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城管大队-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有所不知。”尹阿鼠谄媚道:“公主您四年前是第一批遣唐使中的女性学子,那国子监不收你,所以您才没能留在大唐,现在咱们有倭国在国子监留学的学生,有两个现在在国子监的报社担任记者,写的是《大唐士子报》,这些报纸主要就是发布公告,使人人皆知之用。”

    女子仍是一副不能理解的表情,这尹阿鼠急急忙忙走到大厅的角落里,打开一块砖石,后门的狭缝中取出了一个大木盒,木盒一打开,里面厚厚一叠有些发白的黄纸就映入眼帘。

    “公主,这就是小人这段时间以来收集到的《大唐新闻报》,最近南山书院还新办了一个叫《大唐商报》的报刊,小人还没命人去买。”尹阿鼠指着那些报纸,毕恭毕敬道。

    那名女子好奇的接过木盒,从中取出了一张报纸,打开之后,捧在手上,就看到报纸的中间片诺大的一长串汉字:‘大唐军队征服南美洲’,下面则是附上了许许多多的小字。

    女子十分安静的将这一份报纸从上到下的看了一遍,脸上的震惊之色已经有些难以掩饰。

    “这种报纸在大唐是不是非常稀有?”女子蹙颦问道。

    尹阿鼠愣了一下才道:“回禀公主。。。这东西在大唐只卖五文钱一章。。。。。”

    。。。。。。。。。。。。。。。。。。

    “母后~你为什么不跟爹爹说要办女子学院嘛~”一个身穿粉色宫衣,年纪大约有**岁年纪的少女晃着长孙皇后的衣衫撒娇道。

    “丽质,哪能这怎么无礼,你要跟你的那些姐姐学一学,不要老是跟母后撒娇。”长孙皇后有些无奈的说道。

    “不嘛~母后,丽质想上学,丽质也想和哥哥他们一样去书院读书,青雀哥哥上次回来之后和丽质吹嘘了好久,丽质想去看嘛~”那名小少女似乎极讨长孙皇后的喜欢,这样不顾礼仪,长孙皇后也没有斥责她。

    “好好好,母后下次带你去看看书院是什么样的总行了吧。”长孙有些无奈的说道。

    “母后,襄城姐姐、汝南姐姐、南平姐姐,现在她们都写了千言书,只想让父皇批准女子也能进入书院读书,您身为天下女子的代表,母仪天下,您为什么不说话。”少女拉着长孙皇后的衣摆,一副无辜的模样说道。

    “丽质,告诉母后,这话是谁教你的?”长孙皇后这才反应过来,一个小女孩是很难说出这样的话的。

    果然,此言一出,长乐公主顿时熄火了,情急之下她才慌乱道:“处默哥哥说不让我说,我一定不会说出来的。”

    长孙皇后噗嗤一声笑了,果然孩子还是个孩子。

    “程处默?就是程知节家的那个长子吧。”长孙皇后眯了眯眼睛,清河公主是要许配给他的,这小子一定是通过清河,把这件事搞的整个太宗公主都知道了。

    心中暗骂这小子真会捣乱,长孙皇后的脸上却没有露出丝毫表情。

    “女子入学,这可是天下间从未有过的事,以前最多只是在家中读读私塾或者学学刺绣,一旦让女子也进入书院读书,这天下,会有很多的士子跳出来说这违反祖制的。”长孙皇后爱抚着长乐公主的头,轻轻解释道。

    “可是母后,处默哥哥说,鬼谷子都说了,学习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不论男女。这可是第一代鬼谷子说的话。”长乐公主虽然年纪轻轻,但也继承了她老爹和娘的智慧,说话伶牙俐齿。“鬼谷子说过的很多话不是都成了现实,所以丽质认为,女子就应该可以上学,那些士子自己能够上学,没有体验过不能上学的滋味,乃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长孙皇后又重新审视了一下的自己的这个鬼灵精怪、人小鬼大的女儿。

    “丽质,告诉母后,这些话你都是从哪里学的?”

