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密电码-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古英成的极力配合,会谈很快就完成了,石川正如伊藤授意的那样,他只是一个聆听者,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议题,至多也就是点点头。

    正式工作谈完了,沈砚白又谢谢古英成帮助介绍佣人,转而又说起很仰慕古英成,说是自己在重庆时就听闻先生大名。一听到沈砚白提到重庆,古英成心里一惊,沈砚白敏锐观察到他的神情变化,想来他对重庆是很敏感的……

    镇定下来的古英成问起沈砚白怎么会从重庆到的南京,闲聊几句,沈砚白便说到了书法,这是古英成的专长之一,沈砚白说家父酷爱书法古籍,受此影响,自己也对书法很感兴趣,沈砚白说:“我只是爱欣赏,当然不可与先生相提并论。”

    古英成很自信,沈砚白所提问题,古英成一一作以解析,真假书画,沈砚白问的多一些,也提到了王羲之的行书、宋徽宗的瘦金体。

    沈砚白说:“不好意思了,耽误先生太多时间了,以后有机会一定再来讨教,还要欣赏一下先生的墨宝。”

    被捧到云端的古英成很高兴,立刻取来笔墨纸砚,他问沈砚白想要什么字,沈砚白一边研墨,一边说:“先生写什么都可以。”

    古英成略作思考,便写下四个字——砥砺前行。

    沈砚白直夸写的好,寓意更深远。

    离开办公室,下了楼,林嫂还在等着,沈砚白便带她一起上了石川的轿车,沈砚白让石川开车先绕道自己的出租房,将林嫂安置下来,又是一番嘱咐,这才和石川回到了特高课。

第86章 落实通讯() 
伊藤的办公室里,沈砚白汇报说,会谈很顺利,达到预期目标,说是明天下班之前,宣传部将会把撰文样稿送至协会,经协会认可后,后天一早即可见报,宣传部负责各家报刊的沟通,包括新政府的机关报刊也将一同报道。

    伊藤很满意沈砚白的工作效率,至于后面的刺杀行动,伊藤表示自己会亲自安排,沈砚白就不用参与了,但要求她准备刺杀行动之后的后续工作,这指的主要是对齐联春的洗脑工作,沈砚白说自己已经在准备了。

    工作谈完,沈砚白把古英成的写的那副字拿了出来,她知道伊藤同样爱好书法。

    看到“砥砺前行”四个字,伊藤大加赞赏,他真没想到古英成居然能写出这么好的字,见伊藤很喜欢,沈砚白便说把这副字让给伊藤,伊藤没有接受,再看这幅作品有款,注明了“赠沈砚白”。

    沈砚白说:“不好意思了,这个款识的确不妥,不过没关系,后天我还得去一趟宣传部,要谈一下见报的后续问题,到时我让古先生再写一幅字。”

    伊藤只是说“不用了,不用了。”

    沈砚白便不再多说,其实两人已然都心领神会了。

    沈砚白走后就轮到了石川做汇报,会谈方面没什么要说的,沈砚白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了,石川重点说到的是沈砚白与古英成的闲聊——关于书法的讨论,王羲之、宋徽宗的名字他是听到的,只不过这时石川已经记不住了,当然,这一点伊藤也是能够谅解的。

    听了半天,大致理解石川想要表达的,于是提醒说:“行书?是不是他们说的是王羲之?”

    石川努力回忆后说:“对、对,是王羲之。”

    伊藤又问:“那也提到的宋徽宗?”

    石川依旧回答“是”。

    石川还汇报说两人还提到字画真伪鉴别的技巧,这让伊藤此前的遐想又多了一分注解。

    关于林嫂,也许石川认为并不重要,他应该是没当回事,都汇报完了,正准备离开伊藤的办公室,这才想起会谈前的那段插曲,石川便补充做了汇报,伊藤当时也没多想,只是稍稍感觉这似乎太巧合了一些。

    石川走后,伊藤回味整个过程,关于林嫂依旧是被放到了最后,伊藤越想越觉得蹊跷,他甚至怀疑这是否是古英成与林嫂做的一个局,如果是这样,那真的太可怕了。

    想到这里,伊藤不禁为沈砚白担心起来,虽说沈砚白有五年的军统工作经历,但她不过就是一个教员,间谍方面可以说毫无经验,如果林嫂有问题,那会是什么后果?

