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马王爷-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长孙大人也来了,李袭誉对赵国公说道,“贵公子润,已携夫人要回西州,恰好已到凉州了,此时正该在黔州驿馆歇息。”

    长孙无忌陪同皇帝出京时,长孙润假期将毕,与妻子高尧正在长安府中做着西行的准备。因皇帝一行先往泾州走了一趟,想不到双方又在凉州碰头了。

    长孙润大婚,皇帝只是赐以金、帛、匾额,并令太子李治亲至长孙府致贺,而他并没有出面。

    此时,听说自己的内侄竟然也抵达了凉州,便吩咐道,“不能去西州天山牧,正说有些遗憾!朕听说长孙润已是护牧队副队长了,正好见他一见。”

    于是,李袭誉连忙派人去凉州驿馆,请这对新婚的小夫妻前来见驾。

    长孙润和妻子高尧,知道李袭誉正是高峻六夫人李婉清之父,因而到凉州后已先至刺史府拜见过李大人。两人回驿馆后正准备着起程往西州去呢,接信后慌忙赶来参见圣驾。

    两人见驾,跪倒施礼。皇帝看到长孙润英武的年少有为模样,内心中十分欢喜。再看高阁老的孙女高尧,婚后更添稳重、面若朝花,又是暗自点头,并将二人勉励一番。

    长孙润又带来一个消息,说他八嫂苏长史已从黔州回来,与五嫂崔嫣、四十八名天山牧护牧队、二十名女子卫队刚刚到达驿馆之中,因无圣上传见,所以没敢过来。

    皇帝大喜,连声说,正遗憾着没见到天山牧的护牧队呢,这不赶了个巧!于是再命人去驿馆,将黔州回来的所有人全部召到刺史府见驾。

    很快,在大唐皇帝的期待中,苏殷、崔嫣,并天山牧六十八名男女护卫一齐赶到。苏殷与崔嫣一同进见。

    苏殷曾经是皇帝册封的故太子李承乾之妃,又被皇帝塞到西州去。此时见驾,崔嫣倒好说,但苏殷未曾开口,却有些语吃。

    因为上一次面圣时,她还口称“父皇”,而此次

    以往不见苏殷时,皇帝也多次猜测:她遭逢这么大的变故,绝不可能再像当初册封时那般端庄娴雅。一个女子经历人世苍桑,便如临秋之卉,艳则艳矣,但多少总会染上些尘风消磨的痕迹。

    没想到,眼前此人不但容颜宛如当年,就连神色之中也丝毫看不出经历的挫折,往那一站,工整娟秀仍如同她写上来的奏章一般。

    恍惚间仿佛回到当年,她正站在承乾的身边皇帝百感交集,不禁脱口说道,“你仍叫父皇!”

    苏殷重又跪倒叩头,“父皇”

    所有在场之人,无不唏嘘、眼圈儿泛红,听皇帝问,“高峻可曾欺负于你?”苏殷连连摇头,皇帝再问,“那个柳夫人呢?如何?”

    苏殷再连连摇头,意思是柳玉如也没有欺负自己。但她意识到陛下所问含糊,但自己这样就可能令他产生误解,遂说道,“柳妹妹对儿臣,就比峻还要好。”

    皇帝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再问崔嫣,“可是实情?”

    崔嫣回道,“陛下,正是实情。柳姐姐年纪还要小过苏姐姐,她对我们其他人还时而托大,但在苏姐姐面前却从没有过,偶尔还放个赖什么的。”

    众人都笑起来。

    皇帝又看了一眼苏殷,终于哈哈大笑。他想起来一直念念不忘的天山牧护牧队就在外边,于是起身离座。西州人多,不可能叫这么多的人都进到大厅中来。

    那些男女护卫们此时刚刚下了马,正在仨一群、俩一伙私议有什么事。圣驾一出来,这六十八人本来男女混杂,但仓促中各找各马、飞身上去,竟然不见一丝杂乱,一眨眼便列队整齐,让众人不住点头。

    皇帝道,“训练有素,是得让人刮目相看但你们只是去黔州接两个人,大名鼎鼎的天山牧护牧队,因何就去了这么多人?”

