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主流清穿-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走得颇为辛苦。
    索额图也是退了,但是他退得极为彻底,党羽剪秃了,士气打没了,儿孙老实了,太子也没怎么上门。更显出直郡王拖后腿的本事来了,他老人家有事没事就要来兜两圈儿。生怕别人不知道两人依然勾结在一起对付太子似的。
    明珠精明了一世,没想到最后被胤禔拖了一回后腿!
    康熙不介意大臣们意见不合,有不同意见就讨论嘛,但是他很烦大臣结党,这一点明珠很早就领教到了。然而比起结党,更让康熙不能容忍的是:染指皇位!
    明珠的原意是在与索额图的争斗中不要落败,为此不得不扶一个大阿哥来对抗拥有太子的索额图。弄到最后,党争与夺嫡纠缠到了一起,拧成一根大麻花,拆也拆不开。
    也是因为有这党争作掩饰,才让康熙对夺嫡的事情装聋作哑,把怨气发到党争上。现在索额图退了,明珠要再不退,那就是摆明了告诉康熙:我就是要扶大阿哥上位争一个拥立之功!
    那不是洗白索额图么?索额图干得对啊,他有先见之明,早早地认识到了明珠的险恶用心,忠心辅佐太子,虽然手段次了点儿,但是本心是好的。OVER。
    明珠也就可以GAMEOVER了。
    所以明珠一直龟缩在家里,也就去赴一赴佟国维的寿宴、喝喝鄂伦岱妹子的喜酒,旁的事是一概不管。
    今天看到胤禔又来了,他真想吐血。
    明珠自胤禔登门,大概就猜出他是干什么的来了。不外是石文炳等人丁忧,让明珠给想办法把这些缺给弄了来么?
    明珠看胤禔,头上是熏貂二层金龙顶朝冠,十颗东珠顶上立着颗红宝石,因为帽子主人一路狂奔的缘故,珠子和宝石似乎在微微地晃地。绣五爪金龙的四团龙褂、金黄锻里紫貂端罩……
    直王爷,刚下朝吧?衣裳都没换就来了,你就那么想我啊?
    明珠压下叹息,还要请胤禔坐下,命下人奉茶。胤禔一脸的高兴:“您听说了么?”
    明珠装聋作哑:“奴才老病在家,已经很久没有听说过什么了。”
    这不咸不淡的态度丝毫没有打击到胤禔:“华善死了。”
    “哪个华善?”
    “呃?”
    明珠慢腾腾地道:“朝中有名儿的华善至少有两个,没名儿的不知道有多少……”细细翻出各个华善的历史。
    胤禔没有这个耐性听,直截了当地说了新闻:“是石家的华善,太子妃的亲祖父。”
    “那是个人物,死了可惜。”
    我说这个不是让你惋惜来的,胤禔火速切入正题:“他一死,他的儿子们就要丁忧,他的孙子就要守孝。石文炳是户部尚书、富达礼是副都统、庆德是御前侍卫、还有一个苏州知府石文焯。都是肥缺啊!咱们得想想办法把这些差使弄到手。”
    即使是在全盛时期,明珠也不敢说想把所有的肥缺弄到手!他还要计算一下,给五大世家留下份额、给觉罗宗室留下地盘,然后想着如何曲线说服康熙。明珠佩服起胤禔的无知来了。
    现在还没有跟他作一明显切割,不能翻脸,明珠忍了,和气地:“全弄到可不成,多少人盯着呢。”
    “所以要想办法呀!迟了就叫旁人给抢了。”
    明珠捏了捏拳头,抵到唇下咳嗽一声:“苏州知府出缺,跟吏部打声招呼就好,真有合适的人,递个话就成。”
    苏州挺肥的,但是区区一苏州和府胤禔是不放在眼里的:“要是给弘昱舅舅谋个御前侍卫又当如何?”
