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凡女问仙-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来干什么的?他是奉了贞观帝的旨意,来杀白云师徒的。

    为什么?因为贞观帝自观时日不多,而太子王平安懦弱,皇帝便打算在自己兵解前,替太子除掉潜在的敌人。

    是的,在贞观帝心里,白云和周暖暖都是隐患。

    不要讲什么道理,也不要提什么身份,皇帝要死了,哪还管那么多,对错已经变得不重要,为了天下太平朝廷安稳,牺牲个把人不是大问题。

    顺便一提,皇帝列了一份名单,名单上的人都要死,而且要比他先死,这样他才能放心的去。

    名单上的人不少,白云在列,周暖暖在他名字下面的备注里,属于顺手杀了斩草除根一类的。

    周二也在名单上,她遭到李旸追杀,便是因此。

    名单上的人,大部分都是大能修士,其余的则是近几年出风头的青年才俊,越有前途的死得越早。

    长孙说完前因,白云沉默了。

    许久,白云笑了起来,“皇兄派你来杀我,真是选对了人,他一向知道我与你不和,动起手来自是不会留余地,

    只是我一直以为长孙大人十分得他宠信,如今看来却也是未必。

    我可不是那么好杀的,长孙大人送上门,最后死的人还不知道是谁。。。”

    长孙一指门外,“那两个人是皇帝近卫,我们三个人联手,总能跟道长一战了。”

    白云冷哼一声,“瞧那两个的做派,只怕他们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已经被你长孙大人收买了罢?”

    “识时务者为俊杰,皇上马上就要不行了,太子是我外甥,性子又弱,将来朝政还是得要我们这一群老骨头撑着,着眼于未来,他们自然站在我们这一边。。。”

    “呵,皇兄必也是看透了这一点,这才派你来杀我,不论是你死还是我死,他都去了一个心头大患。

    至于那两位必也兼着收尾的职责,在活着的人身上补一刀,于是两个心头患都消灭了。

    长孙大人,你确定外面那两位是你的人了,万一他们只是假意投靠于你,实则暗中还在为皇帝做事,那可就不好看了。”

    长孙目中精光一闪,嘴角轻蔑一笑,“若是换了别人,我却是不敢保证,但是这两个人,我则有十足的把握。。。”

    “哦?这么肯定,看来他们有把柄被你抓住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把柄,关乎性命么?”

    “呵,大家都不是神仙,谁还没个犯错的时候,可惜他们不是普通人,又是皇帝近卫,处在那种位置上,某些错误别人犯得他们却犯不得,否则可是牵连到宗族的大罪。。。”

    “。。。长孙大人果然懂得抓要害,枉皇兄号称一代明君,临死了还是被你们这些佞臣玩弄在手掌中,皇帝近卫本是帝王最信任的人,如今已经有多少投靠了你们了?”

    长孙笑而不答,白云面色一沉。

    “长孙大人,你跟我说这些,就不怕我看不惯,出手除掉你么?毕竟我也是王氏子孙,岂能坐视这天下被他人窃取?”

    “道长此言差异,你这是误会我了,我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太子。

    太子是我外甥,血脉亲族,我当然是一心辅佐与他,可你也知道太子的品性,善良有余威严不足,

    这些皇帝近卫,他哪能震得住,我现在做的都是为了他,为他以后登基做个贤德皇帝铺平道路。”

    白云讽刺地一笑,“那你还真是个好舅舅了。。。”

    长孙仰头,“世人误解我,我也不在乎,平安是姐姐的孩子,就算只为了姐姐,我也会护着他,随你们怎么去想罢。”

    “呵呵,好,我不管你们这些闲事,皇兄毕竟还没死呢,现在讨论太子登基后的事情,为时未免太早。

    长孙大人说了这么多,看样子是不打算跟我一战了,那皇命怎么办,你预备回去后怎么跟皇兄解释?”

    长孙摇头,“你我交手怕是免不了,毕竟连打都不打,实在没法跟皇上交代,只是我先把话说开,大家下手有个轻重,装个样子让我能交差就行。。。”

    长孙说,要跟白云假装打一架,造点声势出来,随后他会装作受了重伤,而白云师徒则是逃跑,离开白云观。

    而那两位皇帝近卫,长孙会吩咐他们也离开一段时间,暂时不要回长安城,长孙会说他们去追捕白云师徒去了。

    按照长孙推测,贞观帝只有几个月的寿命了,不然他不会这么着急的派人去四处杀人。

    那边是说,只要熬过这几个月,贞观帝一死,此事就结束了。到时候太子王平安登基,长孙会对他劝谏,放过那些名单上还没死的人。

    长孙这个法子其实就是敷衍贞观帝,若是放在以前,他是不敢这么做的,只是现在不同了,贞观帝时日不多,而他要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来计较了。

