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十分顺利,刚到黄昏,整幢居民楼就清空了,自第一层至十一层,再没有一点声响。
如我所料,来得最快的是京城那边的大师,即顾倾国口中的精算师,一个笑容可掬、温文儒雅的中年男人。
这个人姓李,名字举国皆知,其公开身份是著名画家、琴师、茶道大家、香道大师,也是国内几大影视公司的古代知识艺术顾问。
顾倾城不方便公开其名字,只能以其雅号代替,向我介绍:“这位是京城来的李鹤先生。”
对方的雅号全称为“云中一鹤”,以“李鹤”代称,合情合理。
“龙飞。”我自报家门。
“幸会,幸会,幸会。”李鹤谦恭地伸出双手,紧紧握住我的手。
我们三人落座,有人献上茶来。
李鹤开门见山:“在高铁上,我读了一路《明清史》,对于顾兄说的事,正在全力盘算。明清交替之际,的确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闯王李自成的破城之战就非常诡异,因为按照当时的兵力换算,镇守京城的官军完全有实力碾压那支起义军。其实力对比,犹如两次海湾战争中的美军与伊军之差距。那种情况下,官军只要死守城池,起义军根本攻不进去,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所以我猜想,城内一定有人与崇祯帝的想法背道而驰,盼着城破,希望大明政权早日易主,以求获得最大的解脱。”
他使用了“解脱”这个词,似乎一下子将一个举世皆知的历史事件转化为玄学问题。
顾倾国轻轻点头:“请继续说,我在听。”
李鹤怅然微笑:“我只想到这里,思路就继续不下去了。龙飞兄,我刚刚说的,只算是残篇断句,真正的精要之处,还得龙飞兄画龙点睛。”
他的话术十分厉害,不经意间就把问题抛给了我。
历史典籍上,都将李自成破城之胜归结为官军无心抵抗,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最大彰显。但是,事情的真相一定不是这样,而是存在某种特殊性。
当时处于冷兵器时代,要想攻陷墙高水深的京城,只能凭借云梯和肉搏。起义军在下而官军在上,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破城的。
“李先生熟读《明清史》,自然了解当时京城内存在几股完全不相容的力量,彼此倾轧,相互攻讦。这些力量都会导致政权的分崩离析,从而影响到守城官军。这一点,与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不能合力抵抗外侮基本相似。”我回答。
李鹤笑起来:“龙飞兄,我们不聊政治。”
我笑了笑,不再开口。
在这些玄学大师面前,我只能谈政治,因为这些是明明白白摆在书本上的,黑纸白字,不易产生歧义。
如果今日即将展开的是唯心主义方面的讨论,我就不可能是李鹤的对手了。
“我曾经在京城一位著名的收藏家手中看过一卷古书,名为《通天集》,上面有几段话,描述的就是明清之交发生的一些内幕,其中提到‘红颜一怒、剑来一斩;二虎相争,群狼入关;时间参差,反复清明’这二十四个字,说得真是很有道理。”李鹤说。
《通天集》又被称为“中文版《诸世纪》”,与“烧饼歌”等,并称为预言神篇,在全球华裔心中影响甚大。
在港岛时,很多人玄学家推崇《通天集》,并且皓首穷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衍生出无数解读巨著来。
“请说。”我客气地点头。
“二虎”自然是指李自成、吴三桂,“狼”是指清兵。通常来说,“红颜一怒”指的是吴三桂为了陈圆圆失陷于李闯王之手而怒气冲天,因女人而私通异族,成了反贼之冠。
很多历史学家、道德君子对于这些话的解读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毕竟吴三桂叛国投敌的罪名已经板上钉钉,不可能再有任何翻案的机会。
“请李先生明示。”我说。
顾倾国在一边静静听着,此刻突然插言:“鹤兄,你之前说‘驾鹤神游’时能够看到那红颜女子,结果呢?”
