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闺门春事-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枚舀笔在纸上一条条列下来,在她前世,销售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她见识得多了。

写了好一会儿,她方才停下笔,伸了个懒腰就要去看苏以文。

苏豫正好回来脸色很不好看,“顾大人殁了。”

这天是十月二十九日。

一代名臣顾逢年是在十月二十九日四更时分去世的。

是夜,消息传到皇宫,皇帝立即披衣起床,亲自前往慈念宫向皇太后报信,皇太后忍不住垂下泪来,叮嘱皇帝一定要给顾逢年隆重举办丧事,并且好好厚恤其家属。

这日早朝,皇帝就下了圣旨,宣布文武百官从今日起停止上朝一个月又令礼部设九坛祭制,完全是国葬的规格。

一时间,城中不论是王侯贵族还是平头百姓,全部都如丧考妣,在家门口纷纷设下香案,挂上白纸灯笼。又有祭奠诗文浪潮般涌来,整个京城都陷入了哀思之中。

其中,不乏有做戏给人看的官员,想当初顾逢年为执行新政,得罪了多少簪缨世家豪门大户如今他一身死,举杯庆贺的不在少数。但更多的则是受益良多的老百姓他们是切切实实的为世间少了一个好官而感到悲痛!

这样的声势,皇帝也受到感染应顾逢年两个儿子的请求,三日后,由钦天监选吉日,于十一月七日扶棺南归,并且派遣礼部,吏部各一位四品官员亲自护送前往顾逢年的老家。

灵车出发时,唐枚听说从万宗胡同到康门街那一段路上,不但摆满了各衙门设立的香案,更有无数百姓赶来送行,长街上,挤满了痛哭流涕的人们,场面十分令人感动。

看来,顾逢年真是一位好官。

历来官员在好与坏的分辨上,群众的眼光总是雪亮的。

顾逢年一定是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

这样的人,即便是在后世,在一千年之后,也是少见而伟大的。

因为这件事,唐枚对顾逢年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了。

苏豫最近不上早朝,在家的时间变得多了,可他并没有很多的陪伴她与儿子。顾逢年死后,政局势必大变,他要提早去调查很多事,以便来应付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这一年的春节一下子都凝重了很多。

幸好还有两件喜事。

唐妍与唐芳在新年过后,先后在年初三,年初六生下了一个儿子与一个女儿。

举家欢喜。

两个妹妹,唐枚都去看了,母子平安,孩子都白白胖胖的,她们二人初为人母,浑身都散发着强大的母性光辉。

张氏自是不用说了,三个女都嫁人生子,又过得如此美满,她的心都跟调了蜜油似妁要不是唐惠归来,这份喜悦只怕会一直持续下去。

然而,唐惠却破坏了这样一个好气氛。

她当日从铁岭回来,得知张氏去了唐芳那里,竟然也不回家,直接就叫车夫行往怀宁伯府。

那日幸好不是唐芳的孩子三朝洗礼,但也只过了没几日,张氏去那儿是因为听说唐芳有些不太舒服,得了风寒,是以并没有什么客人。

但还是丢足了脸。

唐惠见唐芳样样如意,当着众人的面就骂张氏偏心,骂她骗她离开京城,还狠命摔东西,张氏没想到她那么疯魔,伤心得哭起来。

倒是唐芳经历了生子,一巴掌扇在唐惠脸上。

唐惠懵了。

后来张氏带着唐惠回去她又在院子里闹很久,要不是唐士宁恨得要舀棍子抽她,还得继续闹呢。

直到第二天她才能同张氏坐下来好好说话。

原来她刚到铁岭就发现张氏骗她了,她又不是多么笨的人,岂会不明白张氏的意图,当即就又赶了回来。

到了京城,她先是去找刘元华,才知道他竟然已经被判流放罪,早就去了千里之外的地方了此生恐怕都难以见面。

她自然就疯了!

她自从第一面见到刘元华就喜欢上了,好不容易后来有机会嫁给他,结果付出了那么惨重的代价,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她岂能不心急如焚?

而这一切,都是她的母亲,张氏造成的!

张氏早就料到她会愤怒,会质问,只静静的等着她发泄,等她说完才淡淡道“你自己去街上问问出了什么事,京城的人都知道,等你问完了再说不迟。”

唐惠之前只急着打听刘元华,一听说被流放,哪里问那么仔细,急吼吼的就去找张氏,结果张氏竟然叫她再去打听打听。

“什么意思?”她瞪大了眼睛,“你还想诓我吗?我不会再上当的!”

“我诓你?”张氏失望的道,“在你眼里已经没有我这个母亲了罢?我同你二十几年的母子情,一朝破损还不如你认识了几年的男人!我能说什么?我只说,这满城的人,我没有那么多银子来收买他们!”

