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遂人意-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池二老爷最精通的就是吃喝玩乐,为了报答请教老爷这份情谊,池二老爷可是掏空了心思,给华二老爷准备了一份礼物,

    就是芳姐也得承认,自家老公公淘换来的物件,她都弄不来。够稀有。

    不过这东西来历也够奇葩就是,除了老公公换个人还真的弄不来。

    六十年的女儿红,试问谁家姑娘到了六十还不开封呀。人家池二老爷愣是不知道从哪给弄了两坛子,亲自捧着给华二老爷送去了。

    华二老爷是个雅人,酒量虽然不好,可喜欢这么雅致的礼物,对于池二老爷的不满意一时间也消下去不少:“礼物贵重,怕是让亲家老爷没少费心。”

    池二老爷性子直:“亲家老爷做事地道,为了胖哥我就是豁出命去都愿意的,可我没有亲家老爷这份能力,只能看着干着急。幸得亲家老爷维护,胖哥那孩子才能有惊无险的度过此关,只要亲家老爷喜欢,得意这个,就是在难,我也给你弄来。”

    不是池二老爷卖乖,实在是东西确实来的不太容易,而且不够光明正大。六十岁没有出嫁的黄花闺女,珍藏的女儿红,能轻易送人就怪了。

    池二老爷走的都不是寻常路。中间的过程不说也罢。

    华二老爷单手抱着酒坛子,舍不得撒开:“亲家老爷大可不必如此客气。”

    池二老爷:“必须客气,这礼必须送,换了我求人都不知道求到哪里去。”

    华二老爷送走这位亲家老爷,品味着才开封的老二女红,在品味品味亲家老爷的话,不得不说,心里就触动了那么一下,

    说起来若不是碰上圣人如此开明维护,他何德何能敢在天下的礼教面前大放厥词呀。

    说起来她才该好生的谢谢圣人才是。可惜就没听说过给圣人送礼的。华二老爷为了要表达谢意,比在书房里面憋锦绣文章还发愁呢。

    摸摸六十年的女儿红,亲家老爷是个浑人,不知道这酒的来历,还真是不能随便送。

    再说了入口的玩意,不好往宫里送的。

    华二老爷在书房里面的乱七八糟的折腾一通,最后挑了一方最得意的砚台,又到花房里面把改良了又改良,能当他华府二房一宝的十八学士,挑了一盆品相最好的,给系上一方大红绸。

    池二老爷觉得自己这礼物送的不算薄,家里最喜欢的玩意都给拿出来了。

    看到帖子,在看到眼前的礼物,圣人都挑眉了,这是被臣子贿赂了吗。

    话说不愧是自家爱卿,贿赂的如此雅致,让人不忍心拒绝。

    让人把十八学士放到了御书房的门口,专等老尚书过来的时候,让这位老臣欣赏了一番。

    老尚书扫了一眼,自家花房里面遍地都是,原来圣人喜欢这玩意,漫不经心的恭维:“圣人眼光独到,这花自然是好的。”

    圣人斜眼看人,老尚书没什么品味:“难得老尚书也能看上眼,这可是华爱卿专程送给朕欣赏的。”

    老尚书一把年纪差点前脚绊了后脚,倒霉儿子能不坑老子吗。送什么不好,送这破玩意呀。赶紧仔细的看看一盆破花,莫要枯枝短叶了才好。

    圣人:“老尚书不必如此,难得华爱卿惦记着朕,有好东西都记得同朕一起欣赏。听爱卿说,府上鲜花绚烂,这盆是品相最不错的,老尚书以为如何。”

    夸奖二儿子的眼光,老尚书那是不愿意的,可这时候也不能给儿子扯劲儿:“您知道老臣对此道实在没有研究,知道圣人看得上,老臣认为就是最好的。”

    圣人险些失笑,这老尚书险些被儿子给逼得晚节不保,连这么阿谀奉承的话都说出来了。

    圣人:“老尚书只管让二郎放心,定国候的一摊子事情,朕心里明白,小儿郎的一点趣事,不值当在朝堂上说道。二郎那孩子也是朕看着长大的,说起来品性,本事,能力俱佳,可惜早早的离开了定国侯府,到辽东外任。都是老侯爷的子孙,要朕说二郎就不用避讳什么。定国候糊涂,朕还有大臣们还不糊涂呢。”

    老尚书捉摸着圣人的意思,自家倒霉儿子这么讨好圣人,难道为了定国侯府吗。不像老二的为人呀。

    难得老尚书为了儿子说句公道话:“圣人明鉴,老臣虽然不大看得上犬子,可功利之心那孩子怕是真的不多,这花大多是文人风雅,觉得有圣人赏识,激动之下随性所为。”

