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一个名字,让曲云越发好奇,便随口问道:“不知此人有何特征?弟子该从何处查起?”
“还记得为师传授给你的小周天星辰剑阵吗?”五毒神君突然说道。
曲云听到小周天星辰剑阵的名字,心中不由得有些紧张,因为曲云一直有个疑问,那就是当年五毒神君传授她这个剑阵的时候,表现的异常郑重,看得出来她这个神秘的师尊对这个剑阵十分重视。
但是令曲云不解的是,这套剑阵虽然看似精妙,却因为没有星辰之力可以接引,致使剑阵并没有多少威能。
“弟子自然不敢忘!”虽然不知道这个剑阵究竟有什么用,但曲云早已断定,这剑阵对自己的师傅意义非凡。
“这剑阵便是他传于为师的。。。。。”五毒神君那金属般的声音中,终于出现了一丝感情的变化,像是那种回忆的感觉。
曲云更是惊讶,一时间也忘了自己师傅的性子,便脱口而出:“难道这人就是师祖?”
“嗯?”五毒神君突然有些不悦的嗯了一声。
曲云连忙低下头,收起了自己的好奇说道:“弟子知错!”
“去办吧。”五毒神君没有再说什么,直接丢下一句话后,转身走入了迷雾之中。
“弟子遵命。”五毒神君已经消失不见,曲云还恭敬的对着五毒神君消失的方向行礼说道。
很快曲云又回到了山谷上的大殿,随后她以圣女身份发出了一道命令,接下来的几日,五仙教中一些修为不俗,行事又稳重机灵的苗人陆续来到了仙踪林。
一番详细的交待之后,这些苗人纷纷离开了苗疆,或前往东晋,或前往成国,也有前往到北方后赵的。
云台观中,周诚头顶红色华盖已经稳固,这凝聚顶上三花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当第一座华盖凝聚之后,他便暂时停止了修炼。
华盖缓缓聚拢,而后又从头顶落入泥丸宫中,周诚已然能将其收放自如了。
收回华盖,周诚却并未起身,而是抬手一挥,房间的窗户便自动打开。
一缕威风吹入,微微卷起周诚的发丝,将他身上的灰尘轻轻吹落。
周诚的神念瞬间散开,顷刻间便笼罩了整个云台观。
在他的神念感知中,云台观各处建筑都井然有序,每一处建筑都有各自的用途,也有专门的弟子维护,前山中还有大量的香客上香祈福,整个云台观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周诚的神念又重点在一些天资出色的弟子身上停留了片刻,这几人就是那九十九名弟子中,已经开始凝聚六神的天才弟子,也算是如今云台观的中坚力量。
观中有弟子坐于丹炉之前,修的是炼丹制药之道。
也有弟子笔点朱砂,在黄纸上画着道符,修的是符篆之道。
甚至还有一两名弟子,长剑在头顶盘旋,时而交锋碰撞,时而化作千百剑影,修的自然是杀伐无双的剑仙之道。
最后周处的神念落在一处普通的三层阁楼之中,阁楼有一牌匾,上书“易楼”二字。
在这易楼之中,第一层有着十余名弟子,不过他们穿的却不是道袍,而是形似道袍的普通衣物。
这些也算是云台观的弟子,不过他们不在九十九位道人之列,而是属于那九十九位道人中,一些道法有成之人所收的再传弟子。
这种弟子如今在云台观中足有近千人,他们被称作外院弟子,不得着道袍,只能穿着统一的制式服装。
而在这些外院弟子之下,还有奴籍属于云台观的近万杂役奴仆,这些人自然称不上云台弟子,却也属于云台观的人。
如此算来云台观已有近万人,俨然一座真正的庞然大物。
一楼的外院弟子,正在忙碌的整理着大量的信笺纸条,待他们粗略的查看之后,将这些天下各地汇聚而来的信笺纸条又分门别类,然后由专人送到阁楼的第二层。
在第二层,这里人就少了许多,二层阁楼的四方,分别坐着四个道人,他们四人正是属于那九十九道中的内院弟子。
那些不同门类的信息,被分别送到这四人身前,而后再由他们详细查看。
这四个内院弟子,都是一目十行,神念强度远超同辈之人。
那些信笺或被他们看过弃在一旁纸篓中,或被他们批注放在一个木匣中,只有其中少数,被他的神念包裹着飘向了阁楼的最顶层。
整个‘易楼’犹如一台精密的机器,每日都这样处理着海量的信息,而那最为神秘的第三层阁楼,坐着一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少年道人。
这少年道人的道袍与二楼几位内院弟子的都差不多,只是在他道袍的衣领和袖口处,有着金银丝线混合的花纹。
