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种田纪事-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六章 圣旨(一)

在侯府别院一连被掬了二十五六日,这一日,青篱再也忍受不了整日围着碧湖绕圈圈,然后坐在石亭里发呆,再然后就是应付李谔层出不穷的刁难和要求。

一大早让小可赶着马车,趁着小豆子去李谔房间回事儿的空档,带着红姨与三个丫头悄悄的溜出了别院。

穿过静幽的巷子,想了想便让小可直奔庄子而去。

自夏收以来,月余未去庄子,也不知现在是什么光景,算了一下日子,新插下的秧苗也长了二十来日,想必现在庄子里又是葱绿一片了。

另外一名小厮阻档不住青篱的马车,慌慌张张的跑去向李谔报信儿,李谔愣了一下,却是笑了,摆摆手让他出去,小豆子也纳闷爷应该是发怒才对呀,这是怎么回事?

满腹疑惑的出了李谔的房间。李谔脸上的笑意更浓,看向窗外,轻语,“早知她是个呆不住的……”

转眼看向屋内几个冰盆里都积了满满的冰,是她早上让人弄的,想必一早就打了要偷偷溜出去的主意,便把一天要用的冰一股恼儿的全装了。

看在这冰盆的面子上,就让她自在一天罢。

青篱前脚出了侯府别院没多久,半夏骑着马急急的赶到,

主子们之间的争斗,做下人的总是最敏感的,小豆子不情不愿的给半夏开了门,“你来干什么?”

半夏不理会小豆子的冷脸,迳直往里面走,一面走一面问:“李小姐在哪里?”

小豆子鼻孔朝天,半夏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沉声喝道:“还不快说,有急事~”

小豆子见他满脸的急切不似是装的,不情不愿的说道:“一大早就偷偷跑出去了,这会没在别院,你出去找罢。”

说着将半夏推推搡搡的推到大门外。

半夏立在门外想了一会儿,方才院子里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不见,也许李小姐真的不在里面。

翻身上马,向丁香巷子李府奔去。

青篱从车窗中伸出头来,看向田野,原先种麦子的田里,现在种着大豆高梁小米等农作物,禾苗已长到她膝盖的高度,不过因为许久未下雨,叶片卷缩,一副委迷不振的样子。

再看看路北面的水田,虽然青翠碧绿的模样,可是那田中的水却很浅,有许多处都露出了泥土。

青篱望了望刚刚升起,却已是白花花的太阳,不由的皱了眉头。

这样的□情,再有半月不下雨,禾苗便会枯死……绝收或减产便成定局。

也不知自家庄子的情况怎么样了。想到这里心中更是急切,一连的催小可快走。

在经过沈府的庄子时,前面路旁立了一人,小可勒了缰绳,马车停住,向后面道:“小姐,是沈三公子。”

青篱应声探出头,果然是沈墨非一身浅青衣衫,立在路边,脸上仍是温和的笑意,仿佛方田清丈之事从未发生过,他与胡岳二人也从未有过争斗一般,也仿佛不知她与胡岳二人的关系……总之,他与初次见面时无二般。

青篱脸上带笑,心中却暗叹沈墨非倒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物。

“沈公子可是有事找我?”

沈墨非温和一笑,点点头,“方才庄子里有人说从县城来的路上看见李小姐的马车,我还以为是看走了眼,没想到真的是你。何时从青州回来了呢?”

她入侯府别院,对外则说是趁着农闲去青州探亲。至于信的有多少人,她就不知道了,最起码这沈墨非应该是不信的, 不过他却装作一副信的模样,青篱又叹一声,这沈墨非也是个聪明又通透的人。

“早上刚入城,这不挂着庄子里的事儿,就先来庄子看看。沈公子找我何事?”

沈墨非一笑,“李小姐自青州来,想必也知道青州以及西以北的几个州旱情很严重吧?听从那边回来的人说,青州一带,禾苗大面枯死,地面都龟裂开来,河塘里的水也都见了底,有些浅些的水井都干了,李小姐,这可是真的?这些传言虚也不虚?”

