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凡女问仙-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来想去大概也就只有皇子们适合了,索性皇帝儿子多,没娶正妃的也不少,所以皇帝觉得长孙大人求太皇太后赐婚是再正常不过的路子。

    皇帝点了这个头,剩下的事情便是选出合适的人了。

    皇家血统好,皇子们包括太子在内都是大修士,修士们修命轮,寿命与普通人不可同日而语,年龄对他们来说都是虚妄。

    那些活了百八年的看上去像二十多,也不是稀奇事儿。

    于是,从上个月起,太皇太后时便常召皇子们进宫说话。

    其中大半都是未娶正妃的,同时也召了长孙家的小姐,说说聊聊男女相看,其中意思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说破罢了。

    太皇太后的做法挺好,给了男女双方选择的机会,没有直接下旨乱点鸳鸯谱。皇家赐婚也是希望双方能过好,若是成了亲双方天天吵架,皇家也没面子不是。

    话又说回来,长孙家小姐进宫不能一个人啊,若是一堆男子和她一个姑娘就太不像话了,所以长孙小姐每次进宫都是跟一堆姐姐妹妹一起。

    太皇太后性格好,喜欢年轻人围着热闹。

    瞧这一件事表面上似乎只是为长孙家小姐的亲事,可实际的结果却不好说。

    一群男女相处久了,难说不会日久生情多出几对新人来。再结合今天听到的,暖暖有个更大胆的猜测。。。

    文德皇后去世,长孙家在后宫没了倚仗,至于以后,最大的荣辱便寄托在太子一人身上了。

    可终究太子是太子,皇帝才是皇帝。

    太子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不然。

    只要皇帝不死,太子就别想出头,且时时刻刻得提着心别犯了皇帝的忌讳,在许多事情上束手束脚,有时候还不如普通皇子来得自在。

    另外,听说当今皇帝修为了得,早就跨入圣人之境,活个几百年是不成问题了,而现在皇帝不过两百来岁,日子长着呢。

    太子有地熬了。

    根据前世从宫斗电视剧学到的知识,暖暖觉得长孙大人是个有远志的人,断不会被眼前的局面辖制,宫里头皇帝枕头边没了文德皇后,长孙家可以再配置其他人嘛。

    以这次的事情看来,为长孙家选婿是阳谋,给皇帝后宫再添长孙家的人才是真正的目的。

    那些跟着长孙小姐进宫的莺莺燕燕,其中必然有长孙大人安排的人选,不论是由太皇太后相中入宫,还是通过其他手段,比如跟皇帝偶个遇之类的,都是捷径。

    以文德皇后的贤名,当世再没有女子配得上后座,贞观帝此生怕是不会再立皇后了,事实上他也的确表达过这种意思,这对太子和长孙家是好事。

    既不是为争后座,长孙家送进宫的女子只需讨得皇帝欢心便好,以长孙家如今的荣耀,只要皇帝肯接受她,妃嫔之位是跑不了的。

    只是不知长孙大人这样做的意图有多深了。

    说得浅了,有人在后宫可通消息,长孙家和太子可以更好地了解后宫的情况。

    说得深了,若是新人为皇帝再添一子,那么长孙家和太子的关系将何去何从呢。。。

    这个世上没有电视机,晚上娱乐少,偷听客人说话,然后自己脑洞大开想象一番,是暖暖最喜欢的消磨时光的方式。

第3章 科举重开() 
“。。。听说了没,朝廷要重开科举了。。。”

    “当然听说了,这可是大事,听说朝廷正在商议科举规程,眼看着这事就要定下来了。。。”

    “大大的好事啊,朝廷科举取士,老百姓家的子弟又多了一条出路。。。”

    “。。。那些不善修行但有大志向的人也多了一条路。。。”

    “。。。我家二叔的小儿子,生来命轮不好修行没什么前途,可是他从小就爱读书,自学了四书五经,以前家里人还嫌他读书浪费时间,现下能参加科举了,他在读书上的天分有地方发挥了,二叔一家出人头地也有指望了。。。”

    最近麻辣烫摊子上谈论最多的就是朝廷重开科举一事了,虽然还未正式公布,消息却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

    暖暖会心一笑,消息她早听说了,因为这个她还起了小心思,囤积了一批纸笔墨。

    重开科举的消息一旦公布出去,京城纸笔墨肯定要涨价,可趁机赚一笔。

    今天白日里闷热异常,到了夜里夜风终于多了几丝凉爽气息,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今晚麻辣烫摊子上的人格外多。