    无论何种情况,伊藤都觉得现在有必要查一下这个林嫂,即便没有任何问题,也可以借此侧面了解一下古英成,这同样是特高课一直从事的工作之一。

    伊藤利用特高课的资源,很快林嫂的身份得到了证实,伊藤也认可这个结果,他觉得可能真的是自己太过紧张了,他不无感叹,战争真的让人内心越来越远离阳光了,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关于古英成,经过这次的调查,伊藤也多了一些认识,算是一个笑谈,或是不屑,伊藤也就不再对古英成的字感兴趣,哪怕他的字再完美,也不值得推崇。

    沈砚白下班后回到家,林嫂已经购买了柴米油盐,此时正在忙着做晚饭,见沈砚白回来,林嫂依旧规规矩矩的一个仆人做派,“小姐,回来了。”

    沈砚白很兴奋,与林嫂拥抱,“终于等到你来了。”

    林嫂说:“我也早就望眼欲穿了。”

    沈砚白品尝林嫂的手艺,更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她说:“看来长官确实待我不错,林嫂,跟你做搭档,真是太好了,我要是长官,凭你的手艺,我就让你一直做我的副官。”

    林嫂打趣道:“照小姐这么说,官老爷的副官都是厨子了?”

    ……

    林嫂也很满意军统的安排,她说,与过去相比,同样执行的都是潜伏,不同的是战友就在身边。

    下午,林嫂已经去了医院,辞掉了洗衣房的工作,随身行李已经取回。吃过晚饭,做好家务,天黑之时,林嫂与沈砚白便一起出门了。

    这是事前与老金约定好的,两人一同去了老金的赌场,一是汇报工作,更重要的任务是取回收音机、密码本。

    带短波频率的收音机是用于接受重庆的电码播报,密码本为专属性质,在沈砚白未拆封之前,包括老金在内,南京方面没有任何人看过这份密码本,由此可见,军统对沈砚白的重视程度。

    关于收音机与密码本的使用,重庆方面早就做了规范,并要求沈砚白与林嫂严格执行。

    每晚规定的时间,收音机的电码接收监听,由林嫂负责,之后将记录的电码交给沈砚白,沈砚白依据专属密码本进行译文,这项工作必须沈砚白单独完成,也就是说,重庆通过这一短波频率发来的指令,只有沈砚白可以阅读,其余人均不知晓内容。

    至于沈砚白需要与重庆联系时,那她会根据专属密码本拟好密码,之后交给林嫂,由林嫂送至赌场老金手里,再由老金的地下电台发往重庆。

    同样,电文内容,包括老金在内,南京方没有人知晓,当然这指的是特殊情况,沈砚白认为的常规情报则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她可以直接汇报给老金,由老金与重庆保持联络。

    其实沈砚白还是中共预备党员时,她就是一名专业的报务员,她完全有能力收发电报,不过军统最终没有给沈砚白配备电台,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的保证沈砚白的安全,所以情报的传送,只有辛苦交通员林嫂了。

    老金的赌场里,沈砚白把齐联春的情况作了说明,她说了自己的计划,计划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这次的假暗杀,使特高课放松对齐联春的监视,从而让齐联春有机会离开南京,争取把他送到重庆,到了重庆之后,再由齐联春现身说法,揭露日伪的虚假宣传;其二,沈砚白通过这个计划使自己尽可能得到伊藤的认可,从而早日接触特高课的机密情报。

    关于这两个目的中的第二点,沈砚白的汇报与在中共老彭那里汇报的内容是保持一致的,而第一点显然就不同了,沈砚白真正去执行的当然就是把齐联春送去延安,而不是重庆,将来如果成功实施,沈砚白自然能够找到理由,在老金面前以证清白。其实理由并不难找,换句话说,就像打麻将,你以为要和牌了,结果被人截和了,这并不鲜见……

第87章 预谋出逃() 
沈砚白的计划,老金表示认同,但涉及到齐联春,这是否要跟齐联杵打个招呼,老金问沈砚白的意见。

    沈砚白说:“我不发表意见,这个还是你拿主意,我不管齐联杵是否参与这个计划,我只希望他不要起反作用就可以。”

    沈砚白的意思,老金明白,他让沈砚白放心执行计划,其余不用担心。

    沈砚白和林嫂走后,老金陷入思考,考虑再三,他决定暂时不通知齐联杵,这个暗杀计划虽然是假的,但听起来吓人,风险应该是没有的,怕的就是齐联杵不这么看。至于何时通知齐联杵,老金决定暗杀之后再说。

    齐联杵调动了工作,按警察厅老同僚赵智光的话来说,到21号以后好不好混,不好说,这走马上任了,应该有个新气象。

    看得出赵智光心情很不错,他提议一起去喝酒。

    齐联杵说:“小心回家上不了床。”

    赵智光说:“看你说的,我也是堂堂的一家之主,再说,我已经请过假了。”