    明珠额头直跳,好吧,大福晋的爹是他老部下,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明珠想了想才回答:“他原是二等,升御前有些麻烦,先使人把他的名字报上去,您再这样……”
    胤禔要娶新福晋了,放定的日子定在下个月,明珠让胤禔到康熙那里汇报一下此事。接着康熙在晋升名单里看到胤禔前任小舅子,多半会起一点恻隐之心,这事儿许就定了。
    两个职位都讨到了办法,胤禔再接再厉:“这两个犹可,最最要紧的是另两个缺,我宁可不要这两可,也要那两个。只是我手上的人资历还不够,您有没有什么可以荐的人?”
    明珠剧烈地咳嗽了起来,我摘清自己还来不及呢!这会儿好不容易皇上忘了我之前的事儿,我再上赶着把那些老朋友送到皇上面前提醒一下?你抽了我可没抽。
    我老了,我病了,我……病倒了!明珠抻直了身子,往胤禔的座位倾斜,胤禔也两眼放火,抻直了身子凑过去。
    明珠嘴巴一声,就是一阵惊天地泣鬼神的咳嗽,身子一歪,有气有力地挂在椅子的扶手上。
    胤禔慌了神,上前扶着明珠:“您怎么了,哎,振作些。人呢?快,快去传御医。”
    明府管家火速上前,苦哈哈地道:“王爷,这里有奴才们就行了,现在该是您在衙门里办差的点儿呢。”
    明珠也用时断时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直郡王……正在……咳咳,有为之时,咳咳……不要擅离职守。”
    胤禔被劝走,明珠原地满血复活。
    等揆叙和揆方回来,就一齐被拎到了书房听训:“再不许跟这人缠在一起了!”
    揆方一向不如揆叙活跃,唯唯而已。
    揆叙由不住顶了两句:“儿子一向不看好他,是阿玛由着他进门儿的。”
    “你是嫌你阿玛没把皇子拒之门外?”谱不是这么摆的。
    揆叙嘟囔一声:“儿子就是、就是,呃,觉得您不能再纵惯着他了,该撕虏清楚了的就撕虏清楚。快刀斩乱麻……”
    明珠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他:“我们家与大阿哥绑在一起二十多年了,是你说斩就能斩的么?那是刻薄寡恩懂不懂?他是天皇贵胄,就是那一位,”压低声音,“登了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我们却还是奴才,还要混日子,你明白不明白?”
    揆叙哑然,揆方劝道:“阿玛,您且息怒。阿玛说的是,哥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你倒会和稀泥了,”明珠笑骂一句,气顺了一点儿,“我动过很多念头,几乎要把你们侄女儿配给石家的观音保。”
    揆叙、揆方大惊:“使不得!”
    “是啊,使不得。皇上能叫皇子们教弘旦阿哥、与弘旦阿哥一道读书,我却不能把孙女儿配给石家。”转换风向也太明显了。
    揆叙、揆方不语,康熙的作为他们也偷偷议论过,有点儿像是……让大家提前打好关系。
    “华善死了,此事……先放一放罢。”
    揆方问:“直郡王真的?”
    明珠果断地:“越来越不行了。”
    揆叙道:“他总有一条活路,哪怕窝囊些,我们就是现成的出气筒了。这会儿骑虎难下,倒戈向太子,旁人鄙薄不说,太子那里也未必肯信,两边儿不讨好还坏了名声。”
    明珠默然,半晌:“不讨好就想法儿讨!总不能就这样认输了。”
    揆叙不敢置信:“阿玛!您真要跟太子服软了?那这么些年……”
    “这么些年是因为索额图!”明珠找到了完美的借口。
    揆叙张口结舌,揆方顶上:“那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啊。”
    “你不会从现在开始做?”
    揆叙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忒丢人了!”
    “直接参了太子,求皇上废了他最出风头了,你干不干?”
