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马王爷-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问,“不知小哥此马,可是叫做乌蹄赤兔?”

    高峻道,“它不叫夫人所说的这个名字,在下只是叫它炭火。”

    夫人默默在在口中重复着“炭火”两字,眼中的神色有些释然。高大人也来了兴致,于是问道,“看来夫人所说的这个‘乌蹄赤兔’马,一定在外形上与在下的炭火十分的相似了。”

    夫人从遐思中回归,说道,“正是,我所认识的那匹马,也是四蹄乌黑,身若锦霞,不过这个炭火的名字,似乎更为贴切,叫起来也更简洁看来并不是我要找的那匹了不过,如果小哥有意相让,小妇人情愿倾我所有,以百金相求此马也在所不惜。”

    高峻摇摇头,不禁问道,“不知夫人为何对乌蹄赤兔如此中情?方才夫人冒着大雨看我这马,似乎里面有极深的渊源。”

    妇人道,“你我素不相识,本来不该这样唐突相告,但是为了让小哥了解我的诚意,便说说也无妨。”妇人道,“此马与小妇人先夫的坐骑十分的形似而且神似,看到它,便如看到了已亡之人!”说着,妇人的眼圈已然微微发红。

    高大人感到十分的尴尬,忙起身冲了那妇人拱手道,“夫人不必再说了,在下实在无意出卖此马,再白白地听了夫人的故事就大不尊敬就不再讨扰,告辞了。”

    夫人也不说相送,似乎还沉浸在对故人的思念之中。只有那位丫环送了高峻出来。高峻转身朝着自己的客房走来,不久身后蹬蹬蹬地追过来一人。

    高峻转身一看,正是刚才那位夫人的一位扈从。他跑过来对高峻问道,“夫人叫问,小哥你的名讳、哪里人士。”

    高大人说,“在下姓高,就是本县人,其他的恕不相告了,”说罢已然进到了屋中。柳玉如见高大人只去了片刻便回,忙问原由,高大人笑道,“如今你只好把本就是我的一切再给我一回了。”

    柳玉如惊奇地问,“难道他真是要买马?”

    高峻点头,“一个睹物思人的故事罢了,”又看看窗外大雨一点都没有要停住的意思,说道,“也许今天天要留客了也说不定。”

    柳玉如听了,促急地说,“那我们村东的柴屋岂不是要让雨淋透了!”话说出口,又脸红道,“我是忘了十里不同天这句话,也许家中并未有雨呢!”

    大雨下到黄昏才慢慢地住了,高峻看到那位妇人及其手下匆匆地出来套车,往店外而去。而夫人乘坐的那架紫篷马车在出门前,又在拴了炭火的马棚前略略地停了一刻才出去,他不禁想这位妇人的先夫是谁,竟然也曾有过这样的一匹马。

    高大人结了店钱,与柳玉如出来后,看到善于抓紧时间做买卖的人又把店门打开,一些小贩也在兜售货品。柳玉如看到路边一份卖玉器的小车,奇怪这样的东西居然连个店铺都没有。

    于是下马去看,她立刻被一串白玉手串吸引了,将它拿到手中细看。货主连忙说道,“这是成色最好的羊脂玉,如今整座长安城中有身份的贵妇们都在戴这个是信奉菩萨戒必戴之物夫人若要,我这里还要赠送菩萨戒的经书一本。”

    高大人看到柳玉如将那手串抓在手里摩挲,有些不想放下,他忽然想起了纯青子。他上去掰开了柳玉如的手,将手串卸下,轻轻地放回货摊上道,“我们不要买。”

    在回牧场村的路上,高大人还是在地下走着,而柳玉如终于说道,“我知道那手串的价钱不会低,我们的银子不够,若是下次再来还能碰到就好了。”

    高大人道,“我并非不舍得银子,只是那个什么戒,最是消磨女人的东西,我们还有多少的事情要做,我不会让你信的。”

    四十里路,柳玉如又叫他一回,让他上马,但高大人又是一步步地走回来,似乎很享受这个过程,并有些歉意地说,“也没买什么东西。”

    等他们到了旧村村东的柴门前时,天色已经进入了戌时末,西边的建房工地上人也都撤了。两个人到了高峪二哥的酒馆吃了饭又返回了柴屋。

    屋中没有灯烛,只能摸着黑在里面躺下,虚软的柴草和干爽的毯子躺上去十分的解乏。柳玉如在黑暗中道,“高大人,我没想到你今天能陪我走了一天,我已经好久没有这样高兴过了。”

    高峻哼了一声,半天才道,“等我把马养够了,便天天陪你。”柳玉如感觉高大人摸了黑把手伸过来,牵住了她的手便不再动,不一会便发出了鼾声。

    柳玉如躺在那里,细细地把白天的每一个细节从头再回想了一遍,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坐在马上往下看到高大人摆动的肩头、小雨中脱下袍子盖住马鞍的动作。

    她想,高大人今天这样反常地带了自己去柳中县走一趟,其实是在表达一份歉意,她知道高大人的心意。

    回想到了牧场村这么久,她还真是没有像这次这样离家出走过,也没有这样无由的生过气。难道真的是因为丽容手中那页薄薄的婚书?

