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敦煌天机-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地表以上可见的防御力量,我能想到,地底肯定还有强大的地堡工事,而且是建立在要害部位,进可攻,退可守,与明岗、铁丝网形成一个强大的立体防御网。

    我以前就从资料中得知,“神列之墓”的构造与51地区近似,是隐蔽的官方军事机构,建造标准、设施等级居国内首位,平民难以想象。

    到了举国大战时,这里就会被改为核心指挥所,所有国家命令都从此地播发出去。

    可以说,这里就是岛国的核心,一旦沦陷,等于是灭国之灾。

    看到这些,我能联想到的就是阿拉伯世界的几场大战。

    当时,伊国也有类似的终极堡垒,以为可以逃过一劫,但完全想不到,美国钻地*的威力远远超过了此前媒体披露出来的数据,伊国的每一平方地面都在*洗劫范围之内。所以,最终伊国前总统之败,败得心服口服。

    转折两次,过了四道岗哨之后,前面出现了一座至少有八米高的宫殿。

    我看到那宫殿的外貌,立刻知道那就是织田鬼奴的墓穴。

    从任何角度看,那都是一座唐朝的宫殿,屋顶颜色、飞檐样式、门窗结构、台基高度等等,全都符合唐代建筑的特点。

    最令人惊讶的是,这是一座古建筑,而不是近代仿古建筑。

    这就非常了不起了,在日本的现代化政治军事核心区域里,竟然能将古代建筑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如果这种建筑放在中国,应该早就搬迁到博物馆里供人瞻仰了。

    那宫殿的外面,站着一大群人。

    我刚走近,他们便簇拥过来,与我握手。正中那一个,就是现代人经常在媒体中见到的皇室大人物。

    赵檀挖掘织田鬼奴墓穴的行动发生在十年之前,那时候,大人物还算年轻,行动敏捷,声音宏亮,握手的时候也非常有力气。

    “赵先生,织田氏与皇室的关系无需赘述,所以此次行动,完全由赵先生指挥,请吧。”大人物说。

    一行人走入宫殿,并未多作停留,而是笔直穿过,到了一个地势低平的院子里。

    我注意到,宫殿的左右供奉着两尊立像。左边的是织田鬼奴,右边的被黄布遮盖住。

    按照逻辑分析,我觉得右边那尊立像应该是天照大神。这样一来,就跟京都的民间祭拜习俗一致了。

    那院子的中央立着墓碑,上面用中日两国文字写着“护国师织田鬼奴大人之墓”的墓文。

    “赵先生到了,就可以挖掘了。”大人物说。

    我点点头,随着他在长廊一侧的椅子上落座。

    负责掘墓的共有二十名民工,按照五人一组的交替工作程序,每隔半小时轮换一次,使用的工具则是铁锹和十字镐。

    同样是干粗活,这些人颇具技巧,挖掘速度极快,但看起来并不费力。通常,只有长期进行挖掘工作的盗墓者才有这种本事。

    “赵先生,你曾在电子邮件中告诉我,怀疑织田鬼奴给后代留了一些资料在下面。可是,他为什么要留在下面,而不是交给织田氏的后人,正大光明地流传下去?我问过织田氏的几位老前辈,他们都对这次挖掘行动表示怀疑,等着看笑话。赵先生,对于这一点,你可以向我解释一下吗?”大人物故作谦逊地问。

    我不是赵檀,即使进入他的思想,也无法将那些细微之处全都挖掘出来。

    所以,对于大人物的问题,我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回答:“朝代更迭之时,任何一个家族都难以自保。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一代受宠的家族到了下一代,一定会遭到压制甚至抄斩。把资料葬在地底,或许就是最好的办法了,只有这样,才不受人力、时间的影响,始终存在,保持原貌。”

    “伏藏与掘藏,是不是就是同样的道理?”大人物又问。

    我点点头:“正是。”

