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壮丁设立的一支军事组织,名曰西园宿卫禁军。
新军统帅部共设八校尉:上军校尉宦官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按理说校尉要领一万人,不过京城近郊,真有八万人在这,怕是那个皇帝也不愿意。所以每个校尉只统领一千人马,这样全军共八千人,仅次于左右羽林军的一万人。反正何进只能掌控右羽林军,这样一来,正好相互牵制。如今大汉本来的战略机动力量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将宿卫兵,各为伍千人的满编营)镇压黄巾起义,损失过重、深陷战场,西园禁军无疑是大汉当今最大的军事力量。皇帝又任命自己的亲信宦官蹇硕担任元帅,总管各军,直接受命于皇帝。一时声势浩大,连何进亦要受其命令。
接到诏书后,大人命令典韦、张飞留守家园,张松留下教育十八岁的曹昂和五岁的曹丕(剧情需要,曹丕早出生四年,从现在开始,时间加速了)一方面防止黄巾余孽前来报仇,另一方面这俩家伙老是喝多,万一去了京师酒后闹事就麻烦了。典韦天天有酒喝当然没意见,张飞本来想见识一下京城的花花世界,不过老爹在这呢,哪有他说话的份。何况自己的小媳妇刚给自己生了第二个儿子张绍,心疼的要命,自然也不会离开。(长子张苞,张飞大婚五个月就出生了,跟我们想的一样,他跟夏侯英早就搞上了,真龌龊。)大人便带着我、孙观、肖子牛和吴丰另加二十名骑兵赴京了。
第一卷 曹操麾下讨董忙 第二十一章 京师之乱(一)
今天周末,加更一章!
祝大家周末愉快!
西园宿卫禁军是一支新建的部队,没有老兵坐镇,简单的说还只是个花架子。皇帝自己没有上过战场不知道,知道这些事的老臣们又因为主事的是个宦官而不愿意告诉他。大人本来还兴致冲冲的,跟从蹇硕检阅完部队后对我说:这样的部队,用过去曹字营的两千人就能全灭。据说何进本来挺担心的,曾经试图克扣军械辎重,派人查看以后大为放心,从此全额拨放。就是这样一个花架子部队,皇帝也倾注了他太大的期望。这年头,兵权太重要了。
蹇硕是个对皇帝非常忠心的宦官,是个没上过战场的宦官,还是一个爱记仇的宦官。所以仗毙过他叔父的曹操无疑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为皇上特别嘱咐,所有部队必须为满编,不过所拨士兵大部皆为老弱,而且克扣军饷、辎重。大人思索了半天,从中挑选了二百五十人,剩下的老弱全部发三成军饷就地解散干小买卖去,会操时才集合。选出来的这些人都装备铁头长枪、牛皮札甲,发双饷,天天喂的饱饱的,每日都进行严酷的训练。跟随我们入京的二十名骑兵充当什长,组建了两个屯,肖子牛、吴丰分别担任屯将。那最精壮的五十人组成一队,由我担任都伯。我从里面挑了十个兵,他们不是过去在洛阳时就相识的、就是受过大人恩惠的,交给孙观,负责大人贴身警卫。现在可马虎不得,洛阳这里黄巾余孽不甘引退,正在一个叫阿是的剑术高手指挥下频繁暗杀朝廷官员,特别是新近从羽林中调来的官员,右羽林军中已经有十四五名屯将被刺杀,而左羽林军中也有七八名屯将被刺杀。洛阳城里人人自危,每次出门都要前呼后拥,带好保镖。
这样训练了两个月,基本有了主力部队的风范。每月举行的两次会操,我们每次都打得对手丢盔卸甲,整个西园禁军也只有袁绍统帅的五百名“大戟士”勉强能和我们打个平手。蹇硕虽然看我们不顺眼,不过毕竟都为皇帝效忠,尤其是他亲自下场、被他随手点到的两个小卒给扁来一顿以后,青肿的脸上居然露出一丝笑意。大手一挥,立马批下三百口环首刀、五十具铁甲。
最近操练也来越频繁,蹇硕的眉头也皱的越来越厉害,据小道消息说:皇帝的病越来越重了,但在立刘辩还是刘协这问题上始终不和大臣们妥协。大臣们现在最大的底气是过去他们瞧不上眼的何进,而现在皇帝最想的估计也是把何进赶出洛阳。这个时候,皇帝的亲信宦官十常侍们发挥了作用,他们克扣当时正在西凉平乱的官军粮草辎重,导致官军大败,叛乱的王国部趁势包围陈仓。于是皇帝趁势下令何进领兵西去平叛。不过何进府中也有人才,立马找到应变办法,上表举荐平定黄巾的皇甫崇、董卓部,皇帝耳根软,磨了几个时辰就同意了。于是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率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士兵拒敌。
董卓提出迅速进赴陈仓,他说:“智者不后时,勇者不留决。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全灭之埶,在于此也。”皇甫嵩却说:“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陈仓虽小,城守固备,非九地之陷也。王国虽强,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埶也。夫埶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国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陈仓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烦兵动觽,而取全胜之功,将何救焉”(《后汉书·皇甫嵩列传》)!没有采纳董卓的建议。