她的语气充满了悲凉。

唐惠只觉得一颗心滚烫滚烫的像要沸腾开来要爆裂了一般!

“娘啊,我只是想要嫁个自己喜欢的人!”她捂着脸痛哭。

这样简单的要求,为何在她这里,显得如此的困难?

张氏黯然,无言以对。

她又如何?就嫁了一个喜欢的男人么?

还不是就这样一辈子过来了!

人若是太多怨言,只会越过越苦。

每个人的运气都是不一样的。

可看着这个女儿,她终究不忍心说出来。

真相也许要她自己去发现,才能真正的彻悟。

唐惠离开家去了街道上。

刘元华的那桩丑事无人不知到现在说起来还叫人笑得直不起腰。她问了一个又一个,问了一个又一个得到的答案是完全一样

刘元华不止贿赂官员,还利用自己的皮相骗了好几个商户人家的女儿刮到不小一笔钱财,舀去做自己的生意。

这样品格低劣的人,居然就是自己心心念念想嫁的人?

唐惠不相信。

她继续去问。

一直问到天黑才回了家。

也没有再去找张氏说话,回了自己的院子。

张氏到底担心,叫秦妈妈去看看。

秦妈妈回来道,“饭也不吃,衣服也不脱,睡在床上。”

张氏叹了一口气。

“下人去劝,她没有骂人,只是不听。”秦妈妈劝慰道,“这样看来,比以往是好多了,至少没有吵阄,也没有摔东西,只怕是在想事情呢。太太不要担心,她今儿听见那么多人说了,还能不相信么?”

“我是怕她绕不过弯来!”张氏吩咐道,“多叫几个人看着,晚上也不能少了人。”

秦妈妈面色微微一变,太太这是怕大小姐寻短见?

她一想,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大小姐如今伤了脸不说,名声又不好了,现在突然又发现自个儿一直被人耍着玩,被人骗钱,放到谁身上只怕都很难翻过去。

秦妈妈忙同婉儿去指派人了。

唐惠的屋里静悄悄的,她好像死了一般躺在床上,动也不动。

窗外的月光流淌下来,清冷却又明亮。

在黑暗的夜里,它总是一盏永远的照明灯。

谢谢imswanglwnueni的粉红票票,莫千转童鞋的打赏~~

☆、第264章立后

皇帝的大婚似乎决定得格外仓促。

二月初,皇太后就把皇后的人选公布出来,经各方商榷,定下二月二十六日为大婚的吉日,又委托吏部尚书王国兴全盘操办。

因陈家远在江南,故而陈英慧只能把苏家当成临时的娘家,到时候,皇帝派出来的队伍也是去苏家迎亲。

武阳侯府如今的热闹可想而知。

不过苏氏还是有些怨气,气咻咻的同老夫人道,“舅母也是奇奇怪怪,皇上成亲那可是好事,结果那么早告知咱们,却又不能出去说。等到这个月宣告天下百姓,这下好了,一下子又急着要当月迎娶!公爹跟相公都不能观礼,弄得英慧还得在外祖母这儿嫁出去,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呢!”

这份荣耀,不能与陈家的人一起分享,她已经憋闷了许久。

之前只知道是不能提早说,哪里知道那么快,陈家的人完全都来不及赶过来呢!

老夫人垂下眼帘,淡淡道,“那你自去同太后诉苦。”

“娘,能说的话,我还能关了门同你瞎唠叨?”苏氏撇撇嘴,“罢了,只要英慧能做皇后,我还计较什么?只是觉得想不通罢了,幸好嫁妆倒是提早准备好了,就是不知宫里的头面定制,舅母可来得及

“太后心里早有人选,自然都安排妥当的,我现在只叮嘱你几句,不要当了皇上的岳母就无法无天了,这皇后能立就能废史上并不少见。多数都是那些外戚仗着有几分面子,在外面胡作非为,你要想英慧这个皇后能一直当下去,自个儿得收敛着点!一个行差踏错,害得不止是英慧,还有你夫家与你娘家!”

她表情极为严肃,是认认真真的在提点苏氏。

苏氏也听进去了,忙道,“那是当然娘你也知道的,我就英慧一个女儿,最疼的也是她,还能害她吗?再说,咱们两家能缺什么,要钱有钱,要权有劝,英慧能母仪天下,再没有更多奢求了。”

老夫人瞧了她一眼,“我就当你真明白了世上可没有后悔药,你去把英慧叫来。”

苏氏知道老夫人还有话要叮嘱陈英慧,便起身出去了。

二月中,华国公齐路被任命为纳采问名使,王国兴被任命为名副使,前往苏家提亲并且送上了皇帝的聘礼。

那真龙天子的聘礼当真是不一般,唐枚在一旁看了,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

光是黄金就有六千两,白银二万两,抬得人都是一排排进来的像一条长龙,还有金茶器,银茶器绫罗绸缎上千匹,全幅鞍辔文马六十套…···

奢华无比!

