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潇湘风云-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备接见他并同他会谈。请把此事转告金日成并且告诉他,在这件事上我准备帮助他。”在迄今看到的档案文献中,这是斯大林第一次表明他

    改变了对朝鲜问题的态度。

2卷:第六十六章-俄国解密档案:朝鲜战争() 
第二天,什特科夫便报告说:“根据您的指示,1月30日会见了金日成同志。在提起1月17日朴宪永举行午宴时的谈话后,我准确地转

    达了您第一点指示的内容。金日成十分满意地听取了我的转告。看来,您同意接见他并准备在此事上向他提供援助一事,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

    的印象。显然,金日成为了再听准确些,便问我,那么,是可以就这个问题去会见斯大林同志喽。我回答说,从这个通知上看,斯大林同志准

    备接见您。”金日成立即表示,他随时准备着斯大林的接见。

    随后,金日成提出再组建3个步兵师,以便把军队总数增加到10个师,并要求把苏联政府将于1951年提供的贷款用于1950年,为计划组

    建的3个步兵师购买苏联装备。对此,莫斯科立即答复,完全满足金日成的要求。同时,为了加强朝鲜人民军的组织和指挥能力,莫斯科还任命

    瓦西里耶夫中将为朝鲜人民军军事总顾问,以替代自苏联从朝鲜撤军后兼任这一职务的苏联大使什科特夫。此后,苏联便开始大规模向朝鲜提

    供武器装备。3月9日,朝鲜照会苏联,“为了给人民军补充装备、弹药和技术器材并加强人民军,请苏联政府于1950年按照以前提交苏联政府

    的申请单向朝鲜提供1、2--1、3亿卢布的军事技术装备”,朝鲜则相应地保证向苏联提供价值1、33亿卢布的黄金、白银和钼精矿。随后,金日

    成提供了所需武器装备的详细清单。莫斯科答复,同意朝鲜提前使用1951年的贷款购置武器装备。斯大林还亲自致电金日成,对于“朝鲜人民

    军所需装备、弹药和技术器材”,苏联政府决定“完全满足您的这一请求”。

    在进行物质准备的同时,3月20日,金日成要求于4月初对莫斯科进行秘密访问,并提出将与斯大林讨论“国家南北统一的途径和方法

    ”及“经济发展远景”等问题。在一份“金日成提请斯大林同志帮助解决的问题”的清单中,明确写道:“关于统一国家(南方和北方)的途

    径和方法,拟采用武装方式统一”,还提到与**会晤和同中国签订条约的问题。得到莫斯科的同意后,3月24日什特科夫报告,他已经为金

    日成的莫斯科之行做好了具体安排。3月29日维辛斯基报告斯大林,“金日成和朝鲜外务相朴永宪将于3月30日离开平壤前往莫斯科,苏联驻朝

    大使什特科夫将军随同来访,他们将于4月8日到达莫斯科”。。。。。。然而,斯大林非常清楚,**目前的军事战略中心是准备发动解放台

    湾的战役。。。。。。鉴于莫斯科已经明确表态,**最高领导人只得同意在进行解放台湾的战役之前首先解决朝鲜的统一问题,并表示愿意

    支持朝鲜的行动。

    至此,通向朝鲜战争的道路对于金日成来说已经畅通无阻,需要的只是确认和实施具体的作战计划了。根据人民军总参谋部

    作战部长俞成哲回忆,5月上旬苏联大量调换了在朝鲜人民军中的苏联军事顾问。以作战专家替换了那些以个人名义在朝鲜负责军事训练的军人

    ,并且为朝鲜军队制定了“先发制人的进攻作战计划”。到5月底,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和苏联军事顾问团联合向莫斯科报告,朝鲜人民军向三

    八线集结的行动已经准备就绪。在金日成的坚持下,军事行动开始的时间定在1950年6月25日。接着,莫斯科接到报告说,按照进攻计划,朝鲜

    人民军每天可推进15--20公里,预计主要的军事行动在22--27天之内完成。。。。。。

    朝鲜战争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战争一开始,北朝鲜方面打得很顺利,朝鲜人民军主力部队很快推进到朝鲜半岛南部,占领朝鲜南

    部重要城市汉城,眼看整个朝鲜半岛就要全部解放。但是,美国却插一手进来,并且决定入侵朝鲜。9月15日,美军的大部队在朝鲜的仁川登陆

    ,这使朝鲜人民军最高统帅部意识到了所面临着的危险局面。

    美军在仁川成功登陆后,一开始,朝鲜人民军还打了几次硬仗,但渐渐地就支持不下去了。金日成得知前方不利的消息后,于9月28日

    召集了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会上对目前军事形势进行了讨论,并最终认定,由于大部分人民军主力未能撤回来,一旦美军越过三