    队中有大胆些的回道,“陛下,高大人去余杭郡,不好不从黔州路过。护卫人数又不违大都督与长史之制,女护卫甚至还少着四人。柳夫人说,在气势和排场上就不能让黔州压一头下去!”

    皇帝从未见过柳玉如,但她以往的事迹早就塞满了耳朵。今天再听这些人讲她又是“托大”、“放赖”,又是“排场”、“气势”,不但不觉可憎,反而好奇之心又添几分。

    他立刻猜到了柳夫人要压黔州一头的用意,反过来看了一眼目不斜视的李道宗,猛然想起他被这位柳夫人逼得喝醋装死之事,不觉又是哈哈大笑。

    这么片刻功夫,皇帝已经开怀大笑两次,从长安出来后还是头一回。

    李刺史原以为皇帝有什么大事专程赶来,得知了皇帝的来意,李袭誉回禀道,“那么,微臣立刻知会武威牧场一声,让他们做好迎驾准备。”

    皇帝道,“不必,朕已看过了天山牧,这次还要悄悄地看武威牧!不惊动他们才看得真切,不知可有什么好所在,最好隐蔽些、又可以极目。”

    李袭誉道,“那么微臣便引陛下到陇山关前边山上的瓦亭,那里一定合乎陛下的意思。”

    他们将护牧队、及大部皇帝亲卫留在陇山关后,其余人陪同皇帝及两位重臣,也不张伞盖、从关前小道秘密爬到临近一座山上。

    山上有隐于茂密树丛后的一座建筑,红柱青瓦、斗拱飞檐,檐角挂着风铃。置身瓦亭之内,关外一里处的武威牧场尽收眼底。

    遥望牧场中厩舍排列,皇帝目测道,“是座中牧,马不少于三千匹。”李袭誉点头称是。

    他看场中秩序倒还算得上严整,厩房中隐约有马鸣声传出。很快,便有一支百人马队从牧场中驰出,竟然往瓦亭所在的山下而来。

    众人以为走露了风声,这些人是来见驾的。后来发现不是,他们各拿刀剑、弓弩,还有人扛了十几面箭靶,先把靶牌扛到瓦亭山底下踔摆整齐了,然后有为首的一人招呼手底下人列队。

    皇帝示意身边人不可探身,各人尽量用伸至亭柱前的繁茂树枝遮掩,也不要出声惊动他们。

    山下这些人行动倒不慢,闻令纷纷列队,但有的马在摆靶子这么会儿功夫已踱出去十几步啃草,于是有人跑去牵来,队列有些拖沓杂乱。

    就听为首那人高声说道,“弟兄们!今天练习驻马射,谁都别偷懒!我们也算护牧队,天山牧的护牧队从西杀到东,名头响遍了大唐,他们比我们多什么?”

    底下人有些议论纷纷,为首的又道,“依我看,天山牧的本事未见强过我们!他们只是多了机会而已。”

第942章 成何体统() 
提到天山牧护牧队,马队中又出现了一阵骚动。

    领头的又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不可松懈了骑射。焉知我们武威牧场的护牧队,将来就不能也立个头功,扬一扬皇帝陛下的威名?

    有人不以为然,“算了吧头儿,北边胡人早归顺了天可汗,要立头功哪来的机会!谁若不信,我们这就往东北方跑上他一百五十里,一直跑到白山戍怎么样?要是撞到什么机会,那我便一头撞在白山戍的堡墙上!”

    有人在队伍里晃荡,阴阳怪气地道,“头儿,打只兔子能立个头功么?”

    为首的一听也泄了气,摆摆手道,“少罗嗦!还不给我练起来!”