    圣人:“哈哈,老尚书多虑了。爱卿雅致之人,我们君臣往来,那是知己难求。同朝堂之事没有关联的。”

    老尚书想作牙花子,做了几十年的官了,愣是不如儿子知道里面的门道呀,看看把英明的圣主忽悠的。他就没看出来圣人同他家老二,知己在哪了。这份相信来自哪呀。

    一路回府老尚书都要感叹老二的好命,圣人的意思明明白白的要池二那小子回定国侯府吗。一个侯爷姑爷,不得不说二房的运气真是不错。

    华老尚书感叹自家儿子挑知己挑的都这么有特色有权威,圣人这知己筹得不要太给力。在看看自家大儿子,还有如今还在京城活动的两个姑爷,只能说运气这玩意,全都是撞大运撞来的。

    华二老爷如今一心都在外孙子身上,不求胖哥会多少,只求外孙子能够知道什么事情该怎么做,才能片叶不沾身,这可是一门做人的高深学问。华二老爷教导起来费了十二分的心里,就是边上的五郎同六娘都受益匪浅。(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一章 气魄(求月票)

    这世上有些东西是做不得假的,比如华二老爷对闺女对外孙子多上心,比如华二老爷对他这个姑爷多少有点不喜什么的。

    池二郎对于自家岳父那是理解的,姑爷同岳父就如同婆婆跟儿媳妇,争的是一个人,里面的心结,只有他们这些当事人心里才明白那点微妙。

    可如今在看着这位岳父,池二郎终于意识到他的思想有多狭隘了。这样的长辈那是上辈子积德修来的。

    自我检讨之后,他这个当姑爷的还是不够好,所以池二郎最近茂着劲的讨好他家老岳父。用芳姐的话说,他家池二就差给岳父大人送飘浪女人了。

    当然了在怎么讨好岳父也不能把夫人给原封不动的送回去的,何况已经开封了。

    池二郎只能另辟蹊径,满京城都知道新贵池大人,在淘换奇花异草,只要稀奇的物件,池大人都要送给老丈人。

    遇上不懂事的,见面还能奚落两句,池二怎么着拿岳父当亲爹了。

    遇上懂事的,也要说上一句,那样的岳父别说当亲爹,就是当祖宗一样供着都不为过。合该好好地孝顺才是。

    池二老爷夫妇是个不受人挑拨的,有人在池二老爷跟前挑拨,说他儿子对岳父比对他这个爹孝顺的时候,人家池二老爷开口就骂:“老子要是遇上亲家老爷那样的岳父,别说当爹,当祖宗老子都供着。吃不到葡萄葡萄酸,你当老子什么人。安的什么心。”