    她这才知道,以往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家中姐妹们的宽容是有底线的。不过高大人今天给了她更踏实的感觉,那就是他很在意自己的感受。她想起高大人从自己手中坚决夺去那只羊脂玉手串的一幕,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

    半夜的时候,柳玉如让一句“你想得美!”一下子惊醒,发现高大人的手还紧紧握了自己的手,才知道是梦。“整个儿的是无本的买卖,你们这些女人、连同你们的所有之物,本就都是我高某人的,又拿来打赌,当我傻呀。”

    接下来她竟然半宿无眠,一直到天亮。

第235章 一里一年() 
早上,高峻醒过来之后,发现柳玉如像是没有睡过似的,便问她怎么回事,但是柳玉不说。高大人发现柳玉如的手还在自己的手中攥着,便拉她一起起来。

    两人看看地上铺的那些毯子、褥子,心说就这么给高峪二哥和邓玉珑送过去?麻烦着二哥架了柴屋、借了东西,只住了两夜就走,就有些太折腾人了。高大人决定先把柴门锁了、东西不还,哪怕先放两天再说。

    他把柳玉如扶上马,再次在地下走着牵了马,一直穿过旧村的街道,再进入到柳中牧场里。柳玉如在马上对高大人道,“须得你我一致了口径,才不会叫妹妹们起疑。”

    高大人想了想道,“你就说丽容来了,想去准备些见面礼就成了。”

    柳玉如为难的说道,“你不早说,早知这样说我就从家里多拿些银子了,这回只是一盒口脂,是不是太小气?”

    旧村的街道上已经有小工们在干活,有的住了手中的活,看着大清早走在街上的两个人。而牧场里也有些收早工的牧子,看到高大人上次上牵马送丽容,而这一次是牵了马送柳玉如,都感到有些新鲜。

    高大人笑道,“这次你倒怪起我,是谁连门不关就赌气跑出来的?”

    柳玉如坐在马上有些不好意思,狡辩道,“去柳中县时,是谁一去一回非要徒步而行?不然早就回来了,或许可以再跑一趟多买些礼物的。”

    高大人在地下走着,低声对她说道,“我虽然对于长安的那座候府真没什么好感,但府中人在这世上也只剩下了我们两个这次我到柳中县走去又走回,是在立誓:我能走一里,今后便陪你一年”

    柳玉如在马上听了,很平静的心潮忽然涌起一层巨浪。原来如此!柳中县一去四十里,回来又是四十里,那便是八十年了!这样算来,他是要陪自己直到百年以后。

    高大人不管她想什么,在地下走着又道,“那个丽容,我真的没有招惹”柳玉如在马上制止道,“高大人你不要说了,我是信的。”

    在议事厅的门口,高审行早上起来,看到高峻牵马载了柳玉如经过,便招手叫道,“高峻,你过来一下。”

    高大人原地站下,皱着眉头想事,有些不大情愿过去,他想把柳玉如送回家再说。柳玉如在马上忙低声催促道,“还不快去!你不去他又该掂量远近了!炭火我能骑的,自己回去了。”说罢对高大人笑笑,双脚一碰,说声“驾!”炭火真的小跑着往新村去了。

    高大人有些奇怪,不知道柳玉如是什么时候把骑马练得这样熟。他不知道自己去焉耆平叛时,柳玉如、思晴、樊莺在牧场里练过骑马。

    高大人目送着柳玉如跑远,这才转回身来,脸上堆了笑,紧走两步到了高审行的跟前一躬身问道,“父亲大人,有何吩咐?”

    在自己的牧场里,面对着品级比自己还低上一级的高审行,他只能如此。

    高审行点点头,似乎对于高峻的态度还算满意,他酝酿着说,“旧村的改建再有十来天就完事了,对于王允达副牧监,你是怎么打算的?”

    高峻巴不得王允达一直随了别驾和长史大人才好,不过看来,对于他的安排还真得考虑一下了。他又十分谨慎地问道,“依父亲之见,有什么好的想法?”

