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案情重大,时间紧迫,我们现在就边说边吃。”陈方圆说着,就走到前面,讲案情做了一个简述:“有证据显示,昨天晚上,第二次带头冲击文物考古现场的,是一个叫做付满仓的村民,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付满仓。”
第1252章 又一口黑锅()
“另外我补充一点,付满仓的亲哥哥,就是昨天晚上,被王局长以盗窃文物的罪名逮捕并且进行刑事拘留的村民,付满屯。
我们可以怀疑,付满仓的作案动机,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报哥哥被抓的仇,顺便盗窃文物,牟取暴利。
由此可见,这一次的冲击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有可能并不是一次经过了严密组织和策划的案件。
而是由一个情绪化的村民,临时起意,纠结同伙共同作案。如此一来,我们在关注典型的文物盗窃案的销赃途径的同时,也要想办法,从其他渠道,查探这些犯罪分子的动向。”陈方圆说道。
这一番话,已经让王晓松在心里慢慢的认可了陈方圆。他的思路清晰逻辑缜密,看上去应该是个搞侦查的好手和老手了。
不过对于他的言论,有一点王晓松并不是非常认同,那就是陈方圆认为,这件案子不一定是有严密组织策划的案子,而是一次临时起意的案子。
因为从遭受洗劫的考古现场上的痕迹上看,对方很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效率极高。
而且一般来说,普通村民在哄抢的时候,发生推搡倒是有可能的,但是下这么重的手,如此很辣决断,这绝对是专业级犯罪的表现。
想到这里,王晓松就举起了手:“陈处长,我想说两句。”
陈方圆楞了一下;“好,那王主任您请讲。”
正在这个时候,门口忽然出现了两个人:‘请问王主任在吗?’
王晓松一回头:“有什么事情?”
“王主任您好,我是省政府秘书科的刘思良,下午有一个会议,张省长点名希望您列席参加。”刘思良说道。
王晓松一下子就感觉到,这件事情恐怕是有点麻烦了,省长张东飞忽然之间来找他,那就说明这件事情恐怕又需要一个背锅的人出现了。
一想到这里,王晓松却又不禁有些感激起陆云生来,今天要不是陆云生点名让王晓松参加专案组,成为专案组的编外人员,那么今天去参会的话,就不只是挨批那么简单了。
罢了,挨批就挨批,又不能让自己掉块肉,有什么好怕的。
王晓松站起身:“诸位,那我就先走一步,不打扰你们了,陈处长,您继续。”
王晓松说完,就跟着刘思良两个人一起走出了办公室,直接来到了外面停好的车子里面,车子一路奔驰,一个小时后就开到了省政府。
王晓松被带去了一个会议室里面,这时候会议室还是空的,刘思良安顿好王晓松之后就转身离开了,过了大约五分钟左右,王晓松就听见走廊里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循声望去,就看见省长张东飞,新区主任陆云生,当然,也是将来的滨莱市委书记。在他们身后,还有几个王晓松不认识的人。
王晓松赶忙站起身,就看见张东飞的脸色不是很好,陆云生轻轻地叹着气,王晓松就明白过来,今天自己恐怕要吃点苦头了。
而且,昨天自己赶回来的时候,陆云生还在京城,事情发生之后,就连他也是火速从京城返回,可以看出,这件事情的影响之恶劣了。
“开始吧。”张东飞说道。
这时候,陆云生就说道:“今天的这次会议,是一个事故调查会,我们要一起来查清楚,这次事件的真相,明确责任,警钟长鸣。宋主任,你来帮我们大家相互介绍一下吧。”
王晓松看见,陆云生旁边坐着的,是省政府办公厅的主任宋保国,他点了点头:“今天与会的,有省社科院历史所的所长,也是我省历史研究学界的著名专家,沈宗英教授。
另外像是文物局的迟宝飞同志,公安厅的陈友旺同志,这些我们大家都认识了。至于那边的,就是这次事件的亲历者,也是整个事件的第一知情人,滨莱新区的党办主任,也是新区环保局的局长,王晓松同志。”
王晓松一听见‘第一知情人’,顿时就感觉到事情不妙,哼哼,什么第一知情人,你说直接点不行吗,你就是想说王晓松是‘第一责任人’吧!
