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马王爷-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驿馆,李道珏下了马就往里走,驿卒们都认得他,知道他是刺史,连忙引着他进去。

    出来与他见面的是个年轻的女子,此人容貌在他看来,竟然比那位五夫人还要出拔三分。她不笑而让人生怜、不怒也让人不敢心生猥亵。她个头与五夫人相仿,却是一身胡服、马裤、鹿皮靴,勾勒出让人更为心动的曲线,腰带上一颗耀目的红宝石。

    更让他吃惊的是,这女子的头上还扎着一根象征着尚未出阁的红缨络!李道珏结巴着说,“你你是我舅子的三夫人?”

    那女子点点头,竟然还对刺史大人笑了一笑,“刺史大人有何见教?”她说,“刺史大人,屋里请吧。”

    他被领入的,正是停放高别驾的那间屋子。他还躺在那里,从头到脚蒙着一块黑布。李道珏一看就有些生气。他明明白白说过的,要放些冰块,竟然没有人听!

    他冲着别驾作了个揖,说道,“舅子,这两日你可好?转眼间你我阴阳两隔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哭也哭过了,痛也痛过了!还是李弥大人说得对要替生者考虑我听从李弥大人建议,认为他说得有理就想着要不要替你分担一些家事当然我也分担不了太多,三夫人和五夫人我有意把她们留在雅州,也省得她们回到西州去睹物思人当然这不好强迫,总要两方面都同意才行”

    他一边说,一边留意到这位五夫人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真是笑靥如花!他鼓足了勇气,再一次作了揖道,“你若是同意,就不必点头了可以安心地去罢!你若是能动一动,我便死了这份心。”

    他留意到,面前人脸上蒙的黑布突然剧烈地忽闪起来,似乎是被布蒙着的人气喘如牛。李道珏有些奇怪,揉了揉眼睛再看。三夫人笑道,“你就动一动吧,再不动,崔嫣姐就让人拉走啦!”

    黑布呼地一下被底下的人一把揭去,随后,那个躺着的人一下子坐了起来,身子一挺就跳到李道珏的面前,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右眼窝上就挨了一拳,“我家里还有个大夫人更好看,你要是不要?!”

    屋外的翟志宁、高白、鲁小余、孙伙长、雪莲,人人听到李大刺史先喊“啊——”再喊“鬼啊!”又喊“舅子!”最后喊的是“饶命!”明明知道刺史在挨扁,但是谁也不敢进去。

    且说江夏王府的长史李弥,此时眼皮沉得像锅盖,心里糊涂得像一锅乱粥,早就不知道自己被人抬到了哪里。

    他只感觉有人将他放到一张宣软的大床上,又有一缕他永远忘不掉的香气沁入心脾,这是哪里?他想睁开眼睛看一看,但是两只眼怎么挑得动锅盖?

    有那么一刻他自认为是清醒的,但看到的屋中情形却像是做梦一样朦胧。两只一人来高的木柜靠墙摆放,边上是四折淡青色的细绸屏风。屏风前一张圆桌,上边摆的几盘菜,他认为应该是素炒茶树菇、白灼菜心、清蒸白鱼、浇汁番禺。有位年轻的女子独坐,裙摆从凳子上垂下来,还梳着令他动心的发髻。

    他想起来了,这缕特别的香气正是崔小姐闺房中所特有的,那么他就是躺在丹凤镇那处最高大宽敞的宅子里了。李弥含糊地问道,“崔小姐是你,”

    “是我又怎么样,你射杀了我哥哥,崔承夺却有脸来见我”女子站了起来,李弥确认就是崔颖的声音,她像是要走出去。

    李弥道,“别、别走”

    “我看不起一个藏首露尾的男人,更不要正眼看一个杀兄的仇人。”女子说着,却始终背对着他,“这个人还射杀了我的丈夫!!”。

    李弥:“你如何知道了你不知道的是我想救他一箭射去,哪知你哥哥却却”

    女子:“柳伯余呢?你在大非川射死他,也是想救他么?谁信?”

    李弥:“他他要的是马连我想照顾你赎罪的机会也不给我!”

    女子慢慢转过身来,她朦胧的身影令李弥怦然心动,“颖”他张开嘴,女子将手中端的一只精致小杯朝他唇边送过来,看样子对他的诚实回答还算满意。

    他伸出手,不大准确地要去接,女子手一松,酒杯在他碰到之前,跌落到李弥的胸前,她退回去了。“那么,侯将军呢,和他有仇吗,为何害他你说吧。”

    李弥,“给我酒酒”

    女子摆摆手,一个中年打扮的女子进来,她到桌前倒了一杯酒,走过来递到李弥面前,并喂他喝下去。崔小姐说,“你连我一个曾经的仆人都不放过!却有脸躺在我这里来!”