    高审行还是十分的满意,点着头道,“嗯,这个么,我还要与别驾大人商量,毕竟我与王大人接触的时间尚短不过,你上次当众打过他,若是不好好安置一下,为父恐怕别人会说闲话的。”

    “父亲大人有什么话,就先通个风,我也好有个考虑。”

    高审行哼了一声道,“郭都督来时,已经同意收回他原先应允过的——牧场官员的使用由你一人做主——的事情,他答应这方面的事情要我代为把关”

    高峻听罢一愣,郭叔叔同意那就是有人先提出了这个问题,然后才有同意不同意的事。他答应答应谁?眼前这人?

    一个长史自有长史的职责,那都是一州政务早就规定好了的,他一位政务官员,来插手牧场里的事情到底是为何?难道从今以后,自己这个正五品的天山牧总牧监,用个人还要从五品的长史点头?

    高审行说,“你不要有想法,为父来时你祖父便叮嘱过我,凡事要多替你操心,意在让你走得稳些这个王副牧监,不论是我看,还是别驾大人看都是不错的,人很踏实勤勉,交河牧也不缺人,就把他放在柳中牧,你以为如何?”

    高峻问,“放他在柳中牧做什么?”

    高审行对儿子这句话的语气稍稍有些不满,不过一想是自己在掺和进来拿主意,也就忍了,“先让他给岳大人打打下手。不过我的意思是,王副牧监的位置要摆在王”他忽然意识到,王允达和王道坤两个都姓王,便改口道,“为父的意思是,王允达要摆在王道坤的前边。”

    “却是为何?”高峻问。

    高审行忍着气,这哪里是自己在把关,分明是自己拿了初稿在请示高大牧监的同意!他说,“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一、考虑这个王允达的兄长是原来西州犯了事的别驾,如果我们仍然能重用他,方显得我们高家用人唯才,不看其他;二、你刚刚打过人家,这事情有许多小工、连我和别驾大人都看到了,若是把他再冷落起来,为父考虑一定会出现些风言风语,说我们打击报复;第三么,我是认为旧村建好后,其中的一些事情还不会少,而王允达副牧监一直在操持着这块,管起来也会更得手。因而,如果说他在副位上干得好,我们还要再提他一步,方显得我们高家”

    他还没有说完,高峻已经一扭头走了,放下一句话道,“你去找郭都督说吧,只当我不知道此事!”

    高审行一股怒火直冲顶梁,又不好发作。心说,你他md怎么知道我的苦心?那些使人、用人的学问大了去了,又岂是你个毛头小子挥几下扁担、举两下石锁就能定下来的?我替你把关你倒甩我脸子!

    他看到高峻头也不回地往远处的厩房走去,气得猛一转身,差一点撞到从议事厅里出来的王允达那胖嘟嘟的身上。

    王允达满脸堆笑地道,“长史大人,这么早便操劳牧事,真是”

    高审行气呼呼地问道,“别驾大人呢?”

    “回大人,别驾大人起大早去了新村了。”

    “你准备一下,旧村改建不能丢,柳中牧的事务也要抓起来要拿自己是个大牧监那样考虑事情,你知道吗?”

    岳青鹤正好骑马过来,把长史的话听了个一句不差。

第236章 大小心思() 
岳青鹤骑马过来看到了高峻刚刚与长史大人分手,不过他没有听到高峻的话,但却把长史大人的话一句不差地听到了耳朵里。

    因此他也没有进议事厅,连马都没有下直接骑到牦牛厩房这边来了。一路上他想,怎么高大人刚决定了要让自己负责柳中牧场的全面事务,长史大人就对王允达这么说?

    如果让王允达像个大牧监那样做事,那自己要怎么做事?这是不是高大人的意思呢?岳大人低着头,下马往一间牦牛厩房里走,他根据自己刚才看到的,寻思着长史大人这么说,那么高大人就一定是知道此事了。

    那么极有可能,自己这个中牧的牧监还会回到这里来管牦牛。不如从这会儿就先主动一些吧。厩房里放着一位牧子刚刚端过来的精饲料,岳青鹤一边想着心事一边端起了料盆给牦牛加料。

    此时,高峻一步跨了进来,他在外边转了一圈儿也想过来看看这些牦牛,见岳大人在这里,忙向岳青鹤打招呼。说心里话,这一段日子里,高峻南南北北的没有一刻在家,而岳大人坐镇柳中牧场真是让他省心不少。

    岳青鹤说,“高大人,下官这些日子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尽如人意?”