    好吧遇上这么一个浑人,在这位池二老爷面前说话都小心小心的,没跟敢招惹。

    池二郎对于这些不是很在意,原本隔三差五的去岳家走动,如今接一天就要带着夫人孩子走一趟。

    池二郎算是看出来了,淘换来什么东西,都不如把夫人同孩子往老丈人跟前多亮亮。没看到最近岳父大人看到他的脸色已经柔和了不少了吗。

    就是老尚书看到他这个孙女婿的表情不那么真诚的热情就是了。为了讨好岳父,池二郎摸摸鼻子认了,躲着点这位祖父的大人也就是了。

    在老尚书看来这就是哗众取宠,怎么就非要闹得满城风雨呢。踏踏实实做官不好吗。

    要说是儿子不好。老尚书自己都不承认。他儿子三十以前那是中规中矩的。三十以后是来运作,也是低调的很,

    唯一出头的那么几次,都是跟倒霉孙女挂钩的。所以老尚书对芳姐那是喜欢不起来的。

    怎么看都不会顺眼。那就是毒瘤。简直就是败家之源泉。

    好不容易给嫁出去了。还非得三天两头的回来祸害娘家,华府怎么养出来这么一个祸害东西呀。

    当然了这话老尚书就在心里掂量掂量,他是谁也不会对谁说的。关键是没人理解他老人家这番感慨,包括他家老妻,听到这话都得同他老人家急眼。

    也不知道这孙女怎么做到的,怎么就偏偏恶心他自己一人呢。如果能够选择,老尚书一定不想自己一人了解倒霉孙女的真性情。

    其实这些都跟芳姐没关系,在辽东的时候,芳姐就能够想象,到了京城肯定是同辽东不一样的,这样那样的事情早晚都能找上。

    京官吗。就这样,整个大梁的人都盯着呢。府上的一点小事,都能被御史给说上那么一说。

    要不然怎么到了京城,芳姐先带着礼物去看自家后娘的老祖父呢。就是为了给那些不开眼的御史看看,咱们头上有人,你们顶头上司。谁想没事拿她们池府说话,也得掂量掂量。

    芳姐最近很忙,儿子捣蛋当家长的不能嫌弃,谁让是自己亲生的呢。

    但爹娘的得负责任,不就是喜欢掐架吗,芳姐想了,他就该给自家儿子一个自由展现自己的平台。

    掐的好了,变成了荣耀,谁还敢说他儿子是地痞小流氓呀。

    作为一个护短的娘,芳姐认为儿子不好那是爹娘没有给儿子选对一个好平台。都是她的错。

    可这个发挥他儿子特长的平台也不太好建设就是了。地点,设备,条款,还有手续怕是都不好办。

    若不是最近这段时间池二郎抽风,非得拉着她去娘家没事闲扯淡,芳姐觉得给儿子弄得玩意就该规划个差不多了,至少计划书什么的肯定成形了。

    就是身边的男人有点不胜其烦就是了。

    华二老爷的书房里面,芳姐坐在书桌上认真的写写画画。

    华二老爷这个二品的侍郎,在边上磨墨服侍着。

    才进门的华家大老爷同池二郎就看到这么冲击性的场面,池二郎倒也罢了,他家岳父冲闺女,在过分的事情做出来都不稀奇。

    华家大老爷眉头轻皱,头疼呀,如此的不着调,若是让御史们看到少不得又要在朝堂上费一番唇舌,话说一个闺女,真的让自家老二都晕头的要撞墙了,到底明不明白父亲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呀。

    就听华二老爷夸奖自家闺女:“我家芳姐的字迹越来越有风骨了,很是不错。”

    芳姐一点也不介意拍他爹的马屁:“是爹墨磨的好。”

    华二老爷频频点头:“我家芳姐有见地。”

    池二郎望天,好让人蛋疼的场面。

    华家大老爷一张俊脸耷拉着,狗屁的见地,华家大老爷都想翻脸了。

    池二郎:“咳咳,四娘这字可是岳父大人一手指导出来的,自然不凡。”

    华家大老爷扭头,打量这位侄女婿,无论从长相,还是才情,再到本事还有地位,怎么看这位侄女婿也不该是如此的献媚小人。

    怎么说出来的话也这么的让人蛋疼呢。

    芳姐起身,行云流水一般的袅袅而行。行礼:‘四娘见过大伯。’

    华大老爷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看着还不错:“起来吧。”

    华二老爷放下手中的墨条,池二郎很有眼色的把小厮的活又给抢了,拧干一条帕子,给他家岳父递到手上。一样的动作流畅,一看就知道做了不是一次了。

    华二老爷被姑爷服侍的习惯了,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在大老爷看来,那真是有点不适应,他两闺女。自认都是低嫁。可没有一个姑爷对他讨好到这份上的。

    华大老爷自己也得承认。这位侄女婿比自己的两个姑爷从身份上,地位上都强多了。可人家老二愣是有本事把姑爷给拿捏到这份上,

    再看老二在朝堂上表现,华家大老爷都犯琢磨。猪吃老虎呢吧。看着老二不是那么直性不同情理呀。不然为何人家把讨好的,比如圣人,讨好的比自家老爹对他还上心呢。

    该拿捏的比如侄女婿。看看儿子能做到啥份上。老二深藏不露、高人。

    华二老爷:“大哥,您也来品鉴一下,四娘这字还是不错的。可惜这孩子性子懒散,若是啃

    肯上心些,就是放到那些士子之间,也是能博一声彩的。”

    池二郎低头,翻来覆去他家夫人写的好不超过五十个字,亏得他家老岳父能把这话说的这么大气。难道夫人到士子之间只签名吗。

    芳姐脸色红润,这个夸奖的有点大。她这么多年也不过是专门练了签名,这年头女子的闺名是不能随便外漏的,在士子们面前自己都不知道写什么。

    华家大老爷黑脸,没想到自家二弟还以不要脸见长,谁家子女自己夸成这样呀。

    华二老爷是个很真的人,捧着圣旨一样,拿着闺女的字迹给他家兄长品鉴。

    华家大老爷看着眼前的一张白纸,唯一能安慰的是,上面是个大大的华字,至少这孩子心里还是有着娘家的,不枉二弟这么疼宠她。

    华家大老爷;“恩,还不错,嫁人了,不光要知道娘家,还要孝顺公婆,服侍夫君。”

    想说教导孩子什么的,想想池家小儿的地痞小流氓本性,华家大老爷不开口了。

    在池二郎面前有点气馁,自家侄女没有带好孩子呀。

    华二老爷那真是一点这种认识也没有:“咱们华府出来的小娘子,大哥合该放心才是。咱们芳姐在婆家,上得公婆喜爱,下得子女敬重,就是二郎也没少在我跟前夸奖咱们芳姐。”

    池二郎跟着说道:“岳父的大人说的很是,二郎能娶得四娘为妻,是二郎的福分,是我池府的福分。”

