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城管大队-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于安全性考虑。徐阳最终决定,为了防止学生们私自使用不成熟的滑翔翼进行实验,所以南山书院准备亲自举办一场载人风筝实验。

    五位皇子也是听到这个消息就匆匆赶来了书院后山,这才有了前面徐阳和五位皇子见面说故事的机会。

    。。。。。

    说是风筝,可事实上这是一个滑翔伞,这个东西不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安全性都要比滑翔翼好很多,所以徐阳也是优先采用这个东西来做实验。也好观察观察唐人对于飞天这种事情的反应。

    山顶上的那名勇士是一名书院的守卫,徐阳告诉它。他穿上滑翔伞跳下悬崖,基本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一旦试跳结束,不论成功失败,他和他的家人都可以得到一笔巨额赏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再加上这名守卫一向十分钦佩和尊重鬼谷子,也相信徐阳的话,所以成了本次试验的主角。

    望着山上那名脸色有些苍白的汉子,徐阳的嘴角微微翘起,果然人类的恐高是天生的,更别说是要从高处跳下,这样对于心里的挑战更大。那名汉子在悬崖上迟迟不跳、久久徘徊即便隔着好几百米,仍能看到他内心的踌躇和畏惧。

    “这个家伙怎么这么墨迹啊,还不跳,活该一会摔死。”李愔这个没心没肺的孩子等急了,发着牢骚说道。

    徐阳眉毛一挑,语气严肃的说道:“别说别人,现在让你去跳,你敢吗?”

    李愔向来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凭着他爹是李二,以前被封为郡王的时候可干了不少坏事,少年人的脾气又大,顶嘴道:“我敢啊,怎么不敢。”

    “好。”徐阳不怒反笑,厉声道:“准备步撵,将我和李愔皇子带上山,准备一套滑翔伞,让他跳。”

    李愔这下愣住了,以前在各个地方撒野,踩踏良田,官员们哪个不是看他老爹是李二给他面子,不敢得罪他,可是这鬼谷子为何跟他们不一样啊!

    “我现在不想跳了。。。。”不得不说,李愔还是很滑头的,形势不对、立马改口。

    徐阳似乎没听到,对一旁照看五位皇子的青袍公公道:“少年人就不珍惜他人之生命,鬼谷之道弊也,我要给李愔太子一个教训,公公您觉得呢?”

    那名青袍公公是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面色谄媚的说道:“李愔皇子年纪小,不懂事,鬼谷还请高抬贵手,这件事就算了吧。”

    徐阳摇了摇头:“少年时代就不懂事,长大了就更加不懂事了,你速去皇宫启禀陛下,就说李愔皇子被选为降落伞候选人,必须亲自上山走一趟。”说罢,顿了一下,指着李愔向左右吩咐道:“把李愔皇子给我捆起来!押送上山!”

    ps:二更送上

第四十一章 我爹是李二() 
正如不同的高度有不一样的风景,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也有不同的见闻与理解。

    修建火车道、研发飞行器,这些东西在长安寻常百姓眼中,无异是一种贵族们所享受而创造的东西,即便大唐新闻报怎么描绘这些东西对于大唐科技的重要,长安百信所关心的,永远是米价的涨了几文、房价又跌了几两。

    而今天大唐新闻报上刊登的一条新闻却赚足了长安百姓的眼球,标题是:‘飞天第一人,书院滑翔伞试飞成功!”,这条消息不但吸引了大批的长安百姓,更是在皇宫中广为流传。。。

    。。。。。。。。

    “启禀陛下,情况便是如此。”一名青袍公公毕恭毕敬的说道。

    李二面无表情,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徐阳没有做错,愔儿从小到大,脾气都和他娘一般,被朕给惯坏了,现在越发的不知收敛,朕还担心他长大之后指不定会干出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现在有徐阳替朕教训教训他,也算是让愔儿长长记性吧。”

    青袍公公还想再说什么,可是看到李二的表情,最终还是把话给咽了回去。

    “对了,那滑翔伞的事情,你再和朕详细说说。”李二略显好奇的问道。

    “回陛下的话,那滑翔伞,大如巨树,扬起如船帆一般,在书院,那名勇士从高山悬崖跳下,身背那滑翔伞,如同鸿羽一般,飘飘落地。毫发无损。”青袍公公如实禀告道。

    李二的眼神中射出一道精芒,良久,才喃喃道:“火车才刚刚铺设不久,这个鬼谷,又给了朕新的惊喜啊。。。。。”