    揆叙败退,眼中犹有不服之色。
    揆方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一步,再次来和稀泥:“要不,咱们不保直王爷也不跟着太子,另找一个靠山?”说着自己都不相信了起来。
    “谁?”
    揆方完败。
    明珠郁闷地道:“我忙了大半辈子,没想到死在这步棋上了。你道我想跟太子服软么?他……占着宗法,弃了佞臣,改了恶习,又有弘旦阿哥在皇上那里。诸阿哥里,单从名份上就拼不过他,直王倒是占了一个长字,你们也看到他不成事的样子了。就是不说名份,他已经是太子了,又没有什么劣迹可供宣扬的,怎么拉他下来?”
    明珠总结陈词:除了太子,没别的选择了。不能投靠也要解释误会。
    儿子们蔫了,为自家前途而蔫。
    明珠说得没错,如果太子还是原来那种骄横的样子,哪怕大阿哥再矬,太子也终有被废的那一天,除非在此之前康熙直接挂掉。这样明珠只要求一个太子被废,他们家就能保全。前途很光明,为了这个也可以放手一搏,只要拉太子下马就行,甚至可以不用拥立旁人就能继续过好日子。
    揆方先墙头了过来:“现在是要……向着点儿东宫?”
    揆叙垂死挣扎了一阵儿,才说:“只怕难。”他想说八阿哥不错的,但是一想到太子没有什么小辫子就泄气了,皇帝不是普通的护短,光靠打小报告是干不掉太子的。
    你只要不反对就行,明珠也松了一口气,他老了,刚才是装病,身体素质一起在下降却是真的,未来还是儿子们当家,明珠不想自己死后儿子闯祸,弄得家道中落。
    “容我再想想。”明珠开始动脑筋了。
    ——————————————————————————————————————————
    胤禔不知道明珠家里已经在商议叛逃方案了,他火速前往胤禩那里,硬把正在学着掌管事务的胤禩给拉了出来。
    胤禩看着胤禔在冬帽沿下的汗渍,暗叹一声,他知道胤禔在急些什么。石家出缺,他不是没有流过口水,想想而已,他权衡再三,认为苏州知府一职和副都统这个缺比较容易到手。至于另两个,不过是捎带而已。有的没有的掺一脚,把水搅混。
    玛尔浑已经主管宗人府了,老婆又是佟家的女儿,说话极有份量。胤禩昨天就与玛尔浑通过气了,决定请佟国维在康熙跟前提上一提,佟国维也答应了。
    现在胤禔跑过来又递给他另一份名单,还说:“明儿汗阿玛要叫咱们说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说这几个人不好,最好举荐一下他们。”一路跑,他把明珠出的非常实用的主意给忘了。
    胤禩看了直乐:大哥,你真聪明!这回居然能跟我说一样的主意。自己都不出头,还叫旁人去打前锋。
    这都是些什么人呐!一看就知道是你的人好不好?尤其是户部尚书与副都统两职,简直就是不伦不类!我一眼就看出来这些人是偏帮你的好吧?你当汗阿玛真是傻子啊?
    口上他还答应了:“到时候,为不显眼,我把这几个名字掺到其他名字里,如何?”他说的这个其他名字,里面也混了一两个他看中的人,所谓混水摸水,八阿哥的技术比大阿哥强百倍。
    胤禔得到了保证,脸上笑开了花:“你有什么门人奴才在等缺么?也不是不能商量的。”
    胤禩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肥缺你占全了,这会儿想起我来了?摇头:“谢大哥关心,我只要当个富贵闲人就好,这些操心费力的事儿,还是别找上我罢,光办汗阿玛交代的差使就够我忙的了。”
    胤禔满心欢喜地走了。留下胤禩用鄙视的目光目送着远去的背影。
    京中的事,只有皇帝不想知道的,少有他打听不到的。如隆科多后院儿里的鸡毛蒜皮,他是不会打探的,但是涉及到政务,他是非常精明的。康熙很快就知道,今天他有两个儿子旷工了。
    胤禔做了什么,康熙是全知道的。好吧,他亲近明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好在明珠够识趣,所作所为还在能够容忍的范围内。而胤禩,谁叫他跟惠妃熟呢?