XXOO你个沈墨非,青篱望向他一脸求知欲的表情,在心中暗暗骂了几句。

然后扬起脸笑,打起哈哈,说了两句话模棱两可的话:“青州是比往年干旱了些,但是还没到传言的那种程度……沈公子,若没别的事儿,我先告辞了,庄子里积了一堆的事儿未处理呢。”

沈墨非拱手一笑,青篱退回到车厢内,大大的松了口气。马车行了二三十米远,伸手挑了车窗帘,凑着缝隙看见沈墨非仍站在原地,目送她们的马车离开。

杏儿睁大眼睛的问道:“小姐,沈公子说青州大旱是不是真的?”

青篱脑中浮现旱地里无精打彩的禾苗,点点头,“十有八九是真的。”

红姨叹了一口气,道:“青州和天州,这两个地方,五年一大旱,三年一小旱,我小的时候,就是因为遭逢大旱,才跟着家人逃荒到京城的……”

青篱猛然醒过神来,“是了,奶娘的老家是天州的。我一时倒忘了。奶娘可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么?”

红姨笑了笑,“当时年龄小,记不清很多,只记得到处都是白哗哗的,地里头的庄稼都是焦黄焦黄的,唉,这一旱,怕是又有人要四处逃荒了。”

青篱安抚道:“奶娘莫担心那么多了,现在刚收了夏粮,家家户户肯定都有存粮的,能抵过一阵子也说不定……一场透雨一下,又可以种些生长期短的作物,这灾荒也就过去了……”

话虽如此说,可她心里担心自家庄子的情况,心里又焦急了几分。

马车一停定,青篱不待那几人下车,当头钻出,从车上跳了下来。

立在南北通透的大道上,四下扫视,只这一眼,便定了神。禾苗下波光粼粼反射着太阳的光芒,这说明自家的庄子里暂时还不缺水。

一颗提着心的放到肚子里,早有歇在竹子架绿荫架下的佃农看见她,连忙起身,热情的跟她打招呼,青篱缓缓走在青砖路上,笑着一一回应,抬头向上望去,密密麻麻的枝叶将盛夏的阳光完全掩去,浓绿的枝叶间垂着一根根胡瓜、丝瓜、豆角,很是喜人,不由的笑了。

在架下立了一会儿,便向新盖的房舍走去,容老太医在这里住着,虽有张贵的细心照应,毕竟吃饭什么的还是有所不便,不知道住的好不好。

进了院子,杏儿的大嫂子正在收拾着,猛然见了这几人,连忙将手中的活计放在一旁,笑着道了一声:“小姐好!”

青篱笑着点头,问了她一些容老太医的起居,一日三餐的安排,听说他现在碧湖边上钓鱼,便带了柳儿与合儿前去,叫杏儿留下与她大嫂子说说话,让红姨去看看有没有需要添置的物件儿,早些添置了。

刚出了院子,便听见由远至近传来一阵马蹄声,青篱站住向入口望去,片刻一匹黑色健马冲到主路口,勒马停下,盯定一瞧,却是半夏,连忙向他走去。

半夏一看她,这才算是舒了一口气,连忙小跑上前,“小姐,大少爷叫您赶快回去,京中来了圣旨,让您去接旨呢!”

青篱登时被惊愣在当场,好一会儿才道:“我刚才没听错?你是说让我去接圣旨?”

半夏肯定的点点头。

柳儿与合儿也是一脸的震惊。

圣旨,这俩字可与自已相差着十万八千里呢,皇上连知道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吧?怎么会突然下道圣旨来?

青篱干咳一声,舔舔发干的嘴唇:“来下旨的人哪里?你知道是什么内容么?”