    虽然客人麻辣烫吃得少了,绿豆汤喝得多了,不过外出乘凉的人更多了,暖暖的收入倒也不见减少。还有几位出手阔绰的,看着暖暖忙里忙外额外赏了她几角银子。

    街头行进来一辆马车,借着对面青楼后院的灯火,暖暖遥遥地看到一个人影在向她招手,待那人走得近了,才认出来是熟人。

    “吉哥,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车上拉的这么多东西?”暖暖拿了马扎过来,笑着递给来人。

    李吉擦了擦脸上的汗,摆摆手拒绝暖暖的马扎,“不好意思了暖妹子,明天家里有些私事,我一早就要跟长辈出去,怕耽误各家的生意,原定明天的货我就先给大家送过来了,这边两个筐子里是你们家的蔬菜和活鸡。。。”

    李吉,京郊李家村人,祖辈居于此地,因祖上曾出过大能修士,且各代都有精英子弟出现,到如今家境仍然殷实。

    虽不是王侯公卿之流,在京城中却有几分薄面,等闲人等都不敢找李家的麻烦,李家也算是京城名门之一了。

    李家家教严格,对族中子弟多有管束。

    虽有余钱却不许子孙游手好闲,李家孩子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都要修习家传功法,族中土地耕作也由子孙亲力亲为,地中产出除了自给自足之外,也由子孙拉进城里贩卖。

    暖暖曾经以为李家缺钱,后来觉得并不是这样,因为李家子弟只务农不经商。

    李吉修行天分算得上乘,是李氏族中这一代的精英子弟之一。

    他每日不但要完成修行功课,还要下地种田,每隔一段时间又要进城送货,暖暖就是他的主顾之一。

    观生叔不知道去哪里了,暖暖喊了半天也不见人出来,只得歉意地让李吉帮她把东西搬到厨房。

    李吉性格淳朴为人厚道老实,两只大手一边一个,提着沉甸甸的箩筐就进了厨房。

    李吉的脸颊被灶火映地红扑扑地,似乎平添了几分喜气。

    暖暖心中一动,打趣道,“吉哥,看你气色这么好,明天是不是有什么好事才不来给我们送货啦,是不是去相亲啊?”

    李吉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脸颊却多了一分羞涩,“明天祖父带我去拜见国学馆的先生,如果运气好地话,也许能进国学馆读书。”

    这下换成暖暖愣了一下,不过她很快就反应过来。

    李吉是修士,寿命长得很,相亲这种事根本不用着急,倒是能进国学馆读书对他更重要。

    京城国学馆是大唐天朝的最高学府,据说是在前前朝建立的,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国学馆是所有大唐年轻人心中最向往的地方,只是他的招生对象严苛而又广泛。

    想进国学馆,首先要获得某些人的推荐,这里的某些人都是由国学馆指定的社会名士。

    然后获得推荐的人还要通过国学馆先生的面试,据说面试的内容五花八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常识到修行功法,只要通过了面试便具有了成为国学馆学生的资格。

    最后便是会考,所有通过面试的学生统一参加由国学馆出题的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实践两部分,内容仍然不拘一格。

    李吉明天要跟族里长辈去国学馆面试,想来他的祖父便是拥有推荐权的名士之一。

    名门子弟就是命好啊,仅是第一步的推荐名额,普通人就不知道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了。

    有这样一个传说,前朝某地连年灾荒,村中百姓食不果腹,某日突然有一修士路过此地,见百姓困苦心中不忍。

    为解村中危难,修士以全身修为在村中化出一方湖泊,又以自身血肉之躯化为养分肥沃村中土地。由此,村民有了水喝,地里长出了庄稼。

    修士义举感天动地,身死后元神竟然凝天地而不散,当地名士听说了此事,将他的元神收拢送入国学馆,修士从此便成了国学馆中一名学子。

    传说的结局是修士在国学馆中学有所成,最终重新凝聚出肉身,成为了一名大能修士。

    这个故事是隔壁的隔壁的茶馆的说书先生的固定段子,暖暖全当神话传说来听,信或不信,不过一笑了之。

    在暖暖的想象里,国学馆是个兼容并蓄开放的好地方,因为他们不止招收修士也招收普通人,那些无法修行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也有机会进入那里。

    暖暖倒是很想去国学馆参观一下,可惜那里不对外开放,普通人连国学馆在哪里都不知道,只知道在京城的某个地方。

    很神秘哦,有点哈利波特的感觉,国学馆会不会隐藏在京城某栋高墙的后面呢。。。

    思路有点跑远了,赶紧把心神收回来,暖暖真诚地祝福李吉,“恭喜你,明天一定会成功的,我看好吉哥。”