王国率兵围攻陈仓,从冬到春,围了八十多天,但由于城坚守固,最后也未能攻下,部众疲劳不堪。只好于中平六年(189年)二月解围撤退。皇甫嵩立即起兵追击。董卓劝阻说:“不可。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今我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皇甫嵩说:““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后汉书·皇甫嵩列传》)。说完,便独自率兵追击,而命董卓殿后。皇甫嵩连战连捷,大破王国的部众,斩杀一万多人。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今冬大雪,皇帝的亲信们暗中阻挠输送西凉赈灾物资。西凉人没有吃的,不得已又在韩遂的率领下造起反来。平定叛乱的官军中好多本来就是西凉人,根本下不了手,于是战线来回拉锯,这时候心领神会的蹇硕等宦官不愿意大权落入何进手中,因此借口韩遂作乱,提议请大将军领兵西上平叛。在这个关键时刻,何进又一次在门客的提醒下洞悉宦官的诡计,以青徐黄巾复起为辞,奏请遣袁绍东进徐兖,待袁绍兵还,自己再西击韩遂。
不几天,汉灵帝病重,召集大臣们入宫议事,何进称病拒不入内。皇帝派宫监围住会场,刀剑出鞘,可是刚刚经历过党禁的大臣们骨头很硬,没有一个人愿意上表同意立刘协为新帝。帝诏刘协入内,用手抚其背大恸,吐血两升。下密诏:令蹇硕保护刘协,若情况适合,辅佐其登基称帝。没多久,昏迷不醒,三天后辞世。
王越作为刘协的剑术老师,如今俨然是他的专职保镖,天天和刘协睡在一起,这三天之内,击退十一次刺客攻击。而左右羽林军的屯将们也在轮换个不停。今天有三个忠于皇帝的屯将遇刺,明天就会有四个忠于何进的屯将遇刺,这些刺客打的都是黄巾复仇的名义,对这些从未参加过平定黄巾的屯将们大杀特杀。真正参加过平定黄巾军战争的反而无事,整天提心吊胆的孙观十二个时辰贴身保卫大人,却一个刺客也没有遇见。
第一卷 曹操麾下讨董忙 第二十二章 京师之乱(二)
(今天继续四更,希望大家支持)
蹇硕知道立刘协最大的阻力就是何进,于是决定先诛何进,后立刘协。他派人迎何进入宫商量皇帝的丧事,何进却集结军队于宫外,严阵以待,而称病不入。蹇硕迫于巨大的压力,不得不立刘辩为帝。但是同时下令自己的党羽亲信接管宫中的防卫,包围太后寝宫。
刘辩这时被何太后保护起来,谁都不许见,暂时没有危险。何进见蹇硕退让,毕竟自己的妹子何太后还有刘辩都在宫内,不好逼迫过甚,便同意了,与宦官们相安无事。另外派羽林军在宫外戒严。于是蹇硕撤去包围,刘辩得以至大殿即帝位,何皇后以皇太后临朝称制,太傅袁隗与大将军何进辅政,同录尚书事。这是外戚与官僚士大夫对宦官的一个胜利。
这时,袁绍通过何进的宾客张津对何进说:“黄门、常侍这些宦官执掌大权已经天长日久,专干坏事,将军应该另择贤良,整顿国家,为天下除害。”何进甚以为是,于是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何颙为北军中候、许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同时受到提拔的有二十多人,他们都成了何进的心腹。对此,蹇硕非常不安,再度谋划诛杀何进,但被人告发,何进下令捕杀蹇硕。蹇硕又吓又惊,患了重病,躲在皇宫的某个隐秘的角落不出来。鉴于宦官们蠢蠢欲动,何进恐怕发生意外,称病不参预灵帝丧事。
这些事情,因为大人是曹腾的孙子,所以没有大臣愿意听取大人的意见。大人下令招集人马,闭营待命。朝廷如今事情纷杂,管事的蹇硕本来就掌控不了部队,现在又出不了宫,而大将军何进现在忙着往左右羽林里安插忠于他的军官,暂时也没有人来管西园禁军。大人和那个过去的老相识淳于琼天天请校尉们喝酒,前段时间就任的中军校尉冯芳、助军左校尉赵兴和助军右校尉张定知道大人朋友众多,消息灵通,于是每次喝酒都要来喝个天昏地暗,有时候就留宿在营中。这样一来,没过几天,我和他们三个的侍卫们都熟悉无比,每次大家看见大人入帐开始喝酒了,就都跑到我的帐篷里跟孙观拼酒,往往也喝个酩酊大醉,害得我还得帮他们值夜。
这个时候袁绍觉得何进对他言听计从,就又进谏了。袁绍始终认为只有杀掉所有宦官,才能免除后患。他对何进说:“从前窦武准备诛杀内宠,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机不密,言语漏泄。五营兵士都听命于宦官,窦武却信用他们,结果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居帝舅大位,兄弟并领强兵,军队将吏都是英俊名士,乐于为将军尽力效命。一切在将军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以名垂后世!”