半夏一脸急色的摇了摇头,却也不敢催她,“人在县衙,圣旨是什么内容,我一个下人哪里能知道。”

青篱被这突如其来的圣旨弄得有些晕呼,在原地立了一会儿,仍不能将这圣旨与自己联系起来,半夏可急坏了,抹了一下汗水,“小姐,赶快走吧。我先去了侯府别院,您不在,又去了丁香巷子,说您没回,这会儿已是快小半个时辰了,别让传旨的人等急了……”

青篱朝着半夏一笑,“好,这就走。再问你一个问题:你家少爷叫你来找我时,是什么表情?”

半夏为难的挠了挠头,“没表情。”

合儿“扑哧”一声笑出声来。青篱也暗笑,半夏还真是老实。算了,那人即然是没表情,就说明这圣旨应该是好事,最起码也应该是件不好不坏的事儿。

这么一想,心神稍安,上了马车,回城而去。

紧赶慢赶的赶到县衙,那传旨的公公左右不见人,却已是先去了客栈歇息,青篱跟在半夏身后,进了岳行文的值房,一挑帘,那人一身大红色的官袍坐在桌前,那桌上放着一个明黄绣龙的卷轴,想必就是半夏口的圣旨了罢。

青篱走过近,好奇的看了看,才疑惑道:“怎么我还没来,那人怎么就把圣旨先放这儿?这不是对皇上的大不敬?”

岳行文一笑,“这是给为师的,你的,还在许公公手里呢!”

青篱见他面带淡淡的喜悦,不由放下心来,想必那圣旨说的好事儿罢,却又好奇皇上给他下了什么旨。

知她莫若他,能让他高兴的,自己定然也是高兴的。

正文 第十七章 圣旨(二)

第十七章 圣旨(二)

青篱看着那明黄卷轴好奇的问道:“先生,皇上给你下的什么旨意?”

岳行文轻笑,“不过是因方田清丈之事,给的嘉奖……”

青篱了然,方田清丈许是因为青阳派韩辑去李义山的丧礼上说了一通的话,后面的事儿居然出奇的顺利,听说长丰县的方田清丈是这次推行过程中最为顺利的一个地方,也难怪朱起云连升几级,从知县一跃升为知府大人。

接过他递来的茶水,呷了两口,才问道:“那给我的圣旨是怎么一回事?皇上认得我是谁么?莫名其妙的。”

岳行文笑着给她解开了迷团,“之前你不是画了几样农具?朱大人在奏报之中提到了,这次,你的荒地平均亩产超过二石半,为师便替你做了奏报,想必是因这两件事儿下的旨意。”

青篱听说是这个原由,不由松了一口气,拍拍胸口,笑道:“先生何时报的,也不事先跟我说一声,猛然一听半夏说来了圣旨,吓了我一跳。先生可知是圣旨上说些什么?”

岳行文摇摇头,指了指桌上的明黄圈轴,“许是一些鼓励的话罢。”

青篱撇嘴,“皇上也太抠门儿,只给这么两句话么?我还以为会给个免税十年,或者赐田多少亩呢。”

岳行文在她额着上重重弹了一下,“你可知道这道圣旨多少人眼红?你一个女子,能得到当今皇上的亲口夸赞,并下了旨意,那是多大的荣耀?你倒是一门心思钻到钱眼里去了。”

青篱揉了揉了额头,“不过是说说而已。不过,先生,说实话,这圣旨对我可真没什么用处,倒不如赏些银子来得实惠。”

一言未完额上又一阵轻疼,“该聪明的时候不聪明。有皇上的这道圣旨在,将来若是为师偶尔不在身边,哪个人还敢欺你?那魏元枢就是有十个脑袋,他也不敢再找你的麻烦……”

青篱豁然开朗,眼睛一亮,“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嘿,等我接了旨,我便特意拿着去魏府门前转悠两圈儿,我看看那魏元枢见了本小姐还瞪眼不?”

