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主流清穿-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禩目前还没想到这么深入的一层,他只是在想:怎样才能把这样差使办好,在众兄弟里显出手段来,使汗阿玛另想相看?
    第一步当然是要知道弘旦已经学到了什么程序,由于待人和气,他的人缘就比较好,打听起消息来就比较容易。皇孙的学习进度,也不算是什么大秘密,大多数太监虽然不太识满蒙文字,倒是能够从师生对话中知道一二。
    乐得奉承这位好说话的皇子,小太监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胤禩。认命地起草自己的教案,胤禩本人是有两把刷子的,给学生胖制定的教案乃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综合他自己学习的经验,制定了为期三个月的教学计划。
    正在写着的时候,八福晋听到有人说话,走了过来,正遇到小太监回去。小太监停下脚步,老实地打了个千儿:“给福晋请安。”
    八福晋看了一眼帐门,笑吟吟地问:“贝勒爷叫你来有什么事儿?”她认得这个是康熙身边的太监。
    太监自有其独立的八卦渠道,消息颇为灵通。小太监早先就听说过,这八福晋与寻常妇人不同,于矜持上头并不看重,性子最是爽朗,奇的是八阿哥也不管束一下,竟是由着她前后院儿地跑。
    八爷都不管了,太监更不会去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八阿哥被指为弘旦阿哥的师傅,要了解一下学生的学生进度是很正常的。小太监也不怕告诉八福晋:“回福晋的话,万岁爷命八爷教弘旦阿哥满蒙文字,八爷叫奴才来问一问弘旦阿哥学到哪里了。”
    这事儿八福晋是知道的,眨眨眼,一挥手:“你去罢。”
    小太监又一个千儿扎下去:“奴才告退了。”
    八福晋的心里远没有面上表现得这么自然,今年康熙又给胤禩指了个侧室,比起给没有女人的十二、十三、十四指的侧室,给胤禩配的这一个更像是对八阿哥至今没当上父亲的抗议。
    八福晋心里颇不是滋味,胤禩早有正式指下来侧室,已经让她觉得有些委屈了,如今还要再来一个。王氏被她看得很紧,防止先出个庶子来。
    眼下可好,康熙送了一个就差在脑门儿上写着“这是送来给老八生孩子的”的人。八福晋已经叫人把完颜的家底查了个底朝天了,开什么玩笑?!我忙了这几天,看着王氏,可不是为了给你铺路的!
    胤禩比较体谅她,这次随驾,硬是把她给带来了,成为唯一随行的皇子福晋。八福晋知道这是丈夫给她做脸,心气越发难平。给她添堵的那位至尊,又让她丈夫去教别家孩子。
    孩子!八福晋握紧了拳头,她一定要好好把握好这夫妻独处的几个月,争取一索得男!八福晋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胤禩也还年轻,她就不信了,他们夫妇还能没有孩子!一定是好事多磨。
    深吸一口气,身边的大丫头已经上前对守在胤禩帐外的太监说:“福晋过来了。”八福晋重又把笑容挂到了脸上,举步从已经被太监拉开的帐门走了进来。
    “刚才看到汗阿玛那里的人出去了,你竟是在忙什么呢?”进了帐篷,八福晋又是一脸的明媚。
    胤禩放下笔:“汗阿玛叫我教弘旦满蒙文字,我总要有所准备。”八福晋与小太监在外面的问答他已经听到了,现在仍是给面子地再答一回。
    说到别人家的孩子了,八福晋的心紧了一紧:“他才六岁,你也不用这么辛苦。”慢慢走上前来,捧了茶,放到胤禩手边。
    胤禩含笑接了:“六岁的孩子可不简单,”老婆来了,计划是暂做不成了,胤禩遗憾地放下了手中的笔,“要是旁的,也就随便教教了,他……满文是苏麻妈妈教的,蒙文是行走于宁寿宫必得会的。”
    八福晋愣了愣:“这个我先前也知道了,竟没想到……”会造成大家的困扰,险些想咬一咬指甲了,“我只道是他额娘想跟苏麻妈妈走得些,没想到没想到。”
    胤禩也严肃了起来:“是这样么?”拍了拍巴掌,他的太监就上前来:“贝勒爷。”
    “你去,反我那个红木匣子拿来……”猛然想起,那个匣子没有带,“罢了,你下去罢。”
    八福晋免不了一问:“匣子又怎么了?”