    其他的皇子倒是很乖,认认真真地当差,没有上蹿下跳。康熙表示很满意。
    事实是残酷的。
    三阿哥近期内对于荐人升迁有了心理阴影,总想在他汗阿玛面前再得力一点,一说就成才好,在那之前,三爷比较关心多弄点钱来修花园。
    四阿哥非常务实,他办差的资历还浅,说话未必给力,索性让门人从基层干起,能凭爬上去也行啊。何必从朝里结个对子,然后去抢那口烫嘴的肥肉呢?这肉原是太子的,现在又被大阿哥绿着眼睛盯上了,他又争不过(==怨念脸)。
    五阿哥在想着把手上的余钱拿去买地,当作子孙的本钱。七阿哥对这些事情一向不上心。
    以上,才是全部真相。
    除了太子,领了差使的阿哥们交上了自己的作业。康熙毫不意外地发现,胤禔就提了他确定的几个人,连掺水都不愿意掺,干巴巴地清一色反太子党。尼玛!!!康熙心里上火,他开始警觉了!
    怎么搞的?头天出了缺,隔天就有人催着填补。因为职位挺重要,朕答应了,今天你们就开始夹私货来了?不对,这根本不是夹私货,胤禔你这全是私货,一点儿正经的东西都没有啊!
    老三那就是胡乱凑数,差点把六部侍郎都写上去了。老四严谨些,默写了石文炳等人的履历,认为找个差不多的人补上最好,因为之前在这个岗位上石文炳做得不错。
    八阿哥提供了不少备选项,里面包括了胤禔提名的百分之八十。
    等到了公开讨论的时候,三阿哥、四阿哥说:“我们看着都不错,都是得用之人,请汗阿玛乾纲独断。”
    五阿哥、七阿哥说:“儿子涉事不深,不敢妄言。”
    大阿哥就一力提荐他上报的人,这个有能力、那个有水平,简直就是为了这个职位而生的一般。
    康熙地怒火噌噌地往上烧。康熙不相信明珠傻到会写出这样一份名单,他还知道从胤禔走了之后御医就进了明珠家的大门。前后一联想,这主意不是明珠出的,而是明珠摆明了不出主意,胤禔自己想出来的馊主意,还拉上胤禩一块儿——御医前脚回来,后脚就被康熙拎过来审过了,康熙知道明珠没有病。
    原来一直以为是朝臣带坏了儿子,没想到是儿子有私心利用朝臣!有了胤礽先下手为强地让索额图退休,康熙把这一党给撇到了一边,现在看明珠若大年纪只能装病,康熙看胤禔开始不顺眼。
    必须说,鉴于明珠会做人,康熙对他的印象还是不坏的。而胤禔一直在犯二,印象分一直在减,持续到现在,产生质变了。
    对于儿子们,他是一个慈父,与他相处,很容易忘了他是皇帝,反正是想:“这是我爹,我要如何如何,求他答应就是了,不答应就用点儿小手段让他答应。即使不答应,也没什么,下回再讨。”
    然后才是附加条件:“因为我爹还是皇帝,挠头,所以他有的东西多了点儿,我能求的东西也就多了一些。”
    他们只想着跟兄弟抢,却忘了,要抢的东西在谁的手里!你们不是抢兄弟的,是抢你们爹的。储位真的是太子的么?那是皇帝决定的,使用权是暂归胤礽,所有权是康熙的,而且康熙随时可以改合同。
    这位可是……八岁登基,十四亲政,拍扁掉明索两党,权术达到顶峰的人啊!他不往这边想就罢了,一旦注意到了这个方面,就没有他想不通的地方。
    胤礽首先悟了,所以他还是个乖儿子,得到保护。他的兄弟们有不悟的,也没什么,因为目前战斗力都还有限,没到惹怒皇帝的范围。但是胤禔这一回,触底了。
    挖墙角者请自重,挖皇帝墙角者……请保重。
    恭喜你,直郡王,你成功提醒了康熙皇帝,他儿子们已经长大了,开始争权夺利了。
    康熙怒极反笑,比起上蹿下跳的胤禔,沉默的老三老四老五老七是多么地可爱啊!你老子刚死了女儿没俩月、一年里死了三个孙子一个孙女,你弟弟死了儿子丧事正在办着,你就来这一套!