    。。。。。。。。。。

    对于皇子的教育。向来是吃硬不吃软,只要你比他狠一次,以后他就再也不会再敢忤逆你的意思,徐阳现在可谓是总结出了一条帝师定律。

    果真,到了山崖上,看到下面呼呼挂的寒风。山脚下的人如同一粒一粒的蚂蚁,李愔的双脚就直打哆嗦。

    徐阳则是亲切的慰问了那名看起来有些窘迫的跳伞勇士。

    “如果觉得不行就算了,这一点书院是不会强求的。”徐阳安慰道。

    “不不不,郡爷误会了,小人实在等书院的先生检查完毕。”那名汉子有些诚惶诚恐的说道。

    “哦?”徐阳朝降落伞扫了一眼。果真发现一群技术人员在做最后的检查。

    将所有的绳子又重新拽了一遍,伞布有无漏洞之后,几名研发部的老先生就走了过来,对徐阳抱拳行礼道:“启禀郡爷,滑翔伞一切都检查完毕,现在即可试飞。”

    徐阳点点头,转头对那名勇士道:“现在还害怕吗?要不要放弃,书院不会逼你的。”

    那名汉子显然有些激动。面色潮红道:“郡爷不必多说,这一切都是在下自愿,现在已经准备好了。在下现在就可以跳。”

    听到如此爽朗的回答,徐阳也是十分高兴,大手一挥,“好,果真是一位壮士。飞行一切小心,等到回了地面。我定与你共饮一杯!”

    一旁的李愔以为徐阳忘了自己,暗暗送了一口气。心里想着下次要离这个鬼谷先生远远的,真是太吓人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正当李愔拍着胸口,安抚着心肝的时候,就听到徐阳的声音如同催命一般在自己耳畔响起,“在这一次还有另外一人与你一同试跳,他年纪小,身材也小正是试跳的最佳人选,是不是啊,李愔。”

    李愔第一次感觉下体发凉,止不住的尿意上涌,他是真害怕。

    看到两腿发软的李愔,徐阳也是笑着摇了摇头,估计这一次之后,这小子一定不会再说什么歧视别人的话了。

    “我爹是大唐皇帝。。。你不能这么对我。。。。”李愔情急之下,开始搬出他老爹来当挡箭牌。

    徐阳一听这话就笑了,后世的新闻看多了,没想到人类进化了一千四百年,仍是没有多大的改变。

    ‘我爹是李二’和‘我爹是李纲’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富家大少,遇到事了,第一时间就会搬出他们最为优越的东西:他们的老爹,怪不得后世出现了坑爹这一词汇,历史由来已久啊。

    “你爹是天皇老子也不能让你歧视他人的生命,这些士兵就不是人了?他们的死就是理所应当?总是一副身为皇子的优越感,那些都是你爹给你的,根本不是你自己得来的,凭什么瞧不起别人,还有,凭什么踩踏农户的庄家?凭什么殴打官员?”徐阳这一番质问如同疾风暴雨,让李愔呆立当场。

    徐阳也是最近才听说李愔皇子的种种劣迹,小小年纪不学好,动不动就骑马狩猎,践踏农田,这事要是再没人管他,指不定就像历史一样,怂恿他哥李佑造反,最终连坐之罪死于流放之地,所以徐阳的心情也是十分急迫,希望能让这个嚣张的皇子收敛一点。

    李愔羞着脸低下了头,他还是第一次被人这样无辜喝骂,可是这些以前没有人告诉自己自己做的是错的啊。

    没有管一旁的李愔,徐阳则是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将要跳崖的勇士身上,只见他纵身一跃,巨大的滑翔伞就在空中撑起了一个搭帐篷,随即整个人就像一片羽毛从山顶缓缓飘落。。。。。

    。。。。。。。。。。。。。。。

    明日就是驱傩节,长安的大街小巷已经挤满了出来逛街的百姓,长安虽无宵禁,可是驱傩的氛围要比往日更为浓厚热闹。

    今年的驱傩节徐阳没有带刘梦璃再去大街上乱跑,因为她快要生了,整日挺着肚子,徐阳可不放心去那推推挤挤的大街上,万一要是伤着了,徐阳不保证自己不会杀人。

    站在新建的商务会所的酒楼巨大的落地窗前,刘梦璃很是幸福的依偎在徐阳的怀中,望着灯火通明的长安街道,还有天上那一轮高悬的皎月,轻声道:“妾身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嫁给夫君,若是还有来世,妾身愿还与夫君结为夫妻。”