民间传说中,这位李鹤先生最大的特异功能就是能够“神游方外”,看到很多存在于虚空之中的东西,既能突破空间,又能突破时间。
对于没有亲眼见过的事,我向来不肯以讹传讹,所以此刻不想参与讨论。
“对。”李鹤点点头。
“是一幅什么模样?”顾倾国突然紧张起来。
李鹤又摇摇头:“那没有意义的,顾兄邀我过来,是为了小妹的事,又不是探讨历史课题。我想说的是,在看到那段历史故事的同时,我不经意间又看到了另外一个人,也就是那被父王斩伤一臂的年轻人。在她身上,我读到了非同寻常的东西。”
我听得懂,他后来说的这个人就是“亡明公主”,即明水袖伪装的那个女子。
现在,明水袖是假的,而顾倾城则有可能是真的。“亡明公主”带来的惨痛记忆,恐怕要由顾倾城一个人承受。
“果然是……她?”顾倾国的声音颤抖起来。
“嗯,最坏的结果已经出现了。”李鹤说。
顾倾国一下子站起来,连连顿足,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一连三问:“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我不知道这两人此前商讨过什么,看现在的情形,似乎李鹤早就向顾倾国提到过,“亡明公主”就是顾倾城。只不过,之前他们并不能最终确认,而顾倾国心里尚存一线希望。
“倾城自小生活在港岛,十八岁之前几乎足不出户,连大澳、台北、吉隆坡都没去过,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成了……成了‘亡明公主’?鹤兄,如果你能问问她,问问那城破后的公主,问问她到底是谁?问问我怎样才能接她回来……”顾倾国失态,话说至一半,已然泣不成声。。。
兄妹情深,那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员都演不出来的。
一瞬间,顾倾国像一个被重锤击中的木偶,整个人都垮塌下去,疲弱无力地跌回沙发里去,紧紧地抱着双臂,硬撑着身体,才没有即刻倒下去。
他原本有一张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脸,现在却呈现出一种可怕的死灰色,眼角的皱纹也一条条凹陷下去,变成了深深的沟壑。
这种样子,只怕再向他头顶加一根稻草,他就真的被压塌下去了。
“顾兄,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路数。”李鹤说。
“这问题,我根本解决不了。顾氏一族傲立港岛近三十年,到了今天,应该是气数尽了,才会发生如此诡谲莫名的事。鹤兄,我甚至能想到,下一个遭毒手的也许是我……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我们的名字是被诅咒过的,逃不脱厄运的陷阱……”顾倾国说。
“龙飞兄,你说怎么办?”李鹤转向我。
“能去的,就能回来。除了死亡,人生中没有任何一条路是单行道。李先生,你只需要按部就班地阐述、策划,具体到实施的步骤,我会妥善地顶起来。”我语调清晰地说。
顾倾国倒下,我却不能。否则,谁能解救倒悬于水火之中的顾倾城?
“好,是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子。”李鹤挑起大拇指。
关于李鹤的“神游”,那是玄之又玄的奇术,普通人就算从头至尾听个遍,都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鹤用了两个小时时间向我描述那次“神游”的过程。除了我,听众还有顾倾国与明水袖。
之所以让明水袖旁听,是我认为,她所接受的间谍训练中,很可能藏着一些跟“亡明公主”有牵连的关键性线索,可以补足李鹤的“神游”里缺失的细节。
北方大帝麾下的间谍系统曾经与五角大楼的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并列为全球第一流间谍机构,制定任何计划的时候,都会穷尽思维,将关键细节推敲到无懈可击的地步。
所以,我必须让明水袖旁听,给她将功折罪的机会。
第272章 黑市杀人案(3)()
在李鹤的描述中,至少讲述了五件事情,尤其是第五件,逆转了这次“神游”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假如没有第五件事的突然出现,他很有可能从那女子口中套到最重要的情报,为找回顾倾城奠定基础。
第五件事就是——有人在黑市杀人,而且所杀的就是那既是“亡明公主”又是顾倾城的女孩子。女孩子身负重伤,侥幸逃脱。在当时那种落后的医疗条件下,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感冒发烧尚且能要人性命,更不要说是几处贯穿式刀伤了。一旦伤口发生感染,那女孩子必死。
第一件事,城破之后,无有完卵。
李鹤“神游”的地方,正是崇祯帝自缢、李闯王破城后的大明京城。激战结束,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更为惨烈的暴风雨。起义军是农民军队,为贫苦百姓撑腰,就像当初民间歌谣中唱的——“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城池一破,起义军当家做主,倒霉的自然是皇亲国戚、贵族地主。。。
作为现代法治社会的文明人李鹤,眼中所见,全都是暴力劫掠、混乱无序的场面。天下兴亡,百姓皆苦。普通百姓存在于社会食物链的最底端,被裹挟在战争的洪流中,根本没有选择。
起初,他们都能谨守良善本分,不反抗,不欺人。可是,到了后来,他们眼见欺人无罪甚至杀人无罪,自然也就无法禁锢心中的贪欲野兽了。
我能想象那种情景,一定是人间活地狱的翻版。同样,每次朝代更迭之际,都会出现魔为人、人为魔、人魔不分、人人为魔的可怕情景。
乱世只能用重典,而这“重典”如果掌握在嗜杀者手中,则会发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更大灾难。
可想而知,吴三桂从线报口中知道京城中的混乱景象,一定心急如焚。
陈圆圆是京城第一美人,天下男人莫不垂涎于她的美色。战乱之中,美人的命运比普通人更为曲折惨烈,这是不动脑子都能想到的。
乱世之中,如果一个男人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致使她流落于兵荒马乱中,成为其它势力的战利品,那么,这个男人再不“冲冠一怒”,还能算是男人吗?