何进听了心动,就报告给何太后,但何太后却不同意,现在毕竟是太后辅政的时候,何进也就不敢违背太后意旨。事后他想:“或者只杀几个罪恶昭彰的成就名声就行了。”但是还是犹豫不决,也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袁绍见何进动摇,又进而对他说:“宦官亲近至尊,传达诏令,如果不一网打尽,必将贻患无穷。况且现在计划已经外露,将军为何不早下决断?事久生变,下手晚了会遭祸殃的。”
但是,由于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与何进的弟弟何苗多次受到宦官贿赂,因此从中作梗,多方阻挠;也由于何进素无决断,犹犹豫豫,所以仍然没有结果。
袁绍看见这种情况,心里十分焦灼,再一次献策说:“可以调集四方猛将豪杰,领兵开往京城,对太后进行兵谏。”何进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下令召并州牧董卓带领军队到京,又派部下王匡、骑都尉鲍信回家乡募兵。
大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对我说:“大将军手握兵权,铲除宦官只是一道密令的事情,现在弄的天下皆知,宦官们有了准备,鹿死谁手尚不得知。但我知道,乱天下者,必何进也。”何进听到大人的言论后甚是不喜,认为大人是宦官的子侄不可轻信,命令羽林军一营在我军大营旁驻扎,暂时由袁绍统领。
袁绍有一天深夜前来,简要说了一下洛阳城内的情况,然后对曹操、淳于琼两人说道:“大将军请两位大人联名写一份诛除奸阉的奏章。
曹操和淳于琼互相看了一眼,没有做声。淳于琼今年也有三十多岁,身高体壮,圆脸长须,坚毅干练。他和曹操都是袁绍的老朋友,彼此很熟悉,什么话都能说。
“孟德,你是不是担心……”
曹操笑笑,挥手让我端上三颗人头。
“这是中军校尉冯芳、助军左校尉赵兴和助军右校尉张定的人头。”曹操说道,“我无法说服他们,只好杀了了事。”
“孟德好快的刀。”袁绍笑道,“大将军说了,这五营西园军还是由你和淳于大人统领,怎么样?这下你没什么担心了吧?”
赵忠、张让、郭胜等数名中常侍望着案几上的五颗人头,心里非常恐惧。
“西园军就这样给何进抢走了。”赵忠恶狠狠地骂了几句,“曹阿瞒那个小混蛋竟敢背叛我们,我要杀了他。”
“还杀什么杀?”郭胜愤怒地说道,“想想如何保住自己的人头吧。”
“还想什么想,先避避风头吧。”张让冷笑道,“这次就是太后也保不住我们了。不过想杀死我们,他们还没那个本事。”
“哼……曹阿瞒,你个小混蛋,等死吧。”
这时候四方兵起,董卓、丁原等星夜赶往京师,洛阳为之震动。何太后才感到事态严重。她觉得自己是靠宦官的力量才能在后宫受宠,如今看到这种形势不禁有些为难,更有些不忍。于是下懿旨包宦官无事,匆匆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放回家。宦官们着慌了,惶惶然若丧家之犬,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有办法,相约去询问蹇硕,却发现这个还掌控点兵权的家伙居然重病卧床。大家伙最大的依靠已经没有了,只好一起出宫去叩求何进恕罪。
第一卷 曹操麾下讨董忙 第二十三章 京师之乱(三)
何进这些年来一直和宦官们内外呼应,如今自己往日的盟友跪在自己面前,实在也有点不好意思,就躲到内院的静室里当鸵鸟。宦官们哭天抹泪,在大将军府中哭求了好几个时辰,而袁绍在旁也就劝何进几个时辰,希望他乘此机会杀掉他们,但何进还是下不了手,就又把他们放走了。袁绍这家伙很不甘心,一方面建议何进下令紧闭宫门,禁止已出宫的宦官回去;另一方面他偷偷写信通知各地州郡,诈称是何进的意思命令逮捕宦官的亲属入狱。现在各地州郡长官大多与党人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党禁的岁月里那些宦官可把他们的亲眷、师友得罪到底了,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尽管大多人都看出命令是假的),于是对宦官们穷追猛打,抄家灭族。
宦官们走投无路,只好铤而走险。他们借口离京前愿最后侍奉一次太后,对何进的亲族们又是行贿、又是哭泣,终于又进了宫。大家伙齐聚嘉德殿,抱头痛哭。可是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商量来商量去,大家决定一方面向何太后说好话,极尽讨好之能事;另一方面,大家凑钱孝敬何进,买个平安。于是在张让的指挥下,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程旷、蹇硕、夏恽、郭胜等每人捐献两千万钱,合计两亿钱!然后假托何太后的名义,诏何进进宫。
何进进宫后,在一名小黄侍的带领下来到嘉德殿。一进入大殿,殿门就被人从外面关住。何进看到十常侍们都在殿中,并不意外。他自己找了个位置懒洋洋的坐在那里。张让等人把他团团围住,质问道:“天下昏暗,都是我辈的过错吗?自公卿以下,有谁敢说自己干净?皇上开市卖官,大汉官员们纷纷付钱,这与我们有关系吗?你老兄又干净吗?”