    赵智光说的挺有道理,他说,两人一同从警察厅调到了21号,今后还得携手共进,就算是攻守同盟吧,两人也得出去喝一杯。

    混到了21号,按说心情应该很不错,但因为弟弟的事情,齐联杵实在没什么心情去喝酒,但赵智光的那种兴奋劲,齐联杵也不好拒绝,于是借口说:“喝一杯是可以的,但跟你一个老男人,实在没有什么兴趣。”

    赵智光灵光乍现,不跟齐联杵商量,他就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齐联杵也不知道他是给谁打电话。

    只听赵智光对电话说:“我,赵智光,还有我们齐督察,晚上准备聚一聚,想请你一起,怎么样,给个面子呗。”随后赵智光便说了地点、时间,看这样子,对方很爽快就答应了。

    齐联杵真没留意当时赵智光的拨号,仅凭直觉判断,他估计赵智光请的又是方琳。齐联杵问赵智光请的是谁,赵智光则说:“到时候去了,你就知道了,我保证满足你的愿望。”

    齐联杵一愣,“我什么愿望啊?”

    “不会吧,这么大忘性,刚说的就忘了?你说的,我,一个老男人,陪你喝酒,没意思,所以我给你找点带意思的。”

    齐联杵说:“一句玩笑话,还当真了。”

    晚上如约喝酒,果然如齐联杵预料的一样,方琳一身便装,更显得花容月貌。见方琳来了,赵智光对齐联杵说:“怎么样,我请你喝酒,还替你创造机会,够意思吧。”

    赵智光兴致很好,喝酒期间还要撩拨方琳,显然方琳回应的不及赵智光的预期,渐渐赵智光也觉得无趣了,“算了,我看吧,我应该做个好人,我给你们腾地方,”赵智光说着,拍了拍齐联杵的肩膀,“怎么样,够朋友吧。”

    齐联杵说:“行了吧,老赵,说的好听,有本事别走,回家晚了,看有人收拾你没。”

    赵智光起身离开,边走边说:“好心没好报,账你来结,晚安,两位小长官。”

    齐联杵送方琳回家,路上方琳也问到齐联春的情况,齐联杵大致讲了一些,方琳也没什么好的应对之策,她说:只能先看看日本人有没有后续手段再说了。

    回到家后,齐甫诚也不放过齐联杵,他问,打算对齐联春怎么弄。

    齐联杵说,看目前情况,日本人是不会让齐联春走的。

    此时齐甫诚更感到不安,他也改变了最初想法,“不行的话,你要想办法啊,他是你弟弟,不管怎么弄,你要把他弄走,怕是时间长了会出事呀。”

    齐联杵说:“我知道,但现在不那么容易,日本开出了条件,非要联春给他们开个演奏会,不然,怕是日本人会盯着联春不放。”

    齐甫诚的意思是,那就同意给他们演出,演出过后,日本人就没有理由再盯着齐联春了。

    齐联春说:“爸,你还是干教育的,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的呀,给日本人演出了,这是什么?文化汉奸的帽子扣的死死的,你家齐联春不是平头老百姓,以后你让他去哪里,重庆肯定不行了吧,就我去国外也很麻烦的,这个名声一旦有了污点,他的小提琴还有谁会听?”

    听齐联杵这么一说,齐甫诚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自责道:“唉,百无一用是书生啊,问题我都看不透彻,真是白读了这么多年书了。”

    齐联杵安慰道:“爸,你也别担心,我会想办法,目前看还没什么大问题,好在联春很清醒,他坚决不同意给日本人演出,日本人一时也拿他没办法,只要联春保持清醒、克制,日本人就不会拿他怎么样。”

    齐甫诚说:“那,你就把他接回家吧,他在外头,别再惹出事来。”

    “他在外头未必不好,他不回来,实际是给日本人表明一个态度,他是要与我们这个汉奸家庭划清界线,他要回来的话,无论是你,还是我,身在这个位置上,日本人都会利用各种手段给我们施压,必定让我们去作联春的工作,这样一来,不光是我们,联春也一样很被动。”

    齐联杵的意思是维持现状,当然,与齐联春的及时沟通是不能断的,齐联杵说他会找机会,再想办法把齐联春送走,总之不能让齐联春的身上沾上文化汉奸的污点,这关系到他的艺术生涯。

    齐甫诚很无奈,也只能认同齐联杵的想法。

    旅店里的齐联春并不闲着,他与海伦一直谋划着如何摆脱日本特务的监视,先是两人若无其事的下楼,外出,逛街,哪怕是上厕所,也有人跟着,这一回齐联春确信自己有不错的侦察能力,因为他很容易就发现了跟踪者。

