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海双手合什还礼,“请问我可以听早课吗?”林海语气十分可以,佛门重地,心诚最为重要。
“这我不能决定,施主稍等,我去给您问问戒律院长老。”寺僧看到林海一脸的虔诚,不忍让他白跑一趟,转身向寺中行去。
正在这时戒律院的长老正好来门前视察弟子们打扫并督促他们别耽误了早课的时间。看着一名弟子急忙的从寺院门外走了进来,并向着他行来。长老驻足等待。
寺僧简单的述说了林海的愿望,长老也微微一怔。他也没有想到会有人提出想听早课。“来及是缘,允他进来吧。”长老转身向大雄殿行去。
林海在寺僧的带来下走进了这坐古刹,觉着明显带有古代中州的鲜明特色。毗卢阁重檐歇山,飞翼挑角,蔚为壮观,配殿、僧房等附属建筑,布局整齐,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苍苍,金桂沉静,环境清雅。
不一会林海走入大雄殿。一进正殿的门,看见两旁座满了僧人,中间坐着一排高僧,身披袈裟。
“咚、咚”钟声传进了正殿,悠扬绵长。钟声落下,众僧早课开始。
第八十七章 山门护法
林海在大殿门口位置众僧之后寻到一个位置盘膝而坐,梵唱他是听不懂的。但林海在这众僧宣法的地方静心感悟着《心经》,此时的林海情绪慢慢收敛,就连心跳也缓慢了许多,整个人处于放松之中,心中空无一物,梵唱的音节仿佛一个个敲进林海的心里,加深着他对《心经》的感悟程度。
顺着时间的流逝,林海进入了一种奇怪的境界中,左臂放出的白色光芒将他整个人包裹起来,整个白马寺附近的玄气成漩涡形势击中冲向大雄殿,殿中静心念佛的诸僧感到了周边的变化,纷纷侧目看向林海,“当”大雄殿中央的一位身披袈裟的高僧敲响了身前的小钟。早课的僧人们仿佛被震慑到了心里,都低下头认真的咏念经文。白马寺的方丈与众位长老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注视着林海的奇怪状态。
林海此时感到左臂中的能量已经爆棚,而且不由他控制的向外散去。白光在林海头上凝聚,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而林海头顶的白光也逐渐凝型清晰起来,另诸位高僧意外的是林海头顶竟然凝结出一尊法相,坐于双层束腰仰覆莲座之上,身体重心微向左倾,左手持印,右手牵一枝半月陪衬的莲花,开于肩头。法相头带五叶宝冠,发髻高耸,缯带上扬,耳饰叶型璫。宽额窄面,细眼小口。上身袒露,胸前饰璎珞,两肩披帔帛,自两臂自然飘落,在两腿前自然垂下。腰间系带,下着长裙,长裙上绣有精美的花纹,衣褶自然流畅,自然铺在台座之上。
法相凝结后,白光普照而下,殿中众僧人被白光拂照而过,六根不净,心不虔诚的弟子瞬间昏迷倒地。身体上不时的泛着丝丝白色雷光。众长老于方丈却感到白光入心,一片清凉之感。他们纷纷起身跪拜,“南无除盖障菩萨摩诃萨。”
受到朝拜之后,除盖障菩萨法相渐渐淡化,白光回归于林海左臂中,他双眼突然怒睁,感到左臂中无边的力量。至此林海左臂的修炼直至大成。
林海起身对着众赵老行礼,大雄殿中一切回归平静。因为有弟子昏迷,所以早课被迫停止,戒律院长老着众弟子散去,独留林海于大雄殿之中。
“林海参见各位圣僧,刚才的情况不是我本愿,造成部分弟子受伤,还请方丈原谅。”林海像众长老施礼,并对着站在中间的方丈说道。
“施主莫自责,感谢施主显除盖障菩萨法相为其净六根,去贪欲、嗔恚、睡眠、掉悔、怀疑';五盖,这五种障碍能覆盖心性光明,坐禅难以入定。不得禅定则智慧不开,没有智慧则难辨对错真伪,不分真假对错则愚昧无知、造作恶业,恶业累积则堕入恶道受无量苦。施主这是积功德之事。”处在众长老中间位置的方丈说道。
林海双手合什,“谢方丈点化。”
“小施主,老衲有个心愿还望施主成全。南无阿弥陀佛,为了佛门老衲请小施主接任白马寺的山门护法。”此时方丈左右看看众长老,大家纷纷点头赞成。