    胤禩的面容在光线略显不足的帐篷里忽明忽暗地:“那里头是我想法儿寻的几页弘旦写的字儿,想拿来琢磨琢磨,”伸手揉了揉眉心,“我竟比旁人少看了两步棋呢。”失笑一声,复对八福晋道:“弘旦在汗阿玛跟前也养了些时日了,断不能小瞧了他去。旁的不说,单看他前几天与蒙古人的对答,就知道这孩子年纪虽小,却不是俗物。”
    这一点八福晋也是赞同的:“他要是不好,汗阿玛也不会叫你们兄弟几个来教了。汗阿玛真是疼他!叫几个叔叔围着他转,显是极为上心,能叫汗阿玛这般为他着想,当然不差。”
    “那就更要用心教了,他可以与汗阿玛朝夕相对的。前先汗阿玛看得百般好,要是几个月教下来功课不好,他没事儿,我可得吃瓜落。”遇到学生日日与教导主任碰面的情况,老师也只能甘拜下风了。
    “你也不用太在意,他总是想学好的。”八福晋安慰一句,看着丈夫的意思,今天居然是要备课了,要是这三四个月让这件差使把胤禩的业余时间给占据了,她还混个什么呀?
    胤禩要与随扈大臣打好关系,要与外藩王爷联络感情就已经够忙的了,留给夫妻之间的和谐时间已经很少,再添上一样日日备课来占用时间?照这么下去,就算胤禩没有小老婆,她也很难怀孕啊。过了这几个月,回到京里胤禩就要纳侧,又是一桩麻烦!
    夫荣妻贵,丈夫是根本,做一个贤内助,为了丈夫添一把助力是八福晋愿意做的。八福晋不想拖丈夫的后腿,可你要她帮着丈夫建功立业,自己却因此而可能耽误了生孩子,然后丈夫再跟别的女人有了孩子,占有了你付出辛苦所建立的大好基业,真是圣人也要发怒。什么狗屁倒灶的“顾全大局”,顾的是谁的大局?谁又是该被牺牲的?家业小一点还是自己的,与家业大了却成了别人的,哪一个更划算?
    八福晋打起了小算盘,她的月事快到了,这几天胤禩忙得更晚,她也要陪着。狠了狠心,如果白天的时候他闲着,她也可以……等有了身孕,再加把劲支持丈夫上进也不迟呢。耽误他的这几个月,她有信心给他补回来!
    在此之前,一路上,这两口子也不是夜夜和谐的。那时候八福晋还没受到刺激,现在却认为需要增加夫妻相处的河蟹时间,在胤禩更加忙的时候要来掺上一脚了。
    胤禩还不知道妻子已经打定主意让他按时交公粮,他知道侄子已经学会了简单的国语读写,而蒙语说起来很流利写起来有些不足。胤禩的计划是这样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不能把重点先放到蒙语上,还是国语比较重要。根据重要性的不同,加以区别对待。
    其时科考,汉人重文章,满人重翻译,由此可知其侧重点。胤禩计划,以国语为重,把历年旗人翻译里的优秀作品拿出来教侄子。
    “嗳,你说这样行不行?”
    听到胤禩的这一声询问,八福晋惊了一下:“你说行就行。哎,三哥、四哥那里是怎么说的?”