    事实上日本特务根本就没有隐蔽的意思,他们就是要告诉齐联春不要有多余的想法,因为那样没用。

    确定了日本特务一直存在,齐联春又仔细勘察了旅店的情况,倒是有一个后门,却有铁将军把门,出不去,也找不到看门人,看那锈迹斑斑的铁锁,齐联春便放弃了这个后门。住在三楼,顺着窗户爬下去?看看那么多的行李,还有海伦,再看看三楼的高度,即便有绳子,恐怕腿也软了,而且还不能保证不被人发现,于是这个方案也被否决了。

    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思冥想,齐联春终于想到一个人,他认为只有这个人有可能帮助自己离开南京,并且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即便达不成目的,也不至于有更糟的结果,想到这里,齐联春决定明天上午就开始行动。

    第二天,齐联春带着海伦满大街的转悠,后来去了城北的教堂,里面呆了半个多小时又出来了,又去吃了午饭,日本特务还是跟着,然后又是逛街,特务感觉到了异常,同时考虑到齐联春并没有带任何行李,于是临时决定,隐蔽自己,他们要看看齐联春到底要干什么。

第88章 出逃方案() 
齐联春带着海伦穿大街,走小巷,脚都走累了,还在闲逛,终于齐联春发现跟踪者被甩掉了,他感叹: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

    齐联春让海伦也来确认一下,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让海伦也感受一下努力的成果。海伦同样确定特务被甩掉了,海伦又说:“早知道把行李带出来就好了。”

    齐联春则显得高明一些,“带上行李,日本特务就不会松懈了,现在只能说,我们空着手,麻痹了特务。”

    齐联春哪里知道,被麻痹的不是日本特务,而是自己。

    确认没有尾巴,齐联春和海伦叫了一辆人力车,这下感觉就轻松很多了,目的地城南的基督教堂。齐联春要找的人就在那里,他叫瓦格纳,是德国籍牧师,也是齐联春的音乐启蒙老师。

    人力车上,海伦问齐联春,“你确定牧师现在一定在南京吗?”

    海伦的问题显然是有道理的,中国陷入战火中,一个德国牧师是否会这里坚守,想来是要打上一个问号的。不过,齐联春已经有答案了,前几天他就问过齐联杵,问瓦格纳是否还在南京,齐联杵说,在的。

    考虑到海伦对德国有不好的联想,齐联春还简单介绍了瓦格纳,说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热心助人的好人,更没有种族观念,他是真正的基督徒,始终认为众生平等……

    本来齐联春就是要去看望瓦格纳的,并且还在维也纳为他购买了礼物,对瓦格纳的感激之情,齐联春说他一生都不会忘。因为一回到南京,就遇到这一堆想不到的问题,这才耽误了去看望瓦格纳。

    到了教堂门口,齐联春还是很谨慎,他不忘回头观察,如他所愿,他没有发现异常,这才放心带着海伦进入教堂,果然找到了瓦格纳。

    多年不见,只觉得瓦格纳没多大变化,仿佛岁月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什么印记。听齐联春夸赞自己还是那么年轻,瓦格纳说:“感谢耶稣,这是信仰的力量。”

    齐联春先将他在维也纳购买的一块手表送给瓦格纳,还说,跟送给自己父亲的是同一款,都是全自动的。

    瓦格纳很喜欢,但有点不好意思接受。

    齐联春说:“如果没有你,我这辈子可能都接触不到小提琴,说句肉麻的话,你就是我的音乐之父,是你送给了我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

    连同齐联春的真情,瓦格纳一并收下。

    海伦有点纳闷,他们谈话用的是汉语,为什么不用德语,这让自己听起来有点吃力,尤其齐联春说的那句“肉麻的话”,海伦不理解,又怕待会儿就忘了,所以在瓦格纳试戴手表的间歇,海伦问,什么叫肉麻的话。

    齐联春愣了一小会儿,说:“这怎么解释啊!”

    瓦格纳一边欣赏手表,一边说:“看看,一个中国人对汉语都有模糊的时候,还是我这个洋人解释一下吧,肉麻属于口语,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的话让人都不好意思,都脸红的意思,肉都麻了,起鸡皮疙瘩了。”

    齐联春对海伦说:“明白了吧,这就是中国通,有足够的时间,你也可以的。”

    瓦格纳问齐联春在海外的情况,聊了这些后,齐联春说明了来意,听闻齐联春坚决不为日本人演出,瓦格纳表示支持,但同时也表示很遗憾,因为他也非常想一睹舞台上的齐联春,齐联春说,这没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