    李袭誉低声对皇帝道,以前武威马场是在陇山关以里的,就是为防止胡人骚扰。后来关外宁静,这才将马场移到了关外。

    皇帝却极为专注,留意着山下,此时那些人开弓放箭,已经练起来了。

    苏殷、崔嫣、高尧三位女子听下边的议论,时时刻刻在与天山牧的护牧队比较,也想看一看武威牧场的护牧队是什么成色,因而也看得很仔细。

    而长孙润只看了一会儿,便微微撇嘴。他老子怕他年轻气盛、胡乱开口,于是不断以目示意他、不可乱说乱动。

    不一会儿,底下有人一下丢了弓,“不练了不练了,天天这一套!李广的射技能有我强么?”

    有人起头便有人附合,又有人收了家伙,跳下马随便往草地上一躺。他们的头儿道,“那就歇息片刻,但只准歇一会儿!今天的功课必是要完的,不然我们何时赶得上天山牧护牧队?”

    说罢,他走箭靶后的阴影里,舒服地躺下,“休息一会儿。”

    但这些年轻人哪里肯老实地休息,不一会儿便有两个互相不服,揪扯着摔跤,搭臂勾肩,恨不得一下摔倒对方。旁边围拢了一大群人,各给自己看好的人喝好鼓气,山下一片嘈杂。

    山头的瓦亭里,早就气坏了一人,此人正是大唐皇帝,“这是怎么练的,懒懒散散、无章无法、成何体统!不行,朕这便下去好好苛责他们一顿!”说罢就要动身。

    长孙无忌连忙拦住,“陛下,万万不可!陛下管的是大事,而护牧之事总有专人去管。陛下不宜隔了这么多的层次插上一杠子。因陛下的态度、底下人再管时难免失度啊!”

    皇帝仍然气鼓鼓地,“天下牧场都归朕所有,难道还不能说句话了?!”说归说、但他的气已消了些,扭头问长孙润道,“你是天山牧的,对今天之事怎么看?”

    长孙润道,“陛下,这没什么,碰到这情形,我们高总牧监顶多骂上几句,但也不会深管”

    “哦?!这也不管?”不但是皇帝,这下子连长孙大人和李道宗听了也不禁感到奇怪了。

    长孙润道,“高总牧监上阵讲究令行禁止,但练兵时却很随便。他说,只有让他们打着滚儿地胡作,才能看出每个人的真本事。不但是护牧队的一般队员,有时候高总牧监也一起耍。”

    李道宗问,“是怎么耍的?”

    “我听说原来有个苏托儿,四十斤的石锁能一口气举三十下,因此才到牧场几天便做了护牧队的副队长。但他曾经被高总牧监一只手、拿一根扁担挑飞到厩房顶上去。”

    皇帝微微点头,长孙润又道,“他们闹,高大人不大管,有时总牧监的二夫人、四夫人、六夫人从牧场中经过,那些牧子们也敢起哄开玩笑但弟兄们耍急了眼,他碰到了才会吼两句,说彼此亲如兄弟,上阵时才舍生忘死。”

    皇帝的注意力有些转移,问道,“为什么偏偏是这几位夫人?别的夫人难道他们就不敢?”

    “陛下,柳夫人当然没人敢胡说,樊夫人身手了得,她若生了气、上去一脚就摞倒了,四夫人思晴虽然身手也厉害,但不常发脾气。”

    皇帝若有所思,“这么说,朕方才还错怪他们了?”

    长孙无忌本来还想说儿子一句,不要让他在陛下的面前胡说。但他看皇帝似乎听得津津有味,再者长孙润一口一个高总牧监说的,于是也就不制止他。

    但他看了看山下一群乱蜂似的人,还是摇摇头道,“不可思议!”