    八线,在北方的人民军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抵抗。因此,朝鲜面临十分严重的危险局面。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领导人决定,由金日成出面,给

    苏联和中国最高领导人各写一封信,信的基本内容,就是要求苏联和中国动用军事力量直接支援朝鲜。

2卷:第六十七章-云山伏击战(之一)() 
1950年10月20日,美军攻占平壤。一直以精通所谓东方心理学自诩的远东司令官麦克阿瑟断言,中国不会参战。因此,他不顾天气、地形等不

    利因素,要求各部队迅速北上,准备在圣诞节前到达鸭绿江畔。并在东京将要举行一场胜利大阅兵。据说届时美骑一师会走在队伍的最前头--

    这不仅是因为美第一骑兵师第5团首先抵达该城下,事实上当时通往大同江的桥梁都被朝方炸毁,因此阻碍了他们的行军速度,而韩军趁机抢先

    一步进入了这座已经被炮火夷为废墟的城市。

    -当美骑一师占据平壤不久,麦克阿瑟也随即到来。“难道就没有举办什么庆祝仪式来为我接风吗?”他一边下飞机,一边趾高气扬环顾左右问

    道。“金大牙在哪儿?”他打趣金日成,好像这位朝鲜的劳动党领袖已经成了他的手下败将一样。接着,他下令让所有从一开始就在骑一师服

    役的士兵出列。在当天集合的两百多名敌军将士里,只有4个人站了出来,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挂了彩。检阅结束后,麦克阿瑟随即登机返回东京

    ,并没有在朝鲜过夜。事实上,在他坐镇指挥的这段时间里,他从来没有在朝鲜待过一个晚上。

    麦克阿瑟回到东京以后,华盛顿的一些高级将领认为他显然准备让美军继续深入北方。麦克阿瑟坚信,中国不能介入。当时的美军一往无前、

    所向披靡,而朝鲜人却溃不成军、望风而逃,因此,麦克阿瑟的将令也变得越来越不受约束、越来越含混不清。他志在挺进鸭绿江,直趋朝中

    边境,而对于华盛顿意欲强加于他却又不敢强加于他的那些步步紧逼的限令,麦克阿瑟根本就不屑一顾。就连参联会禁止派遣美军进入任何毗

    邻朝中边境省份的命令也丝毫没有放慢他北上的步伐。。。。。。其实,这件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因为人人心里都十分清楚,麦

    克阿瑟只会听从一个人的命令,而这个人就是他自己。众所周知,中**队早已集结在鸭绿江的对岸严阵以待。当美军飞机轰炸我东北边境丹

    东等城镇,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迅速跨过鸭绿江便在云山一带设伏待机,于11月1日对行进至此的美第一骑兵师发起猛攻。。。。。。

    当仁川登陆不仅让麦克阿瑟变得目空一切,而且让人们对他奉若神明。后来,华盛顿一些高官认为,在打着联合**旗号的美军抵达平壤之后

    、北上云川之前,他们丧失了最后一次机会,从而使朝鲜半岛的战事升级成为一场与中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

    那些率军北上的美军将领同样感到惊慌不安。许多作战经验丰富的敌军军官们发现,在他们艰难跋涉的同时,这里气温骤降,地形愈加险峻,

    北上的征途正变得令人毛骨悚然。数年之后,韩军第一师师长白善烨(美国人眼中首屈一指的韩国名将)曾忆及这次北上时的不安--因为一路

    上他们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到处是一片荒凉,仿佛与世隔绝。作为一名曾经参加对日作战的资深指挥官,白善烨起初同样感到十分迷茫,

    直到后来才意识到,无一不是万籁俱寂、荒无人烟。就在此前,南下的难民总是络绎不绝,而这时路上却杳无人迹,好像要发生什么大事,而

    他对此却一无所知。与此同时,这里早已是天寒地冻,气温差不多每天都要下降5摄氏度左右。

    此外,感到不安的还有一些美情报人员。他们从各种各样的消息来源那里获得了一些信息。这些传闻让他们确信,中**队将于10月底前大举

    进军朝鲜。美第一军(骑一师归其所辖)情报官珀西莱/汤普森智上校是驻韩美军中情局一至公认的最佳间谍情报员之一。对于这些传闻,这位

    中情局间谍同样感到十分悲观。他几乎可以肯定中**队已到眼前,因此试图向上级发出预警。然而遭糕的是,骑一师的高级军官对于东京总

    部在态度深信不疑,因而盲目乐观。于是,汤普森智直接向骑一师8团团长哈尔/埃德森报告,说他认为该地埋伏有大批中**队,但是埃德森

    和其他军官却认为他是在耸人听闻,因而对他的情报“置若罔闻、不屑一顾”。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他的女儿芭芭拉/汤普森智/艾森豪威尔(