岳行文轻轻一笑,却是没说话,似是默许了她这十分孩子气的仗势欺人的行为。

两人正说着,半夏匆匆赶来,在门口回道:“少爷,别院的小豆子来了。”

屋内两人一愣,这李谔又有什么事儿?

又一名衙役匆匆赶来,“大人,沈三公子求见。”

小可跟在那衙役后面,也在门外道:“小姐,福伯过来说,城西蒋老爷以及薛府的老夫人派人送贴子到咱们府上……”

两人在屋里面面相觑,岳行文轻笑,“定然是得了消息,以示亲近之意。”

青篱嘿嘿一笑,叫小可进来,“蒋老爷和薛老夫人的贴子呢?”

小可将两份精致的大红贴子递来,青篱打开一看,岳行文猜得不错,两份贴子均是说设案要与她庆贺。

只是她很纳闷,自己尚还不知这圣旨的具体内容,大致的内容也是刚刚知晓, 这些人哪里来的神通,这么快就有了反映。

小豆子随着小可进入,立在一边等着,见青篱看完了贴子才道:“李小姐,我们家爷说了,今日在侯府别院设宴给您庆贺,旁人的宴你可要推了才是。”

青篱摆摆手,“谁的宴我也不吃,你回去告诉小候爷,今儿我不去别院了,有要事要……”说着顿了顿,又嘱咐小可,“你和杏儿去别院帮着照应着,冰盆里的冰可不能断,也不能让小侯爷食辣,还有鱼虾之类的,腿上的药我记得今日该换了,你们换药时可要小心一些,别把刚结了的痂给碰掉了……”

突然她住了嘴,小可、半夏、岳行文一脸怪异的盯着她。

一转头撞进那人的黑眸之中,她慌忙转过头,胡乱挥挥手,“都出去吧。”

屋内只剩下他们二人,岳行文轻叩着桌子,似笑非笑的望着她,周边静悄悄的,青篱被他注视得很是不自在,嘴唇发干,嗓子里似有什么东西堵着。

好半天,她才轻咳一声,站起身子,“先生,那传旨的公公怎么还不来?要不我先回去等着?”

岳行文也不答话,仍是那副似笑非笑的模样。

青篱恼了,一顿脚,“先生看什么?”

岳行文收了笑意,站起身子,直直盯着她,一字一句的说道:“为师,刚才很生气!”

青篱望着那张十分严肃的脸,突然有些想笑,不过还是极力忍住了,绷着脸儿道:“即是惹先生生气了,我就在这里碍眼了,我先回府了。”

岳行文拉了她的手,“可知道为师为何生气?”

青篱暗中撇撇嘴,“知道!”

然后,她抬了头,“不过因有急事,没办法再去候府别院,才交待人照顾周全一些,省得先生和老太医的功夫都白废了!”

岳行文看了她一会儿,轻笑,“你又要不守信用了!”

青篱嘿嘿一笑,点点头,“事急从权,这不有急事么!”

岳行文一愣,“你有何急事?”

青篱叹了口气,忧心的望着窗外白花花的太阳,“先生,自上次下雨之后,长丰有多久没下雨了?”

岳行文略一思量,“正好一个月。”随后,他目光闪动,“你担心长丰会有旱情?”

近来的邸报上关于旱情的消息不断,他倒是知道的,不过长丰水源丰沛,他倒是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青篱点点头,“今天去庄子的路上,看了两边的田地,旱田缺水的情况已十分明显了,水田还好些,不过情况也不容乐观,不知道现在淇河的水位如何了?”