    你混蛋!
    康熙握着镇纸的手在发抖,嘴唇也渐渐拉成一道直线。毕竟是年近五旬的老人了,越发在意家族之和睦,害怕自己不起之时儿子不孝窝里反。这一年里的各色人等的丧事很是挑战他的神经,即使压下来了,那也是在积累,等着寻一个发泄口。
    胤禔,你老子还没傻呢!岂能叫你如愿?
    胤禩,你是傻的么?你已经是贝勒了,你额娘已经是一宫主位了,你还跟在他屁股后面的转?你是皇子皇子皇子!懂不懂?先是朕的儿子,才是他的弟弟!
    想安插人?想得美!
    胤禔仗着在站的人里就数他得康熙喜欢——这一点真不是吹的,康熙最疼的儿子是太子,其次就是胤禔,当然,那是今天之前的事情了——他竟开口催起康熙来了:“请汗阿玛早作定夺。”一定要赶在老二出关之前造成既定事实。
    康熙的任督二脉被打通,瞬间就明白胤禔打的是什么算盘了。你小子不就是想在胤礽放假的时候把事情定下来么?还是朕定的,胤礽都没法反对,是不是?他岳父家的缺一出,你就想拿你的人填上去?也不看看你都荐了谁!那些东西能用么?!
    你想架空胤礽?让他做个空架子的皇太子,然后轻轻一推,空架子倒在地上摔个粉碎?精彩!真不愧是我儿子!我要想对付人也这么干!
    你想取胤礽而代之是不可能滴,不过让朕早作定夺是可行滴。
    康熙马上就作出了决定:“理藩院尚书阿灵阿为户部尚书。岳希为镶白旗汉军副都统。隆科多之子岳兴阿为御前侍卫。”
    胤禔石化了。康熙一点面子也没给他。
    胤禩也石化了。康熙太给他面子了。
    众阿哥都石化了。老八太有面子了。
    直到出了乾清宫,胤禩脸上挂着标准的笑,脑子里还浆糊着。
    这几项任命根本就不是他提给佟国维的,但却是对他最有利的!阿灵阿、岳希、隆科多,统统是对他很客气的人。
    问题是,他根本没提名岳兴阿,他知道隆科多根本不喜欢这个儿子,更看中宠妾所出之子玉柱。而玉柱,刚刚会走路。佟国维也不会提名自己的孙子,以胤禩的人脉,根本没有人提名岳兴阿!
    但是别人可不管这些,谁不知道老八跟这些人关系很好呢?
    佟国维一脉与禩贝勒府越走越近。
    岳希是岳乐之子,八福晋的舅舅,理由就不用重复了。
    还有阿灵阿。
    胤俄还没分府,依旧在宫里住着,因没大婚,差事也没领几件,又不似胤禟有个分府在外的同胞哥哥,可以打着看望的旗号出去鬼混,他与外臣接触极少。即使是亲舅舅,如果你有这么个极品舅舅,也很难跟他亲近得起来。
    偏偏胤禩就有这样的本事,把各路鬼神都聚到自己的旗下,极品如阿灵阿、稳重如佟国维、狡猾如王鸿绪,居然都跟他关系很好,铁杆得让人吐血。阿灵阿与胤禩投契,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