    岛国皇室非常注重学习,无论男女老少,个个博览群书。这一点,真的值得国人学习。

    用“伏藏、掘藏”来解释织田鬼奴的行为非常贴切,其实,只要看看织田鬼奴的经历,就明白这一点,他正是借鉴了“伏藏、掘藏”的模式,将一生所得流传下去。

    他是求经者,经书来自大唐,也来自天竺,而天竺又是佛教发源之地,这种“藏、掘”的艺术,正是天竺僧侣们饱经战火洗礼后提炼出的绝顶智慧。

    “报告,下面挖到墓道了。”民工过来禀报。

    很快,横截面三米见方的石砌墓道显露出来。又挖了四个小时后,墓门出现了。

    挖掘过程异常顺利,又过了两小时,我们就进入了织田鬼奴的墓穴。

    那是一个长十二米、宽八米、高四米的地底石室,位于地面以下六米的位置,外面的覆盖土没有经过任何防腐、防潮处理。

    石室中没有棺木,只有一张石砌供台,上面横卧着一块巨大的石碑。

    我从民工那里要了一把羊角锤,从底面敲碎了供台上的台面,便看到了石碑背面的字。

    赵檀说过,石碑背面写的是“欲走龙蛇”,可是,不亲眼看到这石碑,就根本猜不到,那上面其实是两个字——“欲、赵”。

    “赵”字由一个“走”字和一条龙、一条蛇的交叉组成,也就是说,龙蛇交叉之后,横亘在“走”字的一捺上,形成了一个怪字。

    那么,准确来说,石碑上并没有“欲走龙蛇”,而只是“欲、赵”两个字而已。

    看到这两个字,我不禁愣住。

    皇帝是龙,草莽之王是蛇,或者说,胜者为王,败者为蛇。

    古往今来,那些占据京城、改朝换代、登基坐殿、面南背北的都是龙,能够稳坐朝廷,把国号一代一代传下去,譬如唐、宋、元、明、清五帝,都是如此。

    以上五代立国之时,都有异姓王者争霸天下,最终败走,或逃亡海外,或遭擒诛杀。

    那些逃了、死了的王,就是巨龙脚下的蛇。

    石碑上刻了这个字,其意义极为深远,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想明白的。

    “你说过,挖下去就有所得,是吗?”大人物问。

    我点点头:“对,就在下面。”

    有人立刻传令下去,等我们退出墓穴,民工们便涌入开挖。

    “那个立像是什么?”我向大殿里指了指。

    大人物摇头:“我不知道,我们可以过去参观一下。”

    我从来没与皇室大人物距离如此之近,当我们并肩进入那大殿时,大人物挥手,其他人就退出去。

    那立像上蒙着的布极长,一直披垂至地,上面落着厚厚的一层灰尘。如果要观其全貌,就得把这块布扯下来。

    “我几次过来,都没注意到立像是谁,这块布一直蒙着,似乎从未拿下来过。”大人物说。

    我向旁边看,在媒体上看过那么多次织田鬼奴的塑像,对他的形象已经十分熟悉。

    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立下“为吾国强盛而求经”的铮铮誓言,毅然决然跨海西去。他的壮举,与玄奘西天取经是同等境界。

    能够与他同列在一座殿中的人,究竟会是谁呢?

    “喂,你过来。”大人物向殿外招手。

    一个着警服、戴眼镜的中年人跑步过来,毕恭毕敬地站在大人物面前。

    “鸠尾,你是看守这边的主官,这立像是什么人?你应该知道吧?”大人物问。

    中年人点头:“是,卑职知道,这立像的名字叫‘蛇墟’。”

    我有些惊诧,因为我一直觉得,立像应该是天照大神才对。

    “这名字十分古怪,那么它是什么模样的?把布弄下来,我和赵先生想看看它的样子。”大人物说。

    那名叫“鸠尾”的中年人摇头:“先生,我看过这座殿的记录,很多人因为想看立像而遇到了奇怪的事。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还是请先生打消这个念头吧。”

    好奇心作祟,大人物来了兴趣:“是吗?什么奇怪的事?这样,你把记录拿来,我看看。”

    鸠尾回答:“是,请先生稍候。”

    他转身跑出去,消失在左面的一条鹅卵石小径上。

    “赵先生,真是怪了,一座立像会带来奇怪的事?你相信吗?”大人物问。

    我笑了:“不管我信不信,您已经信了,是不是?”

    刚刚,我从旁边观察,当鸠尾说到立像带来怪事时,大人物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十分震惊。

    取下立像蒙着的布易如反掌,只要拽住一角,向下拉扯就是了。他先索要记录,证明已经胆怯,不敢碰那块布,也不敢轻易去看立像。

    “蛇墟——是一种禁忌,我在皇室的百大训诫里看到过。”大人物缓缓回答。

第230章 万能的钥匙(3)() 
“训诫上怎么说?可以见告吗?”我问。

    在岛国,皇室训诫类似于中国帝王的“治国方要”,都是每一代君王血与泪的教训叠加起来的,其中不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格言警句。