    “报纸啊~丽质最喜欢看报纸呢。。。”

    。。。。。。。。(未完待续。)

第五十四章 大唐新变化() 
自从超市在长安城的各个坊市开业以来,坊市的繁华程度和热闹程度都成直线上升。

    坊间的百姓对这种购物的快事感觉新奇不已,这超市最好的特点便是可以在里面随意的看各式各样的商品,不论时间,可以不花钱,想逛多久都可以,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是集市的主人,一种犹如在自家后院闲逛的新奇感。

    让众人都没想到的就是这超市的创办,就像是一场席卷长安的风暴,东市和西市那些卖杂货商品的散户现在都喜欢跑到各个坊间的超市旁去卖,因为在那里卖东西不但客人多,而且还不讲价,直接打乱了长安几十年来未曾改变的‘买卖去东西’这条更古不变的定理。

    事情总有两面性,超市的创办一方面给各个坊间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是另一方面也给长安的治安带来了极为巨大的挑战。

    超市的繁华,不但增加了坊市的流动人口,而且因为其营业时间一直到戌时,这个点长安的净鼓钟早已敲响多时,金吾、武侯和城管都开始上街巡街。

    这段时间,城管和武侯们频频抓住夜深在街的倒霉蛋,要是这些人没什么身份也就罢了,捉进大牢,打一顿交些钱财就得了。

    但关键是这段时间抓住的人没一个是好惹的,程咬金长子程处默、长孙无忌长子长孙冲、尉迟恭长子尉迟宝林、更有二李家的两个公子,李崇义、李徳謇。更是还有一堆长安的勋贵,其中还有侯君集和张亮这两位当朝大员,这不禁让长安城金吾卫的队长常何异常头痛。也不敢抓人,只好把这些人放了回去,把这些人违反宵禁的事情直接一个折子递了上去,表自己是无能为力。

    。。。。。。。。。。。。。。。。

    “真是气煞朕也。”李二皱着眉,对着从立政殿出来迎接自己的长孙皇后抱怨道。

    轻轻帮李二卸下朝服。长孙皇后微笑道:“陛下又因何事置气?”

    “观音婢有所不知。”李二有些郁闷道:“当初就不该答应徐阳那小子的要求,允许他开超市,现在长安夜间上街的人颇多,违反了宵禁令,都被金吾给捉住了。

    长孙皇后原本以为是什么大事,没想到却是这一点小事。

    “不就是违反了一次宵禁嘛。下次想必就不会了。”长孙皇后安慰道。

    李二露出无奈的表情,“关键是这些违反宵禁的不是当朝大员,就是勋贵之子,违反宵禁这种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常何也难做,所以只好给朕递了份折子。”

    “哦?”听闻都是些贵族,长孙皇后才露出好奇的表情。“都是哪些人呢?”

    李二有些不耐烦的道:“还不是徐阳那小子的那些朋友。知节家的程处默、无忌家的长孙冲、尉迟家的尉迟宝林、更有二李家的两个少爷,李崇义、李徳謇。更是还有一堆长安的勋贵,其中还有侯君集和张亮这两位当朝大员。”

    长孙皇后笑了笑,这么多当朝重臣一起犯法还是第一次。

    “陛下可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违反宵禁?”长孙皇后用安慰的语气说道。

    这不问还好,一问李二更是来气,哼哼道:“朕派人去调查。结果只是因为这些人在康隆坊看街上的买卖和杂耍太过兴奋,这才忘了时间。”

    长孙倒不惊诧,只是噗嗤一笑道:“陛下可记得当初徐阳海外归来之后就像陛下请示过的取消宵禁一事?”

    李二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喃喃道:“朕想起来了,那时候鬼谷徐阳就跟朕陈辞请求废除宵禁,以加快大唐之商品流通,丰富百姓之生活,当时朕似乎是斥责了他一顿,以侠以武犯禁。夜不禁娼妓多瞟、赌徒多事为由,仍坚持实行宵禁令。”

    长孙皇后轻笑道:“这恐怕是鬼谷弟子行的‘曲线’之路了。”

    李二听闻。拍了拍大腿,“这个小子。居然把朕都糊弄在鼓掌中,改日上朝,朕定要好好跟他说道说道。”

    看着李二咬牙切齿的模样,长孙皇后嘴角的笑意更浓了,“陛下,臣妾觉得您自从去书院踢了几次球之后,整个人都变的开朗了。”

    李二听闻,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朕也觉得朕最近的身体有所好转,以前经常夜不能寐,现如今踢了球之后,倒是每日酣睡。”

    “陛下,臣妾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长孙皇后面色突然变的有些正式,严肃的说道。

    李二看了长孙一眼,也是正色道:“爱妃请讲。”

    “臣妾觉得,这鬼谷徐阳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如今他这么坚持取消宵禁,臣妾觉得,为什么不给他一次机会,看看这宵禁一旦取消,我大唐究竟会出现怎样的变化。”长孙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动人心魄的光芒。

    盯着长孙皇后的眼睛,李二也陷入了沉思。。。

    。。。。。。。。。。。。。。。。。。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

    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七月流火,繁荣的长安却依然没有因为天气微变而有所沉寂,这样一座千年之城注定每一个角落都是帝国最荣华的见证。

    今天的皇城边上已经围满了路人,不时的还有人朝里面挤。

    皇城的告示榜上一个特大的标题吸引着众多的士子也是在下面品头论足。

    “莫兄,你看这皇榜上所说取消宵禁半月是谓何意?”一名国子监学生服侍的学子手中扇着一把折扇,指着皇榜问道。

    另一名同样身穿国子监学生服的青年盯着皇榜看了一会,才道:“听说是因为昨日宵禁之后的几个朝中大员没有及时归府邸,被巡夜的金吾给捉住了,所以陛下才会想出这个办法吧?”