    暖暖竖起了大拇指,李吉憨厚地笑起来,脸红地一个劲挠头。

    ————————————————————

    新文开张,书友们多多支持,点击啦,收藏啦,推荐啦,任何一点都是对小尤的鼓励~~

第4章 铜宝() 
钱氏病坊跟陈家的书画铺子只隔着一条街。

    因着“命轮一塌糊涂”,头几年暖暖三天两头地生病,调养到现在才好了些,不过还要常吃着药丸才行,于是她就成了钱氏病坊的常客。

    人说久病成医,这话在暖暖身上正是例证。十年的药吃下来,她不但能给自己开方子,还能给其他人看病了。

    白天书画铺子的生意实在清淡,暖暖耐不住无聊,便常常串门到钱氏病坊帮忙。

    这一日正是病坊新药材到货的日子,暖暖便过来帮忙整理药材了。

    整理药材是个细致活儿,要了解药材的表性眼力也要好,分辨药材不但按照种类还要按照质量的高低,即使是同一种药材,在各种原因的综合下也会呈现不同的药性。

    暖暖能干这个活儿,可见她跟病坊的关系不浅,对药材的熟识度也不低。

    忙活了大半个上午,所有的药材全部入了库,终于可以休息一会了,病坊已经备好了茶水在一边了。

    钱氏病坊一向讲究,给客人备的茶水也有养生的作用,暖暖捧着杯子喝了几口,又捡起旁边碟子里的点心小口地吃着。

    因囤积的笔墨颇赚了些钱,暖暖最近心情都很好,眼看着柜台旁那个忙碌的身影道,“铜宝,姐姐最近赚了钱,明天请你去振鼎鸡喝粥吃鸡。”

    那边的人低着头,手指翻飞快速地拨拉着算盘,“明天没空,要请就今天晚上,还有。。。不要叫我铜宝。”

    铜宝,大名钱有财。

    钱氏病坊的少东家,医学天才,今年只有十七岁,却已经是长安西市的名医了。

    爱财如命,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数铜钱,所以才有了“铜仔”的外号,偏偏暖暖喜欢叫他铜宝。

    十年前,钱有财七岁,是个跟在暖暖后面乱转的小娃儿,眨眼间小娃儿长成了翩翩少年一枚,暖暖却还是十二三岁的样子,两个人的样貌差跟年龄差反了过来。

    “今天晚上么。。。也行啊,我们早点去,尽量争取晚上出摊前回来,就不耽误麻辣烫生意了。”

    “麻辣烫生意。。。你还真当成正事来做了,一晚上才赚几个铜板,做得这么辛苦,亏你能坚持下去。”

    “你不懂啦,钱虽然少可慢慢存起来就多了,而且这事儿不在赚多赚少,关键是乐趣,如果不做麻辣烫了,我会少掉很多乐趣的。”

    “乐趣?嘿,你还真敢说,不就是偷听客人谈话么,你也不怕听到不该听的东西,小心被灭口哦。。。”

    “危言耸听,现在天下太平,皇上贤明仁德,朝中有御史谏言大夫监督,王侯大臣自制收敛,这里又是皇城脚下,什么人敢在这里乱杀人,哼哼。。。

    哎,这朝代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电视和网络,民众的精神生活太贫乏了,如果不自己找点乐趣,我会精神空虚到发霉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又在说胡话了。好了,我这边账目马上就算完了,要不然我们中午就去振鼎鸡,大不了今天不午睡了。”

    “好啊好啊,我们中午去吧。我现在去买点吃的送回家里,然后直接去振鼎鸡占位子,我们在那边碰头。你动作快一点,别让我等太久。”

    “你去了先点东西,我今天不想喝粥,给我点两份鸡汤拉面,其他照旧。”

    “行嘞,我走了。。。”

    暖暖前脚刚迈出大门,钱有财从后面又叫住了她,“等一下,差点把正事忘了,我前段日子又研究了新药丸,你拿一瓶试试。”

    钱有财放下算盘,把一个白玉般的瓷瓶交给暖暖,“每天早晚各一粒,早上空腹服用,有不适感觉要及时告诉我。”

    “。。。又拿我当实验对象了,”暖暖虽然这般嘟囔着,却还是把瓷瓶认真地收了起来。

    就像暖暖想要治好陈何谅的咳嗽一样,钱有财一直想医好暖暖的命轮。

    暖暖出了病坊没走几步,就看到街口转过来一辆马车。

    赶车的人很眼熟,是负责附近街道治安的卫兵,他形容狼狈,衣服上带着点点血迹。

    “让路让路,车里有伤员,病坊的人快出来。”

