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第8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相信你的判断。”

    又想了一会,向天亮道:“老罗,对你的情况,陈美兰书记是比较了解的,而谭俊市长和邱少华主任则不然,所以我建议你事不宜迟,主动去找他们谈谈,先找邱少华主任,再找谭俊市长,小事不否认,大事不承认,争取让他们早点心里有数。”

    罗正信拿着匿名信站了起来,“我马上去。”

    “把匿名信留给我,我要查查是谁干的。”向天亮把匿名信要了过来,忽又问道,“对了,你昨晚往我百花楼送莲花鱼,见到高玉兰副书记没有?”

    罗正信道:“见到了,她还和我说了几句话。”

    “那你还继续不继续送?”向天亮笑问。

    罗正信忙说,“要送,肯定要送,我还指望高付书记在关键时候拉我一把呢。”

    “呵呵,那你现在想不想副处升正处的事?”

    “唉,你就别笑话我了,你忙着,我去找领导了。”

    望着罗正信的胖背影,向天亮慢慢收起了笑容。

    罗正信的事要帮,向天亮心道,打罗正信的脸,就等于是打我向天亮的脸。

    事不宜迟,向天亮带着匿名信起身,离开市委大院直奔市公安局。

    车停在市公安局的侧门外,向天亮拿出手机,打电话给市政法委书记兼市公安局局长邵三河。

    邵三河很快就来了,“怎么不进来坐坐?”

    “我目标太大。”向天亮笑道。

    “呸,你是大人物的话,那高玉兰副书记就是神级人物了。”

    “有个急事,你要从速帮我查清。”

    看向天亮要打开公文包,邵三河拦住笑问,“你是不是要拿一封关于罗胖子的匿名举报信?”

    “咦,三河兄你神了。”

    “我不是神仙,因为我也在早上收到了一封关于罗胖子的匿名举报信,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应该是同样的内容,而你看出了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你迫不及待地找我来了。”

    向天亮嗯了声,“你怎么看?”

    邵三河说,“不是一般人干的,与这次干部调整有关,想给咱们制造麻烦,这个人很了解罗胖子,手上掌握着这么多关于罗胖子的材料,说明这个人早就在关注罗胖子,因此,不会是咱们这边的人干的。”

    向天亮道:“三河兄,你把我把这个匿名举报信的策划者找出来,我要看看这个家伙的屁股是不是会比罗胖子干净。”

    “好的,争取一周内给你答案。”

    “我只能给你两天。”

    邵三河嚷了起来,“哎,你当我是福尔摩斯啊?”

第1849章 破绽

    向天亮说,“三河兄,你查得快,罗胖子的事没得快,你查得慢,罗胖子的事就变成了麻烦,我、你、陈书记,甚至包括高玉兰副书记,咱们大家都脸上无光。”

    “我知道,我知道,你以为我不想快?我恨不得现在就想把这个匿名举报信的策划者找出来,可是。”邵三河摇着头说道,“一来我手下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只是一些半吊子水平的假内行,二来这种非手写的匿名举报信,我要从打字机和复印机查起,你知道全市有多少台打字机和复印机?加一块起码有五千台啊,况且我还不能肯定,这封匿举报信是不是由本地的打字机和复印机炮制出来的,至于邮戳和信封,我判断炮制者是不会给我留下什么有用的线索的。”

    “这倒也是,差不多赶上一锅粥里找生米了。”向天亮挠着后脑勺,眼珠子一较,狡黠地笑起来,“呵呵,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给你指一条捷径吧?”

    “往哪走,怎么走?”

    “这封匿名举报信有个巨大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破绽。”

    “巨大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破绽?你干脆骂我睁眼瞎好了。”

    “真的,我敢断定,这个破绽连这封匿名举报信的作者自己都没有想到。”

    “好吧,那请你告诉我,你说的这个巨大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破绽在哪里呢?”

