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掌柜啊,我听说聚仙楼是后开的,不知为何会把你们给比下去呢?”
杨亭之抱拳道:“惭愧,聚仙楼的掌柜原本是纳贤楼的大厨,纳贤楼的主顾们多半是本着他的手艺来的,家父对他虽然一直是礼让有加,但他却越来越得寸进尺,竟有次提出要娶我妹妹为妻,家父没有答应,致使二人反目成仇,他就在对面另起炉灶,当上了聚仙楼的掌柜,而那些老主顾也到了聚仙楼那里,我们纳贤楼就一天天的衰败下来了,而家父也因此气的得了重病,至今卧床不起。”
胤祚笑眯眯道:“好一个得寸进尺的厨子啊,好!这样我搞垮聚仙楼就没有心理负担了。”
杨亭之闻言大喜:“什么?贝勒……咳……东家要搞垮聚仙楼?如果东家能做成此举,那您就是我杨家的恩人!”
胤祚瞪了杨亭之一眼道:“以后你见到我,叫我六公子就好,别一口一个东家……”
杨亭之连忙应是。
“我想我们酒楼的名字就叫‘福满楼’吧,气势上压不过聚仙楼,就从寓意上压过他们。”
杨亭之对此自然是没有什么异议,一副尊听教诲的样子。
胤祚接着道:“咱们这里主打火锅自助,大街上还可以摆一排卖羊杂汤的,柜台就设在门口,入内每人二两银子,出来后收钱,厨子不用太好的会片羊肉就行,羊杂汤做法和用料要保密,所以用我府上的厨子来做,与别的厨子分开。每日的食材要找专人采买,羊由我府上出。我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你的工钱是每月五两银子,每月利润可以分你两成。”
杨亭之拱手道:“东……六公子恩情在下心领了,这两成实在太多了,每月五两银子足矣,这分成就算了吧。”
胤祚拍拍杨亭之肩膀:“每月五两银子,这一千两你要还到猴年马月啊。而且,经营酒楼是个细致活,你得多耗用精力,这些钱就当作弥补你对你家生意上的亏欠吧。”
杨亭之一听这话,心中明白这既是胤祚给他的恩惠,也是让他努力效命的笼络,也只好接受了胤祚的提议。
接下来,胤祚又和杨亭之敲定了许多的细节问题,包括酒店格局、进货原料、雇佣伙计等问题,胤祚在保持新式经营理念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了许多的规矩,来适应清朝人的需求。
最后为了防止杨亭之翻脸不认账,胤祚还就今天敲定的事宜与杨亭之立了字据。杨亭之已经打算死心塌地的跟着胤祚干了,自然也痛快了签名并摁了手印。
当胤祚和杨亭之最终敲定了所有“福满楼”的细节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胤祚在晚霞中与杨亭之作别。骑在马上,胤祚回头望向聚仙楼和即将开业的福满楼,在落日余晖下,仿佛是两只对峙的巨兽……
第二十三章 福满楼()
聂志远的老家在山西榆林,是靠与蒙古诸部贸易茶马起的家,而后他凭借着高超的经营技巧渐渐的垄断了与蒙古诸部的贸易,但是因为去年爆发了大清与准格尔的战争,聂志远的生意亏损甚巨!
战争的封锁,导致商队无法通行,加上商路上匪患加剧,整整一年聂志远不但一笔生意没有做成,反而因为马匪的袭击损失了一个商队。
像他这种做行商的,最怕商路不通,许多小的行商已经纷纷倒台,只有聂志远凭借着家大业大还能勉强支撑,但长此下去离他倒下也不远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听到“银行”设想后,聂志远会背弃晋商团体,单独找胤祚谈话的原因。
自从聂志远上次与胤祚会面之后,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在这半个月里聂志去榆林卖掉了自己的几支商队,带着大笔的银两到京城,准备孤注一掷。
午时刚过,聂志远就进入了北京城,他的祖父在北京开过一家叫“隆昌通”的钱庄,几十年以来,聂家对这个钱庄一直保持着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没想到在聂家即将遭到灭顶之灾之际,这家钱庄竟然成为了聂家唯一的救命稻草。
隆昌通的唐掌柜远远就看见了聂志远,他赶忙上前,拱手道:“东家,唐某恭候多时了。”
聂志远也拱手与唐掌柜客套一阵后说道:“唐掌柜,实不相瞒,我这次来京是准备来大力发展‘隆昌通’的,以后就看你大显身手了!”
唐掌柜今年刚刚三十,本该是大有作为的年纪,但这些年掌柜坐下来,也明白他的东家对钱庄的态度,是以多年来一直有壮志难酬之感。不料今日竟会听到东家如此器重他的一番话,心中喜不自胜。当下就道:“东家放心,唐某必定竭尽所能!”