    胤禩想了一下道:“他们与我教的不一样,我也打发人去问了,都说没想好。”
    八福晋又出一主意:“明儿他们的课在前头,你先打发人打听一下儿,也好知道这学生怎么样,”走得更近一点儿,给丈夫揉肩膀,“你现在这样也是闭门造车呢,想好个大概,看明天他们教得如何,再定怎么教,如何?”
    “唔,好,”笑着拉着妻子的手,一时柔情蜜意,“有你在,我省了多少心。”
    八福晋俯身,对着他的耳朵吹气:“那你要怎么谢我?”
    河蟹河蟹河蟹……
    第二天,胤禩一夜河蟹,神清气爽,如妻子建议的那样派人去偷听讲课,他自己呆在帐篷里随时准备换教案。
    小太监飞奔而来:“贝勒爷,打听到了。”妈呀,幸亏住得近,不然得跑死!
    “怎么说?”
    小太监一五一十地把三阿哥、四阿哥早上的遭遇报告了出来。
    胤禩听完后,挥退了小太监,这才冲进内定趴到床上翻滚狂笑。笑声引来了一直在关注着他的八福晋:“什么事儿笑成这样?”
    胤禩笑意不减,侧卧床上,一手支头,一手对着八福晋轻招:“来来来。”八福晋走上前,坐在床沿,抓着他的手,又摸他的光脑门儿:“怎么?”
    “老三老四吃瘪了……”把这两人的遭遇背了一回。
    夫妇二人对两个哥哥抱以极大的鄙视,事先情报都不收集好,还当老师呢。照你们这个循序渐进的方法,能有个什么成果?你们俩满打满算也就教他这么三、四个月的光景,还要分各个科目来进行,期间还要穿插着汗阿玛把这胖墩儿拿出去显摆的时间,按部就班地来,能够教他多少知识?
    一时之间,胤禩就改了主意了,他要教小胖子最好显摆的东西:蒙语。现在主要是跟蒙古人打交道,最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学习成果。至于国语,只要让他不要拉下功课就行。胤禩想明白了,就就去康熙汇报。
    事实证明,这个方针是极其正确的。此举正中康熙下怀,得到了康熙的认同:“国语也不要丢下了。”完全没有反对胤禩的主要思路。
    胤禩从康熙那里出来,有了底气,直奔隔壁小胖的帐篷。也是装模作样地检查一下学生的进度,被心里翻白眼的小胖鄙视了一把:这些叔叔怎么都是一个样儿?
    经过两场考试,已经摸到老师套路的小胖子化身油条胖,一声不坑地从桌子上抽课业本子。满语的、蒙语的、抄写本子、翻译本子……
    “八叔,都在这里了,您看吧!”别再考我了。
    胤禩:……这是被鄙视了么?
    他的情商比哥哥们都高,很快调整了状态,翻完作业本,快速作一评估,开始讲课。情商高是有好处的,比起哥哥们,胤禩的课程也教得很顺利。晚间康熙考查功课,给予师生双方高度赞扬。
    胤禩正在欣喜间,康熙又派给了他一项新任务:“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禄亦随驾而来,他们的蒙语不如汉语、国语,你教蒙语有一套,把他们一起教了吧!”