喜得苏氏合不拢嘴,跟做梦一样。

冯氏在旁边捅了捅唐枚,努嘴道,“看看,这就是当皇后的好处,光这些,都一辈子吃不完了不说别的。”

唐枚笑道“可惜炎儿是个男儿。”

“哎,可不是么?”冯氏故作痛苦状“我其实很喜欢女儿的,你一定要再多生几个!”

唐枚顿时抽起了嘴角。

冯氏轻笑道“咱们这房人丁稀少,可指望你了!”

唐枚咳嗽一声,“要看天意。”又岔开话题,“妙-凤做了几样新的胭脂水粉出来,一会儿给母亲试用一下,过两天铺子就要起用了。

“还用试?”冯氏笑道,“那些夫人小姐就在等着你们铺子出新品呢,你当我不知道?什么紫微山隐世高人的徒弟,妙-凤的东西都还没出来,名声就已经传开了。那些人好奇的很,等到你那铺子装修一新再重开,铁定挤满了人!”

那也是一种策略,造势么,唐枚笑了笑,“还是要看真功夫。”

“我信得过你的眼光。”冯氏拍拍她的手,又眯眼一笑,“不过还是舀来罢,我那儿的正好也要用光了。”

二人说笑间,聘礼已经运送完毕,堆满了整整两个大库房。

送走前来下定的大臣后,苏豫回来与唐坐在房里说话。

听到苏豫说今儿午时皇帝召见过他,唐枚吃了一惊,问道,“怎么会突然召见你的?问些什么,是关于表妹的事吗?”

陈英慧还没有正式当皇后,她仍是以表妹称呼。

“不是,是问我关于一道奏折的看法。”苏豫阴沉着脸。

看来一定是什么大事,唐枚担心的问,“什么奏折?难道会威胁到咱们侯府?”

“是,也不是。”他沉吟一声,看着唐枚。

他的妻子坚强又有主见,假若是别人,他也许今日就不会说,可是面对她,他愿意把甘苦共享,这个时候,是该携手共度难关了!

“兵部给事中秦大人给皇上上了一道奏折,说各地官兵不宜久任,谨防他们驻守边疆拥兵自重,他建议皇上换防。在里面还特别提到荆镇总兵陶将军,说他从江南调来荆镇,已经坐镇十余年,而京师防备才更重大,应给他换任。”

那陶将军的名号,唐枚也是听说过的,他可是楚国的常胜将军,抗倭名将,因为有他常驻边疆,才有楚国东北地区长久的安宁。

只是,她不太懂,为何换任陶将军,苏豫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难道他同顾大人……”

“是,他是顾大人生前的第一爱将。”苏豫道。

唐枚怔住了,紧紧皱起了眉。

皇帝这是要开始动手了?

除掉顾逢年生前重用的人吗?

可陶将军这样的人,如果把他调任,岂不是给倭寇一个天大的机会?他是脑子里进了水,公报私仇?

她有些厌恶的道,“如此皇帝,我真怀疑他能坐稳几年江山!”

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苏豫脸色都变了变。

唐枚却轻轻一笑,“咱们在家里说的,谁也听不见,但我说的是真心话,想必侯爷心里也这么想。”她话锋一转,凝重的问,“他问你意见,是在试探不成?”

假如苏豫赞成,那么皇帝会知道他是在站在他这一边的,可假如苏豫反对,那么……

可想而知是什么后果。

自古伴君如伴虎!

她在等着苏豫回答,因为这个答案像是会决定侯府的将来的。

苏豫抿了抿唇,想起今日在皇极殿面见皇上的情形。

那道奏折摊在桌上,一字字好似锋利的刀芒。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我在入宫前派人知会周公公,他得了太后娘娘的吩咐适时前来解围。”

那是暂时避让了?

她面色一沉,“皇上仍是会怀疑罢?”

“至少他还会揣测,不会贸然下定论。”苏豫停顿半响,“我原也不知皇上为何会突然召见我,只是为了保险起见,如今看来,他是对我们苏家起了疑心。”

这疑心还是来自皇太后……

可惜他不想违心顺了皇帝的意思,不然就是答他,把陶将军撤下又如何?

然而,今日还是借了皇太后的相助才得以脱身。

“看来他们母子俩问题不小。”唐枚的声音很是低沉,不然皇太后为何要神神秘秘的召见他们苏家的人,又非得要陈英慧做皇后?