    被最心爱的女子瞧不起,这让李弥有些无地自容,他沙哑着嗓音说道,“都是我害的他们阻碍了我得到最心爱的人”

    “给他酒!”崔小姐吩咐道。仆妇用大杯灌了三杯酒给他,李弥强迫着不让自己失去最后的意识,他挣扎着说道,“天地蓄刍狗我恨高和柳”

    “你恨我吗!!为什么连峻也想杀?”崔嫣再也控制不住,哭着扑上来欲要捶打。但是两只木柜几乎同时打开了,高峻和樊莺从里面跳出来,抱住浑身颤抖的崔嫣。

    李道珏从李弥躺着的大床底下,一只眼睛乌青地爬出来,冲着李弥重重地“呸”了一声,“我二夫人果然说的不错,你小子就不是好人,爱这个爱那个我看你爱的就是自己,呸!给我出的好主意,害我挨舅子打!”

第556章 黔州信到() 
雅州刺史府,一场气氛热烈的酒宴正在进行,今天是贞观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雅州城中鞭炮声已经各处都有响起。西州别驾、雅州刺史两家人在这里举杯共饮、辞旧迎新。汪衡、荣经县汪县尉、严。道县的县令、县尉也在座。

    席间只少了两个人——江夏王府长史李弥、郎州盐务管事李绅。

    依着李道珏的意思,当时就砍了李弥,然后把他醉酒时的供词、以及李道珏和高峻、樊莺和崔嫣的证词往江夏王爷那里一交。

    但是高峻认为,李弥是王爷的人,还是交由王爷去处置为好。毕竟王府的长史是打着协助剑南道输绢的名义到雅州来的,只送个李弥的脑袋回去,总是不大合乎情理。

    但是除此之外,那些纸质的证言、证词一样不少。李道珏、高峻等人分别在上面签字画押,一并交给了负责押送李弥的刺史府黄头发护卫队长。他带着二十名刺史府护卫,押送着李弥的木笼囚车,一大早就往鄂州进发了。

    高峻、李道珏还把雅州及整个剑南道当下的形势详细地写明,另派一匹快马,专程送往鄂州去交给江夏王。

    他们在信中告诉江夏王,目前雅州以至整个剑南道的问题不在于各县,而在于以金国镇、威远府为代表的军镇、军府中个别人的推波助澜。

    高峻分析,在大唐当前强大的国力支撑之下,吐蕃小股势力与东女国的联合异动,如果没有唐军内部人的默许,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信中,接下来的意见就只是高峻的意见了,李道珏只有看着点头、最后签字的份儿了。高峻在信中说,无论是谁、以什么名义上报的剑南道的乱像,兵部都不能轻举妄动、随之而舞。更不能下令动用威远府等剑南道四大折冲府的军力。在高峻看来,你不下令让他动,他要动就不是名正言顺。

    信给江夏王送走后,李道珏不大确定地问,“舅子,有把握吗?”

    李道珏右眼窝一片乌青,在席间问高峻这句话时又问得一本正经,让汪夫人、李夫人看到、听到,两人都忍不住地想笑。

    她们想不到,在整个剑南道都没人敢明着招惹的李道珏,被高峻海扁了一痛之后,还能丝毫也不介意地与高别驾商量事情。

    高峻说,有些人就是想借着剑南道输绢一事鼓动起乱局,好彰显自己的本事。他们先是利用你这个雅州刺史的特殊身份,再就利用被裁撤下来的那些衙役的不满情绪,这两样事情多半是剑南道有些文官所为。

    但是因为局面被我们及时控制住,这两个法子都不怎么奏效。但是军中某些人的野心也被挑动起来,他们铤而走险、刺杀政务官员、联络域外势力极力制造乱势。一旦他们得了兵部的大令可以动用军力,那么杀良冒功之事断然不能杜绝,而剑南无辜的百姓就要遭殃了。

    李道珏问,“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呢?”

    “他们点火,我们灭火,最后谁的手里举着火把,我们就抓他小子!”

    李道珏说,“就依舅子之计!先灭哪里呢?”

    “吐蕃!”

    “带兵多少呢?”