“王晓松同志,张省长组织今天这次会议,主要就是弄清这次事件的情况。所以我们希望你可以如实的,反映一下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宋保国说道。
王晓松点了点头,他虽然没有任何准备,但是还是条理清晰分明的,将当天发生的经过讲了一遍。
“昨天中午,当时我本人在关中省汉林县观摩当地的治沙项目。接到通知说,新区龙山保护区发现大型古墓葬,而且出现了村民哄抢围攻的行为。
当时陆主任在京城,我只能搭乘航班赶回新区,并于昨日下午五时许,到达事发现场。当时公安人员已经将参与哄抢的村民控制住,但是却没有人愿意上缴抢走的文物。
我本人在现场,重新申明政策,要求村民限时上缴,并及时处理了一个暴力抗法的不法之徒。
事后,村民上缴遭到哄抢的文物,我们指派滨莱县公安局,滨莱县文管所,还有新区环保局的人员,约十到十五人左右,协助省文物局赶来的考古专家。进行现场保卫,并做好了防雨工作。
而我本人,当夜就住在龙山镇政府对面的龙山酒店。今天凌晨三点钟,我得知考古现场遭到暴力冲击,文物被盗抢,工作人员被打伤。
所以我和滨莱县公安局局长,赵飞扬通知赶赴现场进行处置,直到刚才。”
“也就是说,文物遭到破坏和哄抢的时候,你两次都不在场。”宋保国说道。
王晓松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第一次哄抢,我本人在外省,当然无法未卜先知。第二次哄抢,是在村民已经退去之后发生的,而且我们也已经安排了现场的看守人员,这只能说是一次不幸的意外。”
“所以你是说,这次事件,没有责任人喽?”宋保国说。
第1253章 不一样的黑锅()
这一次,王晓松知道,自己不能继续服软了,面对宋保国的问题,王晓松直接回答:“不,当然有责任人,但是要说责任人的话,那也是盗窃文物的罪犯。”
张东飞开口了:“王晓松,在我的印象里,你是一个勇于承担着人的人。为什么这件事情就不敢大大方方的承担下来。
事发当时,你在外地出差,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也不会因此而为难你。但是在你回来的时候,我想你应该很清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梁主任跟我们说过,当天他临走的时候,曾经再三叮嘱你,让你一定要看好现场。还说让你一定在现场紧盯,辛苦一晚上。
我承认,你一路舟车劳顿,的确是很辛苦,但是你当时明明已经答应了梁主任,为什么却又还是离开了?嗯?这就是你对领导的承诺?”
王晓松听完之后,脸色顿时一滞,他扭头看着旁边的陆云生,基本上就明白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晓松不只是第一次,被叫到省政府这边来问责了。只是以前,让自己坐在这个‘受审’的位置上的,往往是自己的敌人。
但是现在,将自己按在这个耻辱柱上的人,就是曾经对自己有过知遇之恩的恩人!
王晓松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就因为自己在发表意见的时候,跟梁斌意见不统一吗?
不,梁斌不是这种没有器量的人,就算是自己当时说的过分了,让梁斌觉得被冒犯了,多半过上几个小时,梁斌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那么到底是什么?
王晓松看着陆云生,不由得就想到了未来的川洋市市长的岗位。对,未来的川洋市市长的岗位,就是这样。
每一次出事情,总是要有人出来担责。这一次,前往现场处置的干部,职位最高的就是梁斌了。如果让梁斌在这个节骨眼上,因为这件事情被省委省政府的高层减了印象分的话,就算搭通多少‘天地线’都是没有用的。
王晓松明白过来,不是因为小气,是因为前程啊!