    那名折扇青年点了点头道:“此言有理,不过咱们还是去找一处茶馆,听听说书先生怎么解释这报纸吧?”

    “善。”

    。。。。。。。。。

    望着两个远去的学子,站在人群很远处的一个长衫青年双眼淡泊的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静静出神。

    “公子,国子监也真是不知羞,校服明明是我们南山书院先有的,他们居然也冠冕堂皇的抄了去。”一个身穿布衣的书童模样的少年站在青年身旁愤愤不已的说道。

    “四九,别这么说,国子监那叫引入他家之长,鬼谷先生就曾说过,‘师人长技以制人’虽然此话说的有些偏颇,但是国子监现在与我南山书院不就是竞争关系嘛。”牛师赞满脸轻松的说道。

    “公子,这边的皇榜是说的取消宵禁一事,那边还有一张皇榜。”书童指了指远处的又一围观群众围住的告示栏。

    “走,去看看。”牛师赞今天是以报社记者的身份来的看看朝廷又张贴出什么皇榜的。

    。。。。。。

    李二要将土豆种在长安城东的那片最为丰沛的土地,那边也正好是蓝田县的地界。这条消息差点没让蓝田县的县令激动的疯掉,而且这消息还是通过皇榜张贴出来的,蓝田县的县令顿时觉得是祖上积了八辈的德,才能获此殊荣。

    李二于贞观二年七月甘八,亲手将第一株土豆栽在了蓝田县的土地里,这也是第一次海外作物移栽出皇宫。

    当时的史官在《大唐史记》中记载道:‘贞观二年,七月甘八。帝临蓝田,栽海外土豆一枚,宣此作物于蓝田多种植,此乃首之移栽出,乃我大唐盛世之开端。’(未完待续。)

第五十五章 大军开拨() 


第五十六章 欧洲人与倭国人() 
久违的净鼓钟声依旧在低沉的敲响,可是长安街上却没有了往日的肃穆与安静。3

    成群结队的士子们身穿白衣长衫,手持折扇,在大街上摇摇晃晃,口中不时吐出几句高雅诗句,这是长安现如今读书人最喜欢的一身行头。不仅有年轻人,还有不少的年轻儿童在大街上追逐嬉戏,他们的家人则是满脸欢笑的跟在他们的身后笑骂着他们的的调皮。

    大街上的商铺不再像往日大门紧闭,而是在店铺门口挂上两盏巨大的红灯笼,里面点上鱼油烛,将原本有些阴暗的院门照的通亮,迎接这长安城的夜生活。

    漫天的云霞依旧没有退去,夏日的白日有些长,此时的月钩才刚刚爬上北天,星星也只有几颗点缀在微蓝的天空上。

    长安城仿佛迎来了一次新生,今夜无宵禁。

    就在这落日斜阳中,长安城的北门中驶进一队车队,看这车队的马车颇有风尘仆仆之意,显得十分破败凋敝。

    马车中一名满头金发的青年探着头朝车窗外不停的好奇看着。

    “波西图,这里便是大唐吗?”青年深蓝色的眸子中充满而来惊讶。

    “王,这里就是大唐的国都长安了。”那名叫波西图的老佣人在马车中弯腰绅士道。

    “长安……”金发青年似乎有些沉醉,喃喃自语了几声,最终发出了一声感慨,“波西图,这里的繁华程度简直要比十个采穆国还要大。”

    波西图点了点头道:“王。这大唐的王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土地。他的都城一定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

    露出一副向往的神色。金发青年希翼道:“真想见一见这大唐的王,看看他究竟长什么模样。”

    波西图有些担忧道:“我亲爱的王子,现在咱们是被驱赶出领地的落魄君主,不要忘记了我们要请大唐的陛下出兵的事,现如今一定要用我采穆国最高的礼仪来对待大唐的王。

    金发青年点了点头,“这一点不用波西图你多说,我知道。”

    波西图有些欣慰道:“因为我们的身份,所以现在这些大唐的人才会对我们恭敬有加。将我们从那么远的西域之地送到这里来,我们在这里一定不能违背大唐之王的意志。”