    向天亮说,“这封匿名举报信共有十三页,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个部分,第三页到第十三页,是所谓的罗正信的罪证,咱们不用去管它,而第一页和第二页,是这封匿名举报信的作者写的,你看过之后有什么判断。”

    邵三河楞了一下,“第一页和第二页我看过两遍了,你还别说,经你这么一提醒,我倒想起来了,这个这个……好象不象是检举信,倒象是……对了,倒象是领导在作报告,居高临下,上纲上线,还有,还有不少大话空话套话,他x的,简直就是领导的口气在说话。”

    向天亮嗯了一声,冲着邵三河咧嘴笑起来。

    “天亮,用你的话说,这封匿名举报信的第一页和第二页,简直就是似曾相识啊。”

    “他写得很匆忙,而且情绪很亢奋,所以,他要么忘了反侦察,要么根本就不懂反侦察。”

    邵三河道:“以第三页到第十三页的内容来分析,下面的人不可能掌握罗正信这么多事,他们干不出来,而从第一页和第二页分析,很象是某位领导或领导秘书写出来的。”

    向天亮笑道:“大致范围已经确定,一天时间还不够吗。”

    “既然这样,你自己就可以干了,为什么还要来找我?”邵三河问道。

    “呵呵,我只能确定大方向,脏活细活还得你的人干。”

    邵三河摇了摇头,“拿文章认人,这种细活我手下人可干不了。”

    向天亮笑,“我也不懂文章,我连申请报告都写不好。”

    邵三河憨笑,“我的语文水平比你还差。”

    向天亮问,“你知道咱们滨海市,谁的文章写得最好?”

    邵三河说,“应该是市委宣传部部长李云飞吧,大家都是这么议论的。”

    向天亮道:“可是,据说李云飞认为,咱们滨海市文章写得最好的人,应该是我的前秘书丁文通。”

    邵三河哦了一声,“你的意思是说,丁文通能分析出这封匿名举报信是谁写的?”

    向天亮点着头道:“这小子天生是个写文章的料,他以前跟我时,常常能看文章,就能猜出文章的作者是谁。”

    “那你把他叫过来啊。”邵三河催了起来。

    巧了,向天亮电话打过去,丁文通没在市引水工程指挥部,而是正好在市委大院办事。

    丁文通开着桑塔纳轿车,很快地赶了过来。

    向天亮拿出匿名举报信的第一页和第二页,递给丁文通说,“你先看一遍再说。”

    三分钟,丁文通看了一遍。

    向天亮又说,“你再看一遍,然后告诉我这是谁写的。”

    丁文通将两张纸还给了向天亮,“不用再看了,我知道是东海区委书记高永卿写的。”

    向天亮见怪不怪,笑而不言。

    邵三河:“文通,你真看出来了?”

    丁文通:“邵局,我敢在你面前开玩笑吗?”

    邵三河:“看一遍文章就能看出作者是谁,文通你可以到我局里当侦探了。”

    丁文通:“这不是文章,充其量只是个报告或讲话。”

    邵三河:“关于这一点,天亮和我也同意,这简直就是领导在作报告。”

    丁文通:“文章认人难一点,以报告或讲话认领导更加容易。”

    邵三河:“不象是秘书写的吗?”

    丁文通:“不是秘书写的,秘书写不出这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邵三河:“那你确定了,肯定是高永卿写的?”

    丁文通:“对,是他亲自执笔的,而且,好象没有修改过。”

    邵三河:“说说你的根据。”

    丁文通:“第一,行文习惯符合高永卿的文风,他这人就喜欢上纲上线。”

    邵三河:“这倒也是,听高永卿讲话,象个大领导似的。”

    丁文通:“第二,高永卿喜欢用长句,这两页纸大约两千字,至少四分之三是长句。”

    邵三河:“哈哈,你一说我就想起来了,他常常是一句话能蹦出几十个字来。”

    丁文通:“第三,他在每一个段落中,总是喜欢用逗号,每一段落最长也只有一个句号。”

    邵三河:“哦,这个我们倒没有看出来。”

    丁文通:“第四,高永卿写文章最明显的缺点,是的、地、得三字不分,运用得很随意。”

    邵三河:“嗯,待会我研究研究。”

    丁文通:“第五,高永卿的文章里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病句错句很多。”

    邵三河:“这不会吧,高永卿可是大学生啊。”

    丁文通:“他这两页纸里,我至少能找出三十句病句错句。”

    邵三河:“是么,还有吗?”