可是,为什么?梁斌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对自己?他知道,一点张东飞提出梁斌的名字,王晓松是绝对不会反驳的。
最终,王晓松只会默默地把黑锅背在自己身上。
王晓松深吸了一口气:“我明白了,张省长,是我自己没有足够高的警觉性,也没有足够高的自省的自觉性。我承认错误,并且愿意为了这件事情承担一切责任。”
“你准备怎么承担?”张东飞问道。
“我恳请辞去滨莱新区环保局局长,以及滨莱新区党办主任的职务。”王晓松说道。
张东飞眯着眼睛:“我记得,你现在总共就这俩职务,这么说你是想辞去所有公职了?好,我看你连党籍也一起退掉算了。”
此言一出,如同一个惊雷一样,一下子就在这个小小的会议室里面炸了锅。旁边的文物局长,公安厅副厅长,也都露出了惊愕的神色。
看见面带怒气的张东飞,王晓松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他看着陆云生,希望可以从陆云生的脸上,看到些端倪。
然而,此时此刻的陆云生,面色如水,看不出任何波澜。这就让王晓松愈发迷惘,官场,自己真是越来越不懂了。
这个时候,倒是之前一直在找王晓松麻烦的宋保国开了口:“张省长,您消消气。我想晓松同志不是想要推卸责任,也不是想要赌气,他呢应该就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了愧疚。
我认为,不如我们还是给晓松同志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好了,他以往也不是没有这样过。这个同志往往在压力之下,反而能够激发更大的动力,做出不错的成绩呢。”
一般情况下,以宋保国的身份,是不敢在这样的场合下说话的。但是他今天,居然主动当起了和事老,这让王晓松感到有些意外。
然而张东飞居然也真的给了这个和事老面子:“王晓松,你自己说,你要怎么将功补过。”
此时此刻的王晓松,已经渐渐的揣摩出了一些滋味,他皱了皱眉头之后说道:“张省长,我恳请您可以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将功补过。
给我一点时间,我会想把饭,找到那些失窃文物。现在我本来就是龙山镇张海端墓盗抢案件专案组的编外成员。
我可以协助,甚至带领专案组,及时破案,挽回损失。请您批准。”
张东飞气呼呼的看着王晓松,扭头就对那个社科院的沈宗英教授说道:“沈教授,这件事情还是您来决定吧。
这个人,违反纪律,对工作不负责,早成了这次事件的发生,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恶劣的影响。
要不要给他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沈教授你来决定。”
沈宗英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事情已经发生了,过多的处分我们的干部,其实也没有什么益处。既然王主任有心做些补救,我当然愿意选择相信王主任。”
张东飞嗯了一声:“王晓松,你听见了没有。听见了的话,就该知道怎么做了。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的时间里面能够补救,这件事情我们就抹过去了。
如果一个月的时间,还是什么都没有的话,到时候你自动给我交**申请。”
王晓松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是!”
离开会议室之后,陆云生他们还开了一个小会,王晓松知道,今天陆云生是不会单独跟自己见面了。他拒绝了省政府刘秘书要派车送他的安排,自己一个人出了省政府大门,选择一个人做公交车回去。
他感觉到,自己此时此刻,仿佛只有在公交车这样充满了市井气的地方,才能让自己有一种泯然众人的感觉,卸下所有的身份,抛弃所有的视角,才能更清楚的来审视这次会议上的那些奇怪的事情。
没错,张东飞发怒了,他怒在王晓松的反应,超出了他的想象。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1254章 另辟蹊径()
今天出现在会议室里面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人是傻瓜。相反,这些人都聪明得很。
张东飞不是看不出来,这件事情王晓松只是一个背黑锅的。但是他必须这样做,因为他跟陆云生两个人有一点共识,那就是一定要死保梁斌!
原本这只是一个相互默契的事情,张东飞当着社科院沈教授,还有文物局,公安厅的头头的面,把王晓松狠批一顿。
如此一来,泄了众人的心头火,王晓松认怂,张东飞主动宽恕,给予戴罪立功的机会。
多好的一个套路,但是王晓松却并没有揣摩清楚。在骤然得知梁斌对自己的‘出卖’之后,心里的打击和震撼,让王晓松失去了最起码的审时度势的能力。
头脑乱掉的王晓松,信口说出了真正激怒张东飞话。
没错,张东飞原本并不生气,甚至他还有些同情王晓松,但是王晓松的态度,却让张东飞恼火的,向他放了狠话。
难怪,原本没有说话的份的宋保国,会如此主动的出来维护王晓松,把王晓松从悬崖边缘拽了回来。因为这本身就是张东飞希望看见的场面。
不过如此一来,倒也有意外收获,这场演给社科院,文物局等部门的戏,做到了戏假情真。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王晓松先是感觉到一阵轻松,甚至忍不住坐在公交车座位上傻笑了出来,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
但是紧接着,却是一阵失落感涌上来,轻轻叹息一声:“一个月的时间,真的能做到吗?”
