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民日记 作者: 侯永禄-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动弹不得,只听到他们口中发出微弱的叫声:〃疼,疼〃,不久便断了气,其余受伤的还有四五个人。这事真令人难过! 
        
        1960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人称《十二条》)宣传下来了。《十二条》指出:要反对〃共产风〃,要把公社化初期〃一平〃、〃二调〃了的东西作退赔;公社占用了的房屋要出租金;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坚持按劳分配,供给部分不能超过分配部分的30%;要恢复集市贸易,活跃农村经济。 
        
        1960年12月29日路井街上举办了物资交流大会,晚上,公社便召开了退赔兑现大会。路井大队在大会上领到了公社棉绒厂修建时占用耕地的价款2075元,还领到了各小队占用社员房屋作饲养室、保管库房、食堂大灶等的租金1800元。社员一下子就高兴了。 
        
        1961年元月15日我造出决算前的资金平衡表,开始协助各队算分配数。这时,省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侯树堂和雷永祥回家探亲,发现路井地区缺粮情况严重,牲口死亡很多,拉磨、拉土、耙地、耕地都没有牲口可用了,全由人力来拉。浮肿病人相当多,社员们一个个面黄肌瘦、没精打采,群众中的不满情绪也不少。说什么〃王书记,想升官,打一石,报两石,把社员饿得怪叫唤〃;〃人民公社好,顿顿吃不饱〃;〃人民公社是天堂,社员饿得遭饥荒〃;〃干得再紧,吃不过留粮标准〃;〃鼓足干劲,一天半斤〃;〃排除万难,一顿吃完〃;〃毛主席万岁,喝糊糊站队〃;〃队长见队长,穿的皮大裳,保管见保管,都是肥大脸,会计见会计,谁的〃飞鸽〃利〃。 
        
        1961年元月24日老同学雷永祥来我家探望。我们彼此谈了些如何安排好群众生活的问题。我只用开水一碗,招待了相别十多年的老同学,也没敢留他吃一碗饭,因为确实端不出一碗饭来。 
        
        1961年元月26日菊兰虽已满月,但仍不能去娘家。赵妈一个人的饭票咋能够3个人吃呢?往后的日子可该怎么过呀!这天晚上,天气异常寒冷,滴水成冰,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屋檐上的冰凌足足有一尺长。菊兰流着泪悄悄给我说:〃我看往后的日子实在没法过,你有病,我才坐了月子,妈年纪又老了,加上四五个娃,把咱俩挣死,也养活不起这一家子啊!不如把万胜趁不懂人事早早给了人,让娃讨个活命吧!〃听到这话,我的眼泪〃唰〃地一下子就流出来了,便说:〃唉!娃一个月只分3斤粮,连喝粥糊糊都不够。哪里来的奶水啊?与其在咱家饿死,倒不如给人家,讨个活命好些!〃我便抱起满月不久的小子娃,哭着说:〃万胜啊万胜,把你给了人,你长大后却不要骂你大和你妈太狠心!只因你生不逢时,我和你妈实在是养活不起你啊!把你给了人家,总比饿死在咱家好呀!〃母亲走进门,看见我们两口子都红着眼圈不言语,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便问道:〃咋了,你俩又闹事了吧?〃菊兰说:〃没有,他说娃一天只分一两粮,不够吃,想送给人。〃母亲一听,急得变了脸色说:〃不行!狗上世来,头上都顶着三分粮哩!能到世上来,就能活前去。这么好的小子娃,咋能舍得给人哩!〃我泪流满面地说:〃妈!咱一家八口人,她才满月,我又身体很弱,经常害病,街上卖的馍一个要卖一块钱,靠我俩天天劳动一年能挣多少工分?能分多少粮?能养活全家人吗?若饿死在咱家,还不如给人,也许能讨个活命!〃母亲仔细一想也是,便说:〃实在没办法,这也是个讨活命的办法。不过不要忙,慢慢打听上一个爱娃的好人家。〃我点点头,心中便盘算着如何找一个好人家。 
      
        1961年元月27日下午,保管员侯寻荣来我家办理有关手续,见我面黄肌瘦、身体虚弱,便关切地说:〃你身体咋成了这样子,得补一补。到街上买几斤菜吃一吃,身体自然会好的。〃我苦笑了一下说:〃是呀,菜能补,买菜是要花钱的。只是家里连饭都吃不上,还买啥菜哩?〃又看了看睡在炕上的幼小瘦弱的万胜,便吞吞吐吐地说了想把娃给人的想法。寻荣听后默默无语地走了,便把我想把娃给人的消息悄悄传了出去。 
        