    “惊弓之鸟而已,何用一兵一卒,只要我与三夫人樊莺走一趟便解决了。”

    李道珏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以!这可是个危险事!虽然我是肯定不会去的,但我那些护卫力量,舅子想都带去也是可以的,只须把翟志宁给我留下即可。”

    高峻笑笑,不再理会他的小聪明,抹抹嘴对樊莺道,“夫人,事不宜迟,我们出发!”两人离席而去。李道珏摇摇头道,“不可思议。”

    散席后,汪夫人拉了别驾的五夫人到后边,讨教瑟琶弹奏方面的技巧,李珏铃也一同随着到了后宅。崔嫣并未把她的瑟琶带到刺史府来,只用汪夫人的瑟琶弹了一曲出西关。

    汪夫人和李二夫人听得如醉如痴,仿佛大漠春柳、驼铃叮咚。一曲终了,汪夫人向往地自语道,“总要去西州看一眼,才不枉此生!”李珏铃也如此说。

    长安,大内。

    兵部将剑南道的军情呈在了皇帝面前,这与上一次潘若水送过来的奏折只间隔了几天。剑南道的局势在几天里就有这样大的转折,甚至还有吐蕃和东女国搅和进来,这在皇帝的心里不能不有一种特别突兀的感觉。

    “如果剑南一道局面失控,兵部有什么对应之策?”皇帝问道。

    “回陛下,剑南道有威远、归德、二江、兴化四府,天威军、金汤两军,军镇二十七,有八城四关,什么事情都不必由别处劳师调兵,动用一、二府兵力即可。”

    “只是明年三月,大唐水陆两军欲再伐高丽,此时在西南动兵,会不会牵动明年的部署?举兵之事非一、两月可成。那么,万一西南战事拖延,是不是我们只能暂缓讨伐高丽?”

    上一次皇帝亲自率大军的伐辽之战,战果并不算小,鸭渌水以西全部的城池、乡村尽归了大唐。直到现在,大唐在鸭渌水西岸也未部署一兵一卒,高丽那里也没有挑衅的迹像。

    但是皇帝知道,因为季节与气候的原因、以及军备和粮草供应的问题,上一次在八月开始的讨伐只能算是练兵了。

    因为对唐军来说,仗越打到最后天气越冷、粮草运送的路途越远、于唐军越有诸多不利。而高丽却是天时、地利俱全,又是以逸待劳,因而适时回兵是正确的。

    而盖苏文的有生力量并未损失多少,他内心的不服气可以想像的到。十二月初,皇帝命人给盖苏文送去铁甲二十领,如果盖苏文真的服了,那么他一定会派了使节来向大唐皇帝致谢。但是,在皇帝的预料之中——盖苏文受了铁甲,只字未吭。

    想想当时还有大臣建议:为着体现大唐的威严与宽大,是不是送光明金铠二十领。皇帝笑了笑,因为他在上一次出兵的同时便下达了造船令。他想,造船大计一刻不能停,三月出兵,就有的是时间驯服盖苏文这头牲口。

    而此时,剑南道的事情出得有些太及时了,如何应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皇帝有些举棋不定。他问道,“江南道造船一事进行得如何了?”

    有人回道,“陛下,江夏王坐镇鄂州,造船一事没有片刻迟滞,进度略有提前”

    皇帝忽然想起了在鄂州抓住的那个协理输绢的钦差,这么长的时间里他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传过来。于是问道,“剑南道输绢一事,朕的那位小钦差,可有什么信到?”

    话刚至此,殿外有人奏道,“陛下,黔州有信到——”

第557章 我愧见你() 
有人把信呈上来,皇帝看是黔州刺史府送来的,他打开来看。底下的大臣见皇帝半晌无语,面色上一刻比一刻地阴沉下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皇帝说,“朕有些不适,从今日起罢朝三日!!”

    他起身离了龙座,转身后,眼角不被人察觉地涌出两行泪水。十二月壬寅日,承乾卒于黔州徙所。李承乾是他与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大的喜欢小的娇,只是,他太不让自己省心了!他吩咐内侍道,“李承乾葬以国公之礼他的妃子可有安排?”

    “陛下,目前不知去向,我会从速派人去黔州察访。”

    皇帝嗯了一声,转身走了。回到了后殿,皇帝沉浸在无可名状的悲痛之中,他想起了自己妻子。

    那时承乾初生,他与皇后两人凑头俯视,见他宽额明目,不哭不闹,都以为奇。将他立为太子后,皇后待之极为严厉。记得有一次,太子承乾的乳娘,提请增加东宫日常所用器皿。皇后知道了说:“太子患无德与无贤名,器具少了些有何计较?”便一口回绝了。

    皇帝想,若是皇后仍在,也许承乾不会有这样的结局,皇帝的心一阵刺痛。

    贞观十年七月二十八日,长孙皇后撒手离他而去,那年她只有三十六岁。此时她温婉的面容浮现在皇帝的眼前,皇帝却闭上了眼睛,有些哽咽地对她道,“我愧见汝!”

    皇后去世之后,是自己出于对皇后的思念,对承乾太娇纵了!李承乾早已被贬为了庶人,而一个庶人之死,又能有多大的动静?也许皇帝只能以这种形式寄托对儿子的哀思。

    三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兵部关于剑南道的奏章也就一连压了三天。这时又有人报,“陛下,江夏王有飞信到。”

    “快拿进来!”

