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朝仙侠传-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是司马家的子弟吗?看来妾身资质果然太差,难入真人慧眼了!”褚蒜子没想到周诚会给出这样的回报,虽然心中也不免高兴,不过嘴上却有些揶揄的说道。

    周诚闻言笑了一笑,而后看着褚蒜子说道:“太后愿拜我为师,贫道自然欣喜。只是数年前与太后便一见如故,一直以来贫道也视太后为道友,若拜我为师岂不平白矮了辈分?褚道友可要想清楚了。”

    “道友。。。。。真人厚爱,褚蒜子铭记于心!我一定会认真挑选一个司马家的优秀子弟。”褚蒜子收起了笑容,一脸认真的说道。

    “今日此来还有一事。”周诚点了点头突然再次开口。

    褚蒜子正欲开口,却见周诚忽然伸出手掌,一掌就印在褚蒜子天灵盖上,还未等褚蒜子有何反应,她就感觉一股磅礴而玄妙的力量涌入自己的体内,这股力量磅礴却不霸道,进入身体之后竟然帮助着六神开始合一。

    “浑天仪即将建成,但那位却还未出现,今日我便助你成就元神,若浑天仪建成之日他还未出现,便由褚道友你来执掌浑天仪。”周诚的声音直接在褚蒜子脑海中响起,很快一个与褚蒜子一般无二的元神虚影开始显现在体内。

    周诚体内那颗即将成型的大罗道果不停地旋转,大罗之力不断地涌入褚蒜子的元神之中,有了大罗之力的加持,褚蒜子的元神迅速的稳固,甚至因为直接沾染了大罗之力,即便初入元神境,褚蒜子的精气神三花就已经开始出现凝聚的迹象。

    等褚蒜子顶上三花若隐若现时,周诚收回了手掌,帮褚蒜子凝聚元神是一回事,但后面的修炼过程还需褚蒜子亲自完成。

    只是沾染了大罗之力的褚蒜子,在周诚的帮助过程中,其实已经获得周诚大量的修炼经验,只要她认真参悟,未来在大罗金仙之前她都不会遇到任何瓶颈。

    “多谢真人相助。”褚蒜子感受了身体的变化,脸上泛起微微的潮红,有些羞涩的低着头说道。

    刚才周诚以大罗之力为她凝聚元神,不仅周诚将自己的修道感悟灌输给了褚蒜子,同时褚蒜子的神念也彻底向周诚开放了,等于褚蒜子浑身上下,连同灵魂记忆都被周诚看了个遍。

第136章 北府道兵() 
褚蒜子进阶元神境的事情还不为人知,黛眉山依旧被重兵保护着,浑天仪距离最后完成的时间也越来越近。

    这段时间佛门也异常安静,文殊虽然没有了信仰之力的帮助,但是阿修罗魔王这具分身却在青萍剑气外协助他的本体炼化,速度也是非常的快。

    当年佛门窃取轮回台,立下六道轮回的时候,文殊就在第一时间占据了阿修罗魔王的躯体,让其成为了自己的一具特殊分身,不久之后阿修罗魔王也会成为文殊寄托执念的躯体,成为准圣特有的一具执念体。

    无论佛门道门的修行,都是寻道修道,而后证道成道的过程,大罗之前便是寻道修道,而证道过程便是成圣之路。

    自古以来成圣法门有三,最简单的是一种称之为以力证道的法门,这种法门只有一条,便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力量,到最后力量突破规则,甚至不受大道约束。

    以力证道成就的圣人杀伐最强,但是这种方法看似最简单,却并不代表容易成功,相反这是一条极为艰辛的道路。

    自开天辟地以来,以力证道而成圣者尚无一人,唯一一个在这条道路上走的最远的,便是创立九转元功的玉鼎。

    另一种方法就是功德成圣,而这种方法是成圣之法中最为强大,却又最讲究机缘的,历来以此成圣的非常少。因为要获得功德,必须获得天道的认可,哪怕极少的功德,也需要对天道做出极大的贡献。

    第三种便是斩三尸成圣,这是几乎所有大罗金仙选择的道路,因为只要有合适的宝物寄托执念,斩去善恶执念而后寻得真实自我,再三尸合一归于一体,便可成就圣人之位。

    文殊手上没有至宝,更没有灵宝,他便将目光放在了阿修罗魔王身上,这具生来便有大罗金仙修为的存在,成为了文殊寄托所有负面情绪的恶尸。

    周诚在黛眉山停留了两日,而后便又悄无声息的返回建康,如今的建康更加的暗流涌动。司马昱调集了大量的兵马前来建康,但道宫对此好像一无所知,倒是王谢桓虞四大家族最近有些异常。