    街道上一阵兵荒马乱,钱氏病坊的医师和药童都出来帮忙抬伤员,这辆马车外面看着不大,却从车上抬了七八个人下来。

    暖暖在不远处看了一会就摇着头走了。

    快到中午饭点了,她买了两份馄饨提回家给陈何谅和陈观生做午饭,然后从自己房间里拿了一块碎银子。

    振鼎鸡是专门吃鸡的铺子,里面只出售跟鸡有关的菜,主食也是只跟鸡有关。

    暖暖喜欢吃这里的口水鸡,有前世川菜的味道。铜宝喜欢鲜切三黄鸡,暖暖觉得也还可以,有当年江浙沪菜的感觉。

    振鼎鸡价格实惠公道,饭菜样式简单家常,一日三餐客人络绎不绝,生意简直好到爆,尤其到了饭点,门口排队等位子的客人能排满整条街。

    暖暖先来占好位子,估摸了一下时辰把饭菜点了,果然菜刚上来铜宝就来了。

    “。。。刚才病坊来了不少伤员,好像是城卫送过来的,怎么回事?”暖暖一边吸溜着鸡爪子,一边跟铜宝聊天。

    “城外的林子里有凶兽出没,毁了几个村子的庄稼,还咬伤了不少村民,好在普通凶兽没有毒性,那些人受的是硬伤,并不太严重,止了血绑上绷带就行了,只是看上去有点吓人。”

    铜宝个子比暖暖高,吃得也比她快,才坐下一会一碗汤面已经下肚了,这会正一手一跟鸡腿啃着。

    所谓凶兽,没有人知道它们从哪里来的,任何法术都无法预知它们会在哪里出现,总之凶兽是一群非常神秘的动物。

    当然凶兽也是分种类的,像今年出现的都是些普通凶兽,可以欺负普通人,却不是修士们的对手。

    “又是凶兽?抓住了没有?”暖暖嘴里塞着一块鸡肉瞪着眼睛问。

    “还没有,不过据说城防营出动了一队修士,只要那凶兽还没离开京郊,估计很快就会被抓住了。”

    暖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忽然趴到铜宝耳边小声嘀咕,“这是今年第四次发现凶兽了吧,又是出现在京城附近,你说街道上传的那些话是不是真的?”

    大概今年流年不利,这才过来半年京城郊外接连不断发现凶兽,每次都有不少人员伤亡,这在往年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在这种神话传说和愚昧思想层出不穷的年代,这种反常的现象自然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解读出了另一层意思。

    因为凶兽的存在太过神秘,便有一种说法认为它们是上天派下来惩罚人类的。

    于是,今年出现了一种流言,主要意思就是说当今圣上无德杀父弑兄上位,这些凶兽就是上天对贞观帝不满的证据。

    当然有人反驳了,贞观帝上位都十年了,如果上天不满早该罚了,为什么偏要等到现在呢?

    于是流言进一步演化,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去年文德皇后去世了。

    文德皇后素有贤名,就连民间百姓都爱戴她,前面九年没降下凶兽,是老天爷看在文德皇后的面子上放皇帝一马,现在她不在了,老天爷自然还要罚皇帝。这就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说实话这些流言真是够损的,贬了皇帝还在其次,其中对皇帝跟长孙家的挑拨离间才是真阴险。

    铜宝一边啃着鸡翅膀一边送了暖暖一对白眼球,“你脑袋生锈了,这种流言蜚语也信。”

    “。。。我没信啊,”暖暖是真的不信,她连凶兽都没见过,又怎么会相信这种明显带着某种倾向的言论。

    “啊对了,刚才都忘记问你了,”暖暖盯着铜宝手里的鸡(屁)股,眼看着他放进了嘴里,“刚才你说明天有事,明天不是你轮休的日子吗,病坊要你加班啊?”

    铜宝嘴里嚼着鸡(屁)股一脸满足地说,“不是了,我明天要去国学馆面试。。。”

第5章 “周”暖暖() 
“吱呀”房门开了一道缝隙,暖暖吃力地端起脚盆,从缝隙里挤了进去。

    脚盆里泡着各种药草,水浓稠得发黑,带着几丝腥臭的熏鼻的药味在房间中散发开来。

    陈何谅坐在屋内的躺椅上皱起了眉头,“难闻死了,想把老头子熏死吗?”

    暖暖嘿嘿笑,“熏不死的,这些药材有清肺的作用,多闻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良药苦口。。。哦不对,是良药熏鼻自有妙处。”

    这盆洗脚水是暖暖找铜宝特别配制的,专门用于炎热的夏天。陈何谅的咳嗽不分季节,即使是夏季也常咳得喘不过气来。

    暖暖坐在马札上,袖子高高地挽起,两只手伸进脚盆里一边帮陈何谅洗脚一边给他按摩脚部。

    陈何谅眯着眼睛,嘴角微微向上翘着。

    不得不承认暖暖按摩地非常舒服,精神放松下来后,就连汤药的味道似乎也变得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