“山门护法?”林海有些不解的问道。
“佛门从传入中州建立白马寺以来,一直虔心传法,普度众生,几百年间只有一名弟子修的魔门玄功出任山门护法,小施主是第二位。山门护法不会约束小施主剃度出家修行,可代发世间修行。只是如果佛门遇到大劫难只时,山门护法则要保护佛门在中州的传承。只此而已。”戒律院长老为林海解释了疑惑。
“在下两次受佛门点化,这保护佛门传承的任务责无旁贷。”林海允诺了下来。
“阿弥陀佛。”
戒律院的长老按照历代传下的认命山门护法的仪式给林海进行了正式的认命。林海跪拜于佛像前,双手合什,双眼微闭。戒律院长老在林海额头上滴了三点水,手掌拂于林海头顶,口中梵唱一句佛音,水色无变化,证明了林海的虔诚之心。其余的长老看在眼里,心中疑虑尽去。林海只感觉到额头一片清凉,这股清凉之意顺着眉心渗入,忽然佛号宣鸣,心中如同被震慑一般,出现了短暂的失神。随后林海缓缓睁开眼,看到周围长老们和善的笑容,知道仪式结束,他深深一跪拜,心中暗许,“佛主在上,林海一定不负所托。”
仪式结束,方丈对林海说道“老衲善德,小施主请随我来,当年佛门传入中州只时,随之而来的佛门功法和达摩师祖的七十二绝技被长存于藏经阁。可供护法研修。”
“善德方丈且慢,修炼不急,我有一事不明,请方丈指点迷津。”林海没有流露出对功法的贪恋,这让方丈大为吃惊。
“护法请说。”善德方丈说道。
“佛门传入中州数百年,就只有山门护法才可能保护众僧?佛门没有自己的防御力量?”林海对于这件事十分纳闷,上次和智空方丈的交谈中,就得知佛门发展缓慢。
“中州这片土地道门昌盛,佛门自传入中州一直以来都已宣扬佛法、普度众生为主,而武僧却寥寥无几。随着白马寺的建立,佛门才算在中州立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白马寺在少室山建立了武院,设置了罗汉堂和般若堂,但佛门的功法都有对应的佛法修行,所以弟子很难收,但从僧人里选择武僧又由于年龄和悟性的原因更加困难。”善德方丈也很无奈,如实相告。
“方丈此言差异,僧人修行不是只修心而已,修身也很重要。我想方丈应该知道修行界的存在。虽然选不出合适的弟子修炼玄功,可普通世俗功法也可以强身健体,危难时也可护院不是?”林海说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大雄殿的众长老都在精研佛法修炼自心,却忽略了修身这个方面。“护法果然身具慧根,眼光独到。”一众长老同时发出感慨。
“再者,收弟子不一定非要这些人看破世俗的纷纷扰扰遁入空门,这样局限性太大了。少室山的武院可以对世俗敞开招收弟子,让他们进入佛门修习武功,戒律院严格执行我佛门的戒律,如有不服则逐出山门。每天早课必须进行,即使弟子们是为学武而来,常年的咏颂佛法也会修炼心境。如有心性好、悟性高的弟子可传授佛门玄功。而且所有弟子都可在罗汉堂和般若堂的考核通透后下山入世修行。这样既更广的弘扬了佛法,而且武僧也会大大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武院不论是在世俗界还是在修行界必然名声大噪,入世修行的弟子也在武院修行的诺干年间刻上了佛门的烙印,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解除现在佛门窘困的发展。”林海口若悬河不管对与不对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
此时殿中的众长老瞪着眼睛看着林海,满脸的惊讶,没想到林海说出了这番言论。大家同时陷入了沉默,善德方丈在消化着林海天马行空的想法。
时间滴答滴答的过去,善德方丈最先缓过神来,“南无阿弥陀佛。佛门大兴有望,护法果非常人,今日一语令老衲茅塞顿开。众长老以为如何?”