    这四大家族都有着大量的私兵,甚至朝廷之中七成官吏都出自这四大家族,最近四大家族的兵马也是频繁调动,他们一系的官员也停止了上朝,风云变化可谓一触即发。

    乌衣巷是王谢两大世家的府邸所在,这一日突然在乌衣巷外出现上万衣甲鲜亮整齐的武士,这些武士不是军人,却纪律严明而且大部分都明显身具道行。

    这些人全部是王谢两家的私兵,平时这些人都在各家府邸庄园中,今日齐聚便是一支军队。

    而在这支军队前方,是一个披甲挂剑,长相儒雅的少年,少年跨在马上,一袭纯白的披风迎风飘扬,虽然年少却给人一股大气沉稳的感觉。

    云台的核心弟子最近都极少外出,但是此刻出现在乌衣巷的正是谢玄。

    “随我进城,除了此次目标,绝不可惊扰百姓,若有违令者,休怪我剑下无情。”谢玄抽出长剑厉声说道,他的剑直至皇宫。

    就在谢玄动身之时,建康城外另有一支上万人的军队也走出了军营,这支队伍气势汹汹,目标同样是建康城。

    这是一支真正的正规军,而且还是一支百战精锐,是曾经庾亮留下的部队,如今作为拱卫建康的力量存在,不过这支军队的主帅一支都是虞氏族人。

    不过今日这支军队的统帅却换了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只有十多岁的少年,他的年纪与谢玄相仿,正是云台二玄中的另一人桓玄。

    桓虞两家世代交好,今日桓虞两家的重要人物,如桓冲、虞翼等人都没有出现,而是派了尚且年少的桓玄,同样王谢两家也只派了谢玄出面。

    谢玄带兵直接包围了皇宫,却没有进入皇宫,而是背靠皇宫仿佛在保卫皇宫一般。

    当司马昱得知谢玄包围皇宫时,便立刻召集兵马赶往了皇宫,双方一见面便是直接开战,不过司马昱的军队明显不如王谢两家的私兵,一番鏖战下来司马昱也没有攻下皇宫。

    而与此同时桓玄所带军队也进入到了建康城,桓玄直接带兵攻破了一座座府邸,最后目标直指会稽王司马昱。

    司马昱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时,就发现自己已经被冠上了谋逆的罪名,而刚才自己进攻皇宫的举动,竟然被视作了篡位。

    现在司马昱成了逆臣,而谢玄和桓玄反倒成了保护皇宫平叛的功臣。

    建康城的变故似乎只是一个小插曲,战乱很快便被平息,那些进城的士兵也很快退走,会稽王司马昱也没有被诛杀,只是被幽禁了起来,不过殷浩等少数几位大臣却在这场变故中被杀死。

    建康之变三日后,皇宫之中才召开了一场规模极大的朝会,这一日身在建康有资格上朝的朝臣都悉数出席,甚至许多外镇的刺史都督也以各种理由返回了建康。

    而当朝会正式开始后,久未临朝的太后褚蒜子居然再一次出现,而这一次她竟然是以元神降临,本体则依然坐镇在黛眉山的浑天仪之中。

    这场朝会本就注定不平常,刚一开始尚书令王述便首先出列奏道,他所说的也不出所料的正是请加国师道君尊号的提议。

    这是一场注定不平常,也早已注定了结果的朝会,司马昱被囚禁,殷浩等人被诛杀,朝堂之上几乎异口同声的赞同给周诚上道君尊号。

    “今加封国师道君尊号,位同九五。而今皇帝年幼,老身率群臣恭请道君摄国政事。”最后在褚蒜子的带领下,满朝文武齐聚道宫之外。

    所有人都知道,自此之后皇帝之名实际上已经形同虚设,南国大地彻底变成了道国。

    皇帝虽然没有了,但是道宫接管了全国军政,原本的朝廷官吏重臣,也都是道门弟子,一切依旧有序的运转着,甚至因为上下齐心整个道国比以前发展的更好。

    周诚成为道君后,并没有作出什么实质性的改变,甚至在他成为道君的前三个月内,他只颁布了一道旨意。

    这道旨意只是将都城建康改为了金陵,将钱塘县的西湖重新改回了钱塘湖的名字。

    “叔叔,看来你的执念越来越深了,你真的放弃了三尸证道?可不入准圣如何对抗文殊?”道宫深处苏若兰听到钱塘湖这个名字时,有些担忧的向周诚说道。

    别人不知道钱塘湖这个名字对周诚的意义,苏若兰却知道,甚至她的前世周兰与这个地方也有极大的牵扯。

    周诚在不停地放大自己的执念,也在不断地滋养着自己的心魔,这样就使得他越难斩去执念,无法斩去执念就无法以三尸证道,等于放弃了最快进入准圣的资格,如此一来根本无法对抗成就准圣之位的文殊。