        1961年2月12日今天是腊月二十七,也是春节前最后一个集会日。我去会上想办些年货。由于市场刚开放,上会的人非常的多,但物价特别贵。一张红纸2元,一斤萝卜5角,一个蒸馍1元,一斤枣3元。我在会上看来看去,觉得什么也买不成,只好空着手回来了。但是春节的对联还是要写的,我便拟了两副: 
        
        鼓起心劲   
        迎春节升标准大人小娃皆欢喜   
        备春耕分菜地男女老少齐出力   
        福中知福   
        忆过去酸甜苦辣皆尝遍真够艰难   
        看今日酒肉糖油都分到实是幸福   
        赶春节前,饲养股长高李来在南边买回来不少红白萝卜,分给我一麻袋,解了燃眉之急。萝卜煨在炕洞吃了,确实能止饥。社员把地里的红薯根、红薯蔓,都刨来吃了。食堂把晒干的红薯叶也用秤称出分给社员当粮吃。周围村里村外的榆树皮也被人剥光吃掉了。 
        
        1961年初,中央下达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人称《六十条》),大大激发了社员的劳动热情。《六十条》中规定:允许社员在不影响集体生产的情况下,可以经营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开垦少量荒地。 
        
        我虽然拉车出过危险,但也不能因此就不再干拉车的活了。因为生产队只有拉车的活路最多,天天有做不完的活。土呀,粪呀,庄稼呀,哪一样离了车都不行,拉上车就有挣不完的工分。为了全家八九口人有粮吃,能活下去,我的车还得忙。由于匠人将就咱家的料做下的车箱有点儿小,跟我一起干活的人,都觉得不公平,认为同样是拉车,记下同样多的工分,你的车小,装得少,出的力就少,但工分却没少。起初,社员只在我背后议论,以后就当着我的面说。我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每次装土、装粪尽量多装几锨,装饱些,但背后仍有议论。于是我和菊兰多次商量,干脆另买一个大些的车箱,以避免别人有意见,弄得自己在人前也说不起话,好像有短头似的。但是,哪里来的钱呢?这不是三五元钱,俭省一点儿就能省出来的!咱每一分钱真像在肋子上串着一样,花之前要算来算去,看该不该花,能不花的钱就尽量不花。我去澄县煤矿翻几架沟带炭,连买一碗开水的几分钱也舍不得花。带个瓶子灌上开水,放在车子上,上坡渴了喝上两口凉开水就行了。家用一分钱,我也要写在家用账上。我为找一二分钱的差错,经常半夜半夜的核对寻找。春节时,我从不给娃们压岁钱,只是每年到除夕前的一两天,给上母亲三五元,让她给孩子们发。但元宵节一过,我便把孩子们身上的压岁钱一分不剩地收回来,又写在家用账上:1961年是2元1角,1962年是2元9角5分,1963年是3元3角,1964年是4元。我从不给娃们零花钱,也不给孩子们花钱买玩具。赵妈用她卖布来的钱给胜天买了个小皮球。菊兰便把它放在小板箱里,不敢给娃,害怕我见了要问买皮球哪里来的钱。就这样,这个小皮球一直放了多年,最后便成了蔫皮了。 
        
        1966年2月3日早上,〃社教〃工作组的张步桥找我个别谈话,要我趁早主动交代问题。我便谈了自己从1954年建初级社,到转高级社,最后直到公社化,又划分了大队的过程。我说:〃张同志,我当会计10多年来,为了集体的利益不受损失,得罪的人太多了!1956年转了高级社,干部们在副业股经常炸油糕吃,我一次也没参加过。1957年春,整社整风时,我画了漫画,揭露了社干们多吃多占的事实。工作组马超俊把我安排到整风组当秘书,收集社员群众大鸣大放的意见,也得罪了许多人。1959年,路井大队安排侯太估去外地买牲口,我把买回的骡马价按税票出了账,后来他们把一部分又卖给了别的大队。我把价款如实的入了账。后来税所曹晓来查问,我如实地让他录了价钱。税所说这是贩卖行为,便找到支书和主任,要罚款、补税,后来公社对太估作了严厉的处分,停止了他候补党员的候补期,使他入不了党。而年终税局却给我发了张护税模范的奖状。1960年,大队让侯克红去山西买牲口,他回来报账时却没有发票和单据,我坚持了要有同行人的证明才能报销的财会规定。当时的同行人是侯真亿,他从未听说过克红在那里丢失过单据,所以不给写证明。而侯克红至今也未报销。 
       