    每一个矢志于治理天下、励精图治的皇室大人物都反复阅读,直至倒背如流。

    “关于蛇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他看到你内心的弱点。”大人物说。

    我不禁皱眉,这句话说得十分晦涩,不是太好理解。

    “斯芬克斯的谜语。”大人物补充。

    斯芬克斯指的是埃及狮身人面像,那个著名谜语的谜底是“人”。

    “不能让它看透人心?不能让它具有人的思想?”我问。

    大人物深吸了一口气:“可能是吧,每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越来越多人畏惧蛇墟,将它视为世间最大的不祥。”

    “那么,算了,我们不碰它就是。”我以退为进,故意显示胆怯,以观察大人物的表现。

    在全球观察家的文章中,将大人物一直视为“皇室中兴的脊梁”。这一点,从大人物的中学时期已经初露端倪。

    媒体披露,大人物中学时至少花费了三分之二的精力在剑道、空手道、忍道上,是其他同龄人的数倍。当时,由于他的坚持,皇室聘请了国内最优秀的剑道高手来当他的老师,即天下闻名的宫本家四十一代传人宫本大石。

    从中学到大学,大人物全力以赴修习剑道,终于出师,成为当时岛国最著名的“年轻一代十剑客”之一。

    唯一强于他的高手,是绯雨家族号称“七臂剑猿”的绯雨野鹿。

    对“七臂剑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谷歌,此人曾蝉联过两届奥运会击剑冠军,尤其在花剑、重剑两个项目上,天下无敌。

    我举绯雨野鹿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大人物身为皇室一员,并没有沉迷于声色犬马,而是相当自律。只有那些身怀野心的人,才会严于律己,将精神与体魄锻炼至百毒不侵的境界,随时准备迎接“天降大任”。

    很多接近过大人物的记者,都提到过,大人物是一个极具勇气、不知胆怯的真正男人。环球政坛之中,唯有北方大帝能够与其匹敌。

    我不相信,在蛇墟面前,大人物会望而却步。

    果然,大人物微微一笑:“在我的国家,总要有人敢于打破禁忌。即使有不祥诅咒,真正的勇士也能一肩担当。赵先生,就像你一样,织田氏是如此看重你,把你尊为家族的希望,此刻岂不也应该拿出点勇气来?”

    我沉默地点头,不动声色,以免被大人物看穿。

    “你退后,我把这块布拉下来。”大人物说。

    我摇摇头:“我们一起动手吧,如果有不祥之事,两个人分担,会更容易一些。”

    普通人总是趋吉避凶,有好处抢着上,有坏处急着躲。

    我却知道,很多时候,只有那些迎着困难冲锋的勇士,才能获得上天赐予的礼物。

    无限风光在险峰,要想获得非凡之福,必须得有攀登险峰的勇气。

    我有种预感,蛇墟会改变我和大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当我们共同面对一个古老诅咒时,就会变成共同进退的战友。

    当我有机会进入赵檀的思想,并不仅仅以了解织田鬼奴墓穴为终极目的,而是珍惜每一分钟,尽可能地制造更多变化,力争比赵檀更了解“神列之墓”的情况。

    想更多、做更多、看更多,才真的不虚此行。

    “好啊,难得大家都有挑战极限的勇气,开始吧。”大人物笑着点头。

    我们各自抓住那块布的一角,同时后撤,将整块布都拉下来。

    布上覆盖着灰尘,一拉之下,灰尘弥漫,十步之内,不见人影。

    我并没有急着躲避灰尘,而是在大布滑落的第一时间,仰面看着那立像的脸部。

    透过烟尘,我看到了一个人身蛇首的怪物。

    我眼睁睁看见,那蛇首在轻轻蠕动,双眼睁大,射出青碧色的光芒。既然是蛇首,就一定有蛇信。当我注视它时,它的蛇信正在快速地吞吐着。

    至少有十秒钟,我确信这人身蛇首的立像是活着的。

    当我试图看得更清楚一点时,烟尘飘散,吹进我的眼里。

    我低下头,使劲揉了两把眼睛,再次抬头观看,那蛇首已经昂然不动,目视前方,与对面织田鬼奴的立像遥遥相视。

    这十秒钟非常宝贵,如果为了躲避灰尘而闭眼的话,根本无法看到。十秒钟一过,立像只是立像,毫无诡异之处。

    我无法形容自己看到的情形,从道理上讲,也根本讲不通。

    “啊,好多灰尘,把眼睛都迷了。”大人物叫起来。

    我从失态中警醒过来,立刻后退,双手在面前挥舞,拍打灰尘。

    “这就是蛇墟,不过如此。”大人物仰着头向上望着,语气中充满失望。

    “是啊,只不过是一尊立像。”我附和着说。

    大人物丢下手里的布,走近去,拍打着立像的手臂,发出“啪啪”的响声。

    “先生,先生。”刚刚那中年人鸠尾飞奔回来,手里捧着一台平板电脑。

    当他看到覆盖蛇墟的布已经被扯下时,脸色立刻变得极其难看。

    “鸠尾,你看,没事的。我跟赵先生一起,把这块布扯下来了。我告诉你,对某些传说别太迷信。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要向前看,要向那些有着‘无神论’信仰的国家和人民学习。”大人物说。