    即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儿媳)发现,父亲在从朝鲜战场寄来的信中一改往日的语调,好像就要与她生离死别一般。后来这位金发女郎回忆说:

    “他确信美军将一败涂地,而自己也要葬身战场了。”

2卷:第六十八章 -云山伏击战(之二)() 
汤普森智完全有理由感到惶恐不安。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最初得来的情报准确无误:中**队已经进入朝鲜,悄悄地潜伏在北方的群山之中,耐心等待李承晚部队和联合**一路北上,继续拉长已经吃紧的战线。他们(援朝志愿军)没有打算立即对美军下手,而是要等到美军长途跋涉、精疲力竭之后再开始进攻,因为那时打败骄横无敌的美军简直易如反掌。

    “打到鸭绿江边去,”10月末,白善烨率领的韩国士兵们摇旗呐喊,“打到鸭绿江边去!毒(独)霸天下。。。。。。”先锋营甚至对着江对岸的中国边境开枪;然而,就在10月29日,有如神兵天降,摩拳擦掌的中**队开始大规模出击。兵败如山倒,白善烨后来这样写道:一开始,韩军将领不明所以,在中**队猛烈的炮火攻击之下,韩军第1师第15团完全陷入瘫痪状态,第12团也随即遭到迎头痛击。接着,第11团(韩1师预备队)的侧翼与尾部也遭遇到攻击。显然,敌军深谙用兵之道。因此,老谋深算的白善烨认为这一定是中国士兵干的。于是,他迅速作出反应,马上把该师撤回云山镇内,从而保住了韩1师的大部分兵力。这就像美国西部片中的那些场景一样,白善烨后来写道,当白人遭到大批印第安人围追堵截时,只能采取迂回战术。同样,韩1师陷入了中**队早已布设下的“口袋阵”中。有些韩国部队就没有那么幸运,也没碰上那么好的指挥官了。白善烨很快就明白,这一定是援朝的中**队。战斗的第一天,15团抓获了一名前来“投敌”的俘虏(逃兵)。白善烨亲自对其审问。这名俘虏(逃兵)在35岁上下,身穿一件厚实的、正反两用的御寒棉衣,一面是土黄色的,另一面是白色的。这种服装,白善烨写道:“无疑是在雪原上进行伪装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此外,他还戴着一顶又厚又重、两边有耳的棉帽,脚下穿着一双千层胶底鞋。对于这身装束,韩军很快就不再陌生。虽然此人略显木讷,但是在审讯过程当中却承认,他来自中国广东省,原是国民党旧军队投诚过来的且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正规兵。他还告诉白善烨,附近的群山埋伏着中国数万军队,韩军第1师可能已经陷入重围。白善烨立即给美军长弗兰克/米尔本(绰号大虾)打电话,然后将这名俘虏带往米尔本的大营。这次审讯由米尔本主持,白善烨不时插话。白善烨后来写道,审讯过程大致如下:

    “你是哪里人?”

    “我是中国南方人。”

    “你是哪个部分的?”

    “我是39军的--即解放过来的原国民党军队某师101团排副。。。。。。”

    “你都参加过哪些战役?”

    “我参加过(中国内战时期的)海南岛战役。”

    “你是中国的朝鲜人吗?”

    “不是,我是汉族人。”

    白善烨完全能够肯定,这名俘虏讲的都是实情,因为在审讯过程当中,他既没有自吹自擂,也没有躲躲闪闪。根据他所提供的情报来看,眼下的局势无疑相当危险。当然,他们早就知道,至少有30万中**队驻扎在鸭绿江边,随时听候调遣。唯一的问题是:当北京向全世界宣布要出兵支援朝鲜时是不是危言耸听?米尔本立即把这一最新情报上报给第8集团军司令部,然后再由该部通报给麦克阿瑟的情报部长查尔斯/威洛比准将。但是,威洛比一向都对中国人不会介入战争的判断深信不疑,因此他认为朝鲜境内不可能存在中**队,至少不可能存在大批足以制造“事端”的中**队。这一所谓论点与他的上司不谋而合。而对于麦克阿瑟来说,军情部门的唯一工作与第一要务,就是要证明他的决策有多么英明。美军、韩军与联合**之所以胆敢以有限的兵力深入朝鲜北方、直捣鸭绿江畔,正是建立在朝鲜境内没有中**队这一前提之上。如果这时麦克阿瑟的总部突然对外宣布,美军已经与中国方面发生正面交火,那么此前一直不得不在后方静观其变的华盛顿恐怕就要趁机主动出击了。届时东京总部不仅会丧失其主动权,而且再也不能一举到达鸭绿江边了。这肯定不是麦克阿瑟想要听到的消息,而他想要听到的消息就是,威洛比的情报要能够向所有人证明,他的决策有多么英明。当第一次有报告说有大批中**队在鸭绿江北集结待命时,威洛比只是嗤之以鼻。“这很可能是一种外交讹诈。”他向总部报告说。而现在,当韩军捕获第一个前来“投敌”的中国战俘时,对于这个显而易见的证据,威洛比的情报很快便传过话来:这名俘虏是一名中国的朝鲜族人,而且他是自愿参战的。这一说法相当古怪,其真正意图就是为了尽量淡化这名俘虏可能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这名俘虏不仅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与国籍,而且对自己所属部队与该部队的兵力更中一无所知。然而,这个结论却让中国的最高统帅部大喜过望,因为这正是他们想要美军所持的态度。美方越是对此漫不经心,援朝志愿军将美军一举包围、大获全胜的可能性就越大。