    长孙的办法简单,说穿了就是拖日子,但是白云不想离开白云观,因为周暖暖还在闭关。

    于是白云道,“我可以跟你打一场,你回去怎么跟皇兄回话都随你,只是我们不会离开这里。

    相反,我会重新开启桃花谷的法阵,我们师徒是与世无争之人,我对皇位没兴趣,皇兄应该能明白。”

    “留在这里,道长不怕皇上再派其他人来?桃花谷的法阵,似乎并不是无敌的,”长孙把刚才用过的牌子放在石桌上,“这牌子是皇上给我的,说是带着它便可畅通无阻地进出桃花谷。。。”

    白云拿起石桌上的牌子,目光幽深似乎在回忆,“这牌子是早年别人给他的,只是为了方便他一个人进出,上面有她留下的法术,世上仅此一块。

    既然这块牌子回来了,那我便替故人收回来了,从此后,这桃花谷再不会为帝王打开。”

    这块牌子是当年杨凤晴亲手为贞观帝炼制的,时至今日,贞观帝已没有资格留着这块牌子了。

    长孙是当年事的知情者之一,从白云的神态上,他多少也猜测出几分牌子的来历,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就这样,白云和长孙不轻不重地打了一架,长孙装作重伤的样子离去,那两名皇帝近卫也自动消失。

    白云重新开启桃花谷法阵,并在原来的法阵上又多加了几层。

    回到白云观里,一眼便看到院子中的那人,白云愣在了门口。

    周暖暖站在桃仙树下,转头冲着白云轻笑,“真是走运,一出关便看到桃仙树,是不是预示着有好事要发生了?”

    是的,周暖暖出关了。

    白云问她,“怎么就出关了,是不是受到外面干扰了?”

    周暖暖摇头,“没有,本来昨日便可出来了,只是偷懒在里面多睡了一日,刚才有人来过了么?”

    白云轻笑,“没有,什么人都没来过。。。”(。)

第124章 帝王舍命() 
长孙回宫复命,身上带着血,半跪半躺在御书房的地板上。

    贞观又帝目光阴沉地看着他,手握起松开又握起又松开。。。

    长孙的花样,帝王一眼就看穿了,想要一掌打死奸诈的长孙,却又犹豫不决。

    最终,帝王挥手让长孙退下了。

    是恻隐之心吗?不全是,还有几分期望,期望长孙真心地辅佐王平安。

    灭杀大唐栋梁,帝王的心也在滴血,身为一代明君,他清楚地知道这样做有什么后果。

    贞观帝在苦思,他的儿子不少,为何最后却选了最不像他的一个做继承人,明知他并不适合这个位子,却还要硬把他往这上面推?

    因为欠了长孙家么?他欠了长孙家什么?一份情么。。。

    贞观帝苦笑起来,过了一会,他突然停了下来,目光望着远方,似乎在遥忆过去。

    就这么发了很久的呆,外面天色都黑了下来。

    老太监进来掌灯,偷偷看了一眼萎靡的帝王,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坐在上方的帝王出声了,“太子现在何处?”

    老太监一愣,随即立刻答道,“太子殿下。。。现在应该在太子府里歇着了罢。”

    贞观帝吸了口气,“去太子府,不用麻烦,微服过去。”

    微服过去就是悄悄地去,不要让太多人知道,但是该知道的人还是知道了,比如后宫里掌权的四妃。

    贞观帝来到太子府,王平安已经就寝了,太子府长史把他从床上拉起来,一堆人手忙脚乱地给他梳洗。

    贞观帝站在屋外,背着手望着夜色,好似没有注意到屋里的慌乱。

    过了一会,王平安收拾好了,这才敢出来给贞观帝请安。

    贞观帝摆手。一群人呼啦啦全部退下,只留下皇帝和太子两个人。

    贞观帝转身打量太子。

    王平安虽然修为不高,但个子不矮。

    贞观帝忽然用力拍了拍王平安的肩膀,感慨地道。“当年在皇后宫里看着你,还是个小孩子,好像永远长不大一般,眨眼才过去几年,你就已经跟朕一般高了。这一点随朕。”

    王平安愣了一下,随即脸上一喜。原来皇帝找他是闲话家常,不是教训他功课。

    王平安顿时感觉心里轻松起来,脸上挂上了笑容,“去年儿子就跟父皇一般高了。”

    看着王平安憨厚的笑容,贞观帝心里却是一声叹息。

    “过几****就要大婚了,府里都准备好了?”