    皇帝展开信看,江夏王的信中只有短短数言,回禀的是江南道造船的进度,二月底,百艘大船可足数提前完工。江夏王怕皇帝忘了,特意再把西州别驾高峻的功劳摆在了前面。

    信后所附的内容才是重点,那是高峻和李道珏从雅州送到鄂州、又从鄂州马不停蹄转送过来的。无论是李道珏、还是高峻,他们的意见是不要擅动剑南道的兵力。

    这封信来得太及时了!族弟李道珏的能水有多大,皇帝是极清楚的。他相信这封信绝不是高峻一时心血来潮而写的。剑南道闹得这样凶、这么长的时间他都没有只言片语送到,那么这个仅有的建议就显得犹为重要。

    皇帝对这个未曾谋过一面的年轻的西州别驾是相信的,在皇帝的记忆里,这个人出道时间不久,经历和处置的事情却不少。有些人穷其一生的时间、也罕有办妥了这么多大事的经历,这些事情件件涉关帝国军政走向,而他却件件四两拨千斤,而且未尝败绩!

    皇帝想,若不是耽误了这三天,也许发兵的诏令早就下去了。

    他从头梳理了一下自从下诏剑南道造船以来的桩桩事件,如果兵不血刃平稳处置了剑南道的乱局,那么他的大政方针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了!

    剑南道地处西南边陲,那里羁縻州府占了一大半儿,无论从哪方面讲,让剑南道造船的决定都有些把握不大的感觉。细想想当时自己下诏给剑南道时,心里就有一丝探探底的想法——他想看一看剑南道到底能承办多大的事情。

    李道珏第一次上奏章把造船之事推给李道宗,皇帝并不感觉突然,因而没过多考虑就同意了。皇帝退而求其次,只要求剑南道输绢。他从李道宗前几次的奏章里得知李道珏又在考虑减绢的事,他就有些不高兴了。

    江夏王有些怵见他雅州的这位兄弟,而是极力向皇帝举荐高峻到雅州去,皇帝同样想再看一看这位西州别驾的能力。

    高峻去了之后,雅州的李道珏变得平平静静起来、现在还破天荒上奏章给他出主意了!反倒是剑南道乱了起来。

    而高峻还不让动兵!那他就再看看!

    想至此,皇帝的心情无由地好了起来。高峻的用意表明了他的担忧,这也是皇帝一直以来考虑过不止一回的问题:因为地处边陲,民情复杂,剑南道的军力有些过于的庞大了,费用居高不下,人闲生事

    他吩咐道,“晓谕下去,明日恢复早朝。”随后又吩咐,“有件事情不能等到明天,叫中书省即刻下诏,连夜送剑南道”。

    剑南道,雅州。

    高峻与樊莺二人一身戎装、各带兵器,飞马出了飞仙关。雅州的东、西、南、北各有一道关口,南边飞天关、东北鸡栋关、东边竹菁关,而要过沫河往吐蕃地界上去,要出西边的飞仙关。

    樊莺在马上问,“师兄,我们此行的把握有多大?”

    高峻说,“哪有什么把握,也不知我义兄松赞当初送我这把乌刀时诳没诳人他说过这把刀能调动他吐蕃的人马,我没试过,说不大好呢!”

    樊莺也知道这件事,但是时隔这么久,人家改没改了令都说不好。她骑在马上想,即然没什么把握,为何李道珏让师兄带些人,他却执意不带呢?

    樊莺刚刚要嗔怪他,就听高峻又道,“要是这把乌刀不好使,那么我们死在一起还是有把握的总不能我死了,让李道珏惦记你”

    樊莺嘴里要嗔怪他的话,让他这一句一出口,感觉再没什么好怪他的了,这个姑娘心里不由得一热。

    自从随着他去焉耆那次,师兄在月夜下的淡河中对她有过片刻的温存抚摸,其他时候彼此都是在不停的奔波,此去吐蕃果真是凶险十分,而他能以这样的理由带上自己,那么自己还有什么遗憾呢!樊莺赶上去与他并骑,对他道,“成与不成,我们都要再跨过沫河来的。不然,你舍得崔嫣姐么?”

    高峻哈哈大笑,说道,“我向来是说不过、要打得过,打不过、一定要跑得过,夫人,跟着我你就放心吧!”

    樊莺暗道,我这是怎么了,让他这个说不过的,动不动几句话就说得感动起来!

    “师兄!你等等我!”她催马追了上去。

第558章 一地鸡毛() 
飞仙关的关令姓徐,四十四、五岁,他看到一对俊男靓女骑着马从雅州方向来,男的是一身普通的棉袍,女的却是一身胡服,两人说是要过关。

    验明了他们的身份,关令想不到这个年轻人会是这样一个吓人的身份,语气立刻就谦恭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