    两人正在对话,马车前的门帘被缓缓拉开,一个小厮模样的车夫道:“两位,您们住的异国客栈到了,明日是早朝,您们从欧洲来的折子已经被长孙大人接过去,他明日会带着两位上朝,今天您们就现在这里休息。”

    波西图十分具有皇家礼仪的给这一名小厮鞠了一躬,“感谢您送我们从朔方来到长安。”

    那小厮有些受宠若惊。“不不不,这都是上面交代的任务。能送两位皇室的人物来到长安,也是我祖上有福气。”

    虽然听不懂小厮在说些什么,波西图还是很有礼貌的又行了一个欧洲贵族礼,这才牵着金发青年的手下了马车。

    下了马车,天边的最后一抹夕阳也沉了下去,金发青年望着宽广的街道,还有路旁不时走过的行人,露出一副好奇的神色,不过他的容貌也是吸引了周围百姓的围观。

    “两位,门在这边,请进吧。”那名小厮急忙拉着到处乱瞅的采穆王子,今夜不宵禁,像他这样长相奇怪的外国人要是在街上呆久了难免引出什么是非。

    “好的。”采穆王子很是懂礼节的跟着那名小厮进了大门。

    这是一处四合院,乃是长孙无忌的私人别院,平日有什么客人也都可以在这里暂时落脚。

    “长孙大人已经知道你们在这里,明天早上会有奴婢伺候你们起床,然后就跟着长孙大人去上朝觐见,你们明白吗?”小厮耐着性子问道。

    “我们知道了,我们一定会准时参加的。”波西图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说道。

    “好,有您这么一句汉语通事情就方便多了,那您们好好休息,我就先行告退了。”说罢小厮就抱了抱拳,掩上了院门。

    院子中一时间只剩下了波西图和采穆王子还有六名仆从,仆从中一名身穿管事模样的中年人凑了上来。

    “还请王子和这位管家移步内阁,天色已晚,想必二位也是舟车劳顿,奴婢们会服侍二位沐浴更衣,明日方便上朝。”

    “嗯,谢谢你了。”波西图点头道,“王子,他们说请咱们去洗浴。”

    “好啊。”采穆王子露出了神往的神色,“我也好久没有洗澡,感觉身体都有一种发霉的味道,终于可以再一次清洗身体了。”

    ………………

    天色已经完全的暗了下去,可是长安似乎才刚刚苏醒,到处都是大红的灯笼,仿佛是除夕之夜一般,街道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长安的居民们第一次体验到这种兴奋的夜生活。

    街道上,各式各样的买卖占据了整条宽广的大街,卖烤串的、卖糖人的、卖风车的各式各样新奇的小玩意吸引着居民的荷包。

    明亮的红光似乎都能将半个天空照亮,金吾和城管们悄悄的三人一队的在街上巡视,企图发现不法分子,可是似乎周围的气氛只有欢乐,没有一丝的阴暗和沉寂。

    今夜最热闹的地方还不是各种居民住的坊市,而是在皇城旁的平康坊。

    《开元天宝遗事》卷二载:“长安有平康坊者,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可以说平康坊是中国第一个红灯区,现如今宵禁已无,平康坊的风尘女子都高站楼阁,挥舞着手中的绣绢,期待着能与些文人骚客春风一度。

    当然有了这些风尘女,自然少不了文墨骚客,一个个穿着文士长衫,三三两两调笑着就进了平康坊的坊门,那里面莺莺燕燕的声音都催人热血上涌。

    ‘’的老板脸上的笑容几乎都快咧到了耳朵根,满脸的褶皱挤在一起,像一朵绽开的菊花,她从业二十多年来,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场面,中的客房几乎全都被住满了,甚至有客人一连付了三天的房钱。

    姑娘们也都是满脸欣喜,这银子赚的都有些烫手,随便唱两首小曲,就能得到大爷们的打赏,要在以前,这种事情至少也都是小半年才能发生一次。

    老板娘不停的接待着从前院进来的客人,面色早已经喜上眉梢,大唐宵禁一无,自己日后不知能赚到多少银子,而且前两日仅有一个不知哪一家的大家闺秀竟然蒙着面在十几名长相倾城容貌的女子陪伴下来了,直接就说明了来意,愿在表演歌舞,只是卖艺不卖身,所得钱财和老板娘一人一半,这种好事老板娘怎会放过,当下就和那蒙面纱的女子签了半年的合约,每七天表演一次歌舞。

    双喜临门,老板娘突然觉得自己焕发了第二春,连声招呼着客人里面请,嘴角的笑意却怎么掩盖不住。

    ………………

    “公主大人,奴婢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