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密电码-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44章 江边接触() 
回到宿舍的杨明坊立刻把房门插好,掏出字条,打开一看,一长串英文字母,杨明坊明白,这是一组密码,什么内容,这还需要破译。杨明坊觉得好奇,一个烟贩子为什么会给我这样一组密码?

    仔细阅读了字母规律,杨明坊明白,这应该就是摩斯密码,取来密码本,很快就译成了汉字,只是读不通顺,仔细揣摩后,把句尾变句首,句首变句尾,再稍加改动词组,这就对了,译文为:长林已安全离台,莫信日寇谎言,明晚七点中山码头福记茶楼见面详聊。

    译文中的长林是杨明坊父亲的乳名,知道这个名字的除了家乡邻居外,外人很少知道。杨明坊第一个想法是:这会不会是日本人在试探自己,想来他又觉得不应该是,父母一家已经被日本人所控制,他们没必要这么做,再说,自己早就没有反抗能力了,就算被日本人发现自己是怠工,他们再不满,也会直接威胁我本人,没必要用这种方式来试探自己。

    ……

    选择在中山码头的福记茶楼见面,这是老金的安排。因为不确定杨明坊现在的状态,所以选址问题上,老金格外慎重,最终确定了福记茶楼,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地理环境。第一,这里既是闹市区,又相对僻静一些,茶楼门前的街道一览无余,不利于日特事先埋伏;第二,有利于逃脱路线的制定,茶楼后街不远处就是长江,后街左右又用很多杂乱的小街小巷,易于逃脱隐身。

    老金在潜意识里不太信任杨明坊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他是一个台湾人,自小又在美国念书,这样的人是否还有民族感,对民族灾难是否还有同情心,老金都表示怀疑。1894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最终清政府战败,自那时台湾割让于日本,时至今日已经四十五年了,像杨明坊这样年纪的人,一出身看到的就是日本的太阳旗,所以老金的怀疑也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

    而此时的杨明坊也在担忧一个问题,看字条的内容,他基本排除了这是日本人的设计,转而他想会不会这是抗日组织要对自己下手?外人看来,自己已然是日本人的帮凶,中国的抗日组织想要除掉自己,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转念又想,南京那么多的汉奸,要动手,排队的话,我也应该排在后面才对。

    杨明坊认为:如果被抗日组织盯上了,迟早是跑不掉的,他最终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赴约去见一面,为了父母一家人,都得试一下。

    约定是晚上七点钟见面,老金派人下午四点钟就去福记茶楼附近蹲点,为的就是要观察一下是否有日本特务会提前埋伏。与杨明坊接头的还是老六,显然他是最具风险的,这次老六带上了手枪、短刀,他做好了一切准备,包括殉国。老金又适时地安慰说: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老金来南京之前,在重庆时,绍处长就做过布置,只要沈砚白那边确认杨明坊铁定投敌,并死不悔改,老金就可以执行对杨明坊的锄奸行动。关于这一点,沈砚白也是知道的,无论如何,还看今晚的接触情况再去定夺。

    还是杨明坊准时准点到达了福记茶楼,老六亲眼看见杨明坊走进茶楼里,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尾随者。下午的蹲点组也没有发出任何的警示,这就说明暂时一切安全。

    杨明坊走进茶楼,环顾四周,未发现接头人,因为字条上没有写接头暗号,杨明坊猜想接头人一定就是卖香烟的人,见不到人,看了看手表,刚刚到了约定的七点钟,杨明坊多少也能理解,毕竟自己现在身处日本人的特高课,接头人异常谨慎也是应该的。

    杨明坊生怕接头人看不见自己,他特意选了一个显眼的位置坐了下来,刚要点茶水,老六便走进茶楼,来到了杨明坊身边,“走吧。”老六低声说了一句,便径直走向茶楼后门。

    杨明坊对茶楼伙计说了一句“不好意思”,便也随老六离开了茶楼。老六一边走,一边留意着四周情况,穿过几条幽暗的小巷子,直接就来到了江边,老六这才停下脚步,杨明坊随后也就到了。

    碰头第一句话,杨明坊就问:“你是什么人?”

    老六说:“我是中国人,你呢?”

    “我?我当然也是中国人,”杨明坊转而问:“字条上的密码是谁编的?你吗?”

    老六说:“这个你不需要问,我来找你,是你父亲的意思。”

    “我父亲!字条上说我父亲已经安全离开台湾了,这是真的吗?”