    徐阳低头看了看怀中佳人,托起在烛光下更显妩媚的脸庞,“能遇到你这种女子,也是我徐阳的福气,等咱们的孩子生下来,我会把他教育成全大唐最聪明的孩子。”。。。。

    。。。。。。

    ps:一更奉上。

第四十二章 年终守望() 
皎月高悬,清凉的月光如银霜般洒落在大地上。

    一间典型的唐式风格的飞檐建筑中,灯火通明。

    屋子中,最为吸引人的,是一个红绸棉布的襁褓,襁褓中,一张肥嫩的婴儿小脸,在烛光的映衬下,似乎像整个世界一般耀眼。

    宝皇女静静的坐在一张木椅上,怀中抱着的正是那个男婴。

    温柔的盯着婴儿熟睡的模样,宝皇女似乎陷入到了无边的回忆之中。

    那个*一度的下午,那个男人的臂弯和肩膀,唐人的生活和唐人的自信,每每在宝皇女脑海中出现,她恨,自己为什么不是一个唐人,为何要出生在倭国这个地方,与思念的人不能相聚,可是,最后所有的画面都变成了最后秋叶凋零,徐阳转身之后的一个绝情的背影。

    “你走吧,那些你想要的图纸都在张二那里,从他那里拿到图纸就走吧,徐家庄不欢迎你,大唐也同样不欢迎你。”徐阳这冰冷的话就像是一柄利剑,刺穿了宝皇女的心。

    “徐郎。。。。”不知何时,宝皇女的眼角已经有泪滴滑落,望着熟睡的男婴,宝皇女哽咽道:“徐郎,我会把咱们的儿子,培养成倭国聪明强壮的帝王。。。。”

    。。。。。。。。

    驱傩将至,长安掀起了一股子新年新气象,长安连锁超市居然搞出了一次全场半价的疯狂优惠,这让长安周边各县各庄全部的百姓就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股脑的涌入了长安城,原本加宽了十数米总宽高达一百六十米的街道居然出现了不够用的情况。

    书院最近迎来了大发展时期。许多从海外运来的珍惜鱼类被做成了标本,放在书院当做展示,为此,书院还专门建了一栋宅院,供放这些海洋生物。

    最让徐阳惊诧的是。唐人居然连鲸鱼的标本都给弄来了,原本在海边的时候,徐阳就多次听闻渔夫们将鲸鱼成为海龙王的称呼,对其敬畏有加,可这才只有短短半年,唐人的心态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其实也是历史的必然。人类在未知的时候,对于一切都充满了敬畏,但一旦有了更为强大的实力,便将以前所敬畏的东西抛却脑后。

    显然沿海的海船的现在发展的异常迅猛,从情况上来看。其水平以及不亚于自己当初去探索澳洲的远洋舰队了,蒸汽机也为海船提供了更为迅捷的动力。

    其实现在海外的事宜徐阳很少插手,澳洲殖民地还有各个海岛的殖民地都是由牛进达在管理,这也正是徐阳在长安城总是见不到这位良师益友的原因,因为老牛现在常年在岭南和泉州的海路上奔走,不知道这对于他来说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

    不过对于李二这种避嫌式的任命方式,徐阳也没有多说什么,李二对自己的信任。已经可以说是在封建时代帝王对于臣子的最高信任,甚至已经有些脱离了君臣的身份,颇有种一家人的错觉。

    。。。。。。。

    今年发生了很多事。先是舰队海外归来,取得了高产良种,现如今正在培育阶段,以蓝田县为首式种县现如今已经是收货颇丰,等来年开春,想必又是一轮新的‘土豆热’届时。徐阳觉得,大唐就会迎来一个史无前例的时期:粮食过剩时期。

    要说粮食过剩这种事情。在封建时代简直就是想都不用想的美事,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够吃饱。那么没有一个人会去造反,这是所有人的共识,所以说,帝王一向是把粮食这种东西看做是最为重要的物资。

    可是没有帝王想过,‘粮食过剩’这个词,毕竟这个词太美,不是正常帝王敢看的。

    事实上,中国一直到近现代才渐渐出现粮食过剩,而且多是具有地区性,没有全国大范围的粮食过剩。

    徐阳见过大唐最为底层的民众,就在当初自己的第一个封地,毛庄封地,在那里的百姓,吃上一顿青菜和烧鱼就算是顶尖的食物了,听村子里的老人说,每每遇到灾年,村子里的人都会去吃树皮和草根。

    徐阳没有见过人吃树皮,可是这并不妨碍他相信那些老者说的话,因为这里是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就算是在后世,在新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自然灾害时期,也是有人吃树皮挖野菜,所以在徐阳眼中老者的话没有丝毫的夸张。