    胤禩接到重任,只觉得康熙对他器重,不器重的人是不会派差使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但是现实很残酷!胤禑生于康熙三十二年,胤禄生于康熙三十四年,一个十岁一个七岁,加上一个六岁的弘旦,功课都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最好的反而是弘旦,因为日日用得到蒙语,语言这东西想学得好除了天赋还要锻炼。胤禑稍差,胤禄垫底!三个学生,三种进度。
    胤禩读书的时候只看师傅们忙里忙外、焦头烂额,还抿嘴一笑,现在轮到自己了,方觉得当皇家的老师真是不容易!再不容易也要咬牙坚持。胤禑、胤禄之母王嫔,极得康熙喜爱,这枕头风的功力不是一般二般的,国家大事她插不上嘴,为自己儿子抱个委屈还是能做到的。
    接着,他的妻子也给他添了一项任务。从来不哭的八福晋哭了,看到一堆正太,她想要个孩子。
    胤禩两跟两头烧的蜡烛,苦难的四个月有期徒刑开始了。天天盼着第二天就有老婆怀孕的好消息,结果等来了老婆的月事。不但八福晋想哭,胤禩也想哭了。
    自打他教了胖学生,就引来了两个蒙语不好的弟弟与一个想孩子的老婆搅局,塞上凉风也吹不走八阿哥的郁闷。
    ——————————————————————————————————————————
    胤禩算是幸运的了,他要面对的是老婆和弟弟,都还在他能应付的范围内。他的两个弟弟,胤祥和胤祯,要面对的却是流氓。
    骑射课在下午,两人有更多的时间商讨教案。商讨之前,胤祥还要劝一劝闹别扭的胤祯:“四哥也是为了咱们好。”
    “哼!难道我还不晓事?他犯得着冷着脸来‘提醒’我?”胤祯颇为不知愁。
    胤祥叹气,在这宫里,有个四哥那样的好哥哥,样样提醒着,真的是很难得的。看一眼生气的胤祯,甭管四哥是冷着脸还是冰着脸,都是善意的好不好?
    头一天晚上,备课备到一半,胤禛觉得心神不宁,放下笔,数学老师去找体育老师们。
    胤祯头回当老师,兴头很足:“咱们还是照着平日的顺序给弘旦上课怎么样?也不知道他能开几石弓了……”
    几石……“十四弟,弘旦那年纪,甭管几石的弓,他都吃力。”
    “唉——”
    数学老师就是在这个时候过来的。两个弟弟给哥哥让坐,做哥哥得也不客气,想到明天课程的严肃性,板着脸:“你们在商议明天怎么教?”
    靠!摆一张阎王脸你给谁看啊?胤祯想炸毛,胤祥已经说了:“是。”
    抽空来关心弟弟的胤禛耳提面命:“那个是太子的儿子,你们要小心一点,骑射不比坐着的功课,有些危险。不要带他到危险的地方跑马,”严厉地看一眼同母的弟弟,“尤其是你,要稳重些,稍有疏忽,可不是闹着玩的!”
    从本质上来说,胤禛是在关心胤祯,怕他闯祸受罚。从效果上来说,不是所有掩藏在严厉面具下的关心都能够被人体会的,尤其在双方没有学会“心有灵犀”技能的时候。
    胤祯的叛逆心理更强了,胤祥在中间拼命和稀泥:“谢四哥提醒,我们知道了。四哥明儿也要教算学罢?”
    硬生生转移了话题。反正胤祯跟胤禛见面,越来越火暴,胤禛对弟弟的无礼也麻木了,看胤祥像是领会了,也就不与胤祯纠缠:“我准备到一半儿,想起来明天你们也要教弘旦,过来说一声儿——”斜一眼胤祯又注目胤祥,“你心里有数就好,我也得回去了。”
    胤祥拉着胤祯把胤禛送走,回来继续讨论。胤祯不是不知道利害关系,只是不喜欢胤禛的态度:“十三哥,难道我老十四是个不讲理的娃娃?好好说的话,只要对的,我哪里不听了?”
    接着两人就礼貌与道理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探讨,直到要睡觉了,才发现:课还没备。
    第二天起来,胤祥认命地先安抚弟弟顺便为四哥开脱,未果。
    看时间不早了,胤祥只好问:“我只问你,是不是要不让弘旦出危险?”
    “那是当然,”胤祯诧异地道,“那是咱们侄子,没事儿谁逗他出事儿啊?”
    “那不结了?!快着点儿,去清点一下箭,问一问弘旦用什么样的弓箭,能射多远的靶子!到现在也只能准备这些了,”一手拉着胤祯的袖子,一手指天,“看太阳都到哪里了!”