    丁文通:“第六,也是最后一点,高永卿的文章里,立论总是很高,论据却往往很弱,论证更是他的弱项。”

    邵三河:“这个太深奥了。”

    丁文通:“总而言之,这两页纸上的内容,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是高永卿写的。”

第1850章 反击

    在丁文通“确定”了匿名举报信的作者是高永卿后,向天亮改变了主意,没有要求邵三河继续查下去。

    本来,在向天亮的怀疑名单上,有“资格和能力”上名单的人并不多。

    现在的滨海市,以市级领导来划分,无非有这么几个阵营。

    第一个阵营,市委书记兼市**常委会主任陈美兰,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俊,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兼市公安局局长邵三河,市委常委、市委**部部长顾鹿邑,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碧巧,副市长徐群先,市长助理、市政府办公室主任邱少华,滨海区区委书记焦正秀,南河区区委书记乔玉良。

    第二个阵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云飞,副市长陈瑞青,东海区区委书记高永卿。

    第三个阵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方道阳,副市长张行。

    第四个阵营,市委副书记、市党校校长余胜春,北碚区区委书记单可信。

    第五个阵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西平。

    第六个阵营,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肖子剑。

    此外,市委常委、市警备区司令程龙没有明确的立场,副市长王玉成也和其他各方没有密切的关系。

    上述领导成员中,最了解罗正信的人就是高永卿。

    向天亮在看了匿名举报信后的第一个判断,就锁定了高永卿。

    丁文通的分析推断,更让向天亮认定了高永卿。

    “三河兄,用不着你了,你可以走了。”

    邵三河大笑,“有你这样的朋友吗,我没有功劳总也有苦劳吧。”

    向天亮打开车门,推邵三河下车,“接下来的事有点脏,用不着你这个大领导来动手。”

    邵三河走后,丁文通问,“领导,你想好反击的措施了?”

    向天亮笑道:“文通,其实最了解我的人是你,你说说,我会怎么反击高永卿?”

    想了想,丁文通说,“罗正信必保,但他的事已经露了,一时难以消除影响,所以,你一定会以毒攻毒,用同样的办法对付高永卿,这样就只能有两个结果,要么让他们偃旗息鼓,停止挑战,要么是两败俱伤,说得不好听一点,拿罗正信换高永卿,咱们不算亏。”

    “呵呵,知我者,文通也。”

    “领导,说明我对你还有用吧。”

    半个小时以后。

    南北茶楼的旁边,茶楼老板戴文华的家。

    这里有一个地下密室,密室象个办公室,除了两个大保险箱,还有打字机和复印机。

    向天亮从保险箱里拿出了三个档案袋,“文通,这三个档案袋里,都我搜集的关于高永卿的材料,咱们这封匿名举报信怎么写,那就是你的事了。”

    “没问题。”丁文通问道,“领导,我马上开始工作,你给我多少时间?”

    “嗯……我希望在今天下班前,你的这封匿名举报信能放在每个市领导的办公桌上。”

    丁文通道:“领导,你也太急了吧,我可以在下午四点之前完工,那时候邮局都快下班了。”

    向天亮说,“没办法,必须要快,在市委对上封匿名举报信作出反应前,你的这封匿名举报信必须出炉。”

    丁文通笑道:“我知道,这就叫六月债,还得快。”

    “所以,你辛苦一下么。”向天亮吩咐道,“一,高永卿的材料,你给我留下一半,取舍由你决定,二,所用材料不要牵涉到其他人,三,我会派我的师弟茅新给你送午饭,你认识他的,他在滨海区公安分局当便衣,这间密室除了你我就他能进,四,你的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就是他的事了……”

    下午四点三十分。

    市委大院。

    一位穿着草绿色制服的邮递员,出现在市委大院里。

    这位邮递员长得很瘦,个子不高,帽子和衣服领子快遮住了整张脸。

    新鲜,这是滨海市委大院第一次在下午有邮递员出入。

    这位邮递员上蹿下跳,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

    十分钟后,市委市政府两套班子里凡是在市委大院办公的成员,其秘书都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

    匿名举报信的信封上,都印着这样十二个字:

    十万火急,领导亲启,知名不具。

    市委大院主楼一楼大厅。

    向天亮办公室的门半开着,门缝正好对着大厅的门。

    当看到邮递员匆匆离开的背影,向天亮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邮递员在大厅门口消失前,还伸手翘了翘大拇指。

    向天亮更乐了。

    因为只有他知道,这位匆匆而来急急而去的邮递员,正是他那位在滨海区公安分局当便衣的师弟茅新。

    与此同时,市委大院主楼十楼。

    市委书记陈美兰的办公室。

    陈美兰正与市长谭俊和市委副书记余胜春一起,召开一次临时书记碰头会。

    临时书记碰头会安排在下班之前进行,当然是因为向天亮和陈美兰故意定的。

    时间和时机,都定得恰到好处。

    会议就一个议题,对那封关于罗正信的匿名举报信进行定性,拿出一个初步意见。

    市政府办公室第一副主任罗正信是副处级干部,如果要对他采取措施,还得由市常委会决定。

    会议刚刚开始,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伸头进来的是陈美兰的秘书田甜。

    “陈书记,我刚收到一封你的信。”

    “什么信?”

