找准了砍一大块也是胜利嘛。

    这种作战方式就要比北宋军队狠多了,夏人再也别想赢了通吃、输了拍屁股就走。骑兵对骑兵,再加上攻击和防御力超群的新军,他们必须割肉,还得是一大块肉。

    这有点像后世步坦协同的作战理念,新军就是装甲部队,负责攻坚和重点防御,蕃兵就是步兵,负责保护装甲部队,不让对方有近身围困的机会。双方只能脸对脸、硬碰硬的正面厮杀。

    要论进攻强度和防守硬度,洪涛敢说这个时代不会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和自己的新军相提并论,尤其是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新军,那就是一台11世纪的推土机,爱谁谁!

    “……让末将取代董毡回青塘!”由于内心太过激动还不敢完完全全表露出来,溪罗撒的鼻翼不住的呼扇着,喘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压住了这口热血。

    青塘啊,这是唃廝罗人的圣地,谁占据了这里谁就有唃廝罗真正主人的身份。想一想十多年的努力即将成真,不激动就不科学。

    “本官只是说有可能,毕竟现在青塘也是大宋属地,就算董毡死了,如果有亲近之人朝廷说不定还会册封。但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不去想不去做的话这个可能就永远只是一种可能。本官找到了一个好机会能帮你铲除董毡,剩下的事情就得你和族人自己出力了。白来的领地你敢要吗?会有人信服吗?”

    洪涛可不敢答应溪罗撒当青塘之主,这种事儿只能由朝廷做主,出了湟州地界儿,任何事情自己都要少掺合,最好都少插嘴。

    “末将明白,不管事成与否我族永远是大人的马前卒,至死不渝!”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溪罗撒如果再听不懂其中的得失,也就别指望当什么大赞普了,老老实实在湟州干团练使吧,好歹能有个善终。

    权利这个玩意带电,越大电压就越高,身上抗体不足的人千万别乱抓权利,很容易被电死。说白了吧,就是要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没那个本事和脑子就踏踏实实蹲在别人屋檐下。

    “你的汉话越来越好了,前面是与虎谋皮,现在是至死不渝,再学两年本官恐怕都会被比下去。所以下面的谈话尽量少用这些词汇,一五一十不加任何感情色彩的给本官讲讲董毡和他的青塘部落情况,越详细越好。”

    溪罗撒本身就会说汉话,还会写汉字,他从小就接受了这方面的教育。在靠近大宋边境的吐蕃族群里,能接受汉文化教育的孩子必须是贵族里的贵族。

    他们的父辈很明白,孩子长大之后免不了要去和宋人打交道,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和语言肯定会吃亏。

    不仅溪罗撒如此,董毡也是一样。他从小上的就是汉学堂,还有专门的汉族老师,九岁就被北宋朝廷册封爵位。而且继承了他父亲的衣钵,算是北宋朝廷正式承认的吐蕃政权领导人。

    从这一点上讲溪罗撒才是造反派,当然了,洪涛表面上不这么说,还得坚定的支持溪罗撒造反。一个族群里如果没有内斗,外人是很难插手的。

    董毡在上任之后大多数时间奉行与宋结盟的政策,但不幸遇上了王韶的熙宁开边,结果领地被北宋吞掉了不少,比如现在的湟州城和湟州西部地区,当年都是董毡的地盘。

    为此董毡有些急眼了,又开始向西夏那边靠,还让儿子娶了个西夏国公主。至于是真公主假公主谁知道呢,古代人就喜欢玩这种调调,国运经常是维系在女人裤腰带上的。

    和西夏当了亲家,董毡觉得翅膀有点硬了,很快派出大将青宜结鬼章协助木征一起出兵东侵。结局嘛,看看目前的湟州和青塘城就知道了。

    他们被宋军打败了,不得不向朝廷请罪。朝廷也没赶尽杀绝,封了他一个西平军节度使的虚衔,算是承认了董毡在青塘的地位。但是从此以后青塘也就归属大宋版图了,只是名义上还是唃廝罗族在统治。

    和大宋朝廷玩这套把戏真占不到便宜,那些文人打仗可能不太在行,但是搞政治、外交、大义这些调调,个顶个的好使。

320 春天来了(300票加更)() 
在溪罗撒的叙述中洪涛又听到一个比较熟悉的名字,这个人在后世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出现过,总体上算是一个武力值很高、讲义气但没脑子的将领。

    为啥说没脑子呢,因为他讲义气,这两个品质是一套,只有没脑子才有可能讲义气,而义气讲多了就会把脑子挤没。

    当然了,很多年轻人对义气很向往,觉得大丈夫就必须有义气,为兄弟两肋插刀啥的。这样的人物塑造出来比较热血,影视节目也愿意采纳。

    但实际往往是和想象相反的,尤其是年轻人的想象,基本都不太符合实际。他们心中还有幻想、理想,血还是热的。放到社会上多磨砺几年之后,幻想、理想全磨没了,血也透心凉了。

    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养,上面又有父母需要照顾,啥义气、兄弟都是浮云。在夜深人静时,左手一根烟、右手一听啤酒,吧嗒一口烟、滋喽一口酒。

    想一想年轻时候的样子自己都脸红,悄悄对自己说一声:傻逼啊!然后继续期望别人能对自己讲义气,因为谁讲义气谁吃亏,占便宜的事儿大家都爱做,亏还是别吃了。

    “青宜结鬼章……这名字挺……长啊!”洪涛习惯性的又想点评一下,话到嘴边才觉得不妥,又咽了回去。

    自己不可能认识青宜结鬼章,也就更谈不上点评。点评错了还好,大家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万一点评对了,你说溪罗撒心里得咋想?

    好嘛,合算你早就认识我族的大将,那不用问啊,董毡肯定也认识呗。然后你又蛊惑我取而代之,这里肯定有阴谋,我得防着你!

    这就是最普通的逻辑了,一旦溪罗撒对自己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处处还提防着自己,这个合作关系也就到头了,

    当人心里有了疑虑之后,很容易会被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所左右。保不齐哪天他又发现了什么,先入为主这么一分析,得,结论是必须造反,这不是平白无故因为一句话招来的祸事嘛。

    “此人很是勇猛,力大无穷,每战必冲在最前,非常难对付。”溪罗撒没看出洪涛的异常,这位大人说话经常眉飞色舞,啥表情都有。

    “本官就喜欢勇猛力大无穷的,要是能冲锋在前最好了。上次在通川堡是你命大,以后千万记住冲锋的时候喊声要大、动作要夸张、表情要坚毅,但脚底下最好慢点跑。”

    如果溪罗撒说青宜结鬼章足智多谋啥的,洪涛必须发愁,斗心眼古人并不比现代人差多少。但比谁能玩命自己真不怕,有多少命可以和火箭玩?可以和钢板弩玩?再不成就和攻城弩玩!

    王大头他们造出来的巨型钢板弩体型不大,一辆箱车能放两部。但发射的时候必须用钢钉把六个支脚固定在地面上,否则一箭射出去,箭往前飞、弩身往后飞,上百斤重的家伙砸到谁也够呛。

    “……末将受教,大人若是没有吩咐,末将就安排人去青塘城里打探虚实。”

    溪罗撒有时候很怀疑自己是否跟对了人,这位大人哪儿都好,就是做人太猥琐,上下左右前后转着圈看,半点盖世英豪的气质都没有。

    古人讲究光明磊落、守信重义、忠孝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