盘膝而坐的众长老纷纷双手合什口宣佛号,点头允诺。
“既然大家都无异议,那少室山的武院就按林护法的想法执行。此次大兴佛门之举由林护法构建,所以武院更名为少林寺,大力发展武僧。”善德方丈如是说。
林海没有想到看似古板的众高僧,决心却如此之大。他随心之语,却被快速的认可了,林海说道,“善德方丈,其细节还需众长老慢慢商议,我也就是随心一说,不可仓促的。”
众长老看着林海一脸的真诚,都喜上眉梢,没想到今天的偶遇却是佛门的幸事。
众人你一句他一句商量了半天后各自散去,林海随着善德方丈来到了藏经阁。穿过一排排的书架,方丈转动了一个隐蔽在书架隔断内的机关。“卡啦”书架划开,向下的楼梯出现在林海眼前。随着方丈进入密室,书架自动合璧。阶梯两边两边各有一个夜明珠,让这个地下通道有了昏暗的亮光。下了三十多个台阶,面前出现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密室,四面的墙壁上同样嵌有夜明珠,光线要比通道内好了许多。林海看到一张石床,一个蒲团,一排书架,一张桌子。仅此而已。
“这就是佛门传入中州的功法和七十二绝技。上代山门护法将这些功法进行了分类,《洗髓经》与《易筋经》合练为玄功。菩提心法与心意混元功为内功,罗汉功与不灭金刚身为体术,从这两方面修行都可筑基,筑基后可修无相神功。七十二绝技分为三十六武技与三十六玄技。罗汉堂修武功,般若堂修玄功。”善德方丈说道。
“方丈,现在佛门功法密不外传,但要是发展武院必然会让人得知,引来修行界与世俗江湖人士的窥探,所以玄功和玄技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应的佛法也不能泄露。这样才能保证佛门的传承。”林海看着这些古朴的书册和羊皮卷,这将是佛门振兴的根本,如果泄露出去那佛门就将遭遇大劫,有了岐黄门的前车之鉴,林海谨慎的提醒善德方丈。
“护法说的是,这我们会考虑周密的,也会有所保留。”善德方丈说道。
“般若堂修行玄功可一层一层授予,而且可与众弟子的行善功德相辅相成。”林海借鉴岐黄门经验如是说道。
善德方丈听着频频点头,随后他从木架的顶层取下一个精致的木盒,递到林海面前,“这是山门护法的法器,三刃五股金刚降魔杵。请林护法收下。由此为证,所有的中州禅院都将认可你的身份。”——
PS:对于清明那天断更,逍遥实则无奈,还望大家原谅。
第八十八章 功法缺陷
林海慎重的接过木匣子缓缓打开,一个大概有一尺长古铜色法器。前端为三棱刃尖刀,随着刀刃上行,是三个佛像,一作笑状、一作怒状、一作骂状。中部为手持部分,末段类似镂空的锤子样式,中间有一股直至末段的尖端,外面四股成弧装包围中间一股。对于这种样式的法器林海还是第一次见,心中充满好奇。
此时善德方丈的声音在林海耳边响起,“此三刃五股金刚降魔杵为佛门法器,也是武器,佛门从天竺国传入中州时随来的护门法器。有赤铜精与千年镔铁铸成。此金刚降魔杵长十指,其前段三刃三面佛代表着可消除一切罪障,破除愚痴妄想之内魔,以展现自性清净之智光。中段“柄把”铸出四层八叶:表四波罗蜜及十六菩萨、八供四摄之三十七尊。四角四珠表四方四佛,中隐一珠表大日如来。五股的中间一钴,表示佛之“实智”;外围四钴,表示佛之“权智”。而外围四钴向内弯曲,表示“权智”必归“实智”之义。四股外端各各有爪,象征狮子头状;其数为八,表示“转八识成四智之心品”
随着善德方丈的讲诉,林海细细的察看着这杵的外貌,果不其然于方丈所说一致。林海心中想,“此法器不可能只是佛门修行的道具。一定有其奥妙。以后细细尝试吧。”林海将金刚伏魔杵放入木匣子,说道,“方丈放心,我定会好好保存。”
“不知护法如何得到我佛门玄功的。智空方丈几月前我刚刚见过。”方丈对于林海修炼的佛门功法也感到好奇。
“这是我师傅游历中州之外南疆时偶然得到的。看来就是您所说的天竺国了。”林海也不隐瞒将功法的事情细细的说于善德方丈听,也将智空方丈的分析道来。
善德方丈听了林海的讲诉脸上阴晴不定,“阿弥陀佛,此高僧果然大智慧。修此玄功,到达高境界之后,佛心稳固,佛身不灭。可谓奇功也。但这位天竺高僧创出次玄功时心性已被扰乱,功法定有缺陷,护法要多加注意。并且据我分析,智空方丈依据佛法对玄功的修炼层次进行重新排列也有可斟酌之处。老衲再此也为护法分析一二。智空方丈所说的为,左臂骨、右臂骨、胸骨、头骨、左腿骨,右腿骨,椎骨依次修炼。且不说修行的顺序对错。护法可发现其中有无问题?”
林海听了善德方丈之言才第一次注意到这功法的弊端,仔细观察了下却无什么特别发现。所以茫然摇头。
善德方丈盘膝坐在石床上,而林海坐于蒲团。善德方丈细细道来,“护法不是看不通透,而是没有持怀疑态度去论证。据我所观,智空方丈所说左右臂骨修炼完成后,必须修炼胸骨加以贯通,是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了,都有因果循环。孤不能长久也。所以这样形成一个小循环。可以保证功法无误。但仔细来看,左右腿骨修炼完毕缺了什么?”