    “信封上写着十二个字,十万火急,领导亲启,知名不具。”

    “哦,你拿过来我看看。”

    待田甜退出办公室,陈美兰朝谭俊和余胜春笑笑,打开了刚收到的信。

    余胜春笑道:“不会又是一封匿名举报信吧。”

    谭俊笑道:“十万火急,领导亲启,知名不具,我看就是匿名举报信。”

    余胜春说,“可能是冲着上一封匿名举报信来的吧。”

    谭俊说,“如果这样,那估计我们也应该同时收到了这封匿名举报信。”

    陈美兰抬起头,将手中的匿名举报信递给谭俊,微笑道:“两位,你们说对了,被举报的对象,是东海区区委书记高永卿。”

    余胜春心说,举报罗正信只是五六级大风,举报高永卿就是台风了。

    好快的反击啊。

    “两位,这个临时书记碰头会开不成了。”陈美兰说。

第1851章 开会

    临时书记碰头会没开成,而是开成了晚饭后的临时市常委会议。

    难题交给了全体常委。

    一天之内两名干部受到了举报,要查罗正信,高永卿也必须要查。

    显然,这是针锋相对的举报。

    大家心照不宣,但不会说出来,没人会去指责举报者。

    查不查,怎么查,查什么,让谁去查?

    会议很保密,除了十一名常委,没有指定其他人做会议记录。

    加班,市委大院灯火通明,领导夜以继日,下属们没有早回家的道理。

    向天亮也没走,他本来是想溜上来瞅瞅苗头的,却被人“扣”下了。

    “扣”住向天亮的是“六姐妹”,田甜、夏小芳、诸露、梅映寒、阮妙竹和林语儿。

    所以,十楼很热闹,那边的小会议室在开临时市常委会议,这边的书记办公室里,向天亮和“六姐妹”也在“开会”。

    那边的会很重要,这边的会也很紧要,那边的会开了两个半小时陷入僵局,这边的开会变成了“开花”,向天亮负责“开”,“花”就是“六姐妹”。

    向天亮的会开得很有特点,地点在办公桌上,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开会的方式也相当特别,他象在唱“独角戏”,采取的是一对一的“谈话”方式。

    至于“谈话”的顺序,向天亮是尊重“传统”的,由大到小,“六姐妹”的顺序必定是田甜、夏小芳、诸露、梅映寒、阮妙竹和林语儿,这样至少能避免不少“纠纷”。

    “六姐妹”在百花楼里算是一个小团体,年纪都比向天亮小,又都是向天亮在清河市建设局时的同事,而且在向天亮面前都很“乖”。

    不过,这个会与那个会相比,会议的主持人向天亮很累,那边开会是正襟危坐,这边的向天亮却必须动,连续的动,勇敢的动。

    那边开会可以抽烟,也可以喝茶,这边的向天亮不但没有这些享受,反而却挥汗如雨,水分大失。

    是的,是挥汗如雨,尽管办公室里还开着空调。

    那边开会象是开会,开会的内容是用嘴说话,君子动口不动手。

    这边开会象是打仗,能动手而决不动口,是男女混合双打。

    而且,这边会议结束的时候,会场象个战场,办公桌周边一片狼藉,衣衫满地。

    会议的成果是丰硕的,“六姐妹”共“投降”了十五次,向天亮对自己“开会”的能力既满意又得意。

    结束“开会”,打扫“战场”,向天亮坐在书记陈美兰那张办公椅上,一边喘息一边抽烟。

    “六姐妹”里,田甜和夏小芳分别是陈美兰和杨碧巧的秘书,年纪也稍大,相对也比较成熟和善解人意,向天亮不用开口喊累,二人就走过来,四手齐动,体贴地按摩起来。

    诸露和梅映寒也不甘落后,田甜和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