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蓬语录-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我们动了个念头要去伤害众生,就已经破坏了我们清净、安详的内在。

心如即是坐,境如即是禅,如如都不动,大道无中边,若能如是达,所谓火中莲。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佛法:「我观故自在。」

贪婪的火,灼伤了你的良知。慈悲的水,清凉在你的心中。

愚痴的人一直想让别人了解他,智慧的人却努力地了解自己。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迷而不知其迷,才是真迷。

您一天中曾踏实地活过一小时吗?

时常反省及检点自己的心念、语言行为,即可减少贪欲。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多一分心力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

养牛的人,放牛吃草,并不放松看守牛群的行踪,而注意其所在。人的心,更应随时守之,不致迷失行踪。

真的没有人束缚住你。

修行人御心要像牧牛一样,时时不忘制心、息妄。

法的修行落实在「观心」,观心的要诀在「念念自知,念念自觉。」

庄子曰:至人用心如镜。

不怕千日密,只怕一时疏。

事物虽渺小,有时却会影响一生。

顺境如不能忍受,便易放逸而一发不可收拾。

终身行善事,须防错一椿。

以镜自照见形容,以心自照见吉凶。

爱出风头的人,是犯了幼稚病。

最大的悲哀事,莫过于良知的丧失。

心是最难攀登的山,最难驾御的马。不试图征服它的人,就得不到属于自己的生命。

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原谅欲心,即是入迷之途;克服假我,乃为正生之道。

直心是道场。

能举千斤之物,难抬一己之身;能看百里之远,难省一己之过。

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骗你一时,它却骗你一辈子。

把批评人家的时间,拿来反省自己,才有改进的一刻。

心垢是无明的本质,我执是众苦的根源。

若持热恼之心,欲入清凉之界,犹披麻而度火,古今未之有也。

嫉妒勿起于心,谗言勿宣于口。

贪、瞋、痴像发烧。只要染上其中一种,即使躺在华丽的卧榻,也睡不好觉。

看不破,放不下,又如何?

苦、乐,其实都是人们的一种错觉。

去掉心中所有的欲望和情欲,纯然寂静现前,短暂的生命就成为永恒不朽。

修行不求无魔,无魔则誓愿不坚。

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本。

罪福由心而分,果报由心而异。

要在众生心中,观察宇宙的真理。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燥。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

西藏白教冈布巴大师在宝曼集中发人深思的警句:欲念可能被误认为信仰。恋着可能被误认为慈悲。

无思无虑可能被误认为是无边际的涅槃心。感官知觉(或现象)可能被误认为真实的刹那见道。一闪的见道可能被误认为全体的证悟。假道学可能被误认为真行者。心为形役的瑜伽师可能被误认为大自在者。利己之行可能被误认为利他之行。欺诈手法可能被误认为审慎。骗子可能被误认为圣者。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善心、功德不够,就好比提炼的火候不够,业力、习气就无法彻底转化。

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迷失者,弃之则堕三涂。故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多认识一点自己的心性,就多得一份光明。

除非你亲自证明,否则不要盲目接受任何观念。

所有内在的矛盾,是你心中真理与虚妄之间的产物。深入观照内在,痛苦是可以免疫的。

生命的关键——要真正感觉内在自我的转变,但这要绝对的自我忠实。

万事由心起,故应先调心。

知天地皆逆旅,不必更求顺境;视众生皆眷属,所以转成冤家。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瞋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任他极有见识,看得假认不得真;随你极有聪明,卖得巧藏不得拙。

无明——虚假不实的知识。

静坐可以给你任何其他方面所无法给你的东西,它让你了解自己。

言行中止,心空如莲。

能够看着念头来来去去,不要去理它,也不去扫除,让它「一任自来还自去」,

你仍然看着它,你就是「观自在菩萨」。

深入你的心湖,你会发现,有个如如不动的「他」看着此心湖和其变化多端的波流。

好好的回光返照,看看在一天中,你受到了多少的干扰。

少管他人事,常修自己心。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参须实参,见须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为微细难凑处。

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

不识本心,求无上佛道,无异煮沙成饭。

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

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心不可傅,心契为傅。心不可见,以无为见。契亦无契,无亦无无。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

圣人妄念忽起,即同凡夫;一念回机还同本得,凡夫即圣。

罪从心生,还从心灭。善恶一切,皆由自心。

于外相求,无有是处。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念是业识,而性体中并无是事。

知念之本身,当下即空,便不致执虚为实。

须知观照虽亦是念,乃顺体起用之念,便可顺此用以入体。

佛法处处不离观照,必时时刻刻去思惟方可。

修行须依经中所明之理,返照自性。

竹节虚心是我师。

观心得悟,一切具了。

境无自性,由见而有,不见即无。见无自性,由心有动,不动即无。动无自性,独由不觉,觉则不动。

若能观心,知心无起,即得随顺入真如门。

摄心一处,便是功德丛林;散虑片刻,即名烦恼罗刹。

「心」是诸佛本源,是一切神通妙用。

心即我也,我即心也。非我有此心也。我有此心,则心与我二矣!