    说到大婚,王平安神色一黯。

    从十六开始,他的王府里就有了女人,过几日娶的则是他的妻子。也就是太子妃。

    太子妃是贞观帝亲自为他选的,听说是位贤良淑德的女子,跟去世的文德皇后颇有几分相似。

    但是,王平安不高兴,因为那不是他喜欢的人,他喜欢的其实是。。。那个人的名字不能说出来,尤其不能在贞观帝面前说出来。

    王平安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喜欢上那个人,是禁忌,也是为人子的不孝。可是他没办法。

    从少年时便喜欢了周二,太多年了,周二在他心中已经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王平安的心思,贞观帝又是看穿了。心里又是叹息。

    “你不喜欢太子妃?她长得不够漂亮还是不够温柔?”

    王平安摇头,“不是,太子妃很好,很漂亮也很温柔,只是。。。”

    王平安嗫嚅了半天说不出后面的话,贞观帝顿时感觉有些腻味。

    “罢了。太子妃人选已定,太子大婚不是儿戏,不能再更改。

    你不喜欢她也没关系,按照宫中每月初一十五宠幸一下便罢,若是你看了其他女子,尽可以收入后宫。

    你是太子,未来的帝王,这天下都是你的,还差几个女人么,喜欢了便收进宫里,没必要瞻前顾后想太多,不过是女人罢了。。。”

    贞观帝训斥了王平安几句,便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他知道面前的儿子并不是帝王之才,教他再多也没用。

    而王平安却听得认真,他虽笨却有本心,贞观帝说的每一句话,他都牢牢记在心里。

    若是贞观帝知晓王平安后来做了什么,他一定会后悔今天说的这些话。

    夜色沉沉,压在帝王的心头,他忽然仰头长啸一声,好似要刺破夜空直达天外。

    王平安吓了一跳,总觉得今晚的贞观帝与以前有些不同,甚至让他感受一种莫名的陌生感。

    贞观帝转身进了屋,王平安赶紧跟上,帝王挥手,屋门啪一声关闭。

    王平安有些心惊,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小九,这天下,父皇要交给你了。。。”

    “父皇,我。。。我觉得自己做不来,其实。。。几位哥哥们。。。他们都比我出色。。。”

    贞观帝皱眉,“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朕知道你做不来,会留下忠臣辅佐你,你只要纳谏,听取他们的建议,就能把大唐治理好。”

    “可是,我。。。”

    “好了,不要婆婆妈妈的,像什么样子,朕决定将功力传给你,这样可以强行提升你的修为,你的修为高了,群臣自然会怕你也会听命与你,所以你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传功?”王平安愣了一下,随后他瞪大了眼睛,“父皇说的是灌顶?”

    “对,正是灌顶,可让你瞬间提升修为,以朕的功力,应当可让你直接跨入圣人境界。

    只不过以后你的修为将无法再增进,会一直停留在圣人境界,无法突破神隐。你的资质也就这样了,这辈子最多也就修成圣人,也算没有损失了。”

    “灌顶。。。使不得啊,”王平安一下子抱住贞观帝,“使不得啊父皇,一旦使用灌顶之术,您会。。。您会。。。”

    “朕会很快兵解,这没什么,朕本来寿命就已到头,多活几日少活几日没有分别了,倒是你,若你成了圣人,朕还去地安心一些。”

    “不要啊父皇,儿臣不想您死,您不要死啊。。。”

    王平安抱着贞观帝哭起来,贞观帝幽幽地叹息几声,拍打着他的肩膀,似乎是在安慰他。

    过了一会,贞观帝便推开了王平安。

    “就在今夜罢,朕传功与你,几日后的大婚你以圣人之姿现身,正好给那些人看看,安抚众臣和百姓,朕也会坚持住,活着参加你的婚礼。。。”(。)

    ps:  偷偷更一章~

第125章 帝王之死() 