2卷:第六十九章-云山伏击战(之三)() 
在接下来的数周里,不断有美军或者韩军抓获了受伤或者躲避敌机轰炸的“俘虏”,这些逃兵(即战俘败类)不仅指认了他们所在的军队,而且还承认已经有大批中**队跨过了鸭绿江。然而,对于这些来自前方战地的最新情报,威洛比一次又一次轻描淡写地搪塞了过去。至于这些中国俘虏是否真的就是中国士兵,他们是否真的来自于某个师、集团军或者集团军群、以及这一事实对于那些趾高气扬的联合**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一旦让美军各个师、军、集团军以及远东司令部就这些问题争执不休的话,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绝不能让这一消息走漏到美军各部队之中。尤其是正在从平壤向云山进发的美第8骑兵团始终坚信,挡在他们前方的只是朝鲜人民军的一些散兵游勇,他们很快就可以抵达鸭绿江畔,然后对着鸭绿江撒尿以庆祝“胜利”。。。。。。

    在美第8集团军的高级将领当中弥漫着一种极其危险的盲目乐观情绪。就像麦克阿瑟本人一样,他们没有对此进行认真反思。既然美军身经百战的最高统帅部(毕竟美军中多数是经过二战的老兵)都坚信他们的未来一片“光明”,那么各个师与军的高级将领同样应当感到信心十足才对。尤其是在东京总部,这些将领的军衔越高,对战争盲目乐观的情绪就越发盛行。在他们看来,现在剩下的唯一任务不过是收拾残局而已。

    实际上,这种盲目乐观的心态从很多事情当中都可以窥知端倪。10月22日,也就是韩军抓获第一名中国俘虏(逃兵)的3天前,第8集团军军长沃尔顿/沃克中将曾经请求麦克阿瑟批准,将所有装有军火的货船从朝鲜转运至日本,麦克阿瑟不仅批准了这一申请,而且还亲自下令,让6艘载有和榴弹炮的船只转运到夏威夷。。。。。。

    11月25日,在第8集团军的防区内,久负盛名的第2步兵师师长劳伦斯/凯泽少将(绰号碧眼荷兰人),召集所有部下参加了一次特别军事会议。当时,第37野战炮兵营的前方观察员拉尔夫/霍克利中尉记得十分清楚,在朝鲜战争中拿下最多硬仗的第2步兵师将要撤离朝鲜。凯泽神采飞扬地说:“我们要回家了,我们要在圣诞节之前回家了。”他告诉这些军官,“我们已经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当有军官问他们会派往哪里时,凯泽回答他不便透露具体地点,但是绝对是一个他们想去的地方。于是乎,人们纷纷猜测:东京、夏威夷或者美国本土,甚至是欧洲的某个军事基地。

    美第1骑兵师第8团一路畅通无阻地抵达了云山。郝伯特/米勒中士(绰号黑面糊)听说,上级之所以让他们离开平壤北上云山,是为了稳定韩军的军心。米勒是8团3营l连某排的副排长。他本来倒是还想在平壤多待上几天,但是军令如山,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去收拾韩军留下的烂摊子。对于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韩军能够一路遥遥领先便抵达鸭绿江边,他一直都感到大惑不解。米勒不怎么担心中**队会参加战斗,他担心的是这里寒冷的天气,因为大家穿的还是夏装。当他们还在平壤的时候,就有人说冬装快要到了,已经装进卡车了,再过两三天就能发下来。。。。。。尽管大家纷纷传言说美军要在圣诞节前回家了,但是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