    长孙润道,“陛下,我们倒可以试一试他们。”

    山下,这些人正在耍闹,猛然间,瓦亭山顶上的树丛中声音尖利地飞出一支响箭,箭哨呼啸着、一眨眼的功夫竟然飞到武威牧场的大门上空。

    人群猛然寂静了片刻,摔跤的不摔了,喊好儿的也住了嘴,抬头、侧着耳朵辨别声音的方向。

    正躺在箭靶子底下休息的头儿一个扑愣跳起来,喊道,“什么动静?!弟兄们,快,快上马!胡人常放响箭,也许有不长眼的撞到武威护牧队来了,定要让他尝尝我们的厉害!”

    人们纷纷四下里找各自的马匹,但他们耍得太久,那些马早不在原地呆着了,有几匹已经边低头啃草、边溜嗒出去老远。

    于是有人撒丫子奔过去追,有人拣起扔在地下的弓箭。

    唐制,天子居则称“衙”,行则称“驾”,居、行皆有仪卫——亲卫、勋卫、翊卫各有定例。羽葆、华盖、旌旗样样不能少车马鼎盛但讲求安静且无喧哗。动必有钟、乐,沿路有鼓、吹,以示尊严肃顺。

    此次皇帝西行,本来作了长途的打算,因而轻车简从、仪卫精简,但几百金甲卫士是必不能少的。

    正当山下这些人手忙脚乱、找枪找马时,山顶上传出两声长长的口哨,陇山关关门大开,有二百金甲护卫、四十八名天山牧护牧队、西州长史的二十名女护卫、以及赵国公、江夏王各自的卫士从关内飞驰而出。

    旌旗一分、队伍往两下闪开,有人高声喊喝,“皇帝陛下驾到——”,随后队伍中现出一顶黄色伞盖,赵国公长孙无忌、江夏王李道宗护着大唐皇帝驰在正中。

    武威护牧队今天的领队是个见过些世面的,见状狠狠踹了两脚身边两名部下,让他们停止乱动,然后挺着胸脯儿跑过来,在皇帝马前跪倒拜见。

    皇帝哼道,“武威牧场护牧队,很牛气啊!朕听说你们有人的射技强过了李广、还敢躺着训练、还抱怨没有机会!今天朕就给你们一次机会。”

    领头儿的知道方才手下那些胡言乱语一丝不差都让人听去了,索性仗起胆子回道,“陛下,武威护牧队虽说能水不一定让陛下满意,但真正遇敌,宁死也不会给陛下丢脸的!”

    皇帝微笑着点头,口中却朗声叫道,“长孙润,你们天山牧护牧队的箭术可强过李广否?”

    “天山牧!?怎么这么不禁念叨!”这些人中有人窃窃私语。

    只见在皇帝亲卫仪仗的侧后、几十名身着牦牛皮甲的骑士中有位英俊小伙儿,应声弯弓,箭从三倍远的距离、越过武威护牧队的头顶、正中靶心。

第943章 不算丢人() 
武威牧护牧队中有人在马上一缩脑袋,但箭已“叮”地一声在靶心上颤着了。有人偷偷咂舌。他们的头儿也眨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只是咬着下嘴唇、挑着眉毛、先前脸上的笑模样也不褪,他也感到了吃惊。

    临来时考虑到瓦亭山附近风大,因而才把箭靶靠着山根下摆放。而天山牧施射人所处的位置,距离上足足超出他们训练时的两倍。

    箭先飞过山前的风口、再飞过武威护牧队这群人的头顶,既有迎风的弧度又有向上的弧度,拿捏之准、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人家这一箭几乎就是在皇帝话音刚落便射出来了,好像连瞄都未瞄。

    皇帝的金卫马队纹丝未动,天山牧四十八名护卫队和二十名女护卫也如司空见惯,但武威护牧队的马队中有马匹在原地换步,出现了片刻的骚动。

    射箭的正是长孙润。射过箭之后,他将弓收起,在自己的马队中什么都没有说。但长孙无忌却也吃惊不小。

    么子这一手露得漂亮!想不到原来一个整天架鹰猎兔的小子,此时焉然就是一位胜券在握的少年将军。赵国公去看皇帝,见皇帝也缓慢而郑重地点头。

    在护牧队的马队后边,正是西州长史苏殷、五夫人崔嫣和长孙润的新婚夫人高尧,她们倒是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叫好。