    “先生,电脑上有二百四十张图片、四百篇文字介绍、二十二段视频,都是讲述蛇墟的。”鸠尾说。

    大人物哈哈一笑:“鸠尾,不用看了,再多传说都没有吓退我和赵先生的勇气。看吧,我们好好地站在这里,根本没有被蛇墟击倒。那些图片什么的,我就不看了,如果赵先生感兴趣,可以随意浏览一下。”

    我本来想看,被大人物一说,改变了主意,也摇摇头:“不必看了,我们已经用事实打败了谣言。”

    除了我最初十秒钟看到的奇怪一幕,蛇墟的立像再也没有表现出其它非同寻常之处,只是一个立像罢了。

    墓穴中的挖掘一直在继续,大人物中途接到密报,向我告辞离去,派鸠尾跟随并无条件协助我。

    大人物走后,鸠尾的紧张情绪完全缓解,从口袋里取出一只军用酒壶,连喝了几大口。

    “我们揭掉了蛇墟上覆盖的布,害你担忧了。抱歉。”我说。

    “在文字记录的第九篇上,有一段话,大概意思是‘龙来了,蛇墟就苏醒了’。视频的第四段,则是一条龙、一条蛇在新干线的上空激烈搏杀的真实记录。赵先生,我从镇守‘神列之墓’的第一天起,就希望有人能揭掉那块布,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布上的土有多厚,我的希望就有多迫切。”他说。

    鸠尾应该是一个有轻度酒精依赖的人,几口酒下毒,颧骨立刻赤红起来。

    “每个城市中都有类似的传说,细查起来,全都没有真凭实据。”我说。

    “不,不。”鸠尾大力摇头,右手举着酒壶,在空中挥舞着,“这不是传说,而是事实。蛇墟的出现……伥鬼的出现……海中鲛人的出现……全都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回归。不要对此视而不见,我们都不能视而不见,全世界都不要视而不见,大航海时代又要开启了,无敌的时代……”他的酒意上涌极快,几分钟时间内,就已经语无伦次。

    其实,大航海时代有其特殊背景,是与当时的通讯闭塞、生产力低下、种族沟通能力差等等不良因素密不可分的。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连地球都已经变成了“地球村”了,更何况是几大洲之间的联络?

    “你醉了,坐下来休息一下吧。”我指着大人物坐过的椅子。

    “我没醉,你知道吗?醉了的人才是醒着,醒着的人全都醉了,这是两个完全颠倒的世界。蛇墟——别让蛇墟看透你的思想,否则,你就是蛇墟的伥鬼,就失去灵魂……”鸠尾大喊大叫起来。

    四周的人向这边望了望,但他们的级别应该低于鸠尾,所以没人过来制止他的叫嚷。

    “关于蛇墟,你还知道什么?”我问。

    鸠尾又拧开了酒壶的盖子,咕噜咕噜喝了两口,醉态更加严重。

    “我还知道什么?我们正在犯……一个严重的错误,绝对不要惊醒了蛇墟的睡梦,嘘——不要惊醒了它的梦……”鸠尾一跤跌倒,背靠台阶,闭上了眼。

    我知道,挖掘一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待下去。

    刚才,鸠尾把平板电脑放进了自己的外套口袋里。我想把它拿出来,看看里面的内容。

    其实,如果我的动作足够轻巧的话,就不会惊动他。

    我向前俯身,右手垂下,伸进他的军装右侧口袋里。

    平板电脑的外壳普遍是由塑料制成,平滑而坚硬,只要摸到一个角,两根手指一捏,就能把它夹出来。

    奇怪的是,我在鸠尾的口袋里没有摸到电脑,那口袋竟然是空的。当我的手伸向口袋底部时,一条滑腻、柔软的绳子突然缠上来,卷住了我的五指,随即抽紧,无法挣脱。

    “蛇,是蛇。”我的心猛地一沉。

    我和大人物刚刚揭掉了蛇墟上蒙着的布,报应转眼就至——蛇来了。

    电光火石的一刹那,我向后缩手,发现缠住五指的是一条青碧色的小蛇。

    “蛇墟的眼神也是这种颜色,是来自蛇墟的报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