在很多后世豪侠看来,在国家层面上,吴三桂做错了,但在一个男人的层面上,他做的事无可厚非。
雷动天就曾经说过:“如果我是吴三桂,也会那样做。谁抢走了我的女人,我就倾尽一切,送他下地狱。如果做不到,就舍身一搏,拖着他下地狱,一起粉身碎骨。”
城破之时,大概吴三桂的想法亦是如此——“让闯王下地狱,拖着闯王一起下地狱。”
李鹤看到的第二件事便是公主与陈圆圆的会面。
确切说,是陈圆圆正在营救公主,地点是陈圆圆府中,两个人商议了一件大事——“去敦煌莫高窟。”
在这里,李鹤听到了非常关键的一句话,对未来事情的演变起到了扭转性的作用。
陈圆圆对公主说:“只有找到敦煌天机,才能结束这一切,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我只能留在京城,拖住一切人的注意力,把这秘密交给你,由你去完成最终一击。现在,你对天发誓,无论将来遭遇何种厄运,都必须拼尽全力赶赴敦煌莫高窟,打开敦煌天机,让乾坤恢复清朗太平,让一切从头开始。”
李鹤重复这些话的时候,连语调都像极了一个袅袅婷婷、柔弱雅致的古代女子。
史上历代名妓之中,只有陈圆圆真正参与了天下纷争,其深入程度绝对超过北宋李师师。如果没有陈圆圆,满清入关只是一句空谈,很可能被阻击于山海关外,仍旧过着骑马游牧、颠沛流离的生活,绝不会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从李鹤的表情与语气中,我能意识到,陈圆圆这些话不是故作耸人听闻,而是有着相当笃定的依据,具有相当的分量。
李鹤继续模仿公主的声音:“如果这样做能够为世人找回一片净土、寻回一份宁静、开拓一段新生,那我愿意对天发誓,此生此世,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全力寻找敦煌天机,还世界本来面目。”
很显然,那公主说话时的手势、语气与顾倾城有几分相似,与明水袖却丝毫不沾边。
李鹤还看到,陈圆圆把一件东西交给了公主,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我感觉,那是一个红色的心形物体,直径不到两寸,不停地发光,像是一个充电的灯泡。我注意观察,两人握手之后,那物体就不见了,既不在公主手上,也不在陈圆圆手里。”李鹤说。
我知道,佛家有“心心相印”一说,道家有“道法心传”一说,儒家有“格物致知”一说。很明显,陈圆圆与公主之间,正是采取了这种“心道体传”的方式,将一种神秘的力量进行转移,由陈圆圆那边转移到公主这边。
那红色的物体可以说是“陈圆圆的心”,也可以说是“陈圆圆的法道”。
按照这种说法,陈圆圆、公主都是为了乾坤正道、敦煌天机而战,并非关注个人生死荣辱。
陈圆圆有机会逃生,却为了吸引官军、起义军的注意力而留在京城,暗地里将真正的敦煌天机传授给了公主——这件事发生在历史的至暗时刻,史学家的笔法根本不会顾及,而只会盯住崇祯皇帝、李自成、吴三桂、皇太极等叱咤历史舞台的大人物。
所以,有些明智之士指出,真正影响历史的,都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小人物”不“小”,只是刻意地隐藏自己,保持低调,以确保自己的道法可行。
“真正的义女子,与夜奔的红拂女、击鼓的梁红玉比肩。”顾倾国由衷地挑起大拇指赞叹。
李鹤叹气:“顾兄,这么多年来,相信我‘神游之术’的,你是唯一一个。”
史上有人喟叹“吾谋不适用,归隐南山陲”,那是真正的消极避世,将一生所学最终埋葬于荒山坟茔之下。正因为有了顾倾国的信任,李鹤才能借力而起,成为了国内顶尖的精算师,一朝成名而天下雷动。
李鹤与顾倾国之间互相成就,一同成长,这才是知音的力量。
“鹤兄客气,‘神游之术’是上古奇术,不被现实社会中的凡夫俗子接受,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顾倾国谦逊地说。