岳行文眉头微皱,“为师竟也是疏忽了。”

青篱道:“我也是瞎操心,不过,古来农事靠开吃饭,早些做准备也不是坏事儿。先生也赶快与金钱二位大人商议一下,再调出长丰历年的雨水分布情况对比一下,看看这种情况是否正常。我得先回府找张贵与李大郎商议一下……”

岳行文点点头,“你去吧,待许公公歇息好了,为师带着他去你府上传旨。”

青篱点点头,转身向门外走,走到门口顿脚回首:“没想到仙人一般的先生也会吃凡间的老陈醋……”一言未完,咯咯笑着跑出了房门。

岳行文望着晃动的门帘无奈一笑。

好一会儿,才叫半夏去请沈墨非。

青篱匆忙回府叫人去庄子将张贵与李大郎叫来,问了一遍庄子的情况,听说淇河水位基本没什么变化,自家庄子里因有两个小湖泊蓄水,浇水根本不成问题。至于青篱说到的路两边的旱田和水田,李大郎说,旱田本来就不好上水,估计是在等雨,若是这两天不下雨,那些人也会想办法引水的,至于水田,可能是前些日子上淇河上游人的村庄截水灌溉,水平低了些,没顾上浇水,不过这两天水位已涨了上来了,暂时无碍。

青篱这才将一颗心放到肚子里。

在府里歇了午觉,刚起身一会儿,岳行文便带着传旨的公公赶了过来。

跟随而来的,还有上午送贴来的长丰县的乡绅权贵们,有几人还一边与许公公说着话儿,看他们之间的神情,似是不算陌生,将众人扫视了一遍,只见胡流风眼角含着一丝醉意,脸上带着不经常的红晕,想必中午这些乡绅是给许公公摆了一桌好宴。

也是,一个小小的县城,突然来了位皇上身边的公公,这等好机会,不抓的才是傻蛋。

依例设案焚香,规规整整的跪下领旨,许公公将圣旨念完,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才笑道:“没想到李青儿小姐这般年轻,皇上现在如今在全国大力推行农事,李小姐,有好的点子可要及时向上边通报,也不枉费皇上的爱才之心……”

青篱连忙应是,又命柳儿取了一百两的银票塞给许公公,他眼角瞟了一眼,脸上的笑意更浓。

传旨的公公一阵风来,又一阵风儿的去,刮走她一百两银子,留下一个明黄卷轴,这叫什么事儿?

青篱将那圣旨看了又看,叫了红姨,“奶娘,找个最名贵的匣子子装起来,供在案上,也好让人瞧瞧,咱们李府现在也是皇上罩着人了……”

说着到这儿,她咯咯一笑,这东西也不是全无用处,最起码可以像那人说的一般,在平民百姓眼里,在地方官的眼中,这个东西可就是自己的大靠山。

许公公走后,李府好生热闹了一阵子,邻里街坊纷纷上门儿打探,更有乡绅富户们的贴子流水价的往李府送。

直到天色擦黑,青篱已收到十来份宴请的贴子,随着贴子一同来的,还有不少的礼物,在前厅摆了满满一桌子。

青篱正发着愁,突然听福伯前来报,“小姐,平西侯府的老夫人派人给小姐送贺礼来了。”

……………………………………………………………………

感冒了,好难受,今天只有一更,亲们不用等了,欠的一更,日后补上。抱歉了

正文 第十八章防旱

第十八章防旱

自京中来的一道嘉奖圣旨送到丁香巷子李府,青篱这座不大的小宅院一下子成了长丰县众所周知的。

整个丁香巷子的人都沾沾自喜,仿佛得了嘉奖的人是他们自己一般。

青篱苦笑着对岳行文说,“先生,我怎么老觉得这些赞誉受之有愧,我也没做什么呀,突然这圣旨一来,却似是一步升天了似的,让人飘飘然的,心中没底……”

岳行文轻笑,“闺阁之中的女子,有你这样的本事的,确实不多见,你受之无愧,又何来恐慌?”

青篱暗道,当然恐慌了,她是纯粹的拿来主义……

不过,她这话可不能说。

想到眼前的一摊子事儿,连忙问道:“先生,年前我托你找人制作的压水井,可有进展么?”

岳行文摇了摇头,“萧生生最近不见踪迹,也不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