    “当年无数道门前辈于黄河立下九曲黄河阵,所有人也曾自问,如果挡不住佛门,挡不住文殊该如何?然而这一切真的重要吗?挡不住也得挡,纵然身死道消,纵然神形俱灭,终无一人后退。”周诚的回答看起来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却又说的再明确不过了。

    此刻钱塘湖上一片平静,然而在平静的湖水中央,一个身着黑袍,带着寒铁面具的身影直接立在湖面上,四周过往的船只不断,却没有一人发现这个黑袍人存在。

    五毒神君第一次离开了苗疆,出现的地方就是这个钱塘湖。

    “周兄,丽娘一直在你身边。。。。。准圣又如何?我会与你并肩屠圣的!”五毒神君的面具倒映在湖水中,随着一阵波纹后,那面具的样子竟变成了周诚的面貌。

    周诚被尊为道君,经过了三个月的短暂平静后,终于在文殊封印出现变动后结束了这段平静。

    在阿修罗魔王和文殊的合力炼化下,封印文殊的力量已经大不如前,虽然他现在还无法完全破封而出,但是封印的力量已经无法完全阻挡他的力量了,甚至文殊已经能够移动自己的位置,还能透过封印传递出部分力量。

    “苻坚,本座赐你百万佛兵,并将定海鞭赐予你,此物乃是用上古真龙炼制,可镇江河湖海之水,有了此鞭黄河长江天堑将不复存在。”长安皇宫上空,文殊显出了身形,一根外形如龙的鞭型宝物直接落在了苻坚手中。

    文殊还未降临,便派苻坚开了南征,百万佛兵是真正的有百万之众,而且这些都是佛徒,战斗力远超普通士兵。

    苻坚南征的消息很快传到金陵,而黄河以南的百姓又开始南迁,很快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区域形成了一片宽广的真空地带,似乎这里将会成为佛道两门最终的决战之地。

    大量百姓南逃,唯独黛眉山依旧孤悬在洛阳附近,半月之前浑天仪已经彻底建成,褚蒜子端坐在浑天仪之中,她的身上有淡淡的大罗之力,在这些大罗之力的作用下,浑天仪上无数的金色锁链伸向地下,这些锁链不断的向着大地深处延伸。

    “谢玄。”金陵道宫之中,周诚召集了门下核心弟子,还有那些已经修炼有成的天才名士。

    “弟子在。”谢玄出列立在殿中,两个月前云台二玄几乎同一时间成就了元神。

    而如今云台观的弟子中成就元神的已经超过了三百之数,那些没有正式拜师的,也有数十人相继成就了元神。

    “文殊再有数月便会降临,苻坚携百万大军南下,本君赐你练兵之法,着你招募北方南逃青壮成军,这支军队便赐名为‘北府道兵’。”周诚手掌轻抬,一枚玉简同时飞向了谢玄。

    谢玄连忙叩首接下玉简,口中恭敬的说道:“弟子领命。”

    “桓玄。”周诚再次开口,叫到了桓玄的名字。

    “弟子在。”桓玄有些激动的出列,同样躬身立在殿中。

    “上古之时,紫薇帝君麾下有一支军队,为帝君亲卫,名为星辰卫。今日本君命你前往黛眉山,执掌昔日你父亲的军队,本君便赐你的军队为星辰卫。”周诚的手掌再次一翻,又是一枚玉简飞出。

    紫薇帝君的名字在云台观并不陌生,甚至核心弟子也都知道,紫薇帝君还是自家掌教的兄长。

    “谢掌教真人,弟子定不辱使命。”桓玄激动的接过玉简。

    能够重新执掌自己父亲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还被赐以星辰卫之名,桓玄知道这不仅是周诚对他的信任,更是对他寄予厚望。

第137章 祖冲之() 
苻坚携百万佛兵南下,却没有进攻洛阳附近的黛眉山。苻坚知道黛眉山有大量道门精英镇守,去进攻哪里除非佛门精锐尽出,但是那样的战斗应该等到文殊降临后才开始,所以他率领大军按照正常的方式向南推进。

    黄河岸边苻坚看着滚滚的黄河水,如果是以前百万大军要渡河,所需的船只数量将极其庞大,而且要将百万人全部送到对岸,所需的时间也不短。

    不过现在苻坚一点也不担心这些了,只见他策马来到黄河岸边,从腰间取下一个泛着淡淡金光的鞭子,而后苻坚将金鞭一抛,直接丢向了崩腾的黄河水。

    金鞭被抛在空中,忽然一声龙吟响起,接着金鞭上爆发出一阵金光,紧接着一条巨大的金龙出现,金龙迎风便涨,瞬间就变成了百丈大小的巨龙。

    金龙瞪着巨大的眼睛,看了苻坚一眼,似乎明白了苻坚的意思,身形一动直接落入黄河之中。

    随着金龙落下,黄河水都仿佛被染成了金色,而后那湍急的水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下来,最后如金汁的黄河水静止不动,再看之时似乎已经变成了一条蜿蜒的黄金大道。