    崔嫣原本出自高府,与高尧早就相熟,见状低声对高尧道,“妹妹,恭喜你嫁个好夫君”

    开始见这些人训练中耍闹,皇帝真有些生气,但听了长孙无忌的劝阻、长孙润有关高总牧监对日常训练的见解之后,他的气早消了大半。

    此时便微微笑着问道,“武威牧,你们的‘李广’呢?站出来让朕也见识一下弓箭上的手段!”

    头儿这次便挠着头回道,“陛下天山牧谁比得过!但马上对砍,我们武威牧却是有些威武哩!”

    皇帝再马上侧身看向长孙润,问道,“人家‘李广’说了,不比箭了,要比马上刀法,不知天山牧护牧队行也不行?”

    四十八名天山牧的护牧队员在马上纷纷去看他们的副队长长孙润,就等他下命令,好在皇帝面前表现一下。但长孙润却有些迟疑。

    这又不是对敌,要怎么个砍法儿?不出力不好分个上下,但是万一伤到对方,毕竟也算兄弟牧场中的同行,要是惹了祸那该怎么办?因而他才有迟疑。

    武威护牧队中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他们刚刚在箭术上落了下风,总有不服气的。一见天山牧射箭这人迟疑不决,便猜测他业无全精,箭法好、未必刀法也好。

    此时便有人挑战道,“我们知道天山牧的弓弩从西射到东少有对手,我们输得不冤枉。但敢不敢与我们队长比划刀法?”

    皇帝乐见手下牧卒如此好斗,见长孙润不吱声儿,便鼓动道,“天山牧的刀法果真拿不出手么?那你们高总牧监是怎么搞的?”

    长孙润回道,“陛下我是怕万一”

    武威牧场中立刻有人喊道,“莫怕莫怕!临阵时我们自会给天山牧留些面子!”

    长孙润急道,“我们岂会怕谁,只是怕误伤了你们,到时高总牧监怪罪下来不好说啊。”

    但热伊汗古丽在队伍中应声对他道,“长孙队长,你们不屑动手,那就让我们来比划!”

    皇帝看着这个二十几岁的女子,问,“她是何人?难道也是天山牧护牧队的?”

    长孙润道,“陛下,我们刚刚说过、被总牧监挑到厩房顶上那个苏托儿——也就是我前任的副队长,正是热伊汗古丽一家,她便是西州苏长史的女子护卫队队长!”

    皇帝兴致盎然,“好!不错!这就更有看头热伊汗古丽嗯,不知都有过什么战绩?”

    热伊汗古丽回道,“陛下,我曾随高总牧监到乙毗咄陆部去过,刀法也是总牧监临阵所授,也未立过什么功劳,只是给总牧监四夫人思晴护旗在马战中刀斩过俟斤两名——但他们只是领百来人的小头目而已。”

    连皇帝在内,众人都看她马鞍边挂着的长刀,热伊汗古丽虽然说得轻巧,但胡人善于马战,能混到俟斤的总不会是草包,别说还是两个。

    再看面前的武威护牧队也只不过百人,于是,有人便推举他们的头儿道,“头儿,这回看你的了,都是队长谁怕谁!”

    但他们的头儿嘀咕道,“这算哪一出,我一个大男人胜之不武!”他看眼前这位西州长史的女队长,与一般女子也没什么两样,难道真的刀劈了乙毗咄陆部的两个俟斤?!

    但皇帝仿佛已然等不及了,吩咐道,“什么胜之不武,你先比划起来再说。来呀,给他二人准备——以木棍代刀,以免伤人!”

    于是,马上有人准备妥了,分别抛给两人。

    武威牧场中早有人得了信,说皇帝陛下突然到了,牧场里大小三位牧监慌忙上马赶过来参见。

    他们离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