虽然大体上他的道袍与其他内院弟子没有太大区别,但就是那一点花纹,无形之中为少年增添了几分尊贵,体现了他的与众不同。
这样绣有金银丝线花纹的内院道袍,整个云台观只有九人有资格穿着,这九人便是九十九位道人中,排名前九位的弟子所独享的殊荣。
这不是周诚的规矩,而是云台观九十九位道人自发定下的。
九人便是其他九十人的师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叫作‘云台九子’。
原本云台九子,只是这些内院弟子为了排出名次,而自发形成的。不过在所有人都认可了这一规则后,周诚也随之认同了九子的地位,并且以掌教真人的身份,亲自为云台九子赐下了道号。
周诚便已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为号,另加入了北斗与南斗,共计九个道号,以北斗为首,依次赐给了九子。
其中北斗道人和南斗道人自然是九子中的翘楚,这两人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到了冲击元神境界的最后关头,也许久不曾露面了。
剩下的七子各有职司,七子中天璇和瑶光为女道,统领着外院所有女弟子和负责观中日常运转。
而这易楼中的少年道人,便是七子之一的玉衡道人。
这玉衡道人一身神通在九子中排名最末,甚至在九十九道中他都只能排在中下,但是他却是整个云台观中,除开周诚之外,唯一能看懂连山归藏的人。
虽然玉衡道人对这二经的理解只能算是皮毛中的皮毛,可就是这区区皮毛,便让他的神念强度稳稳的成为云台九子第一。
此刻玉衡道人的身前,还摆着周诚亲手抄录的连山归藏二经,而他则一只眼看着经书,另一只眼看着那些从二楼飘上来的信笺。
整个易楼的第三层,无数的信笺纸片飘动,看起来就如同一个没有重力的空间。
“玉衡,将近两年的消息送来。”忽然易楼三层中响起一个淡淡的声音,那声音就好像直接在玉衡道人耳畔响起。
就在声音响起的同时,玉衡道人神色微变,双眼之中光芒敛去。
与此同时,两本经书自动闭合上,悬浮在空中的那些信笺纸片也都快速的落下,不过这些信笺纸片落下时,却各自飘落到固定的地方,最后竟然又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了不同位置。
此刻再看这易楼三层,无数的信笺纸片,竟然摆放的规规矩矩,甚至让人一看竟觉得有种美感,是一种享受。
“谨遵掌教真人法旨!”玉衡道人快速起身,对着云台观深处小院方向稽首一拜,虽然隔着好几里远,口中依然恭敬的说道。
片刻后,玉衡道人便走出了易楼,他向着云台观深处走去,一路上但凡是外院弟子,见到玉衡道人都会恭敬的驻足施礼,口称拜见师伯。
即便是那些身着道袍的内院弟子,也会对着玉衡道人稽首,叫一声师兄。
越是靠近周诚所在的小院,就越发人迹罕至,似乎整个云台观的弟子,都在有意的避开此地。
当玉衡道人来到小院外时,他站在距离院墙还有一丈的地方,躬身对着院门说道:“弟子玉衡,求见掌教真人。”
玉衡道人话音刚落,小院的院门便缓缓打开,接着周诚那一如既往的淡然声音从院中传出。
“进来吧。。。。。。”
第84章 乱世少年()
玉衡道人理了理身上的道袍,而后低着头,轻轻的迈着步子,小心翼翼的走近了小院。
在他的眼中,仿佛这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小院,而是心中的圣地。玉衡道人迈入小院的那一刻,正是给人一种朝圣的感觉。
周诚所在的房门,也随着玉衡道人的走进一点点打开。还未走进屋内,玉衡道人就感觉到,有一道目光看向了自己。
玉衡道人抬脚走进了房屋,这还是他第一次走进这里,进屋的那一刻他没有四处打量,而是双脚站定,恭敬的跪拜了下去。
“弟子玉衡,拜见掌教真人。”玉衡低着头,他只看到在前方有一个蒲团,蒲团上面坐着一人,黑色的道袍下摆与白色纱衣从蒲团上垂下,落在了地面。
“免礼。”周诚看着年轻的玉衡,满意的点了点头。
玉衡道人抬起头来,仰望着看了周诚一眼,依然跪在原地,双目盯着身前的地板。
“你的神魂受损,可是推算过咸宜观了?”周诚随意的问着,早在他神念扫过玉衡道人时,他就发现这个坐镇易楼的弟子神魂有着损伤。
“弟子无能!”玉衡微微低头,脸上露出一丝羞愧之色。