    接着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徐阳大胜高丽了,可是因为李二的掩盖,再加上新闻报道的不重视,所以原本可以彪炳史册的巨大功绩,便被悄悄隐藏了起来,连大唐正史中也只有寥寥几句,当然,这件事在后世也引起了后世史学家的激烈讨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接着就是突厥覆灭,趁着徐阳的预言,大唐早已准备好了长矛,蛰伏等待着给突厥来这致命一击,一切都是按照原定计划,甚至和原本的历史差别都不大,李靖军神的偷袭,李绩的埋伏,使原本就不占优势的突厥迅速瓦解崩溃。

    集结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唐,没有丝毫不取胜的道理,趁着暴风雪,一举拿下定襄城,同时还生擒了突厥首领,劼利可汗。

    听说生擒可汗,突厥覆灭的消息之后,李二的反应也和历史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亲自起舞,还和他老爹共聚一堂,一个弹胡琴,一个跳胡舞,那个高兴劲,说都不用说,全都在脸上了,后来徐阳还带刘梦璃去参加了李二为大胜突厥的庆功宴,后来徐阳装了一下,将进酒一出,没想到装出来一个‘大唐第一才子’的称号,这也是徐阳始料未及的。

    。。。。。。。。

    大唐,已经缓缓开始甩开周围的众多小国,走上了一条制霸世界的道路,李二御书房的桌案上,那个大大的地球仪可不是个摆设,那是李二的目标,同时是也徐阳的目标。

    而大唐下一个对手正是祖先为鲜卑的吐谷浑了。。。。。。。

    。。。。。。。

    ps:马上红色星期五,去抢购

第四十三章 墨门()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最新一期的大唐新闻报上,特地花了一个版块将李二的这首名为除夜的古诗放在了新闻头条,一时间在坊间流传,更是有酒楼歌姬将此诗编成了曲子,在歌楼酒坊吟唱。

    李二作诗的好心情可不是平白出现的,那是因为今年的驱傩大会和往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今年长安的驱傩大会不但比往年更为盛大,而且这一次多了一个蛮夷朝拜唐国君主的环节,李二的好心情,正是在朝拜环节产生的。

    。。。。

    大唐现在多占领的地区,横跨了整个中原地区,北至阴山大漠,南有西沙群岛,西入青藏高原,而东方,一直是处于无穷无尽的地里大发现的扩张之中,琉球、印度尼西亚、澳洲、甚至连最为遥远的南美洲,也已经出现了唐人的影子。

    世界的格局从未变的如此明朗,李二通过徐阳所给的世界地图,将世界版图又重新的划分了一遍,自此,唐人所占领的地方,已经超过了地球上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可是也仅仅是占领,唐朝时的人口还是十分匮乏,全国上下最新一次的粗略人口普查,唐国只有三百三十万户人口,这和动辄数亿的后世简直没法比较。

    人口的稀少意味着唐人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移民,就算在沃土广阔的澳洲,李二也只是允许一万人到那里定居,和数十万土著居民相比。唐人的比列还是太低太低。

    既然无法大规模移民,就无法段时间同化这些蛮夷,徐阳的同化政策起不了效果,所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那些蛮夷实行自治。

    这也和后世的民族自治区类似,不同民族自己进行管理。最后统一由中央任命,并听命于中央,这种高度集权而又分权于外的政策对于偏远地区有着相当好的效果。

    李二当初听到徐阳说出这个建议时就拍案惊奇,以他锐利的政治眼光,这种自治式的统治方式简直就是大唐梦寐以求统领外族的办法。

    立即命户部草拟法案,随后颁布天下。以民族自治区的形式管理那些唐人占领过却没有人手去接管的地区。

    而这条法案造成的后果,就是老挝、缅甸、菲律宾、澳洲那些地方的土著首领,全都要派人到大唐进行一次朝拜仪式。

    运气好的是,一直负责海外事宜的牛进达似乎早有准备,他已经在长安安排了不少航海中遇到的各种外族人在长安定居。同时让他们学习唐国文化,日后再遣送回去,以教化他们的子民,通晓圣人礼,学习孔孟道。

    今年的驱傩大会,这些人就体现出了他们的价值,各式各样黑皮肤灰眼睛,棕皮肤棕眼睛的海外蛮夷在大朝会上。穿着唐人的服饰,齐齐向李二磕头行礼的时候,李二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多奇特外表的蛮夷向自己朝拜。一一询问他们的部落族群,并且赏赐他们金银绸缎,并给他们铸造大唐打造的牌匾,供他们礼拜,同时宣布他们政权的合法性。

    。。。。。。。。。

    今年的驱傩大会徐阳没去,不是他不喜欢凑热闹。而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老婆快生了。产期差不多就是这几天,出不得门;另一个原因。就是他遇到了一个人。

    身为一个后世人,徐阳真没想到,历经千年风云变幻,还真的会有哪些古时的门派组织流传下来。

    墨家,就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