    苻坚心中莫名的有些兴奋,他看了看脚下的黄河,竟然毫不犹豫的迈出脚步,向着已经静止的黄河走去。

    很快苻坚踏在了金色水面上,那感觉却无比踏实。苻坚身后百万佛兵也踏上了黄河,在定海鞭的帮助下,果然黄河天堑成了平地。

    当苻坚率八万大军渡过黄河南下之时,谢玄也遵照周诚的安排,在广陵招募北方逃难的民众组建北府道兵。

    因为这支军队是周诚以道君身份下旨组建的,各种资源也向它大力倾斜,一时间响应者如云,不过十余日间,便已经招募了整整八万人。

    谢玄作为北府道兵的统帅,奉行着兵贵精而不在多的宗旨,当北府道兵规模达到八万后,谢玄便停止了招募,而是开始了训练这支初建的军队。

    北府道兵,既然称之为道兵,便有其独特的训练成军之法。

    这些方法都记载在周诚赐给谢玄的那枚玉简之中,而当北府道兵练成之时,谢玄更可以通过这枚玉简如臂使指的掌控整支军队,这枚玉简也被称之为北府兵符。

    通过北府兵符,主帅只需一个念头就能将指令下达到每一个士兵脑海中,而战场之上每一个士兵的情绪变化,还有他们的身体状况,战力表现都会汇聚到北府兵符之中。

    “苻坚大军南下,本将决议明日起兵迎战。刘牢之。。。。。”北府道兵的大营之中,谢玄一身戎装,将一众部将全部召集,正在布置着迎战计划。

    “末将在。”部将之中一个二十多岁,身形威武雄健的武将抱拳出列,他就是谢玄口中的刘牢之。

    北府道兵不仅招募了八万劲卒,还有许多修道有成的人物慕名来投,这些人本就天资不俗,在布道天下之后也是道行突飞猛进,像刘牢之这样的已经依靠自己的资质成就了元神,在投靠北府道兵之后,以出色的才能和修为,直接被谢玄委以重任。

    除了彭城的刘牢之,还有东海何谦、琅琊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晋陵孙无终等人,这些人或晓勇异常,或谋略出众,都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而且无一例外,这几人都以相继成就了元神,他们便组成了北府道兵的领导核心,在这些年轻的元神强者带领下,同样年轻的北府道兵却有着超乎想象的战斗力。

    “命你为前军先锋,率五千精锐骑兵进攻洛涧,本将亲率北府道兵于淝水一带迎战苻坚。”谢玄沉声说道,手指一划将迎战的地方定在了淝水。

    刘牢之带着五千骑兵先一步离开了广陵,这五千骑兵也是北府道兵中最为精锐的一部,洛涧连通淮水,是一处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苻坚也派了手下重要将领梁成率两万兵马驻守,这里也注定成为淝水之战的开端。

    刘牢之身后,五千骑兵浑然一体的前行,这些士兵的盔甲武器都散发着宝物的气息,每一副战甲和每一件兵刃竟然都是以炼宝之法炼制而出的,甚至坐下的五千战马也都是已经通灵的异种。

    战马奔行之间蹄下生云,呼吸之间天地元气也向着这支骑兵汇聚,不仅不会让他们疲惫,反倒精力越发充沛。

    蜀中云台观,如今依然有大量的弟子存在,而且这里的弟子全部换成了身着道袍的内院弟子,而那些外院弟子则全部前往了金陵道宫,如今金陵道宫更像是一个掌握天下运转的机构,蜀中云台观则是云台精英弟子汇聚的地方。

    易楼外一个身着道袍,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的年轻道人对着易楼躬身一拜,口中恭敬的说道:“弟子祖冲之求见师尊。”

    祖冲之,原名祖冲,也是布道天下之后改名为祖冲之的。

    自幼祖冲之便对数学星象易术极感兴趣,一开始他的修为也是一日千里,很快便脱颖而出,因为他于神念一道有特殊的天赋,机缘之下被玉衡道人看中,并收为了亲传弟子。

    云台九子的亲传弟子,便是云台观的直系二代弟子,这些人的地位也非常的高,加上有云台九子亲自教导,各种资源的倾斜,这样的二代弟子也大多进阶了元神境。

    但是祖冲之却成了其中一个意外,原本他的资质应该是最早成就元神的,但是不知为何当祖冲之六神都已圆满的时候,却无论如何无法六神合一,他卡在这最后的关口已经有数年之久了。

    为此玉衡道人还曾求助于北斗南斗二人,不过以两位巅峰太乙玄仙同时出手,都没能看出祖冲之无法凝聚元神的原因,甚至两人想帮祖冲之强行凝聚元神都办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