易楼不仅汇集天下情报,更会处理一些周诚交代的事情,比如其中一项便是寻找咸宜观所在。
玉衡道人掌握着整个云台观的情报,数年下来却没有丝毫关于咸宜观的线索,不久前他也亲自推算了一次,正是那一次受到时空之力反噬。
因为玉衡未成元神,反噬之力让他神魂受损颇重,短时间内都难以恢复。
“咸宜观这个地方,本座也曾推算过多次,然而也毫无线索,以后不可贸然推算了。”周诚继续说着,同时神念如潮水般涌向玉衡,而玉衡道人突然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温暖的汤浴之中,只是瞬间,受损的神魂便恢复过来。
玉衡道人面露欣喜,连忙对着周诚再次拜下:“多谢掌教真人。”
“东西拿出来吧。”周诚出手治疗了玉衡受损的神魂,而后开口说到了此番叫来玉衡的目的。
周诚说完,玉衡便从道袍袖管中取出一册书籍来,他恭敬的将书册举过头顶,摆在周诚身前。
也不见周诚有何动作,那书册便自行翻动,很快周诚的元神便出现在身后,那元神当着玉衡的面,便在身前凝聚出了一个世界模型。
随着元神手指拨弄,模型之上出现中土诸国,接着无数的城池显现,上面不停的发生着变化,仔细一看,这些变化竟然与这两年天下大势的变化一模一样。
玉衡道人也是认真的看着,很快世界演化出的情景已经到了当下,不过那世界模型并未停止,而是继续很自然的演化着,很快就出现了几月,甚至一两年后的情景。
只不过这些由神念推演构成的未来变化,其中太过复杂与捉摸不定,玉衡道人即便努力观看,也难以看透未来的大势。
片刻之后神念构建的世界模型崩溃,元神落回到周诚身体之中,他人也跟着站了起来。
“我有些事需要外出一段时间,在我走过,需要你做一件事。”周诚起身走出几步,靠近了玉衡道人说道。
“请掌教真人吩咐。”玉衡低头,心中虽有很多好奇,却没有开口询问。
周诚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随后设计出一条前山通往此地的通道,不过这条通道需要在无数次选择下,才能最终通到此地,总之就是讲究一个机缘与巧合。如果有人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此地,无论是何身份,都给我记下来,并且派人暗中保护,待我回来之后再做定夺。”
玉衡道人闻言一头雾水,却也连忙应下:“弟子谨遵法旨。”
“此番外出,或许数年,观中诸事,内事由你决断,外事交给天枢。这掌教金印法剑便由你二人暂时保管。”周诚继续说着,同时衣袖一抖,一枚纯金的大印和一柄纯金法剑从大袖中飞出,悬浮在身前。
这两样都是成帝李雄赐给云台观的,材质只是普通黄金,不过周诚在得到之后,也简单的祭炼了一番,虽然还算不上什么厉害宝物,却也有些许神异之处,对元神境以下的修道之人有着极大的助力。
金印出现后便径直落到玉衡道人身前,而后被玉衡道人恭敬的接下。
接着周诚又对法剑曲指一弹,法剑便化作一道金光飞射出去,朝着云台观内院的星辰殿而去。
星辰殿便是云台内院的主殿,此刻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道人正站在星辰殿的台阶上,看着殿下广场上数十外院弟子练剑。
这中年道人也穿着金银绣边道袍,他便是云台九子中排名第三的天枢道人。
天枢道人的道行境界,虽然比不上北斗和南斗二人,但他的年纪在九子中是最大的,加上处事沉稳大气,是许多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师兄。
法剑落在天枢道人身前,淡淡的金光散开,周诚的话也在天枢道人脑海中响起。
见到掌教法剑出现,星辰殿广场上的弟子都停了下来,恭敬的对着法剑施礼。
“弟子谨遵法旨。”天枢道人也是对着法剑一拜,他已经知道了周诚要外出的事。
待他一拜之后,那法剑便如有灵性一般,自动飞入到天枢道人衣袖之中。
。。。。。。。。。。。。。。。。
邺城,如今已是后赵的国都,这里主要以羯人为主,剩下的便是汉人,还有鲜卑、氐、羌等少数胡人。
因为是都城所在,虽然汉人同样受到严酷的压迫,但基本还能有些自由,勉强能够维持生计。
石虎既然已经称帝,便也想着如何治理这江山,所以他也不得不开始重用一些汉人官员。邺城之中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汉人高官,一些衣着显亮的汉人慢慢的也多了起来。