    老六说:“当然是真的,你父亲让我转告你,你千万不要再替日本人卖命了,让你随时准备离开南京,还让我帮你安排好离开的路线。”

    “你等一会儿,我现在都不知道你是谁,你让我怎么相信你?”

    “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我告诉你,你父母,还有两个妹妹现在都在重庆,他们很安全,你如果愿意的话,我会安排你去重庆,我知道你不可能轻易相信我,但你的父亲告诉我,你八岁那年在台阶上摔过一跤,后脑勺上缝了八针,当时你父亲还说,八岁八针,正好是个吉利的数字,十岁那年,你小妹妹被蛇咬过,还是你把她背到医院里去的,你父亲说,这些外人是不知道的。”

    听到老六的这些话,杨明坊开始相信老六,他问道:“你是重庆方面的人?”

    “我不说了嘛,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老六说着,从衣兜里取出一枚胸针,递给杨明坊,“这个你不陌生吧?”

    杨明坊接过胸针,察看后,问道:“这你哪来的?”

    “当然是你父亲给我的,他告诉我说,这是你在美国买的,送给你小妹妹,当时你小妹妹还问你,这是不是金的,你回答说,等以后挣钱了,一定买一个纯金的送给她。”

    “对,你说的都对,我想问一下,我父亲他们是什么时间到的重庆,又是怎么去的重庆?”

第145章 各自暗算() 
老六说的这些,都是沈砚白告诉他的。在重庆时,沈砚白在这方面已经做足了功课,杨明坊的家事内容都是杨明坊的父亲提供的,这些内容显然都没有问题。

    沈砚白与重庆的绍处长还专门模拟了与杨明坊接触时的交谈内容,这次老六接受任务后,沈砚白便也对老六交待的很清楚,同时也做了同样的模拟交谈,所以现在老六的回答也是游刃有余。

    老六告诉杨明坊,他的父亲为了摆脱日本人的软禁,不惜舍弃家产,目的就是一个,不再受日本人的控制,从而让杨明坊有机会获得自由身,不再受日本人的胁迫,也不再做伤害自己同胞的工作,因为我们同根同源,都是中国人。

    杨明坊问到他父亲是什么时候逃离的台湾。

    老六回答说,四个月前。

    “四个月前?“杨明坊感到不解,“可是我每个月都会跟台湾联系,没有中断过联络啊,就上个星期,我们还联系的。”

    对此老六也感到非常吃惊,“你们用什么方式联系的?”

    “电报。”杨明坊话一出口,他自己也就明白了,电报显然是日本人做了手脚,虽然杨明坊是直接用电台与台湾联系,就像打电话一样,有来言、有去语,之前一直都是这样的操作,杨明坊认为这种方式可信度很高,现在想来,这四个月里,台湾那边的联络人只是日本特务,而旁边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父亲。

    至此,杨明坊终于完成信任了老六,老六不忘把那枚胸针要了回来,他说:“这个我暂时替你保管,到了重庆我再还给你,你现在不能带在身边,因为我不确定日本人是否见过你妹妹戴过它。”

    “我明白。”杨明坊把胸针交还给老六,显然他觉得老六想的周到。

    最终,杨明坊同意离开南京,去往重庆。

    老六说:“这次来,就是为征询你的意见,我回去以后就会制定你离开的路线方案。”

    老六要求杨明坊回去后一定要做到不动声色,千万不能让日本人察觉到有什么变化。两人约定好下周还是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再次碰面,以确定后面的撤离方案。

    老六的任务圆满完成,回到赌场后,他将情况汇报给老金,按照沈砚白的计划,确定杨明坊没有问题,并有意愿配合的前提下,接下来就该沈砚白出场了,同时军统南京区也需积极制定杨明坊的撤离计划,在这方面最具资源优势的还是巡抚小组。

    齐联杵接到任务后,立刻让方琳去查一下出境限制名单,齐联杵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经方琳查询,她发现杨明坊与齐联春一样,都被日特列在了一级出境限制名单中。

    按照日特的惯例,这个一级出境限制名单,不仅仅在南京有效,所有敌占区的各个关卡都形成了连网的限制,也就是说,即便齐联杵有办法把杨明坊弄出南京城,那也难保他不在别的关卡被日特拦截、捕获。

    齐联杵的原计划是想把杨明坊送到上海,之后由军统上海站安排他去香港,最后转至重庆,现在的问题是南京区这边能否把杨明坊安全送到上海。齐联杵说,他可以动用一切资源,也只能把人送出南京城,南京到上海的路上还要经历很多的关卡,齐联杵无法保证不出问题。