    不论王平安愿不愿意,贞观帝对他施展了灌顶**。刚接受功力,王平安当即入定,瞬间衰老的帝王悄悄回了皇宫。

    王平安闭关三日,帝王三日不见人。

    到了第四日,太子大婚,帝王盛装出席,高高地坐在上面,威严依旧,无人敢直视帝王的颜面。

    王平安身着喜服出现,一出场便引起一片抽气声。

    太子已入圣人境界,威压全场,无数人色变,有的欢喜有的愁,也有那面色阴沉不知道是喜还是忧的。

    比如长孙大人,站在众臣之首,望着自己的外甥,面无表情,几分心思都藏了起来。

    站在后面的臣子们,有不少人在望着他,似乎在观察他的神色。这些人相当一部分都是长孙一派的人,唯长孙大人马首是瞻,也有极少几个人是想看热闹。

    古语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今长孙之心亦是路人皆知。

    长孙与王平安,一对舅甥的较量,本来太子一直处于下风,且根本无翻身的可能,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太子入圣,在众臣心中的形象拔高,那些已投靠长孙的臣子会不会动摇,而那些原本犹疑不定的臣子会不会有了选择。。。

    许多人心里都在考虑这些问题。

    乍一见王平安,大家都先是震惊,随后心里各种猜疑,但是最后大家都想到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太子在几日内入圣成功。

    答案只可能有一个,大家不约而同想起了座上最上方的帝王,心中俱是震惊,几乎所有人都猜到了答案。

    龙颜不可直视。众人心中还记得这个规矩,所以没有人敢抬头看那位帝王,然而这反而让众人更加震动。

    从古至今,哪一个帝王不想长生,贞观帝大概是史上第一个传功给继承人的皇帝了。

    不管贞观帝私人如何,为了大唐王朝,他是真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代明君为国生。

    婚礼本是喜庆之事。可是在场的众人却没几个真正笑出来的,包括王平安本人在内,大家想的都是帝王还能撑多久。

    只有新娘子。刚刚正式上任的太子妃,掩藏在大红盖头下窃窃心喜。

    婚礼仪式结束,太子妃住进了太子府,而太子却去了皇宫。

    在贞观帝最后的日子里。王平安想要陪伴在他身边。

    时日无多,贞观帝却不想变得无用。他一面教导王平安为君之道,一面还批阅奏章按时上朝。

    这几日,朝堂上意外的风平浪静,没有人诤谏。没有人吵闹,大家都在静静陪着贞观帝。

    这一天终于来临,贞观帝像往常一样。在御书房里批阅奏章,忽然感觉心头一阵悸动。帝王知道那一刻到了。

    没有慌乱和挣扎,帝王平静地放下笔,站起身来到御书房门口,仰头朝天长啸。

    晴空霹雳,天地霎时色变,乌云压在长安城上,倾盆大雨顷刻而至。

    似乎天地在痛哭,为一代明君的即将逝去而悲伤。

    然而贞观帝却笑了,在乌云之上,他看到了光亮,在那团光亮之中,一个熟悉的人影在朝他微笑。

    贞观帝笑了,原来杨凤晴一直在等着他。。。

    贞观帝兵解了,形神俱消,肉身化成粉尘散去。

    因为没有肉身留下,皇陵中葬的是他的衣冠和随身物品。

    皇帝驾崩,天下悲痛,大唐举国哀丧。

    太子新婚不足一个月,先皇薨逝。

    数日后,王平安登基称帝,改号永徽。

    贞观帝死了,也有人不悲伤,比如周暖暖。

    对贞观帝的看法,周暖暖感觉非常复杂。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她对贞观帝不屑。从一国之君的角度来说,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帝王。

    而白云的表情,更多的是怀念和惆怅。

    白云对贞观帝的感情更复杂,是最亲的兄弟,却也是杀了亲兄弟的仇人。

    贞观帝活着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就比较复杂,说兄弟情有,说憎恨也有,彼此有仇却又会在某些时候互相帮助,但也会互相拆台。

    当年兄弟四人,是是非非,功功过过,随着贞观帝的去世,都成了过眼云烟,只剩了白云还在这世间。

    白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沉浸在往事中,周暖暖远远地看着,没有过去打扰他。

    过了一会,周暖暖歪头想了一下,打开储物戒翻了一通,竟被她找出来几样食材,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好在放在储物戒里可以保鲜,没有坏掉。

    白云观里是有厨房的,虽然很少使用,里面的炊具依然是一应俱全。

    施个法术点起火,再来个法术把菜洗干净,风旋过去切成段,顺便肉也切好。

    挽起袖子,拿起锅铲,周暖暖站在炉灶前,亲自下厨。

    没一会,食物的香气从厨房飘散出来,食材简单却饭菜俱全。

    几样家常小菜,周暖暖一一摆到院子里的石桌上,还拿出一壶酒两个杯子摆上。

    她也不叫白云,静静地坐在桌前等着,反正有法术给饭菜保温,什么时候吃都跟刚做出来一样。

    白云终于回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