聂志远笑着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后问道:“唐掌柜,在去钱庄之前咱们还要见一个贵人。这个贵人对于钱庄很有一套看法。”
唐掌柜心中不以为意,笑着说道:“东家,都午时了,您还没用过饭呢吧?不如咱们用过饭再去那可好?”
聂志远抬头看看天色,点点头:“走吧,那就去聚仙楼,我做东……”
唐掌柜自然不会应允东家出钱,但是推诿几次见聂志远态度坚决也只好同意了。
二人并肩而行,一路上唐掌柜向聂志远讲解半个月来京城发生的趣闻。
“东家可能不知道,就在您离开京城后不久,聚仙楼对面居然又开了一家酒楼,叫什么福满楼。”
聂志远轻笑道:“怎么杨家的人还不死心吗?聚仙楼根基稳固,杨家人再使手段也是撼动不了啊。”
“东家,这回开酒楼的是杨家那个秀才——杨亭之,此人一向志大才疏,经商手段平平,我原本也料想他这回定会赔的体无完肤,但是没想到,新开的福满楼居然在京成立住了脚跟,而且隐隐与聚仙楼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
“哦?”聂志远闻言顿时来了兴趣,“你可去过福满楼?”
“呃……唐某并未去过,但是对福满楼还是了解一二的,福满楼开业当天闹得可谓是满城风雨,请了几百个大嗓门走街串巷的吆喝,京城中除了皇宫,其他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福满楼经营的法子还很特别,很受京城一些世家子弟的追捧,从开业当天,就人流如织,半个月来堪称座无虚席啊。”
聂志远沉思片刻后道:“杨家那个秀才我是知道的,他断不能把酒楼经营如此得当,这背后定有高人指点!”
说话间,两人已到了福满楼前。这阵仗这一打眼,就把聂志远震到了。
只见福满楼前站着二十多个大汉,都穿着同样款式的白布短衣,齐声大喊:“福满楼二两银子随便点,请入内品尝!”
在那些大汉身后,还有一长排的摊贩,也是统一的白布短衣,摊贩们身前都是一口大锅,锅里煮着肉汤,一开锅盖肉香四溢,整条街都闻得到,十文钱就能卖一碗肉汤,对于京城穷苦百姓来讲,十文钱买碗肉汤并不算奢侈,是以摊位前排满了又粗又长的队伍,足足站了大半条街。
“唐掌柜,他们那是什么肉汤?怎么这么多人买?”聂志远奇道。
“哦,那是福满楼的一个副业,叫福满汤,味道鲜美,里面的肉爽滑鲜嫩,十分有嚼劲,而且只卖十文钱,很受百姓们的欢迎,但是供应有限,是以每天都会排起这样的长队。”
聂志远“哦”了一声,仔细一看,还真是,那些商贩的锅里全都空空如也,排队的人也干等着,不一会从酒楼中走出五六个白衣伙计,每个人都端着口大锅,锅里全是福满汤,那些伙计把汤倒给小贩们,不一会就被抢卖一空……
聂志远皱皱眉头道:“奇怪!我看他们汤里肉块不少,料想成本不低,何以能卖十文一碗呢?难道只为赚个吆喝?”
“东家,厉害一眼就看透了这其中关键所在,我一开始也很纳闷,直到钱庄里一个伙计告诉我,我才明白。那伙计说,福满汤里的肉很像羊杂!”