    华家大老爷终于知道为何老爹看到二房总是胃疼了,因为他现在就觉得牙疼,一根肠子连着的器官,到胃疼估计也不远了。

    边上的芳姐很是羞涩的谦逊:“侄女做的还不够,还要像姐妹们多学习。”

    华家大老爷扭头,正事都不想说了,就不该来二房的,难道专门看一家子恶心自己的吗。

    在看池二郎,一点不满意都没有,你说自己气馁个什么劲呀,合着人家挺知足的。

    池二郎:“四娘,大伯找岳父的大人还有事情要说,咱们就先告退吧。岳父大人,二胖同娇娇在祖母那里,小婿接了他们就先回府了。”

    华二老爷有点不满意,怎么又回去呀。不过还是挥挥手:“好,路上小心,护好他们娘几个。”

    华家大老爷真的看出了自家二弟的不满,闺女嫁到眼前好呀,看看三天里面在娘家呆两天,他家兄弟还不知足呢,

    幸好侄女女婿是个心大的,不然谁家容得下呀。

    看着池二郎同芳姐下去了,华家大老爷才开口:“将来六娘的婚事怕是不好说。”

    华二老爷心说有你这么咒侄女的吗。差点翻脸。

    就听华家大老爷开口:“二弟心疼闺女的劲头来看,再找一个侄女婿这样的姑爷怕是不容易。”

    华二老爷跟着点头,他家六娘的姑爷自然要比芳姐的还要好。池二郎虽然不怎么顺眼,可要是找到这个样的也真是少有,

    华二老爷:‘总会找到的。老来得女,我本来也想着多留那孩子几年。

    ’华家大老爷咋舌,几年,女子的杏嫁之期怕是都只耽误了,二弟说的出口呦:“呵呵,还是生郎君好,往自家府上抬人,没那么多的不放心。”

    华二老爷跟着点头:‘早知道就生儿子了,好好地闺女养这么大,这么贴心,愣是给了别人家。’

    华家大老爷:“别人这么说就算了,二弟可不该如此说,你这是愣生生的拐了别人家的儿子回来了。满京城谁不知道侄女婿对二弟孝顺的犹如亲生父母呀。”

    华二老爷:“是亲家老爷教育的好。是亲家太太通情达理。”

    好吧关键时候人家华二老爷还是知道维护自家姑爷名声的。

    华大老爷也得说,池家两位亲家心大,儿子儿媳妇这样注重岳家,愣是一点不满什么的都没有传出来。

    而且池家亲家的六十年女儿红他们可是都尝到的。六十年没嫁出去的大姑娘多不好找呀。人家亲家老爷愣是给自家而给找来了这口,可见两家关系走的好,不光是明面上的事情。二弟是真的把这位京城大混子给折服了。

    还是要叹气一声二弟好福气,这么通情达理的奇葩人家都遇上了。

    斟酌之后华家大老爷开口:‘听说二弟在京郊看重一处山场。’

    华二老爷:“是有这么回事,不过不是兄弟要买,是芳姐那孩子看重的,我就是跟着参谋一下。同有关的衙门打声招呼而已,总不能让孩子在眼皮子底下被人给欺负了。大哥放心,都是按照市价正常买卖。”

    华家大老爷:“为兄不担心这个,咱们家教导出来的孩子品性上还是信得过的。我是想说,二弟呀,那么大的一片山场,开支怕是不小,不知道侄女要做什么用途,可是开不出来多少良田的。”

    京城都传开了,华侍郎花重金弄了一大片的山场,怕是有什么大动作,甚至有对华二老爷深信不疑的人在传说,华侍郎在京郊的山上看到了宝贝了,肯定亏不了。

    跟风一起置办临近山场的人都有了,弄得京城有实力当人家人心惶惶的,都想打听个内幕跟着分一杯羹,都一人把注意打到他的头上了。

    说是有好事大家一起发财。当个京官不容易,开销大着呢,谁不想发一笔横财呀,总比贪墨来的塌心不是。

    华二老爷:“花不了多少银子,那孩子愿意折腾随她好了。”

    华家大老爷一方大员出身,身价真的不薄,还是被他家二弟的大手笔给镇住了。虽然不在京城里面,可京郊的山场那也不是随便几个银子能买下来的,何况是那么一大片。还真没看出来,不时到三弟那里打秋风的二弟还有这等财力,好气魄。(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二章 高消费(求月票)

    华家大老爷看着引起了京城一拨新风尚还无所觉得兄弟,心真的特别的累得慌,这到底是多不着边的事情呀。

    怎么这股子风就吹得京城大半人家闻风而动呢。

    华家大老爷再次确定:“真的不知道侄女买那么一大片山林,做什么用途吗。”

    华二老爷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