        1966年3月16日正在〃三干会〃期间,我又被派往棉绒厂去查账。自从〃四清〃运动一开始,我便日夜忙碌,清算审查各处的账务,不但要清查本大队各个生产队的账和食堂、副业股的账,还得去外单位去查账。 
        
        1966年4月1日我从今天起,便每天两次去耕读学校给学生们上课。课堂就设在涝池边原来的大队部里。每天中午一节课,晚上一节课,早上和下午参加小队的生产劳动。 
        
        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随后又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从批判声讨周扬开始,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1966年8月22日今天晚上,路井公社在范家洼大队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学习《十六条》和《公报》,开展革命大批判,展开大鸣、大放、大辩论和大字报的〃四大〃活动,各个支部都抓住自己那里的典型人物进行批判。 
        
        1966年8月29日批判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去田间参观范家洼大队的棉花秋田作物长势情况。我半路上却碰见一伙青年人,打着红旗,抓住郭家坡的一个党员,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乱抓乱打一阵,并给他脸上抹上黑墨。那人被打得鲜血直流,无人敢上去拦挡。我吓得心〃怦怦〃乱跳,甚至身上也有些发抖。回到大队部门口,又在人群里听见一个人〃八爷,八爷!不咧,不咧!〃的哭叫声,又见场院中乱七八糟堆放下许多箱子、框子,据说是抄了地主、富农的家。我越发不理解了,难道这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吗? 
        
        1966年8月30日早上,路井社开展了革命大批判。上午,大家正在讨论时,便听说范家洼的一个党员投井自尽了。我吃了一惊:〃怎么啦?这个同志是贫农出身的初级社会计,因未能及时入共青团,曾和我在县上会计学习班上谈过心。他为什么要投井自尽呢?〃真叫人难以理解。直到下午开全体党员大会时,公社领导才讲到这件事,并说他属于〃畏罪自杀,自绝于人民〃的反革命分子。党委立即决定开除了他的党籍。 
        
        这次会上,公社党委以破〃四旧〃的名义将路井公社更名为要武公社。各大队的名字也都改了。路一大队改为要武一队,路二大队为要武二队,路三大队为要武三队,上东阳大队为东阳大队,乳阳大队为红阳大队,乾字大队为朝阳大队,杨家坡大队为光明大队,郭家坡大队为红旗大队,西王大队为五星大队,北党大队为红星大队,东庄大队为东升大队,前进大队和新民大队不变,西尚大队为跃进大队,范家洼大队为红卫大队,高原寨大队为红源大队,卓立大队为东风大队,雷庄大队为立新大队,郭庄大队为革命大队,东明大队不变,西明大队为红新大队,南庄大队为克明大队,真是新颖而革命化了。我回头一想,自己的名字上的〃禄〃字也不太妥当,带有贪图享受的意思,不如改为〃永学〃,表示对毛泽东思想要永远学。 
        
        傍晚,路一大队的红卫兵打着红旗也来了,并向大会提出要揪斗几个党员。在批判会上,红卫兵要批斗对象站在板凳上向大家老实交代。那人刚立上凳子,一个红卫兵大喊:〃老实交代,为啥不交代?〃说着便〃咕咚〃一拳把那人打下了板凳。我一看,怎么武斗也在路一大队出现了?忙找主持会的贫协主席侯春田,说:〃主席,咱们要按中央的《十六条》来办。《十六条》讲的清,要文斗不要武斗,咱们坚决不能打人呀!而且《决定》中讲得明白,〃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斗争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们是一些普通的党员,连个小组长或支委都不是,更没当什么权,为什么要斗争批判他们呢?赶快算啦!给大家解释一下,千万别斗了。不然,咱就要犯方向性的大错误了!〃于是公社领导也批评了路一大队红卫兵的错误,让他们在天亮以前就回去,以免影响过大。就这样,路一大队的红卫兵们便偃旗息鼓,当晚就回去了。 
        
        1966年8月31日早上,大会又让每个支部对每个党员都进行了鉴定,并宣布了对一些党员的处分,其中留党察看的2人,开除党籍的4人。       
      
        下午,大会正在进行总结,由路井中学的学生组成的红卫兵,扛着红旗冲进会场,勒令公社书记李建斌立即散会,说这次会议是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会议只好在呼喊声中草草收场。我觉得红卫兵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权力,竟敢冲击公社党委,这不是乱套了吗? 
        