凡人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

法界量同太虚,众生智心自小。

魔由心造,妖由人兴。

焚香妙达无生,散华显诸无着,弹指以表去尘。

心外觅佛波波浪走,一念回光见自本性。

六根摄境,心不随缘谓之定。心境俱空,炤鉴无惑谓之慧。

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苟欲微加外助,则失其本真矣!

剑树刀山为宝座,龙潭虎穴做禅林;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群中也立身。

此心未了,则修与不修,俱名虚妄!

迷是自迷,悟须自悟。苟不自悟,纵是释加达磨亦为你不得。

何谓生死?有偷心是。何谓涅槃?尽偷心是。

偷心,乃识情之异名也。能劫夺自家无上法财。

凡何异圣,圣何异凡?惟偷心而成异耳!

勤究自心,究到无可究处。心眼洞开,始悟恶之可断不可断,善之可修不可修。

一切恶业及贪瞋痴与无明烦恼种种尘劳等,俱无自性,皆由迷自心,故依妄而有。

无事于心,于心无事,则心能虚灵寂而照。

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盖业业兢兢,念兹在兹,方得无碍自在。

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

不取众生所言说,一切有为虚妄事。

慎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是认贼为子。

所谓心地法门,万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无境即无。万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复何求哉?

有心起时,万境皆有;空心起处,万境皆空。

心空能入道,性空自神通。

一切法门都以修心为上策。

向外驰求皆是妄,谁知本性遍大千。

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一切声,无有滞碍,名为道人。

顿舍外尘,时时向自己脚跟下推穷。

内心外境只是一事,切忌作两般看。

全心即佛,全佛即人。

行住坐卧,勿令心意识得其便,久久纯熟,自然用不着排遣。

欲观无为之真性,应观有为之幻相也。

心逐物为邪,物从心为正。

法者谓众生心。若心生即一切法生;若心无生,法无从生,亦无名字。

若识心性非形相,湛然不动自如如。

圣人过多,贤人过少,愚人无过。盖过必观而后见,不观心者,冥行妄作以为常,不复知过。

口说真如,心似猿猴,言行相违,名为自诳。

不取亦不舍,永断于生死;一切处无心,即名诸佛子。

行人对于扼要之修功,惟在不取相,不灭相,而以性为中枢。岂但相不住,性亦不住,并不住亦不住矣!

修不取者,便时时处处,皆应观照诸法本来无相之理体,是之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

境自心生,非从外来。

抛弃一切无谓的寻伺,一切形式和名字,澄心清魂,返观内照。

外无一物而得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

大道不由行得,说行权为凡愚;得理返观于行,始知枉用功夫。

回光返本全无。

若不观心,法无来处。

自性一念才起,即是万象森罗。

此事欠一法不是,剩一法不是;取一法不是,舍一法不是;即一法不是,离一法不是,但低声道得一法,却是是非中人。

不识自心是妄,起种种境界是颠倒。

识此妄心,悉由缘生;息诸缘起,自然无缚。

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

一念散于无量劫,无量劫摄于一念。

大居士不言僧过,善知识能调物情。

夫缚从心缚,解从心解,缚解从心,不关余处。

修心必须入观,非观何以明心?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

但谛观杀盗淫妄从一心上起,当处便寂,何须更断?

悟心之士,情消境寂。

住心——谓心散动,攀缘不住,专摄念住,更无去动。

禅定——觉心寂静,行住坐卧,皆悉寂静,无有散动。

真如——觉心无心,等同虚空,遍周法界,平等不二。

多一分觉察妄想的能力,就能减少一分烦恼的产生。

智慧——识了一切,契达空源。

心无相——谓心澄净,无有相貌。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长非短,非大非小,

非方非圆,湛然不动。

心解脱——知心无系无缚,一切烦恼不来上心。

一切境界,本自空寂,迷者不了,即为境惑,流转不穷。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是诸佛用心处。