“我干不干净世人并不关心,现在大家关心的是祸乱朝纲的十常侍!”
“先帝曾经与太后诀别,要不是我等哭着进谏,各自献出百万钱来取悦皇帝,太后早就被打入冷宫了。要不是我等举荐,你何进又怎么能当上大将军?现在你不但不感激我们,还要逼死我们,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京师里不杀,追到乡下抄家灭族,将军的心眼也太歹毒了吧!”
“我没有……”
中常侍段珪持剑大步上前,“你还狡辩,要是没有你的默许,那袁绍又怎么敢对各地下公文?现在你落到我们手里,识相的赶紧下令解除对宦官的追杀,公开发誓不与我们为敌。”
何进蔑视的看了段珪一眼,“竖子安敢如此,一会我在宫外的大军定要灭你九族!”
在旁边的张让连忙劝道:“大将军,我等愿意出两亿钱买一条生路……”
“啊!!!”这时大将军何进一声惨叫,那段珪从何进腰里拔出长剑,“反正你要灭我九族,老子先灭了你!!!”
何进捂着伤口,不敢置信。“你们都会没命的……”他吐着血沫,慢慢倒下。
事起突然,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眼睁睁看着那段珪上前又捅了三四剑,这才反应过来。赶忙上前把这闯了大祸的家伙拿下,刀剑乱下,剁为肉末。
怎么办?现在大家的退路全都没有了!!!
过了没多久,等候在宫门外的虎贲中郎将袁术和何进的部将吴匡心急了,于是招呼军士大声呼喊:“请大将军出宫议事!请大将军出宫议事!”良久还是没有回应。性急的吴匡命人准备撞开宫门,这时候,张让走上宫门城楼,把何进的头颅从上面扔下来:“大将军何进蛮横跋扈,扰乱宫闱,奉先帝遗诏我等将其诛杀!其余众人赦免,各自回营……”
他说的话已经没有人注意了,大家盯着那个人头,果然是满脸横肉的大将军!吴匡大吼一声:“啊!!!杀光宦官!!!”命令军士进攻宫门。十几个壮汉卸下宫门前的华表,照着宫门使劲撞去,一下两下三下,宫门处那两扇包铜大门出现了一道裂纹。张让赶忙派军士从里面抵住。又四下里找来盛水的大铜鼎,把水随便一倒,顶在了宫门后。虎贲中郎将袁术本来就有一点不管不顾的二愣子脾气,怒火上冲,下令放火,焚烧青琐门,宫门在烈焰中左右摇晃即将塌陷。
张让等人急忙躲到太后的寝宫,对太后说:“羽林军士被黄巾蛊惑了,正造反逼宫呢。现在大火已经把宫门快要烧塌了,迟了我们就走不了了。”遂挟持何太后、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从复道仓皇逃到北宫。这时候,宦官亲党许相、樊陵见宫门起火,仓皇赶来。张让就任命樊陵为司隶校尉,率领宫人、侍卫抵御追兵。
这时候,奉天子遗命宿卫宫廷的老臣卢植看到宫中火光冲天,喊声震地,顾不得穿外衣,随手抓了个铁戈,向太后寝宫跑去,正好遇见张让这一伙。就隔着窗户大骂道:“你们已经被天下所唾骂,现在不知悔改,还想遗臭万年吗?”张让这一伙本来就心虚,现在看到老将军威风凛凛的样子,更不敢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