这二人相互抗衡,最终无辜的也许是他们这些做夹心饼的人。

“侯爷,你说皇上明日会下这道圣旨吗?”她问。

苏豫摇摇头,“暂时应不会,他即将大婚,此刻调任,只怕会引来轩然大波。”起码会等到大婚之后罢。

那时候……

他觉得心底忽然有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自从皇太后把老夫人,唐枚招入宫见面时,他们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一边是皇上,一边是皇太后。

而事实上,他们已经算是站在皇太后这一边了,因为没有选择的权利!

所以要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一个办法!

二人四目相对,在彼此的眼里都看到了对方的决心。

有时候,不是不想退一步,不是不想放弃,而是不能退,无法退,生于这样的家族,就得承受富贵荣耀带来的副作用。

二月二十六日,举国上下皆穿盛服,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鞭炮声震天。

皇帝也盛装打扮,在奉天殿上坐于龙座,宣制官手捧诏书任命四位大臣为迎亲使者,其中有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礼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还有司礼监执笔太监两名,侍卫六队。

乐曲大奏,队伍在仪仗队与鼓乐队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得前往武王侯府行去。

与此同时,苏家众人也着品级官服,立于门口等候。

而陈英慧则穿上宫里早就送来的特制的凤冠霞帔,梳妆打扮完毕,在里屋静待。

远远就听见古乐吹打声传来,围观的百姓欢呼声如潮。

为首的迎亲使者一到,就展开圣旨宣诏。

老夫人带领苏家一家人跪拜接旨。

陈英慧最后出来,跪受皇后金册,印玺,吉时一到,她与苏氏相拥哭泣一回,就上了宝轿前往皇宫,举行大礼了。

一来一去,像是很久的功夫,最终人一散,就只剩门前挂着的火红灯笼还在自得其乐的热闹。

唐枚捡起地上一方红绸,抬头看着高高院墙上方的碧蓝天空。

明日开始,也许一切就要不一样了…···

谢谢临风暮蝉,2ofpc220的粉红票票,莫千转,kan我心飞翔的打赏

☆、第265章私情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

据说陈英慧还算得宠,皇帝在庆德宫一连住了半个月,才恢复之前的作息习惯。

唐枚的工坊此刻已经制造出了第一批胭脂水粉,光色泽的分类就达到了三十五种,而华芳斋不过才二十二种,光这一点,就足够吸引到众多夫人小姐的青睐。

毕竟化妆这种事,就是用合适的颜色来使自己的脸蛋更为出众,掩盖掉皱纹,色斑,暗黄,让它鲜艳动人。

自然,选择越多越好。

更何况,唐枚还整合出了一套化妆技术,比如眼影,眼线的加

想当初她也是职场精英,让自己每日光鲜亮丽那是必须的,所以又怎么可能不会化妆?像眼影这样的技术,那是小菜一碟。

不过之前她并没有在这里试验过,一来,颜色选择太少,多数都是红白色系的胭脂水粉,二来,她又不太出门,又不想吸引异性,或与同性争艳,委实用不到。

现在么,为了增加铺子的收入和打响知名度,她肯定要使出各种杀手锏了。

事实证明,也确实达成了很大的效果。

有一位夫人那日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铺子的女伙计给她画眼影,结果去别家赴宴时,让众人眼前一亮,纷纷询问她忽然变得如此迷人的原因。

后来就传开了。

别家铺子听说了也想依葫芦画瓢,可惜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颜色可供选择。

再有这眼影的颜色还得同脸部的肤色相宜,才能锦上添花,不然反而会破坏了整体,得不偿失。

她如今在西厢房的头一间屋子办了一个学习班。

因为化妆技术并不好学,铺子里的女伙计都要慢慢适应。

有几个聪明的就学得快一些,一般的就很慢,加上各种颜色搭配出来的效果都不同,还得多试验几次以便了解,所以经常就会研究半日的功夫。

冯氏有时候跟邱蓉也过来听讲。

女人没有不爱美的回去后就在自己的脸上下功夫。

有回老夫人都在说笑了,“画成这样,还分什么单眼皮儿,大双眼皮儿呢,都一样美了,啧啧,这可是咱们小眼睛的福气啊。”

果不其然,来询问眼影眼线如何画的,还真是小眼睛的居多。

因为大眼睛本来就很好看了嘛!

唐枚自己也偶尔画一画,鸀色青春活泼桃红色妩媚动人,棕色成熟端庄,也颇得苏豫的喜欢,常常盯着她看了又看。

今日是休沐日,二人起来同老夫人请安后,苏豫就出门去了,唐枚在老夫人那里坐了坐便回来忙自己的事。

结果没想到唐士宁竟然来了。

他一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唐枚想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忙出去迎接。

“女婿呢?”唐士宁见到她就问苏豫。

“出门去了。”唐枚笑眯眯的道,“父亲找侯爷是有什么事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