公交车毕竟要比自己开车慢得多,王晓松回到龙山镇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他来到专案组的住所,就看见只有几个值班的警员在。
看到王晓松回来,几个值班警员赶忙跟王晓松打招呼:“王主任您好。陈处长他们出去了,陈处长让我把这张字条交给您。”
警员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个信封来,递给王晓松。
王晓松点点头,走到一边拆开信封,打开里面的字条,就看见陈方圆写着:“王主任。其实你我都很清楚,这件事情最大的疑点在什么地方。
头目是付满仓,是被您处理的村民的同胞兄弟。所以很多人听见案情的第一想法,就会认为,这件事情是付满仓单纯的报复事件。
但是,这些人表现出来的手法,却是无比的专业,他们是一群专业的盗贼。他们展现出来的犯罪技能,是普通村民所不具备的。
很多事情可以伪装,但是技能是无法伪装的。如此说来,付满仓,很可能是被别有用心之徒,临时拉进来,充当了一个替死鬼的角色。
对方为什么这么做,我想您可能会有些体会。专案组并非铁板一块,人多眼杂,我不能说太多,言尽于此。你我知悉。”
看完之后,王晓松回头看了看这个临时办公室里面,用来取暖的炉子,随手就将字条扔了进去。
看见字条上面的火苗燃尽,王晓松才站起身,思索着陈方圆说的话。
如果说,付满仓是伪装的话,那么伪装的下面是什么?文物是当天下午发现的,但是犯罪集团晚上就来了。
很显然,犯罪集团是无法预判到这里有文物的,那么也就是说,这些犯罪集团,是被有些人叫来的。
这个人的目的是什么?
王晓松思索着,这一次来这里的领导是梁斌,那么也就是说,一旦出事,最大的责任人就是梁斌!对方是冲着梁斌!
此时此刻,一个名字直接在王晓松的心头绕来绕去:“李大胜!”
就在这时候,门口有人敲门,王晓松一回头,就看见一个刘思良站在那里,王晓松吃惊的说道:“刘秘书,你怎么来了?”
刘思良走过来:“王主任,这是陆主任让我交给您的东西。”
说完,刘思良就将一个文件袋交给王晓松,送完东西之后,微微一笑转身就走。
王晓松愣了片刻之后,打开了文件袋子,就看见里面是一张字条,还有一个优盘。将优盘插在电脑上,打开里面的视频文件,就看见,上面是自己昨天从小吴手中接过盒子,带进房间的视频。
低头一看字条:“已经有人举报你收到龙山镇干部的礼品,谨慎行事,不要再被人算计了。”
王晓松吃了一惊,昨天小吴很自然的跟自己说,有东西忘在房间里面,然后才跟着自己一起上楼的。
但是进了房间之后,小吴只是很敷衍的看了一眼就说东西大概是同事拿走了。现在想想王晓松基本上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小吴,哼哼,现在看来。龙山镇上也是不太平啊
看看现在已经基本上到了下班的时间,王晓松不想回家,就回到了环保局的办公室里面,打开电脑在上面找一些关于明代文物的资料。
这一次,对方如果是专业盗窃集团的话,那么从销赃渠道入手,恐怕还真不太行。因为但凡是专业的盗窃集团,他们都有着非常完善的销赃渠道和规则。
就算是警察,在短时间内也很难针对他们的特征做出有实质意义的行动,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犯罪集团在盗窃得手之后,人家根本就不销赃。
一不销赃,二不运输,就地藏匿等到风头过去了之后才回去取走赃物。
对于这样的集团,说句不好听的,从销赃渠道查,根本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但是很明显,销赃渠道,是最容易查到事情的。
所以,对于警方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让去引诱他们销赃,甚至逼迫他们销赃。
之前王晓松在海外执行任务的时候,曾经跟国际刑警组织的一些人有过交情,这一些情况,基本上都是从他们那里得到的。
要知道,国际刑警沉淀出来的经验,势必是相当的有道理,王晓松决定,想想办法,看如何逼迫,或者引诱他们销赃。
思来想去,一个计划在王晓松心中成型,他决定试试看。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1255章 逼他销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