    老金很遗憾,他也没办法,只得把这个消息转告给沈砚白。沈砚白的意思是:“我不管你们怎么协调,总之你们要出一个方案,时间上倒不着急,我这边还要处理船长的事情,这还需要与杨明坊进一步沟通,所以杨明坊离开南京的时间要相应延后。”

    短时间内,老金实在也没什么好办法,想想也是,无论如何还得先让沈砚白处理好船长的事情。至于杨明坊的撤离方案,老金倒也不是很着急,他有他自己的一个想法,老金认为既然杨明坊决心去重庆,那么至少他不会再去帮日本人做事了,消极怠工是肯定的,密码这东西,老金认为怎么磨洋工都是好找理由的。

    也许是思考的很深刻,老金甚至产生了另外一个想法,想了很久,他没有与沈砚白交换意见,直接就上报了重庆。

    老金在电文中陈述了杨明坊积极归顺重庆的心愿,同时强调对于杨明坊的撤离计划遇到了空前的难度,一时难以解决,特此提议暂缓执行撤离计划,以待时机成熟,并建议:在此期间,可以让杨明坊在南京为抗战发挥更大的作用。

    老金实际的意思就是在向重庆申请,把杨明坊留在南京,以便为军统南京区建功立业。作为军统南京区的区长,老金的思维方式似乎没什么问题,不过重庆的回复,老金还是失望了。

    重庆的电文中说:你部仍需积极制定杨明坊的撤离计划,如遇困难,可提请上海站提供协助。

    老金恼火也没用,于是再发电文,把齐联杵之前汇报的情况向重庆详细陈述。老金的意思是,看你上海站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皮球又踢给了重庆,让重庆去协调上海站帮着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时间,重庆也拿不出好的方案,只回复老金,让老金积极谋划其它方案。老金自然是表示南京区正在积极寻找新的路径,待时机成熟,即可执行撤离计划。

    ……

    老金有老金的算盘,重庆有重庆的想法,重庆当然是通盘考虑。

    首先一点:杨明坊缺乏特工经验,别为了窃取一两份情报,就让日特发现了,损失一个杨明坊,军统也许还能够承受,但是,杨明坊这样的人,兜不住特高课的酷刑,不难猜想,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也就意味着老六,包括沈砚白都被暴露了,甚至整个军统南京区让日本人连锅端了,那都不好说,到时候,看你老金还打小算盘了!

    其次:杨明坊在密码编制与破译方面的才能是很有价值的,也只有让他回到大后方,这种价值才有条件、有基础让他发挥出来。

第146章 积极表达() 
收到老金的几份电文,重庆方面就明白了老金的意图,虽然电令老金必须执行杨明坊的撤离计划,但重庆也担心老金来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故此,重庆又给沈砚白发去密码电文。电文中说,让沈砚白独立制定杨明坊的撤离方案,与军统南京区的方案分开制定。并在电文中强调,此令绝密,仅限沈砚白一人知晓。

    沈砚白收到的这份电文,还是惯例,林嫂通过短波收音机记录密码,之后转呈沈砚白,所以这份电文也仅仅沈砚白一人知晓。看到译文后,沈砚白便大致猜到重庆的意思,加上之前沈砚白阅读到老金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意图,重庆与老金之间的微妙之处,沈砚白也就了然于心了。

    当然,这两方面的想法沈砚白也都能理解,而沈砚白的想要做的,显然老金和重庆都想不到,更谈不上什么理解了。

    表面上,老金回复重庆,要坚决执行军统的命令,而实际上他已经把杨明坊的撤离计划作了暂时的搁置。而沈砚白则悄悄在思考撤离方案,只是她所思考方案的目的地并不在重庆,而是在延安。

    当然,沈砚白暂时并不急于送杨明坊离开南京,因为船长的家书及密码,包括审讯记录,这些问题恐怕也只有通过杨明坊才有可能获取到。

    关于这个任务,沈砚白认为自己必须要完成,这不仅仅是军统布置的既定任务,同时,船长也是沈砚白敬重的人。虽然不认识船长是谁,虽然船长是一个资深的军统特工,虽然船长曾经是地下党最为痛恨的敌人。但是,在一致抗击外敌时,船长表现出的民族气节,还有他的智慧、勇气,更有他的牺牲,沈砚白就觉得船长配得上英雄的称谓,为此沈砚白觉得在这片土地上,一定要给船长一个交待,她一定要拿到船长的家书。