    高峻与父亲高审行在议事厅外言语时并未见过岳青鹤,因而随口答道,“岳大人,要不是你在这里,我怎么敢去白杨河呢?”岳青鹤就放了心。又问,“高大人,我看长史和别驾就扎根在牧场里了,高大人一定会省心不少。”

    高峻不好对岳大人倒心里的苦水,只是想了想对他说,“今后我还要多往白杨河牧场跑,柳中牧的事情,当然也包括这些牦牛,都要你多操心。如果说有什么事不能决定,我们两个可以商量。”说罢往外走。

    岳青鹤追到了门口问,“高大人,如果说你恰巧在别的什么地方比如在白杨牧场,我是不是就可以向”他的意思是,可不可以向高长史和别驾大人请示。

    高大人道,“小事你自行定夺,大事就按你说的——可以向白杨河派出一匹快马,把事情写明了我看。”

    听了此话,岳青鹤的心就放在了肚子里,但是不知道长史大人方才因何要对王允达那样说。他想,要是高大人父子两个的意思不一样,自己又要怎么办?还真是个难办的事情。不过,听高牧监的总不会有错。

    恰巧万士巨走过来与姐夫见面,他现在是柳中牦牛分牧的牧丞,做起事来尽心尽意,与以前比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岳青鹤对舅子的表现也十分满意,看看身边无人,岳青鹤对舅子道,“你都看到了,往下事情不会少,我们别乱说话,凡事小的不吱声,大的去问高大人。”万士巨点头。

    柳玉如到了家,把炭火牵到院里,婆子先几步迎上来,压着声音道,“你怎么搞的,眼圈黑着,快上去睡一觉去,吃饭时叫你。”

    刚听过了高大人一里一年的承诺,柳玉如已然是感动了一路。现在听了婆子的话她又是心头一热,精神就好了许多。

    一到二楼,便招呼大家道,“我回来了。”除了谢金莲去送甜甜没回来呢,思晴樊莺等人一起从房间里涌出来见她。

    柳玉如把口脂分送给每个人,丽容接过来,见到柳夫人并未把自己与那些人分出两样,心里也美滋滋的。

    进入高大人家里来后,丽容这是第二次见到柳玉如。第一次时没好好打量她便出去了。这次再细细打量起来,就不明白高大人在牧场里对苏托儿说的是不是真的。

    她想,怎么这样一个标致的人,也在牧场里喂过马?还有那个三夫人是哪个,她到现在还安不上位来,听高大人的意思,这个人还到野外放过马呢。那高大人罚自己去喂了一夜的马,还真的不算什么委屈事了。

    正在想着,听到婆子在院外叫别驾大人,楼上女的都纷纷下来迎接。见到别驾大人和谢金莲已经一起进到院子里来。

    别驾李袭誉一大早就溜哒出来,他想见见女儿。

    这老头为了女儿,妻子去世之后就一直是一个人支撑着。如今女儿找到了人家,只剩下了他自己,别驾每天面对日出日落就有些乏味。

    他身为别驾,不住在西州,而是跑到牧场村来督办旧村的改建事宜,也是想着只有这里才离着女儿更近便一些,住在议事厅里也有个托辞。

    刚来的时候还有个王允达鞍前马后的围着别驾转,让别驾一度以为这是个处事灵活、善于体察上官想法的牧场官员,对王允达的看法也很好。

    高峻在旧村中用铁锹拍过王允达之后,别驾当时气得不用说。不过事后一想,也就明白了王允达的意思,都是在想自己的小九九,这就有些让李袭誉看不惯了。

    再加上王允达可能是知道了高审行是高峻的父亲,且高审行似乎更能压制住高峻、手段和言辞也较别驾更为激烈,王允达几乎没等过夜,人就帖到高审行那边去了。

    久在官场的别驾对此看得一清二楚,此时倒觉得高峻当众收拾王允达是应该的了。

    别驾起个大早到新村里来,到了女儿的家门口才发现来得太早了,门口也没个人发现他。要是有人发现了往里面一请,他就会顺水推舟地进去。别驾想了一想,就背着手,往新村的小学堂里来。

    孟凡尘老汉原本不认识李袭誉,别驾也不板着,说明了身份,孟老汉忙着请别驾坐下,端茶倒水。

    而别驾大人终于见到年龄相当的人说说话,更兼他发现这个孟凡尘也是个一人过生活的,便愈发的兴致盎然。再加上孟凡尘满腹诗书,还真能与别驾说到一起去,二人一直谈到了村中人送了孩子过来。

    孟凡尘一边安顿来的孩子,一边仍与别驾攀谈。别驾也就知道了孟凡尘的来历,知道他与高峻素不相识,是高峻去长安途中收拢了来的。别驾听了,对高峻的看法竟然又好了一点,甚至认为孟凡尘便是姑爷特意给自己请来的伴似的。

    别驾想着女儿家也该有人出来了,刚刚起身要走,却被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