林海如同被雷击中一般,木在当场,以他对于医术的了解。自然知道善德方丈所说的意思,林海瞪大眼睛,缓缓说出,“没有盆骨,不成循环。”
善德方丈满意的点点头,心道此子果然聪慧异常。“对,就是没有盆骨,既然次功法是修炼全身骨骼,为何没有盆骨?这可能跟创出此功法的高僧有关联。他为瑜伽弟子,信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为未来佛,但现在终究还在菩萨位。偏执导致功法的缺陷。”
一语惊醒梦中人。林海这才恍然大悟。
善德方丈继续说道,“既然此功法是根据八大菩萨精义所创。左臂骨与右臂骨分别为除盖障菩萨与金刚手菩萨,且今日护法已经显出除盖障菩萨法相。可归纳为破诸魔,净本心';而胸骨取地藏王菩萨精义,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则佛心成,渡众生。然后左右腿骨分别取虚空藏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精义,用护法巧妙的概括来说就为空与变。据老衲分析,这盆骨自然就是文殊菩萨精义,以智为基而生变,洞察一切。”
“以智为基而生变,洞察一切。”林海默默念着,眉头紧皱思考着。沉默了一阵,林海脸上浮出笑容,“谢善德方丈指点。在下明白了。椎骨自然是贯通上下循环的重要环节取普贤菩萨命';之含义,其危险程度凌然,成则延寿,败则寿终。而头骨自然就是弥勒菩萨,其无边的智慧与高深的佛法配上他无能胜的佛身,修炼成功立地成佛,达解脱彼岸。”
“阿弥陀佛,护法果然深具慧根,一点即通。得护法,佛门之幸也。”善德方丈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功法,胸骨是一劫数,盆骨亦是一劫数。椎骨和头骨更是不必多言。每过一劫,护法玄功必然有质的改变。祸福难辨,机遇总是伴随着危险,护法乃深具大运气之人,老衲不敢妄言。”善德方丈说道。
“今日吾心中泛起漪涟,随心而动乃至白马寺。会得方丈,功法缺陷弥补。吾必铭记于心。”林海双手合什缓缓一礼。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护法年轻气盛,需多加历练。”方丈嘴角划起一丝弧度,微微摇头。
林海一怔,以明白方丈之意,不由的有些脸红。
方丈起身,走到书架旁,拿起《易筋经》与《洗髓经》。“万变不离其宗,护法修之功亦是佛祖所有两本玄功的衍生之物。护法可借鉴之。”林海双手接过经文,放于膝上。
方丈继续在书架上寻找,抽出了三本蜡黄的书,“这是三十六玄技中的光明拳、去烦恼指、降魔杵法。正应着护法所修成的除盖障菩萨法相。”
林海再次接过这三本书,善德方丈言道,“护法可再此一观,老衲先行。通道坐墙壁上有机关,可从内开启门。护法静修吧。”善德方丈微微一笑,转身走了。
林海起身行礼,送走方丈后盘膝于蒲团之上,缓缓翻开了《易筋经》。仔细看着这本修身之术,却与师傅传授的体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身体的强化十分了得。林海暗自心惊,“荒废体术好久了,原来这体术有这么大的功效。我真是愚蠢。”看着这《易筋经》中招式的详解,林海感悟着,并结合自身体术,在寻找着契合与差异,加以修改强化。不知不觉中俩个时辰悄然而逝,林海放下易筋经,起身将所有的招式摆弄了一遍用于加深记忆,本就有功底的他同样感到有些动作十分困难,其中奥妙只能以后慢慢的体会。之后林海翻开《洗髓经》,其博大精深之处令林海骇然,而且讲解十分详细,一步步的引导修炼者走上修行之道。如此修炼根基扎实,配以佛法危险性极小,于林海这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功法大相径庭,但一些用气的法门又殊途同归,一番研究之后,林海明白了佛门罡气的原来,清晰了对于自身佛门罡气的使用之道。
林海深陷其中,静静感悟着。身处密室的林海不知此时外面已近黄昏。缓缓合上《洗髓经》,直至此时,林海放真正了解透彻了他所得的这本功法,虽然危险,却可谓神功也。同样也疏导了罡气的使用法门,受益匪浅。
长时间在这光线条件不是很好的密室中潜心阅读,林海感到有些头胀眼困。微微闭眼调息后,精神了许多,他看着身前的三本玄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趁热打铁,之前重在感悟,这玄技却重在磨练,先行记忆吧。”
当林海走出密室,打开藏经阁的门时,冬日夜里凛冽的寒风如刀般划过他的面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林海抬头望去,天空中月朗星稀,他脸上划过一丝微笑。这趟马白寺果真没有白来,虽然多了责任,但同样有所获得。
于看护藏经阁的僧人交谈后,他去通知善德方丈,而林海在藏经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