周诚离开云台观,便是到了这邺城,不过如今他也改换了形象,看起来是位五十余岁的富家老者。
邺城虽是国都,却还算不上繁花似锦,在这空前的乱世之中,顶多算是有几分生气,一些店铺开设在城中街道两旁,一些废墟空地上自发形成了一些小型集市。
周诚行走在邺城街市之中,看着这些行色匆匆,面露菜色的百姓,心中也只能无奈一叹。
从推算之中,周诚发现在邺城会有两个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人,虽然不知道这种影响是好是坏,周诚还是觉定亲自前来看一看。
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想要提前将这两人杀死。
只不过推算终究是模糊的,周诚也无法准确知道这两人的身份,甚至能不能遇到也难说,一切还得看周诚自己的机缘。
“让开让开。。。。。。。”就在周诚行走之时,突然听到身后一阵马蹄声传来,随着马蹄声还有一声声大喊。
周诚回头一看,是一队后赵骑兵在城中疾驰,不过令周诚好奇的是,这队骑兵为首之人竟然是一个十三四岁的汉人少年。
这是一队标准的羯人骑兵,而且从他们的着装来看,还是后赵最为精锐的皇帝亲军,只不过这样的军队似乎被那汉人少年所统领,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骑兵快速掠过街市,周诚连忙闪身退到街道一旁。
当那汉人少年飞马而过时,他下意识的扭头看了周诚一眼,两人目光相对,周诚泰然迎上,那少年眼中却是露出一丝疑惑之色。
骑兵过后,整个街市一片凌乱,许多避让不及的行人跌倒在路旁,还有一些小摊被冲的七零八落。
周诚发现就在自己身旁,有一个贩卖竹器的少年,正满脸无奈的在地上收拢着自己的竹器。
这些竹器都是寻常劳作使用的背篓、畚箕、竹篮等物,其中一些已经变形,应该是刚才被马蹄踩踏导致的。
“晦气。。。。。又是一日辛劳做了无用功。”卖竹器的少年一边收拢四散的东西,一边口中小声抱怨着。
周诚看了一眼这普通的少年,心中并没有怎么在意,正欲打算离开之时,他的目光却落在刚才少年所坐的地方,看到了一件令周诚微微意外的东西。
虽然隔着一定的距离,周诚却看得清楚,那是一册已经被翻得有些破旧的书籍。
一个贩卖竹器的少年,在乱世之中竟然随身带着书籍,这让周诚又对这个少年产生了些许好奇。
周诚拾起地上的书册,随手掸了掸上面的尘土,当他看到那书册封皮上的书名时,周诚更是大感意外。
兵法二十四篇便是这书册的名字,而周诚知道,这本书正是诸葛孔明晚年所著。
“这册书是小子落下的,还请老伯奉还。”在周诚都没注意的时候,一只手伸到他的眼前晃了晃。
周诚目光从书册上移开,就看到那卖竹器的少年正站在自己身前,伸手索要着书册。
“小兄弟竟能看懂此书?”周诚一脸好奇的问道,却也将书册放回到少年的手中。
“几年前偶然拾得,左右打听之下,认全了里面的字,这几年每每读来,都令我茅塞顿开,倒是让老伯见笑了!”少年有些腼腆的说道,不过言语之中却是条理清晰,态度也是不卑不亢。
对这本偶然捡来的书,少年确实已经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即便在贩卖竹器之时,也会沉浸在书中。
也正是如此忘我,才让他刚才没来得及收拢竹器,而被马蹄践踏到了。
“竟是捡来的。。。。。你叫什么名字?”周诚更加好奇的问道。
他这不是随口一问,而是真的好奇了。
因为周诚从妖丹续命开始,其实多少都与诸葛孔明有些牵扯,而这兵法二十四篇也是诸葛孔明所著,周诚便隐隐感觉,这少年与自己之间有着什么联系。
少年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上下打量了周诚片刻。
看得出来这少年也是机警之人,似乎觉得周诚的穿着和相貌不像恶人,少年这才开口答道:
“我叫王猛”
第85章 我做你的黄石公可好?()
“王猛?”周诚小声的重复了一次少年的名字。
“对啊!秦将王翦的王,壮士威猛的猛。”少年王猛微微挺胸抬头的说道。
王猛说完之后,又好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