“羊杂?”聂志远惊道,“饥民才吃的东西?怪不得只卖十文钱,原来几乎是无本的买卖啊……只是我听说那是污秽之物,令人闻之欲呕……是了,这福满楼定是有了处理羊杂的办法,所以才在酒楼中做汤,秘不示人。”
“东家果然厉害,一眼就看透了其中奥秘!”唐掌柜自然是一记马屁跟上。
聂志远轻笑两人,道:“好了,说的都有些饿了,咱们进去吧。”
唐掌柜点头应是,经过门口时还看到十来个伙计排成两列,热情满满的道:“欢迎光临!”唐掌柜笑着对那些伙计们拱拱手。
在踏进福满楼之前,聂志远回望了聚仙楼一眼,往日车水马龙的聚仙楼,如今人流大幅减少,往日光顾醉仙楼的世家子弟,如今全被福满楼吸引了,还有些老主顾受不了福满楼这边的吵闹,也不去了。聚仙楼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一派萧条景象。
收回目光,聂志远微微摇摇头,与唐掌柜找了个雅间坐下了,很快一个小二就走了进来,并递上了一张硬纸。
“二位客官好,二位脸有点生,想必是第一次来,对我们酒楼可能还不太熟悉,容我给而为二位介绍一下,我们酒楼是安人头计费,一人二两银子,所以您想吃什么随便点。”小二也是一身白衣,看起来整洁利落。
聂志远赞到:“这法子到也有意思。”再一看手上的硬纸,原来是一份菜谱,有鲜肉、生疏、主食、酒水、例汤等林林总总许多条目,分类清楚,都是用隽永的小篆书写,让人一目了然。
聂志远和唐掌柜点了五六盘羊肉,又点了生疏和三两烧酒,还特意要了两碗福满汤。
小二一一记下,临走还招呼道:“要加点招呼一声就行。”
小二下去不到片刻,一个大大的铜火锅,就搬了上来,乳白色的汤底冒着浓浓的热气。
聂志远抽抽鼻子道:“火锅我也吃过几次,这种汤底我倒是第一次见。”
端火锅的伙计放下火锅道:“两位客官,这汤底可是本店密制,用这汤底涮出来的羊肉,保证味道鲜美。”
聂志远闻言,来了兴趣,掏出一两银子扔给那个伙计道:“赏你了。”
那伙计接过银子立马喜笑颜开,口中道谢不停。
“小兄弟,我对你们这汤底很感兴趣,回去也想在自己家试试,不知你可否透露一下是怎么做的啊?”聂志远狡猾的笑道,又从腰里取出一锭金子。
谁知那伙计顿时苦了脸道:“客官,不是我不告诉你,而是我也真不知道啊,后厨只能见到削羊肉的师傅,至于汤底和福满汤是怎么做的,小人我是真不知道。”聂志远闻言,也只好摆摆手,让那个伙计下去了。
不多时,他们点的东西也全都上齐了,盘盘碗碗的摆了一桌。
聂志远先拿起勺子微微尝了一口福满汤,味道虽仅为尚可,但是却没有想象中的腥臭、污秽之味。他又夹起一片羊肉,放到火锅中,用滚热的汤汁烫了片刻,清蘸酱料,放入嘴中。
爽滑鲜香,滋味十足!聂志远心中暗赞一声好。
就在这时,雅间的门被人敲响了。聂志远以为是店里的伙计,于是便说了声“进来”。
一个身形修长,做富家子弟大半的人进了来,拱手道:“聂先生好久不见啊。”
聂志远刚从美味中回过神来,瞥了那人一眼,只见他星眸剑眉,身形笔挺,气宇非凡,顿觉有些眼熟,便也起身问道:“见过兄台,不知阁下是?”
那人哈哈一笑:“有道是贵人多忘事,没想到我没忘聂先生,聂先生却把我先忘了。”
聂志远闻言,心中一惊,眼前一个穿着石青色蟒袍的年轻贝勒的形象,与眼前这人渐渐重合起来,顿时大惊失色:“草民不知……”
“没错,我就是龙公子啊!”那人打断了聂志远。
聂志远眼睛一转,也明白了那人的意图,哈哈笑道:“……龙公子,在下正打算用过饭后去拜访您呢。”
那龙公子其实是胤祚的一个化名,他便服出门时觉得叫六公子还是会让人联想到六阿哥,干脆就取个“龙”姓。
ps:随风今天去开题答辩,更新晚了srry……
第二十四章 狮子大开口()
福满楼开张后,胤祚算是体会到了日进斗金的滋味,他没有想到福满楼的生意会这么好,第一天的收入就有一百多两银子,扣除原料和人工也有七八十两银子。
而且让胤祚没有想到的是,路边摆的福满汤一天竟卖出去了八十多锅,合七十余两银子,加上福满楼的收入,胤祚第一天就净赚一百五十二两银子。
这还仅仅是第一天,随后,胤祚不断地对福满楼和福满汤做出调整。让贝勒府里的厨子一天到晚的三班倒的熬羊杂汤,熬好的羊杂汤就装到大坛子里运到各个摊点,加热后贩卖,这样比单纯依靠福满楼,提升了不少产量。
现在胤祚的福满汤已经在全北京城设立了大大小小的摊点几十处,每天能卖出几百锅,仅福满汤一项,就能每天为胤祚带来二百多两银子。
而且京城百姓原本大多是吃不起肉的,福满汤的问世也给他们带去了难得的美味,是以百姓们人人都很感激福满楼的作为,至于福满汤的用料是羊杂嘛,大家早已心知肚明,但是谁又在乎呢?只要味道好,能解馋,吃了不生病,百姓们才不会在乎用料是什么,反而心里默默感激福满汤的创始者。
福满楼也在不断发展,每天的收入增加到了二百余两,但是最近出现了许多情况,比如客人浪费甚巨,有人来吃霸王餐等,这些行为导致了福满楼的收入一直上不去。胤祚今天来一是想体验下福满楼的火爆情况,二就是来现场看看最近的问题。
胤祚本想装成普通食客那样点桌火锅,但是在大堂看到了聂志远,是以也就跟着上来了。
聂志远替胤祚和唐掌柜互相介绍了一下,并请胤祚同桌,胤祚也正有此意,是以也没推脱。
胤祚见聂志远他们刚刚吃上火锅,便问道:“两位感觉这家酒楼如何啊?”