明水袖一直没有开口,垂着头坐在角落里。
“公主并没有失去手臂,史学家所描述的,言过其实了,对吧?”我问。
“对。”李鹤点头。
当代文学家依据这段亡明历史塑造出了“独臂神尼”的侠客角色,实在是以讹传讹到了极致。
试想一下,按照人体结构剖析,肩骨、上臂骨都是最重要、最承力的主要骨骼,其坚硬程度足够经得起长剑一斩。崇祯帝不是武者,而是文士,那一斩之力能有多少?所以,公主所受的是皮肉伤,最多只是骨头受损而已,不至于当场断臂。
“陈圆圆才是事件核心。”我没再问,直接下了结论。
再次回溯那段历史,李自成、吴三桂、皇太极甚至崇祯帝都在围绕陈圆圆做文章,世人以为是因为她有绝世美貌,却不知道,以上四位顶尖人物为的是陈圆圆心里的大秘密——敦煌天机。
第三件事,李鹤看到了李自成闯入陈圆圆府上。当然,那时候,公主已经出城。
李自成身后站着的就是在第五件事中于黑市刺杀公主的面具杀手。
正如我所料,李自成并未被陈圆圆的美色所迷惑,破门之后,所询问的唯一主题就是“敦煌天机”。
据李鹤的转述,李自成对于“敦煌天机”相当着迷。
按照正史记载,李自成出生于陕西米脂,一个贫穷到吃光草根的苦地方。参加起义军之后,李自成骁勇善战,身先士卒,最后从高迎祥手上接过了“闯王”的大旗,世称“李闯王”。
他这样对陈圆圆说:“据说,那个大秘密破解之日,就是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之时。天下人再也不为饥荒发愁,人人都能吃饱饭,白米白面,敞开肚子吃,没有人会饿死……我不信,我从懂事起就知道挨饿的滋味了,这么多年来,连做梦都在吃草根。术士们说,敦煌天机能改变天下,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都不必向官府纳粮纳税,连皇帝老子都会离开宝座,跟老百姓一起载歌载舞……那可能吗?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家那还是一个国家吗?我不管其它,只想要那个大秘密,还天下一个公平公道。”
李自成出身民间穷苦百姓基层,刚刚进入京城时,的确有这种朴素的情怀,这些话是非常可信的。
陈圆圆只说了两句话,李自成就哑口无言了——“你要的道不是天下正道,你说的话根本口不应心。所以,你不配拥有那个大秘密。”
这句话反过来解释,就更容易理解。如果每一个追求“敦煌天机”的人都是为了世界平等、天下大同,则秘密在谁手中变成现实并没有什么分别。
譬如,公主赶到莫高窟,揭开敦煌天机的秘密,实现了天下公平,这就是万众企盼的美好结局。如果这结局在李自成手上出现,结果自然不变,效果当然相同。
陈圆圆那样说,就是看透了李自成的内心。
破城之战就是一块变心的跳板,李自成没有攻下京城、登基坐殿之前,是贫苦百姓的领头人,希望用起义来推翻明朝暴政。等他做了皇帝,心里的想法立刻产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被统治者变成了统治者,渴望的是永居宝座、统御万民,将中国变成自己的私人宅院。这样的话,他就不再提倡起义造反,而是需要安定和平,让老百姓都做他麾下的顺民,去执行三纲五常那一套繁文缛节。
他才不会从宝座上下来,更不会与百姓载歌载舞。
那么,对于他而言,控制并消灭“敦煌天机”的秘密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给我秘密,你活;不给秘密,凌迟。”这就是他面对风华绝代、艳若桃李的一代名妓陈圆圆说出的最绝情的话。
第273章 六道轮回七扇屏(1)()
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判永远无法做到客观公正,即使是面对面听李鹤描述,也是添加了很多个人的好恶。尤其是对于农民起义军的角色,其所处的年代和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