    ……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老六与杨明坊的约定时间就在眼前,这次老六只是负责探路与引见,之后就算任务完成了。这一周的时间里,沈砚白也在留意特高课里的动向,防备之心总是有的,她防备着杨明坊通敌,而去汇报与老六的接触情况,还包括杨明坊的不谨慎,被日特发现了他的异常。不过这些担心并没有变为现实,沈砚白也没有觉察到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老金也同样非常谨慎,第二次的接头,老金仍要求确保沈砚白的绝对安全,所以他还是让老六先赴约,万一杨明坊通敌、耍花招,这种情况下,牺牲掉的也就是老六,从而保全了沈砚白。

    老六的任务是先赴约,见面后见无异常,沈砚白自然会随后赶到,再由老六引见,之后老六退后,做外围保护。

    一切都按老金的计划精准执行,杨明坊依旧准时准点赴约,一路观察的老六随后来到杨明坊的身边,简单聊了几句,见杨明坊的状态没有问题,老六就打了一个响指,沈砚白随后便出现在杨明坊的眼前。

    老六对杨明坊说:“这位,你应该认识吧,我就不多说了,你的事情,她都知道,以后任何事情她负责,我就先走了。”不等杨明坊回应,老六便退到了几十米外的地方做外围警戒。

    时值五月的夜晚,长江岸边,风还是有些大的,吹在身上,倒感觉很舒服,两人在江堤护坡的石块上坐了下来。

    借着月光,杨明坊仔细辨认沈砚白,他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你是……”

    沈砚白知道,杨明坊已经认出了自己。沈砚白点点头,“对,我就是沈助理,沈砚白。”

    “是是是,沈助理,这么说,你也是重庆的人?”

    “杨先生,我说一下,这是有规矩的,你不应该问,我也不能回答你,心里有数就行了,还有,在外边,你就不要叫我沈助理了,叫我沈小姐就可以,这个原因呢,我希望你能理解。”

    “我理解,我能理解,”也许是因为对面是沈砚白的缘故,杨明坊心里又多了一层隐忧,“沈助理……哦,不,沈小姐,我得解释一下,上次破译冯警官的那个地理坐标,这个我不否认,但我也是有难处的,你应该知道的,我一家老小都被日本人给控制了,他们以我家人的安全威胁我,我实在也是没办法,如果我要知道我一家人已经到了重庆,那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去破译任何密码的。”

    显然杨明坊把冯进晋当成了抗日人士,如此看,他担心重庆秋后算账也是有道理的。

    沈砚白点了点头,“这个我能理解……”

    杨明坊进一步解释说,他是被胁迫的,所以从一开始就没真心要替日本人做事,所破译过的密码以及其它一些工作,杨明坊说他都是有选择的去做的,比如这次冯进晋的那个地址坐标,杨明坊说,他知道这种难度不大的密码,即便是自己不破译,日本人也能够破译出来,无非就是时间早一点、晚一点的区别,杨明坊之所以这么做,也只是为保父母一家的安全,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在日本人的胁迫下生存下去。

    至于高等级密码的破译任务,杨明坊首先会做一个大致的评估,他认为日本人无法破译的,他也会假意破译不出来,这么做也是要让日本人认为他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从而寄希望日本人可以舍弃他,不再需要他工作。杨明坊说,表面上当然他也不敢与日本人作对,所以这都是没办法的事。

    沈砚白表示,这些可以理解,还说今后也应该保持这样的工作状态,以防止日本人起疑心。

    另外,杨明坊还透露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他说:在半个月前,特高课新添置了一辆电台信号监测车,这辆车很先进,一般的监测车的车顶上都有一个无线电信号接收装置,而这辆车上做了隐身处理,外观上根本就看不出这辆车有什么特别。

第147章 密码家书() 
关于这辆电台信号检测车,杨明坊说,自己也是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他很谦虚,并没有说自己是专家。这辆车到了南京后,杨明坊奉命承担了设备的调试工作,他说自己已经悄悄动过手脚了,现在这辆车的检测能力自然也就很一般了。

    沈砚白对此表示有些担心,“你这么做,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日本人会不会有所察觉?”

    “那不会,这个是很专业的,”杨明坊显得很自信,“我做的很隐蔽,就算发现这个监测设备调试的不到位,那他们也只能怀疑我的专业水准,放心,这个我有把握,不过,我们研究室也有其他工程师,能力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