    与文化课呆在帐篷里不同,体育课是在露天加以展示的。事先有清场,却不妨碍众人想方设法地围观。围场的守卫们光明正大地看,蒙古人假作不认识路迷路地看,从御帐里出来的人假装顺路打酱油地看。
    两位阿哥自己是不怕人看的,却不知道侄子的学习进度,会不会丢他们这两个新老师的脸,是以有些紧张。看一看旁边站着的另一个人,心里有了些底气。这人总不会看着自己外甥出丑的,总会出手帮一帮的。
    庆德是提前到的,大妹淑娴家的孩子他是常见的,偏偏关系最好的淑嘉的儿子,他只能在宫里打个照面就走过,话都说不上几句。得了康熙的允许,可以多与外甥接触,他当然要不遗余力地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摸摸外甥的底,建立良好的关系。
    见胤祥胤祯望过来,庆德露齿一笑:“十三爷、十四爷。”两人胡乱点头,眼中难掩兴奋。
    小太监奔来回报:“弘旦阿哥过来了。”
    有弘旦这个学生,老师还是挺幸福的,他思维发散归发散,但是成绩总是不会让老师丢脸的,对老师也是十分恭敬的。穿着小箭袖,背着小弓,拱手为礼:“侄儿给十三叔、十四叔请安。”
    咳嗽一声,胤祥道:“今天还有你舅舅掠阵,你来见过他。”
    弘旦是抱拳一礼:“舅舅。”因与庆德有一段距离,身高的差距就显得不那么明显,使得弘旦不需要把头仰得太厉害就能看到他二舅。他心目中能擒葛尔丹的英雄,他额娘口中的好人。
    庆德一身戎装,双目有神,脸上和气的微笑,看起来真是个好人。弘旦忍不住又好奇地看了看他的打扮,在宫里,待卫的衣着都是一个样儿,显不出来。现在这一身,配上挺拔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将气。
    好人庆德兄也在打量他外甥,精精神神的一只小胖子,从脸上依稀能够看出一点妹妹的影子。庆德心情大好:“阿哥好。”据其消息网传来的消息,他外甥已经刮了三个阿哥了,是个不会吃亏的主儿。
    联系到妹妹,从小到大,她都没吃过亏,还很会坑人。可怜的太子到现在还被困在她的五指山里,儿子都六岁了,没添一个小老婆也没再蹦出一个庶子来。庆德在考虑,目前是自保呢自保呢还是自保呢?
    最后决定,自保!
    由于自保决定的作出,庆德只在一边看戏兼注意外甥的人身安全。需要注意人身安全的是其他人,武器握在小胖子手上呢。
    胤祥与胤祯一对眼,脾气有些纵惯的胤祯基本礼数还是有的,以眼神示意胤祥先说。胤祥准备的开场白是这样的:“你刚到这里,咱们先从简单的开始练,上手了,再练难的。先不跑马,先射箭。你先前都学了什么了?”
    他还没开口,他侄子已经说话了:“十三叔、十四叔,侄儿在京里刚学会骑马,一路上跟着玛法跑了几天,能小跑了。能射十五步远的靶子,十箭七中,其中两箭能到靶心,侄儿用的弓已经带了来了,叔叔们要查侄儿的功课,侄儿可以先射两箭。”
    叔叔们一定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问的问题都一样!
    胤祥话没出口先被噎:“啊,那好,”胳膊肘拐了胤祯一下,“那先这样?”
    胤祯眼睛滴溜溜一转,转到庆德身上:“你说呢?”
    庆德谦虚地道:“两位阿哥是万岁钦点的师傅,奴才只是来打下手的,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就知道,这孩子惹不得。
    打牌被截胡的两个阿哥只好让移靶子,看侄子动手。
    有了个开始,下面就好办多了。体育课是副课自有其道理,新鲜内容有限,更多的时候是在练习。
    胤祥道:“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