千年暗室而破在一灯,无始樊笼而唯凭妙观。

若以心示人,皆归正法,不落邪见,如指南之车,皆归正道。

已得身心教,复不难教他,若欲教余者,先须教自己。

但有纤毫即是尘。举意便遭魔侵扰。

为钱「忙」,无智「茫」,眼瞎「盲」。

名、地位、成就、财富、常常会蒙蔽了内在真实的我。

命自我造,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自性。反躬内省,感无不通。

学佛之人,最要各尽其分;能各尽其分,即是有廉有耻。

当你想做什么时,并没有人鼓励你;当你不想做什么时,别人也不会责怪你。

消一分习得一分明,忍十分恼证十分提。此中体验真消息,端倪在我不在人。

大死一番,再活现前。

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

迷则人随于法,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法随于人,人人一智而融万境。

谛观此心,空洞无物;瞥尔情生,便觉恍惚。急处回光,着力一照;云散晴空,白日朗耀。

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悟真妄,依真心则速证菩提,随妄心则漂流生死。

一心空寂为佛宝,寂而常照为法宝,照而无染为僧宝。

返照自心,本无起处,起处本无,名之空观。

于无起处,妄生诸法,诸法不实,名之假观。

空假本无,不住两头,全体真心,名之中观。

六根照境,不为境缚,一切不住,名真解脱。

眼如盲,耳如聋,心念才起时,如撞着银山铁壁相似,如此则工夫始得相应耳。

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动境不待遣而自遣,妄心不待净而自净,六根门头自然虚豁。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守约是俭德。俭于听,可以养心。俭于事,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凡俭,皆可以悠久而无穷。

善时百念易忽,不可无详慎心;怒时百念易决,不可无舒徐心。

渡海应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须入观,非观何以明心?心尚未明,相应何日?

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人世风景

朝代兴亡的原因往往是:有人随心所欲,有人不能随心所欲,两者之间发生了冲突。

历史会不断的重复循环,是因为人会犯同样的错误。

过着与良心背道而驰的生活,即使别人没有损失,自己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却已经够受的了。

共同负责的事物,总是没有人负责。

在瞎子国里,一只眼的人是国王。

心灵是活的博物馆,充满了人生之爱的展览品,永久保存着我们爱与被爱的时刻。

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相同的,也没有人是一无可取的。

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

有两种人永远无法超越别人:一种是只做别人交代的工作,另一种是从不做好别人交代的事。

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可能拥有你所欣赏的人格特质。

所有奇迹中最重要的,是单纯的信心所产生的力量。

和谐处世与分工合作的精神,是最高贵的人际关系。

倘若你的人生使命,就是让每个人都喜欢你,你将会非常失望。然而当你与人相处时总是亲切而体贴的话,他们可能不会喜欢你,但是绝不可能会讨厌你。

生命中最大的奖励并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帮助他人所获得的快乐。

应用注意力的方式足以决定人生的外观与内涵。

美味腐腹,好色溺心,勇夫贾(贾:招致。)祸,辩口致殃。

冒险专家的乐趣并非来自危险本身,而是来自他们使危险减至最低的能力。

我们爱的人最有能力伤害我们。

若人生恍如一梦,我们该做个好梦,不该遗憾地梦着或醒着。

不能感人,皆诚之未至。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赞美,人生会少一些遗憾。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场,他集经理、演员、提词、编剧、换景、包厢侍者、看门人诸职于一身,此外还是观众。

在二十岁至四十岁之间,我们忙于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其中包括了解偶然局限和必然局限两者间的差别。超越偶然局限是我们的责任,但我们绝不能泰然地超越必然局限。

对民众来说,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来说,唯一的权力是良心。

将自己陷于罪恶中的是常人;为自己的罪过烦忧的是圣贤;夸耀自己罪过的是魔鬼。

世界上大部分的麻烦,都是想成为伟大人物的人惹出来的。

发牢骚的人所能获得的并非同情,而是轻蔑。

行不义的人比遭受这不义行为的人更不幸。

信任少数人,不害任何人,爱所有的人。

只要你觉得对的事,就去做——反正你做了有人批评,不做也会有人批评。

你在两个仇人之间说话要有分寸,以免他们和好后,你将无地自容。

我们是以感觉自己有能力做些什么事判断自己;而别人却以我们已经作成了些什么事判断我们。

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会及时来到。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我们总是在期盼错误的事物。

抗拒或期待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人愈想抓住什么,愈抓不住什么。

沉默的大众,是一股看不见的动力。

街景是反映时局最好的镜子。

客串一次农夫,才知道食物的可贵。

人生就是「生」与「死」的拔河。

最不轻诺的人,最能履约。

学会了解你所不关怀的人,

有如到外国旅行:虽有使你不快意的地方,但可使你胸襟宽广。

善把自己的怨苦像广告一般吹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