        我回家后,看见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火辣辣的太阳下,地、富、反、坏〃四类分子〃排成队,听从着红卫兵的指挥:〃稍息!立正!跑步走!〃在西头麦场里和大队部的门口绕场转圈子跑。哪个跑得稍慢,鞭子便抽到身上。这些〃四类分子〃头上戴着高帽子,高帽子上写着名字,名字上打着红叉。脖子上还挂着本来应该挂在牲口脖子上的铃铛。我站在高处看了一阵,有些心跳,只好回去,心想:这不是胡来吗?不许武斗,为什么还要打人呢?但自己凭什么敢去阻挡呢?觉得还是不看为好。 
        
        1966年9月3日早上,小队召开社员会。队长在会上宣布:〃红卫兵开始造反了!他们念着毛主席的语录:〃造反有理,革命无罪!〃又说,现在要破〃四旧〃了,别的队已在昨天进行破〃四旧〃了,今天轮到咱们队了。各人把你们家凡是〃四旧〃的东西赶快交出来,如神像、牌位,以及所有的〃四旧〃东西都赶快交出来。如果自己不自动交出来,被红卫兵搜出来,那可不会轻饶你们的。〃社员们一个个吓得不得了,不知道什么东西属于〃四旧〃,却又不敢不交。 
        
        散会后,菊兰暗暗问引玲,说:〃你也是红卫兵,你跟上人家也破除过〃四旧〃,都破些什么,交些啥东西呀?〃引玲说:〃不好说,谁也说不清。进了地主、富农和〃四类分子〃的家,谁想拿啥就拿啥。啥是〃四旧〃,由人家来说。封建的、迷信的、资产阶级使用过的东西都是〃四旧〃,敬神敬鬼的东西都是〃四旧〃;小娃身上吊的银牌、银锁,媳妇带的凤冠、坎肩和裙子,男人戴的礼帽、穿的袍子,家里藏的旧书、旧画,甚至银元都抄!〃我一想,说:〃这不是胡来吗?我们不信神、不信鬼,连先人都不纪念了吗?〃但又一想:〃咱又不是红卫兵的头儿,咱管得了吗?《十六条》上写得清楚,〃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批判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只要不把咱当做〃走资派〃批斗就行了。〃于是便把神族子,老的、新的牌位,香炉等,都让引玲去交给红卫兵。自己把解放前学过的课本,解放后刘少奇的文章,都塞进炕洞烧了。菊兰把绣有花朵的帽子、斜马、枕头等都藏起来了。把织成的白布也赶快剪成了衣裤。 
        
        1966年9月6日上午,党支部书记给我说:〃范家洼的大队名称已经改了,叫红卫大队。听范场长说他们大队办起了毛泽东思想大学校,让干部、党员、团员、红卫兵和贫下中农分期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央文件等。你可以到那里去看一下,咱大队也办一所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我便骑着车子去到范家洼林场,了解了他们开办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的情况。 
        
        1966年9月7日我一早就去林场,收拾了一个闲窑洞,并在红纸上写了几条毛主席语录,贴在墙上。晚上,大队在这里便召集贫下中农代表和各队队长开会,研究如何开办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1966年9月8日下午,我去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登记报到。晚上,毛泽东思想大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第一期参加的学员全是贫下中农代表。   
        1966年9月9日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刚准备正式开学,却接到通知,要全体学员去红卫大队参加声讨赵守一的大会。学员们下午才回到林场正式学习毛主席著作,并且边学习,边讨论。 
        
        1966年9月23日第一期学员进行了民主鉴定和总结,共学习了半个月。学习期间,我还去北坡五队的耕地内,规划了公坟的地址,准备将今后所有去世了的人集中安葬在那里。这既节省耕地,又便于纪念死者。 
        
        1966年9月24日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第二期学员开始参加学习。这期学员全部是生产队长,也是学半个月。   
        1966年底,全国各地的学生已纷纷停课闹革命,到各地进行串连。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对来北京串连的各地红卫兵进行了多次接见,造成运输紧张,交通阻塞。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中央提出红卫兵可以学习当年红军的长征精神,实行徒步串连。路井中学的雷存生便积极响应号召,组织起杨贞元、雷阳明和刘淑兰、杨引香、侯胜天等六位同学,不坐车,不骑马,要徒步串连去北京亲眼看看毛主席。 
     
        胜天从路井中学回来给他婆说:〃我们学校的同学们组织起个长征队,要去北京串连,你给我大说一下,看他让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