唐掌柜说:“别具一格,推陈出新啊!店里店外全都透着新意,开着酒楼的人绝对是个厉害人物,唐某自愧弗如啊!”
聂志远也点点头道:“不错,不仅颇具新意,人气旺盛,而且最重要的是还能赚取暴利!”
“哦?”胤祚一听来了兴趣,这个聂志远似乎看出了些门道,便问道,“哦,暴利何以见得啊?”
聂志远微微一笑,夹起一片羊肉,道:“龙公子请看,这么薄薄一片羊肉过水之后便会增重数倍,许多食客来此,都觉得能吃回本钱,岂不知这种过水的羊肉下肚很快人就饱了,更别说还有另外的许多汤汤水水、瓜果生疏,别说吃不回本,就是想吃够二两银子也是不大可能。而且这酒楼的菜色也简单,厨子只要会切切羊肉、洗洗青菜即可,又省下了请名厨的工钱,这么一来二去,比之普通酒楼不就是暴利了吗?”
胤祚哈哈哈一笑道:“聂先生不愧在商海浮沉多年,一语道破天机啊!”说罢端起一杯酒,道:“请!”
三人纷纷拿起酒杯,碰了一下后,一仰而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胤祚道招呼来了小二,换掉一桌狼藉,端上了茶水。
聂志远端起茶杯,抿了口茶,发现不过是些普通的茉莉花,也就砸吧两下嘴,放下了茶杯。
“聂先生可知为何没有好茶吗?”胤祚微笑问道。
“莫非是怕给了好茶我们就把这当茶馆坐一下午?”
胤祚大笑道:“聂先生厉害!一针见血!”
聂志远忙道了几句不敢,然后话锋一转道:“龙公子,我这次找您就是想谈谈咱们上次谈的话题。”
胤祚心道终于进入正题,连忙放下茶杯,正襟危坐到:“聂掌柜请讲。”
“龙公子,想必您也知道自从圣上对准格尔用兵之后,我们这些贩茶马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我这也是刚刚从榆林老家回来,把我手上的骆驼、货物等卖掉了大部分,准备回来孤注一掷的。”
胤祚微微点头,心道这聂志远也挺实诚,居然自己把老底说出来了;可能是也知道这也不算什么秘密了,说出来是想表表自己诚意罢了。
聂志远接着道:“不瞒公子说,我聂家在京城仅有一家钱庄,名叫‘隆昌通’,这位就是掌柜的。”唐掌柜闻言,又起身向胤祚行了一礼。
“我此番希望龙公子能在隆昌通完成您提出的‘银行’制度,不知龙公子意下如何?”
胤祚淡然抿了口茶,道:“由小见大,倒也不是不行,关键的问题是聂先生不知打算以何为报酬啊?”
聂志远咬咬牙:“只要公子能帮聂某将钱庄改制成银行,聂某愿献上贩卖祖业所得的全部家产,总价一万两银子!”
胤祚暗骂一声老狐狸,只要银行改制成功,以后的获利之巨,又岂只一万两?多亏胤祚是来自后世,对于银行业深有了解,换个一般人早就答应万两巨款的条件了。
唐掌柜在一旁也是十分震惊,他万万没想到,为了一个什么虚无缥缈的银行,他的东家会愿意献出一万两银子,这样一笔巨款几乎够在京城再开十几家钱庄的了,想到这里唐掌柜望向胤祚的目光,不禁带上了一丝嫉妒与好奇。
“聂先生提银子就是贬低我龙某了,于私我帮聂先生是为了朋友情谊;于公,这笔银子是您日后运作钱庄必须,我如收了岂不成了断人生路了吗?”胤祚最擅长花言巧语的婉拒别人,在拒绝了你之后,还让你觉得是在为你着想。
聂志远闻言一愣,反应过来后,才明白看来是开的价码不够,于是试探道:“不知龙公子打算让在下以何为报酬?”
胤祚闻言伸出手掌,做了个九。
聂志远心中突然感到不好,道:“这是何意啊?请公子明示。”
胤祚笑吟吟道:“我要钱庄的九成股份!”
那聂志远闻言差点就从椅子上蹦起来,两个眼睛瞪的特大,满脸的惊讶,幸亏刚刚把茶杯放下,不然一定喷胤祚一脸茶水。片刻后,聂志远由惊转怒,沉声道:“既然公子毫无诚意,那谈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公子可别忘了在下手上还有一万两银子,就是开不了银行,买些地产,做个富家翁倒也是不难的,失陪了!”说罢一甩袖子就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